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3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
阅读回答问题。
在历史观中,认识维度是价值维度的基础,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是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的前提。
合理的价值取向必须以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为基础。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价值取向虽然具有主观性,但其形成和实现却有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从其形成看,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地源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基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现实生活状况,即将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利益转化、提升为不同层次的价值诉求和价值命题,直至提升为价值元命题即基本的价值取向。从其实现看,人们要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向,就必须使其与客观条件相符合、相适应,正确反映社会历史现象、本质和规律,离开正确的认识,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只能陷入空想或幻想。
价值维度以认识维度为基础,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既有赖于对人民的热爱与责任,有赖于对理想社会由衷的憧憬和向往,又有赖于对社会发展以及对所从事事业的科学认识,包括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把握,对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正确认识。只有在科学认识社会历史以及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实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要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同样有赖于正确认识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反之,缺乏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和必然趋势的正确认识,则会怀疑人类进步的趋势和人类最终进入理想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对社会进步失去信心,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或者会超越阶段、陷入空想、盲目行动,作出错误的行为选择,导致欲速不达或适得其反的结果。
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之所以要以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为前提,是因为社会是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体,其发展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往往会呈现出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景象,甚至真相与假象并存,这就决定了人们对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及其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认识不是轻而易举的,进而决定了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对于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定位尤为重要。纵观人类历史,所有价值取向的形成都不仅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一定的认识根源。对某一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不同的认识,往往会导致对它们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区别往往是起因于认识方面的差异。
总之,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一定要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历史事实表明,离开正确的认识来评判人、事物或事件的合理性,往往会形成局部的正确结论而导致全局的、历史观层面的误判,以至于在应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问题时脱离现实而陷入抽象、片面的理解。
