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专题总复习

专题一声学和光学

A.声现象

卬音品题动态分析

声学重点考查的内容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

控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题型出现,在中考试卷分数

值占2%左右.从命题的载体来看,中考命题更加重视物理知识与科学、

技术、社会的联系,也可能以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题出现.

卬声复习大纲导航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知道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真空

中不能传声.

3.知道人耳的构造及听声过程,了解传导性耳聋的一些处理办法,认

识双耳效应.

4.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5.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6.认识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利用.

FQ号复习要Q精由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需要时间,不同介质中声音每秒钟传播的

距离(声速)不同.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

为340m/s;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液体中较快,固

体中最快.

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的构造如图所示:

(2)人耳的听声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波被耳廓收集,沿着耳道传到鼓膜上引起鼓膜的振

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

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声源在振动发声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3)听觉障碍(耳聋)的处理:

①传导性耳聋:可带助听器(利用骨传导)

②神经性耳聋: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

引起听力减退,无法用佩戴助听器来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①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所以声传到两只

耳的时一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不同.依据这些差异,人就可以判断声源

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②立体声:人耳听到从不同方位传来的声音是立体声.立体声收

录机上放的音乐是舞台上的情境通过两个扬声器播放的再现,这就是

双声道立体声.

考点2声音的特性

1.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每秒振动

的次数(频率)越多,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

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

人耳的听声频率范围是2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

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

(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2)影响响度的因素一是振幅,即振动物体离开原位置的距离远近,

离开得越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二是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

响度越小.

3.音色:

不同的发声物体由于材料、结构等不同,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

但发出的声音不同,音色就不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考点3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声呐探测、回声定位、医学诊断

2.声音传递能量:清洗精密仪器,除去人体结石

考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及噪声来源:

(1)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

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

哗声.

2.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噪声达到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

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

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第2课时透镜

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1.透镜分类:

(1)凸透镜:不同镜片的中间和边缘的厚薄不一样,中间厚边缘薄,

叫做凸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

2.常见的透镜:

不仅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是透镜,透镜还是组成照相机、投影仪、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一滴水也相当于一个凸

透镜.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如图

所示.

A光心力光心

主光轴

主光轴(9,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能使

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每个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根据光路可

逆,从凸透镜焦点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

(2)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又叫发散透镜.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线折射后发散,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它的可逆光路是射向虚

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考点2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会

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原理: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和2倍的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3.放大镜原理:当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

像.

4.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的光线在空间相交

所成的像,是由真实的光会聚而成的明亮区域,是真实存在的,可以

显现在光屏上.虚像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光线变得

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人们根据光沿直线传

播的经验逆着光的传播方向寻找和判断光从何处射过来,觉得这些光

线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由于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

而成,因此只能用眼睛观察到,而不能在光屏上显现出来.

考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足巨U和像的性质像的位置

应用

焦距/的正立或缩小或实像和与物同侧

举例

关系倒立放大虚像或异侧

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

"=2/倒立等大实像异侧

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投影仪

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

上述规律可用口诀记忆:“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位于同侧正”,“物近像远像越大;物远像近像

越小”.

考点4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特征:

如图(1)甲所示: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射作用过强,来自远处物

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甲乙

图(1)

2.近视眼矫正:

在光进人眼睛之前,先经过凹透镜进行发散,再经眼睛会聚,就

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上,如图(1)乙所示,从而看

清物体,即近视眼的人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远视眼特征:

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当人看近处的物体

时,晶状体过扁,折射能力弱,像会聚于视网膜后,使人看不清近处

的物体,这就是远视眼,如图(2)甲所示.

图(2)

4.远视眼矫正:

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

一些后,再经过眼睛会聚于视网膜上,如图(2)乙所示,即远视眼

的人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考点5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主要有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片等.

物镜、目镜是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的原理:利用这一结构,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

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

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

2.望远镜:

(1)望远镜的原理:利用凸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

这个实像再经过另一凸透镜放大,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

(2)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3)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视角的关系:

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物体

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小.

3.探索宇宙

(1)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2)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

和发展中.(如图所示)

庆王星(

海王£

水平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B.光学(2课时)

卬号品题溯态分析

光学包括两部分:一是光现象,二是透镜.

