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点突破讲解专练_第1页
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点突破讲解专练_第2页
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点突破讲解专练_第3页
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点突破讲解专练_第4页
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三点突破讲解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材05乡土小说专题精练【考点讲解】一、什么叫“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也可以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二、“乡土小说”特征:1、乡土小说以农民为写作对象。2、以描写乡土生活为主要内容。3、"乡土小说"的主题是多元的。在主题形态上不同写作内涵的作品表现出差异性,在乡土的背景下,所抒发的情感哲思各有侧重,同一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也表现出多义性。【对点精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甲)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办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其次就是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脑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猪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节选自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乙)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我来老沙湾只是为了离它稍近一些没能隐约听见它的一点声音,闻到它的一丝气息。我给自己留下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刮我的身体。我本来可以绕过河湾走进村子,却没这样做。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挖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我太熟悉这里的风了。多少年前它这样吹来时,我还是个孩子。多少年后我依旧像一个孩子,怀着初次的,莫名的惊奇、惆怅和欢喜,任由它一遍遍地吹拂。它吹那些秃墙一样吹我长大硬朗的身体。刮乱草垛一样刮我的头发。抖动树叶般抖我浑身的衣服。我感到它要穿透我了。我敞开心,松开每一节骨缝,让穿过村庄的一场风,同样呼啸着穿过我。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我搭乘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的汽车,到沙梁下的下闸板口村随他看亲戚。我没告诉这个朋友我是黄沙梁人。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我把故乡隐藏在身后,单枪匹马去闯荡生活。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杈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汽车在不停的颠簸中驶过冒着热气的早春田野,到达下闸板口村已是半下午。这是离黄沙梁最近的一个村子,相距三四里路。我担心这个村里的人会认出我。那时我几乎天天穿过这个村子到十里外的上闸板口村上学,村里的狗都认下我们,不拦路追咬了。我没跟那个朋友进他老舅家。我在马路上下了车。已经没人认得我。我从村中间穿过时,碰上好几个熟人,他们看一眼我,仍低头走路或干活。窜出一条白狗,险些咬住我的腿。我一蹲身,它后退了几步。再扑咬时被一个老人叫住。我认识这个老人。我那时经常从他家门口过。老人家没有理我的问候。他望了一眼我,低头摸着白狗的脖子。我又问了黄沙梁的一些事情,他都不知道。那个村子经常没人。他说,尤其农忙时一连几个月听不到一点人声。地让他们越种越远。村子附近的地全撂荒了。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正是黄昏,到收工回家的时候了,烟尘稀淡地散在村庄上空。人说话的声音、狗叫声、开门的声音、铁锨锄头碰击的声……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我莫名地流着泪。什么时候,这个村庄的喧闹中,能再加进我的一两句声音,加在那声牛哞的后面,那个敲门声前面,或者那个母亲叫唤孩子的声音中……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节选自刘亮程《留下这个村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眼中的“山村”的“余韵”附着了浓浓的主观意识,是历史的遗迹、现实的草木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领悟共同构筑的一个理想之境。B.甲文作者认为自然的伟大和美存在于平凡的山水之中,自然与人的生命并不相融。文中的意象“小溪”“鼠麴草”“彩菌”等都很平凡,都是独属于自然的。C.乙文中,当“我”站在黄沙梁附近,吹着来自荒原的风时,对乡村的熟悉感一下子就涌上心头,那里珍藏着我的童年记忆,但令人失意的是件我成长的乡村变得荒凉而陌生。D.乙文作者虽然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打拼,但故乡依旧是“我”的“根”,是精神家园,不能轻易向人祖露,因此作者说“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湿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自然与人的生命并不相融”表述有误,作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和人的生命是融的,“小溪”是生命的源头,给“我们”以滋养,又沟通人与人的联系,对“鼠草”的描写里揉进了“村女”“羊”“山”等,人与自然完美融合;“彩菌”点缀过不知多少民族的童话,滋养着“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这些来自自然的意象都与人发生着各种联系。故选B。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篇选文都运用拟人的手法,甲文赋予“清泉”“鼠麴草”“彩菌”人的情态和情感;乙文把“村庄”“荒原的风”“村里的狗”当作人来写。B.甲文运用象征手法,其中“溪水”象征生命的源起和纽带,它滋养生命,并使不同的生命个体建立起联系;“鼠麴草”象征平凡的普通生命,传达个体的渺小和卑微。C.乙文开头“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采用反复的手法,为下文张本,写出作者不想回到故乡,害怕回乡后看到物是人非而深深陷入虚无的心情。D.两篇选文都采用片段连缀的方式,甲文由三幅画面结构而成,乙文回忆了两次靠近故乡的经历,两文都融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于一体,表达作者独有的感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A.“乙文把‘村庄’‘荒原的风’‘村里的狗’当作人来写”表述有误,乙文中对“村里的狗”并没有拟人。故A不正确。B.“‘鼠麴草’象征平凡的普通生命,传达个体的渺小和卑微”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鼠麴草”象征普通的生命个体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态度一一纯洁、坚强,而不是渺小与卑微。故B不正确。C.“作者不想回到故乡”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可知,作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回到故乡,又害怕回故乡。故C不正确。故选D。8.“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留下这个村庄”,一“逝”一“留”,“村”都是关键词,请结合文本分析两篇选文中“村庄”的不同意蕴。(4分)【答案】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庄”是十多年前就消逝的山村。这个“山村”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体现作者的自然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平凡的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生命体悟。