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江苏丹阳第五中学高一5月模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是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
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
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3年就可以上
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很多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回答问题
1.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的是:
A、气候B、政策C、地形D、市场
2.甲鱼只养3年就可以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交通条件D、政策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
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回答题
3.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A.政治B.宗教C.交通D.军事
4.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源开发B.交通C.自然要素D.宗教
5.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
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
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己超过100万,而正定
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回答下列各题:
6.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7.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8.下图中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的是
9.杭州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旅游B.气候C.地形D.河流
10.我国某校高一(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
106人。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
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死亡率(%)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11.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
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
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力口、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
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
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
13.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沿海的S州。该州面
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
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下列各题。
14.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15.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存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
16.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17.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B.综合利用资源C.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农田作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域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回答下列各题。
18.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③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20.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
21.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D
人口数量/百万
男性女性
80f
70-74
60-64
50-S4
40<44
30-34
20-24
10-14
。4
50040030020010000100200300400500
人口效量/千
22.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
23.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D.@@③④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
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
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并没有
明显提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
25.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26.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
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左图和右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27.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8.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一一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题。
29.“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30.“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D.节省城市用地
3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3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
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
人口数20006500150010000
甲
死亡率(%)0.60.62.5
人口数3500600050010000
乙
死亡率(%)0.80.72.20.81
34.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3.7%C.0.885%D.0.95%
35.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6.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37.下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属于()
A.种植园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农业D.混合农业
38.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39.跨国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各销售支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它们之间
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里一样方便,这有赖于高效快捷的()
A.交通运输网B.邮政网络C.电信网络D.商业网点
40.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但运量小,成本较低
B.铁路运输连续性好,但运费高,占地面积广
C.航空运输最为快捷,但运营成本高,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也高
D.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但投资大,运输速度慢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10分)
E.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⑴上图中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和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⑵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属于推力的是,
属于中间阻力的是。(填字母)
⑶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
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有积极作用。
⑷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造成巨大的压力。
42.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0分)
Q大企业的生产厂
Oo中小企业
WF大企业的研发中心
♦专业的研究院所
⑴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⑵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43.读“我国某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10分)
(1)图中A城市为,其优势区位是o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在我国与A
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等城市。
(3)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对城址的选择影
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运的和处。
44.读图4-1-3我国1999年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客、货运周转量柱状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D。
(2)E运输方式的优点。
(3)C运输方式的缺点。
(4)A运输方式未来发展方向是
(5)B运输方式发展最快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2.A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1.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2.材料反映利用“温室大棚”发展生产,温室大棚利于温室的保温效益,改善了热量条件。
3.A
4.A
5.A
【解析】
试题分析:
