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_第1页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_第2页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_第3页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_第4页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哈巴河县初级中学史东琳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担任正使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进行的海上远航活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1、经济条件:农业经济恢复,手工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2、科技条件: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知识的增加,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第一次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第二次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船队还朝。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郑和船队在永乐五年(1407年)奉命出发,访问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然后再一次驶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里为目的地。第三次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郑和船队还朝。

第四次

永乐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马欢记为“宝船六十三号”),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

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郑和船队回国。

第五次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第六次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第七次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随行有太监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右少保洪保等人。二、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

政治方面1、建立政治秩序

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2、

拓展朝贡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经济方面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2、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