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取胜战略致远: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以质取胜战略致远: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以质取胜战略致远: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以质取胜战略致远: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以质取胜战略致远: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INCE2021-2025华研智库以质取胜,战略致远: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BUSINESSRESEARCHREPORT+目录#

Catalog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第一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报告概述 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 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 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 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 第三节坚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 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

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 第二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战略支撑 第三节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 第四节“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五节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第六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路 第七节塑造工业互联网良好发展模式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八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第九节促进纺织行业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概述#

第一章3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1243第一节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简介第二节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第三节研究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第四节企业实施服务竞争战略的作用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本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第一节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简介4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原则及依据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容、方法步骤、流程未来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企业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探讨构建企业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管理、保障、调整”等机制的措施……一、研究原则第二节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512345真实原则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思辨原则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逻辑原则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全面原则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客观原则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二、研究方法第二节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61、历史资料研究法3、归纳与演绎法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2、调查研究法4、比较研究方法随着市场经济逐步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导致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未来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切实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是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资本的有效途径,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第三节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7一、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一定时期内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及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及策略。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指引长远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发展点,并确定企业需要的发展能力,战略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并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发展战略是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策略,也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二、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三节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8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所谓生存、盈利、发展的理性目标,就必须要首先选择好经营发展战略,经营发展战略如果选择不好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可能是企业的理性目标难以实现。目标有赖于战略,战略服务于目标,这是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因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是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发展战略是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策略,也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三、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企业要长久地高效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了,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即使是企业在某一段时间里具有较强的活力,但是最终却很难成为百年老店,只不过是一种过眼烟云式的短命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策略,也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重要基础。四、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节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9在现实经营活动中,企业具有活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企业要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发挥,则在于自己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即在经营发展战略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就应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经营发展战略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不能体现自己比较优势的经营发展战略,那么这个企业最后肯定就会完蛋,根本谈不到高效发展的问题。发展战略同样如此,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五、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按照什么准则来安排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只能是依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必须要服从于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企业已经决定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只有有了一个很好的经营发展战略,使得所有的人都能按照经营发展战略安排自己的日常经营活动,才能保证企业既充满活力,又能够有序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强调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企业的行动纲领。六、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贯彻实施发展战略,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健康的经营环境,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企业可以依靠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来产生和扩展新的商业机会,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因此,实施发展战略,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三节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10七、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公司发展战略指明了发展方向、目标与实施路径,描绘了公司未来经营方向和目标纲领,是公司发展的蓝图,关系着公司的长远生存与发展。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层才有行动的指南,其在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时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知晓哪些是应着力做的“正确的事”;否则,要么盲目决策,要么无所作为,既浪费公司宝贵的资源,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又可能失去发展机会,导致公司走向衰落甚至消亡。发展战略同样如此。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始终正确地制定战略并坚定执行,那么这个企业就具备长远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行业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地域政治与社会环境也在变化,如果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变化去制定战略并有效执行的话,这个企业就能长期发展下去。