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8 陋室铭(原卷版)_第1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8 陋室铭(原卷版)_第2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8 陋室铭(原卷版)_第3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8 陋室铭(原卷版)_第4页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专题08 陋室铭(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陋室铭(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D.衡于虑

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2023·陕西宝鸡·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3)间有意欲起()

(4)信乎其似巢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引客就观之”中“乃”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B.乃悟前狼假寐(《狼》)C.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8.刘禹锡和陆游生活情趣高雅,个性鲜明,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人?(2023·山西吕梁·统考三模)根据要求作答。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辨音正形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惟吾德馨()

(2)怀民亦未qǐn()10.积累字词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

莫名其妙B.念无与为乐者

心无杂念C.谈笑有鸿儒

鸿鹄之志D.相与步于中庭

门庭若市11.疏通文意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大概是竹柏的影子吧!12.探究分析

有人说“读懂了苏东坡和刘禹锡,才能笑看人生的诸多失意与苦难”。请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苏轼和刘禹锡二人中任选一位)【链接材料】刘禹锡参与革新失败,被贬到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故意刁难,逼迫他三易住所,最后被赶至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刘禹锡却自得其乐,修葺小屋,命名“陋室”,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记承天寺有》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夫子居是亭也,持敬①以直②内,静虚③而若愚,非君子之德乎?遇屯④而不慑,处因而能亨⑤,非君子之操乎?昔也行于朝,今也行于夷⑥,顺应物而能当⑦,虽守方⑧而弗拘⑨,非君子之时⑩乎?其交翼翼⑪,其处雍雍⑫,意适而匪⑬懈,气和而能恭,非君子之容乎?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虽然,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则固以自居矣。(选自王阳明《君子亭记》,有改编)【注】①持敬:操持端庄。②直:正直。③静虚:恬静谦虚。④屯(zhūn):艰难。⑤亨:通达,顺利。⑥夷:偏远的地方。⑦当:适应。⑧守方:坚持原则。⑨弗拘:不拘泥。⑩时:审时。⑪翼翼:恭敬的样子。⑫雍雍:形容人际关系和谐、融洽。⑬匪:非,不。13.按图索义:根据“适”字意义演变图示,“意适而匪懈”中的“适”的释义是()(填选项)

14.融会贯通:结合选文内容,根据下面的篇目提示,说说哪个人物符合王阳明笔下的君子形象。A.刘禹锡(《陋室铭》)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023·黑龙江大庆·校联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②嗒然③。一旦蹇剥④,来佐江郡,郡中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③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④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1)有龙则灵

