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2秋•杨浦区期末)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能平衡的是()A. B. C. D.2.(2023•沙坪坝区校级开学)滑滑板车是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一小孩双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孩站立在滑板车上,滑板车不会发生形变 B.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孩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小孩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3.(2022秋•长宁区校级期末)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书的引力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两边挂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如图),放手并观察塑料板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A.方向是否要相反 B.大小是否要相等 C.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D.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5.(2022秋•栖霞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被拉伸时产生的力不是弹力 D.踢足球时,球对脚的力与脚对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6.(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受到的重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受到的重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重力7.(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小南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他在左、右盘中分别放入重为6N、2N的砝码,物块刚好向左匀速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此时受到的合力为4N,方向向左 B.此装置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C.物块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D.若取下左盘砝码,则物块最终可以向右滑动8.(2022秋•顺义区期末)如图所示,一茶杯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共7小题)9.(2022秋•澄迈县期末)一辆汽车本身的质量为1.5t,现载有2.5t的货物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西前进,若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牵引力为N,方向。10.(2022春•靖江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10N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只受到地球和斜面对它的作用力。则木块受到斜面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N,方向是。11.(2022春•麒麟区校级期中)用绳子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重为30N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力;若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将(选填“匀速向下运动”、“匀速向上运动”或“静止”)。12.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无人机悬停在空中的情景,无人机处于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理由是无人机受到的和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一对平衡力。13.(2022秋•栖霞市期末)如图所示,人站在电梯里面,当电梯静止时,人的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力;人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力;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人的质量是(先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的。14.(2022秋•丰城市校级期末)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许,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探测器由火箭运载,当它在绕地球运动时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探测器在着陆时,要向月球喷火,这是利用了来降低速度。15.(2022春•铜仁市期中)某跳伞运动员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100N,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是kg,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所受空气的阻力是N,阻力的方向是(g=10N/kg)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6.(2023•盘龙区开学)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要。(3)小华同学在进行(2)实验时,将“扭转”错误理解为“翻转”,将车轮朝上放置了,结果小车保持此位置静止,在此基础上他又将小车正确扭转了一定角度,小车仍然静止,则此时小车受的力平衡力,绳子上的拉力F1与F2平衡力(以上两空均选填“是”或“不是”)。(4)小华现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无法完成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全部探究过程,于是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用硬纸板代替小车。在硬纸板平衡时,用剪刀将硬纸板从中间沿虚线位置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二力平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22秋•杨浦区期末)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能平衡的是()A. B. C. D.【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专题】运动和力;理解能力.【分析】平衡力是指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一个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解答】解:A、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2.(2023•沙坪坝区校级开学)滑滑板车是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一小孩双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孩站立在滑板车上,滑板车不会发生形变 B.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孩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小孩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力的作用效果.【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综合能力.【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A.小孩站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小孩对它的压力而发生形变,故A错误;B.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车和人的总重力的大小,大于滑板车的自身重力,即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的大小不等于滑板车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的大小与滑板车和小孩的总重力的大小相等,故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的大小大于滑板车受到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小孩对滑板车产生压力的同时,滑板车对小孩产生向上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力的作用效果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3.(2022秋•长宁区校级期末)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书的引力【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B、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书所受的重力也竖直向下,两个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两个力都作用在书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书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书的吸引而产生,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两边挂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如图),放手并观察塑料板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A.方向是否要相反 B.大小是否要相等 C.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D.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考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塑料板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解答】解: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塑料板运动,说明塑料板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探究,难度不大。5.(2022秋•栖霞市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被拉伸时产生的力不是弹力 D.踢足球时,球对脚的力与脚对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力的单位和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弹力的概念.【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应用能力.【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力的作用,桌子同时对手施加反作用力,故A错误。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C、被拉长的弹簧和悬挂着重物的钢丝绳,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都受到弹力的作用,故错误。D、踢足球时,球对脚的力与脚对球的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弹力、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中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6.