(摘编自陈新夏《历史观的价值维度及其与认识维度的关系》,《哲学原理》2021年第8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价值取向具有主观性,但其形成和实现却有赖于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这一主观条件。
B.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现实状况决定其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的提升,是其价值取向的源头。
C.“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一坚实的理想信念,来源于诗人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
D.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须透过纷繁复杂、真假并存的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看到其本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证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必须对社会历史有正确认识这一中心论点。
B.第二段从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实现两方面分析价值取向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
C.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阐述了科学认识社会历史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D.文章重点论述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是确立合理价值取向的必要条件和其成为必要条件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认识维度是价值维度的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价值取向的实现受到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
B.准确把握并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C.纵观人类历史,价值取向虽有所不同,但都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一定的认识根源。
D.离开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在应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就会陷入抽象和片面的理解。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基本上已经接纳了“竞争获胜”的西方价值观。媒体是党的喉舌,而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其制作更应该体现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目前各类选秀节目的基本运行架构正是“竞争获胜”模式,而真人秀类节目的本质正是游戏竞赛,“竞赛”是综艺娱乐节目至为重要的主题。
在社会碎片化、文化碎片化的今天,受众渴望个性化、多样化地挑选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娱乐节目的类型多种多样,且都有极佳的收视表现。“瞬间化阅读”和“浅表性理解”,排斥深层思考和持久化阅读,是当下的主要阅读方式。综艺节目正是遵循了这种阅读习惯:大型外景拍摄地、更迭婉转的议程、催人泪下的故事等,在满足受众多样化、碎片化阅读期待的同时,共同组成了线上线下、荧屏内外相连的媒体景象。
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精英范式逐渐被平民范式所取代,以反权威、反中心、强调个人体验为价值取向的后现代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在信息成为技术和资本的主要追逐目标之后,信息开始趋向于娱乐化、个性化、自由化,同时更加注重形式,这与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吻合,从而造就了新的娱乐文化潮流。
(摘编自王辰《我国真人秀井喷式发展原因分析》)
材料二:
选秀节目不仅带来了网络“造星”“造梦”的热潮,也衍生了无尽的话题热度和巨大的商业利益。在“一哭成名”“一夜爆红”等浅层次、走捷径的功利诉求引导下,不管是青年人,还是经纪公司,都萌生了挤进这场“造星游戏”的意愿。面对需求量已经缩水饱和的选秀市场,一些选秀节目打着“差异化”策略、趁着“红利期”契机便蜂拥而上。一些经纪公司把选秀节目作为练习生爆红的跳板,只要能在节目中因为一些话题被关注和热议,公司就可以省去营销造势和话题炒作。而很多选手艺术基础都比较薄弱,对成为明星的追求也夹杂非理性成分。他们不去思考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演艺这份职业,而是在粉丝经济时代争先恐后加入选秀大军。这也是节目选出来的偶像缺乏对舞台的热爱和敬畏的原因,这些偶像甚至被吐槽为“能力不过关”“出道即巅峰、成团即失业”。
透过选秀节目的表象探究其本质,最终还是商业利益和资本元素的驱动。拔苗助长,团体出道,拍戏上综艺赚快钱,流量到达临界点,换新团体出道,继续拍戏上综艺赚快钱……在这个循环之下,本来单纯的追梦少年,也成为坚定赚快钱阵营的一分子。
