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批判”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人类勇敢地运用理性来解决自身面临的一切问题的崇高的“权衡较量”的思维活动,比如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
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竹内好认为,鲁迅一开始就不喜欢摆弄单纯的抽象理论,后来也无意于此。但这并不是说,鲁迅更偏重于“行动”。尽管鲁迅渴望“行动”,赞美“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但他终于并不是行动家,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随笔无不显明他主要还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批评家(批判者)。而且他的批判并不仰仗也并不追求高深玄妙的概念理论的架构,乃是整个生命(活泼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全然投入。表现出来,更偏重于苏珊·朗格所谓“情感的形式”,也就是文学。
鲁迅遗产也可以说就是批判的文学或文学的批判。这具体就是他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直接批判社会现实并进而批判一定的社会现实所依托的一定的精神传统。其核心,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
为什么“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对“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坏根性”的批判?
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精神”,即通常所谓“人心”。人心坏了,外在的社会设施乃至文明的一切其他内容不管涂抹得怎样漂亮,都不可能真正好转,反而越来越坏。他虽然经常从直接的乃至高度敏感的社会政治入手,虽然也像学问家们那样进行深入广泛的历史文化的阐释,但他的真正目标仍然是坚定不移地“直指本心”:“批判国民劣根性”。
(摘编自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
材料二
鲁迅在写于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提出的是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明”,也就是如何赶上世界新潮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为此,他对于“西方文明史”,特别是19世纪西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专门的考察。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他明确提出,无论是“以富有为文明”“以路旷(即科技——引者注)为文明”,还是“以众治(即以议会民主为代表的现代民主)为文明”,都是片面的,只抓住了“现象之末”,而放弃了“本原”;他因此提出“根柢在人”,中国在新世纪里,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
他又进一步回答了“怎样立人”的问题,指出:“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的结论是:“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这就是说,鲁迅在思考中国所要建立的“现代文明”、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时,他并非不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但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末之分”,因此他赋予后者以哲学上绝对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在现实层面的现代化(“现代文明”)目标与道路上,强调“立人”是“立国”的前提与基础。
(摘编自钱理群《绝对不能让步》)
材料三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这不是从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的角度得出的结论,而是从普世的,即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视角进行观照所总结出的鲁迅的当代价值。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个中国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
(摘编自张梦阳《鲁迅的科学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主要通过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来唤醒“人心”,他的批判不涉及抽象的概念理论,借助的是“整个生命的全然投入”的文学形式。
B.在思考中国建立的“现代文明”的目标时,鲁迅更重视“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甚至甚于“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他认为前者是“本”。
C.从普世的层面进行观照,鲁迅的价值体现在他所承担的历史职责,即引导人们“悟己之为奴”,摆脱精神的奴役状态,重新回归理性境界。
D.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这是因为鲁迅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常招致误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谈到了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不过三则材料所论述的核心各有侧重。
B.鲁迅将自己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核心落实为批判“国民劣根性”。
C.面对新世纪中国文化战略选择及建立新文明的问题,鲁迅考察了19世纪西方现代化道路。
D.鲁迅对本民族精神和全人类的人性所做的反省,改变了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3.下列信息不属于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一项是()
A.鲁迅在《论照相之类》中提到S城就有利用照片的合成而制作的“求己图”:“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
B.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道:“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C.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及刘和珍之死,鲁迅写道:“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在《论睁了眼看》中,鲁迅说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B
2.D
3.B
4.材料一首先提出“批判”的概念,引出话题;然后指出鲁迅的“批判”是一种文学的批判;再指出鲁迅的“批判”的核心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最后分析鲁迅将“批判”的核心确定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原因,即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的精神。
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⑴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推断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两则材料中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观点是什么,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1.A.“他的批评不涉及抽象的概念理论”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提到鲁迅的批判“不囿于”“不喜欢”“不仰仗”“不追求”哲学概念理论,并不表示鲁迅批判“不涉及”概念理论。C.“回归理性境界”错误,偷换概念。奴性、悟性、理性属于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材料三是说“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非“回归理性境界”。
D.“这是因为鲁迅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常招致误解”强加因果,“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说明鲁迅认识深刻,“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说明有误解和攻击,也有推崇和纪念。
故解析为:B。
2.D.“鲁迅对民族人性的内审与反省,深刻改变了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说明鲁迅考察了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为了明确中国的“现代文明”错误,材料三“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是就所有民族和人类发展而言,并没有指向鲁迅,“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只是说明鲁迅致力于此。故解析为:D。
3.根据三则材料,“劣根性”指的是国民“精神”“人心”“思维方式”上的痼弊。A.“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批判人“既为主,又为奴”的自我身份的二重性。
B.表述了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激发了面对敌人的刀丛剑树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豪情,又表现了在“长夜”气氛下的愤慨之情。不属于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
C.揭露反对派的无耻行径。
D.“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涉及国民的自欺欺人与“精神胜利法”。
故解析为:B。
4.材料一整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层层推进。
材料一共有6段。第1段,“‘批判’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提出“批判”的概念,引出话题;
第2段,“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他的批判并不仰仗也并不追求高深玄妙的概念理论的架构,乃是整个生命(活泼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全然投入。表现出来,更偏重于苏珊·朗格所谓‘情感的形式’,也就是文学”指出鲁迅的“批判”是一种文学的批判;
第3段过渡,指出“鲁迅遗产也可以说就是批判的文学或文学的批判”;
第4段,“这具体就是他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其核心,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指出鲁迅的“批判”的核心是“批判国民劣根性”;
第5段,“为什么‘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对‘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坏根性’的批判?”提出问题;
第6段“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精神’,即通常所谓‘人心’”“他的真正目标仍然是坚定不移地‘直指本心’:‘批判国民劣根性’”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批判国民劣根性”。
(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现代文阅读II
一步之遥
言非
我姓言,是一个石匠。当我可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李晓曼找我刻碑并将那捧砂安葬之后的事了。我曾以为李晓曼悲戚的神情里刻下的只是生活的艰辛,却不曾想到两个生命轰轰烈烈的过往竟让我这双见惯了生死的老眼泛起泪花。毕竟,面对生命里那些撕心裂肺的痛,谁又能讲得云淡风轻?
