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豆胞囊線蟲病SoybeanCystNematode症狀: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危害。大豆受害後,植株明顯矮化,葉片褪綠變黃,瘦弱,似缺水、缺氮狀。病株根系不發達,根瘤稀少並形成大量鬚根,鬚根上附有大量白色小顆粒,後期胞囊變褐色,並脫落土中。病株根部表皮常被雌蟲脹破而被其他腐生菌侵染引起根系腐爛,使植株早枯。病原:
大豆胞囊線蟲Heteroderaglycines,屬異皮科,胞囊線蟲屬。線蟲的卵初為蠶繭形,一側微彎。形成於雌蟲體內,貯存於胞囊中。幼蟲分4齡,脫皮3次後變成成蟲。成蟲雄蟲線狀,雌蟲梨形。
胞囊線蟲除危害大豆外,還可危害小豆、綠豆、白羽扁豆.。大豆胞囊線蟲有生理分化現象,我國黑龍江及吉林為3號、遼寧兼有1號和3號小種,山東、山西、安徽、江蘇為4號小種,此外安徽還發現5號小種,山東、河南發現7號小種。大豆胞囊線蟲1.二齡幼蟲2.三齡幼蟲(雌)3.四齡幼蟲4.雌蟲5.胞囊6.三齡幼蟲(雄)7.四齡幼蟲(雄)8.成熟前的雄蟲9.雄蟲病害迴圈:越冬:主要以胞囊在土中越冬,帶有胞囊的土塊也可混雜在種子間成為初侵染來源。胞囊抗逆性很強,可保持侵染力達8年。傳播:線蟲在田間傳播主要通過農機具和人、畜攜帶含有線蟲或胞囊的土壤,其次為排灌水和未經充分腐熟的肥料。種子的遠距離傳播是該病傳至新區的主要途徑。大豆胞囊線蟲因土溫差異每年發生的代數不同,一般認為東北為3~4代,上海為10代左右。有多次再侵染。發病條件:通氣良好的砂土和砂壤土,或乾旱瘠薄的土壤有利於線蟲生長發育;黏重土壤,氧氣不足,線蟲死亡率高。鹼性土壤更適於線蟲的生活。連作地發病重,輪作地發病輕。種植誘捕作物,如菜豆、豌豆、三葉草等,則可促使線蟲卵孵化,但不增加後期胞囊數量,這種植物比休閒或種植其他非寄主作物更有效。
土溫影響線蟲發育速度。10
C以下線蟲停止發育,35
C以上不能發育成成蟲。適溫範圍內溫度越高發育愈快。全世界已報導的馬鈴薯病害有近百種,在我國危害較重,造成損失較大的有15種。
一季作區。包括東北、華北北部和西北,主要病害有晚疫病、花葉病毒病、卷葉病毒病、黑脛病、環腐病和絲核菌病等。
四季作區。包括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病害有花葉病毒病、細菌性青枯病、瘡痂病、早疫病等。
冬作區。包括華南諸省,主要病害有花葉病毒病、細菌性青枯病,晚疫病偶有發生。
多種種植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西南諸省,主要病害為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癌腫病和粉痂病等。甘薯黑斑病SweetPotatoBlackRot
甘薯黑斑病又稱甘薯黑疤病,世界各甘薯產區均有發生。1890年首先發現於美國,1905年傳入日本,1937年由日本鹿兒島傳入我國遼寧省蓋縣。隨後,該病逐漸由北向南蔓延危害,已成為我國甘薯產區危害普遍而嚴重的病害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由該病造成的產量損失約為5%~10%。此外,病薯中可產生甘薯黑皰黴酮等物質,家畜食用後,可引起中毒,嚴重者死亡。用病薯塊作發酵原料時,能毒害酵母菌和糖化酶菌,延緩發酵過程,降低酒精產量和品質。苗期症狀:莖基白色部分產生凹陷的圓形或梭形小黑斑,後逐漸擴大,環繞苗基部形成黑腳狀。地上部苗衰弱,重病苗死亡。濕度大時,病部可產生灰色黴狀物,後期病斑叢生黑色刺毛狀物及粉狀物。
生長期症狀:多在薯塊上的傷口處產生黑色斑塊,圓形或不規則形,中央稍凹陷,病部組織堅硬,病斑下層組織墨綠色,病薯變苦,病部生有黑色刺毛狀物及粉狀物。一、症狀
主要危害薯苗、薯塊,不危害綠色部分。貯藏期症狀:多發生在傷口和根眼上,初為黑色小點,逐漸擴大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膏藥狀病斑,稍凹陷。病斑上可產生灰色黴狀物或散生黑色刺狀物,頂端常附有黃白色蠟狀小點。病原形態:子囊殼呈長頸燒瓶狀,基部球形,頸部極長,稱殼喙。子囊梨形或卵圓形,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排出孔口,聚集成黃白色蠟狀物。子囊孢子無色,單胞,鋼盔形。二、病原
分類地位:甘薯長喙殼菌Ceratocystisfimbriata
屬子囊菌門長喙殼屬真菌。圖4-1甘薯黑斑病菌1.分生孢子;2厚垣孢子;3.子囊和子囊孢子;4子囊殼
寄生範圍:薯黑斑病菌為同宗結合,易產生有性態。種內包括很多株系,形態相似但有高度寄生專化性。在自然情況下,主要侵染甘薯,人工接種能侵染月光花、牽牛花、綠豆、紅豆、四季豆、大豆、橡膠樹、椰子、可哥、鳳梨、李子、扁桃等植物。生物學特性:病菌生長適溫為25~30℃。分生孢子在較低的溫度下(10℃,30天)形成,厚垣孢子在較高的溫度下(15℃;8天)形成,子囊孢子的形成要求更高的溫度(15℃,15天;20℃,4.5天)。致死溫度為51~53℃。生長最適pH6.6。三、侵染迴圈越冬:病菌以子囊孢子、厚垣孢子和菌絲體在薯塊或土壤中病殘體上越冬。帶菌種薯和秧苗是主要的初侵染來源,其次是帶有病殘組織的土壤和肥料。侵入途徑:黑斑病菌寄生性不強,主要由傷口侵染。甘薯收刨、裝卸、運輸、擠壓及蟲獸傷害造成的傷口是病菌侵染的重要途徑,也可從根眼、皮孔等自然孔口及其它自然裂口侵入。傳播: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田間主要靠種薯、種苗、土壤、肥料和人畜攜帶傳播;收穫、貯藏期,病菌可藉人、昆蟲、田鼠和農具等媒介傳播。四、發病條件1.品種的抗病性:甘薯品種之間抗病性存在著差異。薯塊易發生裂口的或薯皮較薄易破裂、傷口癒合速度較慢的品種發病較重。2.溫度和濕度:土溫在15~30℃之間均能發病,最適溫度為25℃。甘薯貯藏期間,15℃以上利於發病,最適發病溫度為23~27℃,10~14℃較輕,35℃抑制發病。田間發病與土壤含水量有關。在適溫範圍內,土壤含水量在14%~60%時,病害隨濕度的增高而加重,超過60%,又隨濕度的增加而遞減。3.傷口:傷口是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途徑。薯塊裂口多或蟲鼠危害重,有傷口的薯塊,病害也相應加重。在收穫、運輸和貯藏過程中造成大量傷口,附著在薯塊表面的病菌乘機侵入,加之此時薯塊呼吸強度大,散發水分多,病害蔓延較快。