(摘编自牛梦笛、胡琪《选秀节目扎堆现象堪忧》)
材料三:
选秀节目伦理失范现象相当严重,原因也相当复杂。网络匿名性便于表述自我,加之网络综艺受“限娱令”限制较少,网络空间乱象丛生,选秀节目在这样的环境中伦理失范不足奇怪。为了实现选秀节目的高收视率与明星效益,平台绞尽脑汁进行炒作,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企图引爆话题,同时在节目形式上尽可能见缝插针刺激粉丝消费。而传媒未健全,监管尚未规范,执行形式化严重,未能有效落实,因此目前我国面对选秀节目带来的各种伦理失范问题的蔓延化只能“见招拆招”,无法真正杜绝。激烈的节目竞争使选秀节目不断迎合受众,当一档节目完全满足受众的猎奇、娱乐心理时,炒作、煽情、人设等伦理失范问题便已遍布其中。
(摘编自黄梦瑶《我国选秀节目伦理失范问题演进研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我国当下的真人秀节目受到了西方文化进入的影响,其基本运行架构正是体现西方价值观的“竞争获胜”模式。
B.真人秀节目是信息技术成为资本的主要追逐目标之后出现的一种娱乐文化潮流,以娱乐化、个性化、自由化为特征。
C.一些选秀节目追逐商业利益,在市场需求量缩水饱和的情况下打着“差异化”策略蜂拥而上,积极参与“造星游戏”。
D.选秀节目存在的炒作、煽情、人设等伦理失范问题正在蔓延,其成因复杂;应对这些问题时,监管要逐渐规范,并落实到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真人秀井喷式发展与当下的阅读方式密切相关,正是排斥深层思考和持久化阅读的阅读方式导致了大批青年人争先恐后地加入选秀大军。
B.当前,真人秀节目迎合了受众主动挑选信息的要求和多样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其价值取向与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人体验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C.真人秀节目的很多选手对从事演艺职业缺乏理性思考,他们在粉丝经济的诱惑下争先恐后地加入选秀大军,因而缺乏对舞台的热爱和敬畏。
D.追求“一哭成名”“一夜爆红”是一种浅层次、走捷径的功利诉求,因为个人能力不过关,这些急功近利者自身的职业发展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6.选秀节目如何才能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回答问题。
美髯
高沧海
婆婆子说我那年才两岁。
婆婆子说我那年才两岁的时候,我刚刚过完四十二岁生日,盛宴的快乐似乎还没宣告结束,像两抹胭脂红红地挂在腮上。听婆婆子这样一讲,我不由笑了起来,婆婆子认真地看着我,她说我笑起来的样子,像极了两岁的时候,嘴角上还是当年深深的小旋涡。
那么,为了四十年前的一个小故事,更或者是为了怀念一些亲人,就让我穿一双当年母亲亲手为我做的红丝绒的小布鞋,轻轻巧巧地回到两岁的时候吧。而当时的亲人,现在大多都已故去或者衰老得只剩下往事可以追忆。
我爷爷有一副引以为傲的长胡子,穿堂风穿过中堂,爷爷半躺在藤编椅上,他的胡须随风而摆,像杨柳依依。须发皆白,如玉,如琼脂。
爷爷的留声机里轻声播放着老唱片儿,《柳毅传书》里鼓乐阵阵,唱词温婉动人:霎时间千万红灯满湖照,紫气缭绕起波涛……
我摇摇摆摆地来中堂。对于我的那双小小的红丝绒的小布鞋来说,从东厢房里迈出来,走过鸡栅栏,走过两畦菜地,穿过两棵石榴树,这是一段很长的路。栅栏上有蝴蝶,蝴蝶的翅膀像五彩的叶子,一丛紫花地丁,在有豁口的瓦盆里冒出来,母亲掐了一把马齿苋,我一概不理会。我趴在藤椅上,捋爷爷的胡子,爷爷的胡子滑溜溜。那努力装睡的人,仰面朝天,这时刻开始小心翼翼地打响鼾声,像水里的鱼吐出一串串泡泡,像麦垄边的黑天天结出一挂挂甜果,似乎告诉我不要担心他会醒来,他睡得很熟。
谁也记不好这个画面起于哪天。
暖暖的南风,还有燕子呢喃地歌唱,我趴在藤椅上睡着了,手里握着爷爷的白胡子。我爷爷悄悄睁开一只眼睛,他又睁开另一只眼睛,他轻轻地笑了,他下巴上的白胡子,在我的手里,像一群小天鹅般在舞蹈。
那个春天,我两岁,我爷爷七十九岁。
我熟睡的样子安稳极了,梦里的笑意盛满了我嘴角上的小旋涡。我像第一只出现在春水里的鱼儿,让河水欢快,水流汩汩。鸡栅栏生动起来,菜地和石榴树生动起来。
院落里的老柳树都抬起了头,神清气爽。
我爷爷不止一次,骄傲地站在老柳树下,他说,老兄弟,来,咱比一比谁的胡子好看,谁的胡子长。
我再一次趴在藤椅上握着爷爷的白胡子睡着了。
日光摇曳,石榴树和柳树的暗影扑进中堂,爬上爷爷的脸,我醒来了,爷爷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跟我一同张开眼睛。
我爷爷去世了。
我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只有两岁。死亡和别离是天上的云,它会长了翅膀飞走,亦有可能变作一场小雨落下来,打湿我的红丝绒的小布鞋。屋子还在,鸡鸭还在,吹跑蝴蝶的那阵风,正在菜畦里,摇晃着一朵油菜花的细梗,雨点,让油菜花湿漉漉的。
这场雨过后,我轻车熟路来到中堂。
中堂里,只有空空的藤椅。
父亲那时的下巴光秃秃的。他忽发奇想,他借了隔壁婆婆子平日里作法用的长长的黄麻,一缕缕剪短串起来。父亲穿起跟爷爷同样的白褂儿,下巴上挂着编成帘子般的黄麻,飘飘地进了中堂。留声机里的老唱片又唱起来:多谢人间传书客,清光阁里宾主欢……父亲半躺在那张藤编椅上。
那个白衫儿的长胡子老头,又像往常一样出现了。
我爬上藤椅,捋他的长胡子,然后开心地,脱掉我的小布鞋。
父亲为我蓄起了胡须,刚开始还像钢针儿,需要黄麻的假胡子继续来遮掩,慢慢长至颌下,慢慢变得柔软,到转年的春天,父亲就可以拿掉黄麻,他已真正拥有一绺引以为傲、风吹飘飘的大胡子。只是他的胡须是黑色的。可即便他的胡须是蓝色的,是绿色的,是五彩的,又何妨?
