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5分(试题100分,卷面书写5分)

请在答题纸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2分)

薪火相传_________历久弥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2分)

青春,就是声音liáo①______亮,精神②抖擞______,阳光正好。我们手里都紧紧抓着闪着光的年华,zhù③______蓄能量,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光。不必忍耐,只要烂慢。沐浴在阳光下,也努力地让自己发光。少年,哪怕不耀眼,也要有永不熄灭的微光。

【任务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任务二】画线句中有一个词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上,我们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B.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C.老师就像是妙手回春的园丁,辛勤耕耘,要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

D.一个怀有梦想,努力向上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4.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C.“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句中的加点词“屋檐、陪伴"都是名词。

D.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陶冶心灵。

B.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严重冲击。

C.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对方,切忌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D.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6.仿句。(2分)

人世间有万紫千红,我独爱那抹绿色。一抹绿,是一行抒情的诗句;一抹绿,是一首浪漫的短章;一抹绿,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6分)

⑴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⑵博学而笃志,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⑶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⑷乡愁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___,___"的惆怅,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___”的托付。

8.对下面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甲】____________【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白____________李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夜郎西”“回乐峰"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9.阅读语段,回答问题。(3分)

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选自《朝花夕拾》)

①甲乙两位同学针对上面的语段讨论时,各自发表了看法。若你参与其中,会发表怎样的见解?(1分)

甲同学:这段话可以看出名医用药特别,有故弄玄虚之感。

乙同学:“名医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我觉得这话有趣,其中“的确"强调他用药形成舆论,很有影响力。

你的见解:______________

②本学期,我们也学到了出自《朝花夕拾》的一篇课文。请写出篇名及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满分45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④给以书,遂成大学⑤。

(节选白晋葛洪《西京杂记》)

[注释]①逮:到,及。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④资:资助,这里指借。⑤大学:大学问家。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②相委而去______

③主人怪而问衡______④遂成大学______

11.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以书/映光而读之D.家富/多书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太丘舍去邻舍有烛而不逮B.勤学而无烛学而不思则罔

C.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去后乃至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⑵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说一说,元方与匡衡,你更愿意跟哪一位交朋友?(2分)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12分)

【甲】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乙】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节选自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丙】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

(节选自鲁迅《范爱农》)

15.根据选段内容,填写下表。(3分)

选段内容概括“我"的心理或感受

母亲因“我”答应去看菊花而喜出望外。(1)

【乙】(2)恍然大悟

【丙】(3)非常愤怒

16.【甲】文中“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如何理解母亲这一动作和想带我去看菊花的行为?(3分)

______________

17.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______________

18.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史铁生和海伦的生命状态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材料一】自从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现代人成了网民,每天在网络中游走。人们接触网络最方便的媒介可能就是智能手机了。智能手机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对手机的依赖多了,人似乎更加孤独了。据研究,全世界约有4.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世卫组织宣布,把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障碍"认定为新的疾病,作为依赖症的一种列进了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材料二】201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利马耶教授发起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的研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潜在动机是应对因"没有充分利用时间"而产生的焦虑。很多人如果不把拥有的每分每秒都利用上,就会感到焦虑。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在于,人们难以和自己的思想独处。马里兰大学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吞没。研究者要求200名学生连续24小时不使用手机,学生们表示,他们感到自己与世隔离,极为焦虑、烦躁。很多网民也说:当我们断开网络,就似乎错过一切,产生事关自我存在感的焦虑。这也说明网络能触动人类的精神深处,所以人们更要主动克制自己,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生活中可以结合奖惩制度进行自我控制,并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多读有益书籍,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材料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吉林大学心理学研究者李丽在对3623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智能手机成瘾会增加冲动、孤独感和其他负面情绪。这说明,智能手机成瘾会损害心理健康,使用智能手机成瘾,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表现出孤独、抑郁等情绪;同时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研究者也提出,各学校应成立心理教育工作室,对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引导。家长也要多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19.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全球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人都成了网民,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

B.美国利马耶教授发起的一项研究指出,与网络断绝联系的人会被强烈的消亡恐惧感吞没。

C.韩国科学家指出,年轻人中,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

D.使用智能手机成瘾,会使人脱离现实,导致人际关系淡漠;也造成时间浪费,成瘾者容易迷失自我。

20.现在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请结合以上材料,提出两点解决问题的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16分)

老周

⑴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

⑵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得,就这位。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

了。

⑶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吗,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我哪会?就是瞎鼓捣。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身上谁也抢不去。”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

⑷我问:“多少钱?"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我说:“八十。”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

