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S-32K-39五、选择题(共20分)21-34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贴春联 B.包粽子 C.画彩蛋 D.酿米酒【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贴春联过程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包粽子过程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画彩蛋过程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酿米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元素 B.碳元素 C.氢元素 D.氮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选D。3.下列建材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泥 B.环保涂料 C.复合木材 D.铜制电线【答案】D【解析】【分析】水泥是由石灰石和黏土作原料烧制而成硅酸盐材料,属于混合物;环保涂料是经过化工合成的有机化工产品,属于混合物;复合木材是由聚氯乙烯加工而成,属于混合物;铜制电线是由铜加工而成,铜属于纯净物。【详解】A.根据分析,水泥为混合物,故A错误;B.根据分析,环保涂料为混合物,故B错误;C.根据分析,复合木材混合物,故C错误;D.根据分析,铜质电线为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是由单一物质组成。4.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C.+3 D.+4【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N2O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x×2+(-2)=0,得x=+1价;故选A。5.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 B.密度 C.硬度 D.可燃性【答案】D【解析】【详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D。6.Na2SO4中的原子团名称是A.硫酸根 B.碳酸根 C.硝酸根 D.氢氧根【答案】A【解析】【分析】硫酸钠中含有两种离子,Na+离子和离子,其中硫酸根离子属于原子团。【详解】A选项为硫酸根,符合题意;B.碳酸根为,不符合题意;C.硝酸根为,不符合题意;D.氢氧根为OH-,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在学习中应该熟记: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铵根等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7.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A.沉降颗粒物 B.吸附悬浮物 C.杀菌消毒 D.提高口感【答案】C【解析】【详解】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选:C。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 B.倾倒液体 C.蒸发浓缩 D.量取液体【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错误;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一倒、二向、三紧挨”,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两口紧挨,B错误;蒸发时要有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C正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基本错作9.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 B.石灰水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饮料中含碳酸,呈弱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错误;B.石灰水含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错误;D.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10.物质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A.氧气:高能燃料 B.稀有气体:多用途电光源C.二氧化碳:灭火剂 D.金刚石:切割玻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但不是燃料,故选项错误;B.稀有气体电激发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点光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剂,故选项正确;D.金刚石是自然界天然纯在最硬的物质,常用于玻璃切割,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1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2H2O22H2+O2C.CH4+2O2CO2+2H2O D.Mg+CO2MgO+C【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符合客观事实,A选项和B选项都不符合客观事实,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选项的方程式,没有配平。【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两分子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两分子的氢气和一分子的氧气,,没加气体生成符号,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选项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合题意;D.方程式的书写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左右两边原子的种类相同,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要相同。D选项中氧原子左右两边不等,不守恒,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气体生成符号和沉淀符号是否注明。12.下列关于2mol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32克 B.含有4g氧元素C.含有2mol硫原子 D.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2molSO2中的质量为:2mol×(32+16×2)g/mol=128g,选项A错误;B.2molSO2中的质量为128g,所以2molSO2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选项B错误;C.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则2molSO2中含有2mol×1=2mol硫原子,选项C正确;D.1mol任何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则2molSO2中含有2×6.02×1023个分子,选项D错误。故选:C。13.若用和分别表示氢、氧元素的原子,表示为水分子,以下对分子原子的理解正确的是A.水分子可以分解B.不同原子的大小可以随意表示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结合而成D.反应前后氢、氧原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水的化学性质,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可以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详解】A.根据分析,A选项正确;B.不同原子的大小有所不同,例如,氧原子的半径比氢原子的半径大,所以不同原子的大小不能随意表示,B选项错误;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故C选项错误;D.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但是氢原子、氧原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选项错误。故选A。14.将8克固体粉末进行如下实验:对于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判断正确的是A.原固体是纯净物 B.溶液I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C.剩余的2g固体一定是纯净物 D.溶液II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将8克固体粉末投入1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4克固体,说明10克水中最多溶解4g可溶性物质,再将这4克固体投入1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2克固体,说明有2g固体物质不溶于水,即原物质是混合物,选项A错误;B.溶液I中还有4g固体没有溶解,这4g固体加入10g水又能溶解2g固体,说明溶液I一定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剩余的2g固体是不溶性物质,但不一定是纯净物,选项C错误;D.溶液II中还有2g固体未溶解,溶液可能是这未溶解的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选项D错误。故选:B。35-37题有1-2个正确选项15.单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一般是氧化物 B.一定比在空气中更加剧烈C.反应发生均需要点燃或加热 D.产物在常温下一定是气体或固体【答案】AB【解析】【详解】A.单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时,反应物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气中的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那么生成物中的一定也是两种元素,一种元素是氧,所以说产物一般的是氧化物,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B.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纯氧中低,所以单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时一定比在空气中更加剧烈,B选项符合题意;C.自燃时不需要点燃或加热,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产物为水,水在常温下是液态,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16.关于“化合物”判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 B.分解反应的反应物是化合物C.化合反应的产物是化合物 D.