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_第1页
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_第2页
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_第3页
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_第4页
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

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1 前言 41.1 唯物辩证法的概述 41.1.1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 51.1.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51.1.3 五对范畴 61.2 细胞与细胞连接的概述 81.2.1 细胞的概述 81.2.2 细胞连接 92 细胞与唯物辩证法的 92.1 两个基本特征在细胞中的体现 92.1.1 细胞中的普遍联系性 92.1.2 细胞中的永恒发展性 102.2 三个基本规律与细胞的联系 102.2.1 对立统一规律与细胞的关系 102.2.2 质量互变规律与细胞的关系 112.2.3 细胞中的否定观 112.3 五大范畴在细胞中的体现 122.3.1 细胞中的现象和本质 122.3.2 原因和结果在细胞中的体现 122.3.3 可能性和现实性在细胞中的体现 122.3.4 细胞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123 讨论与总结 134 参考文献 13细胞中的唯物辩证法石文贵(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而哲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细胞中存在的哲学道理。一、细胞中的普遍联系性,细胞中的永恒发展性。二、细胞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观。三、哲学中的五个范畴在细胞中都有哪些体现,最后讨论了矛盾分析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上述的讨论,使人们了解哲学在生命科学中是普遍存在的,为哲学在今后生物学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帮助。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细胞;联系与发展;生命科学研究前言唯物辩证法的概述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Dialectics),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o"辩证法"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o"马克思"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o"世界观"世界观、\o"认识论"认识论和\o"方法论"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o"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1】。唯物辩证法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的否定规律。在此基础上,五大范畴也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3】。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普遍联系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4】。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包括横向的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包括纵向的与历史未来的联系。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区别而相对独立地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相对独立存在是互为前提的【2】。永恒发展性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5】。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个“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往复式上升的过程,而一个个有限的过程就组成了无限发展的世界,换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的集合体。【6】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7】①矛盾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②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③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享的性质和趋势。(2)质量互变规律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3)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7】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4)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1】五对范畴(1)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引起被引起、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6】。结果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判断前后相继的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联系,其根本标志是看它们是不是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如果把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加以考察,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4】。(2)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7】。表现在: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3】(3)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8】。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现象和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o"现象"现象和\o"本质"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4】。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现象是表面的、具体的、和易逝多变的,往往靠感官即能感知;本质则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的、是事物一般的共同的方面、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它往往只能依靠抽象思维来把握。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现象离不开本质,任何现象都由本质所决定的,都是本质的某种表现。同时,本质也不可能离开现象而单独存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种或多种现象表现出来。(5)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内在要素的组织和结构。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和形式是一对辩证统一: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内容不同于形式。【9】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其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其二,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其三,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相对的、也是复杂的,同一形式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同一内容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旧形式可以服务于新内容,旧内容可以采用新形式。【2】细胞与细胞连接的概述细胞的概述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了病毒、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命体以外,其它生命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菌、酵母等微生物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而高等动、植物则是由多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10】第一个发现细胞的是英国学者胡克(RorbertHooke),相隔170多年后,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11】细胞都具有一层界膜,将细胞内的环境与外环境隔开。