(2022秋•浦东新区校级期末)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受到的重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受到的重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重力【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受到的重力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故C正确;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两个力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缺一不可。要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7.(2022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小南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他在左、右盘中分别放入重为6N、2N的砝码,物块刚好向左匀速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此时受到的合力为4N,方向向左 B.此装置设计存在问题不能用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C.物块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D.若取下左盘砝码,则物块最终可以向右滑动【考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专题】运动和力;科学探究能力.【分析】(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2)在研究二力平衡时,尽可能排除其它力的干扰;(3)拉力不相等仍然匀速滑动,是因为摩擦力实验效果的影响;(4)首先由受力分析明确物块受力情况,由物块的运动状态可判断物块受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取下左盘砝码时物块受情况,得出物块运动情况。【解答】解:A、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则物块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B、此装置中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太,不能用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故B正确;C、实验时,发现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F1与F2大小并不相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木块受到了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两边小盘中的砝码重量不相等时也可以向左匀速滑动,是因为物块受到了摩擦力的影响;对物块做受力分析,受到向右的拉力:F1=2N,向左的拉力:F2=6N,则f=F2﹣F1=6N﹣2N=4N,方向向右,取下左盘砝码,此时向左的力:F2'=0N,F1'=2N,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则物块会保持静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简化实验,便于操作。明确二力平衡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探究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22秋•顺义区期末)如图所示,一茶杯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解:A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但不是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B错误;CD、茶杯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并且会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共7小题)9.(2022秋•澄迈县期末)一辆汽车本身的质量为1.5t,现载有2.5t的货物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西前进,若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牵引力为2×103N,方向向西。【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利用G=mg求出汽车的重力,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已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的大小。【解答】解:汽车和货物的重力:G=(m车+m货)g=(1.5×103kg+2.5×103kg)×10N/kg=4×104N;由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汽车牵引力为:F牵=f阻=0.05G=0.05×4×104N=2×103N,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西前进,所以牵引力向西。故答案为:2×103;向西。【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来判断汽车前进的牵引力的大小。10.(2022春•靖江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10N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只受到地球和斜面对它的作用力。则木块受到斜面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10N,方向是竖直向上。【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知道其中的一个力可以确定另一个力。【解答】解:重10N的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块只受到地球和斜面对它的作用力,重力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木块受到斜面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10N,方向是竖直向上。故答案为:10;竖直向上。【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11.(2022春•麒麟区校级期中)用绳子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重为30N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若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将匀速向上运动(选填“匀速向下运动”、“匀速向上运动”或“静止”)。【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理解能力.【分析】物体匀速上升,则受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物体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若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匀速向上运动。故答案为:平衡;匀速向上运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及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属基础题。12.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无人机悬停在空中的情景,无人机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理由是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平衡;重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状态的理解,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3.(2022秋•栖霞市期末)如图所示,人站在电梯里面,当电梯静止时,人的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人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人的质量是不变(先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的。【考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质量及其特性.【专题】应用题;质量及其测量;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解答】解:电梯静止时,人的重力与电梯施加给人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人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电梯加速下降时,人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平衡;相互作用;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质量等知识的理解等,有一定综合性,正确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2022秋•丰城市校级期末)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许,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探测器由火箭运载,当它在绕地球运动时受力不平衡(选填“平衡”或“不平衡”)。探测器在着陆时,要向月球喷火,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降低速度。【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应用能力.【分析】(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探测器绕地球进行圆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力不平衡。探测器在着陆时,要向月球喷火,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对探测器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使探测器减速。故答案为:不平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及相互性的应用,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15.(2022春•铜仁市期中)某跳伞运动员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100N,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是110kg,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所受空气的阻力是1100N,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g=10N/kg)【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利用G=mg求出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跳伞运动员与装备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分析。【解答】解:利用G=mg求得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110kg;由于跳伞运动员和与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跳伞运动员和装备受到的阻力与运动员和装备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阻力大小为1100N,方向为竖直向上。故答案为:110;1100;竖直向上。【点评】根据质量的计算及二力平衡原理的运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6.(2023•盘龙区开学)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小华同学在进行(2)实验时,将“扭转”错误理解为“翻转”,将车轮朝上放置了,结果小车保持此位置静止,在此基础上他又将小车正确扭转了一定角度,小车仍然静止,则此时小车受的力是平衡力,绳子上的拉力F1与F2不是平衡力(以上两空均选填“是”或“不是”)。(4)小华现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无法完成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全部探究过程,于是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用硬纸板代替小车。