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哈尔滨师大附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哈尔滨师大附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哈尔滨师大附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哈尔滨师大附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哈尔滨师大附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哈尔滨师大附中高考历史必刷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7年8月14日,《申报》在《上海大炮声又响了矣》的时评中指出:“从卢案发生以来,我们抱定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本旨,与彼周旋。岂知,我们退一寸,他们便进一尺,遂使我们到退无退路的地步。”据此可知,这一时评A.批评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 B.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指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认为日本侵华始于“卢案”2.1969年冬,联邦德国领导人勃兰特主动提出“新东方政策”,主要包括承认欧洲各国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反映出A.冷战的中心将发生转移 B.西德积极谋求政治影响力C.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发展 D.东西欧间的矛盾得以化解3.下列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③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20世纪初,梁启超倡议“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由此掀起了“史界革命”。梁启超提出这一主张主要源于①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②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③西学传入的不断影响④统治阶级的极力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6.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了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国、苏联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7.《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A.《诗经》B.《春秋》C.《礼记》D.《四书集注》8.在我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如下图,而宋以后的墓葬则几乎绝迹。这主要是由于A.西北战乱的频繁B.民族矛盾的尖锐C.瓷器制造的繁荣D.丝绸之路的兴盛9.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10.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提出了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1.英国著名法学家白芝浩在评价17世纪英国革命时指出:“如果没有受到宗教理论的推动的话,单单政治原因在当时是不足以激发人们对国王进行这样一种反抗的。”这表明A.欧洲天主教成为英国革命的旗帜B.英国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点C.专制王权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D.宗教因素是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12.宋代诗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代天启《吴兴备志》说:“湖丝遍布天下,而湖民身无一缕”。清代学者杨屾在《豳风广义·序》里提到“不耕者祭无盛,不蚕者衣无帛”,蚕桑品“为衣被之源”。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地方县志不具普遍性缺乏研究价值B.杨岫忽视了丝不是百姓主要的衣着材料C.宋词以浪漫著称,其内容不足为信D.棉纺织业发展导致湖州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3.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应当始于()A.秦始皇 B.汉武帝C.唐太宗 D.康熙帝14.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A.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 B.树立统治者的个人权威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 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15.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A.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C.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16.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孙中山17.“六部之上,更无领袖,而天子总其成”。这种机构设置始于A.秦朝 B.唐朝C.元朝 D.明朝18.西晋文人傅咸曾作赋贊美一物“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此物A.在《韩非子》中曾有所提及 B.经阿拉伯人传往欧洲C.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D.为远洋航行提供条件19.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A.保证了科举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B.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C.推动了明代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D.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尚学风气形成2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时期流行词汇15、16世纪新航路、新教17、18世纪革命、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A.工业家、社会主义B.理性、危机C.进化论、浪漫主义D.垄断、罢工21.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这组数据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2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83.9农业总产值483.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387.9A.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B.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迅速成就巨大C.农业得以发展但其在济权重大幅下降 D.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推进顺利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诞生了形式多样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下列项中,说法正确的有①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②欧盟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③亚太经合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相对松散④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3.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汉字A.由史官或巫创造 B.是口传的文字C.由仓颉创造 D.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24.晚清时期,“个人主义”一词随西学东渐的浪潮而入中国,时人“多引以为诟”。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发见”却大行其道,广为流传。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B.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C.促使启蒙思想在华兴起D.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巩固25.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26.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的落后27.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过两种主要做法:一是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二是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影响上述两种不同“历史认识”的主要因素是A.资料来源 B.研究方法 C.史学观念 D.作者立场28.罗马共和国末期法律规定,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妻子保留其所有权,婚姻解除后,丈夫有向妻子返还嫁资的义务。据此可知当时罗马法A.注重男女平等B.缺乏契约精神C.忽视社会民情D.重视私产保护29.古代史学家认为记录的真相不受权贵威迫而秉笔直书,是史学家崇高的情操。后世史家称之为A.史才 B.史学 C.史识 D.史德30.“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它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喷涌激发、大放异彩的光辉时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过5次大的侵略战争,虽然每次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每次都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抗暴精神,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中国要战胜自己的对手,不但要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勇敢拼搏,而且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爱国思想还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民权观念的传播,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郑观应等发出通下情、开议院的议论开始,到戊戌时期发展成声势浩大的要求“伸民权”的变法运动,从1900年孙中山惠州起义,一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中国资产阶级在挽救民族命运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英雄行为,并不比欧洲资产阶级逊色。——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材料二——摘编自刘世英《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爱国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32.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1)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为此,他提出了哪些主张?(2)请写出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又是什么?(3)归纳上述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这种共性可说明什么问题?33.阅读下列材料:出兵中东,武力制止伊拉克的对外扩张,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美国以“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为名,组织由39个国家参加的联军,实施了海湾战争。美国政府及军方进行了科学的战争指导,比较顺利地解决了控制战局、统一指挥和协调联军的作战行动、快速部署部队到战区、克服高温沙漠环境对作战的不利影响等几个难点问题,为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摘编自李成刚《海湾战争中美国如何把握制胜关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获胜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对美国及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卢沟桥事变以后,“我们抱定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本旨”,一退再退,“遂使我们到退无退路的地步”,这一时评批评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不满于对日妥协,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B项错误;1937年8月,抗日战争处于防御阶段而不是相持阶段,C项错误;材料并未明确日本侵华始于“卢案”,D项错误。2、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等信息可以看出,西德在经济实力扩大的基础上,提出有别于当时美苏“冷战”的政策,以此谋求政治影响力,故答案为B项;冷战的中心仍然在欧洲,没有转移,排除A项;“新东方政策”与欧洲统一大市场没有关系,排除C项;D项中的“得以化解”说法绝对,排除。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除了障碍;《独立宣言》充满着革命精神,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基;《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三项法案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②③④符合题意。C正确;美国《独立宣言》中并没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内容,①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4、B【解析】

