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会考篇目阅读考点透析_第1页
语文会考篇目阅读考点透析_第2页
语文会考篇目阅读考点透析_第3页
语文会考篇目阅读考点透析_第4页
语文会考篇目阅读考点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

1.结构特点: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

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

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

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

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

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

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2.情感理解

⑴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

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⑵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

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

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

透一丝喜悦。)

②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

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③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

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

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

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

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

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通感”手法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

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

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

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

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⑵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

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

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

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

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4.难句理解

⑴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

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

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

心态。

⑵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

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

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

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

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

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⑶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⑷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

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

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⑸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

解。

《祝福》

1.文学常识

《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故事新编》,散

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

《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2.整体感知:

⑴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

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

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刘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

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

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

⑵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倒叙(序幕: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

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⑶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然而先前所见

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⑷作者在结构匕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开篇简洁地勾画出“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的新年气象,为小说情节开展勾画背景

和渲染气氛。

下文描述祝福的礼仪和福礼,又描写了年底常有的大雪天气,忙碌的新年沉寂的雪夜,

互相映衬,为下文抒发悲愤的感情渲染了气氛。

在柳妈恫吓祥林嫂时,“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祥林嫂……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起了点明时节,并和全文中的写景相呼应相协调的作用。

结尾一段,“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

拥抱了全市镇”,写出祝福时刻繁乱喧闹的景象,扣紧题目,并为最后抒情渲染了气氛。

4.标题《祝福》的作用:

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作者在・开篇就首先为鲁镇笼罩了一片喜庆的祝福气

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直到文末,仍然让人们沉浸在祝福的欢乐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

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

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

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

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

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林黛玉进贾府》

1.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作者给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怎样的环境?

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

御书的金匾、乌木鎏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

中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吗?可

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2.本文中的环境描写的有什么样的作用?

⑴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

“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

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

⑵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

“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

⑶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一个活动的环境,也间接地暗示了宝黛爱情故事悲剧性结局的

社会必然性。

3.本文交代人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林黛玉进贾府时介绍这么多人物出场?

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

姊妹则略写;

对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

则属于虚写;

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

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

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

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4.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哪些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个性鲜明的外貌描写(肖像、衣着)。

先声夺人的出场描写艺术。

生动细底的细节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情态、行为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5.小说表现主题的主要方式方法在于塑造人物。因而对人物的审美鉴赏就应该是我们阅

读、学习小说的重点。就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微观的审美考察。

王熙凤:⑴间接描写——不同人物对她的评价

⑵直接描写:服饰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肖像描写

林黛玉:

⑴宝玉眼中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⑵黛玉的心理特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⑶细节描写:贾母和宝玉问其读何书的不同回答,充分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

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的敏感、谨慎、细心、多疑的性格特点。

⑷人物形象小结:气质脱俗,美貌多情,多愁善感,弱不禁风,体弱多病;孤高自尊,

行为谨慎,敏感细心,生性多疑。

贾宝玉:

⑴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⑵肖像描写及行为描写。

⑶两首《西江月》的总结:似贬实褒,正文反作的方法。

⑷人物形象小结:强烈的叛逆性,追求平等自由。尊重欣赏女子,追求爱情自由。

《小狗包弟》

⑩小狗包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

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

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

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

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就像我们经常教育下一代

不应该忘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建设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一样:课文的价

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

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

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下面概述本文内容要点,并简析思路。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2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

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

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4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

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

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其中第四、五部分占了全文一半的篇幅,而第五部分是全文中篇幅最长的部分,由此可

以看出文章的重心所在,或者说作者写作时的着力点所在。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按故事进程来观照课文,可以看出课文的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

端(包弟来历)、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别包弟),

还有尾声(作者忏悔)。如果觉得应该强化第五部分的作用,则可以把它作为结局,那么原

来的结局(痛别包弟)成为故事发展的一部分。

散文固然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但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

核心和灵魂。在本文中,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变化:

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一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一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一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因此本文的情与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情感紧随叙事起伏变化:事件牵动作者的情,

