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

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荀子说:“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

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

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本意,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

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以“实然”指导“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西方思想家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天然本性、自在生命和现实状态为根据,去思考和说明什么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

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

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是古代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之一。

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和信仰对象。

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方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

B.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

C.文章论证中西方“正义”概念强弱性的思路相同:先点明思考路径,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得出结论。

D.文章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论证后,分析了正义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B.无论是被看做“天经地义”的自然启示,还是来自人类良知的“绝对命令”,都可以看做正义的“理应如此”的“理”。

C.“正”指“实然”状态,“义”指“应然”认知,二者间的指导关系中西方相反,因而“亢旱三年”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

D.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属于儒家“仁”的学说,淡化“人权”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

2.(12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民艺泛称民间艺术,是相对所谓的“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而对乡野艺术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日用问题或为满足民俗民风的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品或者文化艺术形式的总称,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地方)音乐、民间(地方)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狭义的民间艺术则偏向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包括了乡土美术(绘画)、乡土手工艺等各种物的表现形式。民艺创(民间艺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艺方式满足日用和仪式需要。作品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使得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艺的根本在民间生活,其政治、经济、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区域性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或消亡,并非来自人们的一厢情愿或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多取决于它与市场经济的适应程度,与现代生活文化的融合程度。

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形态的渗透植入,民族性与商业性可以在生态旅游平台上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均衡点。把可持续性民艺、可持续性村寨、可持续性农业等统一规划在特色地域发展规划中,立足于民族的区域性文化传承,推进产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催生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在民族特色产品的活态开发、生产、流通的同时,推动注重民族文化传播的人文生态旅游,甚至延伸到发展地方农业生态体系。让民艺回归民间、回归生活,给本土生活附加更多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摘编自李红梅《让民艺回归“民艺”》)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的生理及物理的科学属性。那是一种不受什么透视学、解剖学限制的自由创造:只要能表现心中的意念,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的客观形象都可加以改造、变形或组合。民间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或规整概括,或装饰均衡,或模糊抽象,或大胆夸张,只要认为好看,便都合情合理,却不必符合科学之理。三头六面,人首蛇身,鸟腹有兽,象中有象,只要能为意念服务,俱无不可。一言以蔽之,民间艺术是一种从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

民间艺术的意念不是沿袭本源艺术的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思想。因此,民间艺术所选取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从先人处传承下来的,诸如鱼、蛙、葫芦、十二生肖等;另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来的,随意念而组合,手法多样:有象征,有谐音取意,有会意,有直喻,有隐喻。象征是用多个形象组成一整套的“语言”,以表述一个复杂的意念。如鱼枕是在双鱼的造型上再绣五毒形象,又在耳孔上加桃子的轮廓,使此鱼枕具有辟邪和保佑生殖繁衍、长寿等一整套互相关联的意念。因为鱼是从本源艺术传承而来的生殖保护神形象,五毒代表邪,桃子代表生殖繁衍和长寿。

民间艺术对于空间的处理,从不受焦点透视、解剖学或比例观点影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要求,即让想表现的所有东西都看得见。这样一来,所创造的画面就在互不遮挡的平面上展开了,重要的就放大,次要的就缩小,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取其神,保其意。

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行、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的。历代的中国平民百姓,觉得只有强烈的色彩才可以与大自然匹配,与天地协调,往往喜爱对比强烈、鲜艳明亮的颜色。因此,原色是民间艺术的基调。但五行、五色观和民俗的影响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间艺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突出某一种颜色,以表述审美和生存功利上的追求。例如喜事的民艺品尚红,丧事的尚白;纸马与神灵和祈福有关,所用颜色就根据五行、五色观: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此外就是个别的主观用色,那就更自由、更意念化了。

(摘编自杨先让《追寻中国民间艺术的源与流》)

材料三: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其话语体系是几千年来文艺创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而形成的用来交往、描述、解释、评价艺术活动的言语符号系统。所以,提升民间艺术话语体系的时代性,是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的前提。时代认同需要经过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与理性升华三个阶段。首先,情感共鸣是适应时代性的起点,主要是指话语主体对民间艺术产生的情感共振。其次,价值认同是中心环节,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认可与同意。再次,理性升华是最终环节。在经过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后,话语主体经过理性思考,廓清民间艺术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民间艺术具有时代性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求灵感,另一方面要转化为新时代的话语表述。原有的民间艺术话语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话语构成,显得呆板、生硬与滞后。因此,在新时代场域下,必须在原有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辩证分析基础上实现一种积极的扬弃。一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整合和提炼,结合时代特征,实现民间艺术话语的再生产。二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进行革新。也就是说,保留和提炼传统具有价值的话语,摒弃不能再加工、再生产的话语内容,从而实现话语创新。除此之外,考量和分析民间艺术话语体系的创新,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这个宏大的叙事背景,要让先进思想、有效内容和时代精神,有机地升华改造民间艺术,不断推进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转换与创新。

(摘编自王宏硕《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属于乡野艺术和“草根艺术”,与文人、宫廷、贵族艺术不同,它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来自底层民众。

B.民间艺术主要指民间造型艺术,如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绘画等,民间艺人往往在艺术上表现自己的意念。

