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哲学史课件_第1页
欧洲哲学史课件_第2页
欧洲哲学史课件_第3页
欧洲哲学史课件_第4页
欧洲哲学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歐洲哲學史一、西方哲學史的研究對象

二、西方哲學史發展階段及其特點

三、學習西方哲學史的目的和意義

四、學習西方哲學史的方法基本內容

(一)以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過程為研究對象

按照我們約定俗成的劃分方式,講述的是從西元前6世紀以後到西元20世紀之前的2500多年間,西方哲學產生、形成、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至於20世紀的西方哲學,學術界將其界定為“現代西方哲學”。通常與現代西方哲學相區別,這一歷史過程中的西方哲學也被稱為“古典哲學”。一、研究對象(二)“西方哲學”主要指的是一種區別於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獨特哲學形態。

所謂“西方哲學史”中的“西方”,或“歐洲哲學史”中的“歐洲”,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概念。哲學之為哲學乃是希臘人的創造,它後來源遠流長,形成了蔚然大觀的西方哲學,而印度或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哲學。然而,這並不是說印度或中國的思想家沒有思考過類似的哲學問題,只是說在它們那裏不存在西方哲學形態那樣的哲學。

“西方哲學”主要指的是一種區別於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獨特哲學形態。(三)哲學史就是哲學問題史

(四)哲學問題的特徵

(一)哲學問題的終極性和結果的不確定性

哲學,它一方面象自然科學一樣訴諸於理性,但又象宗教一樣,以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哲學以理性為基礎,但是卻由於其對象的緣故而不具備科學的確定性即所謂的“科學性”;哲學以人類精神的“終極關懷”為對象,但是由於它主要以理性的方法為認識手段,而這種手段難以通達終極關懷的境界,所以又不如宗教信仰那樣自有其方便的法門。2、哲學問題的“求知性”

從詞源上看,哲學在古希臘語中是philosophia,本義是“對智慧的愛”

或“

愛智慧”

。就此而言,哲學家應該是最謙虛的人,他們主張“愛智慧”而不自詡為“有智慧”。

求知、知識或科學在希臘人心目中的含義與後世的含義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希臘人追求知識並沒有實用的目的,科學改造自然的功能則是近代以來才有的。

(三)哲學問題的終極性和人文性

哲學問題,我們稱為“難題”。實際上,哲學問題都是一些永恆無解、萬古常新的難題。

在人的面前就出現了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暫時與永恆、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之間的巨大矛盾,哲學問題便油然而生。比如說:“我們是如何來的,最終又會到何處去”、“我們應當如何生活”

等等。

(一)第一階段:古希臘羅馬哲學

(二)第二階段:“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三)“以文藝復興為開端的近代哲學”

二、西方哲學史發展階段:(一)第一階段:古希臘羅馬哲學

(關於客觀世界的哲學:“早期希臘哲學”、“鼎盛時期的希臘哲學”和“晚期希臘哲學的衰退”)

亞裏士多德的父親是個醫生,他自己的書象各個器官一樣有各自功能,追求真理的理性,終結了智慧愛好的豐富感情,使得自然(物理)哲學和倫理(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分道揚鑣,把哲學從綜合學問分為專門學問。探討客觀世界是什麼的問題。將主體與客體分離開來,間接地把握客觀世界規律,創造了數學方法、辯證方法、邏輯方法等理性方法。柏拉圖的思想是對以前的希臘哲學,包括早期自然科學,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蘇格拉底的原則和方法,所做的創造性綜合。亞裏士多德使自然(物理)哲學和倫理(道德)哲學分道揚鑣。第二階段:“中世界基督教哲學”

主要是關於主觀世界的哲學:包括“教父哲學”、“經院哲學”

人和神的第一共有就是理性。運用邏輯理性方法探索心靈世界。將東方人不可言說的內心體驗,試圖獲得步步為營的結果。理性與信仰的問題,成為這一時期的核心命題。第三階段:“以文藝復興為開端的近代哲學”

以一種反思、獨立化了的主體性精神探討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關係的哲學包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時期哲學”;“經驗論和唯理論哲學”、“法國啟蒙哲學”、“德國古典哲學”。

第一階段,尊重人自然本性、弘揚人的主體性第二階段,重新審視思維與存在的關係第三階段,調和主體能動性與客觀制約性的關係

第四階段:黑格爾以後到二戰前期的主要哲學

(一)學習西方哲學最好學習西方哲學史

(二)學習西方哲學是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環節

(三)可以幫助我們深化知識、開闊眼界、鍛煉獨立思考問題能力三、學習西方哲學史的目的和意義四、學習西方哲學史的方法(一)學習西方哲學史原則

1、堅持哲學的黨性原則

2、堅持階級分析、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

3、堅持邏輯和歷史的統一原則

4、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二)學習西方哲學史的方法“入乎其裏,出乎其外”1、“入乎其裏”:“哲學家眼光看世界方法”2、“出乎其外”:審慎反思與批判方法導論結束第一章古希臘羅馬哲學教學目的與要求:1、瞭解古希臘羅馬哲學形成、繁榮和走向衰落的過程,掌握這一時期哲學發展童年時期的基本特點;2、瞭解智者派的主要代表及其主要思想;3、理解蘇格拉底關於“美德即知識”的倫理觀及其“辨證”的方法;4、掌握柏拉圖理念論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回憶說”的實質;5、瞭解亞裏斯多德“第一哲學”的重要思想、認識論以及倫理學的主要貢獻;6、瞭解伊壁鳩魯原子論唯物主義對德謨克利特原子論思想的發展。教學重點:古代哲學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概貌。德謨克利特原子論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蘇格拉底關於“美德即知識”的倫理觀、柏拉圖理念論及其“回憶說”、“哲學王”的實質、亞裏士多德的本體論、“四因說”、倫理學等思想。教學難點:愛利亞學派、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的有關哲學思想及其聯繫第一節希臘哲學產生的背景及發展梗概一、希臘哲學在西方哲學史的地位(一)希臘哲學奠定了一切後來的西方思想體系的基礎(二)希臘哲學幾乎提出和提供了兩千年來歐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問題和答案(三)希臘哲學提供了人類思想從神話式的原始形式演進到複雜多樣的體系一個最好的例證二、希臘哲學產生

(一)外部條件

1、人類活動經驗的積累和生產技術的發展為條件

2、東方民族文化產生的影響(二)內在原因

1、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文明條件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於理性的發展(三)哲學產生的自身條件驚異、“閒暇”、思想自由三、希臘哲學的特點與發展梗概

(一)特點:1、愛智慧,重思辨和探索;

2、探討自然,本性phusis是希臘哲學的基本內容;

3、樸素直觀的辯證性;