一、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是

中考的必考内容,分数值约占总分的5%〜6%左右,命题特点是:

1.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的知识主要考查的范围是解释生活中和自然

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2.光的反射知识主要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镜面反射、漫反射

的应用,题型为作图题、填空题、选择题.

3.平面镜成像知识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题型为作图

题、填空题、选择题.

4.光的折射现象是重要的光现象,折射规律是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

为作图题、填空题和选择题.

5.光的色散现象主要是要认识多彩的彩色世界,认识一些颜色现象,

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

6.不可见光主要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考查的题型为选择题和

填空题.

二、透镜及其应用是中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分数值约占总分的

4%左右,命题特点是: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及它们的焦点、焦距是考查的

重点,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实际应用的问题也是考查

的内容之一,以选择题、填空题、画图识图题等题型出现・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是考查的重点,主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

3.眼睛的矫正和显微镜、望远镜,与实际相结合的考题较多,难度不

大,出题主要以填空、选择题,还有相关的渗透知识为主」

’3卬号复习大纲导航

1.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X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

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4.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

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及其应用.

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的折射光路是可逆

的.

6.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知道透明物体

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条件,知道颜料的三原色和色光的三原色是

不同的.

7.初步了解光谱、看不见的光,初步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8.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的焦距.了解凸

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9.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照相机原理,能简单描述凸透

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初步具备提出

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10.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物体,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

视力的.

1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

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卬音复习要后精由

第1课时光现象

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1)人造光源:

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

灯、窗灯等.

(2)自然光源:

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

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与光速:

(1)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

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②站队准直.

③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2)光速:

①光的速度比声速大.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c=3X10hm/s.

②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X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

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考点2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

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都是由于它的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

眼睛,人就看见了物体.

2.光的反射规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发生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

仍然平行,并且朝着同一个方向射出.

(2)漫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

光不平行,而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射出.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考点3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关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特点概括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人眼是根据光直线传播进入眼球的经验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人

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镜内看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两条反射光线

反向延长的交点S'处射来的,如图所示.镜后面实际并不存在发光

点S',S'也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所以是虚像.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每个点在

镜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像点,这些像点就组成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

3.球面镜:

(1)凹面镜:凹面镜简称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射向凹镜的平行

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点.应用为太

阳灶、太阳能焊接机等.

由于光路是可逆的,从凹面镜的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

行射出.应用于汽车头灯和手电筒灯碗.

(2)凸面镜:凸面镜简称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镜成缩小的像,

能扩大视野,如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交通镜等都是凸镜.

考点4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一,折射光线

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

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3.折射使眼睛受骗: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会发

生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如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插入水中

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从水下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考点5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色光带,它表明白光是由各种

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把红、

绿、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3.光谱: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

光,按该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4.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物体

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

吸收红外线.

5.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高温物体如太

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如汞等气体放电

和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

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C.声学和光学综合

‘言’中要专题绿台运用

一、声学内综合

1.声学的基础知识: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音调、响度和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学三大板块各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解题时要注意分析陈述的

实验现象是研究哪个板块的内容.

2.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高有低,高于或低于人的听觉频率,人都听

不到声音;发声体的振幅有大有小,振幅太小,响度太小,人就感觉

不到声音;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太远,人也感觉

不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若发声体与人耳之间没有传播的介

质,人就听不到声音

二、光学内综合

1.光现象的拼盘:

将光现象拼在一起进行考查,是考查学生对光现象的一种常用做

法,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识别光的不同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如将光的

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

凸透镜成像,眼睛及矫正等放在一个题中进行考查.

2.影和像的区别:

将影和像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充分揭示影子和像的区别.如影

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眼睛成像,显微镜

和望远镜成像等,放在一个题中进行考查.

3.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

将各种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平面镜能反

射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凸面镜能将平行光发散,凹面镜对平行光有会

聚,三棱镜能折射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等放在一个题中进行考查.

4.各种像的区别:

将各种光学元件成不同的像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平面镜能成正立

等大的虚像,光发生折射时成的像与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凸透镜在

心4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4'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勺"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各种光及颜色:

将不同的光及物体颜色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白光(太阳光),

红外线,紫外线,各种色光.

