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设立没有多大关联_第1页
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设立没有多大关联_第2页
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设立没有多大关联_第3页
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设立没有多大关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的设立没有多大关联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啧室之议”是稷下学宫的雏形,稷下学宫是在“啧室之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稷下学宫是“啧室之议”的滥觞,如此等等。我认为,这些说法并没有多少道理,“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设立并没有多大联系。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有活力的开放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因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鼓励商贸,齐国更是把工商业视为国家的根本,为商贾修建客舍,最终让商贾归之如流水。郑国十分重视商业,并且给了商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人身自由,在其它的诸侯国中,重视商业发展的记载也比比皆是,晋国业采取了“轻关易道,通商惠农”的措施。因为此,当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商人,比如说春秋战国之交就有子贡和范蠡。商业上各诸侯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很频繁,打破了地域界限,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打破了各国的政治界限,促进了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原本禁锢人们思想的政治,走向了宽松自由,人们在行动上的自由和言论上的自由得到释放。游士学者各称其道,可以择主而事,谁供养他们,谁赏识他们的才干,他们就为谁积极出谋划策,合则留,不合则去,朝秦暮楚是一种常态。在春秋战国时期,齐人可以去魏,魏人可以入秦,燕人可以南下,而楚人亦可以北上,人员流动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言论也得到了解放,这些有才之士在行动上和言论上的自由,也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学术空前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文化、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学术中心,如鲁国曲阜学术中心、楚国兰台学术中心、燕国学术中心、秦国咸阳学术中心等。形成了三大典型的学术中心,战国早期魏国西河学术中心、中期齐国稷下学术中心、晚期楚国兰陵学术中心,战国时期三大学术中心形成、发展的次序,大致呈现早期西河学术中心—中期稷下学术中心—晚期兰陵学术中心的方向性转移,最后战国时期学术随着秦王朝统一而统一于咸阳。战国时期学术中心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西河学术中心将儒法充分结合,稷下学术中心融合百家,调和儒道名法,兰陵学术中心提倡礼法并重,学杂帝王之术,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这些学术特点的变化大致反映了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历程,同时三大学术中心也形成了各自的学术代表人物,如西河的子夏等、稷下的稷下先生等、兰陵的荀子等。战国时期学术中心的形成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的发展,加快了战国时期学术融合的步伐。从文化转移的路线看,稷下学宫诞生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当时百家争鸣,学术大开放、大转移的产物。二稷下学宫的建立是战国时期大开放的必然。更是齐桓公田午大胆改革的结果。历史上,齐桓公田午被称作贤明的君主,其谥号为“桓”,跟姜齐国的那位最伟大的君主齐桓公享有同等的祭祀待遇,说明其在位期间还是非常有所作为的。这个时期的韩赵魏已经顺利完成三家分晋国的过度,正在不断的蚕食中原地区。公元前374年,齐桓公午杀死田侯剡继承君位。田侯剡和田齐桓公在位期间,正是其它诸侯国改革如火如荼的时候。由于齐桓公的君位是在杀死其父亲情况下得来的。这在齐国内部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诸侯国乘机连年进攻齐国。齐桓公一上台,就必须应对诸侯乘机入侵的局面。从公元前374年到公元前368年七年间,齐国就同周边国家发生过八次战争。从公元前367年到田齐桓公去世,战争明显减少了,甚至几年都没有大的战争(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64-565)。所以,有研究者认为,齐桓公在前十年左右的时间主要精力用在了对外战争上。在田午十四年的铜器“陈侯午敦”的铭文上。有“群诸侯献金”的记载。