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
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和私人
生活相比,有以下特点:
••••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
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开放性、
透明性、与他人和社会的关联性。
(二)公共生活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
・衣业社会:公共生活较大发展。
•工业社会:公共生活得到极大的扩展。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现代交通工具如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的发
展,拓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加了交往的频
率。
现代传媒手段如广播、电视、新闻载体
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信息快速、便捷、
充分地传播与交流。
现代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互联匚;
的广泛使用,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四)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涉及家庭以外的一切社
会生活领域,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交往的频率日
益提高,覆盖的面越来越广泛。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社会交往对象扩大,
逐渐由昔日的“熟人
交往”转向“陌生人
交往”。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人们社会活动的内容与
方式更加丰富,进而提出
了完善公共设施及其管理
的要求。
在女生宿舍的过道上安装摄像头,
教室接吻,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
活的有序化状态;它由公共生活规范来维持和保
障。
公共秩序所涉及的范围:工作秩序、教学秩
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
等。一切公共生活领域都需要有相应的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
提和基本特征。
如果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各行其是、随心所欲,
社会就处于混乱状态。
没有秩序和规则,社会
不可能得到发展。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产秩序、商业
秩序、流通秩序、交通秩序等;
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出现相互交叉,公共
秩序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活动。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的基本保障
社会风气良好、人际关系协调、
居住环境优美、社区秩序并
然……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需要安定而舒适的生::
活环境,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对自身枚制
和自由的保护。
只有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才能从根
本上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四)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
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程度和秩
序意识,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和
文明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要求。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和法律
(-)道德与法律追求目标的一致性
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它们的目标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
共生活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道德需要法律为支撑,法
律需要道德为补充。
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更清晰地体现“依
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道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特点
强调人的“自律”。在公共生活中,德
发挥作用的范围是广泛的,它引导人们通过
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产生自
律,自觉把行为保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
道德调节具有广泛性,不仅深入到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法律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特点
••••
强调“他律”O在公共生活中,法律发挥作用范
河是有限的。它主要是针对那些危害公共生活序
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限制和惩处,警戒人们遵守规
范。
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法律直接干涉的只是极少数
人的“自律”失效、越出基本规范的行为。
.
ZvZv-™1H一
弟一p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的定义及内涵
社会公建基
指在社会交
在和智终生
活中公民龙
该遵守的最
基本的道旋
准则。
余秋雨谈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的内涵: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
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
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
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继承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要尊重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
A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A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
♦是打开心扉的钥匙岂明礼猊十7用语
♦是交流思想的窗口请
您好
♦是沟通感情的桥梁谢谢
对不起
日月才L%兄再见
中华工*VJ,礼中^5也
*彳至今^:尺,----力永•才目与三
仔攵人¥r才L-力、£*上里
才L至攵75]仝、坦£应&下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
传统美德,是社会主
义道德核心与原则在
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
也是人道主义的基本
要求。
«且2彳才乂£之
DL/--
五w,一ALX1K
*才/~
助人为乐
•••
(三)爱护公物
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种
护
爱爱护好公物,使其物尽其用、用有
所
值
义
务,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
O
(四)保护环境
是对全人类生存发
展利益的维护,也是
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
任。
(五)遵纪守法
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
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
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台1名】三益-;去加]为4-
令业5方生戈.法文1人,生
彳亍为义电李巨.*孑匕小:毛•
人人守洼T.天L下才干
32Q: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1、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建设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各个时期开展的公德建设活动
50年代”教育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
共财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
主义。”
——(《宪法》第24条,1984年12月)
文明ft■
2、社会公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r:
2002年国庆节十天长假过后,天安门广场留下了十几万
口香糖的痕迹,平均每块方砖粘有十几块口香糖,对
此,环卫部们先后设计了三套清洗方案,皆因怕损坏
方砖而放弃,最后仍然采用人工铲除的方法,上百环
卫工人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口香糖痕迹清除。吃口
香糖本来是为了口腔文明,可是,天安门广场却因此
没有了“文明”。你对此如何看待?
3、大学生是传播公德意识
践行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一些大学生
如在课桌上乱写乱画、逃课、上课迟到早退、
在教室里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扔垃圾、随意哧毁
折叠涂画公共图书、在公共厕所便后不冲洗、在课
堂上打电话、在网上发布不健康消息、在公共场所
行为举止不得体等。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1、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
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
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
交流工具。
从1997年至!12006
我国络使用量居世界第二位
年,不到10年间,
我国网民人数从62
万上升到工,1亿,
增加近180倍。可
以说,互联网已覆
盖我们生活的各个
方面。
曹文忠朱剑皎编制(新隼社11月15日友)
(-)网络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1)网络不文明行为令人生厌
(2)黄色淫秽信息令人担忧
(3)网络欺管等犯罪行为令人气愤
(4)网恋和网婚雨后春笋令人担心
W兄W♦”…
不会电!还溟语学家睢,连也“语客・用不懂
(三)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
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
促进网络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
促进网络应用繁荣;
♦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
促进网络和谐共处;
•••
♦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
促进网络安全可信;
♦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
促进少年健康成长;
♦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
促进网络百花齐放;
♦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
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四)大学生应当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A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A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A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小结:
社会公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W
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涉及到社会公德。大
学生要从点滴细微的身边小事做起,培养社
会公德意识,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道德规范:"血豳或不应方慈样V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
论、习惯。
法律规范:“二演式不准降急样”;
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
防、制裁。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法律是最有权威的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
具有普通约束力,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自觉守
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强制的
方式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O
。法律规范的作用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
《治安管理处罚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跳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道路支通安全法》
法0出版社
《维护互账网安全的决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
t2006名3月1日起施行。
•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
逡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
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法
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
条"O
1、立法目的及基本原则::.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
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行: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金害
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第、
吊销公*机关发放的许可证、F艮期出境或者
驱逐出境。
•处罚程序
•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执法监督
扰乱社会秩序
N
O
\再说!
•酒鬼闹事将受罚可被约束至酒醒
•足球流氓12个月不能看比赛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0日以上
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
(-)《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声
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
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律。
•包括总则、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集会
游行示威的举行、法律责任、附则,共5章36
条。
•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细
贝U》,是关于集会游行示威的行政法规。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
II-政府依法保障
II-权利义务一致
II.和平进行原则
2
(三)《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H"一次会议
通过。
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
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47条。
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
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体废
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法》等法律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阂展;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
治;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
保护。
•••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名校初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仁爱学院《大学俄语语法(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装饰工程造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城乡规划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7.1《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
- 2025年山东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护理
- 2025年-广东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市场营销学试题》真题完整试卷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 2024陕西中考数学二轮专题训练 题型四 尺规作图 (含答案)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中医类新技术新项目
-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34张
- 烫伤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三(第八~十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2024年漳州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