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失误,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长期影响。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全党务必从…
…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负责一、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三)我国人口素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972年,国务院成立国家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已经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总和生育率
(准确反映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60年代平均值:5.6870年代平均值:4.0180年代平均值:2.471990年:2.311992年:2.201994年:2.01998年以后:1.8(更替水平以下)发展中国家平均值:2.9发达国家的平均值:1.6(一)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并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说明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
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1996年:10.42‰
2000年:8.0‰
2003年:6.01‰2005年:5.89‰2007年:5.17‰
2009年:5.05‰
(美国,2003年:6.0‰)(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200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2.6583亿;若加上香港、澳门、台湾:12.9533亿。2000年6月30日:世界总人口为:61亿。中国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20.75%。我国不同年份的人口数据我国大陆2004年年末总人口:12.9988亿。我国大陆2005年年中总人口:13.0756亿。2005年:世界总人口为:65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20.17%。(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2009年年末全国人口:13.35亿。世界人口超过一个亿的国家(10个)
(2000年年中人口数)1、中国:12.65亿2、印度:10.02亿3、美国:2.76亿4、印度尼西亚:2.12亿5、巴西:1.70亿
6、巴基斯坦:1.51亿7、俄罗斯:1.45亿8、孟加拉1.28亿9、日本:1.27亿10、尼日利亚:1.23亿世界人口超过一个亿的国家(11个)
(2006年年末人口数)6、巴基斯坦1.627、孟加拉1.448、俄罗斯1.439、尼日利亚1.3210、日本1.2711、墨西哥1.071、中国13.142、印度10.953、美国3.014、印度尼西亚2.455、巴西1.88世界人口超过一个亿的国家(11个)
(2009年年末人口数)6、巴基斯坦1.647、孟加拉1.598、尼日利亚1.489、俄罗斯1.4210、日本1.2811、墨西哥1.031、中国13.352、印度11.693、美国3.024、印度尼西亚2.325、巴西1.87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从1990年—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每年的净增人口为:1,279万人进入21世纪,我国每年的净增人口数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800万人左右。即2001年净增884万人;2002年净增826万人;2005年净增768万人;2006年净增692万人;(2009--672)。
因此,我国目前人口状况的特点是:“低增长率,高增长量。”每分钟出生24人每小时出生1460人每天出生3.5万人1990年—2000年:关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成因分析:
1、历史的原因:在清代以前,我国人口只有两次超过一亿。说明我国古代的总人口并不很多。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1亿(公元1684年);乾隆:2亿;3亿;道光:4亿。在清王朝,为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打下了稳固的基础。12.9(2000)关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成因分析:
2、解放后,我国的人口政策一度失误:在50年代末,我们错误地批判了马寅初教授的人口思想。马寅初教授,当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教授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思考,从而对中国的国情有着深刻的了解。马寅初教授分析的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
耕地有限
人口众多
应该提倡“节制生育”马寅初教授《新人口论》中的结论
“人口太多就是我们的致命伤”,人口繁殖的无组织无纪律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应该实行计划生育。(三)我国人口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身体素质(基础)文化科学素质(核心)思想素质(灵魂)人口素质举例(1)平均预期寿命:1949年:35岁2000年:71.4岁2007年至今:73岁(2)婴儿死亡率:1949年:200—250‰2000年:31.5‰2008年:14.9‰发展中国家平均婴儿死亡率:65.0‰发达国家平均婴儿死亡率:7.0‰(3)文盲率:(在15周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所占的比重)1949年:80%2008年:7.77%(4)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口的比重:1949年:0.6‰2008年:56‰(5)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
1978年:8.9人/万人1999年:32.8人/万人2002年:70.3人/万人2004年:108.9人/万人
2009年:160.7人/万人二、制约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人口总量大且持续增长,低生育水平不稳定;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一)人口总量大且持续增长,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1、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发展的预测(1)关于2000年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回顾:总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下。
(2)到“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13.6亿人以内;到2020年,人口总量要控制在14.5亿人左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
(3)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发展的峰值预测。2035年:15亿;2050年:14亿。2、关于我国适度人口的分析
考虑到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国土面积、耕地、其他各类自然资源等),以8亿—9亿为好。
说明了计划生育的长期性、艰巨性。即需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我国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主要表现在: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政策内生育水平明显上升。由于多年来低生育水平相对稳定,部分领导同志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加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认识不够统一,利益调整统筹不够,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基础工作发展不平衡。特殊人群超生在城乡同时抬头。对生育政策的炒作造成一定程度思想混乱。(二)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出生缺陷发生率:4%----6%年新增出生缺陷:80----120万人残疾人:8296万人爱滋病病毒感染:54---76万人2000年成人文盲8507万人2009年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市学生超重率为11.2%,肥胖率达到14.1%,两项合计高达25.3%。此外,视力不良检出率达到55.46%,而且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其中小学生为31.1%、初中生62.12%、高中生77.88%、大学生更是达到86.42%。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他国的比较中国2000年美国1994年加拿大1991年日本1990年阿根廷1991年大学程度以上(%)3.646.521.420.712.0文盲半文盲(%)6.720.61.00.35.7(三)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年龄、性别、阶级、婚姻、就业以及教育程度等社会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和关系状况。人口结构分为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空间结构。1、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人口老龄化的定义: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我们认为,这个国家(地区)的人口开始老龄化。
出生率的下降
使儿童少年(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
从而又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对上升
这样就导致了人口的老龄化。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000年6.7%(2005年7.7%)2020年11.2%(1.64亿人)2040年22%(3.2亿多人)老龄人口高峰平台
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2200万人、8300万人。
(4)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未富先老;地区发展不平衡。(5)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解决途径
--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实力;--逐步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营造“社区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有机结合等。2、关于我国人口性别比的讨论
(1)总人口的性别比:
总人口的性别比是有层次和范围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的性别比往往是有差别的。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8.37%我国2009年人口数据:
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1.4%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8.6%2、关于我国人口性别比的讨论(2)出生婴儿(初生婴儿)性别比:男婴:女婴=103—107:100
早在1990年第4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就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了较大的上升,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2000年,我国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0岁组(新生儿)的出生性别比高达117.79。2、关于我国人口性别比的讨论
其中,城市为113.02,镇为117.13,农村为119.30。呈现城市、镇和农村全面上升的态势。我国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在正常值范围内的省(市、区)只有三个:即西藏(102.44),北京(104.84),新疆(105.55)海南、广东、湖北、安徽、湖南、广西、陕西、江西、福建、河南、天津等11个省(市、区)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高于120.0。其中海南省农村高达134.28。2003年抽样调查为119,个别省份超过130。2005年118.58。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十一五”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2、关于我国人口性别比的讨论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主要原因:(1)瞒报女婴;(2)选择性胎儿性别检查。
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危害?
