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中,错误的叙述是()A.“鉴定淀粉的存在”用碘液B.“唾液与清水、温度、是否搅拌”都是实验变量C.淀粉主要在人体小肠中消化,但在口腔中开始消化D.实验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够把淀粉消化成葡萄糖2.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在A.耳蜗 B.听觉神经 C.鼓膜 D.听觉中枢3.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是()A.工业废水 B.汞、银、镉固体废弃物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4.“鲁花花生油,滴滴香浓”,你可知道这滴滴香浓的花生油主要来自种子的A.胚根 B.胚乳 C.胚芽 D.子叶5.饮食结构不合理又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如果某成年人的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那么此人就会患()A.角膜炎,坏血病 B.脚气病,坏血病C.夜盲症,骨质疏松症 D.夜盲症,角膜炎6.如图所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和氧气增多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7.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是A.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B.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含量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以上都是8.下面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呼吸道可以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C.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D.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9.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A.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C.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10.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A.pH小于5.6的雨水属于酸雨B.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C.酸雨可以使河流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D.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11.大量植树造林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A.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C.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12.人体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子宫和输卵管B.输卵管和子宫C.卵巢和子宫D.子宫和阴道13.为了探究种子植物萌发的最适条件,晓峰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并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14.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囊B.肾小管C.肾小球D.输尿管15.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静脉的是()A. B.C. D.三种血管都是16.贫血主要导致血液()A.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B.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C.运输无机盐的能力降低 D.运输含氮废物的能力降低17.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如图所示,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因具有血红蛋白而显红色 B.②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C.③有细胞核 D.④能运载血细胞等18.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食盐,草履虫逃走B.谈论杨梅时分泌唾液C.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小腿突然跳起D.葵花朵朵向太阳19.听觉形成的部位是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0.我们能够听见声音,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A.耳朵B.鼓膜C.耳蜗D.大脑皮层21.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患有病。(2)曲线BC的下降与分泌有关。(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8月19日,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肺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度引发当地民众的恐慌和全社会的关注。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材料二:2018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要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1)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_______的重要场所。(2)肺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3)使人患肺结核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4)材料二中,给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婴儿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抵抗结核杆菌能力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被称为_____。婴儿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能力,属于_____免疫。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题目详解】淀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常用碘液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故A正确;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唾液、温度、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从而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故B正确;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故C正确;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2、D【解题分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题目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听觉中枢。故选:D。【题目点拨】关键是明确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3、C【解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题目详解】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相当于给地球盖上了一层棉被,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判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多。故选:C。【题目点拨】考查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此类题目中考中特别常见,我们人类要很清醒的认识这一问题,从现在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存在于子叶中,所以花生油主要来自种子的子叶。【考点定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5、C【解题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题目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可知,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D易患骨质疏松。【题目点拨】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比较记忆。6、D【解题分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题目详解】由图可知①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红蛋白把氧运往全身各处,A错误;

图中虚线由右心室出发,终止于左心房为肺循环路线,实线为体循环路线,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B错误;

若②为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所以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变多,氧气减少,C错误;

若②为肾脏,血液流经此处后,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尿素进入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氧气和尿素减少,D正确。【题目点拨】理解掌握血液循环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7、D【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排尿的意义,首先要明确尿的成分。【题目详解】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体内细胞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尿中含有尿素等废物,尿素在人体内含量多了会引起人体中毒症状,因此需排出。8、B【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题目详解】A、C、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CD正确;B、由上可知,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如有毒气体等,B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题目点拨】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9、B【解题分析】

减少污染,从我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题目详解】A.煤炭、石油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所以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正确;B.塑料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是组成白色污染的首要物质,减少使用塑料袋是不会减少酸雨的形成。错误;C.废旧电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很大,使用可充电电池可以减少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重金属污染。正确;D.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污染。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10、D【解题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故A正确;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故B正确;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故C正确;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不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D。11、D【解题分析】二氧化碳气体又称为温室气体,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所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减轻温室效应。12、B【解题分析】

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的移动到子宫中,在子宫中一直发育成熟胎儿产出母体。如图所示:【题目详解】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所以,人体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过程。解题关键是要掌握精子、卵细胞结合的产生,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13、C【解题分析】

从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的是温度和种子的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一数据表明: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低于和高于该温度,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表二数据表面:种子的含水量在70%~80%之间,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低于和高于该数值,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题目详解】A、从表一可知,该同学并没有探究在40℃以上的条件下种子是否能够萌发,因此结论不能毫无根据的得出,A错误;B、从表二可知,种子的含水量在70%~80%之间,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低于和高于该数值,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B错误;C、从表一实验数据可知,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低于和高于该温度,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C正确;D、该同学所做的两个实验都是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设计以氧气为变量,他并没有探究氧气的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不能得出结论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的结论,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考查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的认识,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4、C【解题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所以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15、A【解题分析】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血液是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是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题目详解】图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A符合题意;

图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动脉,B不符合题意;

图中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血液流动特点。16、A【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少,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肌肉无力等;营养不良性贫血:红细胞少,皮肤蜡黄,颜面浮肿,反应迟钝等。【题目详解】贫血患者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少,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贫血的原因以及红细胞的功能。17、C【解题分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运输氧气;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题目详解】①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因具有血红蛋白而显红色,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故A正确;②是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故B正确;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C错误;④是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产物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8、C【解题分析】

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是有神经系统参与,据此解答。【题目详解】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食盐,草履虫逃走,这是应激性,不属于反射,因为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A不符合题意;谈论杨梅时分泌唾液,这是语言的刺激引起的复杂的反射,需要人大脑的语言中枢的参与,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B不符合题意;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小腿突然跳起,属于膝跳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简单反射,C符合题意;葵花朵朵向太阳,葵花属于植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功能,属于应激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理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应激性的特点。19、D【解题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耳廓的收集,由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0、D【解题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