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临武君与孙卿子①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节选自《荀子·议兵》)

材料二:

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②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言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起曰:‘使贱而夏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太宗曰:“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曰:“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尔。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节选自《唐大宗李卫公问对》)

①孙卿子:即荀子,名况,字卿。②靖:即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I敌进取。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父,相传他为助周穆王平乱,驭马载周穆王自西王母处返回,日行千里。

B.路,通假字,同“露”,《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一句中也有通假字。

C.非,违背,与《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意思相同。

D.言,谈论,议论,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除了要得到天时地科,用兵还要善于观察敌方的动向。

B.荀子不认同临武君的观点,他认为用兵的要领在于善于依附百姓,正如后羿射中微小目标需要借助协调的弓箭。

C.面对唐太宗用兵的奇正表现在哪里的询问,李靖回答说善于用兵的八,处处将正兵与奇兵相结合,令敌方无法判断。

D.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他觉得舅舅从来不懂得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对孙、吴的用兵之道,临武君和李靖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镇恭懿王元偓①,字希道。端拱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俄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郊祀、东封,悉为亚献,礼成,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三年,文武官诣阙请祠后土,元偓以领节帅亦奏章以请,诏许之。将行,命为河、华管内桥道顿递使。明年,车驾入境,元偓奏方物、酒饩、金帛、茗药为贡,仪物甚盛。至河中,与判府陈尧叟分导乘舆度蒲津桥。上登鄈丘亭,目元偓曰:“桥道顿置严谨,尔之力也。”元偓顿首谢。及还,加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五年,加守太傅。真宗自即位以来,屡以学术勖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上每制篇什,必令属和。一日,谓宰相曰:“朕每戒宗子作诗习射,如闻颇精习,将临观焉。”因幸元偓邸第,宴从官,宫僚毕会,赋七言诗。元偓奉觞上寿,赐袭衣、金带、器币、缗钱,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六年,进位太尉。八年七月,以荣王宫火,徙元偓宫于景龙门外,车驾临幸。是冬,加兼尚书令。天禧元年二月,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二年春,宫邸遗烬,燔舍数区,元偓惊悸,暴中风眩薨。帝临哭,废朝五日,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赠谥恭懿。元偓姿表伟异,厚重寡言,晓音律。后改封密王,又改王苏。治平中,追封韩王。

(节选自《宋史·镇王赵元偓传》)

①元偓,宋太宗第六子,宋真宗之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B.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C.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D.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唐时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宋朝限制其权力,多是宰相卸任后的荣誉职务。

B.封,文中即帝王行封禅事,以告天下太平,与“封狼居胥”“封”内涵一致。

C.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因此用为帝王代称。和“临幸”连用,表示皇帝亲临之意。

D.薨,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或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元偓擅长礼仪。真宗举行郊祀及东封典礼之时,他都担负着第二次献祭酒的重任,礼成后被授予检校太傅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

B.赵元偓办事周到。皇帝车驾入境,他奏请把本地物产作为贡品,用于祭礼的器物很多,桥路安置整顿方面也很严谨,得到皇帝的称赞。

C.赵元偓学术出众。他的学术在藩戚中位居第一,皇上每次作诗,一定让他写诗唱和。真宗还专门去他府第了解其作诗习箭的情况。

D.赵元偓英年早逝。宫中遗留的灰烬余火,焚烧了数间房屋,赵元偓受到惊吓,突然得了风眩病去世。皇帝亲临哭祭,停止朝会五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武官诣阙请祠后土,元偓以领节帅亦奏章以请,诏许之。

(2)因幸元偓邸第,宴从官,宫僚毕会,赋七言诗。

14.“恭懿”意为肃敬美好之意。元偓能获此谥号的原因是什么?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祖居晋阳,闻冒顿单于居代谷,欲击之。使人觇匈奴,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使匈奴,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徒见赢瘠老弱。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业行,上怒,械系敬广武。正月,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而黄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陈平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从解角直出。帝出围。上至广武赦刘敬。匈奴数苦北边,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上曰:“奈何?“对曰:“陛下诚能以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子稽粥立,帝遣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言曰:“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调立城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如此,则利施后世,名称圣明。“上从其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B.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C.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D.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翁主,西汉时指诸侯王的女儿,也称“王主”

