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九年级初升高暑假现代文阅读专练(小说):小说人物形象问题(有)现代文阅读(小说):小说人物形象问题
(共19题)
一、复合题(共19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童心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睑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i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盯:
ii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盯:
(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说理由。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涌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活,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地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腔。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对选文题目“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点明了文章的写作重点。
B.点明桥是沟通老支书和人民群众的纽带。
C.这座窄窄的桥,在灾难面前,引渡人们走向安全。
D.“桥”也是老支书高大形象的体现。
(2)对于选文描写暴雨、洪水、桥和人群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暴雨和洪水是着力突出其狂暴和凶险。
B.写桥是为了表现其脆弱,不堪一击。
C.写人群是为了表现人们在灾难面前的镇定。
D.写这些是为了衬托老汉的镇定和魄力。
(3)对老汉这一形象的描写,没有用到的一项描写方法是
A.心理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神态描写
(4)选文直到结尾才点出老支书与小伙子的关系,对这样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子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B.老汉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C.在前面制造悬疑效果,在结尾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D.这样可以更好地衬托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地高大形象。
蹬布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大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1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350块给你。”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⑦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⑧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2期,:刘心武,有删改)
(1)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那天:
第二天:
(2)小说两处提到“未雨绸缪”,请说说你的理解。
超市老板娘的“未雨绸缪”行动是:
响莲“未雨绸缪”的想法是:
(3)小说两次写到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怎样的爸爸?
(4)第③段写到“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你发现响莲在哪些方面并不落后?
(5)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响莲和爸爸聊天,她会怎么说呢?请顺着下面的出来。
响莲:爸爸,说到您当年蹬布的情形,我最不能忘记的是。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江姐!”
②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江姐一转眼,便瞥见一个瘦长的人影闯进门来。啊,这人是甫志高,穿着一件半旧的蓝布长袍,比送江姐上船时瘦了一些,装束也朴素了一些。他一见到江姐,嘴角上便露出一种惊喜的笑意。
③“江姐,我找了你好久。”甫志高四边望望,脸色略显慌张:“我有要事找你,这里没有外人吧?”
④江姐犹豫了一下,便招呼对方走进堂屋。她不明白甫志高为什么到这里来了,更不知道他已成了叛徒。
⑤“支援农村工作委员会派我秘密送来一批军火,要马上派人去下货,最好你也去检查一下。”
⑥江姐沉默地听着,看看甫志高,没有答话。
⑦“老许同志亲自派我送来的,余新江病了。”
⑧“余新江病了?”江姐审慎地问。同时,她注视着对方回避躲闪的眼睛。
⑨“他患了斑疹伤寒,进医院好久了,还没有脱离危险期。”
⑩“唔……老许有信给我吗?”
“他怕路上不安全,没有写信,叫我口头汇报。
“重庆最近的情况如何?”江姐忽然问。
“你离开重庆以后,各方面工作变化很大。”甫志高笑嘻嘻地回答着,仿佛他对情况十分了解,江姐想要知道的事,他都说得出来,“群众运动热火朝天,前些时候各厂举行五一联合大罢工,声势大极了,弄得敌人一筹莫展,毫无办法。
“最近有同志被捕吗?”江姐打断了他的话。
“没有。”甫志高故作镇定地回答,并且反问:“你从哪里听到这样奇怪的消息?连我住在重庆都不知道,这完全是谣言!”
“哦——”江姐淡淡地说:“没有人被捕?我还担心同志们的安全嘞。”江姐又随口问道:
“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老许亲口告诉我的呀!”
江姐问着,心里却在盘算,这处联络站的地址,是许云峰不知道的。李敬原知道这处地点,但甫志高和李敬原没有任何联系。她立刻联想起老大爷说的,前两天有人在附近逗留的情况,以及甫志高说余新江生病的假话。
“哦,你吃饭了吗?”
“不,工作要紧。”甫志高又急切地提出要求:“江姐,车上的同志们正等着我们的人去搬运哩!”
