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初三物理学知识点总结初三物理学重视思维办法的培养,那么初三物理学学问点又有什么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初三物理学学问点总结,信任能带给大家启发。

初三物理学学问点总结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极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本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罗列非常紧密有规章,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结在一起。分子往返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外形。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外形,具有流淌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周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淌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熟悉: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转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试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办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详细如下:

①看:观看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整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整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重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办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别测量:液体的质量、极小质量。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外形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转变而转变,不同物质密度普通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甲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办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举

物理学问点总结

物理学问点总结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互相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互相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外形发生转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按照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按照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按照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普通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确实定:①质量分布匀称。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外形有关。外形规章的匀称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匀称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外形、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讨论详细物体时,就可以把囫囵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本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外形或体积的转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显然,有的形变及其极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味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需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逝。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抱负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重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按照运动状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逻辑计算。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妨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因为物体表面不光洁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互相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互相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洁。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详细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妨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妨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因为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互相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洁;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按照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打算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妨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举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知识题的基础,是讨论力学的重要办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按照题意选取适当的讨论对象,选取讨论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讨论处理尽量简便,讨论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把讨论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根据先场力,再接触力的挨次对物体举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暗示图,这种办法常称为隔离法。

3.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重一下几点:

(1)不要把讨论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需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假如随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干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很多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

若f>f1>fsinθ有两组解

若f

(3)在实际问题中,普通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便利需要举行分解。

(4)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按照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必需注重: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一直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

惟独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办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思维升华——逻辑?办法?思路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物体的受力状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讨论物体的运动,必需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是讨论力知识题的关键,是必需把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主要是按照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状况来考虑。详细的办法是:

1.确定讨论对象,找出全部施力物体

确定所讨论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讨论对象的受力状况。

(1)假如所讨论的物体为a,与a接触的物体有b、c、d……就应当找出b对a、c对a、d对a、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对b、a对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a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讨论的对象上;

(3)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分析出物体的受力状况后,要检查能否使讨论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否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浮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状况通常按如下步骤举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讨论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画出物体力的暗示图

(1)在作物体受力暗示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暗示图时,要用字母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办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一般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挑选则应按照实际状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离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离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f3y……

注重:假如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方法,以后会经常用到。

初三化学学问点总结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惟独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因为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囫囵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囫囵原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2)

注重: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0-27kg.

三、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挨次:osialfe

3、元素、原子的区分和联系

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5、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金属元素

6、元素的分类非金属元素液态固态气态稀少气体元素

7、元素周期表

四、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暗示图表示

2、了解原子结构暗示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暗示图

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a、稀少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

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普通少于4个,易失电子。

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普通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

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5、离子的表示办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五、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例如:h2o的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六、化合价

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书写化学式时注重按照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别来书写。

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七、数字表暗示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

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

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

八、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16=18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44

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58.5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35.516?=122.5

按照化学式,也可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如:在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2:16=1:8

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2:32=3:8

如: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先计算出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1416?=80

2.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三上册化学学问点总结

化学是初三才开头要学的,因此这是一个打基础的好时候。下面初三上册化学学问点总结是我想跟大家共享的,欢迎大家扫瞄。

初三上册化学学问点总结

一:氧化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燃烧:11.甲烷燃烧

12.酒精燃烧:13.加热高锰酸钾:(试验室制氧气原理1)

14.过氧化氢分解: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6.生石灰溶于水: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18.镁燃烧: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0.氢气还原氧化铜21.镁还原氧化铜

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5.焦炭还原氧化铁:

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试验室制二氧化碳):

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

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二、常见物质的色彩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4.硫:淡黄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三、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自然 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