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植被与土壤目录考点01植被考点02土壤考点01植被(2023·陕西)下图为某要素在森林中不同高度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的要素是(
)A.大气 B.光照 C.热量 D.水分2.图中不同高度的植被具有明显的(
)A.稳定性 B.重复性 C.唯一性 D.分层性【答案】1.B2.D【解析】1.图中箭头在森林上空为100%,越往下,由于林冠层的遮挡,百分比逐渐变小,所以图中箭头表示的要素为光照,B正确。大气、热量、水分的百分比均不会呈现图示所示的变化特征。故选B。2.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使得图中不同高度的植被具有明显的分层性,D正确。与稳定性、重复性、唯一性等无关。故选D。【点睛】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2023·新疆)下面为中国两个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树叶春季发芽,叶片宽阔,但是到冬天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郁郁葱葱,欢迎你来玩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4.导致明明和贝贝家乡植被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差异 B.土壤的影响C.河流的影响 D.距海远近不同【答案】3.C4.A【解析】3.明明说:“我的家乡树叶春季发芽,叶片宽阔,但是到冬天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由此判断,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落叶阔叶林,不是常绿的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不是叶呈针状的亚寒带针叶林,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4.根据明明和贝贝描述的各自家乡的植被特征可知,他们家乡的植被分别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这两种植被更替方向往往呈南北更替,分异是热量条件差异所致,主要由纬度差异引起,土壤、河流、距海远近不是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纬度地带性:影响因素—热量。自然带呈南北更替变化规律。如我国东部从海南至漠河依次有: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2023·四川)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明显。下图左为中国局部区域图,下图右为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1)图中甲地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林。(2)图中甲→乙→丙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变化为基础。(3)图所示地貌景观可能分布在乙、丙两地中的地,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作用。【答案】5.(1)温带落叶阔叶(2)水分(3)丙风蚀【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局部区域图和地貌景观图为材料,涉及植被类型,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甲地为我国辽宁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2)甲→乙→丙是从沿海到内陆,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带来的水汽受地形阻挡,逐渐减少,水分逐渐减少,属于地域分异规律里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变化为基础。(3)图中为风蚀蘑菇,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居内陆,丙地符合题意,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蚀作用。(2022·四川)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东西向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导致由甲到丙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7.乙区域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 B.湖水酸化 C.水土流失 D.森林破坏8.缓解乙区域生态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增加水井数量 B.解决生活能源 C.扩大森林面积 D.提高城市化率【答案】6.C7.A8.B【解析】6.读图可知:由甲到丙降水逐渐减少,植被覆盖随之稀少。因此水分条件是甲到丙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A、B、D错误。7.读图可知,乙区域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位于荒漠与草原之间,因此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化,A正确;湖水酸化是因酸雨所致,酸雨是工业活动大量排放酸性气体的结果,B错误;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介于400---800mm之间,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C错误;该地区景观为荒漠草原,D错误。故选A。8.读图可知,乙区域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位于荒漠与草原之间,为荒漠草原,树木难以生长,C错误。乙区域畜牧业活动频繁,在水井的周围,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草原被过度利用和践踏,导致土地荒漠化;增加水井数量,还可能导致不合理灌溉,引发土壤的盐碱化,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加,因此增加水井数量不合理,A错误;解决生活能源,可减少因获取薪柴而导致的植被破坏,从而有效发挥绿色植物的固沙作用,B正确;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因此不能通过提高城市化率缓解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提高城市化率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B。【点睛】土地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2022·贵州)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进而形成不同的植被景观。读我国内蒙古某地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温带森林 D.温带荒漠10.图示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较干旱,降水量稀少 B.地势起伏大,水分流失快C.发育时间短,水分积累少 D.植被根系长,吸水能力强【答案】9.D10.A【解析】9.根据材料“我国内蒙古某地植被景观图”,结合图中植被非常稀疏,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荒漠。D正确;故选D。10.图中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荒漠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较干旱,降水少,故该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所以A正确;故选A。【点睛】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2022·贵州)我国西藏墨脱县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从海拔154米的巴昔卡到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垂直高差达700多米,暖湿的水汽使热带气候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自然带有规律地依次更替。完成下面小题。11.巴昔卡到南迦巴瓦峰植被景观依次更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水热 B.光照C.土壤 D.人类活动12.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答案】11.A12.C【解析】11.