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深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为了救亡图存,在西学传入的不断影响下梁启超提倡“史界革命”,①③符合题意;“史界革命”是社会精英救亡图存的需要,不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史界革命”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和D。故选B。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打消了对中国和共产主义持有敌对情绪的有些领导人的顾虑,这符合“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的信息,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缅甸会谈时提出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这是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详解】6、C【解析】材料中的“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点睛:不结盟运动最初成立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不结盟运动斗争内容的转变,也是当时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7、D【解析】试题解析:从材料中“汉明帝”“太学”“研讨儒学经典”可分析出讲学的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朱熹的,与时间不符,故选D。其它各项都是战国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8、D【解析】

依据材料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而宋以后的墓葬几乎绝迹,联系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兴盛,而这些墓葬塑像正是丝路繁荣的表现,选项D正确;材料未涉及西北战乱的信息,而是强调隋唐时期丝路的兴盛,选项A排除;隋唐时期实行羁縻政策,民族矛盾相对缓和,选项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出土文物的特点,非制瓷技术,选项C脱离材料主旨,排除。9、C【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1929到1933年大危机时期,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读人数的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众急需找到精神慰籍,C项正确;成年人读书报增多,不能说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A项错误;材料只有读书报人数增多,并无相关产业受益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出版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信息,D项错误。10、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的社会状况,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C正确;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当中没有民主主义的说法,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三民主义的内容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1、B【解析】

由材料“如果没有受到宗教理论的推动的话,单单政治原因在当时是不足以激发人们对国王进行这样一种反抗的”可知,宗教与政治相结合共同推动了英国革命的发生,这说明英国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点,故选B;英国在16世纪就已开始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故天主教不可能是英国革命的旗帜,排除A;材料并未说明议会与王权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不可调和,那么英国就不会建立君主立宪制,故排除C;材料重在强调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仅仅强调宗教的作用,排除D。12、B【解析】

材料中的“湖丝遍布天下,而湖民身无一缕”“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等信息,都说明丝织品价格高,不是普通百姓消费的物品,所以杨山山“蚕桑品为衣被之源”的提法忽视了丝织物在封建社会并不是寻常百姓主要的衣着材料,故答案为B项;地方县志也有研究价值,排除A项;诗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治经济情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湖州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排除D项。13、B【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丞相以下三公九卿为外朝。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14、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罗马重视本国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纪念,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国家观念,故D项正确;神权统治是欧洲进入中世纪后确立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统治者,排除B项;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属于直接目的,排除C项。故选D。15、C【解析】

