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勞動力供給第1節
勞動力供給的含義1.1勞動力供給的基本概念從質的角度定義:勞動力的供給主體在一定的勞動條件下自願對存在於主體之中的勞動力使用權出讓;從量的角度定義:指一個經濟體在某一段時間中可以獲得的勞動者願意提供的勞動能力的總和。
要點1.個體決策2.主體願意3.時間要素1.2勞動力供給假設勞動力供給主體的目標假設追求效用極大化為主要目標市場環境的假設關於勞動力品質的假設第2節人口與勞動力供給2.1人口結構的變化與勞動力
1997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的勞動就業狀況1994年美國成年人口的勞動就業狀況(萬人)1995年中國成年人口的勞動就業狀況(萬人)2.2人口結構的變化與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參與率(簡稱勞參率)反映一定範圍內的人口參與市場性勞動的程度,是研究就業狀態的重要指標總人口勞動參與率=
勞動力人口/總人口X100%法定勞動年齡人口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人口/法定勞動年齡人口×100%年齡別(性別)勞動參與率=某年齡(性別)勞動力人口/與分子同範圍人口X100%人口的變化與勞動參與率
人口的變化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變化所引起的。勞動力人口的變化由一定範圍的人口和勞動參與率的變化所決定。在較短的時期內勞動參與率的變化較活躍。它更易受到政府政策、社會意識、經濟狀況的影響而變化。
勞動參與率的時間序列變化
受人口結構變化的左右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受教育程度結構
受社會學性質的因素和經濟學性質的因素的影響婚育、家庭形態、家務勞動的負擔、健康狀況、就業觀念、工資與資產狀況、稅制與社會保障制度、雇傭習慣日本的總人口、15歲以上人口、勞動力人口對前一年的增長率分性別的勞動力參與率的週期性變化勞動力參與率的週期性變化1950—1994年美國分性別勞動力參與率不同年齡段男女別勞動力參與率20世紀中晚期美、英等國女性不同年齡段的勞動力參與率1990年中國不同年齡段的男女別勞動力參與率2.3影響勞動參與率的因素
教育制度與教育供給規模工資關係與工資水準工資水準個人非勞動收入居民家庭生產率的變化.社會保障制度宏觀經濟狀況其他因素2.4經濟週期與勞動力參與率假說假說的前提條件:男性成年人的勞動參與率對經濟週期不存在靈敏的反應性,他們的流動表現為就業者與失業者角色的變化,而不是勞動力和非勞動力之間的變化。上述勞動群體是勞動力市場的一級勞動力。與之相對的是二級勞動力。二級勞動力參與率對經濟週期反應較美觀,主要由中年婦女組成。兩種假說附加性勞動力參與率假說悲觀性勞動力參與率假說第3節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供給曲線
一般勞動力供給函數S=f(X1
,X2
,X3……Xn)工資率影響下的勞動力供給函數S=f(W)
勞動力供給表勞動力供給曲線3.1勞動力供給彈性定義:勞動力供給量變動對工資率變動的反應程度定義為勞動力供給的工資彈性,簡稱勞動力供給彈性。其計算公式是勞動力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工資率變動百分比的比值。設ES為勞動力供給彈性,ΔS/S表示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Δw/w表示工資率變動的百分比,則有ES=(ΔS/S)/(Δw/w)勞動力供給彈性根據勞動力供給彈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將勞動力供給彈性分為五類(1)供給無彈性,即ES=0。(A)(2)供給有無限彈性,即ES→∞。(B)(3)單位供給彈性,即ES=1。(C)(4)供給富有彈性,即ES>1。(D)(5)供給缺乏彈性,即ES<1。(E)3.2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與勞動力供給的變動
勞動力供給量的變動第4節最佳勞動供給時間的選擇機制
4.1效用理論4.1.1效用
商品或勞務存在於消費者心目中的滿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它表示商品或勞務同消費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間的關係4.1.2效用函數4.1.3總效用與邊際效用消費者效用表總效用曲線和邊際效用曲線4.1.4基數效用理論基數效用論認為,消費者行為是要通過購買時的選擇,在貨幣的邊際效用不變的條件下,用既定的貨幣收入購買到最大效用。4.1.5序數效用理論序數效用論認為,消費者無從知道效用的數值,而只能說出自己的偏好次序。因此,不應該去假設消費者在享用商品和勞務時能夠準確地說出自己獲得了多少效用量。4.2時間的效用
如果勞動已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滿意的事,那麼,人們希望減少勞動量、減少勞動時間就是天經地義的。此時,餘暇時間可以帶來效用。如果不必支出任何補償,可以實現減少勞動的願望,大概人們會用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是,在現實中,減少勞動是要付出收入下降的代價的。對人們來說,收入也是一種效用。這樣,人們就面臨著是犧牲收入增加餘暇時間,還是增加勞動時間以提高收入的選擇。4.3收入約束線與無差異曲線收入約束線與無差異曲線收入約束線收入約束式:Y= wh收入約束線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的特徵在同一平面上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所有點之間效用相同,不同的無差異曲線效用不同。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效用越大。在同一平面上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相交。無差異曲線是一條斜率為負值,凸向原點的曲線。主體偏好不同,無差異曲線形狀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勞動收入替代餘暇的不同比率。無差異曲線的邊際替代率即與無差異曲線上任意一點相切的直線的斜率。其經濟含義是在主體保持相同效用(效用序列數不變)的條件下,增加(減少)一些餘暇時間與需要減少(增加)多少勞動收入的比。公式:MRS=⊿y/⊿h=餘暇的邊際效用收入的邊際效用邊際替代率無差異曲線上有無數個點,每一個點都表示一個閒暇與收入的組合,任何一個組合與其他組合相較,閒暇與收入之間的替代比值均不同。因此邊際替代率有無數個值,並且在曲線上從左向右表示邊際替代率遞減。邊際替代率絕對值的遞減是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的原因。主體均衡:
餘暇--收入無差異曲線說明個人的主觀願望和偏好,收入約束線反映個人的現實條件。主體均衡即在資源約束的條件下餘暇與收入的組合能使主體獲得最大效用的狀態。主體均衡的條件:W=MRS即工資率=邊際替代率主體均衡圖約束條件變化與最佳時間結構的調整1.純收入效應2.替代效應3.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4.4個人勞動供給曲線與家庭勞動力供給
4.4.1個人勞動力供給曲線4.4.2以家庭為單位的勞動力供給妻子不工作也能得到的家庭收入稱為基本收入。如果基本收入多,收入的邊際效用下降,餘暇的邊際替代率提高。
道格拉斯法則:
1.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勞動參與率越低。
2.妻子能夠得到的市場工資率越高,她的勞動力參與率越高。家庭的無差異曲線與最低工資率第5節市場勞動力供給曲線
勞動力供給曲線
(穩定勞動力市場)
(不穩定勞動力市場)(不穩定勞動力市場)第6節不同時期的勞動力分配
工作的時間的選擇如果預測未來工資會下降,人們可能會選擇現在工作,從而增加儲蓄,以備未來使用。相反,如果預測未來的雇傭條件會有所改善,則可能選擇暫時等待,不急於就業。
附加性勞動者效應第7節勞動力流量表