4、研究問題的發展趨勢:由外在的自然向內在的人類本身轉移。(二)發展梗概1、自然哲學階段:從米利都學派到愛利亞學派2、形而上學(本體論哲學)階段3、倫理學和人生哲學階段(教材第12頁)思考題2.學習西方哲學史的方法是什麼?3.西方哲學史發展階段有哪些?4.如何理解古希臘哲學產生的條件及其發展階段?1.學習西方哲學史的意義是什麼?五、閱讀書目:

1、鄧曉芒等著.西方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苗力田主編.西方哲學史新編.人民出版社,1990.3、趙敦華著.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4、張志偉主編.西方哲學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5、(美)梯利著.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95.6、(英)羅素著.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63.第二節早期希臘哲學一、米利都學派(一)泰利斯(泰利斯,鼎盛年為西元前585/584年)古希臘七賢之一,“哲學之父”

。“盛年”是希臘語akmē的意譯,原義為頂點、極盛期、成熟期等。由於年代久遠,古人的生卒年月不詳,故以此來估算他們的年齡。希臘人認為40歲是一個人出成就的極盛期,因而以此為“盛年”。泰勒斯的盛年之所以被定為西元前585年,是因為據說他預測到了這一年的日食。1、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泰勒斯宣稱“大地浮在水上”。他首次突破神話宇宙論,以哲學方式表述宇宙本原思想。泰勒斯的“水”體現了早期希臘自然哲學樸素、直觀、辯證的有機自然觀。

2、萬物都充滿著神靈。認為靈魂彌漫在整個宇宙中,例如磁石能使鐵移動是因為磁石有靈魂,因而萬物都充滿了神。靈魂不是精神東西,而是水的濕氣。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為西元前570年)1、萬物的本原是“無定”(無限者);2、萬物的生成是的“無定”分化,萬物的消亡則是萬物歸複於“無定”;3、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隨著另一些事物的消亡。

“一切存在著的東西都由此生成的也是它們滅亡後的歸宿,這是命運註定的。根據時間的安排,它們要為各自對他物的損害而互相補償,得到報應”。關於“命運”的思想已經涉及到了必然性或規律的問題。(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為西元前546/545年)1、認為“氣”是世界的本原;2、氣有冷和熱兩種性質,以及與之對應的濃聚和稀疏兩種運動,萬物就是根據這兩種運動由氣轉化而成;

“氣”

作為萬物的本原時候,他不僅以氣的凝聚與疏散說明宇宙萬物的生成,從本原自身內部尋找運動變化的原因,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將泰勒斯的兩個命題合而為一了:

“氣”

是維持生命存在的因素,而“靈魂”

的原義就是氣,氣息或呼吸,這就使本原與靈魂統一起來了。物質與精神還未分化,到了阿那克薩戈拉才提出獨立的精神實體概念。小結

以上米利都派三個代表人物的哲學觀點的聯繫:

從他們的各自觀點看,他們都認為萬物產生於一個本原,或者說萬物可用一個原因來說明,而且都承認萬物的運動變化。但是,在對本原進行說明和規定上,在對本原與萬物之間的生成與被生成的關係說明上,他們之間存在著差別,而且這種差別體現了對一與多的關係認識在不斷擴大和豐富。

然而,隨著米利都城被波斯軍隊攻破焚毀,米利都學派在阿那克西美尼死後30年左右即不復存在,但是他們開創的哲學事業並未中斷,其原則和精神在鄰近的愛非斯城的偉大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那裏得到了發揚光大。二、畢達哥拉斯學派

畢達哥拉斯(盛年為西元前532/531年)畢達哥拉斯學派:哲學學派、宗教團體數學和哲學沒有分開財產公有

許多神秘教規(絕不可以吃豆子、不朝太陽大小便、不准走大路、不准碰白公雞、房間不准有燕子、不准用刀子將麵包砍開、不准吃掉整塊麵包)畢達哥拉斯:神化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定律(一)數是萬物的本原

從某一方面看,數的屬性是公正,從另一方面看,數目的屬性是靈魂、理智,或者機遇,其他事物也都能用數來表示;而且,他們還看到,音階(和諧)的特點和比率也在數之中;並且,一切其他事物都表明,其整個的本性乃是對數的模仿。在整個自然界,數是第一位的。黑格爾說:“這個數不是感性的,但也還不是思想”。(二)宇宙是天體的和諧

“秩序”,後來逐漸從“秩序”轉變為“世界秩序”或“有秩序的世界”即“宇宙”。在他們看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和諧,或產生於和諧。美是和諧,友愛是和諧,音樂是和諧,天體是和諧,靈魂也是和諧。

(三)靈魂學說

畢達戈拉斯學派不僅把靈魂不朽、靈魂輪回等宗教觀念引入哲學,而且在學派內部嚴格制定和遵循若干宗教禁忌。同時,他們也從哲學上對靈魂是什麼和如何淨化靈魂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音樂和哲學是淨化靈魂的手段,通過音樂薰陶和哲學思考,可以使靈魂處於和諧狀態。

小結:畢達戈拉斯學派的思想對於後來哲學的發展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他們的數本原論雖然還沒有擺脫開感性經驗的限制,但是與米利都學派相比更加抽象並且更具有普遍性的意義,體現了與之不同的另一種哲學傾向,可以看作是米利都學派與愛利亞學派之間的中間環節。

拋開米利都學派事物本原“無定形”原則,確立“數”定形原則,對後來定量自然科學發展的影響;靈魂與肉體分離,靈魂不死、輪回轉世對蘇格拉底、柏拉圖、基督教理論產生重要影響。三、赫拉克利特學派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為西元前504-501年)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約在西元前504-501年)出生於米利都以北的另一座商業城邦愛非斯的一個貴族之家。據傳他因為不滿於社會現實而憤世嫉俗,放棄王位,隱居山林。他性格內向、語言晦澀、思想深邃,當時就有“晦澀哲學家”之稱。他的哲學觀點要比米利都派更豐富,尤其是在關於運動和變化問題的認識上。(一)火本原說

“這個萬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團永恆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燒,按照一定分寸熄滅”。1、從外在形態來看,火是萬物的本原,萬物是火轉化而成。2、從內在本性來看,萬物與火一樣,有著同樣永恆不變的原則。

(二)邏各斯學說

“邏各斯”(logos)在古希臘語中本是一個源於動詞lego(說)的普通名詞,基本含義是言說、話語,據此而派生出道理、理由、理性、考慮、比例、規則等許多其他的含義。中文由於難以找到與之相應的概念,因而通常音譯為“邏各斯”,有時亦以老子的“道”譯之。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邏各斯作為重要概念引入哲學,並賦予了它新的意義。在赫拉克利特那裏,邏各斯的含義很多,如何認定和理解,學術界的看法不一。

老子的“道”“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這裏老子雖然都是用“好像”(“似”)的字眼,其實是肯定了道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

“一”在這裏是指具體萬物形成之前的一種統一狀態。但在老子體系中,他把這種具體萬物形成前的統一狀態推崇為一種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則,或“無為”原則,這樣的“一”也就成為“道”的同義語。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正)。”(39章)