婆婆子说,那时的我,若一笑,我就会像第一只出现在春水里的鱼儿,让河水欢快,水流汩汩。鸡栅栏生动起来,菜地和石榴树生动起来。
院落里的老柳树都抬起了头,神清气爽。
婆婆子是村庄里会作法的婆婆子。可是,她说,无论她施什么法术,那时的我都不愿笑,我重病缠身,虽求医问药,寻仙拜道,却整日啼哭。
而世上,偏有一副美髯,可安神,可慰伤。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故事拉回到四十年前,以“我”两岁时的视角讲述,看似不合情理,却恰恰强化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装睡”“小心翼翼地打响鼾声”的细节描写和后面形象的比喻,刻画了一位慈爱、和善的老人形象。
C.那双“红丝绒的小布鞋”在文中多次被提起,它告诉读者“我”是一位调皮可爱的小女孩,同时在结构上又起到线索的作用。
D.以孩童的视角写“我”对爷爷死亡的懵懂感知,死亡与离别虽然如飞走的浮云、飘荡的小雨,仍然打湿了“我”幼小的心灵。
8.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最后两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9.0分)
阅读回答问题。
杜淹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上曰:“卿称怀道为是,何为自不正谏?”对曰:“臣尔时不居重任,又知谏不从,徒死无益。”上曰:“卿知炀帝不可谏,何为立其朝?即立其朝,何得不谏?卿仕隋,容可云位卑,后仕王世充,尊显矣,何得亦不谏?”对曰:“臣于世充非不谏,但不从耳。”上曰:“世充若贤而纳谏,不应亡国;若暴而拒谏,卿何得免祸?”淹不能对。上曰:“今日可谓尊任矣,可以谏未?”对曰:“愿尽死。”上笑。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赋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微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莱国公杜如晦疾笃,上遣太子问疾,又自临视之。甲申,薨。上每得佳物,辄思如晦,遣使赐其家。久之,语及如晦,必流涕,谓房玄龄曰:“公与如晦同佐朕,今独见公,不见如晦矣!”夏,四月,己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馑,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己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义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会所在有雨,民大悦。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
B.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
C.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
D.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卿称怀道为是”与“斯是陋室”(《陋室铭》)中的“是”字含义不同。
B.“但不从耳”与“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中的“但”字含义相同。
C.公,文中指爵位名,为古代五等爵的第一等;公亦作诸侯国君之通称及对尊长、平辈之敬称。
D.薨,古代称皇帝、皇帝的高等级妃嫔以及封王的贵族等死去;唐代二品以上官员死去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唐太宗利用杜淹荐引大臣的时机,指出他不应因为职位低,担心谏言不被采纳而不进谏,鼓励杜淹直言进谏。
B.唐太宗从胡商割肉藏珠,联想到官吏贪腐,帝王不能节制欲望带来的危害,要求近臣与君王同心合力,相互辅助。
C.大臣杜如晦生病,唐太宗派太子去探望;杜如晦去世后,他亲临吊唁;很久之后,太宗提到杜如晦时总是会流泪。
D.唐太宗爱护百姓。他痛惜隋末天下大乱给百姓造成的苦难,还下令拿出皇宫的钱财赎回关内老百姓因旱灾而变卖的子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仕隋,容可云位卑,后仕王世充,尊显矣,何得亦不谏?