7.1勞動力的變化7.2流量與存量7.3勞動力流量表E:就業U:失業N:非勞動力EE+EU+EN=Et-1
UE+UU+UN=Ut-1
NE+NU+NN=Nt-1
EE+UE+NE=Et
EU+UU+NU=Ut
EN+UN+NN=Nt7.4使用流量表做政策分析失業者增加量ΔU=Ut-Ut-1也就是說,從t-1期到t期的失業增加部分是t期的失業存量減去t-1期的失業存量後的差。將這個存量分解為勞動力流量,如前所述,則有
Ut=EU+UU+NU
Ut-1=UE+UU+UN
ΔU=(EU+UU+NU)-(UE+UU+UN)整理如下:
ΔU=(EU-UE)+(NU-UN)EU增加、UE減少的現象一般都是蕭條時發生的;NU增加、UN減少的經驗性情況在繁榮恢復期。7.5轉移率從流動量和儲存量,到流動的概率,換言之對原本的存量也可以計算流動的變化概率,這被稱為轉移率(transitionprobabilities)。t-1期的就業者,在t期還是就業者的概率:PEE=EE/Et-1t-1期的就業者,在t期就是失業者的概率:PEU=EU/Et-1t-1期的就業者,在t期是非勞動力的概率:PEN=EN/Et-1t-1期的失業者,在t期就是就業者的概率:PUE=UE/Ut-1t-1期的失業者,在t期也是失業者的概率:PUU=UU/Ut-1t-1期的失業者,在t期是非勞動力的概率:PUN=UN/Ut-1t-1期的非勞動力,在t期是就業者的概率:PNE=NE/Nt-1t-1期的非勞動力,在t期是失業者的概率:PNU=NU/Nt-1t-1期的非勞動力,在t期也是非勞動力的概率:PNN=NN/Nt-1勞動力的轉移率表要完成的流量表7.6勞動力的流動實際狀態勞動力轉移率的國際比較國家PEUPUE日本0.002
70.150美國0.020.254加拿大0.015
50.240澳大利亞0.009
60.210瑞典0.009
00.500法國0.017
80.502本章小結
勞動力供給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表達的、在現行社會經濟條件下有多少人願意提供勞動以及提供多少勞動的意願。個人勞動力供給取決於多種因素,就經濟因素而言,主要有:財富總量、工資率、個人偏好等。由於影響因素的複雜性,個人的勞動力供給是一條向後彎曲的曲線,表明在某一工資率之前,個人的勞動力供給隨著工資率的提高而增加,而超過某一數值後,工資率的進一步提高會導致工作時間的減少。對於市場上的單個企業來講,由於它往往面對的是近乎完全競爭的市場,所以企業所面對的是一條水準的勞動力供給曲線,這意味著企業只能按市場確定的要素價格來購買勞動力。從整個市場來看,勞動力供給曲線則表現為向右上方傾斜。復習思考題1.如何理解勞動力供給的含義?2.分析勞動力供給通常有哪些假設?3.影響勞動力個人供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何謂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5.何謂個人勞動力供給的無差異曲線?6.個人勞動力供給受到哪些約束?
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分割與內部勞動力市場 第1節均衡的基本含義1.1古典經濟學描述的均衡古典均衡是一種勞動力市場均衡,包含兩方面的含義:變數均等和行為最優。按照均衡市場的覆蓋範圍,古典均衡分析分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根據對均衡的時間特性的不同規定,還可將均衡分析分為靜態均衡分析和動態均衡分析。1.1.1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場因素處於靜止不變狀態的條件下,研究單個市場均衡狀態的實現與新舊均衡的變動。一般均衡考察的對象是在各種市場因素的影響下一個市場的均衡的建立與變動。1.1.2靜態均衡分析與動態均衡分析靜態均衡分析抽象掉時間因素,設定變數的調整能夠在可以忽略的暫態內完成的,其調整時間設為零。動態均衡分析則相反,認定經濟變數調整中時間的重要性,著重考察經濟變數在不同時間的變動情況,分析經濟現象的變化過程。1.2現代經濟學描述的均衡1.2.1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均衡現代均衡將“市場均衡”演變為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均衡,同時承認存在失業均衡和非均衡現象。現代經濟學對均衡概念的另一個方面的發展,是把只滿足古典均衡兩個條件之一的經濟狀態,也認定為均衡。1.2.2凱恩斯失業均衡
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宏觀理論出現以後,形成了“失業均衡”的概念。失業均衡的概念的出現說明:(1)瓦爾拉所定義的一般均衡不是唯一的,甚至可以把古典均衡視為一個特例,更一般的均衡則是像失業均衡這樣的情況。(2)失業均衡這種狀態雖然不滿足“變數均等”這一要求,但同樣滿足相互對立的任何一種力量這時不具有改變現狀的動機和能力。1.2.3非均衡概念
現代非均衡學派將凱恩斯的“失業均衡”、社會主義經濟中的“被抑制的通貨膨脹”等都概括為不同類型的“非均衡”,而不稱為“均衡”。在古典均衡理論中,非均衡一般來說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具有暫時性和過渡性,必然要立即向其他狀態轉化。而在非均衡理論中,非均衡與瓦爾拉均衡一樣,具有行為確定的含義,因此具有穩固性,可以持久存在,而不僅僅是一種過渡狀態。1.3勞動力供求關係類型
根據均衡和非均衡分析,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供大於求——勞動力供給的數量大於社會對其需求數量的狀態供不應求——勞動力供給的數量小於社會對其需求數量的狀態供求均衡——勞動力供給的數量與社會對其需求量達到均衡的狀態第2節勞動力市場的均衡(資本固定條件下的短期需求)2.1勞動力市場靜態均衡的形成
勞動力市場靜態均衡的形成是通過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雙方自發地相互作用形成的。同時,在研究這種均衡的形成時,完全剔除市場經濟中其他經濟因素對勞動力供求的影響,只考慮工資即勞動力價格對勞動力供求的影響。勞動力市場靜態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資和均衡就業量的決定。靜態均衡的形成S=f(W)D=f(W)2.2勞動力供求變化對靜態均衡的影響2.2.1勞動力供給變化對靜態均衡的影響2.2.2勞動力需求變化對靜態均衡的影響
2.2.3勞動力供求雙方同時變化對均衡的影響
供給右移、需求左移的勞動力市場重新均衡供給、需求左移後勞動力市場重新均衡2.3個別企業工資失衡的調整
2.3.1工資過高個別企業的工資高於市場均衡工資,即表現為“工資過高”。2.3.2工資過低個別企業工資低於市場均衡工資,即為“工資過低”。與“工資過低”並存著勞動力短缺。
2.4勞動力市場的動態均衡
2.4.1動態均衡的基本假設在考慮了時間因素後,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即下一個時期(t+1)的勞動力供給實際上是本期(t)工資率的函數。均衡也隨之形成與時間序列相關的流動狀態,即動態的均衡。假設條件:假設形成勞動力供給決策的時間稱為本期,以t表示;執行或實現勞動力供給決策的時間為下期,以t+1表示。在t與t+l期間,已經形成的勞動力供給決策不變。假設本期(t)的勞動力需求量決定本期的工資率,分別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資率和本期的勞動力需求量,兩者之間的關係為Wt=f(Dt)假設本期(t)的工資率(Wt)決定下期的勞動力供給量,以St+1表示,即本期的工資率Wt為引數,下期的勞動力供給量St+1為因變數。則兩者之間的關係為St+1=f(Wt)2.4.2勞動力市場動態均衡的三種模型勞動力供給彈性小於勞動力需求彈性在勞動力供給彈性小於勞動力需求彈性的條件下,工資率與勞動力供給量的波動會越來越小,最後能夠恢復均衡。其圖形稱為“收斂型蛛網”收斂型蛛網2.勞動力供給彈性大於勞動力需求彈性勞動力供給彈性大於勞動力需求彈性,表明相對於工資率變動,供給變動的反應程度大於需求變動的反應程度。因此,當勞動力市場失衡時,勞動力供求和工資率的波動距均衡點越來越遠,無法恢復均衡。這種波動稱為“發散型蛛網”。勞動力供給彈性大於勞動力需求彈性被看作是“蛛網不穩定條件”。在實踐當中,一般很少有發散性的波動。發散型蛛網3.勞動力供給彈性等於需求彈性在這種情況下,工資和就業的波動,既不是收斂性的,越來越小;也不是發散性的,越來越大,而是在同一波動程度上變動起點的工資率和終點的工資率在同一點上相交,從而形成一個迴圈。稱為“封閉型蛛網”。封閉型蛛網第3節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意義3.1勞動力資源的最優配置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勞動力市場實現均衡,勞動力資源就能達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給定資源與總需求水準的前提下,社會產出亦能取得最高水準。3.2同質的勞動力獲得同樣的工資