“一”是形成和產生萬事萬物的根本原則

老子這裏講“道生一”,既有指具體萬物形成前的統一狀態的意思,又有道使萬物獲得統一原則的意思。有了這一統一的狀態和原則,然後分化為天、地(陰、陽),通過陰陽變化又產生和氣,陰、陽、和三氣化合再產生出萬物來。道與邏各斯比較:相同點:“道”與“邏各斯”的哲學意義主要表現為“殺神”。

老子的“道”論中,“道”顯然是比“天帝”或“鬼神”更具本原的東西。他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說,“道”像一個虛無、沒有形體的東西,宇宙萬物都在用它,而它或者不會窮盡,源遠流長,像是萬物的始祖。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兒子,好像是“天帝”的祖先。他還說過:“以道蒞臨天下,其鬼不神。”

其意是指,用理性之道來治理天下,使社會順應自然發展,那就連鬼神也不靈了。此外,他還用“道”的“自然無為”來否定“天帝”、“鬼神”的權威。赫拉克利特:

“這個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對萬物都是同一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一團永恆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他將世界的本原定義為“一團永恆的活火”,並且這團“永恆的活火”必須“按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而這“尺度”或“尺寸”正是“邏各斯”。赫拉克利特的“火”就幾於“邏各斯”。但是,正如老子的“水”還不是“道”本身一樣,赫拉克利特的“火”也不可能是“邏各斯”本身。

“淺薄的人聽了無論什麼邏各斯,都大驚小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從赫拉克利特開始,哲學更為關心宇宙的秩序和規律性問題。這樣一來,希臘哲學就邁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哲學不僅要說明世界的本原是什麼,而且還要說明世界變化的秩序和規律是怎樣的。在這個意義上,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邏各斯”與老子提出的“道”一樣,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們代表了當時中西哲學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不同點:

1、“尚言”與“尚象”。赫拉克利特所要強調的,正是“邏各斯”通過“話語”加以表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以用“話語和事實”加以說明的。對於“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老子一向主張“非言”與“不言”。在《老子》書中有物象、意象、形而上的無形之象。“象”有描述、隱喻、象徵的意思,也含有體悟、領會的意思。

2、“直觀”與“思辨”。老子側重於直觀,通過“言象互動”而進入形而上的境界;赫拉克利特側重於認知,通過“言說”而進入形而上的境界。

3、“無為”與“有為”。老子在此明確規定了“道”作為宇宙本體有超越經驗世界的形而上性質,而且指出“道”本身就具有化生天地萬物的功能,這就為“道”之“無名”、“無形”奠定了基礎;常道”的“道”,不是我們的日常語言可以言表的,即使對於“聖人”來說,在“常道”面前,也只能“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認識‘邏各斯’便是一場通過批判主觀意見而尋求客觀真理的鬥爭。1、邏各斯的含義:其主要地理解為萬物必須依據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則或必然性,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規律”。雖然有時它也指普遍理性,不過這兩個方面或許亦有其一致性。因為他指出,這個邏各斯不僅永恆存在著,而且“萬物都根據這個邏各斯生成”,“邏各斯乃是共同的”。誰不認識並進而服從邏各斯,誰就無法獲得智慧,把握真理,相反,“如果不聽從我而聽從這個邏各斯,就會一致說萬物是一,就是智慧”。

2、邏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現的,但在其他萬物中則是內在的,要靠理性才能發現它。

邏各斯使知識有了可能性。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從樸素的辯證法出發,斷定自然萬物均處在運動變化之中。然而,如果一切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知識就沒有立足的依據。因此,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作為運動變化的尺度,亦即我們所說的規律,就使知識有了確定性。由於邏各斯的介入,亦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學具有了某種二元式的結構:始終處於生滅變化之中的自然萬物,和永恆不變的邏各斯。這些在後來的巴門尼德、阿那克薩戈拉、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人的哲學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在後來西方哲學,神學和科學的發展過程中,邏各斯概念及其衍生的"邏輯"(邏輯)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三)生成辯證法

1、向對立面轉化、同一的關係;2、對立和諧的關係;3、對立是相對的關係。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法思想畢竟是樸素的、直觀的和單純論斷性的,還沒有上升到自覺的概念高度。不僅如此,從總體上看,他的思想亦具有相對主義因素和循環論的色彩,這就為他的弟子克拉底魯對其思想的片面發揮留下了餘地,據說克拉底魯宣稱“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另外,就“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一命題而論,赫拉克利特似乎主要關注的是河流的變化,然而實際上踏入流動的河流人也一樣處在運動變化之中,而這正是後來智者的思路。(四)自然慣於掩蓋自己

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通過感官得到認識的必要性,宣稱熱愛智慧的人必須熟悉很多的事物,因而他更為喜歡那些可以看見、可以聽見和可以學習的東西;另一方面他又強調說,自然慣於掩蓋自己,本性隱於深處,邏各斯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假如人們的靈魂是表浮的話,眼睛和耳朵就是最壞的見證”。所以,他主張要正確理解感覺和語言材料,把握自然或本性,即他所說的邏各斯。小結

1、赫拉克利特對後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之中,他將米利都學派關於本原的無定形性質的思想發揮到了極致,合乎邏輯地得出了“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結論。就此而言,火作為萬物的本原,或許更多地是以其富於變化的特點而具有象徵性的意義。不過另一方面他也認識到,由於自然萬物始終處在運動變化之中,因而真正不變的東西唯有變化本身,但是變化亦是有規律可尋的(邏各斯),這就為關於自然的認識提供了根據。然而,由於自然慣於掩蓋自己,所以在如何使人們認識邏各斯的問題上,赫拉克利特似乎沒有多大的把握,這就使他的辯證法思想潛藏著相對主義和懷疑論的因素。

2、赫拉克利特的哲學在希臘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他對邏各斯和運動絕對性的強調,對認識論的探討,從正反兩方面深深地影響了巴門尼德、柏拉圖等人;他的火與邏各斯學說直接為斯多亞學派所繼承和發揮;黑格爾則根據他的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而稱之為辯證法的奠基人。黑格爾曾經不無誇張地說:“沒有一個赫拉克利特的命題,我沒有納入我的邏輯學中。”四、愛利亞學派

愛利亞派產生於義大利南部的“愛利亞”城,流行於西元前6世紀與西元前5世紀之間,實際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門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諾芬尼、芝諾。(一)克塞諾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為西元前540年)