3.根据材料可知,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禁止大规模开垦,是导致其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
缓慢的主要因素。
4.辽宁省具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清王朝灭亡后,随着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发展,辽宁
省的经济和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5.根据上面两题,可以看出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材料内
容和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即可。
6.C
7.A
【解析】
试题分析:
6.铁路的修建和发展促进了石家庄的发展,使其成为省会城市,被称为“铁路拉来的城市”。
C正确。
7.石家庄与正定的对比,反映了交通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A正确。B
说法与事实不符。
考点: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8.A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河流等因素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分析,根据图示①位于
河流入海口,河运联系海运,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且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故最可
能发展为港口城市。
考点:本题考查港口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影响港口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并能结合图
示的河流、海陆轮廓等因素综合比较分析即可。
9.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形成”的要求,杭州早期形成时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位于钱塘江入海口,
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利于城市的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注意审清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掌握我国著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区
位优势条件。
1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我国的人口变化可知,
我辈人口偏少,应为计划生育后出生,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正确,C错误;
父辈人口最多,应为解放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错误:祖辈为解放前,人口出生率
高,B错误。故答案选A。
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国家的城市扩容模式以及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力口、澳
三国均为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密度小,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而我国人口多、
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耕地资源,效仿美、力口、澳模式,势必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
率,甚至蚕食有限的耕地资源,故答案选C项。
12.C
13.D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低产区的改造。沿海滩涂由于距海近,地势低平,常受海水浸泡,因
而盐度高,可采用种植耐盐植物等生物措施进行改造。故答案选C项。
13.本题主要考查对沿海盐碱滩涂改造改良的主要措施及可行性。淡水是改造沿海滩涂盐碱
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由题意,如果缩短滩涂改造的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淋洗土
壤以降低盐度。因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属于基础题,从题中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影响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
场、政策、交通等),沿海滩涂受海水影响明显,含盐量高,经过改良后方可种植农作物。
14.A
15.D
16.C
17.B
【解析】
14.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主要因素。柑橘作为果酱的原料,是一种失重和容易腐烂变质的原
料,为了保持柑橘的新鲜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应该布局在原料产地。故答案选A。
15.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材料反映S州的面积不大,说明不是因为该州大量生产柑橘而布局
工厂。但该州拥有大型港口,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
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可见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其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故选D项。
16.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
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得出布局在S州的主导因素是交通,曾经出现的地位下降也是因
为交通。故答案选C。
17.农区是指“耕作区”,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
利用作物桔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B。
点睛:本题以巴西柑橘果酱的生产与发展位背景,考查工业的主导因素以及交通对工业发展
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在课本中学习了水果
罐头厂的布局,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一题是容易题,从题目的文字材料中可以看出柑橘果
酱生产主要是用轮船出口,得出第二、三道题的答案。主要考察学生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
读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18.B
19.C
20.B
21.D
【解析】
18.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城市的职能和特点。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主要职能是行政职
能,因而不可能有多个钢铁工业区;纽约是著名的金融中心,因而金融区规模大;三亚是旅
游城市,因而旅游风景区比重大;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所以有很多商业区。故答案
选B项。
19.本题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大连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港口,所以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不同环境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的
理解。亚马孙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人类
的生存,因此人口分布稀疏,B对。
21.本题考查世界的人口分布。巴西高原东部因地处高原,气候相对凉爽干燥,为热带草原
气候,再加上巴西高原为古老高原,久经侵蚀地势较低,高原面平坦,适合人类居住。故选
D。
点睛:本题以世界不同地区的城市分布为背景,主要考查影响城市的主要因素。
城市的区位因素(宏观角度)。
(-)自然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1)平原:大多数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
联系和节省建设投资。
(2)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在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设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温热雨林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荒漠干
旱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
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沿河城市区位:河流汇合处河运的起点和终点河口处
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
(二)社会因素
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2,交通与城市区位
(1)大城市一般建在主要交通线上。
(2)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4、科技、旅游
(三)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军事、宗教因素减弱;资源、交通一直重要;科学、旅游成为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22.D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22.对比四幅图,第④幅图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显示,年龄小的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底部很
宽,属于年轻型,所以出生率较高,;上部很窄,所以老年人口少,死亡率低,因此人口的
自然增长率最高。故选D。
23.千万要注意金字塔图底部的横坐标,①图的人口数量单位是“百万”,其余三幅图的单
位是“千”,还要注意②图横坐标上的每个格表示50千人,③④两幅图横坐标上的每个格
表示100千人。另外,四幅图中30〜39岁人口数量在纵坐标中都是两个柱状。经过对比,
图②人口最少,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④③①。故选
考点:人口“金字塔”地图的判读
24.A
25.D
26.A
【解析】
试题分析:
24.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由于鲜活的树不能长距离运输,故高档圣诞树生产属
于市场指向型工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为市场,所以本题A正确。
25.低档圣诞树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是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从而
获得更大的剩余价值决定的,所以本题D正确。
26.产品的价值包括很多方面。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与市场的距离增加
了,因此会增加出口圣诞树产品的运输成本,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27.D
28.B
