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2.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C.生长激素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甲状腺激素不能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常常一起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3.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我们健康的大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日本核电站泄漏期间,多国限制进口日本受到核辐射污染的食品B.对含有瘦肉精的某品牌火腿肠的生产厂家进行处罚C.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不能浪费,可用于喂养家禽家畜D.大陆相关超市对台湾添加了“塑化剂”的食品进行下架和销毁处理4.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A.血液流经肾脏尿素含量变化B.血液流经肌肉氧气含量变化C.血液流经肺部二氧化碳含量变化D.血液流经小肠氨基酸含量变化5.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6.我们通过鼻腔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7.一名因交通事故失血过多的患者急需输血,经检查该患者的血型为B型,理论上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A.A型血或少量O型血B.AB型血或少量0型血C.B型血或少量O型血D.A型、B型、AB型和O型都可以8.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有机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A和DB.Y为脂肪,消化器官是CC.Z为淀粉,消化器官是DD.X、Y、Z都能在D内进行消化9.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A.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C.视觉的形成: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D.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10.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A.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视觉中枢11.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12.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叫()A.营养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13.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 B.输卵管 C.腹腔 D.子宫1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对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①可以止血和加速凝血B.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C.③可以运输氧气D.④只负责运载血细胞15.看书一个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主要原因是()A.使调节瞳孔中的神经得到休息B.使视神经得到休息C.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D.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得到放松16.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17.林琳经常出现晚上视物不清、牙龈出血的现象,医生诊断她患了夜盲症和坏血病。这主要是因为她偏食,造成体内缺乏A.维生素C和维生素D B.维生素A和维生素CC.维生素A和维生素D D.维生素A和维生素B118.长期存放变质的玉米、大豆等谷物中会产生黄曲霉,黄曲霉分泌出的黄曲霉素就存在于这些“不良”食品中,有关黄曲霉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成该菌落的黄曲霉是一种真菌B.菌落较大,呈绒毛状C.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D.黄曲霉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19.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对应正确的是A.青蛙---奔跑 B.蛇---行走C.鲤鱼---跳跃 D.蝴蝶---飞行20.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羊水 B.胎盘 C.子宫 D.腹腔21.下列有关血压的知识,你不认可的是()A.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B.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C.测量血压在上臂的肱动脉处D.高血压就是收缩压高于12千帕22.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份()A.不含氧气 B.全部是二氧化碳C.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多于氧气23.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太阳镜24.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工具 B.产生语言 C.脑容量增加 D.直立行走25.不少年轻人骑车时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A.鼓膜 B.外耳道 C.耳蜗 D.咽鼓管26.孕育新生命对父母来说极其不易,我们在感激父母的同时,更应珍爱自己的生命。下图是有关人生殖过程的简图,请据图分析并作答:(1)图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④是______。(2)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时,胚胎初现人形;______时开始,已经能分辨出性别;______时,毛发形成、脸部特征明显;8个月末时,胚胎发育基本完成。(3)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______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27.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2)③的液体是______,是经过______作用形成的。(3)④的液体是______。图中______(请填结构名称)具有重吸收作用。28.下图1是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图2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据图回题:(1)图1中①为某同学膝盖下方接受叩击刺激的___________,