②《下这个村庄》中的“村庄”是指作者的故乡沙梁。这个“村庄”是“我”的精神家园,“留下这个村庄”是作者的希望,表现出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求而不得的伤感。(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庄”,根据原文内容,是已经消失了的村庄,“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但在“村庄”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传说和故事的余韵,那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纽带,“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这里的鼠麴草陪伴着人类,净化人的心灵,“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村庄的蘑菇“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从这些地方都可看出作者的自然观,人是自己的一部分,自然养育人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平凡的自然中蕴藏着最深刻的生命体悟。②《下这个村庄》中的“村庄”是指作者的故乡沙梁。作者一开篇就写到“我给自己留下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这是游子对故土的思念。“村庄”也是作者的精神家园,作者写道“我是在黄沙梁长大的树木,不管我的根伸到哪里,枝条蔓过篱笆和墙,在别处开了花,结了果,我的根还在黄沙梁。他们就整不死我,也无法改变我。他们可以修理我的条,砍折我的桠权,但无法整治我的根。他们的刀斧伸不到黄沙梁。”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在城市文明中,无法适应的游子,他的根都在故乡。住在城市的刘亮程,永远记得遥远的黄沙梁,坚守心中的那一块净土,给自己的灵魂,一个憩息的家园。“留下这个村庄”表现出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与求而不得的伤感,作为精神家园的“村庄”,“村子的地全撂荒了”,他只“莫名地流着泪”。“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这些句子中蕴含着,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被边缘化,变得逐渐荒芜、冷清的痛惜。9.两篇选文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并指出其异曲同工之妙。(6分)【答案】(1)虚实结合:甲文中“小溪”“鼠草”“采菌子”是眼前的人事,属于实写;对七十年前村里人们的怀想、对村女缝纫和牧羊的想象等是虚写。乙文中“我”来老沙湾是当下的现实,是实写,“我”的两次回忆是虚写。(2分)(2)妙处:①丰富文章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②形成今昔对话深化主题:甲文立足现实的草木风物,在想象中回想过往,体悟生命最本真的哲理;乙文在现实与回忆中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珍爱,以及精神家园难以留存的痛苦。③虚实结合,实写才不枯燥,虚写才能落到实处。甲文中的生命哲理依托写实内容才更丰富和深刻,自然风物因有生命体悟才更生动;乙文中依托回忆,当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的情感才更有感染力。(每点2分,最多可得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找出两个文本中虚实结合的内容,再分析异曲同工之妙。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实写:眼前的小溪流,“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眼前的鼠麴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采蘑菇,“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虚写:“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地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留下这个村庄》实写:“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我来老沙湾只是为了离它稍近一些没能隐约听见它的一点声音,闻到它的一丝气息。”回老沙湾是当下实写。虚写:“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刮我的身体。”“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两次回忆曾经回归故乡是虚写。分析虚实结合手法的妙处,可以从内容、主题、读者、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作答。一、从内容上说,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实写眼前所见之风物,并展开联想虚写,能拓宽写作视野,丰富文章内容,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比如《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写到鼠麴草时,展开联想,联想到少女、村庄,展现出生命的纯洁、坚强、质朴。《留下这个村庄》不仅仅立足于当下的描述,还关于回忆的叙述,实写回到黄沙梁,虚写前两次回到村庄时的所见所感,极大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可读性,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审美空间。二、从主题上看,形成今昔对比,深化文章主题。《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实写“小溪”“鼠草”“采菌子”是眼前的人事,并联想到对七十年前村里人们的怀想、对村女缝纫和牧羊的想象等,展现出自然风物让我们感到生命的质朴、美好、恐惧、渺小与神圣;自然风物让人们声息相通给生命许多滋养等。《留下这个村庄》乙文在现实与回忆中表达对精神家园的珍爱,以及精神家园难以留存的痛苦。“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根挖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我走出村子,站在村后的沙梁上,久久久久地看着近在眼底的黄沙梁村。”“上去远远的,像远在多少年前。”其中我有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同时又有故乡难留的深深痛苦。三、从表达效果上看,虚实结合,实写才不枯燥,虚写才能落到实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要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需要通过实写自然风物,虚写人事,才能将自然与人事结合起来,写生命哲理依托写实内容才更丰富和深刻,自然风物因有生命体悟才更生动;《留下这个村庄》依托回忆,展现我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怀,结合当下想要融入村庄而不得的失落和忧伤才更加真实,当下的“我”“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的情感才更有感染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大地之上》引子(节选)王方晨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古人就不要说了,还说仍被记着的吧,眼下,能记得最早的,就只有老勺头了,也免不了驴头安在马嘴上,偏他最爱吼几声颠倒语,看官且清耳:颠倒语/你颠倒听/拔了萝卜栽上了葱/六月天/穿棉袄/口袋驮着叫驴跑/吹铜锣/你打喇叭/门楼子拴到马底下/拴着拴着官来到/抬着马/骑着轿/东西街/你南北走/十字街上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砖头咬着俺的手……老勺头的户口本上,写着一九三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算来他已经八十六岁了,但他有时说自己属牛,有时又说属虎,可见真实年龄他自己也说不准,从日常表现上来看,他要比自己的岁数年轻得多,所以,除了自家的人,不分老幼,人人称其为“大叔”。在老勺头的记忆中,大河湾最早生活着三户人家,其一是外乡人,至于这外乡人是初来,还是久居,老勺头就说不出了。