故事还要从那捧砂说起。
在一个冬末春初稍显落寞的午后,李晓曼瘦削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作坊门口。“言师傅,我想请您刻两块碑,相隔一步并肩而立,然后葬一捧砂。”
干了这么多年刻碑行当,这样稀奇的事还是头一次遇到,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女人。她身量高挑,五官像玉器上恰到好处的纹饰一样精致,大大的眼睛里噙满的却是黯然的悲伤。
“呃——能告诉我原因吗?”
晓曼怔了一下,踌躇中开始了艰难的讲述。时空也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
孙逸尘同晓曼一样,是中国援越专家的孩子,在那个以主义和路线划分阵营的时代随同家人来到了越南。他的父母在一次架桥事故中因公殉职,他本应被送回国内,但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逸尘成为了孤儿,被留在河内福利院里生活,那一年他八岁。
时间就像风吹起的砂土一样,在阳光下翻腾,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十五年后,直到越南姑娘阮云慧的出现,才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原本黯淡的生命。如果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流逝,那么故事的结局也许就会平淡无奇。然而,平静的生活往往因为风云突变而乍起波澜,恣意的青春也常常由于激情燃烧而变得壮阔伟岸。受国际局势影响,1979年,中越关系交恶,战争一触即发,中方援建人员必须撤回国内。逸尘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抉择。
“云慧,跟我一起走,好吗?”望着一片狼藉的街巷和高喊口号的人群,逸尘棱角分明的脸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晦暗。
云慧沉默着,紧紧地咬着嘴唇。渗出的血和着那无声的泪,一滴一滴落下,砸进了脚下的砂土,消失不见。
“为什么?就因为你是越南人?难道我们就不能跨过这个界线?”
“不要再说了。”云慧踉跄着后退了一步。她知道,这触手可及的一步之遥隔着的不止是现实的千山万水,更是两个生命的咫尺天涯。
“我生在中国但已经没有亲人,长在越南又失去了父母。在这个世上,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直到遇见你,我才发现,我还是一个活着的人。可老天却要把这最后一点希望都夺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啊?”逸尘的呼喊湮没在悄悄挂上天幕的暗夜里,一如天边最后那抹晚霞,苍凉而悲壮。
“这就是命!”云慧绝望地看着逸尘,“人生往往就是这么荒唐,美好的愿望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逸尘,你要知道,夺走这一切的是不同的观念,是残酷的战争。如果你真的爱我,就离开我,回去,去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担起你的责任!”