B.御史大夫,秦朝开始设置,职位仅次于丞相

C.邑里,泛指乡里。“邑“指城邑,城镇

D.亲戚,文中指内外亲属,不包括父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冒顿单于藏匿强壮的士兵及肥壮的牛马,故意显示己方虚弱不堪,引诱汉军攻打。刘敬识破了这一诡计。

B.高祖不听刘敬劝告,被围困在白登。他派使者贿赂阏氏,使得冒顿单于打开包围的一角

C.刘敬提出和亲、赠送财物、派辩士以礼规劝匈奴的长远策略,这样就可以不必通过战争而使匈奴臣服。

D.汉朝建立以来,匈奴屡次侵犯,成为北方边患。景帝时,被皇帝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徒见赢瘠老弱。

②陛下诚能以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

(5)为巩固边防,防备匈奴入侵,晁错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趋而谏曰:“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而后民听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食,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泰危乎!而人臣不泰安乎!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材料二:

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不辩。

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紾①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鄯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

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损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

(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有删改)

①紾:弯转,扭曲。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以不仁A之资B盗C仁者D之名尔E而宋襄公F执鄫子G用H于次睢之社。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指动作已经完成,与《过秦论》“始皇既没”中的“既”词义相同。

B.涉,徒步渡水,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园日涉以成趣”的“涉”词义相同。

C.重伤,指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与现在所说的“造成重伤”并不一样。

D.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可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襄公率兵与楚国交战,宋国的右司马购强建议,楚国战士比宋国多,如果宋国在楚国人渡河过半还没排好队列时发动攻击,就可以打败他们。

B.宋襄公因不采纳建议而受到右司马的批评,宋襄公命令说,你不回到队列中去就要接受军法处置;待楚国布好阵势再发动进攻,结果被打得大败。

C.宋楚之战,《春秋》写宋襄公以高贵之身去做卑微的事,战败之罪显而易见;《公羊传》却赞誉他如周文王。其中的分歧疑义,苏轼认为有必要辩明。

D.在苏轼看来,宋襄公和王莽类似,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

(2)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

14.苏轼认为宋襄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这样认为?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枚乘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通零关道,还报天子,天子大说。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余,复召为郎,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上:指汉武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B.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C.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D.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对皇帝的尊称,《史记》以“上”称汉武帝。

B.苑囿,在古代是皇家专属领地,具有生产、游猎、赏玩、宴请等功能。

C.节,指符节,古时象征皇帝亲临,司马相如出使时,朝廷授予其符节作为凭证信物。

D.金,文中指金钱,与《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金”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志向远大,才华出众,他少时喜欢读书,学习击剑,早年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而改名;他善于写文章,后来因作赋受到赏识。

B.司马相如借赋进谏,方法独特,他创作了《子虚赋》,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无是公三个人物,以此劝谏汉武帝,得到肯定。

C.司马相如尽心国事,安边有功,他出使西南地区,开通边疆道路,将当地的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

D.司马相如历经两朝,宦途坎坷,汉景帝时,他客游梁国,梁孝王死后,他因无官可做而投奔王吉;汉武帝时,平定西夷建功立业,后又被免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

(2)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14.司马相如“客游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临武君与孙卿子①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节选自《荀子·议兵》)

材料二:

太宗曰:“分合为变者,奇正安在?”靖②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孙武能之,吴起而下莫可及焉。”太宗曰:“吴术若何?”靖曰:“臣请略言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向。起曰:‘使贱而夏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一坐一起,奔北不追,则敌有谋矣。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臣谓吴术大率多此类,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太宗曰:“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亦奇正之谓乎?”靖曰:“擒虎安知奇正之极,但以奇为奇,以正为正尔。曾未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者也。”

(节选自《唐大宗李卫公问对》)

①孙卿子:即荀子,名况,字卿。②靖:即李靖,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使贱A而勇者B前C击D锋E始F交而北G北而勿罚H观I敌进取。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父,相传他为助周穆王平乱,驭马载周穆王自西王母处返回,日行千里。

B.路,通假字,同“露”,《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一句中也有通假字。

C.非,违背,与《论语》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意思相同。

D.言,谈论,议论,与《过秦论》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除了要得到天时地科,用兵还要善于观察敌方的动向。