⑸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

⑹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老周说他正忙个小活儿,一会儿就到。

⑺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有了上一次接触,这回我俩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彼此都觉得亲切实在。他跟我说,这回咱不能只用胶水粘上,还要再排上一圈儿钢钉,双保险。我听了表示赞同,主动给他打下手,边干边聊。

⑻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钣金工,打个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这些物件都是过日子离不开的,我这手艺很吃香呐!"我捧着他说:“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

⑼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嗐!好汉不提当年勇,谁年轻时没点光荣的事。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这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

⑽听他的语气有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吗,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

⑾我的话又让他高兴起来,一口气把剩下的几块板面都粘贴上了。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淘汰了,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人哪,多大岁数算老?不想干活儿了,得靠别人养活了,这才是真的老了。"

⑿也许是这一番话又引起了更多的感慨,老周的话一下多了起来。他说:“我这一辈子,就认准了吃手艺这碗饭。其实,我不是因为缺钱才出来干活儿的。我老伴儿走得早,姑娘我自己拉扯大,她大学毕业去了珠海,在那成了家,生活上不再用我操心。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无忧无虑,按说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我听得连连点头。

⒀他哈哈一笑,摆手说:“不唠了,干活。"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到底是手艺人!我心中暗自佩服。

⒁“这回该给你多少钱?”我有了上次的经验,故意这样问。“一百二。"他回答得干脆利落,“咱们好兄弟明算账,一百元是我的手工费,二十元是胶水和钉子的材料钱。”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

⒂我还想再跟他说点啥,这时他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冲我一努嘴:“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说完,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

⒃我望着他匆匆下楼的身影,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那幸福来自于他对劳动的真心热爱,对自己手艺的一份自得、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

2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⑷段中的画线句子。(4分)

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

______________

23.选文第⑸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

24.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老周的人物性格。(4分)

______________

25.作者认为老周“生活得很有幸福感",你认为过有“幸福感”的生活,应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

三.作文(作文30分,卷面5分,满分35分)

26.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母亲的殷殷叮咛,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的关心鼓励,陌生人与你共擎的伞,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

生活中,有多少爱藏在细节中,如夏日清风,冬日暖阳;如春风唤醒花儿,星光点亮世界。

请以“藏在______中的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请以“触手可及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主观性试题,请评卷教师参照答案灵活掌控。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

1.(2分)抄写准确书写规范。

2.(2分,每空0.5分)嘹dǒusǒu贮烂漫

3.(2分)C

4.(3分)D

5.(2分)B

6.(2分)示例: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7.⑴秋风萧瑟⑵切问而近思⑶岐王宅里寻常见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归雁洛阳边(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8.(3分)D

9.①示例:“用药与众不同",体现在药方不寻常,不用平常的药,只用难得的药。

(1分)②篇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分)事件:如,冬天的雪后在百草园捕鸟。(1分)

二.阅读(满分45分)

(一)12分

10.①约定;②舍弃;③以……为怪,对……感到奇怪;④于是,就。(2分,各0.5分)

11.(2分)D

12.(2分)B

13.⑴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门中。⑵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4分,每句2分)

14.(2分)示例一:元方。元方面对父亲的友人,不卑不亢,有胆量,有理有据地驳斥父亲的友人,捍卫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所以我愿意和他交朋友。示例二:匡衡。匡衡虽然家贫,但他勤奋好学,为了读书凿壁偷光,无偿地去多书的人家做工,他有志向、上进,所以我愿意和他交朋友。(只答出愿意交友的对象,没有具体的理由阐述不给分)

(二)12分

15.(1)很不耐烦(1分)(2)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水"这个字,唤醒了“我”的灵魂。(1分)(3)我与范爱农为是否发电产生争执。(1分)

16.母亲挡在窗前,是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1分),母亲想带我去看盛放的秋菊,是希望绽放的生命能唤醒我对生命的渴望(1分),表现母亲的细心和对儿子深切的爱(1分)。

17.精彩的外貌描写(1分),极其生动地勾勒出了范爱农身高发长、斜眼看人的特点(1分),寥寥几笔,一个孤傲,倔强的形象跃然纸上(1分)。

18.他们都有残疾(1分),对生活都曾处于崩溃绝望的状态(1分),最后都走出了困境,重燃生活的希望,使生命有了烂漫的绽放(1分)。

(三)5分

19.(3分)D

20.示例:转移注意力,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如读书、运动等。在生活中多与人沟通交流;求助于心理老师等。(2分,答对两点即可)

(四)16分

21.选文写了“我"两次请老周上门维修的经历,被他真诚善良、热爱劳动和生活的态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