材料信息表明,从海拔154米的巴昔卡到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垂直高差达700多米,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水热条件出现变化,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使得多种植被景观依次更替,A符合题意;光照、土壤、人类活动等不是巴昔卡到南迦巴瓦峰植被景观依次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CD。故选A。12.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自然带是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更替,因此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C符合题意;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自然带更替方向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不同,排除ABD。故选C。【点睛】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和降水发生变化,自然带也依次变化。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草原带、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2022·海南)植被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的植被不同,在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中,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关于森林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加剧水土流失 B.降低大气湿度 C.利于涵养水源 D.增大风沙侵蚀14.下列气候与植被对应中,正确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 B.亚热带季风气候——针叶林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D.地中海气候——常绿阔叶林【答案】13.C14.C【解析】13.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C正确,A错误;森林通过植物蒸腾可以增加大气湿度,B错误;森林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减小风沙侵蚀,D错误。故选C。14.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C正确;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错误。故选C。【点睛】森林的几个作用:1、植树造林可以绿化国土和美化家园,使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居住地绿树成荫,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森林清除灰尘,减少空气污染,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至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3、森林有效的防止噪音污染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的生活场所。4、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具有巨大的固碳能力,人和动物进行呼吸,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每公顷森林生产10吨干物质会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植树造林减缓温室效应,实现间接减排,扩大环境容量5、森林能防风固沙,固着土壤颗粒,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森林可以通过降低风速,减少风蚀的强度,有效促进农业稳产高产。6、森林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载体。7、森林有调节温度功能。森林有繁茂的树冠,可以阻挡太阳辐射能,林内昼夜和冬夏温差小,可减轻霜冻的危害。8、森林能提高土壤肥力。森林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保育土壤。9、森林可涵养水源。森林根系和腐殖质能改善土壤性质,保护地面免受雨水直接冲击,减少水土流失,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森林还能净化水质,降水经森林土壤渗透过滤,水中所含的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如砷、汞、铅和氰、氯、氟等化合物以及病菌被阻滞在土壤里。(2021·陕西)下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市图”,回答下列问题。15.(1)图中字母所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C,F,K。(2)图中北半球自然带相同的是和,该自然带在大陆东岸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在大陆西岸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气候。(3)自然带G→H→K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自然带F→E→D→C→B→A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该图没有表示的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是由于因素造成的。【答案】15.(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温带荒漠带(2)BG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3)从沿海向内陆从赤道向两极海拔【分析】本题目以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带、气候、自然带地域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图中字母所示的自然带,C南部的D被北回归线穿过,C位于D北侧的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F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K深居大陆内部,是温带荒漠带。(2)图中北半球自然带相同的是BG,B位于大陆西岸,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G位于大陆东岸,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二者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自然带G→H→K的更替,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大致是从沿海向内陆变化,体现的是水分的差异。自然带F→E→D→C→B→A反映了陆地自然带的随纬度变化出现自然带的变化,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规律。该图没有表示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是是由于海拔因素造成的,随海拔升高水热发生变化。(2021·云南)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为我国某地区植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景观植被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草原17.该植被的特征表现为(
)A.叶片多呈蜡质 B.秋季落叶,春季发芽C.一年四季常青 D.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答案】16.C17.C【解析】16.由图可知,该景观植被较为高大,叶片较大,因此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正确。地面并无枯枝落叶层,A错误;该植被叶片未成针状,B错误;该地植被并非草原,而是高大乔木,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17.叶片呈蜡质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征,A错误;秋季落叶,春季发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征,B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年四季常青,C正确;耐寒耐旱,根系发达是干旱地区植被的特征,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点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下,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林冠呈微波状起伏,常绿林的群落结构比热带雨林简单,藤本植物比热带雨林少,基本攀缘于林下,而达不到林冠的上层。附生植物的种类较热带雨林大为减少,主要是兰科植物和苔藓地衣。(2021·广东)18.储水结构发达、花期短暂的植物多分布在(
