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思想
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疑推导法;情感体验法。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通
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悟爸爸的言行和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热情歌颂建设者不畏艰苦创业的
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育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
精神上。使学生对那种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的三个特点,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爸爸陷入沉思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检查字词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一一《白杨》。
2、课前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地预习,请同学读一读文中的词语。
3、学生自主学习卡中的“疆”字写得不美观(出示“疆”字)
疆,是个象形字,你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疆字造成这样吗?
(出示“疆”字的演变)甲骨文早期,上下两块田错开排列,表示田界。到
了甲骨文后期,又加上了“弓”字,表示以武力护卫领土。到了金文,在两块田
地之间添加三道横线,突出“界线”的意思。到了小篆,又加上了“土”字,强
调“领地”的意思,说明祖国的边疆一寸土地都不能少。最后,就演变成了现在
的楷书。
%相If疆
你认为要把“疆”字写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老师把这个字的书写过程进行了录像,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来
写。
学生在自主学习卡的课堂收获一栏把这个生字,认认真真地写两遍。
师巡视。学生评价写字。
二、了解背景
1、你知道新疆在哪里吗?谁能在地图上给大家指一指?
介绍新疆:1949年9月25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五天前,新疆和平解放,
解放后,国家发现这里经济特别落后,就号召全国各地的青年来支援新疆的生产
建设。这篇课文所讲的事情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当时的新疆一片荒芜,到处都
是大戈壁。
谁知道戈壁是什么意思?(蒙古语中意思是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
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去看看戈壁的样子,教师配合视频范读第一自然段。
大戈壁给你什么感觉,谁能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形容一下?
总之,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谁能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一段?
这儿的环境这样恶劣,那生长在这里的白杨长得如何呢?默读课文,划出有
关句子。
交流: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
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白杨的外形特点是“高大挺秀”,这个特点,从两个孩子的对话中也能感受
的到。指名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
的确白杨树高大挺拔,那作者为什么却用“高大挺秀”在赞美它呢?
作者实在是用词准确,“高大挺秀”来形容戈壁摊上的白杨是最合适不过了。
三、探究白杨特点
父亲的话语中也满是对白杨特点的赞美。自己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从中体会
到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
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
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白杨树直的特点。
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出来的?从来是什么意思、?一直都这样,它刚刚成长的时
候一一很直,成长过程中一一很直,长大以后一一很直,在水土气候优越的环境
中很直,在环境恶劣的戈壁中很直。
2、白杨树适应力强的特点。
是从哪句话体会出来的?哪两个词语表现了它的适应性强。从这两个词,我
们可以想到,城市需要它,它就……默默无闻的舒展风姿,供人欣赏。乡村需要
它,它就……学校需要它,它就……让孩子们在它的树阴下嬉戏玩耍。现在,沙
漠需要它,它就……筑成防风林墙,保护着黄土高原。
3、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
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出来的?哪一组词语更加突出了它的坚强不屈?(不
管……不管……,总是……)这组关联词更加突出了白杨的坚强。我们似乎看到,
(当它遇到遮天蔽日的风沙时)(当它遇到拳头大小的冰雹时)依然顽强地向着
高空伸展。(当它遇到持续数月的干旱时)把自己的根深深地钻到到地地下,汲
取水份,努力地生长(当它遇到滔滔不绝的洪水时),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
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就是白杨,它高大挺秀,它适应能力强,它坚强不屈,引读:白杨树从来……
“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
成,表现了戈壁滩上白杨树上外在特点和性格特点:适应力强,不怕任何困难。
借助这几个关联词语背诵爸爸说得话语。
四、爸爸的心愿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不能)引读:他们只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
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初中。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
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他们只知道这些,他们不知道的又是什么?默默地思考几秒钟,想好请举手。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到新
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初中。
(不知道爸爸为什么带他们去新疆读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不
知道新疆究竟有多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板书:建设边疆)
请同学们看一看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们为新疆所做的贡献吧!看了这些
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既然条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
爸爸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具有白杨的品格,长大以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这
就是爸爸的心愿。
五、体会含义
虽然,爸爸所表白的和他所做的,孩子们现在还不理解,但是,爸爸介绍的
白杨树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
成长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爸爸为什么陷入沉思,后
来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呢?