“好。”江姐应声道:“不过这里没有人手,麻烦你到根据地走一趟吧。”说着,她找出纸笔,一边写着纸条,一边说道:“你把这封信送上华蓥山。山上便会立刻派人来运军火。”
“山上的路,我不熟……”甫志高嗫嚅着,不敢接江姐递给他的纸条。
“你不是本地人吗?出城去一条大路,就上山了。”江姐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危险处境。
“不过,”甫志高狡辩道:“初来乍到,我的行动容易引起注意。”
江姐不再勉强对方。这时,她只想着出门不久的华为,应该等他走得更远才好。
“江姐,你还是去检查一下运来的军火吧。”
“你等一下。”江姐走到旁边,拿起梳子静静地重新梳理她的短发,在这时候,她还想找个脱身的机会。可是她发现,敞开的黑漆大门外,已出现几个陌生的人影。
甫志高心神不宁地在堂屋里走来走去。
“江姐!”
江姐没有理睬。甫志高又在堂内踱上几步,用充满了感慨的声音说道:
“这一次回到川北,我感到变化真大,到处在抗丁抗粮,到处有民变武装。江姐,你们在这里工作得真好,群众这样高的觉悟,搞得敌人日夜惊惶,听说华蓥山纵队现在牵制了敌人不少的军队,真是了不起……”
[说着话,甫志高斜眼瞟了一下],江姐仍旧默然坐着,脸上毫无表情。他又把话题一转,十分诚恳地娓娓动听地谈起来。这时,便衣特务已经守在门边了。
“江姐,我真感谢你的帮助。你在重庆临走时教诲我的话,至今我也不敢忘怀。我一定永远遵循你的教导,为无产阶级光荣伟大的不朽事业献身……我记得,那时我们说过,胜利就要来了,雾散云开,阳光普照大地!可是真没有想到,我们敬爱的老彭同志,竟在胜利前夕,永远和我们分别了。江姐,我心里真是悲痛……”
“住嘴!”江姐脸色一变,鄙视着甫志高,知道脱身已不可能。华为已经走远,便不再和叛徒周旋,厉声问:“你到底来干什么?”
……
[江姐轻蔑得瞟了一下枪管],她抬起头,冷冷地对着叛徒狰狞卑劣的嘴脸,昂燃命令道:“开枪吧!”
叛徒一愣,仓皇地朝后退了一步,江姐立刻迈步向前,一步,又一步,把紧握手枪的叛徒逼到墙脚。江姐站定脚跟,慢慢抬起手来,目光冷冷地逼视着不敢回视的叛徒,对准那副肮脏的嘴脸,清脆地赏了一记耳光。
一群便衣特务,冲进门来,惶感地张望着。叛徒躲在屋角,一手握枪,一手捧住热辣辣的瘦脸发怔。
江姐不再说话,伸手披拂了一下自己的衣襟,凛然跨出堂屋,迈开脚步,径直朝洞开的黑漆大门走去……
(1)阅读选文第1—24段,说说江姐是如何一步步识破甫志高叛徒的嘴脸的。
——江姐识破了甫志高有关余新江和老许的假话——
(2)结合原著,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述效果。
这人是甫志高,穿着一件半旧的蓝布长袍,比送江姐上船时瘦了一些,装束也朴素了一些。
(3)结合语境。分析第段和段中画[]线的“瞟”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从选文看,江姐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5)根据选文内容,拟一个题目,不超过10个字。
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山地回忆
孙犁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送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得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1)“女孩子”一出场就对八路军战士进行了一系列刁难与批评,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孩子”的性格特征。
(4)选文末尾,八路军战士为什么“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王三
鲍尔吉·原野
①我来草原,已入八月。本应该翠绿无边的草原褐黄无边,是土的本色,不少牧民早上醒来,一看窗外眼泪就下来了——土地跟冬天一样,这哪是夏天啊!
②我住在苏木(公社)招待所。院子里栽种的西瓜、茄子和白菜绿得抢眼,跟夏天一样、院子里有机电井。
③头一天早上,我让骂声吵醒。一个女人骂:你个臭不要脸的王三,臭流氓!我趴窗看:做饭的妇女手指着天空骂,脸涨红,用围裙擦嘴角的白沫。她姓田。
④奇怪,这么偏僻的地方,一清早就有人上公社耍流氓来啦?也可能贼偷了厨房的东西,跳墙跑了。
⑤早饭是奶茶和肉包子,有切得整齐的咸菜条。女厨师忙着上茶。端包子,我想问王三的事没好意思张口,兴许是他们两口子吵架呢。
⑥吃完饭,到菜园溜达。红砖尖角砌的畦子里,白菜舒卷肥硕,畦子外边的青草快枯死了,闭眼睛等咽气呢。从开春到九月份,这儿没下过雨。菜畦子里的青椒、柿子长得都好,扑扑拉拉的,跟青草比,菜就是国家干部,人到这儿都想当菜种上。
⑦再看,畦子里晾着打开的西瓜,白瓢就开了,不好吃扔掉、也有红瓤扔的。在乡下,败家子才这么干。
⑧公社的院子大,赶上两个足球场那么宽绰,红砖墙围着一排天蓝色彩钢瓦屋顶的房子。出太阳前,几百只雨燕在彩钢瓦上空兜圈子,落下,全站标上,脑袋对着院子,好像特听话,墙边种一排向日葵,近前瞧瞧,花盘的瓜子少了挺多,露半拉白脸。
⑨傍晚,我在屋里点燃艾草,准备熏蚊子。窗外又有女人骂:“有种的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臭养汉老婆王三,你个挨刀的货!”