听其口音是河南人,近鲁之商丘一带。看那主人的样子又像西人。大河湾生活着一个黄头发、凹眼窝的异域人,很能刺激周边乡人的神经,老勺头当年作为一个小孩儿,大河湾是他最好耍的宝地,逢到吉祥的日子还会得到一块甜死人的洋糖,但这户外乡人消失得很突然,老勺头每天清早醒来,脑子里照例是大河湾美好的景象,他的父亲却走来残酷地告诉他:外乡人走了。走去了哪里?父亲不知道,反正是人不见啦。居所留了下来,土地也留了下来,它们又有了新的主人。这个就比较确切了。新主人姓赵。赵家的路子比较寻常,不同之处是在外乡人留下的土地上种满了果树。那片不大不小的果园里,找得到这块大地上的所有果树品种,除了苹果、葡萄、梨子、桃子、李子、杏,还有像是野果子的林檎和沙果,没吃过的会以为这是同一种东西,而前者口感较硬实,后者较脆甜,所以又叫“甜子”。因为有了这个果园,大河湾比外乡人在的时候还要美好,看的吃的俱全。天不遂人愿,偏那赵家的主人在四十五岁的年纪上,爱上了赌,好起了色,时不时还要去北荡街,抽上两口。他家不败谁家败!等赵家的房子土地都归了邻家所有,赵家余下的人也就流落四方,有去济宁州贩皮货的乡人见了赵赌棍,是在跟日本人干事,尽管他脸上贴了块狗皮膏药,仍将他认了个准!这邻家的当家人有名有姓,老勺头历经多年也还叫得出来,是李姓“贵”字辈的,叫了个“仁义礼智信”中的“仁”字。李贵仁素爱种庄稼,不喜果木,赵家留下的果因就被伐了个精光,刨出的树根带着黑黝黝的泥土,都晒在河岸上,供他家烧了三冬。李贵仁从小到大没吃过一颗果子,跟赵家做邻居,果子采摘了送来,也一概不吃。窝窝头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他总吃也吃不够,有比粮食香的么?没有。顶多就是年节时佐以红通通秦椒酱下饭。“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这话是他倍感知足时,常挂在嘴边儿上的。守着莱河①,少不了鱼虾之利,不知他仅是为了做样子,还是真的不思鱼虾之味,他从不沾腥。自然鱼虾都便宜了家人。从这里看出来了,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纯种庄稼汉。他敬土地,惜庄稼。割麦的时候在田里休息,见人坐在麦捆上,他必得赶人起来。麦子怎么能在屁股底下?新麦下来,第一碗面他要送到土地庙,给土地老爷吃。一说庙,人会想到飞檐翘角,但大河湾的土地庙非也。它只是一块巨石,半为泥土所掩。离地三寸余,有一天然石坎,可插香烛、摆供品,两侧隐见石棱,仿佛两根宇柱,石上青天为盖。人们多以为这巨石为河水大泛滥时自丁公山冲来,细说则更有来历。往古之时,女娲补天,锻炼神石,因工程浩大,免不了刮刮擦擦、磕磕碰碰,便有一石埃逃过了女神的眼睛,飞落到人间的丁公山,就是半大不小的一座山头。土地老爷虽为小神一枚,然其农历八月十五得道日,天见异象,那可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直下了个天地倒悬!女娲所遣石埃,应时崩落,滚入河中,一路如沸汤浇雪,至大河湾方止,宴时云开雾散,风平雨歇,广阔天地上,但余细流淙凉。你道是何朝何代啦?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约三千年前大周朝是也。有传石下铭文记载甚详,但挨了石基掘下去,丈深不见其根。再掘,黑水“咕嘟嘟”直冒,恐怕大地都给掘漏了。昔日四极废、九州裂,尚有女娲拯救黎民于水火,而后世哪里寻得着第二个女娲来?皆因土地庙有这神迹,即便二十五里开外也有不拜大庙,而专门来拜这小庙的。李贵仁又是那样视土地为命的人,岂肯怠慢了土地爷?也是靠了土地爷护佑,大河湾年年五谷丰登。李家仓库里,大囤满来小囤流。喜这李贵仁也不是吝啬之徒,村中纳捐纳粮,他倒主动占了大半。日本人投降的第二年,庄稼长势极好,眼见得又是一个大丰收。蹊跷,蹊跷,真蹊跷!一夜之间,李贵仁全家老少皆亡。什么原因?不详,反正一家人个个死挺了。但总得有个原因啊,人家说死于瘟疫。想想是有道理的,土地庙下面有个大窟窿,能通到哪里去啦?谁说不是黄泉路!近幽冥地府鬼门关之处,疫气瘴毒潜滋,一个土地小神怎么镇压得住?大河湾土地固然肥沃,怎么看都肥沃得不正常。庄稼秸秆那么粗壮坚挺,叶片那么苍郁墨绿,仿佛长在了死人身上。有心人记得,大河湾的麦子成熟了,根部的老叶一律变红,像死人血,泛了出来。想想都瘆得慌。于是,大河湾就没人去了,任它疯狂荒秽着,远看黑压压的,像一个巨大的怪物低低蜷伏在寂静的地平线上,荒秽了两年,三年。到第四年的一天,忽然,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这已是新社会,看官多不陌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大河湾留作了村中公产,名曰“机动地”,实为安不忘虞之见。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足的粮食,也产生了三天三夜说不完的故事,可惜大多故事刚发生也就忘了,或只得从老勺头的颠倒语中寻些蛛丝马迹。鸟在天上自由飞,鱼在水中欢乐跃。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你把日精月华吸收,混以醇厚地气,将密实的、沙糯的、多味的果实,无私奉献给人类,让他们一个个筋骨强健、心房殷红、皮相光鲜、目光炯炯、牙齿洁白,从你的躯体上驻足或行走时,宛若上天的宠儿颠倒语,语颠倒,千吨巨石水上漂……老勺头又吼起来了!注:①流经山东省金乡县。文本二:《大地之上》发表在《中国作家》文学版2022年第3期,其超拔的意向和丰饶的文学况味不断地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我个人特别喜欢《大地之上》的地方,就是它有别于通常的乡村振兴题材心思,作者非常努力地拂去了生活表象的喧嚷,始终把艺术的触角直抵人心深处,很恣意地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和凡俗的精神世界上着笔,以现实主义的小说虚构和情节搭建手法,深度描写那些被时代浪潮裹挟而离开了熟悉的家园、离开了空旷的山野、甚至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广袤大地时的惊喜和不安,将他们改变了居住环境后内心空空荡荡的忐忑与真实情态进行了惟妙惟肖地拿捏,让我们在作品中读出了一种通天接地的气象。(节选自《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诗意所在——读王方晨长篇小说〈大地之上〉》)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地之上》虽然是写当代乡村振兴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但实质上写的却是恒常的人心和人性,这一点从这篇引子就可见一斑。B.取名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李贵仁取名“仁”背后承载的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表达了作者对李贵仁身上具有的“仁义”品质的高度赞美。C.“麦子怎么能在屁股底下?”运用语言描写,表现李贵仁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传统农耕社会里普通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之情。D.小说在写法上将乡村风土人情的自然呈现与带有诗意的叙事风格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了新时代农村生活,体现了作品的人性美。7.小说中在描写土地庙时,穿插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A.小说由大河湾的土地庙——巨石,自然引出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交代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如丁公山、巨石等,同时通过神话也暗示了这里独特的社会环境。B.因土地庙有这神迹,李贵仁不敢怠慢土地爷,这样写有助于刻画李贵仁敬畏神灵,珍惜庄稼的人物形象。C.神话传说中巨石这座土地庙来历非凡,神奇的故事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底蕴。D.在叙事中穿插女娲补天的奇幻神话,赋予大河湾以神秘色彩,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下伏笔。8.王方晨是语言大家,他精心地打造语言,铸造了自己的文学语言家园,特别是小说的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4分)9.夏衍在回顾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时曾说:“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都没有虚构和夸张。”有人评价王方晨“用报告文学的方式创作小说”,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案】6.B7.D8.①民间俗语的运用,“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属于民间俗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特点,简练而形象地刻画了李贵仁蘸秦椒吃窝窝头时满足的神态。