B.荀子不认同临武君的观点,他认为用兵的要领在于善于依附百姓,正如后羿射中微小目标需要借助协调的弓箭。

C.面对唐太宗用兵的奇正表现在哪里的询问,李靖回答说善于用兵的八,处处将正兵与奇兵相结合,令敌方无法判断。

D.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他觉得舅舅从来不懂得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悉众追北,行止纵横,此敌人不才,击之勿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对孙、吴的用兵之道,临武君和李靖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DGH(原文标点为:使贱而勇者前击,锋始交而北,北而勿罚,观敌进取。)

11.C(B项,“刑于寡妻”中的“刑”同“型”,做榜样。C项,文中加点的“非”指不,不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非”指违背,二者意思不同。D项,“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的“言”指著作,与文中加点的“言”意思不同。)

12.D(“韩擒虎认为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但李靖并不认同”错误,原文“卿舅韩擒虎尝言,卿可与论孙、吴”,意思是你的舅舅韩擒虎曾说,你可以和他谈论孙、吴兵法,并非说李靖可以与孙、吴相提并论。)

13.(1)您所崇尚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攻取掠夺、诡变巧诈;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贵”“势利”各1分,句意2分)(2)如果敌人全军追击败兵,士兵行动毫无秩序,那么这说明敌人没有才能,立即攻击他们,不要迟疑。(“追北”“纵横”“才”各1分,句意1分)

14.①临武君认为,孙、吴的用兵之道是变化极快,神秘莫测,使敌人摸不清他们的行动。(1分)②李靖认为,孙武的用兵之道高于吴起,前者能通过分合军队而产生奇正的变化,(1分)后者则通过计谋(佯装战败逃跑)来观察敌方,再定下攻退计划。(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解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临武君和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如何用兵的问题。赵孝成王说:“请问用兵的要领。”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动向,虽然后发兵,却能先到达,这就是用兵的要领。”荀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所听到的古代用兵的道理,凡是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统一人民。弓与箭不能协调,那么后羿也不能射中微小的目标;驾车的六匹马不和谐,那么造父也不能使车到达很远的地方;百姓不亲近依附,那么商汤、周武也不能一定取胜。所以善于依附百姓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领就在善于依附百姓而已。”临武君说:“不是这样的。用兵所崇尚的,是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诡变巧诈。善于用兵的人,变化极快,神秘莫测,敌人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出动,孙武、吴起运用这种方法,在天下没有对手,难道一定要等待依附百姓吗!”荀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所说的,是仁德之人的军队,是称王天下之人的意志。您所崇尚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实行的,是攻取掠夺、诡变巧诈;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仁德之人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欺诈的;那可以被欺诈的,只是一些怠惰荒疏的军队,赢弱疲惫的军队,君臣上下之间涣散且离心离德的军队。”赵孝成王、临武君说:“说得好!”

材料二:

唐太宗问:“军队在进行分合变化的时候,奇正表现在哪里?”李靖说:“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兵,无处不用奇兵,使敌人无法判断,所以正也能胜,奇也能胜。全军官兵,只知道胜利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如果不是把奇正变化灵活运用到了极点,怎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呢。由分合而产生奇正的变化,只有孙武才能做到,从吴起往下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唐太宗问:“吴起用兵的方法怎么样?”李靖说:“请让我简略说明一下。魏武侯问吴起两军对垒的情况。吴起说:‘让勇敢的下级士兵向前攻击,刚一交锋就败退,败退了也不要处罚,趁机观察敌军进攻的动作。如果敌人停止、前进都有秩序,见到我军败退也不追击,那么这说明敌人有智谋。如果敌人全军追击败兵,士兵行动毫无秩序,那么这说明敌人没有才能,立即攻击他们,不要迟疑。’我认为吴起的方法大都是这一类,不是像孙武所说的‘用正兵交战’。”唐太宗问:“你的舅舅韩擒虎曾说,你可以和他谈论孙、吴兵法,也是说的奇正吗?”李靖说:“韩擒虎怎能知道奇正变化的奥妙,他仅仅知道以奇为奇,以正为正罢了。从来不知道奇正相互变化,循环无穷的道理。”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镇恭懿王元偓①,字希道。端拱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俄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郊祀、东封,悉为亚献,礼成,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三年,文武官诣阙请祠后土,元偓以领节帅亦奏章以请,诏许之。将行,命为河、华管内桥道顿递使。明年,车驾入境,元偓奏方物、酒饩、金帛、茗药为贡,仪物甚盛。至河中,与判府陈尧叟分导乘舆度蒲津桥。上登鄈丘亭,目元偓曰:“桥道顿置严谨,尔之力也。”元偓顿首谢。及还,加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五年,加守太傅。真宗自即位以来,屡以学术勖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上每制篇什,必令属和。一日,谓宰相曰:“朕每戒宗子作诗习射,如闻颇精习,将临观焉。”因幸元偓邸第,宴从官,宫僚毕会,赋七言诗。元偓奉觞上寿,赐袭衣、金带、器币、缗钱,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六年,进位太尉。八年七月,以荣王宫火,徙元偓宫于景龙门外,车驾临幸。是冬,加兼尚书令。天禧元年二月,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二年春,宫邸遗烬,燔舍数区,元偓惊悸,暴中风眩薨。帝临哭,废朝五日,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赠谥恭懿。元偓姿表伟异,厚重寡言,晓音律。后改封密王,又改王苏。治平中,追封韩王。

