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论文_第1页
孙子兵法论文_第2页
孙子兵法论文_第3页
孙子兵法论文_第4页
孙子兵法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子兵法《虚实篇》思想探究学院:水电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班级:1班姓名:学号:摘要:《虚实篇》以"避实而击虚"一语为全篇的主脑,而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转变虚实的关键。同时,又用"先"、"后"、"劳"、"佚"四个字,点明入手的途径和所得的后果。意在教人要占敌机先,争取主动;切戒落后,陷于被动。关键字:避实、击虚、主动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如何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呢?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者劳。"意思是: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从容,后到达战场仓淬应战的就疲劳,被动。要想先处战地,捷足先登,离不开一个字,"快"。这是一个速度问题,也是一个力量问题,因为速度和力量成正比,没有足够的力量,速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军事上,行处战地就能先敌做好准备、先敌进行休整。先敌完成战役部署,以逸待劳,从容作战。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就能调动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从而达到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1935年,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使数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摸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被动地跟在红军的后面,处处挨打,而红军乘机甩掉国民党军的追剿,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长征开始之后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进而取得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先处战地"势关企业的生死存亡。一般他说,一个新产品、一种新技术,总会有许多公司在同时进行开发和研究,谁先投放市场,谁就能取得主动权,而后至者则要花费几倍、几十倍的努力,才能跻身于市场,甚至永远被排除在市场之外。例如:1982年,美国政府取消了电报、电话公司的专利权,允许私人购买。香港厂商立即瞄准了八千万个美国家庭及其众多的公私机构这一广阔市场,快速转产,制造电话机。1983年,仅第一季度,香港就出口电话机获利达1.8亿港元,比1982年增长19倍之多!一:致人与战争--袁崇焕炮击努尔哈赤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此后,他见明边关防务松弛,就不断发动进攻,到1622年,关外的大片土地已归后金,并且直接威胁山海关。明廷一片慌乱:究竟是退守关内,还是在关外拒敌?大臣们分持两种意见,议而不决。想派人去关外指挥,又愁没人!正当此时,刚从关外实地调查归来的兵部职方主事袁崇焕自告奋勇去守辽东。于是袁崇焕立刻被破格提升为佥(qian、前)事,星夜赶奔关外监督军事。袁崇焕到任后,主张积极防御,"坚守关外,以捍关内",决定在山海关外的宁(今辽宁兴城)建立防线。因为宁远地形险要,东边是滔滔的渤海,西面是高高的群山,还可以和峙立海中的觉华寺互为犄(ji、即)角。在此设防,就可以扼住入关的通道。而辽东经略王在晋则主张"重点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坚持要在山海关外八里铺筑重关。这无疑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方针。两人意见不合,袁崇焕只好以书面形式上报京师。不久,朝廷即派兵部尚书孙承宗来山海关,孙承宗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通过实地调查,支持了袁崇焕,并委派他去宁远驻防。袁崇焕到宁远后,见城墙只修了三分之一,且厚度和高度都不够,立即下令修筑城墙,要求墙基宽3丈,墙头宽2丈4尺,墙高3丈3尺,还在城墙头上修了6尺高的射箭护身墙,宁远成了一个坚固的军事重镇。公无1624年,袁崇焕得孙承宗批准,又把防线向前推进200里,形成了以宁远、锦州为重点的宁锦防线。在此关键时刻,朝廷派胆小如鼠的高弟接替孙承宗的职务,他不顾袁崇焕的坚决反对,把锦州、右屯等地的守军全撤回了山海关,仓猝之间,连十多万石军粮也丢弃了。努尔哈赤得知明辽东前线换了主帅,前线防务自动撤离,立即调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了过来。宁远城共有一万多兵马,袁崇焕只好让百姓全部退入城中,烧掉所有民房,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掩体。1月24日,努尔哈赤开始攻城。袁崇焕早已命人用水泼在城墙上,冻了一层冰,惯于爬城的后金兵怎么也爬不上这光溜溜的城墙。金兵又搬来云梯、撞车,努尔哈赤亲自督战,大批骁勇的主兵头顶盾牌,前仆后继。袁崇焕在城头上指挥明军用石头、弓箭、各种火器狠狠打击。但明军炮石、火器有限,又无援军,只利速战。袁崇焕令炮手对准金兵密集的地方轰击,金军成片成片地倒下,努尔哈赤只好收兵。第二天,努尔哈赤又调集铁甲军顶着盾牌,分十几处登城。后金军箭如飞蝗越过城墙,眼看各处人马拥了上来,明军将士们急得直跺脚,可袁崇焕就是不许开炮,直等金兵接近城下,他才下达命令。霎时炮声震动天地,金兵死伤不计其数,侥幸未伤者仓皇逃命,互相践踏,连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只得退兵,明军出城追杀金兵,大胜而归。