晓曼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似乎在努力平复着情绪。“其实看法相比于活法而言,是多么微不足道。”她自顾自地说着。我望着晓曼似乎有些神经质的样子,突然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都是那样渺小而无助,只能被生活肆意地欺凌,然后留下斑驳伤口,在现实的结局里凝结成疤,在未来的回忆里泛滥成灾。
“逸尘捧起脚下的一抔砂土,他说他要带走这山这水,还有一颗破碎的梦里的心。其实,我知道云慧是爱着逸尘的,因为她望着逸尘远去的背影喃喃地说她会一直等,等砂子们不再分离,等逸尘给她穿上新娘的嫁衣。这就是这捧砂的由来。”晓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半晌才轻轻地呼了出来。
“那后来呢?”我不由得好奇这故事的结局了。
晓曼的目光仿佛穿过我,望见了过往。
“辗转回国后,我和逸尘都参了军,只是逸尘没有活着回来。我们都是医务兵,在一次阵地守卫战中,为了营救受伤的战友,我们几个人被越南兵包围。战斗中逸尘身中三弹英勇牺牲,临死时他掏出那捧浸透了血的砂,嘱托我在战争结束后亲手交给云慧。二十年里我多方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云慧。有人说,云慧因为和逸尘的爱情在越南国内大清洗运动中饱受摧残,在逸尘走后不久就失明了。还有人说,她直到死都在等一个人,等一件嫁衣。”
晓曼是什么时候离去的,我不知道。我凝视着这一步之遥的两座碑,突然发现故事的结局已不再重要。也许只有英雄式的死亡才能让破碎的梦重生吧。我相信,那片天空是因为砂子们的哭泣才变得蔚蓝而美丽;我也相信,总有一天,那片天空会变得苍凉而壮阔,只是因为砂子们的重聚。只不过,在那时的阳光里,没有了你也没有了我。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逸尘“为什么?就因为你是越南人?”的追问,表现了主人公面对爱情理想与现实抉择的痛苦。
B.幼儿时随父母来到越南援建,成为孤儿后被留在福利院成长的经历,使得逸尘对祖国的情感变得复杂。
C.李晓曼不曾理会言石匠的疑问而自顾自地讲述,说明战争的残酷与打击使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D.孙逸尘为爱而死与阮云慧为爱而等的故事,体现了在社会现实重压下人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剧性。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言石匠遇到刻碑葬砂的稀奇事开篇,以言石匠为线索人物,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展开了故事的讲述。
B.言石匠“能告诉我原因吗?”的疑问,带领读者进入到孙逸尘与阮云慧的爱情故事,推动了情节发展。
C.从自然环境光影变幻的角度描述逸尘和云慧分别的场景,对天边晚霞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D.小说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外貌和神态描写,“大大的眼睛里噙满的却是黯然的悲伤”暗示了故事结局。
7.小说的叙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小说标题“一步之遥”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5.C
6.A
7.叙事顺序上,运用了倒叙方式。开篇写李晓曼请求言石匠刻两块碑葬一捧砂,制造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叙事结构上,采用嵌套结构(内外双循环结构)。通过李晓曼的讲述,将她与言石匠、孙逸尘与阮云慧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内外双循环的故事结构;叙述视角上,在对话中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讲述故事,李晓曼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将主人公的故事与文本的现实世界结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叙事技巧上,父母亡故成为孤儿在福利院成长的经历,为逸尘对祖国的情感产生隔膜埋下伏笔;以言石匠的疑问推动情节的发展。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象征。砂土是渺小、易散的,既是两个人情感纠葛的见证,也象征了相爱却被迫分离的命运;两块相隔一步并肩而立的石碑象征了两个人终至错过的命运轨迹。
8.表面上,“一步”极言其近,“遥”极言其远。写出了两座碑相距的客观距离;深层上,“一步之遥”写出了孙逸尘与阮云慧爱情悲剧中愿望与现实的距离,暗示了两个人终至错过、不可重合的命运轨迹;主旨上,“一步之遥”揭示了,个体生命在被动承受现实重压的同时,一步步拼尽全力反抗,但面对希望却遥遥无期最终失败的悲剧性主题,体现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关系的思考。
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中国现当代小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36分)
文言文阅读
智伯当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乃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三家分晋》)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B.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C.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D.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当政”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不同。
B.“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与“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质”字含义不同。
C.“城不浸者三版”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版”字含义不同。
D.“入臣之耳,何伤也”与“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伤”字含义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狂妄自大,与人宴饮却戏弄对方。智国良言相劝,他却不听从,贪于得地,四处索要。
B.面对智伯的无理要求,魏桓子不愿给地,任章力劝其给地满足对方,以等待事情的发展变化。
C.智伯率三家军队包围赵,并引水淹城。智伯巡视水势时,魏桓子为其驾车,韩康子充当护卫。
D.张孟谈被赵襄子秘密派出城,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终于合作灭掉智氏。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②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
9.D
10.A
11.B
12.①如今主公一次宴会就使他人的君主与谋士受到羞辱,又不防备,说“他们不敢发起灾祸”,这种态度恐怕不行吧!