三、声学和光学与其他专题的综合

1.声音的传播与光(电磁波)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可应用在声音的传播中

2.声污染:

噪声是一种污染,它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3.声与运动:

声音的传播路程、时间的计算,用速度公式V=5〃计算.

4.光能传播能量: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

四、声学和光学综合能力检测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专题二力学

卬号品题司态分析

力学可以分成四个部分:一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质

量和密度;二是力、弹力和重力、运动和力、摩擦力;三是压强和浮

力;四是功和功率、机械能、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一、质量和密度的分数值约占总分的6%,考查的内容是宇宙是

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和应用.其

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

掌握的基本技术,出题形式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等.

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约占总分的4%,考查的内容是根

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出题类型主要有填

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形式,增加了一些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

二、力、弹力和重力、运动和力、摩擦力约占总分的4%〜6%,

考查的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惯性定律,惯

性现象,二力平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摩擦力的种类,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出题形式主要是填空题、

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其中二力平衡、惯性、影响滑动摩擦

力大小的因素是中考热点.

三、压强知识是中考必考知识之一,分数值约占总分的4〜5%,

考查的内容是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知识、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

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

它不仅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浮力的基础.液体压强知识综合运

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热点是压强的概念、用大气压

解释简单的现象、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解释相关问题,大气压的变

化和应用.出题形式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近年来出现较多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问题.

浮力知识是中考重点考查知识之一,分数值约占总分的5〜6%,

内容包括: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等,中考考查浮力时还

经常综合质量和密度,二力平衡、力的合成等有关知识,对于综合能

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出题形式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

实验题和计算题等.

四、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知识是中考重点考查知识之一,分数值

约占总分的5-7%,考查的内容是:功的概念;功的原理;机械效率

和功率,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是比较

综合性的知识,出题形式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简单机械约占总分的3〜4%,考查的内容是杠杆、滑轮等简单机

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其中杠杆的五要素及平衡条件、力臂的正

确画法,滑轮、滑轮组的绕法等是中考的热点,主要以填空题、选择

题、作图题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机械能知识约占中考总分的1-2队重点考查的内容是:动能、

势能的概念;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和势能

相互转化等.出题形式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

卬号复习大纲导航

1.知道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和应用,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并能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正确进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

4.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及惯性现象;知道二力平衡的

条件及会运用二力平衡进行受力分析.

5.知道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6.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会作物体的重力的图示

(或示意图).

7.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其大小因素,了解生活、生产中利

用和防止摩擦力的实例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8.知道杠杆及其五要素的含义,会画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杠

杆的类型及其应用;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会根据需

要选择简单的滑轮组.

9.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

式;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10.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知道在

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11.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阿基米

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

沉原理.

12.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

13.知道有用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理解功率的概念;

14.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

I%卬音复习要后精由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质量和密度

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是m.长度单位还有千

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im)>纳米(nm).

(2)单位换算关系:

1km=10m1in=10dm

1din=10cm1cm=1()inin

1mm=1()3R】】1|xm=103nm

(3)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4)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观察它的测量范围一量程,以便确定它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②观察它的分度值,方便读数.

③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图所示.

「npni川1|111[“11|1111111甲1111111|1111『11|11,川中1111111]川]11”11111111|1111

\123V56789lOcjn

④测量时,刻度尺要摆放正确,沿着被测长度放尺,刻线紧贴被测物.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歪斜.

⑥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5)误差:

①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人、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环境的温度和湿

度.

③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清除.误差不是错误,错

误是主观造成的,是可以避免、清除的.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单位还有小

时(h)>分(min)等.

(2)单位换算关系:

lh=60minlmin=60s

(3)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秒表

(4)计时标准:

①很久以前,人们根据自然现象确定年、月、日等时间概念.

②后来又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设计制造各种时钟.

③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确定,钠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

间为1s.

3.特殊测量方法:

(1)化曲为直:把一弹性不大的细线重合在被测曲线上,在细线上标

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再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线两记号间的

长度即可.

(2)辅助法: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的原理进行测量.例如:测圆

锥的高、乒乓球直径、硬币直径等长度,往往用刻度尺和三角板组合

起来进行测量.

考点2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

没有的.

2.运动和静止: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①参照物不是不动的,而是假定不动.