從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的基本假設條件可知:勞動者有完備的資訊,各類流動成本為零且不存在任何制度性或其他障礙,勞動力是同質的,即都存在或都不存在對當前特定技能的任何預先投資,其他勞動或工作條件一樣等等。那麼,流動和競爭,必然導致沒有任何工資差別。地區工資均衡3.3充分就業
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的競爭在均衡工資決定的同時,導致充分就業。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構成“充分就業”的就業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量。當勞動力供給曲線或勞動力需求曲線一方或雙方都發生移位時,均衡工資的水準不同,其充分就業的就業量也是不同的。
第4節勞動力市場的非均衡4.1勞動力市場非均衡狀態瓦爾拉需求與供給有效需求與供給非瓦爾拉均衡勞動力市場是典型的非均衡市場
瓦爾拉需求與供給“瓦爾拉需求”,是指以效用最大化為目標的經濟行為人在市場供求可以相等的狀態下,根據市場價格形成的需求。瓦爾拉供給是廠商在一定生產技術條件下,考慮到產品價格之後形成的供給有效需求與供給有效需求則是指經濟行為人在其預算可能條件下,考慮了市場價格和他在本市場以及其他市場上所遇到的數量限制後,為使其效用函數最大化而形成的需求。有效供給是廠商在一定生產技術條件下,考慮到產品價格以及它們在市場上所受到的數量限制後形成的供給。非瓦爾拉均衡由於瓦爾拉需求(供給)和有效需求(供給)都是經濟行為人在其自身條件下希望實現的量,它與實際的購買(銷售)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考察在需求與供給達不到以數量相等為特徵的市場是如何通過經濟行為人的配額而達到與“均衡”狀態不同的另一種穩定狀態的。這種穩定狀態被稱之為“非均衡”,或“非瓦爾拉均衡”。勞動力市場是典型的非均衡市場主要原因有三:(1)工資率作為勞動力的價格具有相當大的剛性,使價格機制往往不能在勞動力市場上充分發揮作用;(2)由於勞動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其數量除受工資調節外,還要受產品市場需求的調節;(3)由於勞動是人的謀生手段,勞動力供給的數量除受工資調節外,還要受人的主觀偏好、財富總量和社會心理等因素的調節。此外,在勞動力供求既定的前提下,還有一些原因使得勞動力供求處於非均衡狀態,如:資訊不足,過度選擇,制度和政策因素等。3.2自願失業與非自願失業
勞動力市場的自願失業自願失業是由於存在工資剛性,市場工資率不能隨勞動力供給和勞動力需求的變化而變化,或者由於存在有關工資率方面的法律規定(如最低工資法),使工資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資率以下,而引起勞動力供大於求
所造成的失業現象。非自願失業是一種市場非均衡現象,它不是由實際工資率太高而引起的,而是因為產品需求下降時廠商銷售發生困難,對勞動力供給形成數量限制情形下發生的失業。3.3勞動力短缺與勞動力過剩
在存在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利用強制替代保證社會生產的正常進行,部分企業因勞動力短缺而停產;對產品產量和品種進行調整;改變工藝和相應地改進技術和裝備;用不合格勞動力做補充。勞動力短缺具有累積效應和溢散效應。勞動力過剩的表現是勞動力滯存。這種滯存發生在企業內部,就是“隱性失業”,發生在企業外部,就是“顯性失業”。3.4U—V分析
U---unemployment失業V---vacancies職位空缺U—V分析是從失業與職未空位(也就是勞動力過剩和勞動力短缺)的關係出發,認識勞動力市場種資源分配機能的效率的分析方法。失業、職業空位與供求平衡的關係U-V分析的概念圖第5節勞動力市場分割1.早期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2.20世紀80年代的理論3.近年的理論解釋第6節內部勞動力市場1、企業組織與雇傭活動2、內部勞動力市場的概念及構成要素3、內部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原因4、內部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機制內部勞動力市場的概念及構成要素
(一)組織結構橫向聯繫——建立在生產、銷售、營業、財務、人力資源計畫、總務、研究與開發等布同職能部門的分工與協作的體制之上,但生產和銷售活動經常分為不同的工廠和營業部來進行。縱向聯繫——從工作現場的一般工作員工開始,經過現場監督人員或管理人員、中間管理人員直至最高經營者的層級序列。(二)組織原理組織形成的最本質的原理是其成員屬於組織。按照這一原理,進入市場的買賣雙方形成的只是以市場價格為依據進行交易的互補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賣方在價格高時進入市場,在價格低時退出市場。因此,可以把市場稱為將價格信號作為媒介的經濟主體自由進入或退出的社會性系統。內部勞動力市場存在的原因
(1)存在高昂的替換成本是導致內部勞動力市場產生和穩定的重要因素。(2)現實經濟中,分工進一步深化,企業中各崗位上的人力資本和知識的專用性得以提高,很多崗位對從業人員提出了特殊的要求。(3)有關內部勞動力市場的研究難以避開工會和企業內部組織的作用。工會與內部勞動力市場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內部勞動力市場的運行機制
內部勞動力市場與外部勞動力市場的關係內部勞動力市場的規則——人事、勞務管理上的規則、工資、勞動報酬管理上的規則、教育培訓的規則、勞動關係的規則雇傭調整本章小結
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供給和勞動力需求相互作用,以此形成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和非均衡狀態。當勞動力供給等於需求時,即實現了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均衡有古典和現代之分,古典均衡是一種“市場均衡”,有兩層含義:變數均等和行為最優。現代均衡將“市場均衡”演變為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均衡,同時承認存在失業均衡和非均衡現象。非均衡理論有助於人們理解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如勞動力短缺和過剩。與一般勞動力市場相對,企業在現實經濟活動中還要利用內部勞動力市場。內部勞動力市場既是一般勞動力市場的補充,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操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復習思考題1.如何理解古典均衡概念?2.如何理解現代均衡的含義?3.勞動力供求關係有幾種類型?4.分析勞動力市場靜態均衡形成的原因。5.勞動力供求變化對靜態均衡有哪些影響?6.為什麼說勞動力市場是比較典型的非均衡市場?7.試分析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過剩現象。8.內部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特徵是什麼?9.內部勞動力市場是如何運行的?