②搜刮民财使仓库充实,又由此引来战争使他们送命,难道谁还能亲附我?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⑵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对于实词,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
⑶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⑷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智伯治理政事,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宴饮。智伯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谋士段规。智国劝谏道:“主公没有防备,灾祸就一定会来!”智伯说:“灾祸要由我发起。我不发起灾祸,谁敢发起灾祸!”智国说:“如今主公一次宴会就使他人的君主与他的辅臣受到侮辱,又不防备,说‘他们不敢发起灾祸’,这种态度恐怕不行吧!”智伯不听。
智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不想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他土地,他就要攻打我们,不如给他。他习惯于得到土地,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土地,别人不给,他一定会用武力对付别人,那么我们就能够免于灾祸,等待事情的发展变化。”韩康子说:“好主意。”派使臣向智伯献上有万户居民的封地。智伯大喜。智伯果然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不想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索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地向人索要土地,一定会引起诸位大夫的恐惧。我们给他土地,智伯一定会骄傲。智伯骄傲而轻视敌人,诸位大夫恐惧而互相团结。用互相团结的军队对付轻敌的智伯,智氏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主公不如给智伯所求的土地,使智伯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智氏,又何必单单让我们作为智伯的攻击目标呢!”魏桓子说:“很好。”也给了智伯一块有万户居民的封地。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氏。赵襄子准备出逃,说:“我逃到哪里去呢?”随从说:“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精疲力竭地修好城墙,又拼死为我守城,难道谁能亲附我?”随从又说:“邯郸城的仓库很充足。”赵襄子说:“搜刮民财使仓库充实,又由此引来战争使他们送命,难道谁能亲附我?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掌管的地方。”于是逃往晋阳。
(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用国人组成的军队包围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差三个城版那么高没有被淹没。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其驾车,韩康子站在车右面护卫。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见韩康子、魏桓子二人,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如今智伯率韩、魏围攻赵,赵灭亡,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桓子二人也说:“我们心里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只怕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先泄露出去,那么大祸就会马上临头。”张孟谈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的耳朵,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于是两人就暗地里与张孟谈约定,为联手攻杀智氏约定日期,而后送他回城了。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掉了智伯军中守堤的官吏,掘堤放水冲淹智伯的军队。智伯的军队因为排除水患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分别从两侧杀入夹击智伯军,赵襄子率领士兵从正面进攻智伯军前队,大败智伯军,于是杀死智伯,将智氏一族全部杀死。
9.句意:智伯无缘无故地向人索求土地,一定会引起诸位大夫的恐惧。我们给智伯土地,智伯一定会骄傲。智伯那边骄傲而轻敌,诸位大夫这边恐惧而互相团结。用互相团结的军队对付轻敌的智伯,智氏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依据语法结构,“惧”字后省略了宾语“之”,代指“智伯”,动词“与”的主语应是“吾”,所以是两个比较独立的句子,在“吾”字前边应断开,排除AC;
“智氏之命”是偏正短语,作“必不长”的主语,所以“智氏”前应断开,排除B。
故解析为:D。
10.A项,“智伯当政”,当:把持、掌握。“人君当神器之中”,当:处于。两个当的意思不一样,A项错误。故解析为:A。
11.B项,张冠李戴。“以等待事情的发展变化”是段规对韩康子说的话。故解析为:B。
12.得分点:(1)“耻”译为“使……受到侮辱”;“备”译为“防备”;“无乃”译为“恐怕……吧”。
(2)“浚”译为“搜刮”;“实”使动用法,“使……充实”;“其”表反问语气,译成“难道”。
古代诗歌阅读
贺新郎
辛弃疾①
甚矣吾衰矣②。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③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①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此时距绍熙五年秋辛弃疾从福建安抚使任上罢职,被投闲置散已有七年。词人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建“停云堂”感怀而作。②“甚矣吾衰矣”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感慨自己“道不行”之语。③公:诗人自称。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由“甚矣吾衰矣”起意,词人感慨自己此时谪居一隅,虽壮志依旧,却已“白发空垂”,英雄迟暮。
B.下阕借饮酒抒怀,想象《停云》诗成时的情状,借渊明自省,感叹世上已无人能如渊明“识浊醪妙理”。
C.结尾“知我者,二三子”照应“只今余几”,更显词人知音难觅、知交零落的情状,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词人采用诸子散文的语汇入词,并且灵活巧妙地运用散文化的句法,使全词语言变化多端,雅俗并陈。
14.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13.B
14.知音难觅的感伤。词人感慨平生交游之人,如今已零落四散,而能了解自己心志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仕途坎坷仍保持乐观。与青山为友,人间万事都付之一笑,含笑面对人生,含笑化解苦闷。豪迈不羁的狂放之情。哪怕谪居失意,但仍有“回首叫、云飞风起”的豪气,感慨“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可谓狂放。不屑追名逐利的高洁情操。倾慕陶渊明的人生态度,耻于与“江左沉酣求名”者为伍,可谓清高自诩。
表述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述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测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解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解析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解析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分析。
13.B.“借渊明自省,感叹世上已无人能如渊明‘识浊醪妙理’”错,此处以渊明自况,且词人主要是为了将陶渊明与“江左沉酣求名者”进行对比,表述心中对时局的怨愤。并非“世上已无人能如渊明‘识浊醪妙理’”。
故解析为:B。
14.“甚矣吾衰矣”“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从“衰”“白发”表现出年华迟暮的感慨;“空垂”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感。“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知我者,二三子”“想渊明《停云》诗就”,“怅”是情感,“交友零落”,这“怅”之原因;“想”是情感,“渊明《停云》诗就”,这是想的对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借景物表述自己对山水的喜爱;“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15.名篇名句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闲适自在的景象:“,。”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以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为喻,目的是向秦王阐明“,”的道理。