1、他的理論表現為一種“神學”,主張“一神論”,反對多神論;2、他的神學觀點的哲學意義在於他講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絕對性、普遍性、全能性和不變性,具有對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則的規定性質,這一點是後來愛利亞派的哲學中心思想;3、歸謬法經過智者發揮、到蘇格拉底形成古希臘辯證法。這些內容,被他的學生巴門尼德接受和改造,從而創立了著名的存在論。(二)巴門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為西元前500年)是愛利亞人。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認為它最具對世界的概括性和統一性。相當於克塞諾芬的“神”Tobeornottobe這個be、being它既有“存在”的意思,還有“是”的意思。不同於存在主義的existence或toexist亞裏士多德曾經對哲學下過這樣的定義,他說“什麼是哲學呀?哲學就是研究作為存在的這樣的一個學科,這樣一門學問”“存在”——萬物的共性,相當於“道”2、“是者”的認識有如下兩點是重要的:(1)“所是的東西不能不是”,“不是的東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A、揭示了概念、本質的同一性,邏輯的同一律。存在具有必然性B、表明“不是的東西”,是因為不能用思想表達C、是針對赫拉克利特對立轉化辯證法思想的

存在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有什麼性質呢?我們姑且把它叫做“它”,我們發現了一個最大的特點,它是什麼?說來說去,它就是使得萬物存在的那個東西,它就是中國人講的那個“道”。它在做什麼呢?它在做的就是使萬物存在,用中國古人的說法就是“化生萬物,創生萬物,大化流行”,就是這樣一種動態的東西。它是一種動態的東西。如果它是靜態的,它不產生出萬物我們不會想到它,不會談到它,因為沒有萬物嘛,萬物根本就沒有,甚至沒有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都不存在,我們講什麼呢?所以它的最本質的東西千言萬語一句話,它使萬物存在。使萬物存在,用一個象徵的說法就是創造、創生。西方人叫創造,我們中國人叫化生、叫創生、叫“生生不已、生生不息”。與中國哲學“道”的主要區別:

“一條是:所是的東西不能不是,這是確信的途徑,與真理同行;另一條是:不是的東西必定不是,我要告訴你,此路不通。”

——

巴門尼德:《西方哲學名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31頁(2)“能夠被說和被想的與是者是同一個東西”(能被思維者和存在者是同一的)。存在是思想的對象,而不是感官的對象。如果沒有存在作為對象,思想是不可能的。先有存在,後有思想,思想以存在為對象。能思想的對象和能成為存在的對象的同一的。3、他認為“是者”有如下的性質,並進行論證:

(1)存在是不生不滅的。“存在是永恆的,不生也不滅”。(2)存在是連續性。“存在不可分”。“存在”是“一”,是連續的、不可分的。在他之前的哲學家還沒有人把始基看成是多,“四根說”的出現也只是在他之後的事情。即使與巴門尼德對立的赫拉克利特也認為萬物的始基是“一”(即“火”),世界遵循著“同一個道”、“一切都遵循著道”。更不用說畢達哥拉斯學派曾明確主張過“萬物的本原是”一”。在他們看來,與那唯一的本體相對立的是間斷的、可分的“多”,那個唯一的本體駕馭萬物即多,因為它是連續的、不可分的。(3)存在是不動的。“存在被局限在巨大的鎖鏈裏靜止不動”。(4)存在是完滿性的。“存在有如一個滾圓的球體”。雖然巴門尼德力圖使他的“存在”擺脫感性事物的糾纏,但他最終還是沒有讓他的“存在”擺脫感性的性質,因為他往往又把存在說成是有形體的。(5)存在是思想的對象。“作為思想和作為存在是一回事情”。存在不能靠感性經驗把握。

4、區分了“真理”和“意見”兩種認識對象以及相對應的兩種認識能力

真理之路:理智進行辯論,獲得世界的本質;意見之路:按眾人的習慣認識感覺對象,“以茫然的眼睛、轟鳴的耳朵和舌頭為準繩。

”前者,“圓滿的”、“不動搖的中心”,其認識對象是光明的領域,是存在、“是者”。而後者卻是“不可靠的”,其認識對象是黑暗的領域,是非存在,“非是者”。意見與真理本質現象真理意見思想感性經驗後者是虛假的、欺騙人的、錯誤的其價值在於讓人只有通過假的認識真的;只有瞭解到意見和現象,才能正確對待他們5、巴門尼德的哲學思想的意義(1)他將“存在”確立為哲學研究的對象,奠定了本體論的基礎;(2)他在哲學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體和現象、真理和意見、一和多、永恆和生滅、運動和靜止、可分和不可分、連續與間斷等對立概念和現象,蘊含著辯證法的因素,確定了後來西方哲學所關注的基本方向;(3)他在西方哲學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觀點;(4)他在哲學史上開了邏輯論證方法的先河。他不再象自然哲學家那樣武斷地宣稱,而開始使用邏輯論證的方法,使哲學向理論化體系化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把巴門尼德哲學看成是一個矛盾體、一個矛盾系統在歷史上存在過的方式。那麼,這個矛盾體或矛盾系統的第一個矛盾層次就是“存在”與“非存在”;第二個矛盾層次則是“思想”(“理性”)與“存在”、“感覺”與“非存在”,概括地說,就是人與客觀世界、人的目的與客觀世界;第三個層次是“真理”與“意見”的對立、“理性”與“感性”的對立。這些不同層次的矛盾在西方哲學史上都分別曾成為各個時代討論和爭論的哲學主題。(三)芝諾(Zenon,鼎盛年為西元前468年)

出生於愛利亞城,據說是巴門尼德的得意門生和義子,因反對僭主而被殺。亞裏士多德稱讚他發現了辯證法,黑格爾也稱之為概念辯證法的創始人。芝諾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地位並不在於他提出了什麼新的見解,而在於他為巴門尼德的存在論所作的辯護。赫拉克利特是從肯定角度提出矛盾問題第一人,芝諾則從否定角度提出矛盾問題第一人。亞裏士多德在《物理學》中的敘述,芝諾否定運動可能的4個論證:(1)“二分法”:運動著的東西在到達目的地之前須先完成行程的一半,而在完成行程的一半後,還須完成行程的一半一半……如此分割,乃至無窮,因而它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是無限的,永遠也達不到目的地。結論是:無窮是不可窮盡的過程,運動永遠不可能開始的。(2)“阿基裏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裏斯是史詩《伊利亞特》裏的希臘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只烏龜,烏龜嘲笑他說:“別人都說你厲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賽跑,還追不上我。”

阿基裏斯大笑說:“這怎麼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會追不上你?”