⑩王三是女的?当然女的也可以叫王三。我有个女同学就叫周三。再趴窗看,院子里没人。这一阵儿,苏木干部到各村抗旱,不来上班、我尽视野扫视从大门到菜地到办公室到简易厕所的大院之内,没人啊?只有一排喜鹊站高压线上,王三躲哪去了?也许这个女厨师有妄想症,独自说话,我耐不住好奇心,出了门。女厨师见我,羞涩而灵巧地转回自己房间。她四十岁出头,还会羞涩几年。
大片的火烧云在西天布阵,预示明日又是无雨的响晴天。喜鹊像跳水一样从电线上钻下来,在墙跟奔走,公社大铁门已经关上了,王三看来挺阴险,不现形,却没停止骚扰活动。
第二天我起得早,沿公路跑步回来,见女厨师用铁锹头端两只死喜鹊往外走。
我问咋回事?
我药死的。
你咋还药喜鹊呢,多不吉利?
要什么吉利?这帮家伙把葵花、西瓜、柿子都祸害得不像样了。
噢,喜鹊干的坏事。
她把死喜鹊扔到公路边的垃圾堆上,说,可惜没药死王三这个坏种,她拿铁锹头往高压线瓷壶上指,那儿站一个大喜鹊,
王三是喜鹊啊?
对,我给它起的名。它是这帮坏喜鹊的头子,指挥喜鹊往下冲、上墙、祸害瓜菜,都旱这样了,还祸害东西,真不要脸。
王三认识你不?
认识。你说它不要脸到了什么程度?把我洗晒的衣服叼下来,拿爪子踹、拉屎。它跟我记仇了,报复我,还站窗台上隔着玻璃朝我瞪眼睛。它们嗑瓜子不吃仁,光嗑,这叫啥玩意儿?
没过两天,女厨师撒在墙跟用农药泡过的菜被一只溜达进院的牧民的羊吃了,羊死了,女厨师用工资赔了羊,被辞退回家。
这个院子只剩下我和王三。它与我对视几天之后飞进院子,甚至到我身边散步。我对它说你害死了你的同事,害死了羊,害得女厨师下岗了。
王三像沉思,尾巴翘起来如令箭一般,它翅膀上的黑羽并非纯黑,有宝石的浅蓝色泽。
我忘了问女厨师,为什么管它叫王三呢?我怎么看都看不出这只喜鹊哪一点像王三。
(选自微信公众号“中篇小说选刊”)
(1)“王三”是谁?请按照行文顺序,写一写小说中“我”对“王三”身份的认识过程。
“王三”:“臭流氓”→→跟厨师可能是“两口子”→→喜鹊
(2)第②段写“院子里栽种的西瓜、茄子和白菜绿得抢眼,跟夏天一样。”那时是不是夏天?你谈谈对加粗字的理解。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的画线句,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结尾处,“王三像沉思,尾巴翘起来如令箭一般”“令箭”也叫令旗,旧时军中发令所用的小旗。请结合全文,说说运用“令箭”这一比喻的用意。
(5)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甲同学认为是女厨师,乙同学认为是王三,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小壶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说:“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嘛!”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
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
“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色说:“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
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石桥村冬季河边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场面祥和、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一毛钱的搅缠”,刻画了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
C.文章以“我”为叙述者,巧妙地串联几次对话,将几个不同时空的片段连接在一起,叙事灵活自由,节奏明快流畅。
D.文章讲述抗战中几位受伤的“战士”的故事,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讴歌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下列选项对文中“伙计”的性格特点与对应事例总结不准确的一项。
A.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追敌受伤;指挥民兵打赢伏击战。
B.不屈不挠。身受重伤,渴望再上战场杀敌报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C.自立自信。受伤后和残疾战友开合作社谋生,相信自己还有能力杀敌。
D.率直急躁。对掌柜言语粗粝,手上急躁肉弄得粗糙不干净。
(3)“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的作用不包括
A.增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
B.将“战士”的英勇与村干部的贪生怕死做对比,更突出了“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C.从侧面进一步强化“战士”英勇善战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
D.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使主题意蕴更丰厚。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走出沙漠
①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②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③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④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⑤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⑦“少啰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完了!
