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_第1页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_第2页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_第3页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_第4页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

【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雪零()柳孥()差()可圾()王

谖()之

2、文中找出你认为难写的、易写错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寒雪日集()俄顶()

雪零()公欣然日()

白雪纷纷巧用似()拳可飒

()

本若1()柳絮国风起

()

期日中()太丘畲寺

()

下车7之()入门不顾()

4、翻译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③、尊君在否

④、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5、请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不少于四个)

【阅读理解】

阅读《咏雪》,完成下列题目。

6、中“寒雪”“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

氛?

7、用“撤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

个更好?为什么?

8、请你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9、文章结尾交代道据的身份有何用意?

【实践与探险】

通读下文并完成下文的练习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①。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②米餐③,用蜜黝④灌之⑤,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困

⑥,目如二尺镜,闻械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

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蠲髅,

悉举出,咤言曰⑦:“汝⑧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⑨!”于是寄

乃缓步而归。

【注释】①咋蛇犬:能咬蛇的狗。②石:量词,十斗为一石。

③米餐:用米或米粉做的团子。④蜜黝:指用麦芽精搅拌炒面粉做的

馅。⑤灌之:包在里面。灌,注。⑥困:圆形的米团。⑦咤言曰:惋

叹地说道。⑧汝:你们这些人。,辈。⑨哀愍:哀怜。

1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寄乃铮谓好剑及咋蛇犬(2)至八月朝,便遍庙中坐

(3)先嶙食之(4)寄从后斫得数理(5)疮痛急,

蛇国踊出

(6)巷举出(7)为蛇所食,摹可哀愍(8)于是寄

乃缓方而归

11、根据文意,按要求写下原文。

(1)寄为杀巨蛇都做了哪些准备?

答:

(2)描写大蛇外形的句子是

(3)最传神地表现出寄自信从容的句子是

12、本选段细致地描述了寄杀蛇的过程,根据事件的发展,可将其分

为三个层次,用在原文上标出,并概括层意。

(1)

(2)

(3)

13、诗名句欣赏与填空。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商隐)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商隐)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⑤、小楼一夜听春雨,。

⑥、同窗好友将随父去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

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世说新语》两则1、zhouxuchanining3、家庭聚会

不久急速高兴的样子像什么差不多可以相比比不上

凭借约定不再等候就走了拉回头看4、①、这纷纷扬

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力在空中飞舞③、你父

亲在家吗?④、过了正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

是不讲道理。5、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子女。文义古义:

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不顾古

义:不回头。今义:不理睬,不顾及。6、融洽、欢快、轻松9、暗

示作者赞赏的是道镉的才华。10、(1)向地方官府申请领取(2)到……

时候到(3)吃(4)砍伤口(5)于是(6)都(7)被非常(8)

漫步11、(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先将数石米餐,用蜜麦少灌

之,以置穴口。(2)头大如因困目如二尺镜(3)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12、(1)杀蛇前的准备工作(从开始至“以置穴口”)(2)寄智杀大

蛇(从“蛇便出”至“至庭而死”)(3)奇表现出从容镇定(从“寄

入视穴”至结尾)13、⑤、深巷明朝卖杏花。⑥、海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O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10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太傅寒雪日集

(2)下车引之

(3)元方入门不顾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用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译句。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课文默写。

(1)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兄

女曰:“。”公大笑乐。

(2)元方曰:o,;,。”

友人惭,下车引之,O

二、阅读理解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

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

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⑥

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

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⑦班军

⑧而还,一郡并⑨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省市)人,生卒不详。②值:适

逢,碰上。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④败:毁弃。⑤

既:已经。⑥汝:你。⑦遂:于是,就。⑧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

来。⑨并:都,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2)吾今死矣,子可去

(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

谈你的看法。

(二)

蛙跳

天火热,太着屁股在河滩上耍野,烤得柴柴草草生烟。老汉带着宝

贝子小管在毛豆地里汗水淋淋地割草。小管抹着额上的汗说:

“爷,热。”

“热,歇歇。”

爷俩提着镰来到河边柳阴下歇坐。小管问爷:

“我考上初中,你叫上不?我爹说叫上。”

“咱不。咱认字儿念个信甚的,不是睁眼瞎就行。多了,种地也没

用。”

“兴许能考上大学哩。”

“兴不许呢?不是白耽误几年工夫?再说,咱这离城远,祖祖辈辈

谁家出息过人物?”小管不再言语,只管看着河水发呆。

一只青蛙自河中奔上岸来,三跳两跳隐入豆地。小管飞快跑过去,

转眼工夫把青蛙抓回来。

“拿绳绑住它。”小管捉弄着手中的青蛙,自言自语。

“不绑,爷有手段。”说着,老汉起身用镰尖剜地,不大会儿就剜

了个又窄又深的土坑。

“放进去,它出不来。”爷指着土坑说。

蛙被放了进去。

小管见蛙急得蹦跳,忙用手捂。

“甭捂,蹦不出来。”爷拍拍手,吸上烟,坐回原处说:“只管看

着,它蹦不出来。”

小管放手看蛙,目不转睛,说:“我放个棍儿,它能爬上来不?”