②充满诗性的语言,在作者笔下,故乡是美丽的,也是充满诗性色彩的。“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从你的躯体上驻足或行走时,宛若上天的宠儿”这些抒写无疑都是充满诗性的。③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如“而后世哪里寻得着第二个女娲来?”“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9.①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艺术虚构。“用报告文学方式创作小说”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就是“真实性”。②地域的真实性。小说中提到莱河及大量风土民情、俗语等,具有地域的可信度。③历史的真实性。小说中提到的拜土地庙、抗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农业建设等内容,具有历史的真实性。④人物的真实性。小说中老勺头、赵家主人和李贵仁等人物形象,与我国特殊时期的人物的性格命运相符。【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表达了作者对李贵仁身上具有的‘仁义’品质的高度赞美”错误。作者未对李贵仁的“仁义”品质进行高度赞美,只是客观叙述了他的一些做法,如“喜这李贵仁也不是吝啬之徒,村中纳捐纳粮,他倒主动占了大半”。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D.“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下伏笔”错误。在叙事中穿插女娲补天的奇幻神话,是赋予大河湾以神秘色彩,并没有“为下文李贵仁全家死于瘟疫埋下伏笔”。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民间俗语的运用,结合“窝窝头是天下最好的美食,他总吃也吃不够,有比粮食香的么?没有。顶多就是年节时佐以红通通秦椒酱下饭。‘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这话是他倍感知足时,常挂在嘴边儿上的”可知,“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属于民间俗语,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特点,简练而形象地刻画了李贵仁蘸秦椒吃窝窝头时满足的神态。充满诗性的语言,结合“大河湾曾是香庄粮仓,土地非常肥沃”“大河湾啊大河湾,清新空气里,灿烂阳光下,你就是人们心目中美如图画的桃花源,你把日精月华吸收,混以醇厚地气,将密实的、沙糯的、多味的果实,无私奉献给人类,让他们一个个筋骨强健、心房殷红、皮相光鲜、目光炯炯、牙齿洁白,从你的躯体上驻足或行走时,宛若上天的宠儿”可知,这些抒写无疑都是充满诗性的,在作者笔下,故乡是美丽的,也是充满诗性色彩的。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昔日四极废、九州裂,尚有女娲拯救黎民于水火,而后世哪里寻得着第二个女娲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没有第二个女娲来拯救黎民于水火;“到第四年的一天,忽然,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数垦荒者”比喻成“蜂拥”,形象生动的表达了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农业建设的热烈。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艺术虚构。“用报告文学方式创作小说”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就是“真实性”。地域的真实性。结合“守着莱河”“皆因土地庙有这神迹,即便二十五里开外也有不拜大庙,而专门来拜这小庙的”“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可知,小说中提到莱河及大量风土民情、俗语等,具有地域的可信度。历史的真实性。结合“皆因土地庙有这神迹,即便二十五里开外也有不拜大庙,而专门来拜这小庙的”“日本人投降的第二年,庄稼长势极好,眼见得又是一个大丰收”“到第四年的一天,忽然,那里蜂拥一样出现了无数垦荒者的身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大河湾留作了村中公产,名曰‘机动地’,实为安不忘虞之见”可知,小说中提到的拜土地庙、抗战和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农业建设等内容,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人物的真实性。结合“这邻家的当家人有名有姓,老勺头历经多年也还叫得出来,是李姓‘贵’字辈的,叫了个‘仁义礼智信’中的‘仁’字。李贵仁素爱种庄稼,不喜果木,赵家留下的果因就被伐了个精光,刨出的树根带着黑黝黝的泥土,都晒在河岸上,供他家烧了三冬”“赵家的路子比较寻常,不同之处是在外乡人留下的土地上种满了果树。那片不大不小的果园里,找得到这块大地上的所有果树品种,除了苹果、葡萄、梨子、桃子、李子、杏,还有像是野果子的林檎和沙果,没吃过的会以为这是同一种东西,而前者口感较硬实,后者较脆甜,所以又叫‘甜子’”可知,小说中老勺头、赵家主人和李贵仁等人物形象,与我国特殊时期的人物的性格命运相符。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波鲁迅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么?”“皇帝要辫子。”“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问。“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操在七斤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太阳收尽了它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七斤嫂吃完三碗饭,抬起头,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地研究他们的饭菜。“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地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七斤嫂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赵七爷绕出桌旁,打断她的话,“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①。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他心里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谁能抵挡他?……”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七斤嫂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没有听到些什么。”“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他们没有说。”“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也没人说。”“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你想,不坐龙庭了罢?”“我想,不坐了罢。”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招呼。(有删改)【注】①张大帅;指张勋,北洋军阀之一。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所属官兵仍留着辫子以示忠于清王朝。1917年7月1日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7月12日即告失败。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因为没有辫子而被惩治;他又是不幸的,当他面临可能被惩治的命运时,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而且妻子也怪罪他B.赵七爷有钱有学问,在村里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辫子的放下与盘起反映了时局的变化,也体现了他是个圆滑善变、见风使舵的人。C.七斤的境遇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也随之经历了“尊敬幸灾乐祸一嘲讽一尊敬”的变化,富于戏剧性。D.