⑧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象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⑨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⑩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趁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A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吧。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的涌向湖边……
B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丛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了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文中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孟海是处于“我”对立面的一个人物,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刻画了他的性格。
D.“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我要摘下水壶”,由此小说的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
(2)“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肇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
(4)请简析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的作用。
AB
(5)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喜的花篮
琦君
①阿喜的手最最灵巧。有一次,他用软软的嫩柳条编了个好漂亮的小花篮,我把心爱的蜡制洋娃娃坐在里面,拎去给隔壁玉英看,玉英央求说:“小春,你可以借我玩一天吗?明天就还给你。”她正生病躺在床上,我当然应该借她玩的,第二天去看她时,她抱歉地对我说:“为了要研究花篮是怎么编的,我把它拆开来却编不回去了。”
②“那么蜡洋娃娃呢?”我连忙问她。“蜡洋娃娃的一只手膀,也被我睡觉时不小心压断了。小春,我真对不起你啊!”我好生气,跺着脚说:“你怎么把我借你玩的东西统统弄坏了。你是存心的,我不跟你好了。”
③我转身奔回家来,坐在门槛上大哭,阿喜吃惊地问我跟谁吵架了。我说:“玉英好坏,拆掉你编的花篮,又弄断我的蜡洋娃娃,她一定是妒忌我才这样做的。”
④阿喜一声不响地走开了,我奇怪他怎么不说话,就追过去对他再说一遍。他低声地说:“你别再讲,我已经听见了。”
⑤“那你为什么不理会我?”“你哭得那么起劲,一口咬定玉英坏,叫我说什么?你们一向那么要好,我知道玉英一点也不坏,只是不小心弄坏了你的东西,你不应该这么想的。”
⑥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阿喜说:“我再来编一个花篮,你去摘些鲜花放在里面,拎去给玉英,对她说,等她病好了,我会教你和她编花篮。那个蜡洋娃娃,你拿回来,我给你修好。”
⑦“真的?”我马上抹去眼泪,帮着阿喜摘柳条,守着他很快就编好了花篮。我在院子里采了一朵大红茶花,和一枝香喷喷的白玉兰放在里面,兴冲冲地拎去给玉英,她正喝了药,盖着被子出了一身汗,红喷喷湿漉漉的脸从被头冒出来,一眼看见我和我手中的花篮,张开嘴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⑧“玉英,这个花篮是阿喜特地编了给你的,阿喜说他会教你和我编呢。”“好漂亮啊!小春,你们真好,可是那个蜡洋娃娃的手膀……”“不要紧,我拿回去阿喜会给我修补。”
⑨她把洋娃娃递给我,又从枕头底下掏出一个拇指那么大的花布娃娃,塞在我的手心里说:“这个布娃娃是我姑妈给我做的,我好喜欢,但是我把它送给你。”好可爱的布娃娃啊!比我的蜡娃娃还好玩。我握在手心里奔回家来,摊开手给阿喜看、给妈妈看,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⑩妈妈看我这么高兴,也高兴地笑了。她慢条斯理地说:“小春何!你看玉英对你多好,她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你。你以后也要这样,不要总是把自己玩厌了的东西给别人,这才是相亲相爱嘛。还有阿喜他多好,总是用灵巧的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小玩意,让你送朋友,给朋友快乐。”
我听了妈妈的话,想到刚才实在不应该为断手膀的蜡洋娃娃跟玉英生气,我太小气了。我应该学阿喜,欢欢喜喜地为人编美丽的花篮,带给别人快乐。
(选自琦君《琦君说童年》)
(1)本文围绕“花篮”来写事件。请根据文本,完成表格。
事件的经过“我”的情感
阿喜编花篮给“我”,“我”借给玉英玩高兴、愿意
①,压坏蜡洋娃娃③
阿喜开导“我”,再编了一个花篮④
②,她回赠“我”花布娃娃非常高兴、惊喜
(2)结合上下文,说说“我低下头,说不出话来”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的阿喜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写出两点,并简要分析。
(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握在手心里奔回家来,摊开手给阿喜看、给妈妈看,我忽然觉得玉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5)本文题目“阿喜的花篮”有双重意味,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⑩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1)从“不慎掉进陷阱”到“爬到井口”,“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警觉地应对危险——
(2)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为什么“满脸憔悴”。
(3)请赏析文中的划线句“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
(4)试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5)标题“父爱陷阱”有什么丰富含义?