C.民间艺术基于民间生活,其作品本是为了满足日用需要,因此能反映民间生活和风俗,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民间艺术是一种“意念艺术”,其意念往往能体现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或祈福消灾、趋吉辟邪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创侧重于表现自己的意念,因此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品中的人或物往往给人失真感和荒谬感。

B.中国民间艺术往往选择传承先人或生活中的形象,运用象征、谐音取意、会意、直喻、隐喻等手法来表述思想愿望。

C.只有用新的表现形式来表述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D.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也难免有缺点,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不可能摆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先进思想的影响。

(3)民间艺术是指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也指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传承民间艺术。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泽冯至

子胥心里的仇恨像一块顽石似的在压着他,越转越累,忽然倒在地上,醒来全身是汗,四肢感到酸痛。睁开眼睛,太阳已经向西移动了许多,四寸的小人仿佛还在灌木丛中出没,定睛一看,有一个短发的年青的野人在那里采撷什么。等到他赤裸的脚从树丛里迈出来时,他的前襟向上兜起,显然是兜着一些可怜的东西。子胥欠起身,望着他向自己走近,嘴里还哼哼着简单的歌词。他走到子胥身边,用惊讶的眼光打量了子胥一番,自言自语:

“这一带草泽上,除却光彩的雉鸡、驯顺的麋鹿点缀长昼外,不常看见一个人影,你这外乡人全身灰尘,你是从哪里来的,要往哪里去呢?”

子胥听他的口音里也带着郢城的土音,再看他的面容清瘦,眼光锐利,举止也文雅,不像是从没有教化的野人。子胥并不回答,只是反问他:“你这青年,为什么把头发剪短,离开南方的故乡,尽日在荒野里驰驱呢?”

“还是与雉鸡麋鹿同群,比与人周旋舒适得多呀!——我十几岁的时候,就遭逢楚国的变乱,眼看着今天还是一个声势赫赫的国王,率着举国之众东征西讨,明天就流离失所,死在野人的家里。后来我入了国学读书,又看着他们的宫殿日日增高,但是纯洁的山川被这些人糟蹋得一天比一天减色。我懒得和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来往了,我剪短了头发,和结婚不久的妻离开了郢城,来到这人迹罕至的林泽。年成好时,吃得也好些,年成坏时,就采些藜实回家碾成粉煮羹吃。高兴时也把这些东西,”——他用手指着他兜内的藜实——“分给雉鸡麋鹿。在这中间我却体会了许多道理。……你,看你的服装,一定是从有许多人的地方来,往有许多人的地方去。今天你经过这里,就不会有一些从未有过的感想吗?”

“我心里有父母的仇,兄弟的仇。这些仇恨是从人那里得来的,我还要向人那里抛去。在这里我只觉得空虚,我的仇恨没有地方发泄,我怎能向雉鸡麋鹿吐露我的仇恨呢?”

“但愿雉鸡麋鹿能够消融了你的仇恨。”

“仇恨只能在得来的地方消融。”

两人的谈话有些格格不入了,但又共同感到有能够融会贯通的地方,无形中彼此有些依恋。最后那青年说:

“今天,你能不能暂时把仇恨和匆忙放在一边,在我的茅屋里过一个清闲的夜呢?”

子胥也觉得今天的路程实在也有些渺茫,倒不如就近休息一下。他问——

“贵姓尊名呢?”

“我在这里,名姓有什么用呢。当我剪短了头发,伴着年少的妻,走出郓城,往这里来时,一路上的人不知为什么称我作楚狂。”

子胥和他并着肩,缓缓地往草泽中间走去,子胥也真像是暂时忘却了仇恨,听懂了那狂人所唱的(几十年后仲尼也听过的)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翻来覆去的歌声,在子胥的心里搅起波纹,最后一句,更使他沉吟不置。一个扬着头唱着,一个低着头想着,转眼间,一座茅屋已经在远远的林边出现了。再走一小程,对面草径上走来一个绿衣的少妇,她一看见丈夫就喊:

“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呢?”

“今天采了许多藜实,还接来一位贵客。”

少妇迎上来,又转回身,伴着两个男子走到茅屋前。楚狂忽然在屋门前看见了两行新驶过的车轮的痕迹,发了一怔:

“我们这人迹罕至的门前,今天怎么会有车轮的痕迹呢?”