小说写了两条辫子:一条是七斤已剪掉的辫子,这条辫子贯穿全文;另一条是赵七爷的辫子,这条辫子主要体现了故事背景的变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语言具有鲁迅式的幽默,如“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既幽默又深刻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境界。B.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富有个性色彩,不仅凸显了人物性格,而且预示了故事的发展走向,如七斤和七斤嫂关于“皇帝要辫子”的对话,就预示了风波的来临。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足见赵七爷对七斤的重视。D.小说中有些看似简单的叙述,实则富含深意,如“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说明不管是辛亥革命还是张勋复辟,对农村都没有多大影响。8.请简要分析七斤这一人物形象与《阿Q正传》(节选)中的阿Q有哪些相同点。(4分)9.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了龙庭”“不坐龙庭”这样的话,请分析其作用。(6分)【答案】6C7.C8.①两人的身份都是底层劳动者。七斤帮人撑船,阿Q靠打短工维生。②两人的思想都是愚昧落后的。七斤因撑船而消息灵通,然而所关注的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并非真的“时事”;对于皇帝复辟也只知道与辫子有关。阿Q思想守旧,盲目排外。9.①交代故事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持溥仪复辟时期。②塑造了一批受封建奴役、愚昧麻木的国民形象。村民的世界里只有皇帝和龙庭,与龙庭相关的是有没有辫子,没辫子就是犯法,要被砍头。③推动情节发展。风波因皇帝“坐了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七斤没有辫子是否被治罪,取决于是否有皇帝。④反映小说主题。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脱离。【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C.“嘲讽”错误,由原文“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可知,这一阶段村里人对七斤的态度是回避,而不是嘲讽。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C.“足见赵七爷对七斤的重视”理解错误,阅读文本可知,赵七爷走到七斤家的桌旁,是因为他知道七斤没有辫子,是来恫吓他的。不是表现“赵七爷对七斤的重视”。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两人的身份都是底层劳动者。七斤是居住在农村的船工。因为他是船夫,所以他经常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如从“他也照例帮人撑着航船”“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等内容中可看出其勤劳本分;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可见二人身份一样,都是底层劳动者,七斤帮人撑船,阿Q靠打短工维生。②两人的思想都是愚昧落后的。七斤因撑船而消息灵通,“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所关注的只限于妖魔鬼怪的奇谈,并非真的“时事”;“皇帝坐了龙庭了”“皇帝要辫子”,对于皇帝复辟也只知道与辫子有关。阿Q“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可见他思想守旧,盲目排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文中反复出现皇帝“坐了龙庭”“不坐龙庭”这样的话,具体作用是:首先,从内容方面来讲,文章说“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结合后文注释“……辛亥革命后,他和所属官兵仍留着辫子以示忠于清王朝。1917年7月1日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7月12日即告失败”,此处出现皇帝“坐了龙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说明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张勋扶植溥仪复辟的背景下。其次,塑造了一批受封建奴役、愚昧麻木的国民形象。传闻说“皇帝要坐龙庭”,七斤因为没有辫子而担惊受怕,因为“皇帝要辫子”;七爷原本盘在头顶的辫子也放下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村民们觉得七斤没有辫子就是犯了王法,“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可见村民的世界里只有皇帝和龙庭,与龙庭相关的是有没有辫子,没辫子就是犯法,要被砍头。再次,从情节方面来讲,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七斤的故事因“皇帝坐龙庭”的传言而起,又因“皇帝不坐龙庭”而终。“这时七斤捏着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么?’‘皇帝要辫子。’”“‘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你想,不坐龙庭了罢?’‘我想,不坐了罢。’”,七斤是幸运的,最终没有因为没有辫子而被惩治;他又是不幸的,当他面临可能被惩治的命运时,不仅村里人不同情他,而且妻子也怪罪他。七斤没有辫子是否被治罪,取决于是否有皇帝。最后,从主旨方面来讲,小说通过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皇帝的复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意味着是否应该留辫子,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社会现实,说明辛亥革命的思想并未得到广泛的宣传,也未给广大的农村以真的变革,体现其不彻底性。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隐居的时代(节选)在这沉闷的乡村里,竟然隐藏着那样的人和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乡村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看上去是同样的自然,好像他们早就加入了乡村的历史。乡村的生活就有着这样强大的润染力,它可将任何强烈的色彩润染,这润染性足以使一切突兀的事情变得平淡和日常。就这样,我在我插队的大刘庄,遇见了黄医师。黄医师是蚌埠下放的医生,我们庄的农民都称他为“医师”,而不是“医生”或者“大夫”。黄医师是名医,专治五官科。许多病人从老远的地方,坐车坐船再加步行,走过一个庄子打听一个庄子:大刘庄在哪?他们就这么终于来到大刘庄,走进黄医师的小屋,向他求诊。黄医师的小屋很小,只一间,顺山墙放一张床,就差不多满了。他的床,架得很高,是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了特别洁白的床单。他就在床沿上侧身坐着,一只手撑着床,另一只手放在架起来的膝上。病人呢,坐在床前的椅子上,述说着病状。这样子一点不正规,倒是很家常。黄医师听得也并不专注,提问很随意,有时候还会岔开话去。这情景说是看病,不如说是诉苦。诉说的人是不经意的,听的人也不怎么在意。来的人大都是口讷的农民,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吃苦对他们又是常事,于是就止了下来。黄医师并不急着打发他们,似乎有他们陪伴也好。他也不是善言者,加上心情抑郁,就常常是彼此都默着,在这静默里,他们互相像是很了解的,双方都不感有什么压力,就这么可坐半天。凡是经车马周折,来到偏僻的乡间找黄医师的,都是病症严重的。所以,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手术。而我们庄没有手术室,医疗队也没有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是不可能做的。最后,黄医师总是说:要到蚌埠做手术。农民往往对手术望而生畏,一听要到蚌埠手术,就更知其不可为了。他们大都是天命论者,心里早已服了病,而到底是看过了黄医师,便都心满意足。那些从合肥、淮北、芜湖,甚至就是蚌埠找来的城里人,则是决心下定,对手术也抱科学的态度。这时候,黄医师就会和他们约定到蚌埠的时间。这往往是黄医师回家探亲的日子。黄医师回蚌埠探亲很频繁,并且每回都要超假,他是一个恋家的人。我们庄无论干部还是社员,从来没有指责过黄医师的不遵守纪律。农村本来就是散漫的,何况人们都同情黄医师的境遇。一个人在此地,不会挑水,不会烧锅,也不会洗衣。人们看见黄医师在塘里将一件衬衣越洗越脏,塘水则越来越浑。他不会将衣服铺在水面上,而是让衣服一径沉下去,挽起塘泥。