作者的情牵动读者的心。本文既是叙事文,又是抒情文•

本文写法上的显著特点,是按“自然流”叙事抒情。“自然流”的特点,是文章段落、层次,

过渡、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

又显出深层的技巧。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述。

1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下一段的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述

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下就自然地过渡到包

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了;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

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

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

2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读者读了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

震撼力是分不开的。本文的语言既有书面语的特点,又有口语的特点,两种语体很自然地浑

融一体。读者只是感觉到事件的自然发生、发展,情感的自然波澜起伏,而感觉不到文章语

言形式或语言技巧的存在,可以直击文章的深层和底蕴。

3自然之中又有潜藏的起伏跌宕,而绝非完全地平直板滞。与“无技巧”相伴的必定是

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没有任何技巧,那文章就不足观赏了。如果我们对本文

细加品味,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晓。开篇讲述一位艺术家与狗

的故事,是深思熟虑过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写哪些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哪儿

发议论抒真情,文章的着力点定于何处,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等等,都需要写前斟酌。

本文发表之后多得评论家欣赏,一定是它的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构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目

光。

二、问题探究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

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

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

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

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

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

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

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

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

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

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

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

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

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

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

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

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关于练习

一、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作者经历磨

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

设题意图:第•问是从领悟作者情感的角度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第二、三问

是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种要求与复述故事相比,可能更难一些,也正好考查

和训练学生的概括提炼、表达创见的能力。理清故事发展的线索、脉络对回答此题有所帮助,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参考答案:

第一问参见“整体把握”。第二、三问,学生可以各自发表看法,说一说读了课文之后,

在自己心目中描绘的巴金老人是什么样的。他在本文中主要表现出善良、正直的品性,至于

他的具体表现、他的其他品性,学生可以各自领悟。也不排除学生有对巴金的性格提出批评

的可能,也许会认为他软弱,本来可以活得畅快一些,可他主动背精神包袱。那么,教师可

以从更高的层面进行引导,巴金老人身上体现的反省、自律精神是我们民族所缺少的(至少

在“文革”时代所缺少),他的这种精神已经不限于他个人所有,而是随着他的作品的影响,

扩散到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当中,起着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天性的作用。

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

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的出现,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所以我们

看到,在大量的描写“文革”生活的作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

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这篇作品,是巴金五集散文巨著《随想录》中的一篇,收在《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

中,像读者熟知的《怀念萧珊》一样,也是《随想录》中较感人的作品之一。它叙述了一个

真实而简单的故事:一只讨人喜爱的狗,在“文革”棍棒的恐吓下,被胆小的主人送给医院作

了解剖试验品。全文篇幅不长,却感情真挚,意味深长。

《小狗包弟》思想内容最深刻的地方,是揭露“文革”的罪恶。作品中故事的背景正值十

年浩劫时期,那是个非人的年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人,尚可不说

其恐慌至何种地步,就连一只小小的玩物一狗,也无安宁之日。作品描述了两条狗:一条

是艺术家邻居的狗,--条是作者本人的狗(包弟),在“文革”的动乱中,它们都无一幸免而

死去。前者被“专政队的大棒”打断了腿,不食而死;后者被担惊受怕的主人送给了医院。尽

管作家还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人所遭受的非难,但我们只要从两条狗的命运上,就可看出,

一场“文革”运动,以它的残暴,荡涤人性,狂施淫威,使多少人家从安乐中陷入苦难,又使

多少不幸的生命死于无辜之中。作者撰文的主要用意虽是忏悔,以自己对爱犬包弟的“出卖”

与“背叛”,谴责自己的懦弱(这从作品的字面中可以看出),但如果没有这场浩劫,这种忏

悔本身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作品最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对“文革”的无情揭露,它从一个

特殊的角度——狗的命运中,客观地暴露了“文革”时那非人年代的某些特点,以及那一段特

殊的历史给善良正直的人民所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小狗包弟》还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也是《小狗包弟》(乃至全部《随想录》)的创作主