则该同学从接受刺激到小腿弹起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为:_______________(用图1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2)图1中③是低级_________,位于脊髓内。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必须在高级中枢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完成。(3)长时间不正确用眼,会影响眼球内[2]___________的调节功能,致使物象落在[3]_____________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即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_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29.知识应用,解决问题(一)预习思考,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酸而是美国化学家RASmith1872年最先提出的,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而被称作“空中死神”.据某市区1998年环境状况公报载,市区酸而频率为41.3%,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降水的年平均pH为4.87,种水酸性污染较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材料二:①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而使植物叶面道到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导数面瓜大面积绝产,损失捧查。②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子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植物的生长。①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在土城中以氧化铝形式存在,PH: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造成树木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而使土壤中硫酸铝浓度增高,危及华山松。材料三: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正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个蔚蓝而美丽的置球,才使人类、动植物得以生存。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水资源的污染加重。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二)设问解疑(1)酸雨危害极大,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_____。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氟利昂(2)污染水资源的污染物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答:有毒物质沿着_____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下列措施是_____。①少用媒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卤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4)酸雨一般是指pH小于_____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5)问: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做过哪些有益的工作?请举一例。答:_____。30.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颗糖丸挽救无数儿童2019年1月2日,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及免疫学家、被人们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教授因病去世。人们之所以亲切地称呼顾教授为“糖丸爷爷”,是因为他发明了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挽救了无数儿童。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山病毒引起的人类(特别是儿童)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可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肢体松弛性麻痹,甚至造成个别患者死亡。不少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肌肉发生萎缩,肢体发生畸形,甚至不能行走,导致难以矫治的残疾。解放初期,脊髓灰质炎曾在我国大面积流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据统计,1949年我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高达4.06/10万,并在个别城市成为爆发性流行事件。为此,党中央在疫苗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必须分别建立针对这三种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当时国外研发的液体灭活疫苗成本高,因此顾方舟教授团队在此基础上,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了方便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儿童使用,需要创造出方便运输又能让儿童爱吃的疫苗。顾教授还借鉴中药滚动技术及冷加工工艺,用“滚元宵”的方式把疫苗加在糖衣里,制备出了脊髓灰质炎“糖丸”,替代了国外疫苗。“糖丸”疫苗使用方便,儿童爱吃,在我国迅速得到推广。从1961年首先在城市儿童中开始使用,至1995年,我国“糖丸”的使用总量已经达到了51.4亿剂,年均使用量超过1.5亿。相应的,我国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本土病例数在1995年已经降为0,并维持至今。这是一个人间奇迹!2000年,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本文改编自2019年1月18日《生命时报》,王月丹教授属名文章。)(1)从寄生的细胞看,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_____病毒,它的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造成三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不同。(2)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儿童服用“糖丸“这一措施属于_____,从而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服用“糖丸”后,机体会发生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3)与国外的液体灭活疫苗相比较,顾方舟教授团队研制的糖丸的优点是_____。(答出两条)(4)你觉得作为一位科学家,顾方舟教授最令你敬佩的是_____。31.已是初中生的小明和妈妈坐车去旅游,半路上小明憋尿难受,几次想要司机停车,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他妈妈是个医生,见他脸通红,便问他是不是想小便了。得到确认后,笑着叫司机停了车。事后好学的小明问妈妈为什么憋尿会脸红,妈妈给他解释道,憋尿不会使人脸红,但人感到尴尬或极度紧张时都会脸红。受神经系统支配,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有促使___加快、_____收缩力增强的作用,让人的血管膨胀,加快血液流动。随着脸上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液增多,脸就会红。(1)请补充完整文中的两个空格。(2)从肾上腺素的产生分泌来看,肾上腺所属的________系统也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3)小明的排便行为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属于________反射。(4)憋尿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尿液通过输尿管不断输入暂时贮存尿液的________里,积攒过多导致的。(5)坐车尽量不要憋尿,要及时排便,因为尿液中除了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废物,憋得时间长了,会危害健康。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医院主要通过检测血糖浓度来分析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常常一起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3、C【解题分析】

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题目详解】A、核辐射污染的食品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日本核电站泄漏期间,多国限制进口日本受到核辐射污染的食品,故不符合题意。

B、瘦肉精能引起人多种疾病,危害极大,因此对含有瘦肉精的某品牌火腿肠进行处罚,故不符合题意。

C、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含有病原体和毒素,用于喂养家禽家畜,可以使家禽家畜患病或携带病原体,最终危害人类。因此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不能浪费,不可喂养家禽家畜,故符合题意。

D、塑化剂能致癌,对人危害很大,因此大陆相关超市对台湾添加了“塑化剂”的食品进行下架和销毁处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品安全的概念。4、D【解题分析】

人体中的营养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都与血液循环有关,人体的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和原料,据此答题。【题目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和氧气减少,A正确;

当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会升高,氧气含量降低,B正确;

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会降低,氧含量增加,C正确;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应该是增加,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液流经各部分时血液成分的变化。5、D【解题分析】

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定义入手解答。【题目详解】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故选D【题目点拨】解题关键是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6、C【解题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题目详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人体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因此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图来分析解答问题。7、C【解题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题目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病人为B型血,理论上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B型血或少量O型血。

