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留守儿童焦虑情绪应对方式研究摘要本研究从优势视角出发,运用优势视角理论,通过研究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应对方式,探索留守困境带给留守5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质性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焦虑情绪的产生受到学业、家庭、留守年龄等因素的较大影响,留守儿童则主要依靠学校、父母、同辈群体以及其他亲属等外部因素和积极乐观的心展。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年全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课题组关于“青少年人格、心理和性健康”的调研报告,我国17岁以下的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因此,关注个体情绪困扰,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焦虑情绪对于个体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2.自身留守经历到高中时期的外婆,一直在变化,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应对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并且顺利完成了小升初、初升高的学业要求,最终也成功进入大学。我也曾经面临留守的困境,但困境给我带来的只有负面影响吗?答案似乎并非如此。3.服务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月份,我参加了促进中国青海、安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项目,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安徽省亳州市的一个乡村中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开展近一个月的安全教育服务。物。4.初步的想法中应对焦虑情绪的表现如何?1.理论意义优势视角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困境和挫折虽然对个人而言具有伤害性,但与成功一样,也能够为人带来生活的经验,个人所拥有的美好的品质并不仅仅来源于成功的经历,也可能是在与困境做抗争时铸就的。对于留守儿童而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毫无疑问时具有积极的意义。2.现实意义是本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留守儿童因其身份的特殊性、自身的脆弱性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各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的,2016年我国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甚至超过全国总数的50%,约为463万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也迅速增加。国内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是从缺乏视角出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从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出发,调查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如赵富才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1],而张小娟则从家庭环境出发,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监护第二种是研究留守现象对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类研究大多是研究留守现象对儿童健康、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的影响,如郑磊、吴映雄研究的留守现象对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第三种则是采取各种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如邬志辉、李静美从留守儿童的分布、年龄、发育情况、心理健康、学习成绩等方面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数量逐渐增加,研究的内容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特点。2.焦虑情绪应对方式研究有关焦虑情绪应对方式研究的国内文献较少,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的检索情况来看,200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加。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量化研究,也即利用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焦虑的程度和应对方式的特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调查青少年罪犯的焦虑情绪与应对方而赵雪、廖兵、高玉霞在对患者焦虑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则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医学(MCMQ)进行调查[4]。相关研究的研究对象则以医院患者、青少年、女性为主,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焦虑情绪应对方式,如陈建庆、何之学、温来友对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研究;林海成、谭文艳等人研究不同籍贯的孕妇的焦虑情绪以及应对方式的区别。研究内容上以研究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特点和焦虑情绪应对方式的特质为主,如朱爽、范阳阳、刘科文等人对不同性别医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式进行研究;金燕、杨晓梅对骨折患者不同焦虑情绪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对患者的不同影响。