他是干大事情的,去塘里洗衣,实在凄惶得很。大队开会,通常要等天黑到底了,才能正式开场。大队会计凑着油灯的一豆光亮,读着文件或者报纸。农人们在黑影地里打盹,抽烟。劣等烟叶燃烧出呛人的气体。时间其实并不太晚,可乡间的没有照明的夜晚总是特别地黑,又特别地静。在这满房间的黑影里,有一具高高的影子矗立着,那就是黄医师。他搬来他房间里的那把椅子,虽然只是把普通的椅子,可周围的农民大都是蹲在地上,或是坐在小马扎上。因此,这把椅子就显得格外突出。黄医师高高地坐在椅上,双手笼在袖子里,这倒和农民的习惯相合,他架着腿,笼着的手搁在膝上,很安详。听着会计用乡音一字一句地读官样文章,四周鼻息声起伏,有一种昏沉的安宁。谁会知道在这座黑暗的乡村里,有一个黄医师呢?文本二: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资产阶级右派。但无论是医师之间还是大学生之间都有着共性:他们之间有着些默契,从不互问来历:他们都是独往独来,自己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也不参与。时间长了,难免会露一些端倪,也不要紧,谁也不干预谁的事,依然我行我素。那师范学院体育生与黄埔老生结成莫逆之交,那“老黄埔生红了脸,眼睛里也有了水光,有些倾心相告的意思,结果还是什么也不说"。他们多的是心的孤寂,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隐忍,是对那时代的无可奈何的忍受。"我们良善地期望去打开一扇扇紧闭的心库,好安慰寂寞的心。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孤独是不留一线缝隙的,他们将孤独坚持到底,永远居住在黑暗的影地里,这就叫隐居。"在那个时代被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是无奈的,无法选择的,他们被禁锢在那小天地里,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灵的禁锢,荒凉。在这一个时期里,青年们普遍热衷于以文学来表达思想和心情,一是因为这时的青年大都是苦闷的,前途茫然,这茫然倒不是如“五四”的那样,徘徊式的,无从选择与决定;而是没有选择,一切都难由自己决定,束手无措的。然而他们却仍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感,张扬着,不受拘束地过着自己的隐居的生活。“那阵子,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在农机厂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吃饭时则挤在最前面,一买一大堆,以致后来的人都没了菜。人们都对我们侧目而视,背地里闲话也很多。可我们不管这些,老实说,我们压根儿没把这破厂放在眼里,也没把这破县城放在眼里。我们我行我素。"二是对精神的追求则是近于痴狂的。在文学的资源相当匮乏的情景之下,他们的精神却分外积极地活跃着。他们为弥补精神的荒凉而不懈追求着,不只读书而且写作,他们不是书写历史的,他们书写的只是些随风而逝的私人生活。他们就在那文化贫乏的年代精神活跃着,为消除精神的饥渴而奔走着。(有删改)(节选自王安忆《读书笔记》)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虽没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但用“插队”“下放”等词语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我”和黄医师是“知青”"知识分子"的身份。B.作者先介绍黄医师是蚌埠名医,又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病人不远万里、几经周折来向他求诊的情景,多角度反映黄医师的医术高明。C.“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又将知识分子们在特殊时代里坚守自我比成暗夜里的光亮,具有象征意义。D.黄医师在开会时会将双手笼在袖子里,和当地农民们习惯相合,这一细节照应开头,是乡村生活的强大润染力的一种体现。7.下列对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隐居的人们虽然承受着心灵的寂寞,但仍不互相探问来历,也不彼此倾心相告,心灵上的戒备会加深这种寂寞。B.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知青们的“苦闷和茫然”与五四青年的“徘徊”都是时代的剪影。C.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就是指下乡知青们行事张扬并且我行我素,经常聚在一起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的生存状态。D.虽然文学资源匮乏,大多青年也没有放弃对精神的追求,哪怕是对个人生活的书写,也属于那个文化贫乏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8.文本一中的画线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黄医师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4分)9.有人评价王安忆《隐居的时代》是种“对无诗意时代的诗意追忆”,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6.C(“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写出当时农村条件匮乏。)7.C(C.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是指离开故乡的人们来到乡下,人们互不探访,互不倾吐,虽有着特立独行的方式,但依然被这块土地包容,而不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8.①探亲频率高、超假的表现,体现了黄医师对家的眷恋,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②黄医师作为蚌埠下放的名医,回家超假,证明约定到蚌埠找他手术的患者之多。③黄医生在乡下心情抑郁,给人看病时,也常不完全专注或静默,频繁探亲也表明黄医师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④在散漫的乡村工作,黄医师超假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体现了黄医师不受拘束的知识分子的自由天性。(每点1分)9.①“文革”中知识青年的下乡和知识分子的下放经历,本是这一部分人的灰暗记忆,但王安忆在小说中将这段经历描写得非常富有美感,透出了一股浓浓的诗意。②文本一:大刘庄村民接受了黄医师,黄医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格调与大刘庄那沉淀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可思议的暗合,这种混合产生了一种特有的美感,这便使得原本缺少诗意的时代有一些诗意在里面。③文本二:县城里这些隐居者们不尽相同的境遇,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加之县城这块为传统文化泅染的土地的包容,这些使得这个特定的无诗意的时代增添了些许诗意,哪怕是带有苦涩的诗意。(每点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山歌天上来(节选)韩少功当年的老寅背有点儿弯,在椅子里坐久了,背上挤出几轮布的皱折,使上衣变得前长后短,一起身,后片像幕布一样向上拉吊。当年的老寅在汽车站等了片刻,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看天色已晚,扛着他的竹椅四处找人问路,最后找到了县文化馆。①现在,他已经面对我们,让我们略略感到挑选词语的困难。比如他的脑袋小,不好说一个,更像是一粒;眉毛粗,不好说两条,更像是两把;耳朵倒很大,说两扇或者两页,可能更合适。文化馆的柳老师肯定是不大习惯这个一粒,挥挥手,说出去出去,这里没有人买椅子。听对方申明自己是来报到的学员,柳老师才有些吃惊:你说你就是毛三寅?“唔呵……”“你就是边山峒的那个毛三寅?”“唔呵……”“慢点,你们那里没有另外一个毛三寅吧?”②“村里的伙计把我家老大叫宽老倌,把我家老二叫宜老倌,把我就叫成寅老倌。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没有办法呵。”小脑袋一脸的无辜。柳老师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毕业生之一,小县城里的大牌艺术家,经常在剧院舞台一侧指挥乐队。柳老师理论水平也高,经常哗哗哗地甩着扇子,把任何曲子都分析得头头是道,比如分析出一个主题两个形象三个发展四个特点五个什么什么,用有些学员的话来说,③随便捡根草都打得出一锅理论汤。学习班的内容不光是培训,更重要的是创作:四天之内,每个学员都要交出一首歌曲,优胜之作将参加地区和省里的大赛。柳老师有些着急,但着急的时候居然偏偏少了一个人,走到老黄的房间里,只见床上一个大花被子隆起来,罩住了一个人形。柳老师气得差点要晕过去,想把这只假鸡婆从鸡窝里揪出来,让他该去哪里就去哪里。