“方才有一个官员,匆匆地从这里驶过,说是要赶路程,投奔宿处。”他的妻回答。

“幸亏我在外边多延迟了一些时间,不然又会找出什么麻烦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门推开,子胥在屋里坐下。

小茅屋坐东向西,门打开后,满屋都是阳光。子胥望着对面疏疏落落的几棵乔木,在这清闲洒脱的境界里,把他仇恨的重担也真像件行李似的放在一边。那少妇已经在茅檐下堆起一堆松球,提着罐子到外边取水去了;那青年把松球燃起,刹那间满屋松香,使人想到浓郁的松林在正午时候,太阳一蒸发,无边无际是神圣的香气。这对青年夫妇的生活,是子胥梦也梦想不到的,他心里有些羡慕,但他还是爱惜他自己艰苦的命运。二人在他面前走来走去劳作着,他不由地起了许多念头:你们这样洁身自好,可是来日方长,这里就会容你们终老吗?有多少地方,雉鸡已经躲藏起来,麋鹿也敛了行迹,说不定有一天这里会被开辟成畋猎的场所,到那时有多少声势赫赫的人要到这里来,你们还要跑到哪里去呢?将来就不会有人把你当作某种贱民来驱使吗?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莹洁,鹓雏不与鸱鸮争食,——我却要把鸱鸮射死……

子胥想到这里,看眼前只是一片美好的梦境,终会幻灭的;自己的担子就是一瞬间也放不下来了。他想,明天一破晓,就要离开这里,看情形,郑国一定不远了。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林泽》为第二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狂因楚国的变乱和政治的黑暗而离开郢城,他不愿和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来往,便来到人迹罕至的林泽。

B.楚狂认为子胥若隐居在山林中,是能够消融仇恨的,但子胥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只有报仇才能雪恨。

C.文章在刻画楚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外貌和语言等描写手法,人物形象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D.子胥有些羡慕楚狂夫妇在林泽中简单美好的生活,但又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担忧,这是一种杞人忧天。

(2)楚狂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进入林泽中,子胥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氏者,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木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墓腹中大馁遂负蕲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

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到死!”诚乃归。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欺②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恶,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教之,入肉者已寸许。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劃③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删改)

①劬(qú):劳苦。②款(xū):忽然。③割(li):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B.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C.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D.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畜”意思是“隐藏”,和“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中“畜”的意思相同。

B.“愀然”意思是“不愉快、忧愁的样子”,与《赤壁赋》中“苏子愀然”的“愀然”意思相同。

C.“倩”意思是“请、请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中“倩”即为此意。

D.“累”意思是“连累”,与《老子四章》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累”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讷、张诚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继母牛氏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张诚,却对张讷苛责打骂。

B.张诚知道哥哥受母亲虐待,想方设法为哥哥送去食物,并认为哥哥体弱,不应太劳累。

C.张诚砍柴时手指被划破、鞋子被扎破也毫不顾惜,只想着第二天带斧子来提高效率。

D.张诚砍柴约一束之后就主动回到私塾,怕老师训斥他不得不告以实情,后获得老师的赞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②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猛虎闻军声吼叫,水中鱼龙因战火发怒,借想象中动物的强烈反应突出了战事之激烈。

B.“一鼓困曹瞒”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C.面对美景却无心观赏,而是感伤时世,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应生活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南宋。

D.词中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述方式,使情、景、理有机统一,水乳交融。

(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塑造周瑜形象的不同点。

三、解答题

6.(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饮中八仙歌》勾勒出酒中八仙的群像,而文人与酒确有着不解之缘。因受门阀制度的压抑,满怀愤懑的鲍照想要以酒来宽慰自己,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醇酒与美景中自得其乐,他能够“①,眄庭柯以怡颜”;与朋友推杯交盏的李白不看重富贵的生活,只愿久处醉乡不愿清醒“②,③”;贬谪于浔阳的白居易面对江、月美景,只能以独自饮酒来排遣沦落之情,“④,⑤”;而在泛舟赤壁的苏轼笔下,“一世之雄”的曹操有着“⑥,横槊赋诗”的英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裁剪,给家中增添①的期待?——是窗花。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戴着老花镜盘腿而坐,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花团硕大②,荷花清淡素雅,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伫立,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婀娜多姿,鲤鱼跃出水面……她能剪出③的休憩场景: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她们讲出的串串故事拴住了一帮穿肚兜的娃娃;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旑旎多姿的窗花舞得虎虎生风,团圆祥和的喜气笼罩千家万户。新年的热闹活络刚刚过去,春天的细雨悄然而至。

雨是人的离愁别绪,丝丝缕缕,声音沙哑,柳条摇曳着,这也是四月里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记忆,是不肯抹灭或是减持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光明媚,烟雨纷纷里,人影浮动的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或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2月11日,有删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窗花是中华民族的年俗之一,请你以“年俗”为主语,用排比句写出年俗的内涵。不超过60字。

(3)古典诗词使用不同的标点重新断句,会产生不同的表述效果。下列对杜牧《清明》的不同断句,其中更能凸显羁旅漂泊之感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大脑中思考的内容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所见所闻的事物的影响,①。例如,看见穿西装的人就会想起商务上的事情,看到夏日的照片就会想起吃西瓜,这些心理现象都与启动效应有关。研究认为,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因有密切关系的词汇和概念容易相互刺激而受到影响。

1996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巴奇等人发表论文称,启动效应不仅对脑内的信息处理有影响,②。在他们进行的试验中,参与者因为频繁看到的某些词汇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该试验要求被试者用给定的词汇写一篇文章。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分到了诸如“粗鲁”“打扰”等给人留下冲动印象的词汇,另一组分到了诸如“礼貌”“尊重”等给人留下稳重印象的词汇。作业完成后,被试者需要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向试验负责人作汇报,而此时试验负责人正在那个房间里与别人说话,而且故意制造出对话频密、不好插话的氛围。