②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③参照物可以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平常

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3)相对静止

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

彼此相对静止.

3.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

动得越快.

(2)速度定义及公式:

①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速度公式:V=-,5——路程,/——时间,V——速度,公式中S、

t

八V是对同一运动物体同一段路程或时间而言的.

③变形公式:S=匕t=)

tV

(3)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常

用km/h•

Im/s=3.6km/h

4.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I曲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③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不变的,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

5.平均速度:

(1)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工

t

(3)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或时间)内的

运动情况.

考点3质量和密度

1.质量

(1)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

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单位: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还有克(g)、

毫克(mg)、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t=101kglkg=103kgIg=lO'mg

(3)质量的测量: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4)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称量前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

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②称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用镜子向右盘里加减祛码,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③读数时一,右盘里的祛码质量和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是左盘中

物体的质量.

(5)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②不能用手接触祛码,不能把祛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2.密度:

(1)密度的概念:

①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P表示.

②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a.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同种物质来说(状态不变),密度

是不变的.

b.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c.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等

无关.

(2)密度公式和单位:

①密度公式:P4

②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kg/m:常用的还有g/cm'kg/d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g/cm:-1kg/dmJ10:ikg/m:i

③密度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

研究中需要了解、掌握物质的密度.必须学会使用密度表.

3.密度的应用:

(1)求质量:m^pV

(2)求体积:V/

P

(3)鉴别物质:°与

4.密度的测量:

(1)量筒的使用:

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水银除外),如图所示.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

①实验原理p弋

②固体密度的测定:

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b.向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c.将固体放人量筒里的水中使其浸没,测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V2~

③液体密度的测定:

a.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Hi,;

b.倒入一部分液体于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

c.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n)2;

d.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生产

5.物态变化与物质体积:

(1)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除外),从液态变为气

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2)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

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课时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2力、弹力和重力、运动和力、摩擦力

考点1力、弹力和重力

1.力的作用: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是指物体运动快慢(即速度大小)发

生了改变;二是指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②“可以”不是“一定”,物体受力,其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

(3)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

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反之,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

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二者都发生了改变.

(1)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叫做力的

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_______

要素的方法.(如右图所示)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一I—

用点(在受力物体上),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这个物体也

受到了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2)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⑶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

4.弹力:

(1)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

的这种特性叫弹性.

(2)塑性: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塑

性.

(3)弹力:

①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

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②日常生活中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压力等其实都是弹力.

③弹力的大小与组成物体的材料和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

力越大,但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4)弹簧测力计:

①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弹簧测

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b.弹簧的长度=弹簧的原长一伸长.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弹簧就会损坏.

③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组成.

(如图所示)

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a.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b.注意

进行校正调零.c.拉动时要避免与外壳摩擦.d.读数时,视线要与

刻度盘垂直.

5.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

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①地球附近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的大小:

①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②实验表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是9.

8N/kg,即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③重力的计算公式:G=mg.注意统一单位,m---kg,G-----N.(粗

略计算时g取10N/kg)

(4)重力的方向:

①竖直方向.

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方向实质是指向地心的.

④根据重力的方向可以制成重垂线和水平仪.

(5)重力的作用点:

①重心: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物体的

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②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对于材料

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

考点2运动和力

1.物体的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⑵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②惯性是物体的特性: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b.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

其他外界因素如速度大小等无关.

c.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力则是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其本质不一样.

d.惯性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应正确认

识与惯性有关的现象及其产生的物理过程,利用惯性现象为我们的生

产和生活服务,防止它给我们造成危害.

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

①一个物体同时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二

力平衡.

②二力平衡条件:

a.这两个力必须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

d.这两个力必须方向相反.

上述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这样的两个力就是一对

平衡力.

③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考点3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

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

(2)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

3.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摩

擦.

(2)滑动摩擦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接触面上做匀

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测量原理: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滚动摩擦: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6.静摩擦:

(1)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有关,在数值上等于物体

所受外力的大小.

(2)最大静摩擦.

7.增大有益摩擦与减小有害摩擦:

(1)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现象的存在.有的对人们有益,有

的对人们有害.

(2)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把滑动变为滚动;

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

课时作业

完成本课时作业.