他气冲冲找到馆长,强烈要求领导出面严肃纪律,把那个来混饭吃的小脑袋赶快轰走。馆长想了想,说边山峒的人你最好莫惹。柳胖子不明白这话的意思。馆长见柳老师还不明白民情,就说起当年边山峒剿匪,说那时各乡的土匪都降了,只有边山峒不降。他们情愿受火刑,皮子都烧炸了,也没有半句求饶。有的受剐刑,剐上一整天,死也不吭一声。馆长这话把柳老师吓得脸色灰白匆匆告辞,再也不敢提小脑袋。柳老师没有料到的是,四天过去以后,老寅倒是真在床上孵出了鸡,一只金鸡。八个学员的作品之中,他的《犁田山歌》首屈一指。凭正统科班的见识,柳老师得承认,如果遮去作者姓名,他完全有可能会把它误当大师的杰作搬到课堂上去。田里犁田是何人?犁田硬要犁得深。莫云古曰犁无三寸土,如今犁田啰——四寸浅了,五寸浅了,六寸浅了,犁下七寸是黄金,深耕才有好收成……不过就是这么几句普通甚至浅白和零乱的词,如何可以谱得这样动人心魄?这真是奇了,怪了,邪了!肯定是抄袭。柳老师恨恨地想着。不过,曲调中明明伏有本地山歌的素材,看上去不大可能来自外地的大师。他定定神,决定去找老寅查问个清楚。柳老师付出了好茶、好烟,还有一顿饭,却听得云里雾里。他太不了解老寅。那一天老寅没有喝酒。照理说,人喝酒才醉,他这个人恰恰是不喝酒便昏,便乱,便野,便语无伦次信口开河。被烈日晒得晕头晕脑,就是老寅无酒时的思想。把舌头割去一截,就是老寅无酒时的语言。老寅嗜酒是从壮族山寨里开始的。当时他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到学院本科,是特招的农民学员,去广西参加社教和体验生活。他那时崇拜广西的米酒,崇拜广西的刘三姐,梦想着写出一部《刘三姐》那样的歌剧。太多梦想灌醉了他,使他在社教结束的时候,擅自离队而去,沿着壮乡歌声的余音去了云南,又糊糊涂涂去了什么缅甸以及印度,直到两年后戴着手拷满身虱子被押解回国。回到家乡以后,他的酒瘾越来越大,宁可无饭,不可无酒,碰到衣袋里布贴布,也三天两头要去酒坊,深深地嗅几下,好歹让鼻子止瘾。在喝醉的时候,他不但写得好音乐,还能清醒判断很多复杂的问题。若碰上音乐爱好者,他还说得清歌剧《刘三姐》的一切细节,对中外音乐大师的作品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不要看他的发声有点尖削,甚至有点娘娘腔,但这个时候的他随口唱出一个音,就是准确无误的中央C,或者是铁板钉钉的降B,根本用不着什么定音叉和定音笛,让行内人不得不服。他随手抄起一件乐器,无论胡琴、琵琶、笛子、芦笙还是唢呐,不说玩得天花乱坠,至少也耍得中规中矩。还有手里的石头,脚下的水,嘴里的一片树叶,桌上的筷子和碗钵,都常常被他折腾出声音,准确地说,是折腾出音乐。多少年后,有一个记者想写篇民乐奇才的文章,到边山峒去访他,一进山就有各种离奇的景象竞相入目,让人晕眩和踉跄。一只老鼠居然把老猫追得四处乱窜,不知是来自噩梦还是来自现实。有时南瓜地里有一个瓜出奇地巨大,整整有桌面大,但其他南瓜该小的小,该死的死,它们各行其是从不引起人们的在意有时还有一大片燕子不知从何而来,栖在几面粗糙的墙上,使白墙突然变成全黑,如此吓人的景观却被人们视而不见,从不瞥上一眼。记者一路上心惊肉跳,发现山里的很多事物不是憨头憨脑随心所欲,就是胆大包天胡作非为,都是醉翻了一般,只能使人们的脑子跟着生乱。他说,他已经知道老寅是怎么回事了,知道老寅的曲子是怎么回事了。记者后来没有访到老寅,据说是遭遇到了瘴气,两腿立即肿大和奇痒;又据说是糊糊涂涂迷失了方向,只好搭乘一辆运木头的汽车出山。④这些说法,也没有得到过证实。(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部分先描写了毛三寅的后背,再转向正面,寥寥几笔将人物出场刻画得活灵活现。B.“奇了,怪了,邪了”简短有力,体现出柳老师对于《犁田山歌》既欣赏又不敢相信的心理。C.“灌醉”生动形象写出毛三寅沉醉于音乐梦想的忘我状态,使他被押解回国的情节变得合理。D.文中多次提到“边山峒”,表现了边山峒人民的坚韧与倔强,突出了毛三寅与他们不同。【参考答案】D(3分)【试题解析】作为“边山峒”的一员,毛三寅身上同样具有坚韧和倔强的性格特征,故“突出了毛三寅与他们不同”说法错误。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现在”“面对我们”打破了叙述者、故事人物与读者间的时空壁垒,呈现出多重叙事层次。B.句子②中“老倌”称呼的表达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体现了韩少功在方言运用上的探索。C.句子③中“随便”与“都”突出了柳老师的理论水平之高,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知识分子的肯定。D.句子④与上段记者的奇遇相照应,为老寅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参考答案】C(3分)【试题解析】此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柳老师这样脱离实践空谈理论的知识分子的讽刺。选文倒数第三段颇有《百年孤独》的风格特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①“老鼠”“老猫”“南瓜”“燕子”本是乡村常见的景象,但“老鼠追猫”“桌面大的南瓜”等奇幻场景给文章增添了鲜明的魔幻色彩,体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②这一场景与老寅醉后的创作状态相符,以魔幻表现现实,暗示老寅的曲子既是醉后生发,又深受边山峒的影响。③这种诡异的景象突出了边山峒原始的生命状态,具有浓郁的地方与民族特色。(4)第①点2分,答出第②点或第③点任意一点得2分。若答出“想象”“夸张”或“预叙”,可酌情给分。9.作为二十世纪文学“寻根”的代表人物,鲁迅、沈从文、韩少功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学者评价认为:鲁迅寻的是“国民劣根”,沈从文寻的是“生命之根”,而韩少功寻的是“传统文化之根”。请结合选文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①鲁迅寻的“国民劣根”指的是旧中国人民愚昧而不自知的状态,如《阿Q正传》中阿Q可悲可笑的“精神胜利法”、《祝福》中困住祥林嫂和鲁镇众人的贞洁观与鬼神观。②沈从文寻的“生命之根”指的是一种健康、自然、优美的生命意识与生活方式,如《边城》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③韩少功寻的“传统文化之根”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展现,如《山歌天上来》中富有特色的方言与民歌要素,以及老寅这个学过现代理论却回归传统民乐创作的音乐家形象。(6分,每点2分,其中解析1分,举例1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木雏林斤澜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圆湖村里“蹲点”,树立一天等于20年,一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典型,很招人参观。春天,来了十来个大学生,一个老师带着。这老师是刚毕业的留校学生,顶多是个助教吧。但农民分不清大学里的职称。反正助教也是老师,便戳着脊梁嘀咕道:怎么有这么个老师?还是大学老师?他比他带的学生大个三两岁吧。可是按农民说,①要“木”十岁。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招呼。又说要“雏”十岁。雏是幼稚。一天早上,我那房东在院子里浇水,巴掌大一块地上,正有新绿钻出来,不到两寸高,几个学生有的说是葱,有说是蒜苗,有的要打赌。房东觉着好玩,说:“想必大学里也修行,忌吃五辣,不知道葱叶儿是圆的,蒜叶儿是扁的。”没想到那位老师正经摸出小本子,往上写字,嘴里咕咕着:“葱,圆的。蒜,扁的。”房东撑不住笑起来,那几个学生因为老师的“迂腐”感觉不好意思,转头跑了。老师只管写着,全不知觉。我探过头去瞅瞅,不懂,看样子是英文。我可怜这个知识分子,小声跟房东说,人家会英语。②可是房东不清楚英语是什么,更加笑开了,说:“还划洋码呀。”过了两天,房东家里发鸡瘟,十来只鸡死了一多半。房东心疼得吃不下饭,那位老师走来问病鸡和好鸡,怎么认?房东蹲在那里没好气,说:“认屎呗。”老师不懂眼色,追问好鸡的屎什么样?房东没奈何,又说:“溏屎。”“溏?屎?”老师傻着眼,可又摸出小本子来了。房东扭过脸去,六岁的小儿子咧着嘴,唱儿歌一般说道:“一堆儿,一堆儿。带尖儿,带尖儿。下边黑黄黑黄,是红溏,尖儿白花白花,是白溏。”老师往本上写,房东站起来往屋里走,嘀咕道:“一个鸡屎,也划洋码。”他觉着晦气。老师却一边写,一边往地上张望,小儿子指着一堆叫道:“这就是,尝尝不?”老师只管端详着,随口嘀咕道:“不尝,不尝。”小儿子大笑。屋里他娘叫了声“哎哟”,一会儿,打发小儿子到红医站给拿膏药,说是笑岔了气。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收入论千,从不死鸡,鸡瘟进不了他家的门儿。我顺便去看看,就是那房东家,不过老房东两口子都去世了。当年的小儿子现是当家人,当年种葱蒜的那块地,现在拉上篱笆,养着上百的来亨鸡,血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一个个神气活现。正想说几句什么,听见脚步响,那青年当家人扔下我,奔向院门口,迎着一位中年胖子。细一看,奇了,可不就是那位老师吗?他见老了,眼泡鼓鼓的,腮帮耷拉耷拉的。他不往院里走,定定地望着院外的杏树。