五、防治方法防治策略應採取無病種薯為基礎,培育無病壯苗為中心,安全貯藏為保證,藥劑防治為輔助的綜合防治措施。1.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嚴禁從病區調運種薯、種苗。2.選用無病種薯。(1)無病留種田:要求秧苗、土壤、糞肥不帶菌,並注意防止農事操作傳入病菌。因此必須作到:①採用高剪苗,結合藥劑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②留種地要選3年未栽種甘薯的生地。③留種地收穫的種薯,要單收、單運、單藏,收穫運輸工具及貯藏窖物應不帶菌,必要時可用藥劑消毒。④注意糞肥不要帶菌。(2)精選種薯:種薯出窖後,育苗前要嚴格剔除有病、有傷口、受凍害的薯塊。(3)種薯消毒:①溫湯浸種:薯塊在40~50℃溫水中預浸1~2min後,移入50~54℃溫水中浸種10min,水溫和處理時間要嚴格掌握,注意上下水溫應一致,對新品種處理後應進行發芽試驗。浸種後要立即上床排種,且苗床溫度不能低於20℃。②藥劑浸種:可採用45%代森銨水劑、50%多菌靈WP、70%甲基硫菌靈WP、88%乙蒜素EC(402抗菌劑)等對種薯進行藥劑處理。
3.培育無病壯苗儘量用新苗床育苗。用舊苗床時應將舊土全部清除,並噴藥消毒。施用無菌肥料。育苗初期,可用高溫處理種薯,促進愈傷組織木栓化的形成,阻止病菌從傷口侵入。高溫處理是在種薯上床育苗後,保持溫床34~38℃,以後降至30℃左右,出芽後降至25~28℃。間歇高溫(頓水頓火)育苗法,即種薯上床前,一次澆足水。種薯上床後,將溫度迅速上升到34~38℃,保持4天,以後炕溫保持28~30℃。拔苗前,降溫至20~22℃。以後每拔一次苗澆足一次水,並將溫度升到28~30℃。一、症狀
可危害薯塊、薯蔓以及鬚根,以薯塊和近地面的秧蔓受害最重。苗期受害出苗率低、矮小、發黃。縱剖莖基部,內有褐色空隙,剪斷後不流乳液或很少。嚴重苗內部糠心可達秧蔓頂部。大田期受害,主蔓莖部表現褐色龜裂斑塊,內部呈褐色糠心,病株蔓短、葉黃、生長緩慢,甚至枯死。薯塊受害症狀:①糠皮型。薯皮皮層呈青色至暗紫色,病部稍凹陷或龜裂。②糠心型。薯塊皮層完好,內部呈褐、白相間的幹腐。③混合型。發病嚴重時,糠皮和糠心兩種症狀同時發生。二、病原
病原為馬鈴薯腐爛線蟲Ditylenchusdestructor,屬於線蟲綱,墊刃目,莖線蟲屬。絨草莖線蟲Ditylenchusdipsaci
在我國也存在,並能引起甘薯莖線蟲病。馬鈴薯腐爛線蟲為遷移型內寄生線蟲,一生中有卵、幼蟲、成蟲3個時期。雌雄蟲均呈線形,蟲體細長,兩端略尖,雌蟲較雄蟲略粗大;口針粗大如釘,食道屬墊刃型。雄蟲具交合傘一對,交合傘不包到尾端,約達尾長的四分之三。馬鈴薯腐爛線蟲的寄主植物達70多種。三、病害迴圈1.越冬:馬鈴薯腐爛線蟲以卵、幼蟲和成蟲在土壤和糞肥中越冬,也可隨收穫的病薯塊在窖內越冬。2.傳播:病薯和病苗是進行近、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薯幹也可成為線蟲的傳播媒介。流水、農具及耕畜的攜帶都可傳播線蟲。3.侵入和擴展:病薯育苗,線蟲從薯苗莖部附著點侵入,沿皮層下及髓向上活動,營內寄生生活。病秧栽入大田,線蟲主要在蔓內寄生,也可以進入土壤。結薯期,線蟲由蔓進入新薯塊頂端,並向薯塊縱深發展。病土和肥料中的病原線蟲也可從秧苗根部的傷口侵入、或從新形成的小薯塊表面通過口針直接侵入,多在塊根上形成糠皮症狀。四、發病條件馬鈴薯腐爛線蟲耐低溫而不耐高溫。生長最適溫度為25℃左右。該線蟲耐幹、耐濕。在自然條件下,線蟲多集居在幹濕交界(10~15cm)的土層內。甘薯的栽培方式對病害發生影響很大,種薯直栽地發病重於秧栽春薯地。春薯生長期長,線蟲繁殖代數多,發病重於夏薯。連作地土壤中蟲量積累多,發病重。甘薯適當提前收穫,可縮短線蟲侵染時期,減輕為害。濕潤、疏鬆、通氣及排水好的砂質土發病較重;粘土地、有機質多的地塊,極端潮濕和過分乾燥的土壤發病較輕。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很大,甘薯莖線蟲嚴重發生往往與大面積長期種植高感品種有關。五、防治方法在綜合防治中要加強植物檢疫,保護無病區;病區應建立無病留種地,選用抗病品種。1.嚴格種薯種苗檢疫
2.選用抗病品種目前尚未發現免疫品種,但品種間抗性差異顯著。可根據不同地區選用農青2號,美國紅,79-6-1,32-16,魯薯3號、7號,濟薯10號、11號,北京553等抗病品種,也可選用魯薯5號,濟薯2號,濟73135,濟78268,煙3,煙6,海發5號,短蔓紅心王等耐病品種。
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穗,也可侵染莖部和莖基部。葉片和葉鞘受害,初生紫褐色小斑,後擴大為圓形或梭形病斑,長約1cm,中央深褐色逐漸褪為黃褐色,邊緣紫紅色,表面密生黑色刺毛狀小點,病斑可連成大片或全葉乾枯,葉片提早枯死。在穗部,可侵染小穗枝梗及穗頸或主軸,造成籽粒灌漿不良甚至顆粒無收。病原菌還可侵染成株莖部,致使穗部和維管束嚴重破壞,形成莖腐病。症狀病原無性態為禾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有性態為GlomerellagraminicolaPolitis。病原形態:分生孢子盤橢圓形,周生褐色剛毛,散生或聚生在病斑的兩面。剛毛直或略彎混生,褐色或黑色,頂端較尖,具3~7個隔膜分散或成行排列在分生孢子盤中。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圓柱形。分生孢子新月形,無色。分生孢子一般具一油球。生物學特性:菌絲體生長適溫為30℃,分生孢子萌發範圍為10~40℃,30℃最適。寄主範圍:炭疽病菌還可侵染詹森草、蘇丹草等多種雜草。玉米和高粱上的炭疽病菌可以交互侵染,但高粱上的炭疽病菌還可侵染麥類,玉米上的則不能。越冬:病菌以菌絲在病殘體內或其他寄主上越冬,也可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種子上越冬。初侵染菌態為分生孢子。傳播和侵染: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至寄主葉片,在有水滴的條件下萌發產生芽管和附著胞,直接從表皮或氣孔侵入,引起發病。有多次再侵染。發病條件:多雨年份和低窪地塊發生普遍,致使葉片提早乾枯死亡。田間病害嚴重程度取決於品種的抗病性、氣候條件及栽培管理情況。發病規律選用抗病品種品種抗病性差異比較明顯,一般黃殼品種比褐殼品種抗病;葉片矽質含量高的抗病性較強。農業防治生長期間,摘除病黃腳葉,收穫後妥善處理秸稈及病殘體,提倡氮磷鉀合理配合使用,在砂土地增施鉬酸銨可以減輕病害提高產量。實行輪作防病。化學防治可用福美雙、多菌靈藥劑拌種。流行年份及時施藥防治是保產的重要措施。有效藥劑有:多菌靈,代森錳鋅等,間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病害控制