)A.冷湿地区 B.高寒地区 C.干旱地区 D.湿热地区【答案】18.C【详解】植物具有发达的储水结构,表明当地环境中缺乏水源,故出现在干旱地区。(2021·湖南)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据图推测甲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山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高山冰雪带 D.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 B.气温高 C.坡度大 D.降水多【答案】19.D20.D【分析】19.图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甲自然带位于南坡,海拔在2000米附近,其上部是山地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对热量的需求比阔叶林少,山地针阔混交林带是针叶林和阔叶林的过渡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再往上是针叶林,因此甲应该是阔叶林带,最可能是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正确。珠穆朗玛峰南坡最低部是热带季风气候,自下而上没有热带荒漠带,A错误。常绿硬叶林带一般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应夏季高温干燥的气候,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多,雨热同期,甲不是山地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错误。高山冰雪带位于海拔6000米以上,C错误。故选D。20.一般雪线分布规律是:阳坡海拔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海拔高度低于背风坡,陡坡海拔高度高于缓坡。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低于北坡。珠穆朗玛峰南坡即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迎风坡的影响大于阳坡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因此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D正确。南坡光照强,气温高,雪线应该高,AB错误。图中南北坡坡度差异不大,C错误。故选D。【点睛】一般雪线分布规律是:阳坡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陡坡高于缓坡。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阿尔卑斯山和天山,北坡为阴坡,蒸发弱;又是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因此它们的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2021·黑龙江)每到秋季,在东北的很多山区都可以邂逅“满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象,是因为东北山区分布有枫树占主体的红叶树种。下图为“几张不同的枫树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枫树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针叶林22.与热带雨林植被相比,枫树所在区域的植被特征是(
)A.种类丰富 B.有板状根 C.高大茂密 D.群落结构简单【答案】21.B22.D【解析】21.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枫树是一种温带的、有季节性落叶的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植被种类丰富、树木高大茂密、有板状根都是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ABC错误;枫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比热带雨林简单,D正确。故选D。【点睛】植被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可分为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它与气候、土壤、地形、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2021·福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红树状物具有以下特点:深扎土中稳固的支柱根;可贮藏空气的呼吸根;可排盐分的腺体;“胎生”一种子发育出胚轴后脱离母株,坠入淤泥中承小时内扎根成为独立植株。图为红树林景观图。23.(1)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相比,红树林分布区的环境特点有:海风风速较,土壤盐度较(2)将红树林植物特点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连线。【答案】23.(1)大高(2)【分析】本题主要以红树林为材料,考查红树林的生态环境特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红树林分布的海岸带附近,海风风速较大,由于受海水的浸泡,土壤盐度较高。(2)根据材料可知支柱根是深扎土中稳固的支柱根,因此对应的是适应和防止海浪冲击;可贮藏空气的呼吸根对应的是通气,保淤保滩,净化空气;可排盐分的腺体对应适应海水浸泡;“胎生”一种子发育出胚轴后脱离母株,坠入淤泥中承小时内扎根成为独立植株,对应的是适应滩涂和海流,增强生存能力(2021·吉林)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4.图中植被为了更好地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根系较为发达,这说明其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A.寒冷 B.干旱 C.炎热 D.湿润25.该地自然植被主要是(
)A.雨林植被 B.草原植被 C.湿生植被 D.荒漠植被【答案】12.B13.D【解析】12.根据材料“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植被为了更好地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根系较为发达”,读“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可知,该植被需要向深处扎根以吸收水分,说明图中植被生长主要受水分影响,受热量影响不大,推测该地区地表水不足,环境较干旱,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结合上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干旱环境中的典型植被为荒漠植被,D正确。雨林植被的根系较浅,多为板状根,与题意不符,A错误。草原植被中多数植物根系分布较浅,与题意不符,B错误。湿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水分充足的湿地环境,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D。【点睛】干旱环境中的典型植被为荒漠植被,因水分不足,为了更好地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其根系发达。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湿热,水分充足,多为板状根。草原植被是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由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考点02土壤(2023·新疆)小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研究“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野外挖掘了一处土壤剖面,并带回少量土壤用于实验研究。下图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各土层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淀积层 B.②-腐殖质层 C.③-母质层 D.④-有机层2.小李同学欲增加带回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提高该土壤肥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浇纯净水 B.倒入熟石灰 C.加入腐烂食物 D.拌入细沙【答案】1.B2.C【解析】1.根据森林土壤一般结构特征判断,图中①位于最表层,应为有机层,②位于有机层之下,应腐殖质层,③位于淋溶层之下,应为淀积层,④位于母岩层之上,应为母质层。