灵:(2)无案牍之劳形

形:(3)恋恋不能去

去:(4)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面: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有仙则名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C.庐山以灵胜待我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D.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18.【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情操,【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性格。(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2023·广东惠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2)苔痕上阶绿()(3)谈笑有鸿儒()21.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乙】何陋轩记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②,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得以为陋也。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予尝圃于丛棘,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⑤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⑥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⑦孔子之言。(选自王守仁⑧《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释】①九夷:泛称少数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③上国:指京城。④莳:栽种。⑤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⑥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⑦信:通“伸”,伸张。⑧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22.下列加点词前后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守仁以罪谪龙场/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何陋之有/龙场之民C.斯是陋室/人以为陋 D.相与伐木阁之材/伐竹取道2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24.甲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1)”,乙文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这一原因外,还有以下具体原因:(2);居室外环境清雅,居室内的陈设适合读书讲学;(3)。(用自己的话回答)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处于被贬谪的人生境遇,但都抱有(4)的人生态度。(2023·山东济宁·统考三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2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险躁则不能治性 B.入则无法家拂士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陋室外部环境。B.【乙】文“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写出草堂选址原因。C.【甲】文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句式整齐,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乙】文起始,交代了草堂的由来及位置,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的优美。D.【甲】【乙】两文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有共同的精神追求。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9.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二处。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2023·江苏泰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唐·刘禹锡《陋室铭》)【乙】盖闻地有高人①,品格与山川并重;亭遗古迹,梅花与姓氏俱香。名流虽以代迁,胜事自须人补。在昔西泠逸老高洁韵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今乃人去山空,依然水流花放。美人来自林下,高士卧于山中。白石苍崖,拟筑草亭招放鹤;浓山淡水,闲锄明月种梅花。有志竟成,无约不践。将与罗浮争艳,还期庚岭分香。实为林处士②之功臣,亦是苏长公③之胜友。(选自明·张岱《补孤山种梅叙》)【注释】①高人:高明的人,此处指北宋诗人林逋。②林处士:林逋的别称。③苏长公:苏东坡。3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①盖闻地有高人查阅词典法:A.遮盖,掩盖;B.胜过,超过;C.表推想,大概;D.原来。(《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②梅花与姓氏俱香重要语法:词类活用③胜事自须人补课内迁移法: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④拟筑草亭招放鹤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乃人去山空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高士卧于山中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名流虽以代迁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实为林处士之功臣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3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在昔西泠逸老高洁韵同秋水孤清操比寒梅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有志竟成,无约不践。3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表达了作者;【乙】文表达了作者。(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丙)何陋轩记①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②,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得以为陋也。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予尝圃于丛棘,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⑤,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⑥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⑦孔子之言。(选自王守仁⑧《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释】①九夷:泛称少数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③上国:指京城。④莳:栽种。⑤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⑥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⑦信:通“伸”,伸张。⑧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34.甲诗乙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人名)。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谈笑有鸿儒(2)人皆以予自上国往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7.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B.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C.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D.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38.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丙文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这一原因外,还有以下具体原因:(1)(2)(3)。(用自己的话回答)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处于的人生境遇,但都抱有的人生态度。(2023·江苏·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治大风方苏轼钱子飞有治大风①方,极验,常以施人。一日梦人自云:“天使以此病人,君违天怒,若施不已,君当得此病,药不能愈。”子飞惧,遂不施。吾以为药有效者,则是天不能病。子飞不察,为梦所胁。若余则不然荀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家有一方,能下腹中秽恶,在黄州试之,病良已。今后当常以施人。(选自《东坡志林》,有删改)【注】①大风:一种风疾。39.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词。方法在横线上解释加点词结构对照法上句:[有仙则名]名:出名下句:[有龙则灵]灵:(1)勾连成语法[形影不离][无案牍之劳形]形:(2)课内迁移法[孔子云:何陋之有?][一日梦人自云]云:(3)查阅字典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施”的常用释义:①散布;②施加;③给予;④摆放。[今后当常以施人]施:(4)(填序号)40.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在黄州试之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何陋之有 D.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4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若余则不然苟病者得愈愿代受其苦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子飞不察,为梦所胁。43.“德馨”是古代文人的共同追求。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刘禹锡和苏轼“德馨”的具体表现。(2022·广东揭阳·统考二模)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宝铭》)4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斯是陋室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

(4)无案牍之劳形4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乙】①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①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②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蛇,绿暗侵纱,照面③成碧。②夏日,建兰、茉莉,芗泽④漫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沈秋水。冬则梧叶落,蜡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氍⑤。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礴⑥,寒暑未尝轻出。(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有删改)【注释】①翠樾:成荫的绿树。②晶沁:亮光透入。③面:这里指墙壁。④芗泽:香气。⑤毾氍(tàqú):毛毯。⑥盘礴:舒展两腿而坐。4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一项是(

)A.充栋连床/充箱盈架 B.方竹数竿/扶苏以数谏故C.照面成碧/一碧万顷 D.但有绿天/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47.请用“/”为乙文中的画线句划分停顿。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蛇48.甲文的“草色入帘青”与乙文的“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在写景上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49.居室环境与闲居生活,常能表现出主人的志趣。你认为刘禹锡和张岱是否志趣相近?结合两个文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022·辽宁营口·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兵滇先生为令清津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操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渊,去县治二里所。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国有堂,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啼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选自归有光《容春堂记》)5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3)园有堂,启北牖(4)诚以四时之景物51.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5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53.【甲】文作者写“陋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