(4)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到,如果六国“,”,秦国人必定寝食难安。
(5)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用比喻手法写阿房宫建筑之密集,“”一句则用夸张手法写宫中建筑之高大与数目众多。
(1)浴乎沂;风乎舞雩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沂、雩、谬、滥、赂、涡、矗。
故解析为:(1)浴乎沂;风乎舞雩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3)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艺创作的低俗化现象,以及文艺评论对低俗化的抵制与评论乏力等症候由来已久,并且呈现出_________的状态。在新时代文艺大局下,我们必须直面这一棘手问题。
文艺的低俗现象,或者以通俗之名_________,或者以低俗可憎的面目存留于一时一隅。低俗文艺时有滥觞,部分原因是因为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面对文艺的低俗化现象及其表现,文艺评论必须有所为,广大文艺评论工必须站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角度去__________。首先,(),这一思想武器通常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一方面的精辟论述。其次,新时代的文艺评论不能缺席,必须时刻在场,在夜晚也要像猫头鹰一样。再次,积极建构文艺评论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正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去低俗化,是文艺评论的时代使命,让低俗文艺逐渐萎缩,逐渐失去发展、生存的空间,文艺评论大有可为!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盘根错节蔚然成风开源节流风清气正
B.根深蒂固大行其道正本清源风平浪静
C.盘根错节大行其道正本清源风清气正
D.根深蒂固蔚然成风开源节流风平浪静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能够借助的思想武器
B.思想武器是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所能借助的
C.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要借助思想武器
D.我们要借助思想武器进行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低俗文艺时有泛滥,部分原因是因为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B.低俗文艺时有滥觞,部分是因为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C.低俗文艺时有滥觞,部分原因是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D.低俗文艺时有泛滥,部分原因是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16.C
17.C
18.D
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搭配不当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述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述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
⑶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16.盘根错节:①比喻事物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处理。②比喻旧势力根基牢固,不易消除。根深蒂固:比喻根基牢固,不可动摇。这里是说低俗评论的风气复杂,所以选A、C,大行其道:新潮事物流行成为一种风尚。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含褒义。低俗评论不应该含褒义,所以排除A。开源节流:该成语用来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含褒义。正本清源:意思是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源上加以整顿清理。风清气正:风气良好,端正作风。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比喻平安无事。由语段可知,要批评低俗化评论,打造良好风气,所以要选择态度明确的褒贬词。故解析为:C。
17.文中提示词是“首先”,所以选择最恰当的要观察后面的两组句子结构,“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和“积极建构文艺评论”,那么空白处要选“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排除BD,后面是要借助,而不是能够借助的。故解析为:C。
18.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事坏思想任意流传扩散:洪水~
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借指事情的起源。
这里是指低俗评论扩散,所以不选滥觞,题目中还有一个错误是冗余,部分原因是因为是错的,可以说是因为或者部分原因是。故解析为:D。
19.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特点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四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平民化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平民化、积少成多、(强)利他性、寓善于乐
压缩语段
第一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关键词是“普通人参与”或者“草根公益”;第二句“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关键词“积少成多”;第三句“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关键词“利他性”;第四句“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关键词“寓善于乐”。
故解析为:平民化、积少成多、(强)利他性、寓善于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提取关键词的能力。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方法三分层提炼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四、作文(40分)
20.(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在信息盛宴中,有太多的人不会对事情的原委进行深究,浏览新闻,刷朋友圈,浅阅读……忙忙碌碌之间,他们已深陷于“知道主义”。“那件事我知道!”“那本书我知道!”是的,在这个知识现场里,能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呢?不过,你知道的,很可能并不是真正“知道”。真正的知道恰如《管子·戒》所言“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你对此有什么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略
材料作文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批判”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人类勇敢地运用理性来解决自身面临的一切问题的崇高的“权衡较量”的思维活动,比如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
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竹内好认为,鲁迅一开始就不喜欢摆弄单纯的抽象理论,后来也无意于此。但这并不是说,鲁迅更偏重于“行动”。尽管鲁迅渴望“行动”,赞美“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但他终于并不是行动家,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随笔无不显明他主要还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批评家(批判者)。而且他的批判并不仰仗也并不追求高深玄妙的概念理论的架构,乃是整个生命(活泼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全然投入。表现出来,更偏重于苏珊·朗格所谓“情感的形式”,也就是文学。
鲁迅遗产也可以说就是批判的文学或文学的批判。这具体就是他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直接批判社会现实并进而批判一定的社会现实所依托的一定的精神传统。其核心,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
为什么“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对“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坏根性”的批判?