勞動時間第1節勞動投入量的計量尺度1.1勞動時間的計量
勞動時間又稱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從事有酬社會勞動所花費的時間。在勞動時間內,勞動者支出勞動力,生產物質和精神產品;在勞動時間以外(非勞動時間內),勞動者通過多種方式恢復和再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勞動時間的計量單位一般為工日和工時。工日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個輪班的時間;工時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個小時的時間。
一線作業者勞動時間構成1.2勞動時間的特徵和功能1.2.1勞動時間的特徵(1)勞動時間是法律規範的工作時間。(2)勞動時間是勞動者履行勞動義務和用人單位計發勞動報酬的時間。(3)勞動時間是實際勞動時間與從事有關活動所花時間的總和。1.2.2勞動時間的功能(1)計量功能(2)指示功能(3)保證個人及社會維持和發展的功能(4)人際交往功能第2節從勞動供給者的立場看勞動時間
按照經濟學傳統的標準思考方式,勞動時間是由勞動的供給者作為最佳時間進行選擇的。企業沒有必要關心雇用的人數和勞動時間,最關心的應該是以“人員·時間”為單位的勞動投入量。在這種情況下,決定勞動時間的是勞動的供給者。供給者根據既定的工資率,選擇對自己效用最大的最佳勞動時間。根據這個前提,勞動時間的變化僅僅由工資率的變化和人們對收入及餘暇的偏好的改變引起。用這種觀點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很難看到在很長的一段職業生涯中每天平均只工作短短一兩個小時的勞動者,作為最佳時間,勞動者不選擇超短時工作,並不是偶然的。如果人們受雇於某企業,他們就必須支付和勞動時間長度無關的准固定成本。不工作一定量以上時間,效用就會低於閒暇。
左圖從勞動供給者的立場說明了勞動時間的下限的存在。而關於它的上限,可以從勞動供給者的生理要求進行解釋。人們在工作一定時間後,會感到疲勞,對餘暇時間的需求就會急速上升。這樣,沒有人工作時間超過某種長度。勞動者的准固定成本和勞動時間的最低供給第3節從企業的立場看勞動時間3.1規範性的說明假設勞動投入量是以“人員•時間”為單位計量的。如果勞動者人數為L,平均勞動時間為h,則總勞動時間H是Lh。企業會特別關心勞動者人數和勞動時間的決定,這是因為生產函數中人數的增加和勞動時間的增加對產量產生不同影響,或者成本函數中兩者的增加對總成本產生不同影響。
勞動需求量的決定3.2集體作業的影響現實中企業的工作方式在很多情況下是進行集體作業的。例如,生產過程中的流水作業,如果只考慮到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選擇分散的勞動時間,就會給工作帶來很大的障礙。為了有效利用分工的優勢,提高生產效率,必須統一規定集體作業的時間。另外,在白領工作中,讓勞動者自由地選擇勞動時間,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行的。例如,在會計和計畫、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和其他部門及他人保持聯繫。需要收集各種知識和資訊,並將它積累起來才能完成的工作中,每個人都分散地掌握著知識和資訊是沒有意義的。為了交換這些知識和資訊,需要在一定時間內一起工作。例如,10個人每天共同工作4個小時和5個人每天共同工作8個小時,總勞動時間相等,但是由於共同工作的時間不同,產量卻不同。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生產函數需要改變為將勞動者人數和勞動時間當作不同的生產要素的函數,如下所示:X=f(N,h,K)費爾德斯騰(Feldstein)和弗萊明(Flemming)把勞動者人數和勞動時間當作不同的生產要素代入到生產函數中,研究了它們不同的變化是否對產量有不同的貢獻。他們得出結論,勞動時間對生產的影響大於勞動者人數的影響。3.3勞動時間和工作效率不管怎樣延長勞動時間,最終是有限度的。這不僅由勞動時間的延長所帶來的疲勞度增加導致對休息的需求上升等來自勞動供給者方面的理由所決定,同時如果疲勞度增加,工作效率會下降,企業利潤必然減少。正如平時所見,人們從開始工作到完全進入狀態的期間,效率比較低。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效率會提高。但效率的提高也有限度,疲勞會導致效率下降。這種情形可以用下圖表示。工作效率的變化和平均效率最大的勞動時間平均效率最大的勞動時間和利潤極大化勞動時間不同的工作,疲勞程度不同,對生產效率的影響也不同。所以,對於不同的工作,企業所要求的勞動時間也不同。由於收入曲線為產品價格的變動所左右,所以,如果經濟蕭條、產品價格低,企業所希望的勞動時間隨之變化。近些年來逐漸出現了業績和勞動時間長度無關的工作以及隨著資訊設備的發達,雖然是集體作業,但員工沒有必要總在一起工作。其中有些工作如果硬性的受制度勞動時間制約,業績反而會下降。因此一些企業為了對應此類工作,提高業績,引入了勞動時間管理由個人自由決定的制度,以及在家上班的制度。3.4准固定成本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勞動者人數,即使總勞動時間相等,所需要的成本不同。為了區別於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可變成本,招聘成本,教育培訓費,退職金以及與勞動時間的長度沒有直接關係交通津貼、福利保健、保險費等。這些成本被稱為准固定成本。含准固定成本的成本函數式:C=f(Nw1,(N-N-1)w2,N(hs+h0ρ)w3,Kr)N=勞動者數,N-1=上一期勞動者數。W1=增加一個勞動者所增加的准固定成本(交通津貼、福利保健費等)。W2=對一個勞動者進行調整而引起的准固定成本(招聘成本和教育培訓費,或者是退職費)。
hs=固定勞動時間,h0=加班時間,W3=制度勞動時間內的工資率,p=加班補貼率。Kr=資本成本。
勞動時間的增加和應付工資第4節制度勞動時間、不規則勞動時間與有效勞動時間供給
4.1制度勞動時間
由用人單位作為勞動條件規定的每單位日曆時間中的標準勞動時間稱為制度勞動時間。如果企業將勞動時間和工資綁縛在一起進行規定,則勞動者只能接受此勞動條件在該企業工作或拒絕此條件不在該企業工作,兩者選其一。制度勞動時間下的就業選擇4.2超時工作
超時勞動是指在法定勞動時間之上繼續勞動。對超時工作要給付較高的勞動報酬,各國的法律對此都有相應的規定。在超時工作問題上,超時工作時間已經開始向人類的生理極限領域發展,因此,其長度不僅受著人類腦力、體力等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的制約,在近代以後,還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約。超時工作條件下的勞動供給時間4.3超時工作與過度勞動“過勞”是過度勞動的簡稱,是指勞動者在其工作過程中存在超時、超強度的勞動行為,並由此導致疲勞蓄積,經過少量休息無法恢復的狀態。勞動投入量與勞動產出、生產率、工資率的關係4.4兼職工作
兼職工作是一種超時工作。二者的區別在於,超時是在第一職業的制度工作時間之外,在同一地點為同一雇主提供額外的勞動;而兼職工作則是指在第一職業之外尋找其他的工作。兼職者的勞動供給時間4.5倒班與非全日制工作
工作時間供給不僅取決於每週法定工作時間的長短,是否存在超時工作,還與勞動時間的分佈方式有很大關系。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含量高的企業,為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大多實行倒班制。有些企業生產過程連續程度高,每週需實行168小時全負荷工作制。非全日制工作指每週的工作時間低於法定勞動時間。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各方面原因,從業者志願從事非全日工作;一類是從業者被迫從事非全日制工作,如難以找到全日制工作等。
國家喜好非全日制工作找不到全日制工作其他原因(如求學、殘疾等)美國
32.212.155.6德國66.35.528.31997年部分發達國家勞動力選擇非全日制工作的理由(%)非全日制就業模式的主要特徵:(一)經濟性因素在決定非全日制就業態勢方面起主導作用;(二)市場經濟促進非全日制就業;(三)非全日制的就業群體多為青少年、養育未成年子女的婦女、老年人;(四)農村勞動力中非全日制就業者的比重呈日益提高的趨勢。第5節經濟狀況對勞動時間的影響