被试者何时会打断他们而插话呢?依据结果发现,与分到大量稳重词汇的小组成员相比,分到大量冲动词汇的小组成员倾向于更早地打断他们的插话。也就是说,分到诸如“粗鲁”“打扰”等词汇的被试者,③;而分到诸如“礼貌”“尊重”等词汇的被试者,其行为会不自觉地变得温和。可见,所接触的词汇内容的确会影响到人们之后的行为。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代学者阮元评价黄易(清代篆刻家、西冷八家之一)时说:“尝谓刻印之法当以汉人为宗,萃金石刻之精华以佐其结构,不求生动而自然生动矣,又谓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二语,可为刻印三味……”小心落墨是指在写引稿(刻章前用细毛笔在石章上书写所刻文学的底稿)时要精心设计,小心落笔,力求字形和章法布局的完美;大胆奏刀是指在开始落刀篆刻时大胆沉稳,不拖泥带水、谨小慎微,在干净利落的刀法中完成篆刻艺术的创作过程。小心落墨体现了周密规划,大胆奏刀体现了果断执行,两者兼顾,方可成事。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

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荀子说:“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

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

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本意,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

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以“实然”指导“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西方思想家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天然本性、自在生命和现实状态为根据,去思考和说明什么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

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

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一般来说,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是古代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之一。

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和信仰对象。

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方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

B.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

C.文章论证中西方“正义”概念强弱性的思路相同:先点明思考路径,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得出结论。

D.文章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论证后,分析了正义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

A.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B.无论是被看做“天经地义”的自然启示,还是来自人类良知的“绝对命令”,都可以看做正义的“理应如此”的“理”。

C.“正”指“实然”状态,“义”指“应然”认知,二者间的指导关系中西方相反,因而“亢旱三年”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

D.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属于儒家“仁”的学说,淡化“人权”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

(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

(1)A.“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有误,第一段表述为“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去掉状语,扩大了范围。

故选A。

(2)C.“继而通过层层因果分析”错误,第六段分析西方的情况用了两层因果关系,第七段分析中国的情况只用了一层因果关系,所以,“层层因果分析”错误。

故选C。

(3)A.“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错误,文中说“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其中“某些”表明思考路径还是有相同部分的。

C.“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推断错误,根据第四段,中西方在这点上认识相同。

D.“由于淡化‘人权’概念,导致……”因果倒置,由原文倒数第二段“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可知,“淡化‘人权’概念”是果而不是因。

故选B。

解析:

(1)A

(2)C

(3)B

信息判断类题目的方法:

①材料与选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项进行一一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

②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所列材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

③关注细节法,关注材料中的细节,进行比较鉴别,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2.(12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民艺泛称民间艺术,是相对所谓的“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而对乡野艺术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日用问题或为满足民俗民风的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品或者文化艺术形式的总称,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地方)音乐、民间(地方)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狭义的民间艺术则偏向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包括了乡土美术(绘画)、乡土手工艺等各种物的表现形式。民艺创(民间艺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艺方式满足日用和仪式需要。作品往往与生活密切相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使得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艺的根本在民间生活,其政治、经济、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区域性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或消亡,并非来自人们的一厢情愿或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多取决于它与市场经济的适应程度,与现代生活文化的融合程度。

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形态的渗透植入,民族性与商业性可以在生态旅游平台上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均衡点。把可持续性民艺、可持续性村寨、可持续性农业等统一规划在特色地域发展规划中,立足于民族的区域性文化传承,推进产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催生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在民族特色产品的活态开发、生产、流通的同时,推动注重民族文化传播的人文生态旅游,甚至延伸到发展地方农业生态体系。让民艺回归民间、回归生活,给本土生活附加更多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摘编自李红梅《让民艺回归“民艺”》)

材料二: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并不考虑表现对象的生理及物理的科学属性。那是一种不受什么透视学、解剖学限制的自由创造:只要能表现心中的意念,任何自然界的或外在的客观形象都可加以改造、变形或组合。民间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意念的表现,或规整概括,或装饰均衡,或模糊抽象,或大胆夸张,只要认为好看,便都合情合理,却不必符合科学之理。三头六面,人首蛇身,鸟腹有兽,象中有象,只要能为意念服务,俱无不可。一言以蔽之,民间艺术是一种从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

民间艺术的意念不是沿袭本源艺术的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思想。因此,民间艺术所选取的形象,有一部分是从先人处传承下来的,诸如鱼、蛙、葫芦、十二生肖等;另一部分是从生活中来的,随意念而组合,手法多样:有象征,有谐音取意,有会意,有直喻,有隐喻。象征是用多个形象组成一整套的“语言”,以表述一个复杂的意念。如鱼枕是在双鱼的造型上再绣五毒形象,又在耳孔上加桃子的轮廓,使此鱼枕具有辟邪和保佑生殖繁衍、长寿等一整套互相关联的意念。因为鱼是从本源艺术传承而来的生殖保护神形象,五毒代表邪,桃子代表生殖繁衍和长寿。