烏龜說:“好,那我們假設一下。你離我有100米,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現在你來追我了,但當你跑到我現在這個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時候,我也已經又向前跑了10米。當你再追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總之,你只能無限地接近我,但你永遠也不能追上我。”

阿基裏斯怎麼聽怎麼有道理,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阿基裏是希臘跑得最快的英雄,而烏龜則爬得最慢。但是芝諾卻證明,在賽跑中最快的永遠趕不上最慢的,因為追趕者與被追趕者同時開始運動,而追趕者必須首先到達被追趕者起步的那一點,如此類推,他們之間存在著無限的距離,所以被追趕者必定永遠領先。這個論點同兩分法悖論一樣,所不同的是不必把所需通過的路程一再平分。

(3)“飛矢不動”:任何物體都要佔有一定的空間,離開自己的空間就意味著失去了它的存在。飛矢通過一段路程的時間可被分成無數瞬間,在每一瞬間,飛矢都佔據著一個與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間,由於飛矢始終在自己的空間之中,因而它是靜止不動的。飛著的箭在任何瞬間都是既非靜止又非運動的。如果瞬間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運動,因為如果它動了,瞬間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時間是由瞬間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間都是不動的,則箭總是保持靜止。所以飛出的箭不能處於運動狀態。(4)“一倍的時間等於一半的時間”:有兩排物體,大小相同,數目相等,一排從終點排到中間點,另一排從中間點排到起點,當它們以相同的速度作方向相反的運動時,就會在時間上出現矛盾。芝諾認為這可以證明一半的時間等於一倍的時間。

A、B兩件物體以等速向相反方向運動。從靜止的C看來,比如說,A、B都在1小時內移動了2公里;可是,從A看來,則B在1小時內就移動了4公里。由於B保持等速移動,所以移動2公里的時間應該是移動4公里時間的一半。因而一半的時間等於兩倍的時間。如何認識芝諾悖論?

1、這些悖論的實質精神是:有限的整體,不可能由無限數量的部份組成,而這正是假定“整體由部份組成”必然面臨的邏輯困境。如果承認整體由部份組成,則它只可能有兩種組成方式:或者由不可分的單元組成,或者無限可分。如果是前者,則那單元本身必然具有一定數量,倘如此,則我們立刻面對著明顯的邏輯矛盾:世上哪有什麼數量是不可分的?但如果整體無限可分,則我們又面臨另一矛盾:無限數量的成份加起來,竟然會等於一個有限的總量!

2、這問題其實具有普遍意義,不但適用於直線那種一維結構,同樣適用於面、體等**結構──您總不會認為一個香蕉是由無限多的部份組成的吧?但您若不承認這點,立刻就會創造出個“不可切割的香蕉單元”出來,那同樣不可思議。

3、悖論本身還質疑了數學和物理上的最基本觀念:“連續性”。那“飛箭不動”就是如此。這裏換用子彈出膛更說明問題:假設擊發為時間零點,您說在該時點,那子彈究竟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如果算不動,那從哪個時點算起來,它才是運動的?您永遠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分開“運動”和“靜止”的時點來。“運動”和“靜止”似乎是兩回事,可在實際中卻無法分開!

4、儘管我們可以憑藉直覺的信念,很輕易的否定芝諾悖論的結論;儘管芝諾最後因為叛國罪或諸如此類的事情而丟掉了腦袋,但是芝諾所揭示的矛盾卻是深刻而複雜的。前兩個悖論詰難了關於時間和空間無限可分,因而運動是連續的觀點;後兩個悖論詰難了時間和空間不能無限可分,因而運動是間斷的觀點。從某種程度上,芝諾悖論的出現預言了兩千年後,將會圍繞微積分的出現而爆發的第二次數學危機。

但是,自從量子革命以來,學者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空間不一定能夠這樣無限分割下去。量子效應使得空間和時間的連續性喪失了,芝諾所連續無限次分割的假設並不能夠成立。這樣一來,芝諾悖論便不攻自破了。量子論告訴我們,“無限分割”的概念是一種數學上的理想,而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一切都是不連續的,連續性的美好藍圖,其實不過是我們的一種想像。芝諾論證的哲學意義:

(1)就他的論證本身而言,他向人們提出了連續和間斷、無限和有限、整體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學家關於一和多、不變和變之間關係的討論。(2)他的論證揭示了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矛盾方面。除“運動場”顯然具有明顯的詭辯性質之外,其餘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它們涉及到有限與無限、間接與連續、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和極限等問題,引起了哲學、邏輯學和數學等領域的思考,直到今天仍然是人們研究的課題。他的論證方法亦對論辯術和邏輯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3)哲學上首次提出運動與靜止的關係問題,運動、時間、空間的連續性和可分性問題,成為哲學、數學研究的重要問題。(四)麥裏梭對存在哲學的論證

麥裏梭(Melissos,盛年約在西元前440年)是薩摩斯島人,曾被選為海軍統帥。從文獻上看,麥裏梭的思想明顯屬於愛利亞學派,然而關於他是否巴門尼德的學生,抑或是不是愛利亞學派的成員,由於缺少充分的根據,許多學者採取存疑的態度。麥裏梭在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對“存在”的性質進行了正面論證,並且修改了巴門尼德的兩個論點。愛利亞學派簡評:

1、愛利亞學派的存在論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它為古典哲學的主流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在希臘哲學的發展過程中標志著哲學的轉折。在巴門尼德之後,古希臘哲學呈現為雙向發展,而雙向發展的兩類哲學無論從繼承和肯定的角度,還是從批判和否定的角度來看,又都離不開巴門尼德哲學的影響。例如,沿著客觀的道路發展,巴門尼德的“存在”演變為德莫克利特的“原子”;沿著主觀道路發展,巴門尼德的“存在”則演變為柏拉圖的“理念”。

尤其是後來經過蘇格拉底-柏拉圖再到亞裏士多德,逐漸形成了蔚為大觀的形而上學或本體論傳統。

2、當然,愛利亞學派的存在論思想在早期希臘哲學中還無法為自然哲學家們所接受,它的影響在當時主要是負面的,即對宇宙論的基本觀念發出了挑戰,以極端的方式突出了存在與非存在、單一與眾多、靜止與運動、理性與感覺之間的對立,這就迫使同時代或稍後的自然哲學家們不得不另闢蹊徑,從而把哲學思維引向了深入。HaveABreak!第三節鼎盛時期的希臘哲學

一、智者派二、原子論及其先驅三、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一)蘇格拉底與小蘇格拉底學派(二)柏拉圖一、智者派

所謂“智者”,古希臘語為sophistes,原本泛指有智有識有才之士。但是到了西元前5世紀時,“智者”一詞則專指一批收費授徒、重點教授修辭學和論辯術並以此為職業的教師。有智者可能愛智,也可能不愛智,而是以智為本錢,去愛錢財等智外之物。所以,自稱是有智慧的人很可能是沒有智慧的。

智者的出現乃是雅典民主制的產物。城邦民主制度意味著話語具有壓倒其他一切權力手段的特殊優勢。智者並不是專門的哲學家,更沒有統一的哲學派別,就哲學影響而言,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普羅泰戈拉和高爾吉亞。

一、普羅泰戈拉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約西元前490-410年)生於阿布德拉城,是德謨克利特的同鄉。據說也是他的學生。他生命中的黃金歲月是在雅典度過的,據說是第一個自稱“智者”的人。普羅泰戈拉的著作有《論真理》、《論神》、《論相反論證》等,均已佚失,後人研究其思想的主要依據是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和塞克斯都·恩披裏柯等人的記載。