人員調整所需要的成本越高,或調整時間所需要的成本越小,企業就會傾向於依靠時間進行調整。選擇調整人員還是調整勞動時間時,不僅對該時點的調整成本的預測,對將來產品需求的預測也產生很大影響。如果,在短期產品需求不足時,削減了人員,迄今投入的投資成本就會被浪費。這種時候,企業不減少勞動者人數,縮短勞動時間才是上策。同時,在以後的長時間內,如果產品需求回升的可能性越小,削減人員的必要性就越高。要雇用新人,就需要招聘費、人才開發費等投資成本。如果判斷經濟的復蘇只是短期的,對企業來說,延長勞動時間比增雇新人更能節省成本。所以越是需要巨額的招聘費和人才培養費的工作,這種傾向越強。增減人員的決策,並不是由短期利潤最大化為依據,而是以長期目標為依據。經濟景氣與否不僅影響加班時間,也影響到制度勞動時間。經濟復蘇、產品需求增加,則勞動力需求也增加。在強大的勞動力需求的壓力下,企業為留住緊缺的勞動力,必須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工資是有效的方式,引入每週休息兩天的制度、縮短勞動時間,提供靈活就業方式以加大彈性工作時間等措施也是吸引員工的好方法。短期性經濟復蘇會使企業為適應產品需求的增加而延長加班時間,而長期性經濟增長則會使企業在供不應求的勞動力市場中,為確保一定人數的勞動力,加緊縮短以制度勞動時間為中心的勞動時間,並且積極發展彈性勞動時間制度。第6節勞動時間的變化趨勢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6.1勞動時間的變化趨勢勞動時間的變化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即增加勞動時間可能不會增加工作量,也不會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時間可能不會減少工作量,也不會降低工作效率。換言之,勞動時間的增加和產量的增加並不總是成正比,而呈現單峰形曲線,增加勞動時間有一個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產量反而會下降。這一規律也被稱為“帕金森定律”。6.2縮短勞動時間對經濟可能產生的積極影響
(一)勞動時間的縮短使勞動的各個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二)勞動時間的縮短使勞動產品增多(三)勞動時間的縮短有利於節約能源(四)勞動時間的縮短有利於擴大就業(五)勞動時間的縮短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素質(六)勞動時間的縮短有利於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6.3縮短勞動時間對經濟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1)隨著加班補貼率的提高,勞動時間和勞動者人數的替代程度(2)勞動時間的縮短使勞動力需求增加,這會給工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3)如果工資率一定,縮短勞動時間會使單個勞動者的收入減少,但如果勞動者人數增加,則整體受雇者的收入有可能增加。(4)即使受雇者收入一定,縮短勞動時間也會影響到消費需求的擴大嗎?(5)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對企業的投資活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6)投資的變化會影響到市場利率,其影響程度如何?(7)加班補貼率的提高使產品的供給曲線向上移動,通過消費、投資、出口的變化,改變需求曲線的位置。第7節勞動時間的國際比較
美國的勞動時間1990年,美國的實際周工時數為34.5小時。自《公平勞動標準法》實施後,美國的勞動時間呈現出以下特點:(1)週期性波動(2)不同行業的實際勞動時間有所不同(3)勞動時間縮短的兩種方式,即直接方式和間接方式並用德國的勞動時間德國的勞動時間是通過立法及勞資雙方簽訂的集體合同加以規定的。德國勞動時間的變化表現出以下特點:(1)勞動時間逐漸縮短(2)集體合同的規定高於國家的法律規定(3)年休假是縮短工作時間的另一種主要手段年份18251875190019131932194119501960197019801990周工作時間(小時)8272605742①504845414038.5②1825—1990年德國周工作時間變化表年份1850187519001925195019751983全年勞動時間(小時)a3
9203
7803
4852
9102
6401
8301
769除睡眠時間外的全年非勞動時間(小時)b1
9202
0602
3552
9303
2004
0104
0711850—1983年德國勞動時間與非勞動時間的變化表日本的勞動時間日本勞動者的年工作時間在發達國家中一直是最長的。日本的工作時間表現出以下特點:(1)傳統文化對實際工時影響很大。(2)工作時間的長短因企業的大小而不同(3)工作時間參與勞動力市場的調節,與經濟週期同步變動,呈現出週期性中國的勞動時間新中國建立後,我國絕大部分行業實行48小時工作制。20世紀50年代,我國發佈了一系列規定,對從事特別繁重或有害健康的工作的職工,實行縮短工作日的制度。法律規定,企業因生產經營需要進行加班加點時,在程式上要與工會和職工協商,在數量上要有所限制(即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3小時,總計每月不超過36小時)。同時,企業加班加點須向勞動者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300%的勞動報酬。年份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19722
2211
9601
9861
7751
93819752
0431
8881
9231
6751
83019802
1621
8931
8831
7191
75019852
1681
9291
9101
6631
64419882
1891
9621
9481
6181
68219902
1241
9481
9531
5981
68319931
9661
9761
9021
5421
67919951
9751
9851
9431
5501
68019961
9931
9861
9291
5171
679
部分發達國家製造業生產勞動者年總實際勞動時間的比較(單位:小時)本章小結
本章把勞動時間作為分析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支點,從勞動時間的計量入手,圍繞勞動力市場和勞動力的供求,分別從勞動力供給者和勞動力需求者的立場,介紹不同類型的勞動時間及其相應的勞動時間供給效果等方面,以及勞動時間在勞動投入量和勞動投入過程中的作用、勞動時間與經濟狀態的關係,並且簡要地介紹、分析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有特點的國家與勞動時間有關的情況。復習思考題1.勞動時間有哪些類型?不同的勞動時間分別對勞動力的供需有什麼影響?2.講述勞動時間的主要功能與特點。3.分析勞動時間與勞動投入量的關係。4.分析在勞動力供需雙方眼中,勞動時間的主要差異。5.分析彈性勞動時間發展的社會經濟原因。
生命週期與勞動參與決策第1節生命週期的變化本書所說的生命週期系指與就業密切相關的人生各重要階段,因此也可以稱為勞動力供給的生命週期。在人生的不同時期,人們參與社會勞動的生產率,即市場生產率(工資)與家務勞動生產率是不同的。為了獲得比較收益的最大化,如果條件允許(例如,假定勞動力市場隨時可以容納願意就業的人),人們在其生活的不同時期提供給勞動力市場的勞動時間的數量是不同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與過去相比,人們的生命週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結婚年齡後移、生育率下降的同時,平均壽命大大延長。專案時期世界日本中國美國1970-1975年58.073.363.271.31980-1985年61.376.966.674.51990-1995年64.179.568.475.72000年66.8①81.171.177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變化表單位:年①該數據為2003年數據。資料來源:1995年以前的數據來自日本總務廳統計局:《世界統計(2000)》;2000年以後的數據來自《國際統計年鑒(2005)》,128頁,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中國人和日本人的生命週期第2節就業與就學的決策在生命週期中,人們首先面對的重要選擇是就學還是就業。隨著社會、經濟與教育的發展,在人們對教育的支付能力(包括直接支付與機會成本)提高的同時,教育能夠吸納更多的求學者,再加上人們對教育、知識、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等方面認識的發展,選擇就業的年齡出現了向後推移的傾向。選擇就業的年齡出現了向後推移的傾向可以通過不同年齡組勞動力參與率的變化和大學入學率的變化顯示出來。