(节选自《宋史·镇王赵元偓传》)

①元偓,宋太宗第六子,宋真宗之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B.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C.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D.又与宗室射于西南亭/日晡从/官退上/独以中官从/幸元偁元俨宫/复宴元偓宫/如家人礼/夜二鼓而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唐时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宋朝限制其权力,多是宰相卸任后的荣誉职务。

B.封,文中即帝王行封禅事,以告天下太平,与“封狼居胥”“封”内涵一致。

C.车驾,帝王所乘的车,因此用为帝王代称。和“临幸”连用,表示皇帝亲临之意。

D.薨,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或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元偓擅长礼仪。真宗举行郊祀及东封典礼之时,他都担负着第二次献祭酒的重任,礼成后被授予检校太傅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

B.赵元偓办事周到。皇帝车驾入境,他奏请把本地物产作为贡品,用于祭礼的器物很多,桥路安置整顿方面也很严谨,得到皇帝的称赞。

C.赵元偓学术出众。他的学术在藩戚中位居第一,皇上每次作诗,一定让他写诗唱和。真宗还专门去他府第了解其作诗习箭的情况。

D.赵元偓英年早逝。宫中遗留的灰烬余火,焚烧了数间房屋,赵元偓受到惊吓,突然得了风眩病去世。皇帝亲临哭祭,停止朝会五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武官诣阙请祠后土,元偓以领节帅亦奏章以请,诏许之。

(2)因幸元偓邸第,宴从官,宫僚毕会,赋七言诗。

14.“恭懿”意为肃敬美好之意。元偓能获此谥号的原因是什么?

10.C11.B12.A

13.(1)文武百官到皇宫请求祭祀土地神,赵元偓凭借兼任节度使的身份也写奏章请求这件事,皇帝下诏同意了。

(2)于是皇上就到了赵元偓的府第,宴请官吏们,宫中的官员都到了,皇上叫写七言诗。

14.①赵元偓厚重寡言,尽职尽忠;

②又长相魁伟;

③学术出众,通晓音律,富有才干。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皇上又和帝王的宗族在西南亭射箭,午后三至五时,属官都退下了,皇上单独让宦官跟从,到赵元偁、赵元俨的府第,又在赵元偓的府第举行宴会,像举行家庭宴会一样的礼节,到深夜二更天宴会才结束。

“日晡”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从官”是指皇上的属官,是“退”的主语,所以应从“日晡”后边断开,排除BD;

“上”指皇上,是“上独以中官从”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B.“内涵一致”说法错误,“封狼居胥”的“封”侧重于宣示显赫功绩,两个“封”内涵有差别。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礼成后被授予检校太傅兼侍中”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俄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郊祀、东封,悉为亚献,礼成,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可知,担任检校太傅在典礼前。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诣”,到;“阙”,指皇宫;“祠后土”,祭祀土地神;“以”,凭借;“领节帅”,兼任节度使的身份。

(2)“因”,于是;“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宴”,宴请;“毕”,全。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郊祀、东封,悉为亚献,礼成,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上登鄈丘亭,目元偓曰:‘桥道顿置严谨,尔之力也。’”“厚重寡言”可知,赵元偓厚重寡言,尽职尽忠;

根据原文“元偓姿表伟异”可知,赵元偓又长相魁伟;