议一议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危害
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萎缩婚姻市场的严重挤压,影响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阻滞妇女地位的提高,影响男女平等的实现出现“就业性别挤压”,增大就业压力增大养老的难度和复杂性2、关于我国人口性别比的讨论
(3)老年人口性别比:
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女性的老年人口数比男性老年人口数量多。大多数国家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长:
中国(2000年,平均为71.4岁):男性:69.63岁;女性:73.33岁。原因分析: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如男性公民往往承担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危险工种。俄罗斯3、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我国人口的城乡结构(2000年11月1日):
城市人口:36%农村人口:64%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二。我国人口的城乡结构(2009年12月31日):
城市人口:46.6%农村人口:53.4%充分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快。(1)过多的贫困人口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2007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线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785元以下(中国有1479万人),低收入贫困线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786元~1067元(中国有2841万人)。
从2009年始,中国的绝对贫困标准和相对贫困标准将合二为一,把低收入标准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中国自2009年提高了扶贫标准,但中国政府的扶贫标准和投资计划依然难以达到国际最低标准。按当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有2.54亿人口每天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2008年世行已将贫困线标准从每天1美元调到1.25美元=8.5元人民币)。2010年美国政府划分贫困线的标准单身年收入低于10830美元(约相当于每年7.3万元人民币)两口之家低于14570美元(约相当于每年9.7万元人民币)三口之家低于18310美元(约相当于每年12万多元人民币)四口之家少于22050美元(约相当于每年近15万元人民币)五口之家少于25790美元(约相当于每年17万多元人民币)
一份2005年出版的调查报告显示:
46%的贫困户拥有房产。一个典型贫困户所拥有的房子,平均有3个卧室、1个车库、1个阳台;美国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巴黎、伦敦、维也纳等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
97%贫困户家里有一部彩电,50%有两部或更多彩电;
76%有空调;75%有1辆车;30%有2辆车;73%有微波炉;62%有有线电视;33%有洗碗机;从营养消耗来看,美国贫困家庭儿童的平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消耗量和中产阶级家庭儿童完全一样。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蛋白质消耗量甚至超过健康标准一倍,也就是说,大多数贫困家庭儿童存在过度营养问题……(2)流动人口问题
图为人潮涌动的流动人口大军
我国流动人口现状
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5亿人
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40岁
农民工构成流动人口主体
多数从事建筑装修制造业
指劳动力由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反映的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只有在农村和农业中没有剩余的人口和劳动力时,才能成立。从统计看,中国2009年城市化水平46.59%,处于低城市化水平国家。
按照劳动力人均耕地来看,中国农业中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大数估计,全国近7.8亿劳动力中,城镇固定劳动力大约为2.8亿人,农民工2亿人,在农村从事农业的3亿人。中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业劳动力在全世界看,也属于极度过剩的国家。另一重要标志,是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与城镇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基本接近,中国农业和城镇在这方面还差得太远。而制度改进和技术进步,将加快农村剩余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据有关专家测算,从现在到2015年,农村至少还将有2.5亿人口转移到城镇,届时流动人口有可能突破4亿人。2009年末,中国人口达13.35亿,
劳动力资源是10.69亿。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使人口年龄结构依次形成:
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人口1.人均资源很有限
世界第1,占世界21%——————————————中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3人口超级必须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和环境保护压力大的国情意识(温家宝,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资源大国大国世界第3,占世界7%2.资源数量短缺淡水资源北方河流枯竭城市普遍缺水耕地资源中国是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人口大国之一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人均已不足0.5亩。中国21世纪前半期的人口——耕地关系人口将增加20%耕地将减少20%人均农产品消费明显增加3.土地荒漠化山区水土流失: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旱区沙漠化——沙尘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2%,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到4亿。土地石漠化在悬崖上辛苦劳作的农民土地沙漠化4.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污染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水质型(或污染型)缺水土壤污染食物污染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温总理,2003年11月21日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二五”规划第35条: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
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
总人口按年龄组分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月份光伏幕墙透光板材发电效率担保协议书
- 门面房屋出租合同书
- 担保协议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房屋赠与协议模板二零二五年
- 流动资金借款及保证协议
- 二零二五棉花地承包合同
-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汽车试驾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股权无偿转让合同范例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投诉和举报处理办法(暂行)
- 【初中生物】食物中营养物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矿产资源开发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征文投稿(答题模板)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 智慧树知到《中国文化精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空压机每日巡检记录表-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验卷
- 10.2.2 加减消元法(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桩基工程技术标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高中数学说题比赛系列课件
- 2024年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