阅读课文“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至文章末,回答下列问题。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3)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i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ii“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4)如何理解结尾引用陆游的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5)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认牙
冯骥才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颗牙疼、哪颗牙酸、哪颗牙活动,他只要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比假牙还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耐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解!
华大夫医术高明,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过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眼镜,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解!
后来,华大夫一件事,把这两个费解的问题全解开了。
一天下响,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巡捕,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
巡捕问:“您一上午看了几号病人?”
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了6号。”
巡捕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6个人,怎么会记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明白告诉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有人举报说上午好像在您的诊所见过他。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
华大夫平时没牌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是让我瞧见,甭说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
两位巡捕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龈,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胞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姴了。他说那抢首饰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舂”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劫匪捉拿归案了。
巡捕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
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
巡捕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
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
巡捕听罢,惊奇不已。
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那费解的事就全明白了。他记不住人,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选自《俗世奇人》)
(1)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设置了几处悬念?请你一一指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2)巡捕为什么对华大夫记不住抢劫嫌疑人的长相感到怀疑?
(3)赏析下面加点的文字,并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i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ii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
(4)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大多以人物的绰号或名称作为标题,如“泥人张”、“快手刘”、“好嘴杨巴”,本文却以“认牙”为标题,你认为好吗?说说理由。
(5)纵观全文,华大夫为什么记性差却又医术精湛?给你什么启示?
惟有垂杨管别离
①住院部的大楼后边有一方小池塘,假山堆叠在水中,绿柳掩映在岸边。那柳树在春天里笼着一片青烟,夏日里垂下条条碧绿的丝绦,颇有一番风情。住在五楼西边的第二间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校附近村子里的孩子们都随父母去城里念书了,事实上学校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已经有好多年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连一天都没踏足过,只在梦里经常去逛逛。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成为一对师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者师,但这里她却成了全能老师,什么都教,识字、背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天文地理,甚至还教小病号唱起歌来……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测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反复教他,提醒他,数落他……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说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A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对着长长的通道走廊,继续哭。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非但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替他摇扇……春天来了,小池塘的水边开满了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花,B.岳老师陪小病号采几枝回来,那紫色的小花瓣里裹着鹅黄色的纤细的花蕊,在床头的空罐头玻璃瓶里一插,竟然也有几分精神。可是,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天文地理知识,甚至还有歌谱……好似一本百科全书。
⑦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⑧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北京了。他跟病房里的人——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仪式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①教小病号读数并考问——②——③岳老师更多陪伴小病号——④——⑤师生离别终背出诗
(2)从全文看,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④、⑤两段中A、B两处划线句的表述效果。
(4)“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岳老师的哭泣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5)请说说岳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相关练习。
秃鹤
曹文轩
①等到彩排了,蒋一轮才发现一件事没有考虑到:那个伪军连长,在剧本里头是个大秃子。他必须是个秃子,因为里头许多唱词与道白,都要涉及到秃子,甚至剧情都与秃子有关。如果他不是一个秃子,这个剧本也就不成立了。反过来说,这个剧本之所以成立,也正是因为这个连长不是一般的连长,而是一个秃子连长。
②桑乔这才发现,他当时所看好的这个本子具有令人发笑的效果,原来全在于这个连长是个大秃子。
③“这怎么办?”蒋一轮问。
④“不好办。”
⑤“就当柳三下是个秃子吧。”
⑥“你拉倒吧,他那一头好头发,长得像杂草似的茂盛。他一上台,别人不看他的脸,就光看他的头发了。”桑乔想象着说,“他往台上这么一站,然后把大盖帽一甩,道:‘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⑦蒋一轮“噗哧”笑了。
⑧桑乔说:“老办法,去找个猪尿泡套上。”
⑨第二天,桑乔就从丁四那里弄来了一个猪尿泡。
⑩柳三下顿时成了一个秃子。
于是,大家忽然觉得,《屠桥》这个本子在那里熠熠生辉。
彩排开始,正演到节骨眼上,猪尿泡爆了,柳三下的黑头发露出一绺来。那形象,笑倒了一片人。
桑乔又从丁四那里求得一个猪尿泡,但用了两次,又爆了。
桑乔说:“我们不能用猪尿泡了,万一汇演那天,正演到一半,它又爆了呢?”