消息传到北京,朝廷喜出望外,他们原指望保住山海关就心满意足了,所以立刻封赏袁崇焕,任命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二:致人与政治--班超鄯善国先发制人公元13年,汉明帝派班超率领36名将士出使西域,想跟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班超首先到了鄯善国,国王热情接待了他们。可是没几天,国王突然对他们冷淡起来。班超想:准是匈奴使者也到了鄯善国,匈奴人多势众,国王惧怕匈奴人,当然就冷淡我们了。恰在此时,鄯善国侍者来送饭,班超突然问道:"匈奴使者住在哪?"鄯善国本来对这件事瞒得很严,不料被班超一语说破,侍者以为班超早已知道此事,只好如实奉告。班超立即把侍者扣留起来,对随行的36人说道:"匈奴人刚到这里,国王的态度就变了,如果他派兵把我们抓起来交给匈奴人,那还有活命吗?"众人都道:"事到如今,只有同舟共济,生死关头,一切听从将军指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奋然说,"我们只有杀了匈奴使者,才能断绝鄯善国王投靠匈奴人的念头。"当晚,气温骤降,飞沙走石,班超率30余轻骑,顶着寒风,直奔匈奴人驻地。接近营寨之时,班超命十人持鼓,绕到营寨后面,叮嘱他们见前面火起,就击鼓呼喊,虚张声势;又命二十人各持弓箭、刀枪,摸到敌营前埋伏。一切布置停当,班超率领数骑冲进敌营,顺风放火。霎时,火光四起,战鼓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匈奴人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顿时乱做一团。班超一马当先,连杀三人,部下一拥而上,匈奴使者和30多随从当场被砍死,余下的10Q多名匈奴士卒全部葬身火海,班超部下无一人伤亡。第二天,班超将匈奴使者的头扔在鄯善国王的脚下,鄯善国王吓得面如土色。班超乘机向他宣传汉朝的威德,劝他与汉和好。鄯善国王本来对匈奴经常来勒索财物不满,又见汉使者有勇有谋,当即答应与汉朝建立友好关系。由于班超主动出击,取得了出使西域的第一个胜利。以后,他又处处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先后使于阗(县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TIAN、天)间、疏勒等西域诸国归服了汉朝。此后,他治理西域30多年,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致人与公关--耳环的妙用孟尝君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在齐国担任相国的重要职务。这一年,齐王的夫人死了,孟尝君为此大伤脑筋:齐王要立谁为夫人呢?倘若是个与自己做对的人,那就麻烦了,搞不好,相国要职也会被别人夺走。齐王有七名宠妾,个个如花似玉,齐王经常与六名宠妾在一起。孟尝君想:"齐王要立夫人肯定会从这六人中挑选一位,不过,哪一位是齐王最喜欢的呢?"孟尝君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命人制作了七个耳环,每个耳环都用上等美玉制作,其中一个耳环最精巧、最珍贵,然后把六个耳环献给齐王,齐王看到这么精美的耳环,立刻高兴地把它们赐给了六个宠妾。过了几天,孟尝君再次进宫会见齐王,悄悄地观察齐王身边的七位美人,见她们都戴上了自己进献的耳环,其中一位美人戴上那一对特殊的耳环更显得楚楚动人。告别齐王回府后,孟尝君立即命人起草奏章,劝齐王立那位楚楚动人的美女为夫人。齐王接奏,正合心意,便立最中意的美人为夫人。那位当上了夫人的美人身价倍增,自然不会忘记孟尝君,所以孟尝君还是平平安安地做他的相国,齐国百姓也因此安居乐业。四:致人与处世--"铁娘子"金·坎贝尔惊世骇俗别以为一提起"铁娘子"就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加拿大前女总理金·坎贝尔在性格和作风两方面丝毫不逊于撒切尔夫人。坎贝尔于1985年步入政界,当时的总理马尔罗尼慧眼识才,将其提升为司法部长兼总检察长。坎贝尔上任伊始就夸下海口:她作为司法部长的所做所为让人永远铭记。人们还来不及对坎贝尔的大话作出评论,坎贝尔已连续实施了三项重大决定:(一)保证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公平合理;(二)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社会保护;吸收各种新思想。在坎贝尔的积极主张和推动下,政府通过了严厉的反强奸法和枪支管理法,严肃处理了多桩棘手案件。坎贝尔从此令人刮目相看!坎贝尔的雷厉风行及强硬作风深得马尔罗尼赞赏。1993年1月,马尔罗尼任命坎贝尔为国防部长--由一位与军队素无渊源、连一点军事常识也不懂的女人统帅三军,这在加拿大以及整个北约军事组织之中都是史无前例的。坎贝尔以自己的行动消除了人们对她的怀疑:重新研究削减防务预算计划:购买50架英意合作生产的直升机以加强加拿大空军力量。坎贝尔的名声与日俱增。正在这时,在任已达9年之久的总理马尔罗尼宣布要辞去总理一职,由一位新人来领导加拿大。坎贝尔觉得时机到了,她公开宣布:"我已经成熟,具备干练、冷静、圆滑的个性,完全能够胜任总理职务。"坎贝尔在充分利用了自己几年来的光辉政绩的同时,大力渲染了对自己有利的诸方因素。例如:在过去的24年中,出任加拿大总理的都是魁北克省人,许多加拿大人希望能有一位非魁北克人出任,坎贝尔正是这样的人选。又如:美国新任总统克林顿上台后大刮"变革"之风,许多加拿大人也希望国内会发生"变革",坎贝尔一直被视为当代新一代的代表,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新形象、新时代、以至新性别"。尽管如此,坎贝尔仍丝毫不敢懈怠,她说:"对于竟选,绝不能头脑发热,这1993年6月13日,坎贝尔终于以52.7%的选票入主总理府,令西方政坛和整个世界为之一惊。五:致人与素质--"一品脱汗"与"一加仑血"美国四星上将巴顿有一句名言:"平时一品脱汗,可节省战时一加仑的血。"巴顿在北非的作战经历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1942年初,巴顿将军意识到自己所率领的部队迟早要开往北非作战,于是模拟北非的实战环境,在因迪奥附近的沙漠中建造了一个训练中心。训练中心的气温经常高达48摄度,令全军将士叫苦不迭。即使是这样,巴顿将军毫不"心软",他命令全体将士每天只许带一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