穀子白髮病是幼苗侵染、整株系統發病的病害。幼苗感病後,不僅症狀可持續發展,而且穀子在不同生育階段的必須也不一樣。爛芽(芽腐):種子萌芽時受到侵染,並變褐色,扭曲,未出土前即死亡,造成缺苗斷壟。灰背:萌芽時感病植株,病輕的可以出苗,從苗高7-8公分至30-50公分期間,中下部葉片變黃綠色,並縱向形成黃白色條紋,潮濕條件下葉背面產生厚厚的灰白色霜黴狀物。這種葉片可提早枯死。症狀白尖和槍桿:當葉片出現灰背後,葉片乾枯,但心葉仍能繼續抽出,只是心葉抽出後不能正常展開,而是呈捲筒狀直立,呈黃白色—白尖,以後逐漸變褐色槍桿狀。白髮:變褐色的心葉受病菌危害,葉肉部分被破壞成黃褐色粉末,僅留維管束組織呈絲狀,植株死亡。看穀老:部分病株發展遲緩,能抽穗,或抽半穗,但穗變形,小穗受刺激呈小葉狀,整個穗子象刺蝟頭,故又稱刺蝟頭,不結籽粒,內裏有大量黃褐色粉末。局部病斑:在灰背階段,病原菌經傳播進行再侵染,使葉片上形成橢圓、圓形的枯死斑點,這種症狀較少。症狀症狀
禾生指梗黴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
形態:無性時期產生孢囊梗和孢子囊----灰背階段,孢囊梗從氣孔伸出,主枝短粗,無色,頂端分枝,分枝頂端又產生2-5個小梗,每個小梗上著生孢子囊,孢子囊橢圓形,無色透明,頂端有乳頭狀突起。內裏形成遊動孢子。有性階段產生卵孢子----看穀老、刺蝟頭階段形成的黃褐色粉末即卵孢子。卵孢子圓形,黃褐色,有幾層不規則的壁。
病原圖3-9穀子白髮病菌左:孢囊梗和孢子囊(仿康振生圖);右:卵孢子(楊軍玉)
病菌生物學:孢子囊萌發適宜溫度15~16℃,形成的最適宜溫度為21~25℃,卵孢子萌發適溫18~20℃,最低10℃,最高35℃。寄主範圍:自然情況下病菌除侵染穀子外還能侵染玉米、黍、狗尾草、大狗尾草等。
病原侵染來源(越冬):以卵孢子在土壤、肥料和種子上越冬。土壤帶菌最重要。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靠種子帶菌,田間則主要是由耕作、施肥等農事操作傳播。發病過程:播種後種子萌芽時,附著在種子表面以及土壤、糞肥中的卵孢子也萌發,萌發成芽管,從幼苗的芽鞘和幼根表皮直接侵入,形成菌絲隨生長點向上擴展,使植株表現各種症狀,後期組織破裂,卵孢子又在土壤、病殘體、糞肥種子上越冬,完成侵染迴圈。
病害迴圈土壤溫濕度:土壤溫度20度,RH50%(半幹土)發病重,過濕和溫度高於20度不利於發病(出苗快,芽鞘短)。耕作條件:連作可使土壤中菌量積累,因而病重。播種深度和出苗快慢:一般講播種深,芽鞘期長,增加了受侵染的時間,發病重,一般苗子3CM以後不再受侵染。品種抗性:不同品種對白發病抗病性差異明顯。
發病條件防治上應採用播種期藥劑處理及選用抗病品種和栽培措施相結合的防治措施。拌種,目前使用效果較好的有:瑞毒黴(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2%拌種,有幹濕拌,以濕拌為好,先用種子量的1%水浸潤種子,然後將藥均勻拌上。土壤處理:40%敵克松每畝地0.5斤加細幹土30斤,播種時一塊播下。抗病品種:山西品種多。防治花生條紋病毒病:感病植株先在頂端嫩葉上出現褪綠斑,後發展成淺綠與綠色相間的斑駁,沿葉脈形成斷續綠色條紋或橡葉狀花紋,或一直呈系統性的斑駁症狀。感病早的植株稍有矮化。花生黃花葉病毒病:病株先在頂端嫩葉上出現褪綠黃斑,葉脈變淡,葉色發黃,葉緣上卷,隨後發展為黃綠相間的黃花葉症狀,病株中度矮化。該病常與花生條紋病毒病混合發生,表現黃斑駁、綠色條紋等複合症狀。花生矮化病毒病:病株頂端葉片出現褪綠斑,併發展成綠色與淺綠相同的花葉,新長出的葉片通常展開時是黃色的,但可以轉變成正常綠色,葉片變窄小,葉緣有時出現波狀扭曲。病株明顯矮化。症狀花生條紋病毒病:由花生條紋病毒(PeanutStripeVirus,PStV)引起,該病毒屬馬鈴薯Y病毒屬。病毒粒體線狀,基因組為+ssRNA。鈍化溫度為60~65℃。自然條件下,除侵染花生外,還可侵染大豆、芝麻等作物。花生黃花葉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中國花生株系(CucumberMosaicVirus—Chinaarachis,CMV—CA),屬黃瓜花葉病毒屬Cucumovirus。病毒粒體球形,致死溫度55~60℃。該病毒寄主範圍非常廣泛。病原花生矮化病毒病:花生矮化病毒(Peanutstuntvirus,PSV),屬黃瓜花葉病毒屬。病毒粒體球形,鈍化溫度為50~60℃(50~55℃)。該病毒寄主範圍較廣,自然條件下可侵染花生、菜豆、大豆、煙草、苜蓿、三葉草、刺槐等作物。根據病毒的寄主範圍、寄主反應和血清學反應的差異,已報導有PSV-E、W、J、H、B、T、Tp、M、Ag、G、Mi、C等株系。
初侵染:種子帶毒,PStV、CMV和PSV3種病毒均可通過花生種子傳播,傳毒率分別達1%~10%、1%~3%和0.1%。帶毒種子是PStV和CMV的主要初侵染源,CMV和PSV還可在田間越冬寄主上存活,成為來年病害的初侵染源。傳播:3種病毒均主要靠蚜蟲以非持久性方式在田間傳播。豆蚜、棉蚜、桃蚜等多種蚜蟲均可傳播,以豆蚜傳播PStV和PSV的效率最高。汁液摩擦也均可傳毒。病害迴圈1、花生種子帶毒率高、田間毒源量大且距花生田近,發病就重。2、傳毒蚜蟲發生早、數量多、傳毒效率高,病害就易於流行。3、不同花生品種對病毒病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沒有發現高抗和免疫品種。在野生種中已發現了多種對PStV免疫的材料。發病條件花生根結線蟲病病原:
病原線蟲有2個種,即花生根結線蟲Meloidogynearenaria
、北方根結線蟲M.hapla
。我國發生的主要是北方根結線蟲,在廣東湛江和海南發生的有花生根結線蟲。均屬側尾腺口綱、根結線蟲屬線蟲。
兩種根結線蟲的寄主範圍都很廣,已知北方根結線蟲可侵染大豆、綠豆、冬瓜、南瓜、甜瓜、黃瓜、蘿蔔、油菜、甘藍、芝麻、馬鈴薯等550餘種植物;花生根結線蟲可侵染小麥、大麥、玉米、番茄、柑桔等330種植物。花生根結線蟲1.卵2.二齡幼蟲3.將蛻化的幼蟲(雌)4.未成熟的雌蟲5.雌蟲和卵囊6.將蛻化的幼蟲](雄)7.未成熟的雄蟲;8將蛻化的雄蟲9.雄蟲病害迴圈:
主要以卵、幼蟲在土壤中的病根、病果殼及糞肥中越冬。田間主要隨土壤、流水、人畜及工具傳播.
