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穴位培训指南_第1页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培训指南_第2页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培训指南_第3页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培训指南_第4页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培训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培训指南目录contents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手法介绍小儿穴位定位及功能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案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培训实践与考核评估CHAPTER小儿推拿概述01定义小儿推拿是一种针对儿童的按摩疗法,通过手法刺激儿童体表的特定穴位,以调节脏腑、气血、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目的。特点小儿推拿手法轻柔、舒适,无需特殊设备,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易于被儿童接受。定义与特点

小儿推拿的历史渊源起源小儿推拿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瑰宝。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关于小儿推拿的记载。发展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小儿推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手法技巧。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已成为中医儿科的重要治疗手段。传承与创新现代小儿推拿在继承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为儿童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小儿推拿适用于多种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感冒、咳嗽、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夜啼等。同时,还可用于儿童保健和预防疾病。适应症虽然小儿推拿具有诸多优点,但并非所有儿童都适合接受推拿治疗。例如,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皮肤破损或感染、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儿童应禁用或慎用小儿推拿。此外,对于年龄过小或过于敏感的儿童,也需谨慎选择推拿治疗。禁忌症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CHAPTER小儿推拿手法介绍02推法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操作时指、掌或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带动深层组织。摩法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大鱼际、掌根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捏法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食指与中指指面相对用力,夹住患儿肌肤,相对用力挤压并一紧一松逐渐移动。操作时动作要连贯,用力要均匀,不可拧转或中断。常用手法及操作要点如补脾经、补肾经等,具有滋补作用,能增强小儿体质和免疫力。补益类手法清热类手法理气类手法如清天河水、退六腑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小儿发热、感冒等热性疾病。如运内八卦、揉板门等,具有调理气机作用,适用于小儿腹胀、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030201手法分类与功效解析操作前需明确诊断小儿推拿手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前应对患儿病情进行明确诊断。推拿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时间也不宜过长或过短,以免对患儿造成不适或伤害。饱食后或饥饿状态下进行推拿容易引起患儿不适或呕吐等反应。推拿并非越重越好,过重的手法可能导致患儿皮肤破损或皮下出血;同时也不是所有疾病都适用推拿治疗,如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注意手法力度与时间避免在饱食或饥饿状态下进行误区提示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CHAPTER小儿穴位定位及功能03位于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功能为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百会穴在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穴。功能为健脑益智、调神安眠。四神聪穴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功能为疏风通络、清热明目。太阳穴头部穴位定位及功能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功能为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膻中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能为调补肺气、补虚清热。肺俞穴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能为宁心安神、通调气血。心俞穴胸背部穴位定位及功能天枢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功能为调理肠腑、理气行滞。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功能为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功能为益气助阳、调经固经。腰腹部穴位定位及功能03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功能为健脾益肾、调经止带。01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功能为疏风解表、通络止痛。02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功能为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肢体部穴位定位及功能CHAPTER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案04开天门用双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具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功效。推坎宫用双手拇指从眉头向眉梢分推,具有疏风解表、止头痛等功效。运太阳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两侧太阳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等功效。感冒发热的推拿方法用中指指腹按揉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等功效。揉膻中用双手拇指按揉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具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等功效。揉肺俞用双手拇指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分推,具有宣肺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分推肩胛骨咳嗽痰喘的推拿方法腹泻便秘的推拿方法摩腹用掌面或四指摩腹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等功效。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上向下推命门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的七节骨,具有泻热通便、止泻等功效。揉龟尾用拇指指端揉尾椎骨末端的龟尾穴,具有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等功能。123用拇指指腹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中指末节螺纹面,具有清热泻火、养心安神等功效。清心经用拇指指腹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末节螺纹面,具有平肝熄风、镇惊安神等功效。清肝经用拇指指腹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小指末节螺纹面,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等功效。补肾经夜啼多汗的推拿方法CHAPTER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05创造舒适环境推拿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嘈杂和干扰。准备推拿用品准备好推拿所需的用品,如按摩油、毛巾、推拿床等,确保用品干净、卫生。了解小儿身体状况在操作前,应对小儿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年龄、体质、病情等方面,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法和穴位。操作前准备事项小儿肌肤娇嫩,推拿手法应轻柔、和缓,避免过度用力或使用刺激性手法。手法轻柔准确找到穴位是推拿效果的关键,应根据小儿的体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穴位准确推拿时应遵循一定的节奏和顺序,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进行推拿。注重节奏和顺序操作中的技巧运用观察小儿反应保暖避风饮食调理保持良好作息操作后的观察与护理01020304推拿后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就医。推拿后小儿毛孔张开,容易受风寒侵袭,应注意保暖避风,避免感冒。推拿后可根据小儿病情和体质,适当进行饮食调理,以增强推拿效果。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小儿身体的恢复和调养,推拿后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CHAPTER培训实践与考核评估06包括小儿推拿的原理、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掌握小儿推拿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并熟悉小儿推拿中常用的穴位,如肺经、脾经、肾经等,以及各穴位的功效和适用症状。熟悉常用穴位及功效学习并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如推、拿、按、摩、揉、捏、搓、擦等,以及手法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基本手法操作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员在临床中运用小儿推拿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目标设定理论课程包括基本手法操作技能训练、临床案例模拟演练等。实践课程辅助课程包括医德医风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等。包括小儿推拿概述、基本理论知识、常用穴位及功效等。培训内容安排培训方法选择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模拟演练、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手法技能的训练。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料,鼓励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安排学员在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接触实际病例,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自学辅导临床实习考核评估标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