八、是执行层行动的指南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即企业生存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准确判断外部发展趋势,判断其对企业的影响,得出其对企业是机会还是风险威胁的结论,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企业只有正确识别和评价外部机会与威胁才能制定明确的任务,设计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所需的战略及相应的政策,并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做适度的调整。企业战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预测能力,避免出现投机的短期行为,有效规避风险,及时准确地作出科学的应对方案。机遇的风口随时在变化,这一刻的机会没有抓住就只能成为跟风者,执行企业战略管理,准确判断机遇风险,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第四节制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11一、有助于企业准确判断外在危机和机遇没有一个明确的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就像一个无头苍蝇,满头乱撞却找不到正确的道路。一个明确的企业战略管理,带给企业的益处是极大的,明确的企业战略管理,带来的是准确的企业自省与自我审视,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自己的核心能力,并根据企业战略强化其核心能力,打造出更强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更强的竞争优势带来成本的降低与更多的超额利润。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巩固行业内地位,像大疆無人机在消费级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无人可撼动。通过企业战略进行内部分析,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适度战略调整,强化其核心竞争力。二、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企业明确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竞争者和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从而使企业可以从容地应对机遇的诱惑和市场变化,有利于企业改进决策方法,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第四节制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12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市场定位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找准位置。定位准了,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定位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广泛,包括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以什么样的方式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如何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以保持持续竞争力,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迈入行业前列等。公司发展战略要着力解决的正是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这些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制定发展战略,就是为公司进行市场定位。四、有助于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公司管理及内部控制的系列目标中,促进发展战略实现是内部控制最高层次的目标。它一方面表明,公司管理与内部控制最终所追求的是如何通过强化风险管控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说明,实现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建立和健全企业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保证。公司发展战略为企业管理与内部控制指明了方向,企业管理与内部控制为公司实现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第四节制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13五、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执行由于企业明确了未来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资源需求,从而使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整合更具有目的性和原则性,进而可以保持组织机构与发展战略规划的匹配性,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六、有助于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第四节制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14由于企业确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可以使企业的各级人员都能够知晓企业的共同目标,进而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七、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建立一个有能力的组织结构,以更好地实施发展战略规划,这和企业的资源密切相关。要在企业中找到可用的资源,建立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建立一个有能力的组织,就是如何调度资源,使企业具有很强的能力。通过组织结构确定对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协调、合作。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职能性结构、地域型组织结构、事业部职能结构、矩阵结构等。八、有助于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率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买卖双方的地位在悄然间完成了互换,当前经济形势下,不再是一个生产出产品就有人为之买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激烈碰撞的时代。进行战略管理,明确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直击消费者痛点,明确未来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资源需求,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明确的战略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企业标识。第四节制定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15九、有助于建立品牌形象,明确目标市场由于企业明确了未来一定时期内各城市、各业务单元的职能发展战略规划,从而使各职能部门、各项目组织都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该做什么,进而可以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十、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目标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章16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企业战略的类型与企业战略的定义是两个关系密切的问题。企业战略类型与企业战略定义一样也是一个动态的范畴。至少到现在为止,企业战略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的选择可以说是非常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具体的选择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区别,当然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充分的理由和具体的条件。我们之所以尝试对企业丰富多样的战略选择进行分类,不是想限制企业的战略限制,而是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企业管理者,他们有多少种基本的选择以及每一种选择的基本理由是什么。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1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2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3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章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Highqualitydevelopment:history,logicandstrategiclayout17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这标志着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策探索与调整之后,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站在发展思路转变的时代交汇点,如何从历史和逻辑演进视角认识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进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从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基于唯物辩证法、古典经济学以及后发国追赶的逻辑演进关系,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系出发,提出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数量追赶一直是过去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数量缺口”到“数量第一”,即1949年至1977年;第二阶段是从“数量第一”到“数量大国”,即1978年至2017年。(一)从“数量缺口”到“数量第一”:1949-1977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对于庞大的人口规模,我国始终存在巨大的“数量缺口”。1950年我国人口占世界总量比重的21.7%,但GDP占世界总量比重却只有4.5%,[2]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严重失衡,其中又以工业产品和基础设施等的数量短缺最为突出。从工业产品数量上看,尽管我国人口居世界首位,但是主要工业品产量却居世界后位。在“数量缺口”如此巨大的初始条件下,我国开始了以“数量第一”为目标的工业化追赶进程。之后在“苏联模式”和“莫斯科共识”的深刻影响下,我国先后采取了一些脱离国情的过急过快的赶超战略,使得我国工业化探索道路遭遇重大挫折。不过,总的来说,从历史纵向比较,相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数量缺口”已经明显有所缓解,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78年,我国在世界主要的7种工业产品产量中,居第一位、第四位、第五位的分别有1种,居第三位的有2种。[6]然而,从国际横向比较,当时我国的数量追赶依旧任重道远,1950-1973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我国没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人均GDP增长率为2.86%,与世界总体增长率(2.90%)大体相当。