1.人是萬物的尺度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人認為普羅泰戈拉所說的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單個人的個體感覺。按照柏拉圖,這一命題的含義是:“對我來說,事物就是對我所呈現的樣子,對你來說,事物又是對你所呈現的樣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說,對於每個感知者來說,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個樣子。”我們似乎更應該充分理解這一命題的積極意義:它一反神是萬物尺度的神話傳統和人是自然產物的自然哲學傳統,把神、物、人的關係顛倒過來,使人成為衡量存在的標準,主宰萬物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強調主體能動性的典型命題,對於破除外在的限制與束縛,啟發人們重視自身價值,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

2.一切理論都有其對立的說法既然人是萬物的尺度,事物就是你所感知的那個樣子,那麼每個人的意見都是正確的,都可以提出與任何理論相對立的說法。不僅是芝諾揭露矛盾的技巧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對蘇格拉底辯證法的提出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對後來懷疑論的思維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3.社會生成論

與傳統的神創世說或自然生成論不同,在社會產生的問題上,普羅泰戈拉持約定論的態度,體現了智者運動的基本精神。普羅泰戈拉以神話的方式說明,人類不同於動物的根本特徵是技術和智慧。城邦既不是神創造的,也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起源於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這種思想可以看作是後世社會契約論的先驅。正義和其他政治德性卻是人人具有的,所以治國安邦的大事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都有參與的權利。這種思想雖然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某種理論基礎,但是後來受到了蘇格拉底的嚴厲批評,在蘇格拉底看來,雅典民主制衰敗的根源就在於此,因為正如制鞋需要制鞋的技術一樣,治國也需要治國的專門技術。

普羅泰戈拉在眾說紛紜的自然哲學之後,確定了一個唯一堅固的立足點,這就是人本身,不過這個人是感性的個體的人。他不但不可能克服自然哲學的缺陷,反而將這種局面固定了下來,走向了感覺主義、相對主義和詭辯論。(二)高爾吉亞

高爾吉亞(Gorgias,約西元前483-375年)是西西里島雷昂丘城人,據說是恩培多克勒的學生。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活動家和演說家,以外交使節的身份長住雅典,教授雄辯術。他的代表作是《論非存在或論自然》,其主要內容在塞克斯都·恩披裏柯的《反雜學》一書中得到了較為完整的保存。在哲學上,高爾吉亞和芝諾的方法相似,然而目的正好相反。他們都是通過邏輯推論揭露別人論點中的矛盾,但芝諾的目的在維護巴門尼德的存在論,高爾吉亞的目的則在批判存在論。1.無物存在

如果有某物,那麼它有三種可能:存在;非存在;既存在又非存在。首先,設若該物(是)非存在……其次,設若該物存在……最後,第三種可能也不成立。因為既然第一、二兩種可能情況皆不成立,那麼,由它們合成的第三種可能情況自然不成立。

2.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認識這個命題的實質是:思想和存在不同一。首先,我們所思想的東西並不因此而存在。其次,如若我們所想的東西是真實的存在,那麼,不存在的東西就思想不到了。

3.即使能認識存在,也無法把它說出來告訴別人

感覺不能互相替換,語言更不能和存在替換。

“語言不是主體和存在物,所以我們告訴別人的不是存在而是語言。語言是跟主體相異的東西。因而,既然可見物不可能變成可聽物,可聽物也不能變成可見物,那麼作為外間主體的存在物就不可能變成我們的語言”。既然存在不能變成語言,即使我們認識了存在,也不能告訴別人。HaveABreak!二、原子論及其先驅(元素派):

根據亞裏士多德的劃分,“元素派”指在希臘早期自然哲學中那些把世界本原歸結為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單元的哲學家。主要包括主張“四根說”的恩培多克勒、主張“種子說”的阿那克薩戈拉以及原子論者(單獨介紹)。(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約西元前495—前435年)

1、認為火、土、氣、水是組成萬物的根,萬物因四根的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離而消失。

2、認為萬物的生成和消滅是無休止的迴圈運動,四根在運動中是不生不滅的。“從多中生一”和“從一中生多”。3、認為四根的組合和分離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們是“愛”和“恨”兩種力。四根實際上變成了六根,而且“愛”和“恨”被賦予了道德和審美的價值。4、在他的四根說的基礎上,提出了認識是“同類相知”的理論。同類相知:由於人和外部事物都有著同樣的本原,當構成人的根和構成事物的同類的根相接觸時(叫“流射”),人體感官就會產生感覺。思想則是“流射”順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覺。“同類相知”的理論。同類相知:由於人和外部事物都有著同樣的本原,當構成人的根和構成事物的同類的根相接觸時(叫“流射”),人體感官就會產生感覺。思想則是“流射”順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覺。(二)阿那克薩戈拉的“種子說”Anaxagoras、約西元前500—前428年)1、認為構成萬物的細小微粒是種子;2、種子本身沒有致使種子結合和分離的力量。產生萬物的能動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靈”(努斯Nous);3、與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認識是“異類相知”的理論。努斯Nous努斯:獨立的、純粹的精神力量馬克思講能動的方面被唯心主義所發展。為什麼被唯心主義所發展?從阿那克薩戈拉開始,就把能動的東西規定為精神性的一種自由、一種自動性。如果是上帝就是上帝的自由意志,如果是人就是人的自由意志。凡是人的運動都是由人的自由意志發生出來的,整個宇宙自由運動看起來象一種機械運動,好象萬物在那裏一個推動一個,但它的第一推動肯定是精神性的東西精神的就是自發性、自動性,就是能動性努斯Nous是運動的來源精神的就是自發性、自動性,就是能動性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把運動的來源問題提出來,並加以解決努斯提出的意義它第一次把精神的東西和物質的東西作了區分。在此之前區分是不嚴的。人們都談到靈魂,阿那克西美尼也好,畢達哥拉斯也好,赫拉克利特也好,但都把靈魂看成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畢達哥拉斯也認為,靈魂是物質的碎片;赫拉克利特認為,靈魂是一種火;阿那克西美尼認為,靈魂是一種氣,最稀薄的氣、最輕的氣,或者最乾燥的火,這都是用一種物質性的東西來解釋精神上的東西。唯有阿那克薩戈拉把精神上的東西和物質上的東西一刀兩斷,精神就是精神絕不能混淆,它的特點就是能動性,能推動萬物。所以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解決哲學問題在阿那克薩戈拉之後,成了西方哲學上的一種慣例。(三)原子論原子論也是元素論,不過它比其他元素論要簡單得多,使得其在說明世界時更簡單明瞭。創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論者是留基波的學生德謨克利特。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Democritus、鼎盛年為西元前435年)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

1、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

“原子”:即絕對的充實,指最後不可分的物質微粒。原子這個詞ατομοζ就是不可分離的意思。

“虛空”:即不充實,指空的空間,它對於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動場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樣實在。2、他認為原子的性質有:(1)原子本身是不生不滅的,原子的結合使萬物產生,物也因原子的分離而消失。(2)原子在數量上是無限的,但在性質上沒有差別,是相同的,僅在形狀、體積和位置排列上有差異。(3)原子處在漩渦運動之中,漩渦運動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這時物質自動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來說明運動的缺陷。3、認為心靈和靈魂實際上是精細的球形原子;4、在關於人的認識問題上提出了影像論和約定論。(1)影像論(流射說):認為感覺是可感對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2)約定論:認為對於象聲音、顏色、味道等的感覺,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為造就也就就是約定的。為什麼會拒絕感覺認知而刺瞎了自己雙眼?