②隋末乱离,因之饥馑,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甲①
杜甫
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
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②。
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③。
笑接郎中评事饮④,病从深酌道吾真。
①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三月。时杜甫56岁,客居夔州。杜甫赤甲宅位于夔州城东北郊区,背靠赤甲山。②嵇康《与巨源绝交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③郑薛:郑审、薛据。郗岑:郗昂、岑参。都是杜甫的朋友。④郎中评事:指吴郎中、崔评事,前者为朋友,后者为表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起笔扣题,说自己到夔州已经两年,最近移居赤甲。
B.颔联用典并化用前人的文意,使诗意厚重丰富、蕴藉含蓄。
C.颈联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朋友离的远近不同和态度的差异。
D.尾联写吴郎中、崔评事两位朋友到访,开怀畅饮,一吐真心。
15.这首诗表述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的现实。
②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从海上奋力起飞,直达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杜牧在《赤壁》中运用议论表述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数字化时代也已经来临,网络科技在改变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更便利、快捷、多彩的生活。同时,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让一些与数字时代脱节的老人一样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当下值得关注、思考并着力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请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回答问题。
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在多年的革命生涯里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虽日理万机却嗜书如命,仅菊香书屋藏书就有9万多册,分成11大类,堪称读书典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养成愿读书、勤读书、深读书的好习惯,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如今,各类书籍多如牛毛,图书质量①,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好书如同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或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或循循善诱,令人②;或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如果仅为黄金屋、颜如玉而读,那是对读书这一高尚行为习惯的亵渎。所以,读书一定要分良莠,选书而购,择书而读,否则就开卷无益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一个人读书再多,不能活用,不仅于事无补,且不如不读。因而,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③,不可分割。只有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才能获得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人不读书不足以成长,每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读书氛围才能在全社会建立起来,国民素质和社会风气也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述效果。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电子烟一度在市场上流行开来。与传统香烟相比,①,但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可选择性添加,并且不含焦油,这是很多人认为电子烟对人体无害的原因。
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是可选择的,但是商家为了让人更快上瘾,②。调查显示,电子烟中尼古丁实际含量最高可达传统香烟尼古丁含量的3倍。
除此以外,电子烟还会添加丙二醇、甘油等添加剂。其中,丙二醇具有一定刺激性,如过量吸入,就很容易影响呼吸系统,引起气道炎症;同时丙二醇在被加热后会分解产生甲醛。实验表明,电子烟雾中产生的甲醛含量是一般香烟的5至15倍,是我国室内空气中甲醛容许最高浓度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不仅如此,③,烟油中还会添加香精等各类调味剂。如果商家过分追求口味,会往香精里加入二乙酰等化学物质,二乙酰会刺激到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呼吸道纤毛,从而引起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还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因此危害是很严重的。长期吸入电子烟,也会逐渐摧毁你的健康!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为什么说电子烟也有害健康?请简要概括。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述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解析和解答
1~3.D、C、D
(1)A.“价值取向……有赖于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这一主观条件”错误。原文有“合理的价值取向必须以正确的社会历史认识为基础”,“合理”对应“正确”,价值取向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之分。
B.“决定”错误,原文是“基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现实生活状况,“基于”不等于“决定”;“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现实状况……是其价值取向的源头”错误,从材料一“价值取向直接或间接地源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可知,应该是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是其价值取向的源头。
C.“来源于诗人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错误。原文有“只有在科学认识社会历史以及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实的理想信念”,可见其来源于两个方面。
