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3鸿门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司马迁与《史记》,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过程与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原因。探究“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学常识及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2.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新课导入】大家听过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么?(表面上的名目和真实意图不一致。)这里的项庄是项羽手下的勇士,沛公指的是刘邦。公元前206年,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鸿门宴》。

【写作背景】项羽起兵会稽——立楚怀王——北上救赵——巨鹿之战(项羽领兵渡黄河救巨鹿,过河后,皆沉船,破釜,烧营舍,持三天口粮。意思很明白,不解巨鹿之围,没有打算再回去。当初,援救钜鹿之围的诸侯营垒有十几座之多,但诸侯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惧怕,没有一家敢轻进,都想坐收渔翁之利。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作壁上观。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看了,人人惊恐。及楚军败秦,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没有一个是站着走进去的,怎么进去的?跪着爬进去的,没有人敢仰视项羽)[刘邦在沛起义——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鸿门宴——项羽封侯(戏下之会,定都彭城,刘邦迁南郑)——诸侯反叛(项羽任人唯亲,不但不能收拾残局,反而加剧分裂)——彭城大战(刘邦合诸侯伐羽,此时的项羽正在齐地忙于平叛,刘邦趁虚而入打进了西楚国都彭城。刘邦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消灭项羽集团;二是要接走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但是,刘邦到了彭城之后,并没有急着接亲人,反而在彭城忙于接收项羽从秦朝都城带走的美女、财宝。等到项羽杀回彭城,刘邦才急忙派人去接家属,但是,此时项羽也已派人去找刘邦的家属。刘邦的家属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早在项羽来人之前已经躲起来了。刘邦的父亲、妻子从小路去找刘邦,结果正好遇上项羽的军队,成了项羽的俘虏,被迫成为人质。项羽用3万骑兵打击刘邦联军56万,获得胜利。刘邦逃亡,他的儿子、女儿幸运地遇到逃亡中的刘邦。刘邦绝情绝义,三番五次踹他的儿子、女儿下车,总算有大臣屡次相助吕后的儿女才逃出性命)——荥阳对峙(刘彭城失败后,逃至荥阳,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时,项王对刘邦说:自秦以来,天下纷争久矣,原由皆因两人起,现我愿意单独和你决一雌雄,无论胜败,就此不要让黎民百姓跟着倒霉了。刘邦笑曰:我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大怒,天下哪还有这等无赖。即三次命勇士挑战,结果,都被汉军中神射手楼烦射杀。最后,项羽亲自披甲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羽瞪大眼睛怒斥楼烦。项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韩信的话来说:项羽怒斥呼喝时,上千的人吓得不敢动一动。这时的楼烦是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即回营垒,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项羽也。无奈的项羽忽发奇想:以烹太公相威胁。项羽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要挟刘邦,逼迫刘邦投降。刘邦不吃这一套,对项羽说:我和项羽都受怀王的命令伐秦,又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你爹,我也跟着一块儿喝汤。项羽大怒,要烹太公,幸亏项伯从中斡旋,项羽才未杀太公)——鸿沟割地(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了两年多之后,由于项羽军粮短缺,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项羽放回了做了两年零四个月人质的刘公和吕雉,然后撤兵)——张良说刘(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垓下之围——乌江自刎。所谓“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楚汉相争”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这个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10岁开始诵读古文,后随父亲至长安学习经史,师事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从董仲舒学习《春秋》。20岁外出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30岁左右初任郎中,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38岁)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42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并开始编纂史书。天汉三年(前97年,49岁),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前91年完成《史记》,前后历时14年。《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公》。西汉司马迁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作目的是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而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记诸侯)、70列传(记录人臣事迹)、8书(记录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10表(历史上重大事件年表)。《史记》记事比较严谨真实,史料比较可靠,善于记事写人,被后世奉为史传文学的典范,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题目解说】“鸿门”,就是项羽屯兵驻扎的地方新丰鸿门,“鸿门宴”就是项羽在鸿门设下的一场酒宴,都说“酒无好酒,宴无好宴”,项羽、刘邦谁能夺得天下,这次宴会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立、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此部分有三起、三落:三起:1、“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三落:1、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项羽赐樊哙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跑。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全文分析】1、简要概述故事的发展经过,用图示法来表现文章情节的起落。探究学习:本文叙述了刘邦和项羽两支起义军分路联合进攻秦朝,刘邦先入关破咸阳后同项羽展开的一场政治斗争。故事结构完整,曲折动人,由曹无伤告密始,以刘邦力诛曹无伤终,首尾照应,紧凑自然。全文情节五起五落,张弛有效,波澜起伏,如下文所示:无伤告密(一起)项伯夜访(一落)范増举玦(二起)项王不应(二落)项庄舞剑(三起)项伯翼蔽(三落)樊哙闯帐(四起)项王款樊(四落)张良留谢(五起)沛公诛奸(五落)2、以项羽及刘邦为例,说说司马迁是怎样描写人物的?探究学习:一方面,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始终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另一方面,善用对比烘托刻画人物。如项羽优柔寡断(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増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在沛公逃席后依然受璧);刘邦遇事果断(如临危不惧,从善如流,亲往谢罪,立诛曹无伤)。项羽率直粗犷(闻刘邦“谢语”而脱口供出曹无伤,闻樊哙“谯语”而“无有以应”);刘邦则能屈能伸(先破秦而对项羽谦词卑礼,宴会之上受不公平待遇而泰然处之)。