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诗歌赏析专题之作品的表现手法_第1页
高三复习诗歌赏析专题之作品的表现手法_第2页
高三复习诗歌赏析专题之作品的表现手法_第3页
高三复习诗歌赏析专题之作品的表现手法_第4页
高三复习诗歌赏析专题之作品的表现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诗歌鉴赏系统复习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I〕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慨。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乐〔哀〕景哀〔乐〕情《谢亭送别》唐代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托物言志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虚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中的比喻手法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那么是象征。《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外表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典范的高尚情操。托物言之中的象征手法表达技巧〔I〕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白描、渲染间接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比喻象征用典抒情或借古讽今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结合:比照、衬托、衬托表达技巧〔11〕各种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格常见诗歌的表现方法举例:一、象征六、比照二、白描七、动静结合三、渲染八、虚实结合四、衬托五、衬托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比方松、竹、梅、菊花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一、象征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或咏物诗。如虞世南的《蝉》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以蝉自比,强调自己是一个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二、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衬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例一:北朝民歌《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局部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例二: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后两句是一组动态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旅途的艰难,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存着这美好的情谊。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三、渲染例一:《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所以此诗用色彩来渲染愉快的情感。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四、衬托例一:《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反衬:全诗最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2、正衬: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那么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例二:《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的美好来反衬现实的无奈。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衬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衬托〞与“衬托〞不同,“衬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衬托。衬托是将两个事物作比照,用一事物突出另一事物。

五、衬托例一:“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动)衬静。例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用环境描写衬托音乐的魅力,分别衬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比照,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六、比照例一:《燕歌行》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比照,形象鲜明,揭露深刻。例二:《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比照,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动静结合,既可以以动衬静,也可以以静写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七、动静结合例一:《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其它的例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静写动。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王籍的《入假设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八、虚实结合例一: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是虚景。例二: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例三:欧阳修的《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