D.正确。
故选D。
(2)C.“类比论证”错误,第三段没有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故选C。
(3)D.“就会陷入抽象和片面的理解”错误,表述绝对。原文是“历史事实表明,离开正确的认识来评判人、事物或事件的合理性,往往会形成局部的正确结论而导致全局的、历史观层面的误判,以至于在应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问题时脱离现实而陷入抽象、片面的理解”,“往往”不等于“就会”。
故选D。
解析:
(1)D
(2)C
(3)D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4~6.B、C、
(1)B.“信息技术成为资本的主要追逐目标之后”错,由材料一“在信息成为技术和资本的主要追逐目标之后,信息开始趋向于娱乐化、个性化、自由化,同时更加注重形式,这与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吻合,从而造就了新的娱乐文化潮流”可知,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契机是“信息成为技术和资本的主要追逐目标之后”,而不是“信息技术成为资本的主要追逐目标之后”。
故选B。
(2)C.由“这也是节目选出来的偶像缺乏对舞台的热爱和敬畏的原因”可知,缺乏对舞台的热爱和敬畏的是节目选出来的偶像,而不是所有参加真人秀节目的选手。
故选C。
(3)由“一些经纪公司把选秀节目作为练习生爆红的跳板,只要能在节目中因为一些话题被关注和热议,公司就可以省去营销造势和话题炒作。而很多选手艺术基础都比较薄弱,对成为明星的追求也夹杂非理性成分”可知,青年需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个人能力。
由“为了实现选秀节目的高收视率与明星效益,平台绞尽脑汁进行炒作,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企图引爆话题,同时在节目形式上尽可能见缝插针刺激粉丝消费”可知,平台方需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节目带来的社会效益。
由“而传媒未健全,监管尚未规范,执行形式化严重,未能有效落实,因此目前我国面对选秀节目带来的各种伦理失范问题的蔓延化只能‘见招拆招’,无法真正杜绝”可知,监管方需完善监管条例,有效落实执行相关政策。
由“网络匿名性便于表述自我,加之网络综艺受‘限娱令’限制较少,网络空间乱象丛生,选秀节目在这样的环境中伦理失范不足奇怪”可知,国家要健全传媒制度,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
解析:
(1)B
(2)C
(3)①青年人:需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个人能力。②平台方:需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节目带来的社会效益。③监管方:需完善监管条例,有效落实执行相关政策。④国家:健全传媒制度,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选秀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给出建议。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述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7~9.C、、
(1)C.“又起到线索的作用”错,文章的线索是“美髯”。让“红丝绒的小布鞋”多次出现,意在借此物象表现和强化“我”童稚的感受和心理。
故选C。
(2)“我像第一只出现在春水里的鱼儿”运用比喻修辞,把“我”比作鱼儿;“院落里的老柳树都抬起了头,神清气爽”运用拟人修辞,“抬起了头,神清气爽”把老柳树人格化。比喻和拟人修辞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笑带给家人的快乐。
“鸡栅栏生动起来,菜地和石榴树生动起来”这是一句景物的描写,景物的生动是一种欢乐的表述,侧面烘托“我”和家人愉快的心情。
文中前后两处运用相同的语言进行描写,是一种修辞上的反复手法,反复的作用在于突出强调,从文章内容可知,两处语言重在表现疾病缠身的“我”的笑带给家人的快乐,而“我”的笑是爷爷和父亲用美髯带来的,这样反复使用强化了亲人对“我”的爱,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从结构看,开头“婆婆子说我那年才两岁”提到“婆婆子”,结尾“婆婆子是村庄里会作法的婆婆子”补充交代婆婆子的身份,使小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完整。
结尾“无论她施什么法术,那时的我都不愿笑,我重病缠身,虽求医问药,寻仙拜道,却整日啼哭”前文重在写爷爷和父亲用美髯给“我”带来欢乐,此处写出“我”当时重病缠身的境况,交代了爷爷和父亲让“我”摆弄美髯的原因,补充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情节更加合乎情理。
结尾句“而世上,偏有一副美髯,可安神,可慰伤”画龙点睛,突出主旨,爷爷和父亲用美髯给“我”带来欢乐,强化了亲人对“我”的爱,表述了“我”对亲人的追念和感激之情。
解析:
(1)C
(2)①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的笑带给家人的快乐。②侧面烘托。如“鸡栅栏生动起来,菜地和石榴树生动起来”,烘托了“我”和家人愉快的心情。③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爷爷和父亲用美髯给疾病缠身的“我”带来的抚慰和快乐,强化了亲人对“我”的爱,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①结尾和开头都提到“婆婆子”,补充交代婆婆子的身份,使小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完整。②突出“我”当时重病缠身的境况,交代了爷爷和父亲让“我”摆弄美髯的原因,补充了文章的内容。③画龙点睛,突出主旨。“而世上,偏有一副美髯,可安神,可慰伤”为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述了“我”对亲人的追念和感激之情。
(1)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画线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语境从内容、手法、表述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述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10~13.B、D、C、
(1)“其行能”为“问”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D;“行留之计”为“问”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故选:B。句子翻译为:唐太宗问他邸怀道有什么才能,(杜淹)回答道:“(当年)隋炀帝将要巡幸江都,召集百官询问行留的计划,邸怀道当时官居吏部主事,只有他一人认为不可去江都。这是我亲眼所见。”
(2)D.“薨,古代称皇帝……等死去”错误,皇帝之死称“崩”。
(3)C.“去世后,他亲临吊唁”错误。根据原文“杜如晦疾笃,上遣太子问疾,又自临视之”可知,在杜如晦病重,去世之前,太宗亲自去探视,没有提到去世后太宗亲临吊唁。
(4)①仕:做官;容:或许;尊显:地位尊贵显赫;何得:为什么。句子翻译为:你在隋朝做官,或许可以说地位卑微,后来在王世充那里做官,地位尊贵显赫,为什么也不进谏?
