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动脉血含氧丰富,静脉血含氧较少,经过气体交换动脉血可以变为静脉血,静脉雪也能变成动脉血。在人的以下哪种血管中流的是静脉血?A.主动脉 B.肺动脉 C.冠状动脉 D.肺静脉2.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C.肺的通气 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此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围湖造田,扩展耕地C.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4.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A.小静脉 B.小动脉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5.围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开始和汇集,依次为﹝﹞①肾动脉②入球小动脉③出球小动脉④肾静脉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6.下图所表示的实验,探究的是()A.淀粉遇碘变蓝色 B.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C.唾液的消化作用 D.浆糊中是否含有淀粉7.当我们感觉到有“尿意”的时候,这种信号刺激来自子身体的哪一器官()A.肾脏B.膀胱C.尿道D.输尿管8.关于耳的各部分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耳郭可以收集声波B.声波作用于鼓膜可以产生神经冲动C.听小骨可以把振动传导到内耳D.咽喉有炎症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9.我们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D.减少因体垃圾10.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历程中,下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直立行走 B.产生语言 C.防御敌害 D.制造工具11.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他们应该多吃的食物是()A.米饭、馒头 B.鱼、瘦肉C.蔬菜、水果 D.花生、芝麻12.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13.地球一小时(Earth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2019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30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指的是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B.通过②过程不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地球上碳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14.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变化如下列哪一图所示()A. B. C. D.15.泌尿系统不能排泄的废物是()A.二氧化碳 B.尿素 C.水 D.无机盐16.视力正常的人,物像总是能准确的落到视网膜上,这主要是由于A.通过瞳孔放大或缩小调节B.眼球可以通过视网膜前后移动调节C.调节眼球前后径长短D.调节晶状体曲度大小17.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人的受精作用发生部位是A.① B.② C.③ D.④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物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A.人的嗅觉不敏感B.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适应C.人的嗅觉感受器容易疲劳D.人的嗅觉感受器易被破坏19.某名同学不爱吃蔬菜,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他体内可能是缺少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20.人体饥饿时吃了油饼、经消化、吸收、供能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它们可经下列哪组器官或组织排出体外()A.肺、皮肤、肾B.毛细血管、肺、肾C.鼻腔、尿素、皮肤D.皮脂腺、口腔、胃21.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近几年来,中学生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利于预防近视的做法是()A.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发现视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视镜C.课间到教室外活动D.持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22.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A.会厌软骨 B.喉软骨 C.甲状软骨 D.“C”型软骨23.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中的某种气体,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B.D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D.C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24.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B.②通过形成芽袍繁殖后代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D.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25.下列关于食品或营养品的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A.X牌八宝粥由莲子、淀粉、桂圆精制而成,适合糖尿病患者,绝对不含糖B.请放心饮用Y牌饮料,该饮料的营养丰富,所有成分均为高能、健康物质C.W牌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发育,避免患佝偻病D.N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锌、磷、铁等微量元素,经常服用,百病不侵26.地震后压埋在沙土下的人,尽管头颈部露在空气中、口鼻畅通,但仍感到呼吸困难,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受阻B.鼻腔被沙土堵塞C.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交换困难D.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27.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时止血措施是()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离心脏一侧的血管C.只用“创可贴”简单处理伤口即可 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28.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29.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30.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提出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一类古猿的科学家是达尔文B.根据古人类“露西”的骨骼化石特点,推测她能直立行走C.与“东非人”伴随发现的石器复杂且种类多,这说明“东非人”能制造工具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31.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如表中内容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是()选项①②③④A门目科种B海绵层栅栏层叶肉叶片C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血液D人工授粉异花传粉自花传粉传粉A.A B.B C.C D.D32.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有关于反射弧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是感受器B.②是传出神经C.③是由神经元胞体汇集而成的D.⑤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3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呼吸道 B.肺泡 C.血液 D.组织细胞34.人体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主要是()A.胸部的肌肉B.腹部的肌肉C.背部的肌肉D.肋骨间的肌肉和隔肌35.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A.卵细胞 B.精子 C.受精卵 D.婴儿出生36.图为眼球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____,由[3]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____的折射作用,在[8]__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10]____传入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2)人从光亮处到暗处瞳孔____(填“扩大”或“缩小”);能调节瞳孔大小的是[4]____。(3)长时间近距离读书写字,会使[5]____内的平滑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致使[2]____的凸度变大,失去调节的灵活性,造成假性近视。(4)有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就是看不见物体。请你推断,原因可能是____或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37.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若图中[1]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2)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__________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38.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生活及环境好了,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降低,但也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成分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的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C两组增重均为25%,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二、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廷和医学院学生班斯特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做了胰腺切除手术,结果狗的血糖含量急剧升高,尿中出现了葡萄糖.7月30日午夜,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胰腺抽提液,结果这只狗尿液中葡萄糖消失.请分析:资料三、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1)____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_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4)切除胰腺,使____不能正常地随血液运输,造成狗血糖含量失常,多余的糖随尿排出。(5)注射胰腺抽提液使狗的血糖浓度恢复常态,证明抽提液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6)小明的爸爸近来身体日渐消瘦,而且多尿.到医院检查,发现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很低,尿液中还含有葡萄糖成分。根据以上症状,小明的爸爸可能患有__________病.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治疗.(7)由资料三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哪种病的可能性较大(____)A.呆小症B.侏儒症C.坏血病D.巨人症39.在十几年前,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可通过自身调节实实现净化(如图1)。后来,随着大量招商引资,在该河流上游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等,排入该河流的污水迅速增加,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治理河流污水,人们采取下列方法对污水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先进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流入多级跌水池,通过逐级跌落使污水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最后进入水培蔬菜池处理后流出(如图2)。请回答:(1)分析图1可知,在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数量减少,________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分解而被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繁殖。(2)图1中,在河流的CD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一是藻类可____________;二是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____________。(3)图2的沼气池中沼气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代谢途径。在此过程中,S-菌系能分解乙醇产生氢气,氢气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抑制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破合成沼气中的甲烷。以上两种菌系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图2的水培蔬菜池中,可水培空心菜、水芹菜、菱白等蔬菜,它们的生长能__________(促进/抑制/不影响)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无机盐,使水体得到净化。(4)人类活动除了造成水污染外,你还知道的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项即可)等。40.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与此有关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A唾液B肠液C胰液D胃液E胆汁)。(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__________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主动脉运离心脏,运至全身。(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下图示)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_________的滤过作用进人原尿,在[]_______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同时释放_____________。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参考答案1、B【解题分析】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所示:【题目详解】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A、主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A错误;B、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B正确;C、冠状动脉的体动脉的一个分支,内流动脉血,C错误;D、肺静脉内流动脉血,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变化。2、D【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了人体呼吸时气体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要从人体呼吸最终目的去分析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成分的变化。【题目详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被消耗,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3、B【解题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题目详解】解: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正确;B、围湖造田,扩展用地,破坏生态系统,不利于保护环境,B错误。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D、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人翁意识。4、C【解题分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题目详解】毛细血管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5、D【解题分析】