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什么?(他由白杨树想到了孩子
们,想到了孩子们的将来,他也想让孩子们做一名新疆的建设者,又怕他们吃不
了那里的苦。)
爸爸为什么又笑了?(他对孩子们充满了希望,想到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
样坚强,将来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他感到很欣慰)
是啊!难怪人们都这样赞美边疆的建设者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
献儿孙。”好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啊!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白杨,实际是在赞美谁?(板书:边疆的建设者)这种借
赞美白杨而赞美人的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喻)
白杨是边疆工作者高尚品格的象征,白杨是边疆工作者不计较艰苦的生活条
件,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为人民做贡献的象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白杨
一样的建设者,他们是一一守卫边疆的战士、默默无闻的护士、援藏的老师、在
大西北工作的铁路工作人员。
用上“()从来就这样()。哪儿......哪儿.....。不
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讴歌这些建设者。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六、课外拓展
课后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看看同样是写白杨,茅盾是如何用借物喻人
的手法来写的。
板书:
借白杨喻建设者
高大挺秀高尚品格
适应力强扎根边疆
坚强不屈建设边疆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能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对于学习本文来说
有较好的基础。
关于“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生还比较陌生。作者表面上是
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
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
上,需要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
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不想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
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
此刻父亲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
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能使学生
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能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
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对于本课来讲,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距文章背景时代较远,学生
可能对当时祖国边疆的环境、边疆建设者为什么要到边疆去工作、建
设这对于祖国建设的贡献等不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我在教
学中补充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白杨》效果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对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并对其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找句子“戈壁滩上
的白杨长得怎么样?”并且分角色朗读两个孩子的对话,归纳出白杨
的外在形象一一高大挺秀。然后,深入研读父亲对孩子们说的话。通
过朗读、思考、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抓住关联词“哪
儿……哪儿……”和"不管……不管……”反复朗读,充分体验感悟,
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最终体会白杨树不择环境,生命力强的特
点。学生在此时已经体会到了白杨树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通过质
疑: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继而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理
解爸爸所要表达的自己的“心”。从而明确了文章作者的用意,题目
是《白杨》,实际上歌颂了那些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进而让学生
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此课堂中,学生热情高涨,能够将实际
当中知识进行应用,充分展示自己。
《白杨》教材分析
《白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
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
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
向和奉献精神。
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
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
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
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
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
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
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
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
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
这篇课文要掌握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
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我给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
枝蜜》等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
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白杨》评测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qingxlgebireqing
jieshooxinjiangfumo
gaodatingxiuhunhuangylti
二、辩字组词。
僵()辩()
缰()辨()
疆()辫()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一-()严肃一-()坚强)
动摇一-()满足-()粗壮)
四、选词填空。
1、小小的()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A.争论B.辩论
2、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起来。
A.严肃B.严格
五、连线。
老黄牛坚强,有个性
梅花出污泥而不染
康乃馨默默付出的人
莲花象征母爱
六、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吗?不是的。()
2、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3、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七、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人类大量砍伐树木,()会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2、()天气有多么炎热(),他()坚持把户外的工作
做完。
3、()边疆的工作环境有多艰苦,爸爸()要带孩子来到这
里接受锻炼。
4、()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八、小练笔。
写几句话,赞扬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
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关联
词语。
《白杨》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五点”收获和“四点”思
考。
一、我的收获
1.加强了两个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
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
使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在读的形式上,有自由读、个别读、
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听读、背诵等。同时,我以学生为本,力
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意识,如,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
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读书时抓重点词句品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
情。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读
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
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
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2.注重教师评价,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我随时注意
用丰富的语言评价学生,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营造课堂气
氛,调动学生情感,向学生教授学习方法。从师生交流中可以看到老
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我
想请教在座的小老师一个问题?",,,,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
的喜悦。
3.抓联系,挖掘内涵,深入理解体会文中寓意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
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
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
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上接下连”的方法,上接
“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
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
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这样,由表
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
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
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理达到完美统一。
4.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
我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
最后一自然段时,提出置疑: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爸爸的嘴角
为什么浮起了一丝微笑?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反顾
全文的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
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
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
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
道的”,并用电脑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
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
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
多媒体切实为教学服务,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我的思考
1.整节课,我牢牢抓住核心问题,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体现了整体性原则。但在学习白杨特点时一,我却忽略了,没有从整体
入手,而是直接从部分一句句的入手,让学生分别了解白杨树的三个
特点,回到整体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体会白杨的直、生命力强、
坚强的特点。
2.在后一部分“爸爸表白心意”的教学中,自我感觉教师与文
本、与学生的对话不够充分,今后在备课时要进行多种情况的预设。
3.在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画面时,我如果能配合画面插入一
段教师的激情导语,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4.怎样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是我永远的思考。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
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
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
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
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
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
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
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
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
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
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二、阶段目标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
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
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
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
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
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
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台理工学院《编译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空间表现技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许昌学院《虚拟现实程序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软件工程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英语演讲与辩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蓝图计划
- 课外阅读与自主学习建议计划
- 科技展览会的安全管理与保障总结计划
- 隧道洞身开挖风水电供应、逃生通道布置
- DB13∕T 5023-2019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 研发中心任职资格职级评审举证要求及材料
- 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参考答案
- 胸膜间皮瘤的诊治新进展
- 碧桂园企业介绍PPT课件
- 菌群移植途径的选择与建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GB_T 3536-2008 石油产品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 Landmark2003软件深化及应用
- 工程设计费取费计算表
- 中国石拱桥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