原子和原子在作直線運動,有一種踫撞,你踫我,我踫你,也會形成一種旋渦運動。但是運動只發生於原子之間的傳遞,我把運動傳給你,你又傳給他,但最終從哪里來的,這沒有解決。產生和消滅就是原子的聚集和分散,宇宙中除了原子和虛空以外什麼也沒有,包括靈魂以內也不過是一種更精細的原子而已,這是一種徹底的唯物主義。德謨克利特是一種徹底的唯物主義,機械論的唯物主義,完全是遵守是必然必性。正是遵守這種必然性,所以整個世界是最大的偶然性,它的動力的來源無法解釋。如果解釋最初的運動,所傳遞的運動來自何方,那只能做一個偶然解釋,世界恰好是運動的,他只能這樣解釋。所以必然性反而成了偶然性。這樣的一種機械論其實上便德謨克利特陷入了一種極其痛苦的狀態,如何解釋機械的自然界和我們所看到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這兩種如何能調和。認識論上,究竟是遵守自己的理性呢,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觀,這兩方面導向認識論上的衝突和自我分裂。為什麼會導致這種分裂呢?因為德謨克利特把一切歸結為原子的運動,而且這種運動是被動的、機械的,那麼這裏就喪失了一種主體性的東西,不能用主體性的東西把感性和理性統一起來。感性和理性相分裂,被動的感性和能動的理性相背離了。我要探討宇宙的真理,但看到的都是感性的世界,感性世界就是對理性真理的一種遮蔽,看到的感性世界就不能用原子去設想它是用原子構成的,我感到紅色這些未必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在自相矛盾當中,他採取了極端的行動,就是自己刺瞎了自己的雙眼,我不看了,我不相信感性的東西,只通過理性來發現一些本質規律。HaveABreak!第三節鼎盛時期的希臘哲學三、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一)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Sokrates,西元前469-399年)出生在雅典,父親是石匠,母親是產婆。自師從阿那克薩戈拉的學生阿爾克勞(Archelaus)接受了哲學教育之後,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愛智”的事業。

蘇格拉底既是一個出身低微的人,又是一個精神偉人;既是一個常人看來外表“醜陋”行為“怪異”人,又是一個認識到膚淺和輕浮的虛偽知識的空虛、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哲人;既是一個劃時代性的哲學家、人類精神的導師,又是一個日常生活的哲學家。

他一生述而不著,沒有留下什麼著作。關於他和他的思想,柏拉圖早期對話作品,如《申辯篇》、《斐多篇》、《普羅泰戈拉篇》《克力同篇》等較為真實反映了他的思想。

西塞羅說,他是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拉到人間的哲學家;黑格爾說,他不僅是哲學史中極其重要的人物——古代哲學中最饒有趣味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義的人物;我們教材上說,他是一個對西方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道德聖賢。

1、蘇格拉底之死

蘇格拉底之死是人類史上一樁重大的事件。罪狀有二:(1)慢神,即不信國家提倡的神而倡新神;(2)誘惑敗壞青年。原因(1)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危機;(2)古希臘宗教危機;(3)蘇格拉底命運的悲劇性。蘇格拉底命運的悲劇性

“只有當一個可敬的人遭遇災禍或死亡的時候;只有當一個人遭遇無辜災難或冤屈的時候,我們才特別稱之為悲劇。……真正悲劇性事件中,必須有兩個合法的、倫理的力量互相衝突。”——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第100-101頁)

蘇格拉底的遭遇就是這樣的遭遇,並不是個人的浪漫的遭遇,而是雅典的悲劇、希臘的悲劇。在此,有兩種合法的力量:一是神聖的法律和傳統的宗教習俗,二是理性、真理和已經覺醒的內在的自我意識。

蘇格拉底以他的死捍衛了他的原則,同時也通過他的死使這一原則具有了普遍性。他最後說:“我去死,你們活著,誰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既體現了哲學家追求智慧、勇毅、正義等終極道義精神,又體現一個普通雅典公民對法律的神聖性的尊重。審判中的蘇格拉底在申辯中爭論說,最高的美德是智慧(知識)……這一時刻成為哲學史上關鍵的時刻。蘇格拉底之死的哲學意義第一,他的死證明了他的生活和哲學的同一,以他的死標明了希臘精神發展的新階段;第二,他的命運的悲劇就成了他本身的標誌,這一標誌又以思想的方式表現出來;第三,人類在這裏達到了真正的自我意識。

2、“認識你自己”“他把哲學從天上帶到了地上,帶到了家庭中和市場上,帶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西塞羅:《杜斯古裏》轉引自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卷2)(1)命題提出的思想背景自然哲學家的背景:對宇宙萬物本原的探討上以感官物為依據,以自然物作原因;智者運動的背景:智者們雖然注重社會和人生問題,扭轉了哲學研究的方向,但是同樣推崇感覺

(2)命題的含義:

研究人自身,通過審視人自身的心靈的途徑研究自然萬物的真理。人的本性是理性和精神,理性就是自我意識,理性力量是一種普遍、不變的認識能力;認識心靈的方法是反思,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活;人要有自知之明,認識自我的用處和能力、認識到激情、欲望受理性控制的必要性。

(3)命題的意義a.重新激發對真理的追求

正本清源,摒棄感覺高揚理性,使哲學從求勝求智轉向求真求善,以追求知識為人之本性,從而豎起了理性主義大旗,劃時代地實現了西方哲學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重大的轉折。

b.第一個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

當人們真正把視野從天地而轉向人類,從外物轉向自己時,他們發現自己對這些是“一無所知”的,而且只有承認自己的一無所知,才不至於拿自己曾經有的關於外在事件的知識來冒充關於人類社會的真知,也才能認認真真地去求得關於人類自身之真知。3、德性即知識對蘇格拉底而言,認識人自己就是認識心靈的內在原則,亦即認識德性(1)命題的含義

蘇格拉底認為,人的德性是指過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藝術,是一切技藝中最高尚的技藝,而這種技藝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行為實踐來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說德性就是知識。

所謂“德性”(arete)在希臘語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長、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就是人之為人的本性,所以後來便有了倫理上的意義。“善”是自然萬物的內在原因和目的,具體到人身上,就是“德性”。在蘇格拉底看來,善便是說明事物“為什麼”的原因,“善”也就是事物的目的性。萬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於這種“善”,這種目的性,都追求一種完滿性原則。善、神、德性與理性

整個宇宙都服從一種目的,一個“好”的、“善”的原則,那麼,這種“善”又是由什麼使然呢?蘇格拉底認為是神。神的智慧和意志體現在事物的目的之中。神是一種思想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給了每一個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人並不是生來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導下認識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實現出來,成為現實的和真正的善。(2)知識“是什麼”?

