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全册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0小的数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表示“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正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0(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⑵正数都大于0,正数大于负数;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可以表示什么数⑴a>0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⑵a<0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⑶a=0a是0;反之,a是0,,则a=0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2.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⑴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的相反数是0;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互为相反数,则a+b=0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除外)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对应原点;原点表示0的相反数。说明: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相反数的求法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可求得(如:55)5.相反数的表示方法⑴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当a>0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当a<0时,-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当a=0的相反数是绝对值⒈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⑶0的绝对值是0.可用字母表示为:①如果a>0,那么|a|=a;②如果a<0,那么|a|=-a;③如果a=0,那么|a|=0。可归纳为①:a≥0,<═>|a|=a②a≤0,<═>|a|=-a经典考题如数轴所示,化简下列各数|a|,|b|,|c|,|a-b|,|a-c|,|b+c|解:由题知道,因为a>0,b<0,c<0,a-b>0,a-c>0,b+c<0,所以|a|=a,|b|=-b,|c|=-c,|a-b|=a-b,|a-c|=a-c,|b+c|=-(b+c)=-b-c3.绝对值的性质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所以,a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即⑴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a=0<═>|a|=0;⑵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a;x=±a;⑸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a+b=0,则|a|=|b|;⑹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或a=-b;⑺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即|a|+|b|=0,则a=0且b=0。(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经典考题已知|a+3|+|2b-2|+|c-1|=0,求a+b+c的值解:因为|a+3|≥0,|2b-2|≥0,|c-1|≥0,且|a+3|+|2b-2|+|c-1|=0所以|a+3|=0,|2b-2|=0,|c-1|=0

即a=-3,b=1,c=1所以a+b+c=-3+1+1=-1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⑴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大于负数。5.绝对值的化简当a≥0时,|a|=a;②当a≤0时,|a|=-a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如:|a|=5,则5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⑷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b=b+a⑵加法结合律:(a+b)+c=a+(b+c)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后的和等于原数。即:b>0时,a+b>ab<0时,a+b<a⑶当b=0时,a+b=a4.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5.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和式的读法:①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②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Ⅰ.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33)-(-18)+(-15)-(+1)+(+23)原式=-33+(+18)+(-15)+(-1)+(+23)(将减法转换成加法)=-33+18-15-1+23(省略加号和括号)=(-33-15-1)+(18+23)(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49+41(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8(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Ⅱ.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凑整法)(+6.6)+(-5.2)-(-3.8)+(-2.6)-(+4.8)原式=(+6.6)+(-5.2)+(+3.8)+(-2.6)+(-4.8)(将减法转换成加法)=6.6-5.2+3.8-2.6-4.8(省略加号和括号)=(6.6-2.6)+(-5.2-4.8)+3.8(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4-10+3.8(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7.8-10(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并进行运算)=-2.2(得出结论)Ⅲ.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313217--+-+-524528321原式=(--)+(-+5521=-1+0-81=-1812)+(+34-78)Ⅳ.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312(+0.125)-(-3)+(-3)-(-10)-(+1.25)48313121原式=(+)+(+3)+(-3)+(+10)+(-1)8483413121=+3-3(3-1)+(-3)+104488312=2-3+10231=-3+1361=106Ⅴ.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3156+10-1217+4原式=(-3+10-12+4)+(-157+6)+(-1)4=-1++8=-1++7-Ⅵ.分组结合2-3-4+5+6-7-8+9…+66-67-68+69原式=(2-3-4+5)+(6-7-8+9)+…+(66-67-68+69)=0Ⅶ.先拆项后结合(1+3+5+7…+99)-(2+4+6+8…+100)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情况,如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法则二: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法则四: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a·1a说a和1a互为倒数,即a是1a1a是a的倒数。注意:①0没有倒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④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或-1,不包括0。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⑴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⑵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⑶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在把积相加。即a(b+c)=ab+ac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有理数的乘方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n乘方的性质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1a,n整式的加减代数式n,-1,2n+500,abc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0。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注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代数式书写规范:①②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④若运算结果为加减的式子,当后面有单位时,要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12)运用加法交换律,把同类项交换位置后结合在一起;34)写出合并后的结果。去括号的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23)合并同类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是(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0)1注意:未知数在分母中时,它的次数不能看成是1次。如3xx,它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移项: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1121实际上就是对方程两边同时乘除,根据是等式的性质。常数项合并。注意:移项时要跨越“”号,移过的项一定要变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4x342x2)4xx)6x7(9x)3)x15xx132634)0xx.10.210.020.53用方程解决问题键在于抓住问题中的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表格和示意图帮助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时间=,速度=(单位:路程——米、千米;时间——秒、分、时;速度——米/秒、米/分、千米/小时)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的和利润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售价=标价×(1-折扣)等积变形问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锻造前的体积=锻造后的体积利息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走进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按名称分)、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不同点延伸性端点数共同点2线段向一方延长就只能向一方延伸1成射线,向两方延都是直的线可向两方无限延伸无长就成直线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射线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线段的性质()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5)线段的比较:1.目测法2.叠合法3.度量法线段的中点:点M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与BMMꢀM是线段的中点ABMAM=BM=12AB(或者AB=2AM=2BM)直线的性质()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角的表示: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2,∠3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C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注意: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30457590105120135150°,165°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1=60’,1’=60”把1’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角的性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角可以参与运算。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Aꢀ平分∠∠∠12∠AOC(或者∠∠∠)BOC余角和补角数学语言表示为如果∠α+∠β=90°,那么∠α与∠β互余;反过来,如果∠α与∠β互余,那么∠+∠β°数学语言表示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互补;反过来如果∠α与∠β互补,那么∠α∠β=180°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①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对顶角。注意: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有公共的顶点;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形成对顶角。②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和∠4是对顶角,∠2和∠31=∠4,∠2=321