“你是想让柳三下剃个大光头?”
“也只有这样了。”
蒋一轮对柳三下一说,柳三下立即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头:“那不行,我不能做秃鹤注。”仿佛不是要制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大家都很遗憾。
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乔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乔。”
“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有什么事吗?”
“你先别管。你就把这个纸条送给他。”
“好吧。”桑乔接过纸条。
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
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秃鹤早已不见了。
“大家立即分头去找。”桑乔说。
是桑乔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桑乔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
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
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选自《草房子》,有删改)
秃鹤:油麻地小学学生,名为陆鹤,因秃顶被同学们戏弄、嘲笑。
(1)第①段有何作用?
(2)“我不能做秃鹤”隐含着“秃鹤”在学校怎样的境遇?
(3)第段中蒋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4)陆鹤为了演好戏都做了哪些事?
(5)结合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理解,试谈谈陆鹤为什么要哭?
(6)本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众多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请你用上这两种描写方法,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不少于200字)
(7)结合《秃鹤》《故乡》《孤独之旅》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中陆鹤、闰土及杜小康的少年形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树神
①三爷爷受人尊崇,不完全因为年龄。当然,如果论年纪,他是后湾村最大的。后湾村(长寿)的老人不少,都彷徨在84岁的“坎”上;三爷爷九十有二,身体仍然硬朗,他除了缺落几颗牙,面颊稍往里陷外,鹤发童颜,看上去真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
②他的辈份也是最高的。
③但这都不是他受人敬重的全部理由。
④三爷爷没学过医,也没访奇方异术,却能治多种疑难杂症、他年轻时有过奇遇,一位化斋的老和尚路过后湾,见他乐善好施,便带他回山庙传授了一个秘方,专治跌打损伤。
⑤秘方其实不秘,大家都知道就一味草药,即寄生在樟树枝干上一种类似苔藓的植物,俗名骨碎草,但别人不清楚药引,更不懂推、拽、按、捺等手法。所以方圆几十里,有人伤筋动骨、脱白骨折,多求于三爷爷。
⑥三爷爷的正骨方法,比医院动手术、打石膏更省事、更实效。也可能因为,三爷爷接诊不收费,这是老和尚交待的,他从未违背。不过,有样东西三爷爷来者不拒,就是挂在堂前密密麻麻的各种锦旗。
⑦也有人事后销声匿迹,三爷爷也不计较。
⑧只要患者找上门,三爷爷总是仔细检查,一阵拔拉牵引,再用捣药罐捣烂新鲜的骨碎草,敷在疾处,喂下药引,轻伤者三天痊愈,重伤者十天半月也有明显好转。
⑨诚然,骨碎草也是关键,它生长的地方不同,药效绝然不同。骨碎草只生长在樟树上,樟树大凡也会寄生骨碎草。后湾四周有成片成片的樟树,唯村口一棵大樟树上的骨碎草最神效。
⑩这是一棵古樟,树龄逾千年,主干需四人合抱,虬枝曲而舒展,叶绿茂密,覆盖面积几近两亩,气势磅礴雄伟。正因为该树古老苍劲,村民历来都信奉它为神树,树底下原来还有一座土地庙,供奉“社公”的牌位,有人患重病,或家禽出现瘟疫,就去大树底下献贡品、挂彩幡、烧香放鞭炮,据说毎次都会逢凶化吉。
三爷爷肯定相信法力无边,他也认为自己治病一定有神灵相助。至于是树神显灵,还是社公保佑,就不得而知了。谁又说得清楚呢?何况,这里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后湾村距新城区两里地,早列入统筹规划,村外成片的樟树被命名为森林公园,土地庙迁走了,古樟底下砌了一个偌大的花台,周围铺满了草坪,已然是一个特色景点。
后湾村热闹了,休闲的市民,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天络绎不绝、这里零售业也应运而生,古樟旁边搭起了一排小屋,经营各种小吃和纪念品,生意火爆。
其中有家古玩店兼营骨碎草,20元钱一小包,现采现卖,供不应求。店门口竖起一块醒目的招牌:灵丹妙药有备无患!