究竟什麼樣的知識才能被看作是真正的知識?蘇格拉底的回答是,認識的目的在於認識事物的“是什麼”,或者說,認識事物的定義或概念,亦即我們所說的“本質規定”。

蘇格拉底要求認識的是使一事物成為該事物的本質規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識乃是對事物之一般、普遍的類本質的認識,唯有它才是具有確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識。

第一,從本體論上說,千差萬別多種多樣的自然事物都是變動不居生滅不已的,唯有其中普遍性的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正是它們構成了事物的本質,並且是其存在的根據;第二,從認識論上看,知識與意見有別:知識是確定的、絕對的、普遍的,而意見則是不確定的、相對的和個別的;第三,最後從方法論上看,蘇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麼”的問題,為西方哲學的認識論的理性原則確定了基本的形式。認識的方法就是“辯證法”

(3)命題的意義具有真善一體、知行合一的教育意義第一,知識論解決的是真的問題,道德論解決的善的問題。“美德就是知識”命題將真善統一起來。這種統一是在最高範疇和境界意義上的統一;第二,知識是對最高範疇和境界知識的認識,並以此為指導原則去行為、去實踐和行動,則必然是善的。相反,如果任何一個在無意中做出某種善行的行為的人,卻稱不上是具有德性的人;第三,蘇格拉底把德性與知識等同起來的觀點,奠定了理性主義倫理學的基礎。第歐根尼·拉爾修因此而稱他是“倫理學的創始人”。4、“助產術”希臘文“真理”(a-letheia),否定首碼“不”和“被蒙蔽”的意思。

蘇格拉底認為每個人的靈魂都內蘊了真理,人們之所以容易接受偏見和謬誤,就是因為人們未經反思和考察。助產術的作用就是讓人們清除蒙蔽、澄明真理,但不要製造真理。

蘇格拉底的“助產術”也被他稱為“辯證法”(dialektike)。蘇格拉底注意到dialegesthai(辨證)這個詞導源於人們的一種活動,就是聚在一起討論問題。

(1)含義蘇格拉底在施行助產術時所採用的方式是問答法,即通過發問與回答的形式,運用比喻、啟發等手段,在問答中詰難對方,使對方對所討論之問題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不斷修正意見,一步步逐漸深入,最後逼近和澄明真理性認識,使對方能夠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的“胎兒”。又叫“精神接生術”。

“他指出日常生活的觀念來同別人討論,裝出好像自己什麼也不知道,引起別人說話,然後做出率真的樣子,向人指出問題,讓別人自己說出來,讓別人指教。而最後是讓別人自己否定自己的論點,承認自己的無知。這就是著名的‘蘇格拉底諷刺’。”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卷2第53—54頁(2)環節反譏歸納誘導定義(3)意義不僅對哲學也對後來西方整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產生了重要影響。亞裏士多德曾經說:“蘇格拉底通過他的定義推進了理念論的產生”。黑格爾更是將這種對話方法內在化於精神之中,將其發展為詳盡完善的辯證法體系。

5、簡要評價:(1)蘇格拉底哲學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哲學,使哲學關注從自然轉向人和社會;(2)蘇格拉底哲學,提出了認識和普遍概念,標明了人類自我哲學意識的誕生;(3)蘇格拉底哲學,可以作為希臘哲學理性運動的綱領,西方理性主義哲學創始人。蘇格拉底理論也有著自身不完備性思考題:1、解釋普羅泰戈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2、解釋蘇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識”。閱讀書目:1、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5頁。2、嚴春友:西方哲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0—122頁。(二)柏拉圖1.理念論

2.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3.靈魂說4.理想國

柏拉圖

柏拉圖(西元前427-347),出生於雅典,名門望族之後,從小受到了完備的教育。20歲左右同蘇格拉底學習8年,醉心於哲學研究。蘇格拉底之死,使他對現存的政體完全失望。於是離開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遊歷,時間長達十多年。

西元前387年,已屆不惑之年的柏拉圖回到雅典,創立了自己的學校以他的名義流傳下來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書信。經過後世一代代學者艱苦細緻的考證,其中有24篇和4封書信被確定為真品,主要有:《申辯》、《普羅泰戈拉》、《曼諾》、《斐多》、《會飲》、《國家》、《斐德羅》、《泰阿泰德》、《巴門尼德》、《智者》、《政治家》、《蒂邁歐》、《斐利布》、《法律》(未完成)等篇。

1.理念論

所謂“理念”,柏拉圖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數時候用的是前者),它們均出自動詞idein(看),本義指“看見的東西”即形狀或相,轉義為心靈、靈魂可以看見的東西。柏拉圖主張理念與個別事物相分離。個別事物始終處在生滅變化之中,它們是個別、相對和偶然的,而理念則是永恆不變的,它們是普遍、絕對和必然的存在。柏拉圖哲學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學因此而被稱為“理念論”哲學。

理念的含義:(1)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據

(3)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4)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和動因

理念世界一類事物有一個理念,各式各樣的事物有各式各樣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們的理念所組成的總體就是柏拉圖所謂的理念世界。

(1)自然物的理念(2)人造物的理念(3)數學意義的理念(4)範疇意義的理念(5)道德審美意義的理念(6)“善”的理念柏拉圖通過兩種方式來說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

一是“分有”。具體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們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據理念來創造具體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2.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

柏拉圖將世界二重化,劃分為事物世界和理念世界,或可見世界和可知世界,這是柏拉圖整個哲學的出發點和基本原則。事物世界:始終處在生滅變化之中的感覺事物世界。只能產生個別、偶然、相對的意見;理念世界:超越於感覺事物之上的真實存在的普遍、必然和絕對的知識世界、真理世界。“兩個世界”說比喻論證

柏拉圖曾經通過一系列的比喻來論證“兩個世界”的學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線喻”和“洞喻”

(1)“日喻”

“日喻”即太陽之喻。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統治的理念世界,猶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陽所主宰。萬物之所以有可見性,眼睛之所以有視力,都是因為有太陽。在可感領域中太陽是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太陽是視覺的源泉。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靈之所以有認識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2)“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猶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裏,由於被鎖住而不能走動、回頭和環顧左右,只能直視洞壁的情景。他們身後有一堆火在燃燒。火與人之間有一堵矮牆,牆後有人舉著雕像走過,火光將雕像投影在他們面對的洞壁上,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