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净水、熟石灰、细沙均不含有有机质,且对有机质的补充和分解影响不大,因此浇纯净水、倒入熟石灰、拌入细沙并不能直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排除ABD;腐烂食物含有大量有机质,加入腐烂食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提高土壤肥力,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从下至下依次分为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颜色较深)、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坚实)、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2023·北京)读“黑龙江省沿47°N附近地形剖面、植被与土壤分布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1)小兴安岭的主要植被类型为,三江平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为,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松嫩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是。这里气候湿冷,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快、慢),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高、低),土壤肥力(高、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该省黑土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其数量和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针对黑土地的开发利用,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3.(1)针阔混交林草甸水分(2)黑土/黑钙土慢高高(3)从人地协调的角度阐述观点,理由支持观点即可。例如:对黑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理由是: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采取合理保护措施利于恢复土壤肥力,防止土地退化。【分析】本题以黑龙江省沿47°N附近地形剖面、植被与土壤分布图为载体,主要涉及植被和土壤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兴安岭的主要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三江平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为䓍甸,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由小兴安岭向西植被依次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造成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松嫩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是黑土和黑钙土,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这里由于纬度高,气候湿冷,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3)根据材料,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该省黑土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对黑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采取合理保护措施(如对黑土进行培肥、治理水土流失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防止土地退化。(2022·云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堂实验中将干燥的小块土壤放到盛有水的杯中,看到有气泡从水中冒出。图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图”。完成下面小题。4.实验中气泡从水中冒出,证明土壤的物质组成中有(
)A.可燃冰 B.水分 C.枯枝落叶 D.空气5.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来源是(
)A.气候 B.成土母质 C.地形 D.生物6.为了及时获取某区域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信息,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答案】4.D5.D6.C【解析】4.土壤中有气泡冒上来,就能直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这说明土壤的物质组成中有空气存在,D正确;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不是土壤中的常规组成部分,A错误;水分和枯枝落叶不是以气态存在,BC错误。故选D。5.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即来源于生物,D正确;成土母质主要提供土壤无机盐,B错误;气候、地形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但不直接提供有机质,AC错误。故选D。6.为及时掌握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情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拍摄遥感图像可获得荒漠化、变化面积及分布图像,C正确;获取地物信息及变化不需要数字地球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A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无法直接获取地物信息,D错误。故选C。【点睛】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2022·云南)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土壤矿物质颗粒由粗到细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土壤分布具有地带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颜色为黑色,主要原因是(
)A.水分含量高 B.空气含量高 C.矿物质含量高 D.有机质含量高8.下列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最细的是(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砾质土【答案】7.D8.C【解析】7.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而土壤有机质颜色较深,因此土壤呈黑色。故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颜色为黑色,主要原因是有机质含量高,而与水分含量、空气含量、矿物质含量无关,ABC错误,D正确,故选D。8.土壤按矿物质颗粒由小到大排序为: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因此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最细的是黏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高,土壤呈黑色,十分肥沃。(2021·云南)图为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土壤剖面垂直土层序号与名称的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A.①—成土母质层 B.②—淋溶层 C.③—腐殖质层 D.④—淀积层10.土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中,可以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的是(
)A.成土母质 B.地形 C.生物 D.气候【答案】9.B10.A【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分布在有机质层以下,对应图中的①,AC错误。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分布在腐殖质层之下,对应图中的②,B正确。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分布在淋溶层之下,对应图示的③,D错误,故选B。10.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A正确。地形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的作用于土壤,B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C错误。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分与热量,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度,D错误,故选A。【点睛】森林土壤剖面中,自地表向下依次为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2021·海南)某研学团队沿着沈海高速一路考察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土壤特征,发现不同地域土壤性状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沿途看到东南丘陵、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土壤颜色依次(