导思想之一。作者在《探索集•后记》中说过:“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

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这种可

贵精神在《小狗包弟》中得到了体现。作品所描述的,其实本不是什么大事,在那个动乱年

代,人的生活都所寄无望,哪里还有心思顾一条狗?在那时.,人的生命尚不值一钱,为了生

存而抛弃一条小狗,又算什么!但作家并未为此而解脱自己,他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

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短短儿句话,包容了超人的勇气,不但体现了作者所欣赏的卢梭式的“诚实”,更重要的,展

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之联系的对国家、历史、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因为作者一

方面真正解剖了自己,另一方面,为将来历史上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糠集•后记》)正因

为如此,作者的这种“解剖自己”的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体现出更深刻的社会价值。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也是《小狗包弟》闪光的思想之一。“文革”运动中,人性被当成

了批判的对象,取而代之的,是法西斯般残暴无情的“造反”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寻求真正

的人性是异常艰难的。《小狗包弟》向我们叙述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艺术家文学家

们的遭遇,典型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缺乏人性,以及人们迫切需要人性、呼唤人性的愿望。然

而,呼唤人性,又谈何容易,于是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主人公(作者本人)为了免遭造反派

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爱犬小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样描写,表面看是作者用以自

责,其实质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的确,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

的主人绝不会“残酷”地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

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

美。

这篇散文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首先,表现在语言上。其特点一是质朴。《小狗包弟》

给人的印象如同听述一个故事,因为它不使用华丽的语言,几乎每一句话都没有修饰成分,

如同口语,朴实而明快,准确简洁地表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切。比如作品开头写道:“一

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

的。”语句结构简单,全无修饰,但却言简意赅,诱人入境。作品结尾也如此:“即使在‘说

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

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在简朴的语言中,道出了真情。特点之二,是描绘生动。作品

的语言虽质朴简洁,却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直抒胸臆时,真切感人,如上面例举的结尾一

段文字,便是如此;描写事件场面时,精当准确,使客观形象栩栩如生,如描写艺术家“满

身是血和泥土”地被“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的情景:“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

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从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

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

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儿声哀叫,痛

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这•段文字,不仅准确无误地叙述了事件的情景,而且小狗

依恋艺术家的情态、作者深藏着泪愤交织的情感,全都得到体现,使人读后如闻其声,如临

其境。

其次,以情动人。作者写这篇散文的用意是忏悔,且多有主观表意文字,因而决定了作

品的说理性。但这篇散文又能把理念、思想寓于精彩感人的事件叙述中,在描写中体现真情,

在表达中饱含情思,不仅使人反思深省,而且催人泪下。作品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爱犬的眷恋

与怀念之情,因而,每每情注笔端,收到了感人的效果。如上面的举例,不仅体现了作家爱

犬惜犬之情,而且也使我们感动。的确,在人情殆尽的人世间,竟有一只小狗这么通人性,

冒着生命危险去依恋落难的艺术家朋友,这该使人多么激动。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惟•充满

人情味的这只小狗,最后竟为艺术家而凄然死去的时候,几乎涌出泪水。作家的自叙,也同

样饱含深情,这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结尾几段。这些忏悔文字即使仅仅为了表达理念,也浸透

了泪水,使人在阅读和理解中,能够看出作者胸膛中那颗赤热而损伤了的心。

再次,使用了衬托手法。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的自责自贬是建立在对自己在“文革”弃狗

的那段往事的回忆上的。动荡的年月里,弃狗本是•件小事,因为当时连夫妻背叛、朋友反

目的事都经常出现。但作者却使我们看清了这件小事的本质一委屈求全的“羞耻”。为了达

到这一目的,作者使用了衬托手法,用一段较长文字详细描述了另一条(艺术家邻居的)狗,

为了艺术家而忍受棒打脚踢,甚至不食而死之事,来反衬作者当年为保全自己而弃狗的懦弱。

狗尚且讲仁义,而人却只顾“保全”自己,相形之下,孰对孰错,不言自明。这一方面揭示了

“文革”运动导致人们产生恐惧乃至变态心理的罪恶,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作者当年弃狗时的无