日本大學、短期大學、專科學校等入學率1970-1993年美國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之間的工資報酬差距與大學入學率的變化*年齡段為24~34歲,所截取數據為各自畢業後的早期年份。資料來源:伊蘭伯格、史密斯:《現代勞動經濟學理論與公共政策(第六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但是,就業年齡向後推移是有條件的。(1)這種推移是有極限的。人們接受教育活動最終要與參加有酬的社會勞動聯繫在一起,接受學歷教育的活動總有終結之日,接下來便是就業。(2)學歷教育的發展要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大學入學率的增加在經濟與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時期可能更快,但並不是在任何時期都能保持增加的態勢。在經濟和高等教育調整期,大學入學率還有可能下降,這意味著就業年齡前移。從課本圖5—2中可以看到,四年制大學的入學率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1955—1973年)大幅上升。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這種趨勢發生了變化,出現了男子入學率逐漸下降、女子入學率停滯不變的現象。另外,專科的入學率卻在男子四年制大學入學率逐漸下降時一直處於上升之中,特別是男子的專科入學率上升速度很快。
入學率為什麼會出現上述變化呢?這可以從教育服務的需要者——學生的立場來分析。對於為什麼要上大學,從經濟學的角度考察有兩種觀點:一個是把大學教育看做人力資本投資,另一個是把大學教育看做消費。前者是通過受教育對未來能夠獲得更大收益的預期,為此有必要放棄現在的收入機會;與此相對,後者則是與未來無關的,它是為了提高現在的效用而支出教育費用,推遲就業。
把上大學作為投資加以考慮時,如果因大學教育所能帶來的預期內部收益率高於市場利率,希望升入大學的人數便會增加。顯然,在經濟繁榮時期,人們對內部收益率的預期會大大提高。如果預期市場上的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生涯累計收入高於高中畢業生,這種收入差距也有支持大學入學率上升的作用。把大學教育當做消費看待時,與其他消費需要相同,家庭收入和相對價格的變化會對人們參與大學教育的願望造成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入學率的提高是在大學教育從免費到收費,並且收費逐漸達到較高水準的環境下形成的。這意味著,相對價格的上升對大學入學率下降的壓力弱於中國家庭實際收入增加、中國人對人力資本投資認識的迅速提高以及家長對子女成才的期望不斷提升等非經濟因素對大學入學率上升的推力。第3節結婚生育決策3.1結婚與生育年齡的變化中國育齡婦女的初婚和生育年齡有一種逐漸後推的趨勢。結婚和生育年齡的變化對女性勞動參與決策的影響遠大於它對男性勞動參與決策的影響程度,尤其總和生育率大幅下降對中國女性勞動時間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中國育齡婦女平均初婚年齡和生育年齡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變化狀況(%)3.2家庭生產函數
設市場性勞動時間為h,家務勞動時間為n,餘暇時間為l,總時間為t,從市場購入的物品與服務為q,其價格為p,工資率為w,那麼,家庭生產量x作為家庭生產函數可以用下式表示:x=f(q,n)(5-1)式中,q的增加表明在家做飯時更多地依賴加工食品的方法;n的增加則表明向相反的方向變化的方法。可以消費的家庭生產量x越大,餘暇時間l越長,效用水準越高。於是,可以導出下麵的效用函數:u=g(x,l)(5-2)t=h+n+l(5-3)
hw=pq(5-4)用時間約束式(5-3)、收支平衡式(5-4)進行制約,為使效用最大化求解h,n,l,q,便可導出最佳市場性勞動時間、家務勞動時間、餘暇時間以及消費結構。3.3婚姻的經濟性決策經濟學是一門關於收益與成本的學問,考察婚姻的經濟意義在於比較婚姻所帶來的收益與成本。當然,這裏的收益與成本並不應僅指能夠用金錢衡量的東西,還應包括一切能夠影響效用水準的內容。對個人而言,婚姻的經濟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首先,由於婚姻所形成的夫妻共同生活,兩人的平均生活費用與獨身一人時期相比可能有所下降。這種下降源自於分工的收益和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其次,長期以來由於多方面原因,造成兩性在家庭內外的生產率上存在著很大差距。在婚姻所形成的共同生活中,夫妻雙方很容易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認為,女性工資收入的上升、可替代家務勞動的商品(包括各種服務)價格的下降等是將過去僅限於夫妻之間的那種分工、規模、比較優勢的經濟性,通過市場向社會、向更多的人擴展的結果。這與家庭內外分工的進展、未婚率的上升、參與市場性勞動的女性增多等現象是同時產生的。在婚姻活動中,存在著掌握對方資訊不完全,或者是判斷錯誤的情況。因此,婚姻並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們用各種方法收集資訊,但結婚仍然是一種高風險的行為。婚後生活一旦出現問題,就必須在心理和財產上支付很大的成本。這個成本越大,規避婚姻風險的人就越多。如果是在不結婚就難以生活的時代,即使結婚是高風險的行為,人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做。但是,如果不結婚也可以生活得很好,那麼,在向結婚對象索求條件提高的同時,推遲這種高風險決策的情緒的蔓延就是不難理解的現象了。
3.4養育子女的經濟性決策西方經濟學家使用現代分析工具解釋人口經濟問題。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生存所需的最低限的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和由人類生產出來的供給量是如何變化的呢?如圖所示,需求量是由人均最低生存需求量和人口數量決定的,並隨著人口增加而成比例增加;供給量是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按收益遞減規律變化的,與人口增加的比例無關。人口數量的決定在經濟不發達時期,孩子作為消費主體的同時,更易被當做未來承擔生產活動的主體而受到強調,被當做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種投資的對象而被認同,或者被期望為家業的繼承和發展的人才。西方學者注意到,存在著一種把子女看做提高父母的效用的耐久消費品,與其他消費品相同,要對擁有子女所能獲得的收益和支付的成本進行比較,並導出對子女的需求函數的思考方式。擁有子女能夠得到什麼?如果把子女作為投資品加以考慮,那麼應該期望將來能夠從子女處得到滿意的收入(當然,不僅是貨幣形態的收入);而作為消費品去認識,擁有子女能夠提高父母的滿足度。擁有子女的費用則是養育子女所需費用和養育子女耗費時間的機會成本之和。人們可以感覺得到,子女養育費用的增加已成為少生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教育的價格和與育兒消耗的時間相對應的工資率是社會製造的約束條件。人們之所以要在養育子女方面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是因為父母都希望提高子女的素質。雙親根據自己的條件,在決定擁有子女數量的同時,還要儘量提高他們的品質。子女的養育與母親就業不是因果關係,而是通過時間與費用的分配,必須同時做出決定的問題。如果是母親負責育兒,那麼父親在工資率上升時使家庭收入增加,通過收入效應導致對孩子的數量與品質兩個方面需求的擴大。但是,必須育兒的母親在工資率上升時,因母親不能參加工作加大了機會成本,此時通過替代效應使人們選擇少生育。這種相互抵消的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差額的大小,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決定著孩子的數量。實證分析的結果顯示,在工資率高的高學歷女性那裏替代效應發揮著比收入效應更大的作用,因此她們的生育率低;而可以縮短母親育兒時間的托兒園所、外部教育等服務越發達,且參加市場性勞動的工資率越高,則收入效應越強烈,導致對子女的需求量增加。第4節就業與轉換工作決策
