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高考历史必刷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马可·波罗行纪》中曾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2.柏拉图认为:欧多克索斯等通过试验和工具将学问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尝试,迫使属于智力层面的几何学去利用物质,从而需要大量体力劳动介入,使几何学成为奴隶们从事的对象。结果,力学与几何学相分离,长期受到哲学家们的鄙视。这说明,当时的希腊A.追求智慧轻视钱财 B.社会制度阻碍科学发展C.自然科学研究匮乏 D.个人崇拜禁锢思想3.春秋战国时期,游学之风兴盛;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逐渐远离政治权力的中心。这说明A.法家政治地位日益显要 B.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C.游学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儒法两家争鸣更加激烈4.唐代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福建,主要是茶民评比茶叶质量的高低。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从此可见,宋代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C.小农经济趋向解体 D.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5.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这一制度,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此项政治制度”是A.封邦建国 B.内外朝制 C.郡县制 D.君主专制6.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A.收复 B.平定三藩之乱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7.以1930年1月为例,中国绢织物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比下降2.9%,库存量增加5.2%:袜子的销售额下降9.5%,库存量增加32.0%,1929—1934年间,生丝消费量从62万袋降到45万袋,减少了27%。这反映了A.传统经济具有抵抗性 B.民族工业衰退明显C.国内缫丝技术的进步 D.国际市场需求萎缩8.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9.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繁荣,建立了大量商业公司,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荷兰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的中心B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和《社会保障法》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彻底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1953年苏联全部农用动力中,机械动力所占比重已达91.7%,畜力所占比重已降至8.3%赫鲁晓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动摇A.AB.BC.CD.D10.1954年,美国新闻署要求对外宣传应致力于显示美国“信奉世界和平、相信人类和国家之间的博爱能够在联合国内消除其分歧和推动合作”,应当通过“非自我夺耀的方式”展现“美国抵抗侵略的能力”和支持“世界和平秩序的构建”。其目的是A.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塑造美国良好国家形象C.推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D.反思美国对外政策11.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12.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后,民族归附与分离并行,威胁最大的是突厥。打败突厥之后,唐太宗并没有把突厥迁入华夏内地散居同化,也没有把他们赶回故地,而是就地安置,“因其习俗而抚驭之”,任用突厥首领治理,朝廷不派官员,基本是自治,相当于世袭封建。唐太宗与异族分天下,还有更深一层考虑,把“敌国变成异族自治,留住外部监督,不留边祸,则外有制衡,内不失道”。清朝入关后,并没有把汉人排除出政权之外,而是建立了一套权力分享的“满汉复职制度”。并在中央另设理藩院,既与中央政府保持隶属关系,又可按民族地区传统方式处理族内事务,有相对的自治权。康熙年间,南方有三藩之乱,北方蒙古族噶尔丹的分裂叛乱。康熙采用战争方式解决民族分离问题并取得胜利。雍正年间,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达赖、班禅“互参制”。不改变各族旧有制度,不改变各族内部的社会结构,“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摘编自邱成岭《论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材料二甲午战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强调“合群”的必要性,要求国人确立“国群”认同,结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政治实体。他指出国家是国民个体彼此之间“团结”、“补助”,“捍救”与“利益”的保护者,是民族立于世界之最有力的竞争单位。由此,梁启超创造了他最有价值的“大民族主义”理论。——摘编自暨爱民《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关于民族国家的观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4.(20分)材料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契丹人”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按照元朝行省制度的划分,东北地区应该是属于辽阳行省管辖,故应该选择A;B项是管辖包括今俄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等地区,排除;C项是在西北,排除;D项是在南方,排除。故选A。2、B【解析】

由于几何学成为奴隶们从事的对象从而导致其受到哲学家的鄙视,说明当时社会制度阻碍了几何学的发展,故选B;“追求钱财”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A;C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个人崇拜,排除D。故选B。3、A【解析】

墨家的个体游学区域逐渐缩小,而法家个人的游学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儒家由盛转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墨家和儒家的影响变小,法家的政治地位日益显要,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儒家思想日益遭到打压,故B错误;游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信息不仅涉及儒法两家,还有墨家,故D说法错误。4、B【解析】

据“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可知斗茶风靡,社会生活的平民化趋势加强,故选B;经济重心的完成是在南宋,题意无从体现,排除A;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瓦解,排除C;文人雅士也是斗茶阶层的成员之一,看不出其引领作用,排除D。故选B。5、C【解析】

从题中关键信息“秦汉以来”“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知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在巩固统一方面的积极作用,故C正确;秦汉时期实行的郡县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排除A;内外朝是汉代实行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民国时期已经消失,排除B;君主专制民国时期已经不存在,排除D。故选C。故选C【点睛】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清朝攻克,1684年设立府,1685年海禁政策开始松弛。由此可知,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收复,故A正确;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故B错误;明末开始,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故C错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是材料的背景,故D错误。7、D【解析】

材料信息是,1930年1月,中国绢织物、袜子以及生丝的销售额均有下降,但库存量却增加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中国纺织品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有关,故D正确;材料和传统经济的抵抗性无关,故A错误;此时民族工业有了快速发展,故B错误;材料不涉及国内缫丝技术,故C错误。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的走势中能够看出1895年-1910年间晚清社会民间社团力量的发展经济的两次大的曲折波动时期,甲午战后的几年间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但至1900年又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迅速跌入谷底;1905年后民间社会力量再次兴起,同样至1910年间民间社团力量再次弱化,所以B项说法符合图中图中曲线含义,ACD三项三项并不能从曲线中直接显示出来。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9、D【解析】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动摇。故答案为D项。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海上运输业和商业发达,不是世界工业生产的中心,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并不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彻底放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1956年开始,排除C项。10、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新闻署大力对外宣传它对世界和平与合作的追求,其目的是塑造自身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B选项正确;此举的目的是推销和宣传美国的形象,并非缓和与苏联的关系,A选项错误;该宣传突出的是美国,不是联合国,C选项错误;这是美国对自身形象的推销和宣传,并非反思其对外政策,D选项错误。故选B。11、A【解析】试题分析:17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停留在工业革命、德国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占据先机。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成为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排除B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不平衡12、C【解析】

清朝中央政权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中央对西藏的控制和管理,实质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C正确;ABD三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对于分裂叛乱势力,坚决武力镇压;追求统一;包容文化多样性,因俗而治;倡导和而不同。影响:推动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2)观点:民族国家应该是统--的具有认同感的群体;民族国家是个人的保护者;民族国家是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国家是相对于外来国家而言。原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特别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学东渐;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观念的变化。【解析】

本題考查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近代梁启超的民族国家观。(1)第一小问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唐太宗对突厥问题的处理、清朝理藩院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以及对蒙古、西藏等地区的政策可以概括得出坚决镇压民族分裂叛乱追求统--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等;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民族关系、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梁启超的民族国家观,根据材料二“‘合群’的必要性,要求国人确立‘国群’认同,结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政治实体”、“大民族主义"可以得出强调民族国家的统--、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感,从“国家是国民个体彼此之.的保护者”可以得出民族国家是个人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