村里人告诉三爷爷。他一惊,小步跑过去,对者树上的人作揖,一边说:“块下来,快下来!不要糟蹋了这些东两!”
商家并不理睬他。三爷爷也无法,那毕竟是人家的一条财路。
三爷爷到底年纪大了,很少离开家门,即有一日,老城区一位老太太在家摔裂了盆骨,动弹不得、因她患有高血压,医院不敢贸然动手术,儿女就把她抬到了后湾。三爷爷诊视了一下老太太的伤情,觉得不难应付,他从里屋拿出蒙了一层灰尘的捣药罐,让人搬把梯子去村口的古樟底下。
架设梯子前,三爷爷习惯亲自焚香礼拜,仪式虽然简单,那是对树神的敬畏。
古樟依然巍峨,只是树王光滑如镜,看不见一棵骨碎草,三爷爷望树兴叹,无可奈何地掏岀几粒丹丸,交给老太太的儿女手上,说:回去用米酒熬水送服,赶紧送你们娘去大医院吧!
(文/戴智生)
(1)以“树神”为题目,有什么用意?
(2)三爷爷为什么受人敬重?
(3)请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
(4)分析段中画直线句子的作用。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课文第28~32段,回答问题。
(1)“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这一处描写说明了什么?
(2)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述效果。
i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ii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章语言简朴自然,运用了大量的叠词、拟声词,如“噔噔噔”嘎叽”等,有什么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
一五一十
赵春亮
①伫立在门外,听着尖厉的寒风狼一般呜呜地啸叫,孩子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传到耳中,女人心里开始隐隐作痛。
②返回屋内,女人先将孩子丢在地上的布鞋规规矩矩地摆放在床脚,才拉过他,柔声问:“儿子,还在生妈妈的气?”孩子眼噙着泪花摇摇头,不说话。女人又说:“批评你是想让你记住,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孩子点点头:“妈妈,我只是想让你高兴。”女人一把搂过儿子说:“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棒了,你不该自己改分数的。”
③擦干儿子的眼泪,女人才想起,日子一晃已经跌进了腊月,年味也开始在山村弥漫。在男人没回来之前,得把家里拾掇一下,让在建筑工地上受苦了一年的男人能过个舒舒服服的年。女人眯着眼想:得买几张年画儿,新添几双筷子,还得再买口炖肉的铁锅,顺便再给儿子买点儿零食……
④女人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50元的票子,决定去趟镇里。
⑤前天下了一场小雪,山坡上全白了,山路逶迤在大山半腰,像是一条黑色的腰带。路有些湿滑,女人索性步行,反正也没事儿,权当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欣赏一下雪景。行人很少,冷风一吹,女人觉出一些冷意,顺势将围巾裹得更严实了一点。
⑥快到镇上时,女人朝兜里掏了一把,立刻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衣兜竟然漏了一个大窟窿,哪儿还有钱的影子?该不是装其他衣兜里了吧?女人将全身上下翻了个遍,仍是没有。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即便丢在路上,也未必就被人捡起,女人心存侥幸扭头便往回走,循着原路回去兴许能找到。女人再没有了来时的心定气闲,开始有些慌乱,两眼不住地在地面逡巡,幻想着那张绿色的钞票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⑦男人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场景浮现在女人眼前,女人一阵心疼,眼泪开始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呢?50元,抵得上男人干小半天的活儿了。儿子平时嘴馋,每次去镇上总是望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零食流口水,自己狠了几次心都没舍得给他买。这下可好,崭新的50元大钞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女人感觉热乎乎的眼泪终于淌了下来,瞬间被冷风吹得没了一丝温度。
⑧离家越来越近,北风仍是不徐不疾,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一张薄薄的钞票丢在地上,风一吹,说不定早飞到哪里去了呢!女人越发懊恼、失望和自责。女人不由得将搜寻范围扩大到路边的雪窝和树丛中。
⑨就在女人将要绝望时,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野,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走近一看,天啊,分明是一张百元大钞。
⑩女人弯腰捡起钞票,心中不由暗暗高兴。老天爷,你让我丢了一张五十的,却又来了一张一百的,是对我的补偿吗?可转念一想,自己的50元终究还是丢了,这个丢了100元钱的人岂不是更加着急?女人头脑中不由得想起刚才教儿子的那些话:做人就得一五一十。这样想着,女人静静地立在风中,她坚信,那个丢钱的人和自己一样,一定会循着原路寻来的。
直到天擦黑,女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儿子从屋里扑出来,大声说:“妈,你骗我,你又出去揽活了吧?还说去给我买零食?”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这时,只听儿子又说:“钱都没拿,你还说去镇上?”