“放吧,爬不上来。”

放了棍儿,果然无用。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

却横竖跳不出坑来。

爷扔下烟斗起身说:“走,再割。头晌得割满一车哩。”

“割。”小管也离开沙坑,起身随爷去割草。

头晌,车上捆满了草,爷俩准备回家。小管说:“爷,带上那蛙,

回家叫我娘剥剥炸炸吃。”

“带上。”爷坐在车上收拾牛车,小管飞跑去逮蛙。

近至坑前,小管瞪眼。只见,坑已塌陷。蛙无。

数年,小管考上大学,离开了自家村。

8.这篇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是o

9.小小说表现人物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0.文章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11.你觉得小小说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12.细细品读,会感到小小说中许多描写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例:“蛙跳蛙跳,眼看越跳越低,还是跳个不停,……”你怎样理

解这话的含义?(发挥想像去做,能写几句就行)

三、写作练习

以“好朋友二三事”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1.(1)在家里把儿女们聚在一起(2)拉(3)回头看(4)

离开到2.(1)义无反顾(2)怒不可遏(3)至死不悟信誓

旦旦3.(1)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2)在

空中撒盐大约可以比拟吧!(3)不如用柳絮随风飘起来比拟。4.(1)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2)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天礼元方

入门不顾

二、5.(1)抛弃他(2)离开(3)病6.(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

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

竟然侵入讲道义的地方。7.本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

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很值得赞扬。(如自己有不同看法,只要能讲

出道理即可,希望能积极思考,另辟蹊径谈看法,但不可悖理)8.爷

爷和子9.对话(语言),“爷,热。”“热,歇歇。”10.动作描

写,“爷拍拍手,吸上烟,坐回原处……”神态描写,“小管瞪眼。”

环境描写,“天火热,太着屁股在河滩上耍野……”11.爷爷:守旧,

落后,心里只有眼前那一块土地,认为学文化没什么用,而且比较顽

固。子:爱学习,有理想和壮志,有改变生活,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拼

搏精神,是当代青年的代表。12.越跳越低,表明困难很大,可向困

难低头,就是等死;不停地跳,不停地努力,奋斗,拼搏,就有机会

争得一条活路。关键是只要自己肯跳、敢跳、不停地跳,就会跳出坑,

跳到广阔的天地去。

三、(略)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9

一、给加粗字注音。

太傅()雪骤()柳絮()无奕

()

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期日中:

5.尊君在不: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待君久不至,已去:

四、填空。

《咏雪》、《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它是由

朝人组织人编写的。这两篇讲述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O

五、阅读。

(-)

阅读《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解释加粗的词。

无信:无

礼: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

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母曰:“儿痴如此,

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

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

1.解释加粗字。

(1)窃入学舍:

(2)听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见: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3.划出本文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参考答案

一、fuzhouxuyi

二、1.急2.差不多相比3.乘4.约定5.“不”

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

三、1.(道镉)就是太傅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我父亲)等了你好久(你)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四、略。

五、(一)1.信用礼貌拉2.(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

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2)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

元方握手),元方头都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3.答:元方是从信

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

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

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

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二)1.(1)私下(2)

毕,完(3)离开(4)安详的样子2.(1)王冕是诸暨人。(2)

(王冕)傍晚回家,忘记了他放牧的牛,父亲非常生气地打了他一

顿。(3)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神,何不由着他呢?3.第一层

(第1句):交代故事主人公王冕的基本情况。第二层(“七八

岁时……父怒挞之”):记叙王冕因为学习而丢了牛的趣事,表现王

冕的聪颖和好学。第三层("母曰……,恬若不见”):记叙王冕

在“恐怖”的寺庙中坚持读书,表现王冕的勤奋好学。

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学法导引]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两篇是反映

古人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亲情观念。《咏雪》叙述了家子弟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突出表现道镉的咏絮之才,

暗示作者更赞赏道镉的才气。《太丘与友期》记述了年方七岁的纪责

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了纪懂理识义的品质,聪颖机智,正直

不阿的性格特点。其中敢于维护父亲尊严,更可以看出其父子亲情。

两文属文言文,文章短小,可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

读懂文意。反复诵读,品味故事的文化涵,感受家庭温馨的氛围。学

习文中运用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理解人物

形象的性格特点。

[典题例析]