3.过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们的主体意识。去代表每一名调查对象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能够得到的代表性资料较少,调查对象明显缺乏主动性。有真实性,对留守儿童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四)研究设计,一方面是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成功”群体,他们在留守期间应对焦虑情绪的方式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2.研究方法的选择(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5]笔者通过收集、阅读和分析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的有关留守儿童、焦虑情绪等方面的文献,了解到不同研究的不同切入点,从而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制定了研究的框架。(2)半结构式访谈情绪应对方式的原因,最后将获得的语音资料转化为文本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研究分析。3.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1)样本概况本研究主要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整个抽样过程共访谈了5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5名访谈对象的情况如下表:表格3-1访谈对象样本呈现调查对象年龄曾留守时间代理监护人留守期间家庭状况A2114-16岁爷爷奶奶父母双方外出,父亲半年回来一次B1911-16岁爷爷奶奶父母双方外出、父母一年回来一次C2210-15岁爸爸母亲外出,半年回来一次D2211-15岁爸爸母亲外出,自己在学校住宿E2113-15岁外婆父亲外出,一年回来一次(2)资料整理与分析依照录音资料编辑文字稿;对访谈对象曾留守时期的留守情况进行整理,如留守年龄、留守时间、留守监护关注留守儿童周围环境中的资源、留守儿童内部优势以及留守儿童与其外部支持系统的互动。本研究主要采用类属分析的资料分析方法。类属分析即是指通过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6],通过寻找所获得资料的共同性,归纳整理出留守儿童所面对的焦虑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应对方式的特点。(五)概念界定留守儿童群体由于自身的劣势和因劣势而产生的优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学术界也常常从劣势或优势视角出CNKI总库中检索“留守儿童”一词,便篇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章,然而学术界对留守儿童这一概念的界定却是众口不一,研究者大多从自己的研究需要出发,因此并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观点,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点区别:年龄界定的不同。2008年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将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并因为农村户口导致的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岁以下的儿童;在周福林、段成荣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一文中则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的18周岁及以下的孩子;范志宇、吴岩的》一文则将留守儿童界定为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即6-16岁的孩子。童的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与留守时间的长短有关,且留守时间超过半年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显著下降,因此其认为留守儿童应被界定为留守时4个月的儿童;而更多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并未对留守时间做出严格的限定,而是较为笼统地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的孩子。6-16岁儿童。因此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即是指在小学到初中期间有超过半年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2.焦虑情绪的概念界定的原因以及焦虑程度各不相同,因此研究者者对焦虑情绪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有差异:DanW.GrupeandJackB.Nitschke认为焦虑情绪是个体面向未来的一种情绪状态,其特征为了应对潜在的威胁和不确定性,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发生变化;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更多地是帮助个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其往往造成个体的痛苦。[7]恐或恐怖,有情绪不良、精神不安以及身体不适三个特征。[8]把焦虑情绪归纳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指的是暂时性地主观感受,而特质焦虑则指的是相对持久的人格特质。[9]张、恐惧、不安、无助等负性情绪,其在造成个体精神不安的同时也可能会使个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3.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调节个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日益成为应激研究的核心课题。