在硬纸板平衡时,用剪刀将硬纸板从中间沿虚线位置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考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分析】(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车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车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车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2)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小车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3)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4)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两个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把卡片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卡片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了。【解答】解:(1)小车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车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因此,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可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3)若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车静止,小车仍然静止,则此时小车受的力是平衡力,此时两边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不平衡,即F1与F2不是平衡力;(4)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砝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把卡片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卡片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即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答案为:(1)相反;钩码的个数;(2)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是;不是;(4)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点评】本题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明确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要清楚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的目的,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本题。

考点卡片1.质量及其特性【知识点的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是描述物体的惯性的物理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单位不同于重量.质量大,物体含有物质多;质量小,物体含有物质少.【命题方向】质量的属性,质量是描述惯性的量度,以及质量对物理量的影响是中考命题关键.例1: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物理量是()A.体积B.质量C.密度D.比热容分析: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比热容也变化,故当冰化成水的过程是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比热容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解:A、体积变小,故本选项错误;B、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C、密度变大.故本选项错误.D、比热容变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体这二者一般是不同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例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D.从地球运到月球分析: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此题.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要牢牢的记住质量的物理属性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力的单位和概念【知识点的认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2)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我们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不管是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还是非接触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也不管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3)力的作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力的作用。(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而命名的。【命题方向】从力的定义方面出题,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找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是本知识点的命题方向。例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所以A正确;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既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B正确;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所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D、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所以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学习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例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分析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可以得出答案来。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解题方法点拨】(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用手提水桶;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和铁钉相隔一定距离也会有吸引力。(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一定要找出施力的物体,如果没有施力体,这个力就不存在。如:正在空中向前飞行的子弹,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地球和空气是施力体,子弹是受力体。有人说,因为子弹正在向前飞行,所以它还应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找不出推力的施力物体。3.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的认识】(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等,都表面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命题方向】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现象有哪些,判断其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形状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例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例2: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包括: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解:A、紧急刹车时,刹车皮和轮胎内圈之间的摩擦力使轮胎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骑自行车加速运动,对自行车施加的作用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速度的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C、运动方向的改变就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D、两手对竹条的作用力是竹条的形状变弯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一道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4.力作用的相互性【知识点的认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由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当受力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时,同时也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互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命题方向】找出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是中考命题点.例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分析:依据力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解:在湖水中划船时,浆向后拨水,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会对浆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船前进;故A、B、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2: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因为C是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题方法点拨】(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以下特点: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②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同时增大,同时减小.③性质相同,如小孩对墙的力是推力,墙对小孩的力也是推力.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它同时也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5.弹力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即在弹性限度范围之内,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做弹力。