项羽不善用人(关键时刻不听范増);而刘邦则对张良,甚至樊哙言听计从,初见项伯,即“兄事之”、“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足见刘邦是多么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3、分析刘邦刻意要项伯带给项羽的话及他自己至鸿门时的谢辞,樊哙闯帐的语言,体会司马迁描写人物语言的妙处。探究学习:先看刘邦对项伯的表白(此话也是有意让项伯转述给项羽听的):“秋毫不敢有所近”——说“不敢”而不说“不曾”,多么恭顺!“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待”,多么虔诚!“日夜望将军至”——说“望”而不说“等”,多么迫切!再看刘邦的卑词“谢罪”:他言必称“将军”,说自己与项羽“戮力而攻秦”,是战友而非敌人;将“先入关破秦”说成是不自意,以表自己的力量不如项羽;把“得复见将军于此”当作是自己莫大的荣幸以满足项羽的虚荣心;最后,他还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小人”的挑拨,为项羽推卸责任,及时给项羽一个台阶下。而樊哙在紧张的气氛中登场,他说的话意思基本与刘邦一致,但策略有所改变。刘邦以委屈来求全,樊哙则理直气壮责之以“义”,说亡秦教训,申怀王约束,但沛公不自王而待项羽来,期待“封侯之赏”,虽为指责又寓尊项羽之意使自矜攻伐的项羽听得耳顺心舒。可以说刘邦主仆二人一唱一和,一“攻”一“守”,完全攻陷了项羽的戒备心理。4、“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

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的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5、“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史记》却超前称王,试分析司马迁的用意。探究学习: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増、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宴前】第1段:①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两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无伤告密:故事开端;范增说羽:激化矛盾。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明确:项羽击败了秦军主力,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表现了他自矜功伐(居功自傲)的性格。第2段:项伯夜访—形势转化;第3、4段:张良献计—情节变化关键;第5段:项伯说情—气氛缓和。小结:课文1—5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最后气氛缓和。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宴中】第6段:沛公谢罪—沛公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明确:并非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第7段:范增举玦(紧张),项庄舞剑(严峻)。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明确: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第8、9段:樊哙闯帐。①“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个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描绘的这个形象?明确: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土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樊哙(有勇有谋、能言善辩、粗中有细、忠诚)是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出场的,说明作者善于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形象。②樊哙在席上的讲话和刘邦有何相同与不同处?明确:相同之处:说话的内容一致,对刘邦和项羽的关系的认识一致,吹捧项羽的态度一致。用假话骗人的做法一致。同心协力,上下齐心。不同之处:一是为自己辩解,一是指责对方失信;一是在澄清“真相”,一是向对方提出要求;一是可怜低下,一是慷慨激昂。从措辞看,也有区别,一称“将军”,一称“大王”;一说“秋豪”,一说“豪毛”;一说“籍吏民,封府库”,一说“封闭宫室”。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则是“以攻为守”。二者有本质区别,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身份、个性和情势,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小结:课文6—9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哙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宴后】第10段:沛公出逃;第11段:张良入谢;第12段:沛公除奸。宴后,刘邦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给项羽和刘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明确:对项:坐失良机,加深了项、范矛盾,埋下了最后失败的祸根;对刘:刘诛杀了曹无伤,内部更加团结。【人物形象】(1)张良和范增明确: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A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B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与刘邦,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骄横浮躁。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张良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范增(洞察敏锐、老谋深算、骄横浮躁)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此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洞察敏锐。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另外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匆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并且擅自布置项庄舞剑。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2)项羽和刘邦项羽:(自矜功伐,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自负轻敌,朝令夕改,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羽不但不恼,反而又赐酒又赐猪腿又赐座,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竟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刘邦(知人善用,能言善辩,狡诈伪饰,见机能断),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懂得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自意:不曾料想到”能言善辩,狡诈伪饰。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并且立诛曹无伤,当机立断。(3)樊哙(见前)和项庄项庄: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4)项伯和曹无伤项伯(知恩必报、讲义气、重情谊但不讲原则、泄露军机):为救友不顾亲情,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曹无伤(投机):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中心思想】本文写的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首次矛盾斗争,是他们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通过对鸿门宴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的悲剧性格,表现了刘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