入球小动脉的一端连着肾动脉,一端连着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一端连着肾小球,一端连着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肾静脉一端连着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着下腔静脉。【题目详解】血液由肾动脉进入肾脏,逐渐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再分支出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然后再汇集成肾静脉。故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功能。6、C【解题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通过观察图可知,不同的是1号试管加入的是水,2号试管加入的是唾液,该实验设置了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题目详解】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1号试管与2号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有消化作用吗?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7、B【解题分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题目详解】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肾小球组成。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的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灵活解答。8、B【解题分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咽与鼓室之间有咽鼓管相连。【题目详解】耳郭可以收集声波,A正确;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错误;听小骨可以把振动传导到内耳,C正确;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咽喉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入中耳,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D正确。【题目点拨】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9、B【解题分析】

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题目详解】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森林资源知识的了解与运用,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10、A【解题分析】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题目详解】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11、B【解题分析】

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题目详解】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米饭和馒头中以含有能源物质---糖类为主,蔬菜、水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花生、芝麻主要为人体提供脂肪;鱼、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B【解题分析】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题目详解】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产生的血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红细胞具有运输功能、白细胞具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功能,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故选B。【题目点拨】理解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13、C【解题分析】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题目详解】A.图中①过程是生物成分释放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指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②过程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圈中的生物成分,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通过②过程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B错误;C.③过程是燃烧花丝燃料释放到大气中。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二氧化碳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所以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是正确的。C正确;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和通过呼吸作用把碳释放给大气的速率大体相同。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储存库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中去。除了大气以外,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海洋是一个重要的储存库,它的含碳量是大气含碳量的50倍。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固定的碳,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以CO2的形式有回到了大气圈。此外非生物的燃烧也使大气圈中的CO2的含量增加。所以地球上的碳不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考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14、D【解题分析】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题目详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故选项D图示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解答时结合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是解题的关键。15、A【解题分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题目详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不能是的排出二氧化碳。

