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1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2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3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4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原卷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目录 1 4 10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可直接跳转到对应页1.(2023年北京)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 B.戒奢从简 C.崇文抑武 D.严刑峻法2.(2023年北京)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门第观念日趋淡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3年北京)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4.(2023年甘肃)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5.(2023年广东)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交子的出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6.(2023年广东)中国某朝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该朝是(

)A.金朝 B.辽朝 C.西夏 D.北魏7.(2023年广东)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云南8.(2023年广东)下表是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 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9.(2023年江苏)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10.(2023年江苏)《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等”。马街夜市和“瓦子”周边,贩卖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宋朝(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业活动脱离政府监管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夜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11.(2023年江苏)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12.(2023年四川)《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甚至有的通宵营业。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城乡差距逐渐减小C.商业服务设施完备 D.商业突破地域限制13.(2023年四川)古代中国的某一发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使依靠冷兵器耀武扬威武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该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14.(2023年浙江)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 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15.(2023年四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凌晨五更,酒家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活动了。市场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材料二: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100多年时间内中国保持相对的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性农业促使经济作物扩种;在手工业方面,北宋的生产规模和种类都超过以往。佃农的封建依附性减弱,“和雇”“招募”为官方手工业普遍采用,手工业者所受的封建束缚亦有所放松。商业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发展前提。——摘编自任继愈《中国古代商业》(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简析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16.(2023年新疆)目录是一本书的缩影,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中华文化史》的第七章部分目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节次(节选)标题子目(节选)第二节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一、岑寂后的复兴二、两宋理学第四节文人天地一、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宋词二、品味高雅的宋画第六节科技之光一、社会温床二、绚烂之花——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目录中的“标题”,宋朝在哪些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谁?在“文人天地”的“宋词”或“宋画”中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两个具有不同风格的派别。(3)“科技之光”的具体成就有哪些?对后世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7.(2023年浙江)瓷器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定窑的粉白、哥窑的米黄、钧窑的玫瑰紫,这些醒目的颜色是宋瓷中五大名窑的标志性成色,也是中国瓷器史上令人难忘的“年代秀”。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材料二

明清四大名镇:朱仙镇主产木版年画;汉口镇因交通而商业繁荣;佛山镇长于冶铁;景德镇精于制瓷。明朝后期,以景德镇为例,制瓷业规模很大,有官窑约五十八座,民窑达九百座。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镇内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工资是按日以白银计算的。民窑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售卖,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当时中国外销世界各地的瓷器主要是青花瓷。澳门作为中外贸易窗口,葡萄牙人入居后开辟了多条海上国际贸易航线。重要的是,航线延伸到美洲。西班牙占据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青花瓷带到了墨西哥。——整编自邓广铭等《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五大名窑瓷器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宋朝制瓷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后期中国青花瓷销往海外获取大量白银的两条主要航线。1.(2022年北京)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2.(2022年北京)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辽朝南、北面官制度C.金朝“猛安谋克”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3.(2022年北京)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B.门第观念日渐淡化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4.(2022年北京)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5.(2022年福建)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要依据。若研究北宋东京的发展状况,可选择的史料是(

)A.甲骨文 B.《汉书》 C.唐蕃会盟碑 D.《清明上河图》6.(2022年福建)宋人著作中提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据此可知,当时指南针已用于(

)A.战争 B.陶瓷制造 C.航海 D.粮食种植7.(2022年甘肃)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8.(2022年甘肃)结束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全国大统一,首创行省制度,辽阔的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据此判断这一王朝(

)A.元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9.(2022年湖北)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这一措施旨在(

)A.扩大地方权力 B.推进民族交融 C.提升文官地位 D.加强财政管理10.(2022年湖北)元人蒋祁在《陶纪略》中记述:“景德镇窑者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可以用来佐证元代(

)A.外贸业繁荣 B.冶炼业兴盛 C.制瓷业发达 D.纺织业昌盛11.(2022年湖南)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C.察举制的发展 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12.(2022年湖南)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13.(2022年山东)下列辉城中,常常有流动小歌于夜市中“遍路歌叫”“至三更绝”情景的是(

)A.秦朝的咸阳 B.东汉的洛阳C.隋朝的长安 D.南宋的临安14.(2022年山东)据统计,989年北宋全国户数约650万,1110年增长到约2088万户。这主要得益于(

)A.社会经济发展 B.高产农作物引进C.对外贸易发达 D.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15.(2022年山东)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慰司 C.湖广行省 D.宣政院16.(2022年陕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这一名言强调了(

)A.男女平等 B.心外无物 C.民主法治 D.社会责任17.(2022年天津)下图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转移 B.主流思想变化 C.中央集权加强 D.人口数量增长18.(2022年云南)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句子长短不等,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词牌,各有固定格式。这种文学体裁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19.(2022年浙江)有者评道:“孔子集古学术思想之大成,……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下列项中,属于“朱子”成就的是(