【解析】试题分析:
27.从左图看,我国人口流出省份主要有四川、安徽、湖南、江西等中西部省份,而人口流
入的省份主要有广东、浙江和上海等东部省份,D对。从地广人稀地区流向人口稠密地区,
A错。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C错。答案选D。
28.如果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许多民工就会就地转移就业,不会大规模迁移,A错。农村
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使得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B错。大城市人口老化问
题严重与"民工潮"的相关度不大,C错。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
差异,而不是政策的指引,D错。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分析。
29.C
30.A
【解析】
试题分析:
29.天然气作为商业资源,其管道的走向必定要考虑市场需求因素,而城市是其重要的消费
市场。
30.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及沿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
能缓解东部能源压力,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沿途尤其是管线中西部自然环境较差发展钢铁、
水泥土建、机械、等工业对沿途自然环境破坏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属基础类试题,难度较小。学生将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沿线状况及地理意义进
行综合分析即可轻松作答。
31.C
32.D
33.D
【解析】试题分析:
31.使用家庭轿车,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出行到更远的地方去,可以扩大出行范围。家庭轿
车会增加燃油消费;公共汽车可以提高交通效率,轿车载人有限,不会提高交通效率;轿车
存放会占用城市用地。故选C。
32.大量家庭轿车的使用,会增加道路交通压力,A错。由于大量轿车使用,会导致交通拥
堵,城市道路运行能力下降,B错。大量轿车使用可以使城市分散发展,C错。大量使用家
庭轿车,部分居民可能会移出市中心区,居住在郊区,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D对。故
选D。
33.臭氧层空洞主要与制冷工业发展排放氟氯燃化合物有关,A错。水体污染受汽车尾气影
响小,B错。酸雨与燃煤有关,与汽车尾气关系不大,C错。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会排放
出更多的尾气,导致更加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使城市大气质量下降,D对。故选D。
【考点定位】城市环境问题
34.C
35.D
36.B
【解析】
34.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死亡率的相关计算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
*100%,根据表格数据计算三个年龄段的死亡人数即可计算。
35.甲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高,故判断为发达国家,而乙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低,少年儿童
人口比较较高,故判断为发展中国家,A错误;甲组中的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乙组,B错误;
利用上题结论,甲组的死亡率大于乙组,C错误。甲为发达国家,由于老龄化较严重,故死
亡率较乙组的发展中国家高,D正确。
36.我国老龄化加快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而生活水
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故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故答案选B项。
点睛:本题以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本题
难度一般,大致与会考难度相当,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抓住表格各年龄段的人口和死亡率
计算总死亡率是解题的关键,并结合我国的人口政策和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影响等内容分析,
注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段的差异和死亡率高低的差异。
37.D
【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为背景区域,考查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
域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墨累一达令盆地,该地地广人稀,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
农业。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38.B
【解析】
试题分析:公路运输的优点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能比较好地承
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主要考查了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方式优点缺点备注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占地多、造价高、短途当代最重要的运输
连续性好运输成本高方式之一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运量小、耗能多、成本发展最快、应用最
装卸方便、适应性强高、运费较贵广、地位日趋重要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差历史最悠久
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最快捷的现代化运
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输方式
要求严格
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运具与线路合二为
方便、运量很大资大,灵活性差
3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主要考查考生对电信网络在社会发
展中的功能作用的认知水平。电信网络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信息,受自然环境影
响较小,信息传递速度快,给跨国企业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各销售支部分设在世
界各地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故答案选C。
考点: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考生对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的认知水平。
4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
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但是建筑铁路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B错误;公路运输运
量小,机动灵活,长途运输成本较高,A错误;水路运输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D错
误;航空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也高,C正确,故答案选C。
41.(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CDEAB(每空2分,共4分)
⑶人多地少(人地)土地自然环境
⑷经济交通、住房、环境等
【解析】略
42.(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对M地区环境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
对N地区环境影响:加重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
(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人文景观)。
【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产业转移的规律。从示意图中读取信息,M地制鞋业的大型
生产厂和中小企业,转移到N地,M地区只保留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和专业的研究院所。
(2)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影响,主要从地理环境角度解读,有有利与不利影
响。对转出地M地的影响,污染转移了,所以M地环节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于转
入地N地,承接了污染,加重环境污染,环境恶化,有利影响是随着工业的转移,增加了
大量厂房、交通设施等,改变区域景观。
考点: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影响
【点睛】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
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注意:产业转移并非只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
升级,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产业转移也可能加剧欠发达地区的环境
污染。
43.(1)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有三个方面的水运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水陆联运货物保险及运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储能技术聘用合同8篇
- 二零二四年度信息化设备融资租赁管理合同3篇
- 课件: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
- 二零二五年度牧草生物质能项目合作协议4篇
- 2025版农家乐民宿租赁管理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年薪制劳动合同:房地产企业销售精英激励方案4篇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 2025年度个人家政服务分期支付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铁车站安全门系统采购合同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中语文2022-2024年三年中考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8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十二)
- 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医疗行业软件系统应急预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2部分:技术规范》
- 黑枸杞生物原液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黑龙江省政工师理论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四年级上册脱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