据材料“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秩序确立,为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C正确;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中保留了“君主”,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应该是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开始,B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D说法错误。16、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出现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故选B项;林则徐不是最早提出该主张的人物,排除A;李鸿章属于洋务派,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践者,C排除;孙中山属于革命派,主张是民主共和,D排除。故选B。17、D【解析】

天子直接管辖六部,这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出现的情况,选项D正确;秦朝没有六部,排除A;唐朝和元朝的六部隶属于丞相,排除B、C。18、B【解析】

从“章蕴藻,实好斯文”可以看出,此物与书写文章有关,结合所学可知,造纸术在汉代就已经发明,因此此物是造纸术,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往欧洲,故B符合题意;《韩非子》是战国韩非子的作品,不可能提及造纸术,排除A;C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用指南针,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不可能被西晋文人赞美,排除D。19、B【解析】

明代科举实行分地区录取的措施,主要是由于当时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这一做法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故选B项;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人才人员相对平衡,并不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排除A;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C;D项内容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B。20、A【解析】

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A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兴起,故B项排除;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期,故C项排除;垄断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排除。【点睛】“19世纪中期”是关键时间信息。21、D【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时间“1952、1957年”可知,处于一五计划时期,表格数据工农业均得到发展,说明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推进顺利,故D正确;A项错在“全面”,应排除;B项错在“迅速”,应排除;依据题干表格中农业总产值的数据可知,农业呈现增长态势,排除C。故选D项。2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故①正确;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故②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相对松散,故③正确;不结盟运动不是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故④错误。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23、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文字应是我们先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发明、不断创造、不断积累,而到了某个时期,由史官或哲人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后,便产生了系统的较为成熟的文字。因此选D。考点:中国古代文化【详解】24、B【解析】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迪了中国民众的觉悟,从而这一时期“个人的解放”和“个人的发见”大行其道,广为流传。故答案为B项。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未导致个人主义思潮泛滥,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介绍了西方的启蒙思想,排除C项;当时中国没有建立民主制度,新文化运动与巩固民主制度无关,排除D项。25、C【解析】

根据材料汉水流域的文化遗址具有”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说明此时周朝的文化对于周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推动西周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分封制的推行,故C选项正确;材料中主旨是周朝文化对于周边的影响,而宗法制度主要是解决贵族内部的矛盾,对于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作用不明显,因此A选项错误;战争往往带有破坏性,它与文化的交流关系并不明显,故B选项错误;礼乐制度主要是维系统治阶级的等级秩序,而非将周朝的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故D选项错误。26、B【解析】

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以看出,此时俄国的内河航运依然靠风力和人力。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19世纪中期的俄国工业发展依然落后,故B正确;农奴的悲惨生活、农奴制度的落后、内河航运的落后不符合“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故ACD错误。27、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学研究方法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题中的意思是对待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虽说只是时间不同,但第一种属于阶级斗争的革命史观,第二种属于文明联系的全球史观,所以正确的因素是C项的史学观念。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史学观念28、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丈夫只获得对嫁资的使用和收益权,并不享有所有权,婚姻解除后,妻子结婚带来的嫁资不再是她对丈夫的赠与,这说明当时罗马法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男女平等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契约”问题;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罗马法忽视社会民情。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9、D【解析】

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谓的“辞章之学”。作为一个史学家必须善于用文字来叙述、论证史实。史学,是指学识,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史德,主要指史学家本人的品德,即清人章学诚所谓的“心术”,也即是指史家追求历史真实的正直品德。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的传统。作为一个真正的史学家是应必备的品德,就是要忠实于历史,实事求是,不作伪史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干主张的秉笔直书符合史德内容,D正确,排除A、B、C。30、C【解析】同治光绪至宣统时期,一方面由于外来的侵略,外来文化广泛传入,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中国近代化开展,即由于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导致了题干现象的发生。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原因。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反抗外来侵略;由忠君到限制君主权力、推翻君主统治;学习西方。原因: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战败,意识到自身的落后;西学东渐,民权观念的传播;清政府腐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表现:坚持党的领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维护国家尊严意义;加快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每次都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抗暴精神,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来看,表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特点;依据材料“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来看,出现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依据材料“到戊戌时期发展成声势浩大的要求伸民权的变法运动”来看,出现了由忠君到限制君主权力、推翻君主统治的变化。原因:依据材料“近代中国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来看,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因此出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战败,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清政府腐败,还有西学东渐的影响,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依据材料“民权观念的传播”来看,随着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