故选:A【题目点拨】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16、D【解题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人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造成的。故选D。17、B【解题分析】

受精时,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题目详解】①是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故A不符合题意;②是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故B符合题意;③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故C不符合题意;④是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受精的场所。18、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嗅觉感受器的功能以及嗅觉的形成,嗅觉是在嗅觉中枢形成的。【题目详解】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使嗅细胞的敏感性降低。故选:B。【题目点拨】关于嗅觉感受器的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19、C【解题分析】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题目详解】维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缺乏,会有相应的缺乏症,如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维生素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因此小明不爱吃蔬菜,最近刷牙经常出现牙龈出血,他患有坏血病,体内可能缺少维生素C。20、A【解题分析】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题目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人体饥饿时吃了油饼、经消化、吸收、供能后,其主要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它们可经肺、皮肤、肾排出体外。【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排泄的途径和排泄器官。21、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看书写字时控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课间到教室外活动和持续使用电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都可以预防近视。发现视力下降,应注意用眼卫生,合理安排,不要立即配戴近视镜。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眼的保健22、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如图:。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组成。23、D【解题分析】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含量比血液中的氧含量高,血液中二氧化碳比肺泡中含量高,肺泡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故图中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图中C代表氧气,D代表二氧化碳。故D正确。24、A【解题分析】

(1)图中①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3)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题目详解】A、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正确;B、②通过分裂繁殖后代而不是形成芽袍繁殖后代,错误;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而不是③酵母菌,错误;D、②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不是都属于真核生物,错误【题目点拨】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细菌的繁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应用25、C【解题分析】X牌八宝粥由莲子、淀粉、桂圆精制而成,其淀粉是属于多糖物质,不适合糖尿病患者,故A错误;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食品添加剂,不提供能量,所以Y牌饮料并不是所以成分均为高能,健康物质,故B错误;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少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W牌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发育,避免患佝偻病,故C正确;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儿童易患佝偻病,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贫血;缺乏含锌的无机盐,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相应的病症,所以N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锌、磷、铁等微量元素,经常服用,并不能预防所有的疾病发生,故D错误。故选C。26、B【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题目详解】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但是由于沙土挤压使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受阻,胸廓的容积增大受阻,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交换困难,造成工人的呼吸运动受阻,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就会因窒息而死。因此选项A、C、D解释正确,选项B解释错误。故B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对呼气和吸气过程的认识。27、B【解题分析】

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出血类型出血特点止血方法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液较缓,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题目详解】静脉出血,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因此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故选B。【题目点拨】理解掌握出血的初步护理常识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29、A【解题分析】巨大气流容易导致鼓膜两侧气压不等,易使鼓膜受损,造成听力下降。30、D【解题分析】

(1)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2)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3)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题目详解】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推测她能直立行走,B正确;

“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C正确;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因此,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有直接关系,D错误。【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的知识。31、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与图示不相符;4叶片包含3叶肉,3叶肉包含2栅栏层和1海绵层,1和2是并列关系,B与图示不相符;4血液包含3血细胞,3血细胞包含2红细胞,2红细胞包含1血红蛋白,C与图示相符;4传粉包含3自花传粉和2异花传粉,2和3不是包含关系,D与图示不相符。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32、A【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如图:

。所以题干图中结构: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题目详解】A、图中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A错误。

B、图中②是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B正确。

C、图中③是神经中枢,由神经元胞体汇集而成,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C正确。

D、图中⑤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组成。33、D【解题分析】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34、D【解题分析】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题目详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肋间肌和膈肌的功能。35、C【解题分析】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题目详解】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婴儿出生。

故选:C。【题目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的形成。36、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扩大虹膜睫状体晶状体视神经【解题分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1角膜,2晶状体,3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10视神经。【题目详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10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2)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4虹膜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3)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会使5睫状体内的平滑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2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

(4)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眼球的结构以及功能。37、神经元(或神经细胞)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做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析图可知: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题目详解】(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分析图可知: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其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38、A促进生长发育不能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因为被消化而失去了作用A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糖尿注射胰岛素A【解题分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不是抑制生长发育。(2)胰岛素能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上,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1)A组与B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注射生长激素,A组是实验组,B组对照组,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2)C组与B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饲喂生长激素,C组是实验组,B组对照组,不能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原因是生长激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液分解,C组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了。(3)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作用,若将本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