故选:C【题目点拨】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8、D【解题分析】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AD正确。9、A【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题目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故B错误;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故C错误;’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用流程图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时,要注意各项生理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动物不具有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人的语言中枢.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1、A【解题分析】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体循环的出发点是左心室,所以选A答案。12、B【解题分析】

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题目详解】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主要分布在叶脉、根、茎和果柄中,因此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叫输导组织,B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13、D【解题分析】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题目详解】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胚胎发育的过程。14、B【解题分析】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浆。①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错误;

②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B正确;

③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错误;

④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错误。15、D【解题分析】

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题目详解】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加强眼的营养,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可见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视远物时,调节晶状体的肌肉(睫状体)放松,晶状体的曲度小。16、C【解题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题目详解】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A.米饭、馒头含丰富的糖类,A不符合题意。B.鱼、肉、奶、蛋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B不符合题意。C.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病,建议他应当多吃新鲜蔬菜,C符合题意。D.奶油、巧克力含丰富的脂肪和糖类,D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难度较小,注重基础。17、B【解题分析】

维生素种类很多,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F等,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一旦缺乏,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题目详解】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现在已经知道,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夜盲症的症状是夜晚时看不清东西。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坏血病的症状是皮下、牙龈出血。根据同学的症状可以判断他体内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理解掌握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C【解题分析】

细菌是单细胞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曲霉等,其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内不含叶绿体。【题目详解】黄曲霉菌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故选C。【题目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黄曲霉菌属于真菌,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19、D【解题分析】

运动方式:动物的种类不同,运动方式和运动能力也千差万别。包括奔跑、爬行、行走、跳跃、飞行、游泳等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题目详解】A、青蛙的运动方式为跳跃、游泳或是爬行,故A错误;B、蛇的运动方式为爬行,故B错误;C、鲤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故C错误;D、蝴蝶属于昆虫,有翅,运动方式是飞行,故D正确。【题目点拨】明确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即能正确答题。20、B【解题分析】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题目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故选:B【题目点拨】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21、D【解题分析】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血压的测量通常是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数值用KPa(千帕)表示,表示方法是:收缩压/舒张压,分子是收缩压,分母是舒张压,收缩压(SP)又称高压,是心脏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的动脉血压,它的正常值是12~18.7kPa,舒张压(DP)又称低压,是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脏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它的正常值是8~12kPa,只要舒张压超过12kPa,就是高血压,若收缩压达到或超过18.7kPa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kPa者是典型的高血压,D错误。22、C【解题分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题目详解】在空气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氮气占78%,剩余的是水蒸气等其他气体。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气体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根据表格可以得出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份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等,其中氧气多于二氧化碳。【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吸人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23、B【解题分析】这个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能看清近处的,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24、D【解题分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题目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等方面来切入。2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6、精子卵巢受精卵受精作用(或受精)子宫第12周第21周胎盘【解题分析】

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有独立存活能力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题目详解】(1)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可见图中①代表精子,②代表卵巢,③代表受精卵,④代表受精过程。(2)受精卵形成后,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怀孕。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胎儿发育到第十二周,就能够分辨性别。第21周毛发形成、脸部特征明显;8个月末时,胚胎发育基本完成。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3)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题目点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只要同学们能够熟记胚胎的发育过程,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27、肾小球肾小囊原尿肾小球的滤过尿液肾小管【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囊腔、④尿液。【题目详解】(1)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

(2)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③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③的液体是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所以,④内的液体是尿液。【题目点拨】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8、感受器①→②→③→④→⑤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晶状体视网膜凹透镜【解题分析】

观图可知:图1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图2中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视网膜。【题目详解】(1)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当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①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②传入神经传导到③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④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⑤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小腿突然抬起的反应。故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是①→②→③→④→⑤。(2)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是在具体信号铃声的刺激下和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形成的由大脑皮层参与一种条件反射。(3)近视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长时间不正确用眼,晶状体总是处于变凸的状态,一旦看远方物体时,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就会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29、A食物链(食物网)C5.6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能源保护水环境等【解题分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题目详解】(1)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故选A。(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网)不断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3)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目前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干净能源,使用脱硫、除尘新技术,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故选C。(4)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