由花生根尖侵入,吸取營養,並引起根組織過度生長形成根結。幼蟲在根結內生長發育,再經3次脫皮變成成蟲。雌雄成蟲交配後,雄蟲死亡,雌蟲產卵於膠質卵囊內,卵囊存在於根結內或一端露於根結外,雌蟲產卵後死亡。卵可繼續孵化為害,北方根結線蟲在山東一般一年發生3代。有再侵染。發病條件:1.土壤溫濕度、土質
土壤溫度和濕度對幼蟲侵染影響很大。幼蟲侵染的溫度範圍為12~34℃,最適為20~26℃。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下和90%以上都不利於幼蟲侵入,最適侵入的土壤含水量為70%左右。土質疏鬆的砂壤土和砂土地發病重,粘土和低窪鹼性土壤發病輕,甚至不發病。2.輪作田發病輕,連作田發病重。3.春花生比麥茬花生發病重,早播比晚播發病重。
主要發生在花生生長的中後期,以為害葉片為主,也可為害莖和葉柄。一般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在葉片正面產生褐色小點或星芒狀網紋,病斑擴大後形成近圓形褐色至黑褐色大斑,邊緣呈網狀不清晰,表面粗糙,著色不均勻。葉柄和莖受害,初為一褐色小點,後擴展為長條形或橢圓形病斑,中央略凹陷。後期病部有不明顯的黑色小點(分生孢子器)。花生網斑病病原:
黑斑病病原為球座釘孢黴菌Passalorapersonata,屬無性菌類釘孢黴屬;褐斑病的病原為花生尾孢菌Cercosporapersonata
,屬無性菌類尾孢屬。
黑斑病菌子座半球形,暗褐色;褐色、不分枝、短粗的分生孢子梗叢生於子座上。分生孢子倒棍棒狀或圓筒狀,短粗,褐色,多數有3~5個分隔。
褐斑病菌子座暗褐色,不明顯。分生孢子梗叢生或散生,黃褐色不分枝,較細長,分生孢子倒棍狀或鞭狀,細長,無色或淡褐色,多數有5~7個分隔。病原:無性態為花生殼二孢Ascochytaarachidis,屬無性菌類殼二孢屬。在寄主組織上,分生孢子器埋生,褐色,球形,有孔口。分生孢子無色,長橢圓形,多為雙胞,分隔處稍縊縮,個別為單胞。厚垣孢子褐色,圓形至不規則形,單胞或多胞,厚壁,單生或串生。
褐斑病和黑斑病的發病規律:越冬:主要以子座、菌絲團、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殼、種子上越冬。傳播與侵入:子座和菌絲團產生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由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再侵染:有多次再侵染。在22~23℃時,潛育期為3~4d,1周後開始產孢,進行再侵染。發病條件:
溫度高、濕度大發病重。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發和侵染均需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在7~9月份若降雨多,發病就重。連作田比輪作田發病重。土壤肥力差,生長衰老,分枝稀少的植株黑斑病發生重。肥料充足,枝葉茂盛的植株褐斑病發生重。品種間發病輕重存在差異,一般直立型品種較蔓生型品種抗病。網斑病的發病規律:越冬: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傳播與侵入:風雨傳播,直接侵入。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在冷涼(15~29℃)、潮濕(相對濕度85%以上)條件下,病害發生嚴重,在適宜溫度下,保持高濕時間越長髮病越重。一般雨後10d左右便出現1次發病高峰。連作田比輪作田發病重,水澆地和澇窪地比旱地發病重;平種比壟種發病重。一、症狀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莖和塊莖。田間發病最早症狀出現在下部葉片。葉片發病,病斑多在葉尖和葉緣處,初為水浸狀褪綠斑,後擴大為圓形暗綠色斑,病斑邊緣界限不明顯。在空氣濕度大時,邊緣有一環白色稀疏的黴輪。
莖部受害,可形成長短不一的褐色斑。塊莖發病,初為褐色或紫褐色不規則的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壞死,與健康薯肉沒有整齊的界限。薯塊可在田間發病後爛在地裏或在貯藏期發病爛在窖裏。二、病原1.學名:致病疫黴Phytophthorainfestans,屬卵菌門疫黴屬。2.病原形態4.病原菌有生理分化現象,寄主範圍窄。3.病原生物學:孢子囊和遊動孢子需要在水中才能萌發,孢子囊產生遊動孢子的溫度為10~13℃,孢子囊直接萌發為芽管的溫度多在15℃以上形成。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0~23℃。孢子囊形成的溫度為7~25℃。孢子囊需要達到95%~97%的濕度才能大量形成。晚疫病菌是一種寄生專化性很強的真菌。1.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薯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越冬。在雙季作薯區,前一季遺留土中的病殘組織和發病的自生苗也可成為當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番茄也可能是初侵染源之一或成為病菌的中間寄主植物。三、病害迴圈2.傳播:風雨傳播。4.再侵染:有多次再侵染。
3.侵入與發病:從氣孔侵入,也可以直接從角質層侵入葉片;侵入薯塊則通過傷口、皮孔或芽眼外面的鱗片。1.氣候條件: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災,忽冷忽暖,多露、多霧或陰雨有利於發病。四、發病條件2.耕作與栽培措施:
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地塊發病重,平地較壟地重。
密度大或株形大可使小氣候濕度增加,也利於發病。
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長,土壤瘠薄、缺氮或粘土等使植株生長衰弱,有利於病害發生。增施鉀肥可減輕為害。
3.品種抗病性:克新1號、2號、3號、躍進、克疫等較抗病,男爵、白頭翁等高度感病。各品種在不同的生育期抗病性比較穩定。棉花枯萎病CottonFusariumWilt症狀:黃色網紋型:葉片呈黃色網紋狀黃化型: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局部或全部褪綠變黃。紫紅型:葉片變紫紅色或呈紫紅色斑塊。凋萎型:葉片突然失水褪色,植株葉片全部或先從一邊自下而上萎蔫下垂,不久全株凋萎死亡。矮縮型:節間縮短,植株矮化,頂葉常發生皺縮、畸形。凋萎型:葉片失水褪色,植株葉片萎蔫下垂,全株凋萎死亡。矮縮型:節間縮短,植株矮化,頂葉常發生皺縮、畸形。棉花枯萎病症狀黃化型紫紅型凋萎性症狀病莖剖面整株枯萎皺縮型學名:尖孢鐮刀菌萎蔫專化型FusariumoxysporiumSchl.f.sp.vasinfectum
,屬半知菌亞門鐮刀菌屬。病原生物學:病菌生長適溫25~30℃,大部分菌株在25℃左右生長最快,35℃以上生長受抑制。病菌寄主範圍較寬。病原病原菌生理分化: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較強的寄生專化性,有明顯的生理分化現象。國內1972~1973年:根據致病力差異將其劃分為3個生理型:Ⅰ型侵染海島棉、陸地棉和亞洲棉;Ⅱ型侵染海島棉、陸地棉,但不侵染亞洲棉;Ⅲ型只侵染海島棉,不侵染或輕度侵染陸地棉,亞洲棉。1985年用9個代表性菌株進行生理小種鑒定,查明我國存在3、7、8號3個生理小種,其中3號和8號小種致病力較弱,而7號小種致病力強,且分佈最廣,是我國棉花枯萎病菌的優勢生理小種。病菌致病性:
1、該菌可產生致病毒素鐮刀菌酸(Fusaricacid,FA),又稱萎蔫酸,它是一種非特異性毒素。
2、導管堵塞。初侵染:⑴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或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⑵帶菌的棉子餅、棉子殼及未腐熟的土雜肥和無症狀寄主。傳播:⑴種子、棉籽皮和棉籽餅帶菌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⑵近距離傳播主要與農事操作有關,如耕地、灌水、大風及施用未經腐熟的土雜肥或未經熱榨處理的帶菌棉籽餅等,都可造成病害近距離傳播。侵入與發病:病菌最易從棉株根部傷口侵入,也可由根尖直接侵入。再侵染:有再侵染,但以初侵染為主。侵染迴圈發病條件1.種和品種抗病性:一般亞洲棉對枯萎病的抗性較強,陸地棉次之,海島棉較差。2.氣候條件:枯萎病的發生與地溫和雨量有關3.耕作與栽培措施:連作病重,輪作病輕。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地塊一般發病較重,偏施氮肥、營養失調,會促進病害發展。4.土壤線蟲:棉田中線蟲數量多,給棉花造成的傷口也多,有利於枯萎病的發生。1.加強植物檢疫,保護無病區控制病區棉種向無病區大引大調。若必須引種時,應按照檢疫法規,嚴格進行植物檢疫。引來品種必須進行消毒處理,經過2~3年試種、鑒定和繁殖,再大面積推廣。要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留無病棉種。2.種植抗病品種防治方法3.輪作倒茬