(2)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击球、弯弓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才会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可称为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3)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4)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互相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命题方向】从弹力的区别去命题:弹力是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而压力,支持力,拉力则是由力的效果命名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弹力和压力,支持力,拉力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弹力不一定是压力,支持力,拉力。不能笼统地说,弹力就是压力,支持力,拉力。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题目意思来定。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解: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若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故A说法正确;B、各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产生弹力作用,例如竹竿、弹簧片、塑料尺发生弹性形变时,可以产生弹力作用,故B说法错误;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C说法正确;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弹力概念及产生的认识,弹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力,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例2:下列结果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A.撑杆跳高运动员飞越横杆B.装有弹簧的门被推开,放手后自动关上C.玩具手枪将“子弹”射出去D.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分析:根据弹力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解: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B、C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D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D。点评: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知道弹力和其他力的不同之处。【解题方法点拨】从弹力的本质去理解,本质是:分子间的作用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便会发生变化,使分子间的相对位置拉开或靠拢,这样,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就不会平衡,出现相吸或相斥的倾向,而这些分子间的吸引或排斥的总效果,就是宏观上观察到的弹力。如果外力太大,分子间的距离被拉开得太多,分子就会滑进另一个稳定的位置,即使外力除去后,也不能再回到复原位,就会保留永久的变形。这便是弹力的本质。6.平衡状态的判断【知识点的认识】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处于平衡状态.如挂着的电灯、放在桌面上的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直线运动的汽车、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降落伞都处于平衡状态.【命题方向】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与牛顿第一定律的联系,是命题的知识点.例1: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非平衡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你判断的依据是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分析: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根据几个力平衡的概念可知一个不能平衡.解: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只受到重力一个力的作用,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它处于非平衡状态.故答案为:非平衡,小球只受重力作用.点评:物体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并且合力为零.例2: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什么状态是平衡状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下落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平衡状态;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上升速度越来越小,不是平衡状态;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平衡状态;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状态的理解和掌握.判断方法: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解题方法点拨】在判断物体受力是否平衡时,先要看合外力是否为零,这是个前提.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7.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知识点的认识】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合力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可相互抵消(合力不为0),我们就说这两个不力平衡,也叫非平衡力.【命题方向】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平衡状态的物体有哪些平衡力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例1:如图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功)时,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3)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解:因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绳拉牛的同时,牛也要拉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两者的区别是看作用点是否在同一物体上,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例2: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以下列举的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B.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缺一不可.解:A、球对草地的压力,作用在草地上,方向竖直向下;草地对球的支持力,作用在球上,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受力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球受的重力,作用在球上,方向竖直向下,球对草地的压力,作用在草地上,方向也竖直向下,不符合二力平衡中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和方向相反的条件,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球受到的重力,作用在球上,方向竖直向下,草地对球的支持力,也作用在球上,方向竖直向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缺一不可.(2)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题方法点拨】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必须从分析两个力是否“同物”开始,如果不“同物”肯定不是平衡力,如果“同物”再分析它们是否等大、反向、共线.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才是平衡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也具有等大、反向、共线的性质,但受力物体不同.【知识点的认识】(1)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但是他的受力物体是一个.比如,两队人拔河僵持不下,那么绳子就受到两方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样,绳子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注意,平衡力的受力物体是一个)(2)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比如说,我推墙,那么我对墙施加了一个力,反过来,我的手同时也受到墙对我的压力.我对墙的力和墙对我的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注意: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比如,我对墙的力中,墙是受力物体,而我是施力物体;反过来,墙对我的力中,我变成了受力物体,而墙是施力物体)【命题方向】判断两个力是否为一对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是命题方向,因为学生往往区别不开.例1: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A、由于茶杯对桌面有压力,所以桌面才支持茶杯,即压力的相互作用力是支持力,故A选项错误;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正确;C、重力是茶杯受到的力,而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所以重力和压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错误;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并且会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例2:杯子静止在书桌上,桌面对杯子有支持力,与支持力平衡的力是杯子的重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的是杯子对桌子的压力.分析:(1)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解:(1)杯子静止在书桌上,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的重力,符合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面对杯子施加支持力的同时,杯子对桌面施加压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答案为:(1)杯子的重力;(2)杯子对桌子的压力.点评:(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运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要区分开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解题方法点拨】判断的关键是找好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有几个.8.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较大,很多同学难以正确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出现了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静止的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只受两个力作用,那么这两个力也一定是平衡力.【命题方向】主要命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物体的状态,判断物体所受的力是否为平衡力.例: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分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是平衡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