根据原文“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上每制篇什,必令属和”“晓音律”可知,赵元偓学术出众,通晓音律,富有才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元偓能获“恭懿”这一谥号的原因。

参考译文:

镇恭懿王赵元偓,字希道。端拱元年皇子出就藩封,授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官职,封为徐国公。至道二年,授予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官职。真宗登上皇位,加封他为同平章事,又封他为彭城郡王。不久加封他担任检校太傅一职,改任静难军、彰化县节度使,进授官职,加封为宁王。宋真宗在国都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上,在帝王行封禅事的,昭告天下太平的仪式上,赵元偓都担任祭祀时第二次献酒的重任。典礼结束后,授于他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官职。至道三年,文武百官到皇宫请求祭祀土地神,赵元偓凭借兼任节度使的身份也写奏章请求这件事,皇帝下诏同意了祭祀这件事。祭祀即将举行时,朝廷又命他担任河、华管内桥道顿递使。第二年,皇帝的车驾入境,赵元偓奏请把本地土特产、酒食、金银丝织品、茶叶药品作为朝廷的贡品,用于礼仪的器物很多。到了河中,和判府陈尧叟分别引导皇上的车驾渡过蒲津桥。皇上登上鄈丘亭,看着赵元偓说:“桥路安置整顿得很严谨得力,是你的功劳啊。”赵元偓磕头感谢皇上的赞誉。等到皇上回朝,加封赵元偓为中书令,兼任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为相王。至道五年,加封为太傅。宋真宗自从登上皇位以来,多次用学术勉励皇族子弟。赵元偓(的文采)在藩戚中位居第一,自己更加努力学习,皇上每次作诗,一定让他写诗唱和。一天,宋真宗对宰相说:“我每次告诫皇族子弟写诗习箭,好像听说各皇族子弟很精通,我打算前去看看。”于是皇上就到了赵元偓的府第,宴请官吏们,宫中的官员都到了,皇上叫写七言诗。赵元偓端着酒杯向皇上祝寿,皇上赏赐他成套的衣服、金饰的腰带、礼器玉帛、缗钱成串。皇上又和帝王的宗族在西南亭射箭,午后三至五时,属官都退下了,皇上单独让宦官跟从,到赵元偁、赵元俨的府第,又在赵元偓的府第举行宴会,像举行家庭宴会一样的礼节,到深夜二更天宴会才结束。至道六年,进升位居太尉。至道八年七月,因为荣王宫失火,把赵元偓的府第搬到景龙门外,皇帝到了。这年冬天,加封赵元偓兼任尚书令。天禧元年二月,换他镇守成德、镇宁二镇,进升加封为徐王。天禧二年春天,宫中遗留的灰烬余火,焚烧了数间房屋,赵元偓受到惊吓,突然得了风眩病去世。皇帝亲临哭祭,停止朝会五天,赠赵元偓太师、尚书令、邓王,赠谥号恭懿。赵元偓仪表魁伟奇特,为人厚道稳重厚重,少言语,通晓音律。后来改封为密王,又改为王苏。治平年间,追封他为韩王。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祖居晋阳,闻冒顿单于居代谷,欲击之。使人觇匈奴,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复使刘敬往使匈奴,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徒见赢瘠老弱。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业行,上怒,械系敬广武。正月,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而黄兵不来,疑其与汉有谋,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陈平请令强弩傅两矢外乡,从解角直出。帝出围。上至广武赦刘敬。匈奴数苦北边,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上曰:“奈何?“对曰:“陛下诚能以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子稽粥立,帝遣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言曰:“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以便为之高城深堑。要害之处,调立城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县官为赎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如此,则利施后世,名称圣明。“上从其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B.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C.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D.今胡人数转牧行猎于塞下/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翁主,西汉时指诸侯王的女儿,也称“王主”

B.御史大夫,秦朝开始设置,职位仅次于丞相

C.邑里,泛指乡里。“邑“指城邑,城镇

D.亲戚,文中指内外亲属,不包括父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冒顿单于藏匿强壮的士兵及肥壮的牛马,故意显示己方虚弱不堪,引诱汉军攻打。刘敬识破了这一诡计。