情无义,从而透露出作者作自我忏悔,即写《小狗包弟》的客观理由。

《荷塘月色》

一、整体把握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

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

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旧址

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

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

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

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

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

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

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

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

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

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

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

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

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

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

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儿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

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

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

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二课文开头,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

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

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

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

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

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

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

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

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

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

“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

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

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

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

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

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

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

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

的想象,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

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

想象,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

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

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

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

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乂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

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

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翁郁郁、远远

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

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二、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

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

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

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

调。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

前后共6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

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

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

“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

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

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因此,如果要深究,“惦着江南”便有着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意义。

3.体会文章的回环婉曲之美。

名曰“荷塘月色”,但开篇不立刻将荷塘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先说“心里颇不宁静”。

可是又不说如何不宁静,而是心想荷塘,有欣然前往之意。走在通往荷塘的路上,环顾四周,

似无意于写美景,反渲染环境的阴森可怕;心有所想,但不是惦记着荷塘的美好,而是想驱

除内心的烦闷。在真正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目之前,还先来一段做“自由的人”的议论,像在

摆脱自己,又像在肯定自己;既是议论,又是抒情。经过几番曲折,换了心境,调整了心态,

才真正将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对自然美的感受才见真切了,挥洒笔墨才有情韵了。

在写尽荷塘美景之后,又环顾荷塘四周的景色,韵味渐写渐淡,写到“我什么也没有”时,

似乎要回到现实中来了。不料,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

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但思绪突然

中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终于回到现实中来。最后“轻轻地推门进去”,

与开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形成呼应。虽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净化,中间波

澜迭起,但都在“轻轻的”和“悄悄的”情境中进行,与“荷塘月色”幽静、朦胧的气氛是

和谐一致的。

4.课文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过去对本文的解读一直重视写作背景,那么文章是写于怎样的背景之下呢?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

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

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

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

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

路里(指政治上的左中右三条路——编者),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

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个猎人在无尽的森

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

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如果要知人论世地鉴赏本篇课文,可以循此揣摩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来由。但不宜过多地挖

掘课文的“政治性”“思想性”因素。

关于练习

-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

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荷香一随风飘荡,不绝如缕;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淡淡的;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

乐:树缝灯光——没精打采;蛙叫蝉鸣一一最为热闹。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

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

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

不可得。

二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

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

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3.本文有大量的叠音词,找出一些来理解、品味。

设题意图:训练对散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品味一些重要词语的意味。

这些仅是举例性的,课文满篇都是精彩的语句,学生可自行查找,自行品味。本题还将品味

语句与仿写语句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语言表达的创造力。

参考答案:

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

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

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

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

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

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

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2.第一句,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

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第二句,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

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二“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

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关于检音词的解答参见“整体把握”。

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

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讨论一下。

1.……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

之美,要算他了。(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

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

们的运动和变化。(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3.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

“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

含在里面才是。(余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4.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

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阖吞吐之

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轼)海韩(愈)潮。他的章法有

条不紊,堪称扎实,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击柳暗花明的手

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

分狭隘,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

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设题意图:给学生提供助读材料,开阔视野,启发思考,而且鼓励学生表达创见,针对这些

不同说法发表个人看法。这些材料来自专家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水平,学生应该首先认

真阅读,仔细体会,再发表个人见解。专家的反面意见更值得重视,甚至可以引发学生讨论。

参考答案:

第则材料是从作品的审美风格来分析的,突出地说明朱自清散文的诗意和美;第二则材料

是从具体的写作方法来分析的,说明写法的细腻;第三则材料是从审美风格和思想境界来分

析的,概括提炼为一个“清”字;第四则材料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的,但以反面批评为主,

指出朱自清散文欠缺开阖吞吐之势,有俚俗繁琐陈旧的弊端。其中前三则材料为一组,第四

则材料自成一说。

《故都的秋》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

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

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

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

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

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

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

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

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例如

写“租人家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

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

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

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

得这样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

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也未必从秋景得来)。“清

“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写得出的,未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

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

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

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掩藏;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更给人以厚重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

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

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

不免也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问题探究

1.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试举儿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

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像

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

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

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

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

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

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

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2.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

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