3压强和浮力

考点1压强

1.压强:

(1)压力:

①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②压力产生条件: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并且接触面之间相互挤

压.压力其实是一种弹力.

③压力的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压面.

④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即

F=G.

(2)压强:

①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压强:

a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

b.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压力越大,受力面积

越小,压强越大.

③压强公式:吟

a.此公式为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

b.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F-“N”,S-"m2”,p-“Pa”.

压强单位还有千帕(kPa)、兆帕(MPa),IkPa=103Pa,IMPa=

103kPa.

⑶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b.b.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c.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②减小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c.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2.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由于液体有重力,因此对容器底有压强;由于液体能流动,因

此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②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如图

所示,当探头的薄膜受压强作用时一,CZ型管两侧

液面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薄膜所受压

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薄膜受到的压强越大.

③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

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c.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一,液体密度越大,压

强越大.

(2)连通器:

①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②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的水(或其他液体)不流动时,各容

器中的水面(或液面)总保持相平.如图所示.

③连通器的应用:a.茶壶.b.锅炉水位计.c.过路涵洞.d.自来水管.e.

船闸.

3.大气压:

⑴大气压:由于空气能流动,我们周围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

⑵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压强.

(3)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①马德堡半球实验;

②“瓶吞蛋”实验:火熄灭后,剥壳熟鸡蛋掉人瓶里;

③“覆杯”实验:纸片能托住水.如图所示.

⑷大气压的特点: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逐渐减小.

⑸大气压的测量:

①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

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

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②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为

p0=l.013x105Pa.

③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天气的变化也会

影响大气压.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约lOOPa.

④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a.水银气压计:测量准确,不便携带.

b.金属盒气压计:测量不太准确,携带方便.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①流体:气体、液体都可以流动,是流体.

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流体流动时,流速越大的位置其压

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其压强越大.

⑵飞机的升力:

飞机飞行时,机翼的形状决定了

机翼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流速是不同的.如图所示机翼周围空气的流

向.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上方的

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行走较长的距离,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

快,压强变小;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这

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考点2浮力

1.浮力的大小: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的

物体受到的上、下表面压力差.

(2)浮力测量方法: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出物体重G,再用

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重力G1,测力计两次示数之差就

是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G-G'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

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G液=夕液丫排g

2.物体的浮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②浸没于液体里的物体,

当物时,上浮;当F^G物时,悬浮;当F浮〈G物时,下沉.

当物体上浮至漂浮时,F浮=6物

(2)浮力的应用:

①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

积增大,从而增大浮力,使它能够浮在水面上.轮船装满货物时(即

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叫做排水量.若已知轮船的排水量和自重,就

可以算出它的最大载货量.因为轮船装有货物时一,共受三个力的作用:

G船、G货、F浮,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浮=G船+G货,则G货=F浮—G船,

而F浮=6排=m排g(m排为排开水的质量),由此可以算出轮船的最大载

货量.

②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潜水艇所

受浮力不变,它是靠充放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了G与F浮

之间的关系,当GVF浮时,它上浮;当G=F浮时,它悬浮;当G>

F浮时,它下潜.

③气球和飞艇:气囊内充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通过改变气囊

里气体的体积来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升降.

④密度计•:(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是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

的条件来测量的.由于密度计的重力是一定的,漂浮在液面时,所受

浮力等于它的重力,但由于不同液体密度不同,因此F排有所不同,

越往下密度值越大.

课时作业

完成本课时作业

4功和功率、机械能、简单机械、机械效率

考点1功和功率

1.功

(1)功的公式: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

积叫做功.

功=力X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公式:股Fs

(2)功的含义: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做功的多少表示物

体动能、势能增加(或减少)的多少,所以功的单位与能的单位一样,

都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功率的公式:功率=告,即6上

时间t

(4)功率的单位: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工程技术上还用千瓦(kW).IkW=103W

考点2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一是物体的质量,二是物体运动的速

度.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

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一是物体的质量,二是物体被举的

高度.

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被举的高度

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

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一是物体的倔强系数,二是弹性

形变的程度

倔强系数相同的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弹性

形变相同的物体,倔强系数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4.机械能: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

能量,势能是存储的能量.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

变.也就是动能减少多少,势能必增加多少;势能减少多少,动能必增

加多少.

