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_第1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2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3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4页
七律长征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律长征教案一、导课:1、师:有一段历史,在作家魏巍的笔下,他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他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毛泽东的笔下,他是宣言书。这段历史,就是长征。(课件出示长征图)1934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边激战边挺进,翻五岭,打湘江,占遵义,过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过荒无人烟的地区,历尽千辛万苦,跨过万水千山,红军途经11个省行程达25000千里,终于在1935年九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今天我们跟随长征的亲历者毛泽东一起重走长征路。3、观察诗歌,理解七律。1)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首诗,你发现他有什么特点?(这首诗有八行,每行有七个字)师:这首诗总共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我们把它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长征,是这个这首诗的题目,所以用小圆点隔开,我们再读一遍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师:那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读出节奏,那就更好了。2、下面请同学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逶迤磅礴岷山的字音)3、师: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我们读诗歌史,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学会断句,读出节奏,这首诗的首联是223节奏,汉联,颈联,颔联,尾联是223节奏,颈联是221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生自由读诗,“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的方法,把诗读熟,品味诗歌的韵律,然后合作朗诵。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节奏,还读出了诗歌的韵音韵美。三、聚焦总领句,整体感知“难"1、这首诗的主题很鲜明,那句话概括了整首诗的大意呢?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长征,可以用诗中的一个什么字来形容?难师板书:(远征难)在这句诗中哪里体现了难?(远征)、万水千山师:板书万水千山,请看大屏幕,快速浏览资料袋,思考哪些信息反映了长征历经了万水千山,长征路上,除了路程远,红军还碰到了哪些困难?(饥饿,人们由于缺乏食物,有的人吃皮带吃草根,危险,在过草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沼泽,有的人就永远留下了沼泽地,这说明行军的困难。同学们,想一想,平均3天作战一次,还有饥饿,寒冷,伤病死亡,但这些在红军的眼里却是什么?板书:只等闲“只”是仅仅的意思,等闲是指平常的事儿,只等闲是指仅仅是平平常常的事儿。师:好一个平平常常!在我们看来,这些困难都是难以逾越的,但是在红军的眼里,他们却是平平常常的面对,万水千山红军怕吗?生:不怕2、情境引读,感受红军的精神那么,红军知不知道长征途中会遇到艰难险阻,明知困难重重仍然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英勇无畏,一起读出来:纵然是万水千山,哪怕是千难万险,红军战士仍然是等闲视之,勇往直前,这是何等的自信乐观!一起读出来:师: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红军?(不怕困难,无所畏惧,无比乐观)四、合作学习,领悟情感一)整体感知课内容师:对于红军长征经历万水千山的故事,毛泽东大笔一挥,把它变成了三句诗,五幅画,哪位同学读懂了诗歌,能给这五幅画配上对应的诗句?(出示课件以及对应诗句)二)细读感悟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大家观察逶迤两个字,“走字底”走啊走走啊走,逶迤就是曲曲折折,逶迤就是很远。是啊,祖国的汉字最有智慧,他悄悄的向我们传递了它的意义,你看逶迤山形图,逶迤就是这样拐来拐去,曲曲折折向远方绵延,这里说什么?说的是什么逶迤?生:五岭逶迤师:既然是五岭逶迤,那怎么读?师:是啊,声音可以表达意义。再看这个词“磅礴”都是石字旁一下子发现了,磅礴是什么意思呢?指山很高,很雄伟,很巍峨,师:是啊!这两个字不仅都是石字旁,笔画还特别的多,磅字15画,礴字21画,这么多笔画堆在一起,就像两座巨大无比的石头山一样(磅礴山势图)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师:什么磅礴怎么读:生再读师:连绵千里的山脉,险峻的山峰,在红军眼里一一一像翻腾的细浪(腾细浪与上图对比)师:这样两种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巨大的反差怎么读出这种反差呢?五岭逶迤腾细浪,师: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像滚动的泥丸,师: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和小小的泥丸又是一组反差,怎么读?乌蒙磅礴走泥丸。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发现?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文中是把困难缩小了,体现了红就不怕远征难师:越写山形之大就越显万水千山的远征之难,越写看来之小,就越见红军之不怕和等闲视之的程度,大小相差越大,红军的英雄气概就愈加突出。如何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都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我们所说的长征精神。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师:走出乌蒙山深处,红军要面对的是哪两条河?金沙江、大渡河师:这里的大渡河指的是卢定桥,红军战士是怎样渡过泸定桥的呢?哪个小组搜集的是这方面的信息:生:我们小组收集了金沙江的故事,我代表我们小组给大家讲一讲,红军突然遭到袭击,从敌人那里获得了渡船,还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牵制了敌人的兵力。师:是的,红军假装攻打昆明,实际上是在掩护部队渡过金沙江,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全部的红军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后,假如你是红军的一员,你的心情如何?生1:紧张开心兴奋师:用诗中的一个字说就是——暖我们一起开心的、激动地、暖暖的读一读。师:我发现这位同学面带笑容,重音轻读处理诗中的暖字,高兴的心情表露无遗。全班女生读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师:这次的战斗结束了,但是长征并非一帆风顺,强度另一条河,却是另一番场面,红军在跨越大渡河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相信大家看过之后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大渡河视频)看了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心痛,害怕,心惊,胆战,惊险,悲壮。师:诗中的哪个字最能反映你的感受?生:寒师:很好,寒的是桥只有13根滚烫滚烫的铁链,寒的是桥下是汹涌澎湃的波涛,寒的是面对敌人密集的枪弹,寒的是一批批战士掉下万丈深渊,大渡河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正是红军战士用生命铺就的道路!我想你们在吟诵中一定能感受到这样的寒。生读诗句,意会“寒”的内涵。师:我发现这位同学读诗的时候,神情凝重和读前一句时面带微笑的感觉截然不同,我能感受到你沉重的心情。全班男生读诗句。师:“暖”表现了战士们胜利后的欢快心情,“寒”传递的是九死一生的悲壮,让我们记下这一喜一悲的场面吧。全班学生读诗句。3、感受爬岷山之难。师:如果说翻五岭乌蒙山令人望而却步,跨江河令人胆战心惊,那么爬雪山更是难上加难,播放视频出示相关资料师:要想翻阅这样的雪山难吗?(缺衣少食、天气恶劣、行路艰难、一不小心可能掉下万丈深渊)红军怕吗?体现在哪里?开颜、更喜,既然越过雪山,那么难为什么红军却更喜更开眼了呢?生:因为胜利会师长征结束啦!师:会师了,长征结束了,多么令人兴奋呀!师:(引读)更喜岷山一一一师:(引读)三军过后一一一师:(提高声音引读)更喜岷山一一一作者毛泽东是如何用寥寥56个字描述了漫漫长征路,我们一起看板书: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先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文,高度概括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五个典型的画面,诠释了“万水千山”的阻挠。短短的56字,将红军的乐观精神,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让红军如此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无所畏惧,如此乐观?是崇高的革命理想,是为了新中国,是为了天下百姓,是为了给现在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25000千里的长征路上,不管环境有多艰难,局势有多危急,毛泽东从不曾灰心失望,永远斗志昂扬: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这就是长征的精神,这就是伟人的革命豪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读本课阅读链接一一《菩萨蛮•大柏地》去感受当年鏖战之急,如今壮丽之景,再次感受伟人的博大胸襟和革命情怀!总结:(课件出示,红军长征的背景以及长征中的英雄人物)同学们,长征已经已经过去88年,那段红色的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