②乱离:天下大乱;因:接着,接下来;收瘗:掩埋尸骨。句子翻译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接下来又发生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应当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
解析:
(1)B
(2)D
(3)C
(4)①你在隋朝做官,或许可以说地位卑微,后来在王世充那里做官,地位尊贵显赫,为什么也不进谏?
②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接下来又发生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应当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
参考译文:
杜淹推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唐太宗问他邸怀道有什么才能,(杜淹)回答道:“(当年)隋炀帝将要巡幸江都,召集百官询问行留的计划,邸怀道当时官居吏部主事,只有他一人认为不可去江都。这是我亲眼所见。”太宗说:“你称赞邸怀道做得对,你自己为什么不直言劝谏?”杜淹回答道:“我当时不担任重要职务,加上知道(我)即使劝谏,(隋炀帝)也不会听从,徒然一死毫无益处。”唐太宗说:“你知道炀帝不可进谏,为什么还要在(隋)朝担任官职?既然在朝为官,又怎么能不进谏?你在隋朝做官,或许可以说地位卑微,后来在王世充那里做官,地位尊贵显赫,为什么也不进谏?”杜淹回答道:“我对王世充不是不进谏,只是(他)听不进去。”唐太宗说:“王世充如果贤明又能纳谏,便不应亡国;假若残暴而又拒谏,你怎么能够免于灾祸呢?”杜淹回答不上来。唐太宗说:“现在你的地位称得上尊贵了,可以进谏吗?”杜淹回答:“甘愿冒死强谏。”唐太宗笑了。唐太宗对身边亲近的大臣说:“我听说西城有一个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宝珠,用刀割开身上的肉,将宝珠藏在里面,有这么回事吗?”大臣答道:“有这回事。”唐太宗说:“人们都知道嘲笑这个人爱惜珍珠,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官吏受贿贪赃依法受刑,和帝王追求奢华而招致国家灭亡,这与胡族商人的可笑行为有什么区别呢!”魏征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个非常健忘的人,搬家却把自己的妻子给忘掉了。’孔子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夏桀、商纣(均贫恋身外之物)竟然把自己都忘掉了。’也是这样的人。”太宗说:“对。我与你们应当同心合力,相互辅助,以免被后人耻笑。”蔡国公杜如晦病重,唐太宗(先)派太子前去询问病情,后来又亲自前去探视。甲申(十九日),杜如晦去世了。唐太宗每次得到好的物品,都要想起杜如晦,派人将物品赐给他家里。时间长了,(每当)提到杜如晦,唐太宗总是会流下眼泪,对房玄龄说:“你与杜如晦一同辅佐朕,现在我只能看到你,(却)看不到杜如晦了!”夏季,四月,已卯(初三),唐太宗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接下来又发生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应当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关内地区发生大旱,导致饥荒,老百姓大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己巳(二十二日),唐太宗下诏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老百姓被变卖的子女,送还给他们的父母。庚午(二十三日),唐太宗下诏书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灾和蝗灾,因此大赦天下。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我的身上,来保全百姓也,(我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不久,干旱地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以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识题的作答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文言实词题的作答,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14~15.C、
(1)C.“说明……态度的差异”错误。有距离上远近的不同,但没有体现态度的差异。
故选C。
(2)从首联“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可知,叙述了自己新居赤甲所处的巫山楚水的美景,表述了迁居赤甲新居的欢喜自得之情。
从颔联“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可知,用典并化用嵇康的文意,借“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表述了自己漂泊异乡,不能向圣上献言的歉意。
从颈联“荆州郑薛寄书近,蜀客郗岑非我邻”可知,朋友寄来书信,勾起了的思念之情,可惜他们不是我的邻居,不能时时相见,表述了对荆州和蜀地朋友的思念之情。
从尾联“笑接郎中评事饮,病从深酌道吾真”可知,“笑接”友人,病中还坚持和朋友“深酌”畅谈,表述了对朋友到访的欣喜。
解析:
(1)C
(2)①迁居赤甲新居的自得。②漂泊异乡,不能向圣上献言的歉意。③对荆州和蜀地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朋友到访的欣喜。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述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6.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故解析为:
①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狸)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重点字:抟)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重点字:雀)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17.