考点3简单机械

1.杠杆:

(1)与杠杆有关的几个概念.

①杠杆:杠杆无形状限制,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直可曲,可

方可圆.

②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常用0点表示.

③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表示.

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

⑤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表示.

⑥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常用表示.

(2)杠杆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

该杠杆已平衡.

②杠杆的平衡条件:FU=F2L

a.满足上述条件,杠杆才能平衡;杠杆已平衡,上述条件一定满

b.杠杆平衡时,R、Fz、(四个量中,任意知道三个量,可求

第四个量.

③杠杆转动方向判断:

a.当R4WF2/2时.,杠杆平衡被破坏.

b.当FM>F2/2时一,杠杆沿B方向转动.

c.当F*<F24时.,杠杆沿Fz方向转动.

(3)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优点:省力.缺点: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优点:省距离.缺点:费力.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其它简单机械:

(1)滑轮:包括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①定滑轮:使用时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a.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如图甲所示.

ZZ/Z/ZZZ

9

B居

图甲

b.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使用时随物体一起移动.

a.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如图乙所

示.

支点:在滑轮的边缘上.

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

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b.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装置.如图

所示.

a.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

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b.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考点4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显然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用W总表示.

即w,s=w有+w额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实质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用〃表示.

n%=%

%%+w额

由于使用机械时总会伴随着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

于100%.

5.斜面的机械效率:沿斜面拉物体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设斜面长为/,斜面

高为〃,物重为。拉力为凡物体

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了,则:

有=(小=可

II&=Fl17=

课时作业

完成本课时作业.

5力学综合

">卬音专题绵台运用

一、力学内综合

1.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关系G=mg

(2)所受重力与压力的关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接

触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3)液体密度与液体压强的关系p=pgh

(4)液体密度与浮力的关系F=QgV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物体受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浮力中可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产生一种能量一一弹性势能

(3)压力的效果一一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都是由物体的重

力而产生的.

3.液体压强与浮力: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厂浮=「液/g和液体压强公式夕=「例联立求解,

物体放入液体中或从液体中拿出来,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凡孚二「液「排

g求出V排,然后由r探=S7?'求出变化的深度为',最后由p=02g求

变化的压强.

4.功和能:

水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功,先运用『二劭求出水的重力势能

的大小,然后运用能量转化的知识求水轮机获得的功率.

二、力学与其他专题的综合

1.力与电:

(1)将简单机械与电路组合,用电表指示水位的高低或力的作用

大小等.

(2)将电功与机械功建立等量关系进行计算.

2.力与热:将机械能与内能建立等量关系进行计算

3.力与能源:将机械能与能源问题结合

三、力学综合能力检测

完成本课时作业.

专题三热学

号!卬堂品题制态AffL

热学包括两部分,一是物态变化,二是热和能.

一、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常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结合,

分数值约占总分的2%.

在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中,摄氏温度的记法、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是命题的热点;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的汽化和液化

及特点,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对生活实际相联系

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考题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形式出现,

图象主要是要会识别物态变化图象.

二、热和能这部分内容是中考重点考查知识之一,分数值约占总分的

5%〜8%.

关于热和能重点考查的内容有: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内能;做功

和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

热值;能量守恒定律.其中热点是:对扩散现象的理解;比热容的理

解,热量计算;做功和热传递.出题主要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计

算题、创新探究题、联系实际的简答题.

近年来常与电功、机械功结合考查.

三“小育复习大纲导航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温度计测量

温度.

2.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熔化和凝固

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和

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

蒸发可以致冷.

4.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知道自然界中

水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

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的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

的观点进行解释.

6.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7.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能用比热容

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

的热量计算.

8.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燃料的热值和热能的效率.

9.知道能量不会消失,只会以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小参复习苴点精讲

1物态变化

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及单位: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

位是摄氏度(°C).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把在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和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

等份叫做1摄氏度.

2.温度计:

(1)田•泽•涮I扇■物体潟庶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⑶种类:按用途分:实验用温度计;家用温度计一一寒暑表;医用温度

计一一体温计等.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

计等.

3.温度计的使用:

⑴使用前做到“一看二认”:

一是要看清它的量程;二是要认清它的分度值.

⑵使用时做到“三要”: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