民间艺术对于空间的处理,从不受焦点透视、解剖学或比例观点影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要求,即让想表现的所有东西都看得见。这样一来,所创造的画面就在互不遮挡的平面上展开了,重要的就放大,次要的就缩小,不受视觉空间的限制,取其神,保其意。

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行、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的。历代的中国平民百姓,觉得只有强烈的色彩才可以与大自然匹配,与天地协调,往往喜爱对比强烈、鲜艳明亮的颜色。因此,原色是民间艺术的基调。但五行、五色观和民俗的影响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间艺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突出某一种颜色,以表述审美和生存功利上的追求。例如喜事的民艺品尚红,丧事的尚白;纸马与神灵和祈福有关,所用颜色就根据五行、五色观: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此外就是个别的主观用色,那就更自由、更意念化了。

(摘编自杨先让《追寻中国民间艺术的源与流》)

材料三: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其话语体系是几千年来文艺创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规则和规律而形成的用来交往、描述、解释、评价艺术活动的言语符号系统。所以,提升民间艺术话语体系的时代性,是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的前提。时代认同需要经过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与理性升华三个阶段。首先,情感共鸣是适应时代性的起点,主要是指话语主体对民间艺术产生的情感共振。其次,价值认同是中心环节,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认可与同意。再次,理性升华是最终环节。在经过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后,话语主体经过理性思考,廓清民间艺术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民间艺术具有时代性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求灵感,另一方面要转化为新时代的话语表述。原有的民间艺术话语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话语构成,显得呆板、生硬与滞后。因此,在新时代场域下,必须在原有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辩证分析基础上实现一种积极的扬弃。一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整合和提炼,结合时代特征,实现民间艺术话语的再生产。二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进行革新。也就是说,保留和提炼传统具有价值的话语,摒弃不能再加工、再生产的话语内容,从而实现话语创新。除此之外,考量和分析民间艺术话语体系的创新,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这个宏大的叙事背景,要让先进思想、有效内容和时代精神,有机地升华改造民间艺术,不断推进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转换与创新。

(摘编自王宏硕《推动民间艺术创新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民间艺术属于乡野艺术和“草根艺术”,与文人、宫廷、贵族艺术不同,它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来自底层民众。

B.民间艺术主要指民间造型艺术,如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绘画等,民间艺人往往在艺术上表现自己的意念。

C.民间艺术基于民间生活,其作品本是为了满足日用需要,因此能反映民间生活和风俗,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民间艺术是一种“意念艺术”,其意念往往能体现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或祈福消灾、趋吉辟邪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创侧重于表现自己的意念,因此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品中的人或物往往给人失真感和荒谬感。

B.中国民间艺术往往选择传承先人或生活中的形象,运用象征、谐音取意、会意、直喻、隐喻等手法来表述思想愿望。

C.只有用新的表现形式来表述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D.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也难免有缺点,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不可能摆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先进思想的影响。

(3)民间艺术是指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也指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传承民间艺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A.“它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来自底层民众”错误。根据材料一“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地方)音乐、民间(地方)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可知,创造者和欣赏者不一定都来自底层民众,表述绝对。

B.“民间艺术主要指民间造型艺术,如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绘画等”错误,根据材料一“狭义的民间艺术则偏向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包括了乡土美术(绘画)、乡土手工艺等各种物的表现形式”可知,乡土绘画等民间造型艺术是狭义的民间艺术,并非主要的民间艺术。

C.“其作品本是为了满足日用需要”错误,与材料一“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艺方式满足日用和仪式需要”不符,忽略了原文的“往往”。

故选D。

(2)C.“只有……,才能……”条件关系不合文意,材料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民间艺术具有时代性的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求灵感,另一方面要转化为新时代的话语表述。原有的民间艺术话语内容主要由意识形态话语构成,显得呆板、生硬与滞后”,是指“要向优秀传统文化寻求灵感”和“要将民间艺术转化为新时代的话语表述”,并不是“只有用新的表现形式来表述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故选C。

(3)根据材料一“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形态的渗透植入,民族性与商业性可以在生态旅游平台上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均衡点”可知,寻求市场经济下民间艺术民族性与商业性的均衡。

根据材料一“民艺的根本在民间生活,其政治、经济、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区域性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或消亡,并非来自人们的一厢情愿或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多取决于它与市场经济的适应程度,与现代生活文化的融合程度”可知,让民间艺术回归民间、回归生活,与现代生活文化融合。

根据材料三“在新时代场域下,必须在原有民间艺术话语内容的辩证分析基础上实现一种积极的扬弃。一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整合和提炼,结合时代特征,实现民间艺术话语的再生产。二是对传统民间艺术话语内容进行革新。也就是说,保留和提炼传统具有价值的话语,摒弃不能再加工、再生产的话语内容,从而实现话语创新”可知,扬弃民间艺术,升华改造民间艺术。

解析:

(1)D

(2)C

(3)①寻求市场经济下民间艺术民族性与商业性的均衡。

②让民间艺术回归民间、回归生活,与现代生活文化融合。

③扬弃民间艺术,升华改造民间艺术。

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泽冯至

子胥心里的仇恨像一块顽石似的在压着他,越转越累,忽然倒在地上,醒来全身是汗,四肢感到酸痛。睁开眼睛,太阳已经向西移动了许多,四寸的小人仿佛还在灌木丛中出没,定睛一看,有一个短发的年青的野人在那里采撷什么。等到他赤裸的脚从树丛里迈出来时,他的前襟向上兜起,显然是兜着一些可怜的东西。子胥欠起身,望着他向自己走近,嘴里还哼哼着简单的歌词。他走到子胥身边,用惊讶的眼光打量了子胥一番,自言自语:

“这一带草泽上,除却光彩的雉鸡、驯顺的麋鹿点缀长昼外,不常看见一个人影,你这外乡人全身灰尘,你是从哪里来的,要往哪里去呢?”