女人一怔,赶紧跑进屋里。看见那张绿色的钞票果然安静地躺在桌子上,女人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啊,搂着儿子大笑,眼泪又快流出来了。
(选文有改动)
(1)请阅读第③至段,填写下表。
情节“女人”的情感
准备买年货,出发去镇里心定气闲
快到镇上时,发现钱丢了(1)
(2)暗暗高兴
想到失主急,静立风中等(3)
回到家里时,见钱躺桌上幸福、激动
(2)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i做人就得一五一十,来不得半点儿虚假。
ii女人笑了,心里想,等会儿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讲讲今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路边一抹红色突然跃进视野,一张红彤彤的钞票竟然静静地躺在路边的雪地上,像是一簇燃烧的火苗。
(4)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第28个“馅饼”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在碰到哈提雅之前,我是一直信奉这句话的。
在等导游买票的工夫,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吾尔族小姑娘,高高的鼻子,深陷的欧式眼窝,戴着镶着珍珠的黑色小帽,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摇摇手。
“阿姨,你是老师吗?”
“我当过老师。”我有点儿惊诧,我有过四年的乡村教书的经历,可她怎么能看出来?“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你的东西怎么卖?”我心想,干脆买一个。
她解了一个,递给我:“给你,不要钱。”
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
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地说:“真的不要钱。”
“那我不要了。”我也很干脆地说。
导游在招呼大家了。我随着队伍进去,朝她挥挥手。玩了两个多小时走出来,我一眼就看见那个小姑娘还在出口处站着。
“给你。”她又来了。
我仍然没要。沿着周围的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的是五元。于是,当她再次把铃铛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不要钱。”她着急地说,“送你的,”“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笑。
我接过那个铃噪,吊坠上刻着一只老鼠。我正好就是属鼠的。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条鼠头木制项链。
“好,我收下了。”我说。我打定主意,上车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外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奔跑起来,跟着我们的车。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
司机把车停下来,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我说。
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在我的要求下,她写下了地址。
从新疆回来,我洗好了照片,买了一套童话集和文具,想邮寄却发现地址找不到了。最后我还是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一封信。
“阿姨,谢谢你。听很多人告诉我有我的包裹,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送了28个铃铛,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很爱我们。后来她走了,我就不再上学了,我很想她。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呆住了……
她给我的,确实是一个香醇的“馅饼”。这个“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个“馅饼”糟蹋了。
平生第一次,我开始为自己一向得意的所谓智慧和经验而自卑起来。我方才发现,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为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她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无垠草场。
哈提雅,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28个“馅饼”。
(1)结合全文,思考标题中的“馅饼”的真正含义。
(2)选文第1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3)说“但是我把这个‘馅饼’糟蹋了”,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下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
i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ii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笑得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5)细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哈提雅的形象特点。
(6)选文与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都使用了的写作手法。用这种手法,可以使多变,波澜起伏;前后鲜明的对比,使更加丰满真实;同时也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武松打虎
施耐庵
①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KOL合作合同(可直接使用)
- IT服务外包合同
- 砂石料采购与验收协议
- 牡丹江2024年07版小学5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真题试卷
- 农业合作社董事长聘用合同
- 有机农业旋耕施工组织方案
- 屋顶光伏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校园水质监测数据公开制度
- 小学班级团结互助活动方案
- 班组建设与班组长管理技巧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人教(PEP) (共16张PPT)
- 朝鲜半岛局势紧张课件
-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
- 小学生量感培养的调查问卷(教师)
- 【高中美术课件】礼仪与教化
- 名著老人与海考题集锦带答案
- 概预算审核实施方案
- 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主题教育课件PPT模板宣传PPT动态PPT
- 国四部分重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型号
- 对当前矛盾纠纷主要类型、特点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