#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18一、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二)从“数量第一”到“数量大国”:1978-2017改革开放后,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在此基础上,我国更加突出了旨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数量第一”经济发展政策,表现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总量规模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最重要指标(见表1),通过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经济总量“翻一番”或“翻两番”,促使人均量“翻一番”,从而实现跨越式地数量追赶。作为这一时期内生的最优政策选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以“数量第一”为目标的追赶战略取得了空前成功,不仅弥合了长期以来的“数量缺口”,还提前实现了历次“翻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创下了世界经济增长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数量大国”,堪称“中国奇迹”。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不仅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了下行和调整区间,我国经济增长率也从以往平均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持续下行。在经历了两轮下行台阶之后(见图1),已进入6.5%-7.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区间,经济长期增长呈现“斜L字型”态势,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数量追赶的速度正在趋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急迫性。#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19一、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图1中国GDP增速及预测(2001-2030)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它必将经历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跃迁,这种跃迁符合质量互变的唯物辩证法逻辑、质量并重的古典经济学逻辑以及先量后质的后发国追赶逻辑。#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20二、从“数量”到“质量”的三重逻辑030201(一)质量互变的唯物辩证法逻辑从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发展的历史性变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作用于我国特定发展时期的动态反映。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本质上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结合体。(二)质量并重的古典经济学逻辑与遵循实证主义方法论并以数值判断为基础的数量分析不同,质量分析遵循的是规范主义方法论并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质量分析首先确立的是处理经济问题的价值标准,因而也是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三)先量后质的后发国追赶逻辑“数量”与“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它存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相继发挥主导作用。先量后质是绝大多数后发国家跨越“贫困陷阱”实现经济起飞,继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接力追赶的一般性历史经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价值引领,并贯穿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过程。(一)以人民为中心引导高质量发展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任何发展方式都是手段,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就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罗斯托曾预言一国经济成长必将依次经过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7]由此表明物质现代化必须服务于人民现代化,追求生活质量是所有发展方式的最终指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是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也就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同时还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感、公平感、成就感。高质量发展依靠人民,还需要努力创造各行各业劳动者、企业家、知识分子和党政干部等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的平台和环境,努力破除制约人员流动、人才晋升、人事安排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肯定包括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贡献和价值,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产权和正当权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21三、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二)以现代化强国合力布局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形成了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贸易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以及世界一流军队等强国目标战略体系。它们本质上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都是同目标(强国目标)、同方向(2050中国)、同步骤(分两阶段)、同动力(创新动力)的,构成了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合力。因此,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至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历史进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的战略基础与行动方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22三、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060102030405第五,世界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第六,世界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基础第一,世界科技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础第四,世界贸易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基础第三,世界质量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基础第二,世界制造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区别以往的最集中体现。高质量发展是高速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论从发展历史视角还是逻辑演进视角,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都是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工作必须把握的大前提、大逻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引领,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充分利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合力,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的过程中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第一节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23四、结语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章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Thesecondsectionistheconnotationofhighqualitydevelopment24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充分均衡的发展观,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系统化战略指导。基于以往的相关研究,本文拟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总结和阐述,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框架,并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过程。这一转变使得经济运行更有效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更高品质,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更可持续、生态环境更加绿色、社会分配更加公平。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民生导向,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总之,高质量发展应能够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既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也要保障公平正义,为人的自我实现创造社会环境和基本条件。(一)主要视角推动高质量发展,基本前提是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金碚(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看似简单却不易把握的概念,其本质性特征具有多维性和丰富性[1]。综合考虑现有文献,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来理解高质量的内涵。#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25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系统平衡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现在多个维度,不是简单指经济总量和物质财富数量层面的增长,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提升321经济发展观只要经济增长结构趋于均衡,增速稳定而无大起大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代价,经济增长质量就会提高。民生指向观从民生视角看,高质量发展要提升质量的合意性,解决好坏的问题,解决满意不满意问题。(二)内涵扩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质量理念也在不断演变。从词义上看,质量在物理学中是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产品质量的含义包括符合性、适用性及满意性。符合性从生产标准角度理解,意味着生产产品与设计标准的一致性,合格的产品具有质量可靠性;适用性是从顾客使用角度理解,指产品能够满足一般性需求;满意性从综合绩效角度理解,产品质量还能够提供品牌等满意程度。