例题一: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

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解析:此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做学习的主人,

所以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同学

间出现争议则更好。鉴于此,本题的答案便是开放的。

参考答案: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

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

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

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

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

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另外咏雪

名句如: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例题二:元方是个有怎样性格特点的小孩?他的“入门不顾”是

否失礼?请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第一句较客观,意在检测学生抓文章关键语句的能力。

而第二问则是一道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因此,答案可以是开放的,可

以肯定,可以否定。

参考答案: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

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

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

外。

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

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

________()组

织编写的。“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太傅家人

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本年柳絮因风起()()俄仙雪零()

()

撒盐空中摹可坦()太丘与友助行

)

相等而去()入门不顾()下

车引之()公欣然日()太

丘畲去()

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零(c6u)B.公大兄无娈女(yi)

C.尊君在否(bu)D.友人惭(chan)

四、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文讲论文义(儿子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坦(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变而去(丢

下,丢弃)

五、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尊苕在否B.待苕久不至C.君与家有

期日中

六、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译:就是安长兄的

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D.元方入门不顾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译:元方头也不回

地走了。

七、阅读

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女

曰:“。”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停()雪零()差可不()柳翠()

无突()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

是;O你认为哪

个更好?为什么?

6、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

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二)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这首诗的体裁是,从容上看是一

首O

8、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这样写的好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二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变化。

A、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_

B、太丘舍去古义:今义:

C、下车引之古义:今义:

D、元方入门不顾古义:今义:

阅读下列三篇文言,回答文后问题。

(-)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作者,

(朝代)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期行()②尊君在不()③相变而

去()

④下车引之()⑤粤君()⑥枣君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君子之学必好问B、子将安之C、良愕然,欲殴之D、

投诸渤海之尾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二)郢人有遵燕相国书者。夜节,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

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

“‘举烛’者,曲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

国以济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类此。

7、解释加点的字。

遗()夜书()说()尚明()

以治()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云而过书“举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治则治矣,非书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个故事的寓意

是:o从中可归纳出

一个成语:O

(三)薛谭学修于青,未容青之技,自谓尽之,遂群归。青弗止,

饯于郊遁,胡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遢行云。薛谭乃求反,终身不敢

言归。

[注释]青、薛谭:都是国著名的歌唱家。饯:设酒食送。衢

(qu):大路。

10、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

A、薛谭学修于青:唱歌B、未发青之技:尽、全部

C、9节悲歌:把住D、响遏行云:阻止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薛谭学讴于青饯于郊衢

A、B、

请奉命求救于将军有过于江上者

「未穷青之技放之四海而皆准

Y

C、D、

其邻人3父亦云人皆贺之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f薛谭乃求反其邻人之父亦吞

Y

A、

入而徐趋,至而自响遏行石

「自谓尽之,遂辞归(歌者)贵在中节

C、D、

停数日,辞去抚节悲歌

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训练一

一、南朝宋义庆寒雪日集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二、

不如乘不久、一会儿急差不多可以相比约定同行丢下

回头看拉高兴地离开三、B四、A五、C六、B七、(一)

1.fuzhounixtiyi2.D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4.⑴不久,大雪下得急了,安十分高兴地问:

“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⑵(道镉)就是安大哥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道镉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

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

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6.略

(二)、7.七言绝句咏物诗8.拟人、比喻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

显得生动活泼。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

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9.略

《〈世说新语〉两则》训练二

一、A.期古义:约定动词今义:日期名词B.去古义:离

去、距离今义:前往C.引古义:拉今义:引用D.顾古义:回

头今义:照顾或顾客二、(一)1.《世说新语笺疏》义庆南朝

宋2.①约定②通“否”③丢下、丢弃④拉⑤对别人父亲的

一种尊称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C4.做人要重礼守信5.略

6.略(二)7.送在晚上书写通“悦”崇高治理得好、太

平8.①一边说一边将“举烛”二字误写到了信上。②国家是治理

好了,但“举烛”二字却不是郢人写信的愿望。9.寓意:比喻穿凿

附会,曲解原意郢书燕说10.C11.B12.B13.那歌声慷慨悲

壮,在树林中萦绕,树林也仿佛被震动了;那歌声优美洪亮,响彻天

空,连云彩也好像伫立静听。14.寓意:学无止境。满足于一知半

解,便不会有成就。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

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

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

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

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O教学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

名文学世家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道蕴表现出了

咏絮之才。《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

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

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

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

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

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