正是早春,杏花灰白灰白好像烟雾,青年当家人说:“怕是大年哩,杏花要‘旧’,桃花要‘喧’。”老师摸出小本子,我看见他写着字,可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不光是“雏”了,还透着“傻”来。我心里一动,走过来提起20年前,他望望我,想不起来,我又说起他带的学生,好像想起来了。为什么说是“好像”,因为没有这种时候常有的欢叫,只是嘴里咕咕地:“哦,哦……”③不光是“木”了,还透着“僵”来。我还要叙旧,但当家人打断我的话,直跟老师解释,什么“旧”呀“喧”呀,都是方言土语,不知道科学不科学。琢磨着怕跟风啦雨啦有联系,杏花开得早,是起风的时候,桃花在清明前后,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只怕解释不细、不全、不当,不留点空子让我说话。我只好探过头去,看看老师写什么,写的汉字不像汉字。这回,我断定是日文。老师写着写着,挪步往杏树那边走了。当家人回过头来,只管去轰他的鸡。我只好跟过去,想想问道:“这老师,现在,是个干什么的?”青年当家人头也不回,说:“一个老专家,不是说空话的人。”我噎了一下。不过这些年也添了些涵养了,不动声色地还问道:“什么专家呢?”“化学。”“化学……”我知道化学里边还分好些专业呢,可又一时使不上嘴。那当家人说:“我这儿没死过鸡,仗着‘长效避瘟散’,就是他配的方。”④“我当他……他……他老了呢,都张着嘴流口水……”青年当家人直往屋里走,嘀咕着:“有病。让造反学生扇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部分,简单几句话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大学老师在农村的生活故事的展开作铺垫。B.老师随身携带的小本上,认真记录着葱和蒜的区别、病鸡和好鸡如何辨认等,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了人物的形象。C.作者将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的无知与专业知识上的精钻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师既迂腐可笑又让人敬重和爱戴的形象。D.小说的结尾突转,给人强烈的震撼,这样写让人体会到文中笼罩的痛楚和伤痕,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尤使人感慨。【答案】C【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将老师在生活细节上的无知与专业知识上的精钻进行对比”错,文中只是客观呈现老师的形象特点,没有对比。故选C。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句子①解释了“木”和“雏”的含义,既照应了标题,又形象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特点。B.句子②中“还划洋码呀”一句,人物语言中透露出文中的老师与农村的老百姓之间有点格格不入。C.句子③中的“僵”字,传神地刻画出二十年不见老师的“我”再见他时,老师的变化之大带给“我”的震动。D.句子④中三处省略号的含义相同,都是表明语意未尽,目的是要照应上文“我”这些年增添的“涵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含义相同”错误,三处的含义不尽相同,前两处是说话断断续续,后者表示语犹未尽。故选D。8.有评论指出,林斤澜的小说在叙事上常给读者以“奇崛”的审美情趣。试以本文为例,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奇崛”在叙事视角上,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本文通过“我”来讲述故事,通过“我”的见证,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遭遇和伤楚。②“奇崛”在叙事方式上,回忆与现实相结合。文章前半部分是作者的回忆,回忆了20年前在村里“蹲点”所见所闻;文章后半部分写现实,写自己再见故人时的疑惑和震惊。③“奇崛”在情节叙述安排上,巧设突转。结尾写“我”从房东儿子口中得知真相,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照应了上文的背景介绍和再见时一系列的奇怪表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①从叙事视角上看,“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圆湖村……我可怜这个知识分子,小声跟房东说,人家会英语……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老师摸出小本子,我看见他写着字,可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不光是‘雏’了,还透着‘傻’……青年当家人直往屋里走,嘀咕着:‘有病。让造反学生扇的’”,可见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通过“我”来讲述故事,通过“我”的见证,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遭遇和伤楚。此处体现叙事视角“奇崛”;②从叙事方式上看,“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圆湖村里‘蹲点’……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文章前半部分是作者的回忆,回忆了20年前在村里“蹲点”所见所闻;“前几天我在晚报上看见圆湖村两个养鸡户……迎着一位中年胖子。细一看,奇了,可不就是那位老师吗……老师摸出小本子,我看见他写着字,可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不光是‘雏’了,还透着‘傻’来。我心里一动”,文章后半部分写现实,写自己再见故人时的疑惑和震惊。文章回忆与现实相结合,叙事“奇崛”;③从情节叙述安排上看,前文提到老师的“木”和“雏”,被农民嘲笑,被自己的学生小瞧;结尾老师“傻”了,“咧开了嘴,口水都要滴答下来了”“只是嘴里咕咕地:‘哦,哦……”。“青年当家人直往屋里走,嘀咕着:‘有病。让造反学生扇的’”,文章最后才写“我”从房东儿子口中得知真相,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照应了上文的背景介绍和再见时老师一系列的奇怪表现。情节“奇崛”,巧设突转。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执着·怪异·时代;乙组提出了一个关键词:伤痛。请任选其中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的思路。(6分)【答案】一:加入甲组:①“怪异”: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被村人称为“木雏”的知识分子,他在当地人眼里幼稚且不活泛。文中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种种“怪异”的行为。②“执着”:文中的老师当年被村民嘲笑,在特殊的时代遭到了粗暴对待,但他却扎根农村,致力于学,用自己勤学善问、心无旁骛、为民服务的执着获得了敬重与爱戴。③“时代”:怪异和执着的反差,指向了关于时代的主题,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内心的痛楚与伤痕。参考答案二:加入乙组:①村民的“伤痛”:他们当时的无知,对于满腹才华,扎根农村,致力于学的知识分子不懂得尊重,反而嘲笑他。②知识分子的“伤痛”:他们在当时特殊背景下不被理解、不受尊重,知识无用武之地,甚至遭到粗暴对待。③时代的“伤痛”:国家对于潜心研究为民服务,身体力行为人民做贡献的知识分子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对待,这期间的错误决定让国家损失太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短评的能力。甲组。①“怪异”:“他比他带的学生大个三两岁吧。可是按农民说,要‘木’十岁。木就是不活泛,见人不会说话,不知道招呼。又说要‘雏’十岁。雏是幼稚”,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被村人称为“木雏”的知识分子,他在当地人眼里幼稚且不活泛。文中通过“老师正经摸出小本子,往上写字,嘴里咕咕着:‘葱,圆的。蒜,扁的’”“老师不懂眼色,追问好鸡的屎什么样”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展现了他种种“怪异”的行为。②“执着”:“小儿子指着一堆叫道:“这就是,尝尝不?”“老师只管端详着,随口嘀咕道:‘不尝,不尝。’”“一个老专家,不是说空话的人。”“我这儿没死过鸡,仗着‘长效避瘟散’,就是他配的方。”文中的老师当年被村民嘲笑,被自己的学生轻视,在特殊的时代遭到了粗暴对待,但他却扎根农村,前后二十多年致力于学,看到鸡瘟最终研究出治疗的配方,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