此外,质量还具有战略性,意味着产品影响力,意味着中国制造的影响力,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些特性都体现了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丰富。质量管理包括宏观质量管理和微观质量管理两个层面。宏观质量指产业、区域或国家等宏观总体的质量行为、质量状况及其后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宏观质量管理:一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理解经济发展的质量;二是质量的概念应当更加宽泛,广义的质量范畴不仅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应该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三是质量提升还能够对冲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丰富了质量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发展质量,需要采用新的框架理解质量的内涵。如果说产品质量是微观层面的质量,那么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面。#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26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一)发展层面根据史丹等(2018)的研究,要在宏观、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是从属和包容关系,企业是最基本的质量单位,企业经营质量提升促进产业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完善和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及经济总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14]。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宏观层面高质量发展包括增长的稳定性、发展的均衡性、环境的协调性、社会的公平性等维度[14]。此外,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主体,高质量发展还意味着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居民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等,最终实现更多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因此,高质量发展不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27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图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框架(二)影响因素高质量发展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状况与特征,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九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正是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关键点和核心要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要构建品牌影响力、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质量提升极为关键。从经济发展看,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消费需求;产业结构的调整,核心是提高供给的质量水平,而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作用,关键就在于提升质量竞争力。因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生动力。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做出判断:高质量发展是“道路创新”,要实现在“中等收入”条件下经济增长范式向更高要求的切换。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全的质量文化环境。围绕质量提升,推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意味着中国正在展开一场从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质量文化作为一种深刻的发展理念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从世界各国经验看,工业文明造就了质量文化,促进了质量消费自觉。高质量发展以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国际上具有成功的质量立法案例可资借鉴。#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28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三)基础条件高质量发展以提升要素质量为基础。高质量发展不但关注产出质量,还重视投入质量。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数量消费正在向质量消费过渡,消费升级对质量要求与日俱增,中国已经进入质量需求全面升级的新阶段。从经济发展现状看,中国供给要素和供给体系质量很难满足需求侧消费升级的要求。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新科技革命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提供新的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尤其在新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依托“端”“网”“云”能够跨越不同行业,重新构造和分配行业价值,改变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并由此催生新产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质量技术基础为工具。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作为建立经济社会活动秩序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的基础保障。#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29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四)发展目标本文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观念的转变,是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发展动力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此,从经济发展理念看,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的发展、均衡的发展。从经济增长过程看,高质量增长是包含了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全面提升。#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30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01020303全面提升一是提升增长过程效率。二是提升发展成果质量。02均衡发展当前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着供给不足的问题。01充分发展从充分发展的角度看高质量增长,一方面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另一方面还有保持一定的增长规模和速度,才能够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两个百年”目标与中国梦的实现,才能实现更多公平与正义。本文认为,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系统化的视角。与高速度增长相比,高质量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过程。(一)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现有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没有在理论层面形成成熟的阐述,显得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更重要的是,因为高质量发展还是一种强调分享的社会学观点,十九大报告从精准扶贫、城乡均衡、生态文明等角度赋予了高质量发展更多的内涵,而这些内容在以往的经济学研究中体现的并不多。因此,对于高质量发展,非常有必要从更高理论层面进行全面分析,更加系统地把握其内涵,从而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完善、成熟的理论支撑,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等视角充分、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有系统性,体现在多个维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实现充分均衡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得到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涉及经济发展过程、方式、动力、效果的全面提升,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切换增长动力、提升发展效率、分享发展成果,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力优化、风险可控、共同富裕及环境优化等目标。#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31三、研究结论与启示(二)政策启示为了更主动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步伐,需要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国将会遇到以往高速增长阶段未曾遇到的挑战,要面对并解决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落实相关发展战略,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环境。#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第二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32三、研究结论与启示0504030201积极实施效益评价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多方面实施质量效益评价。夯实质量技术基础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是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撑。重视质量文化与教育在弘扬质量文化和促进质量自觉方面,相关方要各尽其力。落实相关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矛盾转换的要求。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二章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Thethirdsectionisthestrategicsignificanceandsuggestionsofhighqualitydevelopment33当前世界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到底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前进还是后退,是单边还是多边,是霸道还是王道,是把一个国家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上,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在谋求人类更加美好未来中携手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两条道路的问题,两个方向的问题。到底向哪个方向转变,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决定了中美关系的未来,也决定了世界的未来。