这说明,齐桓公此时已经扭转了齐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始了改革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建稷下学宫(王京龙.齐国威宣盛世[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35-36)。笔者认为这一推断应当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因此,可以说,正是在同诸侯国战争明显减少,国内比较稳定以后,稷下学宫才得以创立。我在《论稷下学宫的设立及首任祭酒》一文中,提出稷下学宫创立的时间应在公元前362年前后。设立稷下学宫,是继魏国的西河学派而后的更大规模的教育改革,魏国的西河地区因与秦国交界,存在着理不清的界限之争,百余年间战乱频繁,此地的西河学派更多层面上来自对魏国文化兴盛的意义,而没有真正形成对人才教育的长远体制,西河学派在子夏、吴起等人凋零而后,就逐渐没有了声音,因为西河跟后来齐桓公田午的稷下学宫相比,在稳定的政权保障和经济支撑方面,是要差得多的。稷下学宫因位于齐国都城临淄附近,周围即部署有强大的齐国军力,同时临淄城又是齐国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区,这都非常有利于人才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体系是很难改变的。齐桓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体系,而致力于创办一所为齐人所共享的学堂,这本身在齐国高层贵族们来看,就是不同寻常的事情。田氏家族依托于旧贵族身份,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最终颠覆姜齐国政权,从深处看就是田氏家族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传承,那么齐桓公田午要把这种权利派发给齐国的所有贵族乃至百姓们,这无异于发动一场变法,具深远意义。齐桓公田午为什么要在临淄城建立稷下学宫呢?有三个原因,一是看到魏国的强大,某种程度上正是源自魏文侯开放的思想,魏国的西和学派本来就是开战国先河,人才不再局限于本国,而是放眼中原列国,只要是人才,只要是有思想的,都可以到魏国去发展。齐桓公田午显然是这种思想的信仰者,更是相信”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于是就想要建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人才。二是齐桓公田午频繁与列国对战,显然其间有胜有负,军中便是极度缺乏那种善战之人,或者说是懂得军事策略之人,齐国与列国之间的战力基本处于某种平衡点上,就是谁也不可能彻底摧毁彼此的有生力量,如果齐国要行霸主之业,那么就要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需要日趋成熟的教育体系,这就促使齐桓公田午创办了稷下学宫。三是从田齐桓公的个性看,他是一个敢想敢干,勇于争胜的人,他的王位是杀死其父亲得来的。并在之后与周边国家战斗、争胜,并且取得了一个一个的胜利,最后,稳定了周边,这时,他就研究怎样搞改革,顺应思想文化大开放的形势问题,这便是进行教育改革,建立稷下学宫的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了。三现在再说一下“啧室之议”。齐桓公欲长有天下而不失不亡,管仲则历数从黄帝至周武王六位古代贤明帝君所采用的一系列纳谏进贤的措施,让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桓公“欲效而为之”,管仲为之提岀设立“啧室之议的措施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啧室之议”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啧室"为可以随便讲话、任意争论之处.是一种机构。二是“啧室之议”是一种制度,人们有话可以到“啧室"去讲而不遭禁止。不仅不禁止,对那些敢于批评朝政、非难国君、指责批评国君的人还要表彰,称其为“正士”即正大光明之土,或曰正人君子。可见."啧室之议''作为一种制度.可以容纳任何人的主张或观点,不分正,没有邪,不论派.不分帮,这与稷下学宫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稷下学宫“不治而议论”是虽不参与直接治理却可以高谈阔论。“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是说每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主张写成文章,批评国君。没有谁纵容支持一派打击压制另一派。同时,不同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不同观点之间,也可以展开争论,这些都与“啧室之议”相似。“啧室之议”规定,把敢于批评国君的人尊称为“正士”,稷下学宫则“命曰列大夫”又同一规辙。当然,无论是设“啧室之议”还是立“稷下之宫”言齐能致天下贤士的最终目的,也是相同的。“啧室之议”与稷下学宫的建立,前后相差三百年,很难说其中有什么大的联系,必然联系就更没有了。不能两者在一些文化及运作机制上有相似性,就说“啧室之议”是稷下学宫的雏形和滥觞,那只是一些推断和猜测而已。当然,从文化传承上,说“啧室之议”对稷下学宫的设立有所影响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君王的田齐桓公,在当时的传播条件下,他可能会知道“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