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精神”,即通常所谓“人心”。人心坏了,外在的社会设施乃至文明的一切其他内容不管涂抹得怎样漂亮,都不可能真正好转,反而越来越坏。他虽然经常从直接的乃至高度敏感的社会政治入手,虽然也像学问家们那样进行深入广泛的历史文化的阐释,但他的真正目标仍然是坚定不移地“直指本心”:“批判国民劣根性”。
(摘编自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
材料二
鲁迅在写于世纪初的《文化偏至论》里,所要讨论的是新世纪的中国文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提出的是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明”,也就是如何赶上世界新潮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问题。为此,他对于“西方文明史”,特别是19世纪西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专门的考察。针对当时流行的关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种种设想,他明确提出,无论是“以富有为文明”“以路旷(即科技——引者注)为文明”,还是“以众治(即以议会民主为代表的现代民主)为文明”,都是片面的,只抓住了“现象之末”,而放弃了“本原”;他因此提出“根柢在人”,中国在新世纪里,要“生存两间,角逐列国”,“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最后的归宿。
他又进一步回答了“怎样立人”的问题,指出:“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他的结论是:“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这就是说,鲁迅在思考中国所要建立的“现代文明”、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目标时,他并非不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但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末之分”,因此他赋予后者以哲学上绝对的终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在现实层面的现代化(“现代文明”)目标与道路上,强调“立人”是“立国”的前提与基础。
(摘编自钱理群《绝对不能让步》)
材料三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这不是从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的角度得出的结论,而是从普世的,即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视角进行观照所总结出的鲁迅的当代价值。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个中国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
(摘编自张梦阳《鲁迅的科学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主要通过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来唤醒“人心”,他的批判不涉及抽象的概念理论,借助的是“整个生命的全然投入”的文学形式。
B.在思考中国建立的“现代文明”的目标时,鲁迅更重视“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甚至甚于“国家的独立、富强与民主”,他认为前者是“本”。
C.从普世的层面进行观照,鲁迅的价值体现在他所承担的历史职责,即引导人们“悟己之为奴”,摆脱精神的奴役状态,重新回归理性境界。
D.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这是因为鲁迅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常招致误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谈到了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不过三则材料所论述的核心各有侧重。
B.鲁迅将自己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核心落实为批判“国民劣根性”。
C.面对新世纪中国文化战略选择及建立新文明的问题,鲁迅考察了19世纪西方现代化道路。
D.鲁迅对本民族精神和全人类的人性所做的反省,改变了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
3.下列信息不属于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一项是()
A.鲁迅在《论照相之类》中提到S城就有利用照片的合成而制作的“求己图”:“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
B.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道:“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C.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及刘和珍之死,鲁迅写道:“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在《论睁了眼看》中,鲁迅说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现代文阅读II
一步之遥
言非
我姓言,是一个石匠。当我可以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李晓曼找我刻碑并将那捧砂安葬之后的事了。我曾以为李晓曼悲戚的神情里刻下的只是生活的艰辛,却不曾想到两个生命轰轰烈烈的过往竟让我这双见惯了生死的老眼泛起泪花。毕竟,面对生命里那些撕心裂肺的痛,谁又能讲得云淡风轻?
故事还要从那捧砂说起。
在一个冬末春初稍显落寞的午后,李晓曼瘦削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作坊门口。“言师傅,我想请您刻两块碑,相隔一步并肩而立,然后葬一捧砂。”
干了这么多年刻碑行当,这样稀奇的事还是头一次遇到,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女人。她身量高挑,五官像玉器上恰到好处的纹饰一样精致,大大的眼睛里噙满的却是黯然的悲伤。
“呃——能告诉我原因吗?”
晓曼怔了一下,踌躇中开始了艰难的讲述。时空也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
孙逸尘同晓曼一样,是中国援越专家的孩子,在那个以主义和路线划分阵营的时代随同家人来到了越南。他的父母在一次架桥事故中因公殉职,他本应被送回国内,但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逸尘成为了孤儿,被留在河内福利院里生活,那一年他八岁。
时间就像风吹起的砂土一样,在阳光下翻腾,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十五年后,直到越南姑娘阮云慧的出现,才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原本黯淡的生命。如果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流逝,那么故事的结局也许就会平淡无奇。然而,平静的生活往往因为风云突变而乍起波澜,恣意的青春也常常由于激情燃烧而变得壮阔伟岸。受国际局势影响,1979年,中越关系交恶,战争一触即发,中方援建人员必须撤回国内。逸尘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抉择。
“云慧,跟我一起走,好吗?”望着一片狼藉的街巷和高喊口号的人群,逸尘棱角分明的脸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晦暗。
云慧沉默着,紧紧地咬着嘴唇。渗出的血和着那无声的泪,一滴一滴落下,砸进了脚下的砂土,消失不见。
“为什么?就因为你是越南人?难道我们就不能跨过这个界线?”
“不要再说了。”云慧踉跄着后退了一步。她知道,这触手可及的一步之遥隔着的不止是现实的千山万水,更是两个生命的咫尺天涯。
“我生在中国但已经没有亲人,长在越南又失去了父母。在这个世上,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直到遇见你,我才发现,我还是一个活着的人。可老天却要把这最后一点希望都夺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啊?”逸尘的呼喊湮没在悄悄挂上天幕的暗夜里,一如天边最后那抹晚霞,苍凉而悲壮。
“这就是命!”云慧绝望地看着逸尘,“人生往往就是这么荒唐,美好的愿望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逸尘,你要知道,夺走这一切的是不同的观念,是残酷的战争。如果你真的爱我,就离开我,回去,去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担起你的责任!”