所以,在当前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研究中国高质量发展,毫无疑问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34一、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的特殊意义25431高质量发展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塑造大国形象需要高质量发展要重塑大国形象,必须要有好的产品,有让世界称赞的高质量市场,让中国巨大的消费回流。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世界第五轮制造业产业转移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环境成本上升,近年来制造业已从中国一些地区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北美、南美地区转移。高质量发展是大国博弈的需要当前,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日益激烈,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表现。从全球看,现在其他大国已不再采取跟随策略,而是力求把本国做大做强。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在跨境电商已成为采购全球品牌产品的一条渠道。从中国对日本的进口量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药品,而这些药品中有很多汉方药是来自于中国的中药。#第二章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第三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及策略建议35二、高质量发展需处理好几个关系(三)全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关系(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之间的关系(五)匠心臻品与粗制滥造的关系(一)大和强的关系(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三章36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1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2第三节坚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3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 4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三章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SectionIbetterpromotetheeconomytoturntothetrackofhigh-qualitydevelopment3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判断,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采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形成和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38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先后作出“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高质量发展阶段,与“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多是阐明经济阶段性变化的新特征,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对发展阶段的概括,还体现了发展的战略取向和价值取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需要,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内在要求。#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面对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是采取需求侧强力刺激的老办法,还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看,既有需求侧的也有供给侧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但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强化需求侧刺激,短期可能起作用,但难以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一段时间后,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杠杆率攀升等问题有可能再现,过去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果可能会得而复失。因此,不能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放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在稳定总需求的情况下,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第一节更好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39三、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制度保障。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过程,更是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过程。高质量发展要以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为保障,必须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二)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条件。(一)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五)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四)探索科技成果市场化激励机制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六)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三章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Section2environmentandimpactofhighqualitydevelopmentinthe14thfiveyearplan40“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面临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等一系列新情况新要求的新时期。本文围绕“十四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及其变化,分析其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41一、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深刻调整全球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期。未来5年,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延续城市化进程,技术革命、城市化仍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也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但由于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加速和环境保护治理等诸多压力,全球经济整体增速长期处于低速增长期。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更趋明显。新兴经济体崛起,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更加重要。美国将继续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未来15年,欧洲、日本仍然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但地位将有所下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快速变革期。全球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贸易摩擦与投资争端将大幅增加。现有传统治理体系的有效性面临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适应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多种治理平台与路径选择共存,面临在强治理的有效性与灵活治理的包容性中的取舍。#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42一、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深刻调整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重大产业变革。以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现代交通等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资本、人口、知识等不同经济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空间组织模式以及聚集形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重塑的重要动力。国际贸易平衡呈现新变化。国际贸易依然是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际贸易的形式发生改变,数字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占比将明显提高。国际贸易规则更加强调高标准、高水平的便利化与自由化。区域经济合作协议和双边自由化协议日益重要,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更大挑战。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取向。“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各国的主流。绿色是一种道义,将影响全球发展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绿色是一种规则,将影响各国经济活动和跨国间投资和贸易;绿色是一种激励,将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污染减排形成倒逼机制,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第二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影响43二、国内高质量发展进入新轨道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据国研中心测算,到2025年我国GDP占全球比重将上升到20%左右。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上中下游产业链,制造业占全球比重已达到27%,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从产业结构看,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加快。“十四五”时期,传统制造业在陆续达到峰值后占比持续下降,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继续提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新动能对传统动能的替代加快。从创新能力看,中国已经跻身于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行列,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质变飞跃。通讯设备、航天、高铁、特高压输变电、超算、核能等领域已有全球一流技术,5G等重要技术领域和互联网商业已世界领先。