)A.红色、黄色、黑色 B.黑色、黄色、红色C.红色、黑色、黄色 D.黄色、红色、紫色12.与另外两个区域相比,东北平原土壤显著的优势是(
)A.微生物分解快 B.通气透水性好C.有机质含量高 D.淋溶作用强【答案】11.A12.C【解析】11.东南丘陵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多为红壤,土壤呈红色。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多为黄色土壤。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壤主要呈黑色。故选A。12.与红壤和黄壤相比,东北地区土壤为黑土,东北地区纬度偏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较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更高,A错,C正确。黑土的透水性能一般,不是其显著优势,B错。淋溶作用与区域降水多少有关,黑土的土壤淋溶作用弱,D错。故选C。【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2021·云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野外观测调研,成功制作了该地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从地面垂直向下,土壤垂直分层顺序正确的是(
)A.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淋溶层、成土母质层B.枯枝落叶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C.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D.枯枝落叶层、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成土母质层14.土壤中的许多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其影响因素是(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地形【答案】13.C14.A【分析】13.受生物、气候、成土母质和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土壤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土层由上至下通常可分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没有生物作用下的风化物,许多营养元素上下分布较均匀,甚至由于淋溶作用表层营养元素可能更少,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活动(特殊是植物的生长活动)从深层吸收营养元素,然后通过枯枝落叶等形式把营养元素返还到土壤表层,使得土壤中的许多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因此其影响因素是生物,与气候、成土母质和地形等因素的直接关系不大,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2021·北京)图为“某土壤剖面示意图”。该地年平均气温﹣4~0℃,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地表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土壤剖面中(
)A.表层为母质层 B.淋溶层与母质层相邻C.淀积层厚度最大 D.腐殖质层之上为枯枝落叶层16.图中腐殖质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主要原因是(
)A.草原植被生长量极为庞大 B.气候干旱利于有机质积累C.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 D.土壤侵蚀加速有机质流失【答案】15.D16.C【解析】15.读图,土壤剖面底层为母质层,A错;淋溶层与母质层隔着淀积层,B错;淀积层厚度较小,C错;图中土壤剖面腐殖质层之上为枯枝落叶层,D对。故选D。16.结合材料信息及已学知识,该地年平均气温﹣4~0℃,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地表植被以针叶林为主,应该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图中腐殖质层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主要原因是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C对A错;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属于半湿润气候,B错;土壤侵蚀会减少有机质含量,D错。故选C。【点睛】土壤的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组成,彼此间有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了土壤的肥力特性;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在理想土壤中矿物质占45%,有机质占5%,空气和水分共占50%,且各自比例为20%~30%。(2021·黑龙江)17.下列属于粘土特点的是(
)A.通气性好 B.透水性好 C.质地黏重 D.颗粒物质大【答案】17.C【详解】黏土的特征有颗粒物质小、细腻、质地黏重、透水、透气性差;下列属于黏土的特点是质地黏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1·黑龙江)18.下列属于提高土壤肥力的合理做法是(
)A.合理使用农家肥 B.大量施用化肥 C.持续耕作 D.海水灌溉【答案】18.A【详解】合理利用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故A正确;大量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故B错误;持续耕作,使土壤难以恢复肥力,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故C错误;海水灌溉,加剧土壤盐碱化,故D错误。故答案选A。(2021·福建)图示意森林土壤剖面。据此完成问题。19.图中表示腐殖质层的是(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20.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貌21.下列地区中,土壤的淋溶作用最强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答案】19.A20.B21.A【分析】19.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甲层为腐殖质层、乙层为淋溶层、丙层为淀积层、丁为母质层,故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20.土壤发育过程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影响因素是生物因素,主要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B正确;A、C、D错误。21.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四个地区中亚马孙平原降水量最大,因此淋溶作用最强,A正确;B、C、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 高一化学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讲氨硝酸硫酸练习题
- 2024届河南省淇县某中学高考模拟试卷(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第2课时问题和对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DB37-T 5307-2024 住宅小区供水设施建设标准
- 肩周炎中医诊疗指南
- 深圳城市的发展历程
- 2025版:劳动合同法企业合规培训及风险评估合同3篇
- 三讲课件知识课件
- 直肠癌临床路径
- 绿化养护工作计划表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7修订稿
- 正数负数练习题
- QC成果提高内隔墙ALC板材安装质量
- 韩国文化-课件
- 出院健康宣教课件
- 电袋复合除尘器工艺说明
-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四-学习任务单
-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 竣工验收程序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