子胥听他的口音里也带着郢城的土音,再看他的面容清瘦,眼光锐利,举止也文雅,不像是从没有教化的野人。子胥并不回答,只是反问他:“你这青年,为什么把头发剪短,离开南方的故乡,尽日在荒野里驰驱呢?”

“还是与雉鸡麋鹿同群,比与人周旋舒适得多呀!——我十几岁的时候,就遭逢楚国的变乱,眼看着今天还是一个声势赫赫的国王,率着举国之众东征西讨,明天就流离失所,死在野人的家里。后来我入了国学读书,又看着他们的宫殿日日增高,但是纯洁的山川被这些人糟蹋得一天比一天减色。我懒得和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来往了,我剪短了头发,和结婚不久的妻离开了郢城,来到这人迹罕至的林泽。年成好时,吃得也好些,年成坏时,就采些藜实回家碾成粉煮羹吃。高兴时也把这些东西,”——他用手指着他兜内的藜实——“分给雉鸡麋鹿。在这中间我却体会了许多道理。……你,看你的服装,一定是从有许多人的地方来,往有许多人的地方去。今天你经过这里,就不会有一些从未有过的感想吗?”

“我心里有父母的仇,兄弟的仇。这些仇恨是从人那里得来的,我还要向人那里抛去。在这里我只觉得空虚,我的仇恨没有地方发泄,我怎能向雉鸡麋鹿吐露我的仇恨呢?”

“但愿雉鸡麋鹿能够消融了你的仇恨。”

“仇恨只能在得来的地方消融。”

两人的谈话有些格格不入了,但又共同感到有能够融会贯通的地方,无形中彼此有些依恋。最后那青年说:

“今天,你能不能暂时把仇恨和匆忙放在一边,在我的茅屋里过一个清闲的夜呢?”

子胥也觉得今天的路程实在也有些渺茫,倒不如就近休息一下。他问——

“贵姓尊名呢?”

“我在这里,名姓有什么用呢。当我剪短了头发,伴着年少的妻,走出郓城,往这里来时,一路上的人不知为什么称我作楚狂。”

子胥和他并着肩,缓缓地往草泽中间走去,子胥也真像是暂时忘却了仇恨,听懂了那狂人所唱的(几十年后仲尼也听过的)歌: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翻来覆去的歌声,在子胥的心里搅起波纹,最后一句,更使他沉吟不置。一个扬着头唱着,一个低着头想着,转眼间,一座茅屋已经在远远的林边出现了。再走一小程,对面草径上走来一个绿衣的少妇,她一看见丈夫就喊:

“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呢?”

“今天采了许多藜实,还接来一位贵客。”

少妇迎上来,又转回身,伴着两个男子走到茅屋前。楚狂忽然在屋门前看见了两行新驶过的车轮的痕迹,发了一怔:

“我们这人迹罕至的门前,今天怎么会有车轮的痕迹呢?”

“方才有一个官员,匆匆地从这里驶过,说是要赶路程,投奔宿处。”他的妻回答。

“幸亏我在外边多延迟了一些时间,不然又会找出什么麻烦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门推开,子胥在屋里坐下。

小茅屋坐东向西,门打开后,满屋都是阳光。子胥望着对面疏疏落落的几棵乔木,在这清闲洒脱的境界里,把他仇恨的重担也真像件行李似的放在一边。那少妇已经在茅檐下堆起一堆松球,提着罐子到外边取水去了;那青年把松球燃起,刹那间满屋松香,使人想到浓郁的松林在正午时候,太阳一蒸发,无边无际是神圣的香气。这对青年夫妇的生活,是子胥梦也梦想不到的,他心里有些羡慕,但他还是爱惜他自己艰苦的命运。二人在他面前走来走去劳作着,他不由地起了许多念头:你们这样洁身自好,可是来日方长,这里就会容你们终老吗?有多少地方,雉鸡已经躲藏起来,麋鹿也敛了行迹,说不定有一天这里会被开辟成畋猎的场所,到那时有多少声势赫赫的人要到这里来,你们还要跑到哪里去呢?将来就不会有人把你当作某种贱民来驱使吗?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莹洁,鹓雏不与鸱鸮争食,——我却要把鸱鸮射死……

子胥想到这里,看眼前只是一片美好的梦境,终会幻灭的;自己的担子就是一瞬间也放不下来了。他想,明天一破晓,就要离开这里,看情形,郑国一定不远了。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林泽》为第二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楚狂因楚国的变乱和政治的黑暗而离开郢城,他不愿和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来往,便来到人迹罕至的林泽。