B.高祖不听刘敬劝告,被围困在白登。他派使者贿赂阏氏,使得冒顿单于打开包围的一角

C.刘敬提出和亲、赠送财物、派辩士以礼规劝匈奴的长远策略,这样就可以不必通过战争而使匈奴臣服。

D.汉朝建立以来,匈奴屡次侵犯,成为北方边患。景帝时,被皇帝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徒见赢瘠老弱。

②陛下诚能以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必慕以为阏氏。

(5)为巩固边防,防备匈奴入侵,晁错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是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加以概括。

(1)句子大意为:现在匈奴人经常在边塞放牧狩猎,侦察汉军在边塞戍卒的状况。这样持续连年。多亏陛下担忧边境的安全,这是对边境百姓的最大恩惠,“于塞下”作“数转牧行猎”的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忧边境”作“陛下”的谓语,据此排除B项。

故选D。

(2)D.亲戚,古代泛指内外亲属。

故选D。

(3)B.冒顿单于打开包围的一角的直接原因是他怀疑王黄与汉朝有密谋。

故选B。

(4)①矜,夸耀;见;徒,只;羸瘠。译文:两国的军队相互攻击,现在我只见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

②诚,如果;妻;奉遗;慕,爱慕。译文:陛下如果能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妻子,他一定爱慕她。

(5)由“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晁错建议选择百姓在边塞定居。

由“要害之处,调立城邑,晁错建议战略要塞建立城镇。

由“塞下之民,禄利不厚。胡人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县官为赎其民,赴胡不避死”可知。

解析:

(1)D

(2)D

(3)B

(4)①两国的军队相互攻击,本应炫耀显示自己的优势。

②陛下如果能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妻子,送给他丰厚的礼物,立她为阏氏。

(5)①选择百姓在边塞定居。②在战略要塞建立城镇。

参考译文:

汉高祖住在晋阳城,准备去攻打他,冒顿单于将匈奴强壮的士兵,汉军使者只看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都说匈奴可以攻打,还没等他回来。刘敬回来报告说:“两国的军队相互攻击,现在我只见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时汉军已经出发,用刑具将刘敬押到广武城,高祖先到了平城,冒顿出动四十万精练的骑兵。高帝用陈平的秘计。阏氏对冒顿说:“两国的国君不应该相互围困,而单于您最终也不能居住在那里,希望单于您考虑吧,而王黄的部队却没有来,便打开包围的一个角,汉派使者来来往往。陈平请求高祖命令士兵用强弩再加两支箭面向敌军。高祖出了包围圈。匈奴屡次侵扰汉朝北部边境。刘敬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因此不能用武力征服冒顿,凭借武力建立权威。只可用计策做长远打算?”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妻子,他一定爱慕她。陛下按时节将汉朝多余而匈奴缺少的东西,再顺便派能说善辩的人士用礼节奉劝他们。”皇帝说:“好,他的儿子稽粥即位。景帝的时候,侦察汉军在边塞戍卒的状况。这样持续连年。多亏陛下担忧边境的安全,这是对边境百姓的最大恩惠,一年一轮换。不如选一些人长期居住在那里成家立业,并且防备匈奴的入侵。在战略要塞,每个城规模不小于千户人家,如果不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匈奴入侵时,(敢于从匈奴手中夺回所抢掠的财物),官府出钱赎回所掠夺的人口,攻击匈奴时不避死亡,而是想保全亲戚保护财产,利益将传到后世。”皇上采纳了晁错的建议。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趋而谏曰:“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闻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特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而后民听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食,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泰危乎!而人臣不泰安乎!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材料二:

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不辩。

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紾①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鄯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

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损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

(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有删改)

①紾:弯转,扭曲。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以不仁A之资B盗C仁者D之名尔E而宋襄公F执鄫子G用H于次睢之社。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指动作已经完成,与《过秦论》“始皇既没”中的“既”词义相同。

B.涉,徒步渡水,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园日涉以成趣”的“涉”词义相同。

C.重伤,指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与现在所说的“造成重伤”并不一样。

D.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可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襄公率兵与楚国交战,宋国的右司马购强建议,楚国战士比宋国多,如果宋国在楚国人渡河过半还没排好队列时发动攻击,就可以打败他们。

B.宋襄公因不采纳建议而受到右司马的批评,宋襄公命令说,你不回到队列中去就要接受军法处置;待楚国布好阵势再发动进攻,结果被打得大败。

C.宋楚之战,《春秋》写宋襄公以高贵之身去做卑微的事,战败之罪显而易见;《公羊传》却赞誉他如周文王。其中的分歧疑义,苏轼认为有必要辩明。

D.在苏轼看来,宋襄公和王莽类似,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

(2)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

14.苏轼认为宋襄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这样认为?