膜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在细胞内外起障碍作用,即不允许物质随意进出细胞,二是要在细胞内构筑区室,形成各功能特区。【10】被质膜包裹在细胞内的所有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在植物细胞质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结构,即细胞壁。【12】细胞连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密切相关,彼此协调一致的统一体,称为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13】细胞连接的描述性概念是指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或特化区域,两个细胞通过这种结构连接起来。细胞的特化区涉及细胞外基质蛋白、跨膜蛋白、胞质溶胶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等。【14】从功能上看,细胞连接将同类细胞连接成组织,并同相邻组织的细胞保持相对稳定。细胞与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在细胞中的体现细胞中的普遍联系性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挥作用的。细胞中的普遍联系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细胞内的联系性和细胞间的联系性。细胞内的联系性细胞内包含着许多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等,这些细胞各自发挥着功能,然而他们之间有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核糖体是合成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基因的指导之下,核糖体合成了蛋白质的早期结构,然后转入内质网,经行磷酸化、二硫键化。剪切画等加工修饰,然后转入高尔基体当中,连接糖基,切掉信号肽等,然后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在通过细胞内的运输系统,将蛋白质运出细胞外。【15】细胞间的普遍联系各种细胞发挥着自己的功能,然而各个细胞组成各种组织,相互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稳定的生命体。例如,心肌细胞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功能的心脏,神经细胞间相互连接,形成有功能的神经组织,肾小管细胞相互联系形成肾脏,然而,心脏、神经、肾脏之间有相互联系,形成了整个生命体【16】。加入细胞之间,组织之间没有这种联系性,可见也就没有丰富的大千世界。细胞中的永恒发展性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说名生命是不断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生命的进化发展,我们难以想象有今天的人类的存在,二这种发展的本质,我们可以归结于细胞。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决定细胞的根本因素,而又与DNA的不断突变,导致了细胞性状的改变,如果这种改变时有利于生命适应环境的,那这种突变就引起了细胞的发展,进而表现为生命的发展进化。三个基本规律与细胞的联系对立统一规律与细胞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在细胞中是无处不在的。而矛盾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细胞中存在着许多调控因子,有些促进了某些基因的表达,而有些则恰恰相反,抑制基因的表达。整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才使得某个基因的表达不会太弱,也不会过量引起生命体的疾病。癌症使人们头疼的问题之一,由于细胞的无限增值,导致肿瘤的产生,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17】。而癌细胞给我们医药商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细胞的无限增值,使得大批次的药物生产成为可能,促使社会的发展。质量互变规律与细胞的关系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人类的启示莫过于是一个单个的受精卵,而经过无限次的分裂,分化,进而形成一个个生命体。单个的细胞是构不成现在复杂的自然世界的,然而当细胞积累带一定的度的时候,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一个生命体。同样的,单个的癌细胞的产生不会形成癌症,但是,随着癌细胞的积累【17】,大量的癌细胞的产生就会形成肿瘤,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这种量变和质变之间是有一定的度的,而这在生命中也得到了体现,一定的会的因素的存在也许会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但是超过这个度,则会产生疾病【18】。细胞中的否定观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而哲学提倡的事辩证的否定观。在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当中,就是在不断的肯定和否定中经行发展的,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在实践的不停检验当中,不断的完善,才嫩形成正确的理论。例如,早些年发现的孟德尔遗传定律,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存在的致命的缺陷,进而对其经行了修正,提出了连锁互换规律,从而使得遗传的基本理论的到了很好的完善。五大范畴在细胞中的体现细胞中的现象和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o"现象"现象和\o"本质"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生命的许多现象,其本质是令人惊讶的。比如膝跳反应,这个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自然现象的现象,经过科技的发展,其原因就是神经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神经细胞够成了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有我人们提供了嗅、闻、听、视等现象【13】。原因和结果在细胞中的体现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在细胞当中,任何的问题都会有原因的,而究其原因的过程就形成了生命科学的研究体系。某一个药物能够治疗摸个疾病,但是我们要就其原因,因此就产生了细胞信号转导这门学科,研究细胞的信号时如何有外转向内,而这种转化需要哪些的蛋白,引起了细胞的哪些变化,这我们一直纠结的问题。因此,生物的探索也就是发现某个现象,并探索它的原因的过程【10】。可能性和现实性在细胞中的体现克隆技术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但是也引起了人们的许多思考。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各种人类器官,进而为人类的疾病做出巨大的变化,课希望是没好的,但是生命的复杂性原因超出了我们的想想,这个热点问题并没有为我没实现梦想中的生命科学的贡献,单单是,随着我们的进步,我相信生命科学会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细胞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生命的进化史一种偶然还是必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多年。某一个右边因子的存在时的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进而导致了生命的进化,着个诱变因子的存在好像是偶然的【18】,但是,某个突变能否幸存下来,是有环境来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的进化是环境这种作用的必然结果,然而,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事相互依存的,只有正确的理解哲学,才能为我们队生命体的认识提供科学依据。讨论与总结生物学与哲学史息息相关的,哲学的基本远了为生命课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生命哲学,其核心思想是“竞争”,它总结的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其教导人们认识环境的“残酷”而通过改进自身去适应和改造世界,是理性而客观的唯物主义哲学。而细胞是生命的基础,细胞中的哲学问题是生物哲学的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基因水平更得以看透生命的本质,补充生命哲学观。生命竞争优势源于基因,基因的表达和遗传造就了生命个体的竞争本性。对于生命而言,竞争终归是不可避免的。缺少竞争优势的个体将被其他个体所挤压排斥,缺少竞争优势的种群也将被优势种群吞灭。竞争性在对于人类种群来说存在两个极端:个体欲望与集体道德,两者源于基因,在自然环境下均不可排除。欲望与道德的竞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随着生物学和哲学的发展,我们对细胞中的哲学问题将有更好的了解。细胞哲学的发展将会为生命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未来当中,我们必须在哲学的基础之上,更好的认识生命,改造生命物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和科技事业做出贡献。参考文献阮晔,于美玲\o"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71王德存;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形态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2期余玉湖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