分解反应的产物是化合物【答案】BC【解析】【详解】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选项A错误;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其反应物是化合物,选项B正确;C.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生成武只有一种,不然是化合物,选项C正确;D.分解反应的产物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选项D错误。故选:BC。17.某温度时,一定质量的固体M(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B.降温,一定有固体M析出C.该温度时,M形成的溶液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该温度时,溶解等质量的M,形成甲溶液时所需水量最少【答案】CD【解析】【分析】物质的溶解度有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给一份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溶质固体析出。一定温度下固体M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固体M,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最大的,所以当溶解等质量的固体M时,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要的水最少。一定温度下溶解M达饱和的溶液,虽然不能再溶解M,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的溶质。【详解】A.一定温度下甲溶液不能再溶解固体M,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固体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时降低温度不会有固体析出,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C.温度一定时,某溶质形成的溶液中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D.一定温度下溶解等质量的M形成饱和溶液时质量分数最大,即水的量最少,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六、简答题(共30分)18.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1)自然界中有很多含“碳”的物质。其中金刚石属于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它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_。(2)含碳的矿石燃料,燃烧后均有CO2产生,大气中CO2含量过多的后果是______,目前替代含碳的矿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可以有______。(3)海水可以溶解吸收一部分的CO2,写出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将CO2转化为固体含碳化合物,称之为“固碳”,写出一种“固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4)中国科学家将CO2转变成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转变的过程中,你认为还需要的原料可能是______。【答案】(1)①.单质②.石墨、C60等(2)①.引起温室效应②.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3)①.CO2+H2O=H2CO3②.CO2+Ca(OH)2=CaCO3↓+H2O(4)水【解析】【小问1详解】同种元素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之间互称同素异形体。由碳元素组成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小问2详解】含碳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目前替代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小问3详解】海水中的水和溶进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含碳化合物称之为固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这是一种固碳方法,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小问4详解】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原子种类相同,同种原子左右两边一定个数也相同。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过程中,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而且氧原子也比较少,所以还需要的原料可能是水。【点睛】很多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存在着同素异形现象。例如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氧元素单质有氧气、臭氧,磷有红磷、白磷。注意:同素异形体单质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19.阅读下列溶解度曲线,并回答有关问题:(1)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氢氧化钙的溶解的曲线”未呈现在“a图”中的原因是______。(2)20℃时,11g硝酸钾投入到10g水中,形成的是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不断溶解,当温度升高到______℃以上时,固体全部溶解。(3)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是______,若将CO2通入海水中吸收,应通入______(选填“深”或“浅”)海中。(4)实验室回收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得到硝酸钾固体,操作的方法是______。【答案】(1)①.80g②.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用该图不能明确呈现(2)①.饱和②.60(3)①.随压强增加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深(4)降温结晶【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根据a图可看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0g,结合c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氢氧化钙相对较小,用a图不能明确呈现其变化规律;小问2详解】由a图可看出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0g,即是10g水中最多溶解3g硝酸钾,所以此时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随着温度升高,固体不断溶解,恰好完全溶解时,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溶解度为110g,结合图示6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所以当温度达到60℃时,硝酸钾完全溶解(忽略水分蒸发);【小问3详解】由图b可看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由图d可看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二氧化碳通过海水吸收,通入位置越深,温度越低压强越大,所以应通入深海进行吸收;【小问4详解】由图a可看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回收硝酸钾应用降温结晶法进行回收硝酸钾晶体。【点睛】20.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1)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要制得0.96g氧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应有______mol。(2)实验过程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为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事先称量滤纸、二氧化锰的质量,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如下。过滤时,需要用蒸馏水不断冲洗滤渣和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连带滤纸一起称量的优点是______。【答案】(1)①.②.0.02(2)①.催化②.完全除去氯化钾③.减小误差,实验准确【解析】【小问1详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故参加反应的氯酸钾应有0.02mol。【小问2详解】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过滤时,需要用蒸馏水不断冲洗滤渣和滤纸,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冲洗干净滤纸上残留的氯化钾,即完全除去氯化钾;连带滤纸一起称量减小二氧化锰的损失,即减小误差,实验更准确。21.将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表是两种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方法。实验内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炭粉还原氧化铜反应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为______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①实验开始:先通CO;进行______操作,确认排尽空气后,点燃C处酒精灯。②实验进行:点燃A处酒精灯,加热氧化铜;③实验停止:先撤走______(选填“A”或“C”)处酒精灯,继续通入CO待冷却后停止通气。结束实验①实验开始:点燃酒精灯,加热固体;②实验停止:待固体明显变色后,停止实验。“停止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实验结论反思该实验说明CO具有_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实验停止时,还要继续通CO的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固体中还有一些黑色固体,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条理由即可)【答案】①.CO+CuOCu+CO2②.C+2CuO2Cu+CO2③.红④.检验CO纯度⑤.A⑥.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⑦.还原性⑧.防止灼热的铜再被氧化⑨.该反应中涉及的固体有铜、氧化铜、碳,碳和氧化铜是黑色的,所以黑色固体可能是碳也可能是氧化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