10.BEG11.B12.C

13.(1)现在楚军还未渡过河就攻击他们,妨害了道义。请让楚国人完全渡过了河排好阵势然后击鼓向他们进攻。

(2)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一个宋襄公;假如宋襄公得志了,他就是一个王莽。

14.第一问:苏轼认为宋襄公是一个想用不仁的手段窃取“仁者”的美名的人。

第二问:①宋襄公杀害鄫国的国君鄫子,就像屠杀猪狗一样,毫无仁义之心。②宋襄公是想用仁义的名声骗取诸侯霸主的地位。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是以不仁的本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

“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中间B处断开;

“尔”用于句尾,煞尾语气,其后E处断开;

“宋襄公执鄫子”主谓宾齐全,其后G处断开。

故选BEG处断句。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宋国人已摆好阵势。/始皇去世之后。

B.错误。徒步渡水/游玩、游览。句意:请求(让军人)在楚国人渡河过半。/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

C.正确。“造成重伤”的“重伤”指严重伤害。句意:不重复伤害伤兵。

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宋襄公以高贵之身去做卑微的事”错误。根据原文“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可知宋襄公是“以高贵的身份”与楚国这样卑微的“夷狄”之国打仗,却打了败仗,是有罪的。而不是说宋襄公做了“卑微的事”。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济”,渡,过河;“害”,妨害,损害;“鼓”,击鼓使……前进,名词活用为动词。

(2)“使”,假使,假如;“使莽无成则宋襄公”,判断句,用“则”表判断;“亦一莽也”,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第一问:结合“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可知,苏轼认为宋襄公是一个想用不仁的手段窃取“仁者”的美名的人。

第二问:结合“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可知,宋襄公杀害鄫国的国君鄫子,就像屠杀猪狗一样,毫无仁义之心。结合“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可知,宋襄公是想用仁义的名声骗取诸侯霸主的地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涿谷交战。宋国人已摆好阵势,楚国人还没有完全过河,宋国的右司马购强小步快跑过来劝谏说:“楚国人多而宋国人少,请求(让军人)在楚国人渡河过半,还没有排好队列时向他们攻击,一定可以打败他们。”宋襄公说:“我听君子说:‘不重复伤害伤兵,不捉须发斑白的老人,不把人推向危险的地方,不逼迫人到困苦的地步,不击鼓向没有排好阵列的敌军进攻。’现在楚军还未渡过河就攻击他们,妨害了道义。请让楚国人完全渡过了河排好阵势然后击鼓向他们进攻。”右司马说:“您不爱惜宋国的民众,不保全国家的根本,只不过要表现自己的仁义罢了。”宋襄公说:“不回到你的队列里去,我将按军法处置你。”右司马回到队列里,楚国人已排好队列构成了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进攻。宋国人大败,宋襄公被射伤了大腿,过了三天就死了。这就是追求亲自实行仁义的祸害。一定要依靠君主亲自去做而后民众才能听从,这样就要让君主耕种田地为自己谋食、排在队伍的行列里行军打仗民众才肯耕战,那么君主不是太危险了吗?而臣子不是太安全了吗?

材料二:

苏轼认为:《春秋》记载战争,没有像这样严谨而且全面的了。宋襄公,是周朝天子(最为敬重)的上公。以天子尊敬的上公身份,去抵挡夷狄这样的卑微者,最终打了败仗,宋公的罪过显而易见了。而《公羊传》认为文王之战不过如此,学者们对此有怀疑,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辩明。

宋襄公不仅仅是行仁义而不能善终的人。他是以不仁的本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他)不忍心干的呢!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一个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够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

在我看来,宋襄公就是王莽这类人。宋襄公以为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通过名声取得,王莽以为天下可以凭文诏获取。他们得失大小不同,但不能欺骗天下则是相同的。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一个宋襄公;假如宋襄公得志了,他就是一个王莽。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枚乘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邛,筰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赏赐多,多欲愿为内臣,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曰:“邛,筰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通零关道,还报天子,天子大说。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余,复召为郎,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上:指汉武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B.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C.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D.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