4.1期望總工資收入未來各期期望工資收入除以現在的貼現率後得到的數值之和被稱為期望工資收入現值。對考慮遙遠的未來的人來說,由於他們認為將來的錢與現在的錢在實際價值上沒有差別,所以現在的貼現率是低的;對只考慮當前的人來說,由於他們認為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實際價值高,所以現在的貼現率高。在選擇就業單位時,用現在的貼現率除期望工資收入總額的現值與勞動時間同時起著重要的作用。決定是否轉換工作與選擇就業是相同的。人們經常在預測從現在到退休這一期間在現工作單位繼續工作將獲得多少收入和轉換工作單位將會怎麼樣之間進行比較。期望工資總額與企業的未來發展共同受到企業薪酬體系的影響。工資與企業工齡有密切關係的工資體系必然會與工資水準共同對工作轉換率形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那些已經長期以及準備長期在一個企業工作的人的轉換工作決策影響更大。辭去工作以後,是馬上尋找新的工作,還是暫時退出勞動力市場在家賦閑一段時間?期望工資總額是影響人們選擇的重要因素。以不同學歷的女性就業行為為例加以說明。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在美國,高學歷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明顯高於低學歷的女性。在日本,從已婚女性的情況來看,因學歷而形成的勞動力參與率的差別並不明顯,但這並不表示不同學歷者在就業行為上沒有差別。日本的高學歷女性在就業問題上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一個企業中長期工作,另一種是一旦辭職基本上就不再出來工作。這兩種類型的出現既有丈夫收入狀態的影響,也有因學歷而形成的工作結構的影響。低學歷的年輕女性原本工資不高,因結婚、生育而辭掉工作,以後再就業時的工資也不會有所下降。高學歷的女性再就業時的工資卻往往有很大的下降。對高學歷女性而言,暫時性的辭職回家與永久不再就業兩種選擇都和一生的收入大幅下降相關。中國學歷較高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大大高於學歷較低的群體,其原因大致與美國相同。勞動時間的長短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根據個人的需要取得休假,與工資一樣對女性的離職率有很大的影響。4.2資訊的影響
在勞動力市場非均質,異質勞動力與異質雇傭機會並存的情況下,調節供需的資訊有很大的作用。從雇主方面來看,勞動力品質差距越大,勞動力品質的不確定性就越大,雇傭機會越多;從勞動者的立場來看,與勞動力的品質和雇傭機會有關的資訊越豐富,勞動條件的不確定性越小。因此,為了減少不確定性,取得更大的收益,雇主和勞動者都要努力收集資訊。收集資訊需要成本。成本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求職活動所直接消耗的費用;間接成本則主要是為進行求職活動而犧牲的收入即機會成本。依據資訊收集活動的次數或耗費的時間,能夠測算資訊收集活動的量。收集資訊的期望邊際成本作為直接成本,大小是一定的;作為間接成本,投入活動的時間越多,成本越高。對於每一個尋找工作的人來說,從資訊收集活動中所能得到的期望邊際收入取決於他們如何認識市場工資率的分佈。伴隨求職活動的展開,求職者獲得的資訊不斷增多,在主觀判斷的工資率分佈下,通過新的求職活動發現高工資工作的可能性逐步減少。因此,期望邊際收入隨資訊的增多而遞減。如圖描繪了資訊收集活動與期望邊際收入之間的關係。它表明,隨著資訊收集活動的進行,期望邊際收入MR遞減,邊際成本MC不變或遞增。在此條件下,理性的行為主體在期望邊際收入與邊際成本達到一致之前,要不斷地收集資訊。期望邊際收入曲線依存於個人對市場工資率分佈的主觀判斷,如果主觀性工資率分佈判斷是獲得高工資率的可能性很大,期望邊際收入曲線就會處於MR3這種高水準之上。此時,如果其他條件不發生變化,就會有比MR2多的求職活動。期望邊際收入是求職活動的重要決定因素,但必須注意,其位置與形態是受市場上資訊活動以及如何得到資訊之類的技術與制度方面的條件制約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勞動者的最低供給價格。最低供給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是每個勞動者固有的收入—餘暇偏好。換言之,在主體均衡分析的結構中,勞動者的最低供給價格最終取決於勞動力市場上需求方面的變化和獨立的供給主體的偏好。求職意味著不均衡的調整過程,因為在面對同等勞動的工資中具有主觀性分佈,其本質上就是不均衡的。在這種不均衡的狀態中,勞動者的最低供給價格當然要受求職過程中得到的資訊的影響。如果勞動力供給行為是在伴隨找工作而來的這種能動的修正或調整的條件下進行,會給工資差帶來什麼影響呢?用下圖來解釋。求職活動對工資差的影響圖(a)顯示了勞動者的最低供給價格的頻度分佈。假定f1為求職活動進行前的分佈狀態。由於勞動力是異質的,雇傭機會是多樣的,因此需求方面面對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圖(b)以累積頻度分佈形式表現了最低供給價格的分佈。通過求職收集的資訊頻度分佈使累積頻度分佈的形狀從F1變成F2。資訊的不完整性是影響工作轉換決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資訊的不完整性對工作轉換與參加工作的決策起著不同的作用。新畢業的求職者對任何企業的內部情況和將來的發展前景都很不了解。他們為了求得高工資,以及儘量減少企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比較傾向於選擇那些業績好的、有名的大企業。但是,轉換工作時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在考慮轉換工作時,必然要開展求職活動。不論是仍在原企業工作的同時進行求職活動,還是先辭掉原工作再去求職,都要支付求職成本。不論支付多少費用去收集資訊,只要有偏差、遺漏,偏差和遺漏之處就要增加不確定性和增加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如果不能指望對象單位所提供的純利益超過原單位的純利益加費用支出和風險溢價,人們是不會自主地做出轉換工作決定的。第5節退休決策很多國家都設有包括對退休年齡加以規定的法定退休制度,但人們的實際退休之日並不都由法定退休制度決定。真正意義的退休年齡(實際退休年齡)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呢?影響實際退休時間決策的因素除了個人或家庭的財富積累程度和工作興趣之外,主要有養老金制度、社會經濟環境、個人生理條件等三個方面。(1)養老金的影響。以日本為例加以說明。(2)再就業機會多寡的影響。市場上總體就業機會的增減一般來說,會對各個年齡層的就業產生影響。就業制度、雇傭習慣、就業習慣等也會影響不同群體的就業水準。(3)健康程度的影響。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是影響老年人實際退休年齡的生理因素,也是影響老年人勞動力參與率最基本的約束條件。上述各影響因素的作用機制和相互關係可以用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加以分析。該理論認為,人們是以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來決定實際退休時機的。如果身體狀況、就業形勢及制度規定等條件許可,按照日本的養老金制度,選擇晚退休一年,收入會發生什麼變化呢?首先,通過一年的工作,工資收入增加。一方面,養老金由養老金的定額部分、年平均工資收入(調整了物價因素後的工作期間的年工資收入的平均值)、實際工作年限等因素決定。如果推遲實際退休年齡,上述實際工作年限增加,將增加養老金。另一方面,推遲實際退休年齡,如果工資降低,從而使年平均工資收入下降,又會減少養老金。上述增減效果哪一方更強,因不同的狀況而異。另外,養老金還與工資收入掛鉤減額給付。實際退休年齡的決定機制從法定退休年齡(例如60歲)到去世為止的預期餘生收入(此處指工資收入加養老金收入)在法定退休年齡時點的現值,如圖5—6所示,用曲線AB表示。曲線OI表示勞動收入。在工資收入之上加上養老金收入即為曲線AB,可以將曲線AB看做約束線。如果實際退休年齡早,則延長了退休後的閒暇時間,效用提高。如果實際退休年齡推後,餘生工資收入上升,也可以提高效用。可以用無差異曲線表示實際退休年齡和餘生工資收入之間效用的相互替代。在圖中,無差異曲線CD與約束線AB的切點E可創造最大的效用,點E的垂線與橫軸的交點所表示的年齡可以認為是最佳退休年齡。本章小結