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应对方式这一概念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理解:施;[10]则将应对方式界定为个体用以满足由压力带来的需求的想法和行为,其又将应对方式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和以感情为中心的应对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是指直接改变环境与自己的关系,而以感情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则是指改变自身与压力源的关系;[11]应激事件带来的影响。[12]本研究将应对方式定义为个体为了管理或处理生活事件时所作的有意识的努力。二、留守儿童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一)学业因素,包括学校的基础设施、老师的教学方式、同学之间的相处等,这些都对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发展成长有重大影响。事情就莫名其妙,一边是想不明白我哪个同学这么无聊会去举报我,另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教导主任完全没有调查清楚就直接在中考前几天搞垮我的心态,我当时真的是被骂哭了,考试前几天心里也一直在想这件事。”时是班长,就觉得有些事情不能不去管。我记得有一次那个女生在嘲笑我们班上一个特别安静几乎不说话的孩子,话说的很难听,我当时就直接冲过去和她吵了起来,之后她一直扬言要找人来打我,那段时间真的很害怕,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那种恐惧的感觉我一直记得。”一。2.学习问题学习是个体成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面临学习问题,产生焦虑情绪。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在缺乏父母的辅导和关心的情况下,他们更有可能在学习上产生各种问题,面对自己得学习成绩带来的焦虑情绪。有了智能机,我们每天上课下课几乎都在玩游戏,像别踩白块、天天酷跑什么的。虽然每天玩得挺开心的,但是我的月考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几乎已经要考不上自己心仪的高中那种,心里又慌但是又控制不住手机瘾,越玩越焦虑,但就是不愿意好好听课、写作业。”XX大学的在职研究生,一直在忙自己的毕业论文的事情,为了方便管理吧,他把我们班分成了很多个分散的小组,每个小组只在小组内学习,也只和小组内的人玩,即使最后打乱了座位,大家还是按照之前的小组去找玩伴,反而和座位周边的同学玩的不是很好,班上那段时间就死气沉沉的,我觉得大家都挺孤独的吧,心情不好,也没有学习的氛围,我们班那时候成绩在所有文科班里倒数,我那时候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团结一点,朝着一个目标好好去努力,一起好好学习。”时产生更多焦虑情绪的原因之一。(二)家庭问题主要原因。们觉得我应该和我爸爸更亲一点,让我更喜欢我爸爸一点,感觉他们把判断好恶的权利交到了我手上。然后我外婆那边嘛,我平时也经常去她家吃中饭,因为她家离我的中学很近,吃完饭外婆就会拉着我说我妈妈没做错,错都在我爸爸。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分裂一样,很矛盾。”不会从我的角度来理解我,对我的关心其实也只有身体方面的。”吧,我爸妈做生意其实还不错,但后来我爸赌博输了很多钱,那时候我特别讨厌他,和他的关系其实就已经很差了了,就会和他吵架,闹着要走,严重的话就和他动手。”那么小,我爸也不管我,生活上的区别还是很大的。”爸打工回来了,就去学校找我,没找到,我当时不知道他找我,一直在网吧打游戏,一直到了大概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吧,我堂姐给我发消息说我爸爸找我,我当时吓坏了,特别害怕吧,怕他打我。我爸是真的会动手,而且打起来特别狠,在我印象里我爸就是那种我做错了事情就会打我的那种形象吧。”疏忽照顾、暴力等,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将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比较,更加思念外出的一方,焦虑情绪由此产生。2.家庭沟通的匮乏福感和归属感;相反,不当的沟通方式会造成安全感、幸福感的缺失。A:“其实爷爷奶奶也不太能理解我,他们年纪大了嘛,一方面我不太愿意和他们说什么,另一方面他们说的话我们家吃年夜饭的时候,起码三年都是这样了——我奶奶做好饭端上来,我们几个人就光吃饭什么话也不说。”聊几句,聊着聊着就不对劲了,就吵起来了,后来我干脆就不和他说话,省得没聊几句就吵起来,就一个人在房间里看看电视什么的。”归属感。与家长不当的沟通方式是导致他们焦虑情绪的又一重要因素。3.父母关系不良,他们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困难,但留守儿童的状况却恰恰相反。还在本地,我的抚养权本来是给了我爸爸的,后来爷爷奶奶他们闹了一顿,抚养权就给了我爸爸。我当时其实很不开心,因为我更想和我妈妈一起。而且我留守也是因为他们离婚,有个场景我一直忘不了,就是有一年大年初二晚上看到我表弟一家特别开心的地坐在一起,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家怎么就不能有这种和睦的感觉,就觉得很孤单,心里也挺怨我爸妈的。”心的,但是他们离婚以后家里就变得很冷清。”的感觉,我在家就常常要去注意我爸爸的脸色,怕自己做了什么会让他生气。我爸虽然不会对我妈妈动手,但他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指责我妈妈,比如说哪次我妈妈做菜放多了盐,我爸爸就会直接去怼我妈妈,但我妈妈真的是性格特别好的人,也不会和我爸爸吵。所以说如果我妈妈在家我可能还可以和我爸爸好好相处,但初中那时候我真的不太愿意放月假的时候回家。”去外地打工,我妈带我,经常会和我说我爸爸的问题,觉得我爸爸懦弱、不负责任等等等等;我爸爸打电话给我的时候又会和我说他是怎样辛苦的在外面工作,说他觉得自己很累,我觉得自己就被他们两个人拉扯着,夹在她们中间很难受。”母的事情,留守儿童自己也或多或多被父母牵扯其中,无可避免地造成他们的焦虑情绪。(三)留守年龄较小留守的年龄阶段也是留守儿童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架和打架就少了,稍微理解他一点了”两个人想要离婚这件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夹在中间该怎么办,我只知道自己不希望他们离婚,很不满吧应该是,就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但是我从来不会说我不希望他们离婚的想法,我就经常和我妈妈吵,边吵边哭,因为一点小事能和我妈妈闹一天。”时也因为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承受能力相对不足,焦虑情绪由此产生。三、留守儿童焦虑情绪的应对方式1.学校的支持聊天,主要就是和我说离婚这件事不是我的错,安慰我吧,希望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我那时候就觉得自己积压了很久的情绪突然有了一个发泄口,突然被人关心被人理解。”