从人力资源看,中国知识型人才规模大、结构丰富,为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和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2018年中国科技研究人员总数达418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从基础设施看,中国基础设施居世界先进水平,2018年拥有铁路13.1万公里、公路485.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的2/3;高速公路里程14.2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从消费市场看,目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将超过美国,2035年将是美国的2倍。日益强大的消费市场,有利于中国吸收优质外资,也有利于在塑造国际贸易规则方面不断提升话语权。发展活力显著提升。政府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市场监管和执法体系更加完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贸易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电商出口及数字应用程序出口是主要增长动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三章第三节坚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Section3firmlymaintainthestrategicdeterminationofhighqualitydevelopment44当前,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必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保持战略定力,更加有力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对于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三节坚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第三节坚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45首先,打破定势,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积极变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不能再用旧观念来看新现实,必须坚决破除唯GDP增长率的定势思维。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发展,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次,坚定底气,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消失,而是发展条件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阶段的演进和发展目标的升级。一方面,支撑传统粗放式高速增长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我国的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另一方面,告别粗放式增长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不仅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而且具备了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更好支撑,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为有利。再次,保持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二是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三是要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三章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Section4thekeyto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enterprisesistoenhancetheendogenouspower46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国有企业要提高自身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有效的委托—经营—监管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跳出国企“脱困调整”周期率。#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47一、以最大力量激发主体活力人是发展的主体,要发挥企业家、管理者、科研者、职工等各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尊重和提倡企业家精神。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既是经营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政治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超的政治本领驾驭市场经济是其基本素质。现代企业治理中尤其要注意甄别、挑选出优秀的企业家,并尊重和发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往直前。依靠管理者和職工办企业。目前我国正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迫切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此,企业亟需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职业晋升、退出机制,让各类人才竞相绽放。完善市场化分配与激励机制。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薪酬体系,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实施企业高管人员、科研人员、技术骨干的中长期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家担当作为,切实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48二、以更大决心力度深化改革一是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家层面重点解决重大结构三大失衡,企业层面提高供给质量和有效供给能力,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二是深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前一段时期推行混改在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上取得了成效,接下来要在促进国有企业转化经营机制、实现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上下功夫,关键在公司治理上让不同资本股东真正参与战略、经营决策。三是提供更有效率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供给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改善治理效能,通过改革,重点解决好治理方式、组织架构、运营机理、企业文化等与产业变革、战略诉求、竞争环境、要素资源等方面的适应性、匹配度问题,从制度上固化下来、执行到位。#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49三、以有效举措重塑创新力量积极用好关键核心技术的集成攻关。发挥技术研究国家实验室、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作用,加大应用技术投入,加强基础技术的联合攻关。综合运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创新思维,创新逻辑,创新方法,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产品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企业要面向市场需求,注重新旧产品衔接,推动传统产品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升级,推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重塑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是下大力气、拿出真金白银,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育、吸引、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对科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挥好。#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四、以新发展理念抓好多个结合企业内生性发展和外生性发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中推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既是企业内在要求,也是政府等外部环境所推行的政策选项。为此,企业创新发展要与国家创新战略、赶超战略相结合;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要与国家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结合;企业绿色发展、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遵守环保法规要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企业“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资源要与国家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企业共享发展、竞争发展要与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与国有资本监管相结合。#第三章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与趋势分析>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第四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50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并不是包办一切,而是要管大事、议大事,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二是切实发挥国有企业“根”和“魂”的独特优势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要使独特优势产生“溢出效应”,促进生产力发展,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引导力、思想行动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转化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党建工作要融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融入制度建设之中,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之中,融入关心员工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问题,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行稳致远的“推进器”、保驾护航的“护身符”。