“互联网+”如何服务老年群体
当社会一往无前地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空前地高效和便捷,作为年轻人,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预约、网上交费,甚至连看病都能通过网络进行。过去需要跑很远的路,排很长时间的队,现在动动手指,分分钟就可以完成,这是高科技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就像之前提到的,这也只是年轻人或者中青年人的感受,老年群体似乎一直没有赶上互联网技术这趟快车,面对功能日益强大的网络,他们几乎成了被遗忘的一族。
重阳节到来之时,这个话题再次被提及,有媒体呼吁,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不应该遗忘老年群体,我们的高科技应该考虑到老年群体的需求,推出更多操作简单的“傻瓜”软件,开设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电脑培训机构,让老年朋友也能享受高科技便捷和快乐,这是社会尊老敬老、关爱老人的重要表现。
的确,当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预约挂号缩短排队时间,而老年人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辛苦等待时;当年轻人按几下键盘就可以交上水电费,却需要老年人走很远的路才能做到时;当年轻人通过时髦的团购软件买到打折的商品,老年人却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才能买到时,这个互联网社会真的是有失公平。
可是,这真的全是互联网和高科技的“罪过”吗?举个例子来说,笔者身边相同年纪的老年人,有的可以玩转微信,有的却连信息都不会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或者是受教育程度和观念的差异,或者是视力退化的因素。基于网络服务的安全性还跟不上它的便捷性,有些老年人从内心就排斥网络交易,担心遭遇资金安全问题;有些老人根本看不清电脑上的字,或者看一会儿眼睛就难受,身体条件阻碍了他们使用电脑和手机。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上网程序如何简化,很多必要的能力还是无法忽略的,要想让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从认识键盘和汉语拼音学起,接受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新鲜事物,或者一丝不差的记住各种各样的网络密码,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老年人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群体需要给予特殊的关爱,这种关爱应该是首先意识到他们身上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由社会各方面通过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去实现。比如,笔者发现很多医院不仅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挂号,还开通了电话预约服务;一些提供缴费服务的窗口单位,在大厅里安装了自助缴费机,还配有服务人员给予协助和指导;很多餐饮店也增设了电话送餐服务……只要老年人会打电话,同样可以享受便捷,节省时间。对于老年群体,我们可以也应该从这个思路去努力,用他们愿意接受且无需费劲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
老年人其实没必要盯着高科技,非得去赶互联网这趟快车。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材料中前半部分讲述了网络科技对社会带来的便利,后半部分讲述了网络科技的发展带给一些弱势群体的不便,网络的发展没有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认可与幸福感。由此,学生需要思考,怎么看待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科技发展存在的弊端如何解决?怎么让老年人在网络科技中获得成就感?等等。这些问题的解析就是写作的主要内容。最后,需要学生搜集相应的素材,进而展开写作。
参考立意:
①关注银发群体在网络科技中的感受。
②老年人也应该享受网络科技的成果。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世界经典建筑解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装修发票合同范例
- 系统训练幼儿体能课程设计
- 到货合同范例
- 单位电路施工合同范例
- 农机合伙合同范例
- 县衙汉服租借合同范例
-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学实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中介厂区驻厂合同范例
- 单位写合同范例
- LS/T 1234-2023植物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 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 电机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 提醒关电关水关门注意安全的公告
- 箱变检测报告
- 人教版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共五套)
- 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感染课件
-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第17版
-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课件
- 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