在重病田採取玉米、小麥、大麥、高梁、油菜等與棉花輪作3~4年,對減輕病害有明顯作用。實行稻棉水旱輪作或苜蓿與棉花輪作以及種植綠肥等效果更佳。注意輪作年限及輪作對象。4.加強栽培管理管理:水肥管理、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及時定苗,拔除病苗。清除病殘體:在病田定苗、整枝時及時將病株。無菌肥料:施用熱榨處理的棉餅和無菌土雜肥。無病土育苗:在棉花育苗移栽地區用無病土育苗可明顯減輕枯萎病的危害。
5.藥劑防治(1)種子消毒:①硫酸脫絨
②多菌靈浸種(2)土壤消毒:氯化苦消毒、二溴乙烷等(3)藥劑灌治:在零星發病田,用12.5%的治萎靈200-300倍澆灌病苗。棉花黃萎病CottonVerticilliumWilt
棉花黃萎病從1891年美國首次發現到如今,遍佈世界各主要產棉區。我國於1935年在由美國引進斯字棉時傳入,截止20世紀80年代末,棉花黃萎病已遍及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478個縣(市)。
90年代以後,黃萎病擴展速度更快,尤其1993、1995和1996年連續3年在全國範圍內連續大發生,損失相當嚴重。據估計,我國棉花黃萎病的發生面積每年大約為266.7萬hm2,占全國植棉面積的一半,重病田133.3萬hm2,每年損失皮棉約為200萬擔。症狀黃萎病一般在現蕾後才開始發生,開花結鈴期達高峰。普通型:病株症狀自下而上擴展。病斑呈“褐色掌狀斑駁”,後變色部位的葉緣和斑駁組織逐漸枯焦,呈現“花西瓜皮”症狀落葉型:頂葉向下捲曲褪綠、葉片突然萎垂,呈水漬狀,隨即脫落成光稈,表現出急性萎蔫落葉症狀。葉、蕾,甚至小鈴在幾天內可全部落光,後植株枯死。
比較指標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植株高度病株出現矮化多不表現矮化發病期苗期開始發病,現蕾期到達發病高峰現蕾期開始發病,維管束變色維管束變色深維管束變色前病株的發展方向由下向上或由上向下發展,形成頂枯由下向上發展,不形成頂枯。有無病徵病莖表面常有粉紅色黴層個別情況下看到白色黴層棉花枯黃萎病症狀的不同點
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
和黑白輪枝菌Verticilliumalbo-atrum
,都屬於半知菌亞門輪枝菌屬真菌。病原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乾燥時分生孢子著生狀3.濕度大十分生孢子著生狀(假頭狀著生)4.膨脹菌絲5.厚垣孢子6.擬菌核病原生物學:大麗輪枝菌在10~30℃均可生長,病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33℃絕大多數菌株不生長,但有些菌株耐高溫的能力較強,在33℃下仍能緩慢生長。微菌核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較強,能耐80℃高溫和-30℃低溫。微菌核萌發適溫為25~30℃,在察氏培養基上培養18h後,微菌核的萌發率接近90%。土壤含水量為20%,有利微菌核形成;40%以上則不利其形成。
寄生範圍:
大麗輪枝菌的寄主範圍極廣,國外報導可為害38科660種植物,其中農作物184種,雜草153種。我國經鑒定,寄主植物至少20科80種,大田作物包括向日葵、茄子、辣子、番茄、煙草、馬鈴薯、甜瓜、西瓜、黃瓜、花生、菜豆、綠豆、大豆、芝麻、甜菜等,一般禾本科作物如水稻、麥類、玉米、穀子、高梁等不受侵害。病菌的生理分化:
有明顯的生理分化現象。
病菌致病性:產生致病毒素和導管堵塞是致病的主要機制。黃萎病菌所產輪枝菌素(VD-toxin)是致萎的主要原因。導管堵塞的原因:一是菌絲及分生孢子大量繁殖。二是病菌侵入寄主後,刺激鄰近的薄壁細胞產生凝膠體、樹膠和侵填體。三是病菌侵入後產生果膠酶,分解細胞和細胞壁中的膠狀物質和果膠物質,引起組織解體,從而堵塞導管。
初侵染:主要以微菌核及菌絲體在土壤、病殘組織、帶菌的棉籽、棉籽餅、棉籽殼和未經腐熟的土雜肥上越冬。種子帶菌主要是短絨帶菌,內部帶菌率很低,一般不超過0.026%,但對病害的傳播仍起重要作用。傳播:傳播途徑和傳播方式與枯萎病基本相同。侵入與發病:從棉花根毛細胞、根表皮細胞或根部傷口侵入,經過皮層進入導管。試驗證明,接種後3天內病菌即可擴散到全株。再侵染:黃萎病菌主要以初侵染為主,再次侵染作用不大。侵染迴圈發病條件1.土壤菌源數量:土壤中菌源數量是黃萎病能否流行的先決條件。2.氣候條件:適宜的氣候條件是黃萎病能否發生流行的重要外在因素。溫度25℃左右,相對濕度80%以上是該病大發生的關鍵因數。3.種和品種抗病性:
棉花不同種和品種間對黃萎病的抗病性存在明顯差異,以海島棉抗病性最強,陸地棉次之,亞洲棉較弱。4.病菌致病性變異及強致病力落葉型菌系的出現:病菌的變異導致產生新的生理小種或致病類型。有利於病害發生和流行。5.耕作與栽培措施:連作病重。病田連作年限越長,土壤內病菌積累越多,發病越重。與非寄主作物如禾穀類作物玉米、高梁、小麥、大麥等輪作發病輕,特別是水旱輪作防病效果更好。深耕可以把病殘體翻入土壤深層,加速其分解,並使病菌窒息死亡,發病減輕。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田間濕度大的棉田有利於病害發生。土壤缺肥,尤其缺磷、鉀肥或施氮肥過多、大水漫灌的棉田病重;鋪膜栽培與不鋪膜棉田相比黃萎病發生早而重。
採取“加強植物檢疫、種植抗病品種和加強栽培管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1.保護無病區,控制新病區,壓縮重病區,消滅零星病區,嚴格檢疫制度,嚴防病種子傳入無病區。防治方法2.種植抗病品種
抗枯萎病的品種有,沒有抗黃萎病的品種,培育和種植耐黃萎病品種是防治黃萎病的根本措施之一。在種植時選用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的品種,如:中棉12、中棉16、遼棉5號、86-6、86-4等。3.輪作倒茬
在重病田採取玉米、小麥、大麥、高梁、油菜等與棉花輪作3~4年,對減輕病害有明顯作用。實行稻棉水旱輪作或苜蓿與棉花輪作以及種植綠肥等效果更佳。4.加強栽培管理
棉田增施底肥和磷鉀肥,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及時定苗,拔除病苗,在棉苗2~3片真葉時噴施1%尿素液有利於棉苗生長發育,可提高抗病力。在病田定苗、整枝時及時將病株清除,田外深埋。施用熱榨處理的棉餅和無菌土雜肥,均具有減輕發病的作用。
棉苗病害主要分為兩類:一類以引起爛種、爛芽、爛根和莖基腐為主,多數棉苗病害屬於這類;另一類以為害幼苗葉片和莖為主,如炭疽病等。症狀1.立枯病:棉花播種後至出苗前被病菌感染,內部變褐腐爛,即爛種;受害輕的種子雖能萌發,但幼芽被害呈黃褐色,不久腐爛,即爛芽;幼苗出土後,被病菌感染的幼苗,則在根部和近地面莖基部出現黃褐色長條形病斑,以後逐漸擴大呈黑褐色,並包圍整個根莖部位,形成黑褐色環狀縊縮,病苗很快萎蔫枯死,即爛根。有時病斑凹陷不明顯,但上下擴展較快,並產生長短不等的縱裂。拔出病苗,在病部可見由菌絲體和小土粒糾結在一起。
子葉受害,多在被害子葉上產生不規則形黃褐色病斑,病部乾枯脫落後形成穿孔。在病苗、死苗的莖基部及周圍、土面常見到白色稀疏菌絲體。2.紅腐病棉苗出土前感染也可造成爛籽和爛芽。出土後感病,一般先侵入根尖,使根尖呈黃褐色,以後擴展到全根和莖基部,病部變褐腐爛;病斑多不凹陷,其土面以下受害的嫩莖常略肥腫,後呈黑褐色幹腐,群眾稱“大腳苗”,也可產生褐色縱向的條紋狀病斑,有時側根壞死形成腫脹的“光根”。子葉感病,多在葉緣產生半圓形或不規則形褐斑。高濕條件下,在病部可見粉紅色黴狀物。3.炭疽病:
棉苗出土前感染可造成爛芽。出土後感染,則在幼苗根莖部或莖基部產生褐色條紋,以後擴展成褐色、稍凹陷的梭形大斑,嚴重時縱裂、下陷,四周縊縮,幼苗枯死。子葉受害,多在葉緣產生褐色半圓形或近圓形病斑,天氣潮濕時可擴展到整個子葉。真葉被害初為黑色小型斑點,後擴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色大斑。天氣潮濕時,病部表面散生小黑點,其上產生橘紅色粘質狀的分生孢子團。棉花炭疽病1.立枯病:無性態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屬半知菌亞門絲核菌屬真菌。菌絲發達,近直角分枝,離分枝點不遠處生有一個隔膜;立枯絲核菌在5~40℃均可生長,20~35℃生長良好。後期形成菌核。立枯絲核菌寄主範圍極廣,可寄生50科200餘種植物。病原2.紅腐病:由多種鐮刀菌(Fusariumspp)侵染所致,它們都屬半知菌亞門鐮刀屬真菌。據各地報導,我國為害棉苗的鐮刀菌主要有8種,即串珠鐮刀菌F.moniliforme,茄病鐮刀菌F.solani、半裸鐮刀菌F.semitectum、木賊鐮刀菌F.eguiseti、禾穀鐮刀菌F.graminearum、銳頂鐮刀菌F.acuminatum、燕麥鐮刀菌F.avenaceum和三線鐮刀菌F.tricinctum,它們所占比例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份間有較大差別,總的來看以串珠鐮刀菌為主,其次為茄病鐮刀菌。1.大型分生孢子;2.小型分生孢子寄主範圍較廣,除棉花外,還為害水稻、麥類、玉米、高梁、甘蔗、甜菜等作物。對棉苗致病性較絲核菌弱。病菌在2℃~40℃均可生長,最適溫度25~30℃。3.炭疽病:無性態為Colletotrichumgossypii,屬半知菌亞門炭疽菌屬真菌,有性態為棉小叢殼菌Glomerellagossypii,屬子囊菌亞門小叢殼屬真菌。棉炭疽病菌生長最適溫度為25~30℃;分生孢子萌發最適溫度25~35℃,10℃孢子就不能發芽。該菌主要寄生在陸地棉、海島棉、亞洲棉和非洲棉等棉屬植物上。棉花炭疽病菌1.分生孢子盤;2.分生孢子梗;3.分生孢子4.剛毛1.初侵染來源:主要是土壤、病株殘體和種子。立枯絲核菌屬土壤習居菌,能在土壤及其病殘體上存活2~3年之久。土壤及其病殘體是其主要侵染來源。炭疽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外越冬,少數病菌也可在病殘體上存活。紅腐病菌既能在土壤及其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及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外越冬。2.傳播: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可隨氣流、雨水和昆蟲傳播,進行再侵染。立枯絲核菌則通過流水、耕作活動等傳播。病害迴圈1.氣候條件:主要是溫濕度。陰雨天多最適棉苗病害發生。低溫多雨,常誘發棉苗病害嚴重發生。炭疽病菌對幼苗侵染的適宜條件為氣溫10℃、土壤溫度14℃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2.種子品質:
品質差的種子,特別是具有較多秕籽、破籽的種子,播後很易被病菌侵染,並向周圍擴散,形成發病中心,從而造成缺苗斷壟,甚至隨補隨爛,多次重播的現象。發病條件3.播期和播種深度:播種過早或過深,使出苗延遲,棉苗弱小,抵抗力差,容易感病。露地栽培播深以4~5cm為宜,地膜覆蓋以2~3cm為宜。4.土壤質地:土壤質地與發病的關係十分密切。5.耕作栽培措施:多年連作會使土壤中病菌越積越多,加重病害的發生。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較高,土壤水分過多,土壤溫度偏低,通氣性差,棉苗出土時間延長,長勢弱,發病較重。1.加強栽培管理
1)要做好播前準備工作。
種子準備:一定要選種子飽滿、發芽率和發芽勢強的良種做為種用。
土地準備:播前耙地整地,使其達到“齊、平、松、碎、淨、墒”,可促使出苗整齊迅速,減少病菌侵染。2)要適期播種。確定最佳播期取決於地溫和終霜期,一般當平均氣溫穩定在12℃,即可露地播種;當平均氣溫穩定在10℃,則膜下5cm地溫可達12℃以上,即可鋪膜播種。病害控制3)加強田間管理:
出苗後應及早中耕松土,雨後注意中耕,破除板結,使土壤通氣良好,提高地溫,可減輕發病。棉苗病害發生較重的條田應增加中耕次數;間苗時應剔除病苗和弱苗;重病田定苗時應增加留苗密度。低窪棉田應注意開溝排水,重病田應進行水旱輪作,或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等,都可減輕病害發生。2.種子處理
1)藥劑拌種。由於引起棉苗病害的病原種類比較複雜,且不同地區病原種類有所不同。
40%拌種雙(拌種靈+福美雙),每100kg種子用藥300~500g(a.i)拌種,可兼治立枯病和炭疽病。種子量0.5%的70%五氯硝基苯、0.5%的50%多菌靈、30%苗菌敵、0.3%的甲基立枯磷、0.8%~1%的苗病淨,也可用種子量0.3%的30%敵唑酮、0.5%的20%敵菌酮、0.6%的50%甲基硫菌靈、0.3%的拌種靈等拌種。病原:薄壁菌門,黃單胞桿菌屬,野油菜黃單胞桿菌棉致病變種。
Xanthomonas
campestrispv.malvacearum。菌體短杆狀,兩端鈍圓,有莢膜,具1~3根單極生鞭毛,可遊動,革蘭氏陰性反應,在PDA培養基上形成淡黃色圓形菌落,菌體細胞常2~3個連接在一起成為鏈狀體。
棉花角斑病菌上:病原細菌放大;下:組織內的病原細菌)菌落形態病原生物學特性:病菌生長的溫度範圍10~38℃,最適溫度25~30℃,致死溫度50~51℃。病菌在休眠階段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很強,乾燥情況下能耐80℃高溫和-28℃低溫,故在染病的棉絨上,72℃高溫下可保持生活力36h。pH範圍為6.1~9.3,最適pH6.8左右。
病害迴圈越冬:
1)主要在棉籽上越冬,棉籽內外都可帶菌,以短絨為主。
2)病菌還可在病殘體上越冬。但病殘體在土壤中被分解後,病菌隨之死亡。侵入與發病:帶菌棉種播種發芽後,病菌從氣孔或傷口首先侵染子葉,潮濕情況下病斑處溢出大量菌膿,進行再侵染。再侵染的病菌隨寄主體表的水膜從氣孔或傷口侵入。侵入棉鈴的病菌,可深入到纖維和種籽,造成種子帶菌。傳播和再侵染:借風、雨、昆蟲傳播,進行再侵染。一個生長季節有多次再侵染。氣候條件:
一般土壤溫度在21~28℃最適於發病。在棉花生育期,旬平均氣溫高於26℃,空氣相對濕度85%以上,有利病害流行。棉花現蕾以後,降雨越多,尤其是暴風雨多,可造成大量傷口,有利病菌侵入,病情發展則快而重。品種的抗病性:
棉花種和品種間發病有明顯區別,以中棉抗病性較強,陸地棉次之,海島棉最易感病。陸地棉中又以岱字棉系統比較抗病。
發病條件栽培管理措施:
噴灌有利於病原細菌的傳播,比滴灌和溝灌病重。暴風雨、害蟲造成的傷口多利於發病。連作病重,輪作病輕。用稀硫酸加工處理種子,則種子帶菌率低,很少發病。密植的棉田發病重。病害控制1.選用無病種子、進行種子處理
1)病區可建立無病留種田,生產無病種子。
2)種子處理①硫酸脫絨:
將晾曬乾燥的棉籽倒入木槽或水泥槽中,按每kg棉籽加入70~100ml的濃硫酸比例(比重為1.8左右的濃硫酸加熱到110~120℃),加入棉籽中,邊倒硫酸邊用木鍁攪拌,到棉籽烏黑發亮發粘後,將棉籽堆好,加入種子量18%~20%的開水,繼續翻動幾分鐘,取少量棉籽,用清水沖洗檢查,若短絨已脫淨,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撈出癟籽和破籽,將飽籽晾乾待播。②
溫湯浸種:
採用“三開一涼”的溫水(55~60℃)浸種0.5h,可殺死種子內外的大部分病菌。
③藥劑拌種:
用種子量10%的萎鏽散或0.5%的三氯酚拌種。症狀棉鈴疫病:
主要為害棉株下部的大鈴。發病時多先從棉鈴基部、鈴縫和鈴尖侵入,產生暗綠色水漬狀小斑,不斷擴散,使全鈴變青褐色至黃褐色,3~5天整個鈴面呈青綠色或黑褐色,一般不發生軟腐。潮濕時,鈴面生出一層稀薄的白色至黃白色黴層,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
炭疽病:
棉鈴被害後,在鈴面初生暗紅色或褐色小點,以後逐漸擴大並凹陷,呈邊緣暗紅色的黑褐色圓形病斑。潮濕時病斑上生橘紅色或紅褐色粘質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嚴重時可擴展到鈴面一半,甚至全鈴腐爛,使纖維成黑色僵瓣。
紅腐病:病菌多從鈴尖、鈴面裂縫或青鈴基部易積水處侵入。發病後初成墨綠色、水漬狀小斑,迅速擴大後可波及全鈴,使全鈴變黑腐爛。潮濕時,在鈴面和纖維上產生白色至粉紅色的黴層(大量分生孢子聚積而成)。重病鈴不能開裂,形成僵瓣。
紅粉病:病菌多從鈴面裂縫處侵入,發病後先在病部產生深綠色斑點,7~8天後產生粉紅色黴層,後隨病部不斷擴展,可使鈴面局部或全部佈滿粉紅色厚而緊密的黴層。高濕時腐爛,鈴內纖維上也產生許多淡紅色粉狀物,病鈴不能開裂,常乾枯後脫落。
黑果病:棉鈴被害後僵硬變黑,不易開裂,鈴殼表面密生突起的黑色小點,後期表面佈滿黑色的煤粉狀物。病鈴內的纖維也變黑僵硬。病原棉鈴疫病:病原為苧麻疫黴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屬鞭毛菌亞門疫黴屬真菌。孢囊梗無色,單生或呈假軸狀分枝。孢子囊初無色,成熟後無色或淡黃色,卵圓形或近球形,頂端有一個明顯的半球形乳頭狀突起,偶爾2個。卵孢子球形,成孰後黃褐色。厚垣孢子很少產生。寄主範圍較廣,主要危害茄科和瓜類作物。