43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AB∥平行于CD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2)当遇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定义。垂直:点叫做垂足。直线AB,互相垂直,记作“AB⊥CDCD⊥AB”),读作“垂直于CD垂直于AB垂线的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过Al的垂线,垂足为B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邻补角互补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互为邻补角。如:∠1、∠2。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5.2平行线及其判定(一)平行线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二)平行线的判定: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一)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二)命题、定理、证明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3.真命题:正确的命题,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4.假命题:错误的命题,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5.定理: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定理可以做为继续推理的依据)6.证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5.4平移平移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2.平移的性质小完全相同。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1、平方根1一个数x的平ax就叫做a的平x2axa的平方根.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才有意义。()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0的平方根是0.()符号:平方根可用a表示,aa的正数a的正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x2a<—>xa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x是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是x2、算术平方根1: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x2a个正数x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也就是,在等式x2a≥0)xa。2)a,a是一个两种情况:当a完全平方数时有限数;当a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a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当被开方数扩大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扩大;被开方数缩小时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也缩小。4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5)x2a≥0)<—>xa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x是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是x6)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a(a0)a0a2a;注意a的双重非负性:-a(a<0)a0

7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联系在于正数的正平方根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相反数。6.2立方根1一个数x的立三立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次方根x3axa的立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2)一个数a的立方根,记作3a,读作:“a”,a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3)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本身;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立方根;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4)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数,即3a3aa0。5)x3a<—>x3aa是x的立方x的立方是ax是a的立方根a的立方根是x6)3a3a,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6.3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环小数又叫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

正实数实数0负实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零和正整数又叫自然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π(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等;3(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

2、绝对值|a|≥0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0。对值是0。小。3、倒数如果a与bab=11和-1。零没有倒数。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三、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1、有效数字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做a10n1an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求差比较:设a、bab0ab,ab0ab,ab0abaaa3ab是两正实数,1a;1a;1a;bbb4)绝对值比较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abab。5)平方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a2b2ab。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6、实数混合运算时,对于运算顺序有什么规定?级运算。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不是同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7、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就什么?两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可用两种方式来表述:第一,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不为零的数,商都是零。8、什么叫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底数。记作:an9、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法则是什么?10、加括号和去括号时各项的符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有序数对有序数对:用两个数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2.X轴: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向右方向为正方向。3.Y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4.原点:两个数轴的交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三)象限1.象限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也叫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在x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2.象限的特点:1、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2、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x轴的距离为|y|;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y的平方再开根号;3、三大规律(1)平移规律:点的平移规律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上加下减。图形的平移规律(2)对称规律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y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3)位置规律各象限点的坐标符号:(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假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一点P(a,b)1.如果P点在第一象限,有a>0,b>0(横、纵坐标都大于0)2.如果P点在第二象限,有a<0,b>0(横坐标小于0,

纵坐标大于0)3.如果P点在第三象限,有a<0,b<0(横、纵坐标都小于0)(—,+)(+,+)P点在第四象限,有a>0,b<0(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P点在xb=0(横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

P点在ya=0(纵轴上点的横坐标为0)7.如果点P位于原点,有a=b=0(原点上点的横、纵坐标都为0)(+,—)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一)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过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二)用坐标表示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把原图形向右(左)平移a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把原图形向上(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并且所含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两种解法:一种是代入消元法,一种是加减消元法.1.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应用: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检验→作答。关键:找等量关系常见的类型有:分配问题、追及问题、顺流逆流、药物配制、行程问题顺流逆流公式:vvv顺静水vvv逆静水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共有三个方程组,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而再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一、不等式及其解集1.不等式:用不等号(包括:>、、、<、≠)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二、不等式的性质:a>b,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