晓曼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似乎在努力平复着情绪。“其实看法相比于活法而言,是多么微不足道。”她自顾自地说着。我望着晓曼似乎有些神经质的样子,突然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都是那样渺小而无助,只能被生活肆意地欺凌,然后留下斑驳伤口,在现实的结局里凝结成疤,在未来的回忆里泛滥成灾。
“逸尘捧起脚下的一抔砂土,他说他要带走这山这水,还有一颗破碎的梦里的心。其实,我知道云慧是爱着逸尘的,因为她望着逸尘远去的背影喃喃地说她会一直等,等砂子们不再分离,等逸尘给她穿上新娘的嫁衣。这就是这捧砂的由来。”晓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半晌才轻轻地呼了出来。
“那后来呢?”我不由得好奇这故事的结局了。
晓曼的目光仿佛穿过我,望见了过往。
“辗转回国后,我和逸尘都参了军,只是逸尘没有活着回来。我们都是医务兵,在一次阵地守卫战中,为了营救受伤的战友,我们几个人被越南兵包围。战斗中逸尘身中三弹英勇牺牲,临死时他掏出那捧浸透了血的砂,嘱托我在战争结束后亲手交给云慧。二十年里我多方寻找,却一直没有找到云慧。有人说,云慧因为和逸尘的爱情在越南国内大清洗运动中饱受摧残,在逸尘走后不久就失明了。还有人说,她直到死都在等一个人,等一件嫁衣。”
晓曼是什么时候离去的,我不知道。我凝视着这一步之遥的两座碑,突然发现故事的结局已不再重要。也许只有英雄式的死亡才能让破碎的梦重生吧。我相信,那片天空是因为砂子们的哭泣才变得蔚蓝而美丽;我也相信,总有一天,那片天空会变得苍凉而壮阔,只是因为砂子们的重聚。只不过,在那时的阳光里,没有了你也没有了我。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逸尘“为什么?就因为你是越南人?”的追问,表现了主人公面对爱情理想与现实抉择的痛苦。
B.幼儿时随父母来到越南援建,成为孤儿后被留在福利院成长的经历,使得逸尘对祖国的情感变得复杂。
C.李晓曼不曾理会言石匠的疑问而自顾自地讲述,说明战争的残酷与打击使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D.孙逸尘为爱而死与阮云慧为爱而等的故事,体现了在社会现实重压下人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剧性。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言石匠遇到刻碑葬砂的稀奇事开篇,以言石匠为线索人物,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展开了故事的讲述。
B.言石匠“能告诉我原因吗?”的疑问,带领读者进入到孙逸尘与阮云慧的爱情故事,推动了情节发展。
C.从自然环境光影变幻的角度描述逸尘和云慧分别的场景,对天边晚霞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D.小说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外貌和神态描写,“大大的眼睛里噙满的却是黯然的悲伤”暗示了故事结局。
7.小说的叙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小说标题“一步之遥”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36分)
文言文阅读
智伯当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乃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三家分晋》)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B.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C.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D.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当政”与“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当”字含义不同。
B.“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与“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质”字含义不同。
C.“城不浸者三版”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版”字含义不同。
D.“入臣之耳,何伤也”与“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伤”字含义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狂妄自大,与人宴饮却戏弄对方。智国良言相劝,他却不听从,贪于得地,四处索要。
B.面对智伯的无理要求,魏桓子不愿给地,任章力劝其给地满足对方,以等待事情的发展变化。
C.智伯率三家军队包围赵,并引水淹城。智伯巡视水势时,魏桓子为其驾车,韩康子充当护卫。
D.张孟谈被赵襄子秘密派出城,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终于合作灭掉智氏。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②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
古代诗歌阅读
贺新郎
辛弃疾①
甚矣吾衰矣②。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③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①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此时距绍熙五年秋辛弃疾从福建安抚使任上罢职,被投闲置散已有七年。词人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建“停云堂”感怀而作。②“甚矣吾衰矣”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感慨自己“道不行”之语。③公:诗人自称。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由“甚矣吾衰矣”起意,词人感慨自己此时谪居一隅,虽壮志依旧,却已“白发空垂”,英雄迟暮。
B.下阕借饮酒抒怀,想象《停云》诗成时的情状,借渊明自省,感叹世上已无人能如渊明“识浊醪妙理”。
C.结尾“知我者,二三子”照应“只今余几”,更显词人知音难觅、知交零落的情状,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词人采用诸子散文的语汇入词,并且灵活巧妙地运用散文化的句法,使全词语言变化多端,雅俗并陈。
14.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15.名篇名句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闲适自在的景象:“,。”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以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为喻,目的是向秦王阐明“,”的道理。
(4)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到,如果六国“,”,秦国人必定寝食难安。
(5)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用比喻手法写阿房宫建筑之密集,“”一句则用夸张手法写宫中建筑之高大与数目众多。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艺创作的低俗化现象,以及文艺评论对低俗化的抵制与评论乏力等症候由来已久,并且呈现出_________的状态。在新时代文艺大局下,我们必须直面这一棘手问题。
文艺的低俗现象,或者以通俗之名_________,或者以低俗可憎的面目存留于一时一隅。低俗文艺时有滥觞,部分原因是因为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面对文艺的低俗化现象及其表现,文艺评论必须有所为,广大文艺评论工必须站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角度去__________。首先,(),这一思想武器通常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一方面的精辟论述。其次,新时代的文艺评论不能缺席,必须时刻在场,在夜晚也要像猫头鹰一样。再次,积极建构文艺评论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正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去低俗化,是文艺评论的时代使命,让低俗文艺逐渐萎缩,逐渐失去发展、生存的空间,文艺评论大有可为!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盘根错节蔚然成风开源节流风清气正
B.根深蒂固大行其道正本清源风平浪静
C.盘根错节大行其道正本清源风清气正
D.根深蒂固蔚然成风开源节流风平浪静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能够借助的思想武器
B.思想武器是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所能借助的
C.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要借助思想武器