得压力很大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办法帮忙转移一下注意力,教我们一些缓解情绪的方法。”乏关爱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学加专业的建议和帮助。2.远方父母的关心次和她聊完我心里也会好受很多。”系,几乎不会去找我爸。我妈真的很细心,我的衣服什么的几乎都是她在外地买了寄回来。”留守儿童最缺乏的是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外出的父母能够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一些关注作用。3.同辈群体的鼓励多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这样子的朋友。”那时候我们俩经常到对方家里住,关系越来越好。她家的家庭情况和我家很像,爸妈关系不是很好,但她遇事会比我冷静,每次和她分享伤心的事情的时候都会认真的安慰我,感觉她在我眼里真的很像一个大姐姐。”绪。4.其他亲属的帮助架的时候,感觉好像每次都是我大姨在中间调解的,感觉我大姨有时候和我妈挺像的,也是很细心的那种。”心层面的关爱缺失,成为留守儿童暂时的避风港。(二)内部优势少一些关心,挺孤单的,但每次我爸一打电话回来,问我学习怎么样,过得好不好,我的委屈和不开心一瞬间就没了,就觉得我爸爸其实很关心我呀,只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去外地。”球,像是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每次打完球心情就好多了,再回家看到我爸,我们俩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身焦虑情绪的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面对焦虑情绪,更好地加以解决。2.悦纳自我的能力心,但我不会自责或者自卑,感觉我还是比较能够接纳自己的。”拥有悦纳自我能力的留守儿童在应对焦虑情绪时,会更少向内归因,不会把错误和责任放到自己身上,他们会四、研究结论与建议(一)研究结论分析留守困境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会一定程儿童身边可利用的资源。留守儿童的留守困境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困境确实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各种限长和发展。2.留守儿童自身具备应对焦虑情绪的能力和优势历,他们展示出更加惊人得能力与天赋,留守困境对他们而言或许是探索和发现自己能力的平台。1.去污名化势视角去理解留守儿童,相信他们自身有改变的潜能。2.发掘利用留守儿童身边的资源,并且让他们能够自己能够有效使用这儿童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资源系统。3.激发留守儿童自主意识挑战当作是自己成长的垫脚石,把所面对的缺失和隐患当作是培养独立人格的机会,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三)研究不足存在不足,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留守儿童,但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笔者访谈经验不足,对访谈过程的把握能力有限,获得的访谈资料有不够深入的缺点,同时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能力也存在一定不足。五、结语2015年6月发布的《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近1000万留守儿童在春节都无法见到自己的父母,近2501个电话,留守儿童问题是确确实实亟待解决的重要儿童问题之一,但我们只有全面客观的理解留守儿童群体,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困境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打破问题视角所带来的思维定势,相信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中充满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情作介入留守儿童群体从去污名化、发掘和利用留守儿童身边的资源以及激发留守儿童主体意识等角度提出建议。参考文献[1]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探析[J].),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木制支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铅玻璃色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方便粉丝调味醋包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数学绘图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三:2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导学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三:第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年级语文试题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LED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新乡工程学院《数字信号处理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乌苏市小学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图集
- 亲子沟通主题班会课件:有效的亲子沟通
- 双语 -【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
- 康复医学科全新笔记汇总
- 肝癌肝移植的进展和展望
- 传统蝉花活体人工培养新技术
- 城市设计原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学校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样表
- 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 受托支付合同
- 乡村规划与设计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