在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人們不得不做出各種與就業相關的決策,包括就學、結婚生育、轉換工作、退休等。隨著生命週期的變化,人們的決策也會出現一些變化。對上述決策影響最大的是經濟因素。經濟繁榮程度與高學歷者和低學歷者勞動報酬的差距對大學入學率的影響,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影響就業決策的因素還包括健康狀況等。復習思考題1.何謂生命週期?近幾十年來其變化趨勢如何?2.影響就業與就學選擇決策的因素是什麼?3.家庭生產函數與婚姻、養育子女的經濟性決策之間有什麼關係?4.左右當事者做出就業與否、轉換工作與否、退休與否的經濟性動機是什麼?
勞動力市場中的工資生成理論第1節馬克思主義工資理論的主要思想1.1關於工資本質的理論馬克思認為,工資在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他通過區分勞動和勞動力,科學地指出在資本家同工人的買賣關係中,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勞動力商品以其特殊的使用價值使得資本家在購買勞動力之後,獲得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佔有工人的無酬勞動。資本主義社會現實經濟關係中工資形式的虛幻外觀,使工人得到的似乎是他的全部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從而掩蓋了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的區別,掩蓋了資本增值的秘密。1.2關於工資標準的確定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勞動力價值包括三個部分:維持勞動力所有者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維持勞動力繁育後代所需的生活資料的費用以及勞動力的教育和訓練費用。根據社會條件的變化,勞動力及其家庭成員所需生活資料在範圍、品質和層次上都要作相應調整,使之分享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帶來的成果。工資作為必不可少的需要,不僅要滿足工人作為勞動力生存的需要,而且要越來越多地滿足工人作為一個“人”的需要,包括精神文化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履行社會職能需要、自我發展需要等。1.3工資與資本主義再生產的關係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用出賣自身勞動力所得到的工資購買生活資料,從而轉變為勞動能力,而這種勞動能力又是資本增值過程所需要的。因此,無論在生產過程以內乃至生產過程之外的工人個人消費,都是資本的附屬物,都是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條件。1.4工資變動與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是勞動力工資水準受到限制的制度基礎。資本的增長對工人階級命運的影響,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資本的構成和它在積累過程進行中所起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工資理論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認為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資本、土地和其他生產要素雖然都是創造財富的要素,但不是創造商品價值的因素。第2節西方經濟學中的工資生成理論2.1古典經濟學派的工資生成理論古典經濟學派所考察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經濟規律。古典經濟學派的工資生成理論威廉·配弟的最低生活維持費工資理論亞當·斯密的工資理論
大衛·李嘉圖的工資理論約翰·穆勒的工資基金理論
認為產品收入中須先扣除用於補償和追加生產資料的資本和利潤後才用於勞動者的工資。
均認為工資水準決定於維持工人自身及其家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總價值或價格。
2.1.1威廉·配第的最低生活維持費工資理論配第是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配第認為工資和商品一樣,有一個自然的水準,這個水準就是最低生活資料的價值,工資就是維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配第的工資理論實際上是將工人的每日勞動劃分為必要時間和剩餘時間,這一工資理論後來成為古典經濟學派關於一般工資理論的基礎。2.1.2亞當·斯密的工資理論亞當·斯密認為,在沒有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制的原始社會狀態下,勞動者生產出來的全部產品都是他的自然工資。當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制發生之後,工資就只是勞動產品的一部分了。工資是勞動的價格。亞當·斯密認為工資增長取決於對勞動的需求,而對勞動的需求又決定於財富生產的狀況。工資水準在同一地區應該完全相等或趨於相等。2.1.3大衛·李嘉圖的工資理論李嘉圖在研究分配問題時,首先研究工資,因為他意識到工資是影響利潤的首要因素,對利潤和地租的研究應以對工資的分析為前提。工資的決定工資變動規律相對工資2.1.4約翰·穆勒的工資基金理論穆勒的工資基金理論說明兩個觀點:一是工資不是由生存資料決定的,而是由資本決定的。二是在工資基金確定後,工人的工資水準就取決於工人人數的多少。工資基金理論強調,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資本總額是一個固定的量。其中,用於支付工資的部分(即工資基金或勞動基金),也是一個固定的量。而工資是資本的函數,即w=f(c)。。2.2現代西方經濟學工資理論2.2.1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邊際生產力工資理論是由約翰·貝茨·克拉克提出來的。把邊際生產力論分為勞動生產力遞減和資本生產力遞減兩方面。用勞動生產力遞減來解釋工資的決定(他稱之為決定工資的自然標準和工資規律);用資本生產力遞減解釋利息的決定(他稱之為決定利息的自然標準和利息規律)。按照克拉克的觀點,工資取決於勞動邊際生產力。勞動邊際生產力曲線2.2.2均衡價格工資理論馬歇爾在他的均衡價格論的基礎上建立起均衡價格工資理論,從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來闡明工資的決定,工資水準由勞動要素的均衡價格決定。從勞動的需求看,工資取決於勞動的邊際生產力,廠商願意支付的工資水準是由勞動的邊際生產力決定的。從勞動的供給看,工資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勞動力的生產成本,第二,勞動的負效用,或閒暇效用。均衡價格工資理論認為,工資水準的決定是生產要素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作用的結果。由需求和供給決定的均衡價格工資圖中DD表示勞動力需求曲線;SS表示勞動力供給曲線;E是均衡點;OW是均衡工資率;OL是均衡條件下的雇傭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