紅粉病:病原為粉紅聚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LinketFr.)Corda,屬半知菌亞門聚端孢屬真菌。分生孢子梗細長,直立而不分枝,頂端略彎曲,有2~3個隔膜,分生孢子簇生於梗端。分生孢子梨形或卵形,無色至淡粉色,雙胞,分隔處略縊縮。棉花紅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黑果病:病原為棉色二孢DiplodiagossypinaCooke,屬半知菌亞門色二孢屬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開始無色、單胞,後變為深褐色雙胞,頂端鈍圓,基部平截。侵染迴圈1.越冬:1)炭疽病菌、紅腐病菌等可在種子上越冬。2)多數棉鈴病害在土壤及其病殘體上越冬。3)有些棉鈴病菌寄主範圍較廣,田間一些感病寄主植物也可成為初侵染來源。棉鈴疫菌、炭疽病菌和紅腐病菌都可在苗期感染幼苗,前期感染也可為中後期的鈴病發生提供菌源。2.侵入途徑寄生性較強的,如炭疽病菌、棉鈴疫菌等,除傷口侵入外,還可直接從角質層與苞葉侵入,其他(如:紅粉病、紅腐病)多由傷口或棉鈴裂縫等處侵入。3.傳播和再侵染病菌則通過風、雨和昆蟲傳播,進行再侵染。濕度大,再侵染次數多,鈴病便會嚴重發生。發病條件
棉鈴病害的發生與氣候條件、蟲害、鈴期及栽培技術等密切相關,尤以氣候條件影響最大。1)氣候條件8、9月份如溫度偏低,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有利棉鈴病害發生;平均氣溫25~30℃,相對濕度85%以上,易造成鈴病流行;低溫和陰雨連綿的天氣,對鈴病的發生更為有利。
2.蟲害蟲害嚴重的棉田,因造成大量傷口,棉鈴病害較重,特別是棉鈴蟲、紅鈴蟲、金剛鑽等鑽蛀性害蟲為害棉鈴造成蛀孔、傷口能誘發多種棉鈴病害的發生;刺吸式口器害蟲如棉蚜等造成的傷口,也能導致病菌入侵,加重鈴病發生。
3.鈴期鈴期與棉鈴病害的發生也有一定關係,如炭疽病菌較易侵染25~30天以上的棉鈴,25天以內的幼鈴受害較少,特別是吐絮前10~15天的棉鈴最易受害。疫黴菌也是多侵染棉株下部的大鈴。4.棉花的種和品種一般亞洲棉的鈴病比陸地棉的輕。5.栽培措施1)一般過量施用氮肥或氮肥施用過遲,導致中後期棉花徒長,棉田蔭蔽,通風透光不良,田間濕度增高,有利於多種棉鈴病害的發生。2)適時整枝打頂,既可促使上部結鈴,防止旺長,又可加強通風透光,從而減輕鈴病的發生。3)取淺水溝灌的棉田發病較輕,大水漫灌的棉田和地下水位較高、排水不良的棉田發病較重,多年連作也有利於棉鈴病害的發生。病害控制
1.加強栽培管理1)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輕施苗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早鈴肥的原則,同時氮、磷、鉀要配合施用,使棉株生長穩健,不徒長,不早衰,通風透光好。多施有機肥可改善土壤結構,棉株不徒長,不早衰,鈴多、鈴大、發病輕。2)合理排灌採取淺水溝灌,切忌大水漫灌;地下水位高的棉田要注意排水,均可減輕鈴病的發生。3)及時打頂、整枝、摘葉。生長過旺的棉田,打頂時要剪除空枝、老葉,並結合打邊心,推株併攏等措施,使棉田通風透光,可減輕鈴病發生。巧用生長調節劑可以調節棉株生長,減少爛鈴危害。4)合理密植,及時化控。5)防治苗期葉病和鈴期蟲害減少菌源,減少蟲害造成的傷口。2.搶摘、早剝病鈴
及時採摘爛鈴,減少損失。棉田鈴病發生後,應及時採摘,並將爛鈴帶出田外集中處理,以減少再侵染來源。病原:
向日葵列當(也稱彎管列當)OrobanchecernuaLoefling。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單生,直立,肉質,有縱棱,淡黃色紫褐色;一般高度20cm左右;葉片退化成鱗片狀,無柄,無葉綠素,螺旋狀排列於莖杆上;列當靠吸根深入寄主根內吸取營養,花序排列緊密為穗狀;每株有花20~70朵;兩性花,藍紫色,花冠呈屈膝狀;花萼5裂;苞葉狹長披針狀,雄蕊4枚,2長2短;雌蕊1枚。蒴果常2縱裂,內含大量深褐色極小的種子,種子形狀為不規則形有縱橫網紋,重量極輕,10萬粒種子僅重1g。發病規律:越冬:以種子在土壤或混在向日葵種子中越冬。傳播與侵入:隨風進行傳播。列當種子發芽形成細小的絲,細絲接觸到寄主根時侵入,形成吸根吸取營養。列當小苗出土後形成莖而在土內繼續不斷的形成幼莖,有的可達100多根,都寄生在向日葵根上。土中以5~10cm的列當數量較多。每一朔果可結實1200~1500粒,每株列當的種子約5萬~10萬粒。列當種子可在土中可存活10年以上。小麥白粉病病原: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f.sp.tritici
異名為Erysiphegraminis.f.sp.tritici
,屬子囊菌亞門白粉菌目布氏白粉菌屬真菌;無性態為串珠狀粉孢菌Oidiummonilioides,屬半知菌亞門粉孢屬。
小麥白粉病菌左: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右:閉囊殼及子囊吸器病原生物學:白粉病菌對濕度和溫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在相對濕度0~100%之間分生孢子均可萌發,一般濕度越大,萌發率越高,但在水滴中反而萌發率下降。分生孢子在0.5~30℃之間均可萌發,以10~17℃最為適宜。直射陽光對分生孢子萌發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鬱閉,通風透光不良或陰天時發生較重。在溫度為10~20℃條件下,子囊孢子形成、萌發和侵入都比較適宜。病原菌生理分化:病菌屬於專性寄生菌。主要危害小麥,有時可侵染黑麥和燕麥,但不侵染大麥。小麥白粉病菌內生理分化現象十分明顯,國內選用9個鑒別寄主並採用8進制編碼命名生理小種,已鑒定出生理小種70多個。
病害迴圈
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⑴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氣溫較低的地區(最熱一旬的平均氣溫不超過24℃)的自生麥苗上或夏播小麥植株上越夏。如1981年在河南省豫北輝縣山區自生麥苗上白粉病病株率高達80%。⑵以病殘體上的閉囊殼在低溫乾燥的條件下越夏。如河南、江蘇等地閉囊殼混雜於小麥種子內非常普遍,而且存活率高,是當地秋苗發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越夏後侵染秋苗,導致秋苗發病。在冬季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植株下部葉片或葉鞘內越冬。影響病菌越冬存活率高低主要因素是冬季氣溫和濕度,如冬季溫暖,雨雪較多或土壤濕度大,則有利於病菌的越冬。傳播和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助於氣流傳播。如東北春麥區的病菌主要來自膠東半島冬麥區,當地小麥白粉菌的分生孢子隨偏南氣流傳播到東北麥區,隨降雨沉落到小麥葉片上,並侵染小麥而引起發病。病菌的孢子隨氣流傳到感病品種的植株上後,遇到合適的條件即可通過芽管直接侵入寄主表皮細胞,並在表皮細胞內產生吸器,吸取寄主營養。適宜條件下(10~20℃,較高的相對濕度),病原菌一天即可完成侵入過程。再侵染:該病有多次再侵染。白粉病潛育期很短,21~25℃時只有3d。一般拔節期開始發病,抽穗至灌漿期達到高峰,乳熟期停止發展。發病條件
此病的發生和流行取決於品種抗病性、氣候條件、栽培條件和菌源數量等。品種抗病性:不同的小麥品種對白粉病菌的抗病性差異很大,表現為從免疫、高抗到高感等多種類型。
①低反應型抗病性:又稱小種專化抗病性,由少數主效基因控制,在白粉病菌侵入時迅速發生過敏性壞死反應,表現為反應型級別低。②數量性狀抗病性:又稱非小種專化抗病性或慢病性,由多數微效基因控制,表現為侵染率低,潛育期長,孢子堆小,產孢量少,病情增長較慢等。③耐病性:由於植株根系發達,吸水能力強,光合作用效率高,灌漿速度快等,具有較強的補償作用,在植株感病後產量損失較小。
氣候條件:氣候因素中溫度和濕度對白粉病的發生影響最大。主要有3個方面的影響:始發期的早晚、潛育期的長短和病情發展速度的快慢、病害終止期的遲早。一般來說,乾旱少雨不利於病害發生,在一定範圍內,隨著相對濕度增加,病害會逐漸加重。雖空氣濕度較高有利於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但濕度過大降雨過多則不利於分生孢子的形成和傳播,對病害發展反而不利。栽培條件:栽培條件如施肥、灌水、播種量和植株群體密度等對小麥白粉病的發生也有重要影響。菌源數量:在本地越冬的地區,春季白粉病的病情與病菌越冬存活率有密切關係。在東北春小麥種植地區,病菌不能在當地越夏和越冬,白粉病發生的菌源來自於膠東半島冬麥區,因此,膠東半島春季小麥白粉病的發生程度及菌源量對東北地區春小麥白粉病的發生影響很大。症狀:苗期:種子帶菌引起苗枯,使根鞘及芽鞘呈黃褐色水浸狀腐爛,地上部葉色發黃,重者幼苗未出土即死亡。成株期:形成莖基腐爛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變水漬狀,後漸失綠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後穎殼的合縫處生出一層明顯的粉紅色黴層(分生孢子)。後期病部出現紫黑色粗糙顆粒(子囊殼)。籽粒發病後皺縮乾癟,變為蒼白色或紫紅色,有時籽粒表面有粉紅色黴層。莖基腐則主要發生於莖的基部,使其變褐腐爛,嚴重時整株枯死。