D.我们要借助思想武器进行去低俗化的文艺评论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低俗文艺时有泛滥,部分原因是因为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B.低俗文艺时有滥觞,部分是因为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C.低俗文艺时有滥觞,部分原因是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D.低俗文艺时有泛滥,部分原因是文艺评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原则地对它妥协、给它让路,导致良木式微而野草疯长。
19.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特点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四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平民化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四、作文(40分)
20.(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在信息盛宴中,有太多的人不会对事情的原委进行深究,浏览新闻,刷朋友圈,浅阅读……忙忙碌碌之间,他们已深陷于“知道主义”。“那件事我知道!”“那本书我知道!”是的,在这个知识现场里,能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呢?不过,你知道的,很可能并不是真正“知道”。真正的知道恰如《管子·戒》所言“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你对此有什么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B
2.D
3.B
4.材料一首先提出“批判”的概念,引出话题;然后指出鲁迅的“批判”是一种文学的批判;再指出鲁迅的“批判”的核心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最后分析鲁迅将“批判”的核心确定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原因,即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的精神。
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⑴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⑵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推断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⑶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理解两则材料中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的观点是什么,再逐个分析选项,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1.A.“他的批评不涉及抽象的概念理论”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提到鲁迅的批判“不囿于”“不喜欢”“不仰仗”“不追求”哲学概念理论,并不表示鲁迅批判“不涉及”概念理论。C.“回归理性境界”错误,偷换概念。奴性、悟性、理性属于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材料三是说“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非“回归理性境界”。
D.“这是因为鲁迅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常招致误解”强加因果,“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说明鲁迅认识深刻,“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说明有误解和攻击,也有推崇和纪念。
故解析为:B。
2.D.“鲁迅对民族人性的内审与反省,深刻改变了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说明鲁迅考察了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为了明确中国的“现代文明”错误,材料三“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是就所有民族和人类发展而言,并没有指向鲁迅,“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只是说明鲁迅致力于此。故解析为:D。
3.根据三则材料,“劣根性”指的是国民“精神”“人心”“思维方式”上的痼弊。A.“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批判人“既为主,又为奴”的自我身份的二重性。
B.表述了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激发了面对敌人的刀丛剑树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豪情,又表现了在“长夜”气氛下的愤慨之情。不属于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
C.揭露反对派的无耻行径。
D.“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涉及国民的自欺欺人与“精神胜利法”。
故解析为:B。
4.材料一整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层层推进。
材料一共有6段。第1段,“‘批判’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提出“批判”的概念,引出话题;
第2段,“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他的批判并不仰仗也并不追求高深玄妙的概念理论的架构,乃是整个生命(活泼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全然投入。表现出来,更偏重于苏珊·朗格所谓‘情感的形式’,也就是文学”指出鲁迅的“批判”是一种文学的批判;
第3段过渡,指出“鲁迅遗产也可以说就是批判的文学或文学的批判”;
第4段,“这具体就是他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其核心,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指出鲁迅的“批判”的核心是“批判国民劣根性”;
第5段,“为什么‘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对‘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坏根性’的批判?”提出问题;
第6段“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精神’,即通常所谓‘人心’”“他的真正目标仍然是坚定不移地‘直指本心’:‘批判国民劣根性’”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批判国民劣根性”。
5.C
6.A
7.叙事顺序上,运用了倒叙方式。开篇写李晓曼请求言石匠刻两块碑葬一捧砂,制造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叙事结构上,采用嵌套结构(内外双循环结构)。通过李晓曼的讲述,将她与言石匠、孙逸尘与阮云慧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内外双循环的故事结构;叙述视角上,在对话中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讲述故事,李晓曼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观绿化设计合同
- 地下室车位买卖合同
- 含有附买回条件的不动产交易合同
- 两个人借款合同2024年
- 房产赠与合同注意事项
- 2024年汽车零配件购销合同
- 电子产品店铺装修合同格式
- 个人合租房屋合同范本
- 校企合作合同书格式模板
- 2024年医院医疗技术合作合同书
- 儿童牙外伤-年轻恒牙外伤(儿童口腔医学课件)
- 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一起点)单词表(带音标)(全)
-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课件
- 幽门螺杆菌健康宣教PPT
- 山西省灵丘县山西省刁泉银铜矿业有限公司银、铜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附件
- 初一数学考试重点100题(附答案解析)6
- 信用管理师(三级)理论考试题库(300题)
- 教学课件 国际货运代理-肖旭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讲座
-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案例 课件
-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