B.楚狂认为子胥若隐居在山林中,是能够消融仇恨的,但子胥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只有报仇才能雪恨。

C.文章在刻画楚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外貌和语言等描写手法,人物形象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D.子胥有些羡慕楚狂夫妇在林泽中简单美好的生活,但又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担忧,这是一种杞人忧天。

(2)楚狂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进入林泽中,子胥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明确艺术特色,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先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作答时要先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1)D.“这是一种杞人忧天”分析错误,依据原文“说不定有一天这里会被开辟成畋猎的场所,到那时有多少声势赫赫的人要到这里来,你们还要跑到哪里去呢?将来就不会有人把你当作某种贱民来驱使吗”可知,因为当时楚国动荡不安,林泽很可能有一天会被开辟成畋猎的场所,所以不是“杞人忧天”。

故选D。

(2)形象:由原文“但是纯洁的山川被这些人糟蹋得一天比一天减色。我懒得和那些衣冠楚楚的人们来往了,我剪短了头发,和结婚不久的妻离开了郢城,来到这人迹罕至的林泽”可知,楚狂是一个不满于世道,面对黑暗的现实,佯狂避世的隐士形象;依据原文“但愿雉鸡麋鹿能够消融了你的仇恨”可知,他性格豁达,选择在林泽中简单美好的生活;依据原文“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高洁,鹓雏不与鸱鸮争食”可知,他品行高洁。

作用:在人物形象上,依据原文二人的对话“我心里有父母的仇,兄弟的仇。这些仇恨是从人那里得来的,我还要向人那里抛去。在这里我只觉得空虚,我的仇恨没有地方发泄,我怎能向雉鸡麋鹿吐露我的仇恨呢?”“但愿雉鸡麋鹿能够消融了你的仇恨”“仇恨只能在得来的地方消融”可知,一个性格豁达,选择在林泽中简单美好的生活,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情节结构上,依据原文“两人的谈话有些格格不入了,但又共同感到有能够融会贯通的地方,无形中彼此有些依恋。最后那青年说:‘今天,你能不能暂时把仇恨和匆忙放在一边,在我的茅屋里过一个清闲的夜呢?’”可知,楚狂的闲适生活和心境清闲洒脱自由使子胥的思想有所转变,由复仇心理到灵魂片刻的安适,推动了情节发展。

(3)由原文“子胥心里的仇恨像一块顽石似的在压着他,越转越累,忽然倒在地上,醒来全身是汗,四肢感到酸痛”可知,子胥进入林泽时,心里填塞着深重的仇恨;

由原文“子胥和他并着肩,缓缓地往草泽中间走去,子胥也真像是暂时忘却了仇恨。听懂了那狂人所唱的(几十年后仲尼也听过的)歌”可知,和楚狂交谈,在草泽中缓步行走,子胥暂时忘却了仇恨;

由原文“子胥望着对面疏疏落落的几棵乔木,在这清闲洒脱的境界里,把他仇恨的重担也真像件行李似的放在一边”可知,在楚狂小茅屋清闲洒脱的境界里,子胥暂时放下了仇恨;

由原文“可是来日方长,这里就会容你们终老吗?有多少地方,雉鸡已经躲藏起来,麋鹿也敛了行迹,说不定有一天这里会被开辟成畋猎的场所,到那时有多少声势赫赫的人要到这里来,你们还要跑到哪里去呢?将来就不会有人把你当作某种贱民来驱使吗”可知,子胥有些羡慕楚狂夫妇在林泽中简单美好的生活,但又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担忧;

由原文“子胥想到这里,看眼前只是一片美好的梦境,终会幻灭的;自己的担子就是一瞬间也放不下来了”可知,子胥想到眼前美好的梦境终会幻灭,心中又充满了深重的仇恨。

解析:

(1)D

(2)①楚狂是一个不满于世道、佯狂避世的隐士形象,他品行高洁,性格豁达。②楚狂心境清闲洒脱,与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的子胥形成对比。③楚狂的闲适自由使子胥的思想有所转变,由复仇心理到灵魂片刻的安适,推动了情节发展。

(3)①子胥进入林泽时,心里填塞着深重的仇恨。②和楚狂交谈,在草泽中缓步行走,子胥暂时忘却了仇恨。③在楚狂小茅屋清闲洒脱的境界里,子胥暂时放下了仇恨。④羡慕楚狂夫妇的生活,同时为他们的将来担忧。⑤子胥想到眼前美好的梦境终会幻灭,心中又充满了深重的仇恨。

文字类选择题解答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

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

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

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氏者,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木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墓腹中大馁遂负蕲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

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到死!”诚乃归。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欺②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恶,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教之,入肉者已寸许。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劃③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删改)

①劬(qú):劳苦。②款(xū):忽然。③割(li):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B.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C.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D.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畜”意思是“隐藏”,和“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中“畜”的意思相同。