小麥赤黴病小麥赤黴病赤黴病病粒病原:有性態為玉蜀黍赤黴Gibberellazeae(Schw.)Petch.,屬於子囊菌亞門球殼菌目赤黴屬;無性態為禾穀鐮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此外,黃色鐮刀菌F.culmorum和燕麥鐮刀菌F.auenaceum等多種鐮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黴病。有性態產生子囊殼,散生或聚生於感病組織表面,子囊殼深藍至紫黑色。子囊孢子呈螺旋狀排列,無色,彎紡綞形,多有3個隔膜。
小麥赤黴病菌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2.子囊殼3.子囊4.子囊孢子病菌生物學及生理分化: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範圍為22~28℃;分生孢子產生的最適溫度為24~28℃,分生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8℃;子囊殼形成的適宜溫度為15~20℃,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適宜溫度為25~28℃;子囊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5~30℃。分生孢子的萌發要求96%以上的相對濕度,子囊孢子釋放則要求相對濕度達到99%以上,低於95%很少釋放。水滴存在對病菌孢子的萌發和釋放比較有利。小麥赤黴菌有一定的生理分化現象,菌株間致病力有所不同,但不夠穩定,不足於區分出明顯的生理小種。除危害小麥外,禾穀鐮刀菌尚可侵染大麥、燕麥、水稻、玉米等多種禾本科作物以及鵝冠草等禾本科雜草,此外,還可侵染大豆、棉花、紅薯等作物。病害迴圈越冬:越冬形態:子囊殼、菌絲體和分生孢子越冬場所:病殘體、土壤和帶病種子。傳播與侵入:傳播方式:氣流和雨水傳播。侵入:病菌主要通過凋萎的花藥侵入小穗(少數可以從張開的穎縫處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氣流和風雨傳播,孢子落在麥穗上後萌發產生菌絲,先在穎殼外側蔓延後經穎片縫隙進入小穗內並侵入花藥。小麥抽穗後至揚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潮濕條件下病部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小麥赤黴病雖然是一種多迴圈病害,但因病菌侵染寄主的方式和侵染時期比較嚴格,穗期靠產生分生孢子再侵染次數有限,作用也不大。發病條件氣象條件:小麥抽穗揚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數和相對濕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小麥抽穗期以後降雨次數多,降雨量大,相對濕度高,日照時數少是構成穗腐大發生的主要原因,尤其開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溫,穗腐嚴重。菌源數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釋放時間與田間病害發生程度的關係十分密切。有充足菌源的重茬地塊和距離菌源近的麥田發病嚴重。影響苗期發病的主要因素是種子帶菌量,種子帶菌量大,或種子不進行消毒處理,病苗和爛種率高。土壤帶菌量則與莖基腐發生輕重有一定關係。品種抗病性和生育時期:小麥品種間對赤黴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異,但尚未發現免疫和高抗品種。從生育期來看,小麥整個穗期均可受害,但以開花期感病率最高,開花以前和落花以後則不易感染,說明病菌的侵入時期受到寄主生育期的嚴格限制。栽培條件:地勢低窪,排水不良,或開花期灌水過多,造成田間濕度較大,有利於發病;麥田施氮肥較多,植株群體大,通風透光不良或造成貪青晚熟,也能加重病情。作物收穫後不能及時翻地,或翻地品質差,田間遺留大量病殘體和菌源,來年發病重。小麥黃矮病小麥叢矮病病害迴圈越冬:若蟲主要在麥田、雜草上及其根際土縫中越冬。叢矮病毒也隨之在越冬寄主和灰飛虱體內渡過冬季,成為第二年的毒源。傳毒:灰飛虱是主要的傳毒介體。第一代灰飛虱主要在麥田生活,待小麥、大麥進入黃熟階段,第一代成蟲遷出麥田,到水稻秧田、雜草等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夏季灰飛虱世代重疊,在生長茂盛的秋作物田間雜草上或蔭蔽的水溝邊雜草叢中越夏。自生麥苗、穀子、狗尾草、畫眉草等是病毒的主要越夏寄主,小麥、大麥等是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發病條件
凡對介體昆蟲繁殖和保存病毒有利的種植制度、栽培管理措施及氣象條件,對小麥叢矮病的發生也有利。病害多發生在地頭地邊或靠近溝渠、及晚秋作物等。間作套種的麥田發病重,精細耕翻的麥田發病輕。秋作物收穫後不耕地,田間雜草多,或者直接在秋作物行間套種小麥的地塊發病重。早播麥田發病重,適期播種的發病輕。臨近灰飛虱棲息場所的麥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的年份病重。
穗部:從灌漿期開始出現症狀,在穎殼上形成褐色不規則形病斑,穗軸及小穗梗亦變色,潮濕情況下長出一層黑色黴狀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重者形成整個小穗枯死,不結粒,或結乾癟皺縮的病粒。一般枯死小穗上黑色黴層明顯。籽粒:被害籽粒在種皮上形成不規則病斑,尤其邊緣黑褐色、中部淺褐色的長條形或梭形病斑較多。發生嚴重時胚部變黑,故有“黑胚病”之稱。小麥根腐病葉部症狀病原病原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
,屬子囊菌亞門旋孢腔菌屬。病殘體上產生子囊殼,子囊無色,內有4~8個子囊孢子,螺旋狀排列。子囊孢子線形,淡黃褐色,有6~13個隔膜。無性態為Bipolaris
sorokiniana
,異名為Helminthosporium
sativum
,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目真菌。病部黑黴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菌絲體發育最適溫度24~28℃。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空氣相對濕度98%以上,只要溫度適宜即可萌發侵染。根腐病菌寄主範圍很廣。除危害小麥外,尚能危害大麥、燕麥、黑麥等禾本科作物和野稗、野黍、貓尾草、狗尾草等30多種禾本科雜草。
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课件】体积单位的换算
- 《药品管理制度》课件
-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课件
- 《红楼梦》的英文简介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呈现汇编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汇编职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人员管理篇十篇
- 智慧农贸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审批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职员管理十篇
- 博物馆对外文标识统一规范自查报告
- 双氧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
- 物流园区及货运站场规划设计方案
- 如何处理销售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眼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 高中数学联赛历年真题分类汇编解析(高分强基必刷)
- 2024年工程部工作总结与计划
- 汉语词性讲解
- 机械设备租赁保障措施
- 脚手架施工验收表
- 刑事案件律师会见笔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