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一本通考点4-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一本通考点4-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一本通考点4-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一本通考点4-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一本通考点4-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4: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通考点解读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微观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2.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元素(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看清考点复习,复习更清晰哦!3.能够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看清考点复习,复习更清晰哦!考法通中考预测在2022年的中考中,将会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是借助微观粒子反应模型图考查分子、原子知识是近年中考的新亮点。此类试题提高了试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分子和原子的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对运用分子观点来分析解释实际问题和运用模型图分析解答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和化学反应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方法通一、基本解题观点1.微粒观点的应用“两小运间,同同不同”。2.构成物质的微粒(1)由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金刚石、石墨、硅等。答题技巧: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均由离子构成,如Si、C.Fe等。(2)由离子构成:含金属或铵根(NH4)的化合物。答题要点:化合物、含金属或铵根(NH4)。答题技巧:化合物名称中含“钅”的均有离子构成。(3)由分子构成:室温下,液态、气态的纯净物(水银、稀有气体除外),大多数有机物。如C60。答题技巧:排除法,除去原子、离子构成均为分子构成。3.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箭头左侧为反应物,右侧为生成物(1)类型一:图示中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等书写方法:①分别根据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碳在前、氧在后,同种原子合并计);②配平。(2)类型二:图示中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书写方法:①消去两边相等数量的相同分子;②根据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并将剩余分子数量写在其化学式前。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体积很小,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1)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因此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4)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3.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①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向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②原子结构示意图:如钠原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元素类别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He为2)不易得失相对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或等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3)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及相关判断要正确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必须遵循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①每一电子层上所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2n2个(n为电子层数)。例如,第一层上只能容纳2×12=2个;第二层上能容纳2×22=8个电子;第三层上能容纳2×32=18个电子,依此类推。②核外电子是逐层排布的,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依此类推。③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三、离子1.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2.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铵根离子()。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氯离子(Cl-)、硫离子(S2-)、硫酸根离子()。3.离子的形成过程(1)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正电荷,为阳离子,电子层减少1层。(2)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带负电荷,为阴离子,电子层数不变。2.离子符号(1)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2)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分子原子离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如、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用离子符号表示,如、化学计量数与符号的关系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加上化学计量数,如、、,则只表示原子、分子、离子“个数”,该符号不再表示元素或物质联系3.物质由微粒构成四、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公式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3.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几个注意事项(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3)作为标准的是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而不是碳原子的质量。4.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得出与性质测定得出,绝对的比较得出,相对的数值与单位非常小,有单位大于等于“1”,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联系相对原子质量=注意:(1)A.B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考题通➷看看今天的效率如何,记录自己进步的点滴基础入门练提升冲刺练学有余力升华练总计实际用时实际得分基础入门练(共5道题,计10分)1.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答案】A【解析】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汞 B.氨、干冰 C.水、金刚石 D.硫酸铜、氯化钠【答案】B【解析】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氨、干冰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3.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答案】D【解析】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分子的大小、质量、数目都不变。故选D。4.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错误;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错误;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故选D。5.“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答案】D【解析】A.在甲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在乙的物质中有单质,不全是化合物,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三个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离子的数目均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是水分子,故D正确。故选D。入门冲刺练(共10道题,计20分)6.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答案】B【解析】A.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电解水分子分解,生戌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答案】C【解析】A.四个小方格中表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镓、锗、砷、硒,砷、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故错误;C.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31,故正确;D.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34,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2,故错误。故选C。8.“”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图A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图B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图C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图D可能表示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9.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B【解析】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B.NO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该选项说法正确;D.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2【答案】C【解析】A.丙烯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丙烯是由丙烯分子构成的,丙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丙烯的结构示意图,1个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3H6,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6∶1,则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则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1.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答案】D【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CO2+2H2O+N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错误;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错误;C.反应前和反应后均由多种分子,所以均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由化学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故正确。故选D。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在上述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2)在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3)一个D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原子(2)B(3)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2CO+4H2C2H5OH+H2O。【解析】(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上述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原子。(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在A.B.C.D中B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3)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D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4)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了乙醇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CO+4H2C2H5OH+H2O。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①所示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2)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3)②所示元素与③所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4)含上述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填名称)(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_周期。【答案】(1) (2)8 (3)Na2S (4)氮 (5)三【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①所示原子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3)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②所示元素是钠元素,③所示元素是硫元素,二者构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化学式是Na2S。(4)含氮元素的化肥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14.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如核裂变,故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错误;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D。15.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缉毒犬通过嗅觉寻找毒品的原因是A.分子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质量很小D.分子体积很小.【答案】A【解析】由于构成毒品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缉毒犬通过嗅觉能闻到毒品的闻到从而寻找毒品。故选A。学有余力提升练(共3道题,计15分)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x的值是________。②碳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③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①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______。②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答案】(1).6(2).非金属(3).乙烯是化合物;乙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4).(5).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6).【解析】(1)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则核外电子数也为8,则8=2+x,解得x=6。故答案为:6;②碳元素不包括“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答案为:非金属;③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则可以分析出,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该物质是化合物。乙烯由乙烯分子构成,乙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并且还可以分析出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28。故答案为:乙烯是化合物;乙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答案合理即可);(2)①根据反应的示意图可知,A是1个甲烷分子,B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D是2个一氧化碳分子。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则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则C物质为两个氢分子。故答案为:;②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组。该过程是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破裂,破裂成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生成一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③根据②的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故答案为:。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带电的原子是离子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C.实验室中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D.纤维素作为六大基本营养素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答案】D【解析】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室中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选项说法正确;D.人体摄入的纤维素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的作用,但是不能被人体吸收,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答案】B【解析】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①②③④的质子数分别为:8.12.11.12,故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故选项错误;B.对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数=核外电子数,②表示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故选项正确;C.④中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所以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D.①中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④中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真题实战模拟,考场更轻松真题实战模拟,考场更轻松考场帮1.(2021安徽中考)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答案】D【解析】A.由“石”字旁可知,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D.氮、磷、钾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符合题意。故选D。2.(2021年江西中考)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B钒的中子数为50.94C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图中x=_____【答案】(1).C(2).23【解析】A.钒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小方格最下面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B错误;C.由图可知,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C正确;D.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3,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x=23。故选C,填写:23。3.(2020年辽宁中考)如图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________。(2)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E与F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答案】(1).36(2).4(3).BD(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解析】(1)由图A可知,氪元素原子序数为36,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6。(2)由图可知,C和D的核电荷数相等,则C和D属于同种元素,故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4种元素。由图可知,B为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为氧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B和D。由图可知,E与F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两者的化学性质相似。4.(2020年重庆中考)2019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3)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出O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答案】(1).111(2).B(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解析】(1)SeO2的相对分子质量=79+16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