)A.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编注“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C.率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20.(2022年广东)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21.(2022年广东)唐代,一此内迁的党项人被授以“闲田”,他们开始学习农耕。西夏建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汉文史料记载,宋代党项人已是“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这可以用来说明A.西夏全面模仿两宋制度 B.西夏农耕经济取代了游牧经济C.唐宋经济重心转向西北 D.少数民族对西北边疆的开发22.(2022年广西)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内“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为了供应需要,民间送入城中所宰的猪,“每日至晚每群万数”。这反映了当时东京(

)A.商业繁荣发展 B.农业技术先进 C.坊市制度完善 D.城市管理混乱23.(2022年广西)元朝赛典赤赡思丁在担任云南平章政事期间,“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把内地种桑、养蚕的经验介绍过去。这些举措(

)A.加速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促进了西南边疆的开发C.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瓦解了小农经济的基础24.(2022年四川)在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小贩沿街叫卖、车马拥挤、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的场景。该场景反映了宋朝A.赋税负担沉重 B.市场管理严格 C.商品经济繁荣 D.土地兼并严重25.(2022年贵州)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地方权力C.改善自然环境 D.完善选官制度26.(2022年贵州)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据此可知,两者都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B.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C.主张“工商皆本” D.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27.(2022年贵州)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牛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据此判断,宋朝A.市已经突破空间限制 B.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道C.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 D.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政策28.(2022年新疆)“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实施这一举措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晋 C.南唐 D.北宋29.(2022年新疆)元朝的疆域辽阔,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司 D.宣政院30.(2022年北京)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此可知,该王朝是(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地方:文官任知州,增设通判;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31.(2022年北京)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被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南、北面官C.猛安谋克 D.行省制度32.(2022年北京)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据此可知,宋朝时期(

)A.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经济重心南移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基层市场涌现33.(2022年湖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使版图在前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秦朝形势图》,列举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举措。(2)观察《元朝形势图》,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并说元朝为此进行的制度创新。(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的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34.(2022年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文帝时,贯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专时,昆错上《削潘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演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太祖问计宰相越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越普答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类。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接编自司马光《谏水纪闻》(1)贾谊和晃错上书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指出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问计赵普”的背景。(3)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后,采取了哪些措施?35.(2022年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1)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2)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36.(2022年浙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唐朝三省位置图——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1.(20212年海南)这是一个在草的世界中导入禾的系统的创举。北面官负责管理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事务,而南面官主要仿制唐朝制度设立,负责处理定居人口特别是汉族人的事务。这一创举出现于A.宋 B.辽 C.元 D.明2.(2021年福建)从“宋代”“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者”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人物是()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3.(2021年福建)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术始于元朝4.(2021年广东)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 B.仍然保持坊和市的界限C.交易已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D.海外贸易发展受到压制5.(2021年贵州)据宋代《梦粱录》记载:“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据此可知,宋代()A.坊市界限仍然普遍存在 B.交易仍受官府直接监管C.“市”打破了时空限制 D.民间娱乐场所开始出现6.(2021年贵州)说到人生感悟,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些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些诗句使用的文学体裁依次是(

)A.汉赋、唐诗、元曲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7.(2021年黑龙江)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A.猛安谋克制 B.“四等人制” C.因俗而治 D.“改土归流”8.(2021年吉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工匠(

)A.蔡伦 B.毕昇 C.沈括 D.郭守敬9.(2021年吉林)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D.行省制度10.(2021年辽宁)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斗争长期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处于绝对上风始于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11.(2021年内蒙古)宋代蔡襄曾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蔡襄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C.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宋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12.(2021年内蒙古)元代设置的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是A.驻藏大臣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13.(2021年山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如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

)A.中枢决策机制日臻完善 B.行政效率持续降低C.地方官员职权逐渐扩大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4.(2021年四川)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15.(2021年云南)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为A.“市”受到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C.“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交子成为商业活动通用的货币16.(2021年云南)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反映出辽朝的A.民族歧视政策 B.兵农合一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因俗而治政策17.(2021年云南)下表为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统计表,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北宋毕昇①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元朝王祯《农书》A.《天工开物》 B.活字印刷术 C.简仪 D.管形火器18.(2021浙江)《太平寰宇记》记载当时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的户数占全国的59.1%,以北为40.9%。10万户以上的州和府,北方有2处,南方有3处;5万户到10万户的州,北方有5处,南方有17处。南多北少的户口分布格局至此定型。据此判断,《太平寰宇记》成书于(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宋代19.(2021年北京)宋太祖赵匡胤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总理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其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C.缓解边境压力 D.解决财政危机20.(2021年北京)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21.(2021年北京)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2.(2021年北京)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23.(2021年北京)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政权实行“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制度。这一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元24.(2021年北京)北宋时期人们的择偶观念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而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被时人概括为“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出当时A.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结束 B.美洲新作物输入推动经济发展C.程朱理学受到官方的尊崇 D.社会的门第等级观念逐渐淡化25.(2021年北京)南宋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