B.“愀然”意思是“不愉快、忧愁的样子”,与《赤壁赋》中“苏子愀然”的“愀然”意思相同。

C.“倩”意思是“请、请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中“倩”即为此意。

D.“累”意思是“连累”,与《老子四章》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累”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张讷、张诚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继母牛氏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张诚,却对张讷苛责打骂。

B.张诚知道哥哥受母亲虐待,想方设法为哥哥送去食物,并认为哥哥体弱,不应太劳累。

C.张诚砍柴时手指被划破、鞋子被扎破也毫不顾惜,只想着第二天带斧子来提高效率。

D.张诚砍柴约一束之后就主动回到私塾,怕老师训斥他不得不告以实情,后获得老师的赞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

②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1)句意:有一天张讷上山砍柴,但一担柴没砍够,遇到风雨大集,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就背着柴回家。继母看他的柴不够,很生气,便不给他饭吃。

“入山”的目的是“樵”,所以“入山樵”不能断开,排除AB。

“避身岩下”是“避身(于)岩下”的省略,应在“下”后断句,排除C。

故选:D。

(2)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中“畜”的意思是家畜。译文: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

故选:A。

(3)D.“怕老师训斥他不得不告以实情”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师笞之,乃实告焉”,意思是老师责打他之后,他才向老师讲了实话。

故选:D。

(4)①每,总是、常常;奴畜,像对待奴仆一样养;啖以恶食,状语后置句,应为“以恶食啖”。译文:牛氏性情很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养活,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

②弗应,不回应、不作声;刈,砍;少,稍微。译文:张诚默不作声,急急忙忙砍柴,汗水流到脸上也不稍稍休息。

解析:

(1)D

(2)A

(3)D

(4)①牛氏性情很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养活,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

②张诚默不作声,急急忙忙砍柴,汗水流到脸上也不稍稍休息。

参考译文:

张某,在河南娶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张讷。不久,妻子死了,张某又娶牛氏做继室,生了个儿子张诚。牛氏性情很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养活,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并且让他砍柴,责令他每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鞭打或责骂,叫人难以忍受。牛氏偷偷藏起好吃的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张诚吃,让他到私塾读书。

张诚渐渐长大了,他性情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不忍心看着哥哥辛苦,私下里劝母亲(不要那样对待哥哥),母亲不听。有一天张讷上山砍柴,但一担柴没砍够,遇到风雨大集,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就背着柴回家。继母看他的柴不够,很生气,便不给他饭吃。张讷饿得揪心,便进房直直地躺在床上。张诚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哥哥神色不好,便问他:“生病了么?”哥哥说:“太饿了。”张诚问哥哥是什么缘故,张讷便把实际情况告诉他。张诚听了以后很难过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揣着炊饼来给哥哥吃。哥哥问他炊饼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家里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做的。你只管吃,不要说出去。”张讷吃了饼,叮嘱弟弟说:“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事情被发现,会连累你的。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砍那么多柴呢?”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诚便偷偷地进了山,来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见他,吃惊地问:“你来干什么?”张诚说:“帮哥哥你砍柴。”哥哥又问:“谁让你来的?”他说:“我自己来的。”哥哥说:“不行啊。”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张诚不听,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助哥哥。他一边做,一边说:“明天我要带把斧子来。”哥哥上前去阻止他。发现他手指已被划破,鞋子也被扎破,于是悲伤地说:“你不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张诚这才回家。第二天,张诚带把斧头又上山去打柴。哥哥惊讶地说:“我本来对你说过不要来,你怎么又来了?”张诚默不作声,急急忙忙砍柴,汗水流到脸上也不稍稍休息。约砍满一担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师责打他,他才向老师讲了实话。老师感叹他贤明,便不禁止他帮哥哥打柴。哥哥多次阻止他,他一直不听。

有一天,张诚和几个人在山上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众人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老虎竟然把张诚给叼走了。老虎嘴里叼着个人,走路缓慢,被张讷追上了。张讷用力用斧头砍去,砍中了老虎的后腿。老虎感到疼痛狂奔而去,张讷不能追赶上,哭着回来了。众人安慰他,他哭得越发悲伤,说:“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大家赶紧抢救他,斧子已在脖子上砍进一寸深的刀口。众人惊骇,撕掉他的衣服把他的伤口包扎起来,一起扶他回了家。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张讷呻吟着说:“母亲您不必烦恼。弟弟死了,我一定不会活下去的。”张讷就不吃饭,三天就病死了。①怕连累弟弟,不让他送食物。②多次阻止弟弟帮自己砍柴。③弟弟被老虎叼走,他奋力去救,没有成功就试图自杀,最后绝食而亡。

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山中猛虎闻军声吼叫,水中鱼龙因战火发怒,借想象中动物的强烈反应突出了战事之激烈。

B.“一鼓困曹瞒”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C.面对美景却无心观赏,而是感伤时世,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应生活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南宋。

D.词中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述方式,使情、景、理有机统一,水乳交融。

(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塑造周瑜形象的不同点。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塑造人物手法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

(1)B.“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错误,本词用曹操来正衬周瑜,但“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没有衬托周瑜之意,而是借英雄均埋没在时光长河中来抒发人生感悟。

故选B。

(2)手法上,本词写“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意思是:万骑临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