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四章51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行业专家、管理专家、投资专家、成功企业家……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 第二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战略支撑 第三节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第四节“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五节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第六节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路 第七节塑造工业互联网良好发展模式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第八节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第九节促进纺织行业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四章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Thefirstsectionisthegoalandstrategicpathofhighqualitydevelopment5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基本实现现代化,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口提出的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全面落实这一战略,必须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内涵,科学分析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障碍,深入探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周密设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53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最主要的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提出的战略,是推动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战略。2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住房水平、耐用消费品拥有率、营养水平、受教育水平、医疗保障水平和文化旅游等消费水平等,均有了极大提高。随着发展进入新时代,城乡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品味。1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我国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改变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才能抓住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机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才能在国际“变局”中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创造条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现代化才能走上坦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发展的实践表明,凡是追赶型经济体在快速追赶阶段结束后进一步跨入高收入行列并继续发展的,都是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的。#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54二、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和目标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运行平稳。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高,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较小01020304工农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安全可靠,质量不断提高,符合国内外主流市场的要求。技术水平不断升级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技术要达到同期世界主流水平。制约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短板得以补齐对于那些现行技术水平、产业供给能力之下本来可以解决现代化诸方面的均衡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05060708国土空间上的均衡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更加公平的成果分享收入和财富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社会阶层流动性较高,全体人民都能够通过公平参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实现自我发展。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形成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55三、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体制性原因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我国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更多表现为“规模扩张”和“要素驱动”,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在新的发展阶段,原有适应高速增长阶段的体制机制不仅很难继续支撑高质量发展,在一些方面甚至可能制约高质量发展。(一)要素市场改革尚未完成,资源配置效率仍有较大提升潜力(二)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三)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短板犹存(四)宏观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机制尚待完善,政府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依然存在(五)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国土空间发展均衡性不足(六)发展成果分享机制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七)生态环境体制不完善,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56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与对策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一个发展方式和增长路径的转变过程,更是一个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的过程。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加快营造与高效、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契合的体制政策环境。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体制保障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统一开放、有序竞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健全质量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需要协同发挥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集中力量突破技术“卡脖子”环节,补齐产业“短板”在政策协调上,政府要以公共创新资源为抓手,建立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的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产业技术预见性判断和路线图研究,加强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引领性前沿技术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绿色消费意识。注重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更加注重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以及综合协调平衡。0503040201#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第一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57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与对策提高发展在空间上的均衡性破解生产要素流动中所遇到的机制性障碍,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加大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能力在完善初次分配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把保护生态环境内化为发展的硬约束和新财富深化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环境监管法律法规,优化监管组织结构,增强专业性和监管能力,提高环境监管有效性,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建设;完善安全审查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对发展质量的测度直接影响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相应的测度指标体系。1008090706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四章第二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战略支撑Sectiontwo:sixstrategicsupportsforhighqualitydevelopment58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直面新时代和突破发展瓶颈的紧迫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增长来源于效率的改善、结构的转换和体制改革,而这些来源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战略支持。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下配套战略支撑:#第四章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探讨与建议>第二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战略支撑>第二节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战略支撑59一、工业化延伸战略:以工业化的逻辑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防止去“工业化”。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主张去工业化,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来代替工业中的产能过剩,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我国经典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我国既要完成经典工业化的任务,又要迎接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冲击;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又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防止过早地结束工业化,而应该采取工业化延伸战略,坚持工业化的逻辑,把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相结合,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将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工业现代化相结合。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现代化为核心,通过再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型产业,以工业化的逻辑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