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十六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十六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十六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十六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十六中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收网试卷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Cu-64Zn-6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项标号涂黑)1.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篝火 B.油灯 C.蜡烛 D.电灯【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篝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油灯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电灯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冰 B.蔗糖 C.面粉 D.花生油【答案】B【解析】【详解】A、水的固态称为冰,冰与水形成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选B。4.稻田中的水稻叶黄枝小谷不饱满,技术员建议施用复合肥。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A.KCl B.CO(NH)2 C.NH4H2PO4 D.(NH4)2SO4【答案】C【解析】【详解】A.KCl中含有营养元素只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B.CO(NH)2中含有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C.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叫做复合肥。NH4H2PO4含有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D.(NH4)2SO4中含有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5.化学实验小组的几个同学,在做实验时有下列四种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答案】D【解析】【详解】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可仰视或俯视,操作错误;C.加热液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口向上与桌面呈45°角,试管内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操作正确。故选D。6.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碳中和”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目的。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C.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答案】C【解析】【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排放大量废气,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符合题意。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符合题意;故选C。7.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其pH值如下图:下列的做法和认知,正确的是A.橘子酸性强于柠檬 B.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C.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D.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答案】B【解析】【详解】A.pH越小,酸性越强,由图示可知,柠檬的酸性强于橘子,故A选项不正确;B.蚊虫叮咬后会分泌出蚁酸(酸性),使皮肤痛痒,可以涂牙膏(碱性)减轻痛痒,故B选项正确;C.厕所清洁剂呈酸性,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被酸性物质侵蚀,所以厕所清洁剂会腐蚀大理石地面,故C选项错误;D.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会污染待测液,故D选项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选项情景灭火方法灭火原理A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C楼房着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湿布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既隔绝氧气又降低温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盖上锅盖属于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符合题意;D.开辟隔离带属于隔离可燃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9.“透过现象看本质”。你认为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冒白雾B.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红色固体变黑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冒白雾,正确;B.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黑色固体变为红色,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名称不是实验现象,是实验结论,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故选A。1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是临床上治疗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每片含洛匹那韦(C37H48N4O5)200mg、利托那韦(C37H48N6O5S2)50m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属于混合物B.利托那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一个洛匹那韦分子中含有48个氢原子D.利托那韦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详解】A.洛匹那韦(C37H48N4O5)与利托那韦(C37H48N6O5S2)混合后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B.利托那韦(C37H48N6O5S2)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48):(14×6):(16×5):(32×2)=444:48:84:80:64,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洛匹那韦分子中含有48个氢原子,说法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利托那韦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选D。11.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物质③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物质②中的阳离子为:、C.物质⑤可为石墨也可为金刚石 D.物质①和⑤在吸收足够热量后能转化为物质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③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所以A正确;B.物质②是,阳离子是,阴离子是CO32-,所以B错误;C.石墨、金刚石均为的单质,所以C正确;D.,吸收足够热量后①和⑤能转化为物质④,所以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需要熟练掌握。12.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A.①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②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C.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1溶液 D.④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答案】C【解析】【详解】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容器内的气压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水倒流到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等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4.图中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可探究NH4NO3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D.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三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可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故选:C。13.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SO2+H2O=H2SO3化合反应B.实验室制取氧气:2KMnO4=K2MnO2+MnO2+O2↑分解反应C.冶炼钢铁:Fe3O4+4CO=3Fe+4CO2置换反应置换反应D.用熟石灰处理盐酸厂的废水:Ca(OH)2+2HC1=CaCl2+2H2O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C.冶炼钢铁是利用铁的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例如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该类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用熟石灰处理盐酸厂的废水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1=CaCl2+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14.化学是培养证据推理能力的重要学科,下列推理正确的是①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②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则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原理③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④生石灰和水混合放出热量是反应热,则镁和盐酸混合放出的热量也是反应热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②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则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中子,说法正确;④生石灰和水、镁和盐酸混合都发生了化学反应。生石灰和水混合放出热量是反应热,则镁和盐酸混合放出的热量也是反应热,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推理正确的是③④。故选:B。15.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图乙中烧杯内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C.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若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降温结晶以提纯a【答案】A【解析】【详解】A.在t1℃时,根据图丙可知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同,题中溶剂质量相同,且都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同,A选项正确;B.图乙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选项错误;C.从图甲和图乙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减小,对应图丙中N曲线,C选项错误;D.a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因此要提纯a,应用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选项错误;故选A。16.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x的数值为6%C.甲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7【答案】D【解析】【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8%+32%+x+36%=100%,x=24%.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60%-32%=28%,故乙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30%-24%=6%,故丙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6%-2%=34%,丁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乙+丙→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数值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0%-32%):(36%-2%)=14:17,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7.南宁市某水质监测员,把甲、乙两化工厂排放废水取样回实验室分析:外观都是无色透明,检测共含有H+、Ag+、K+、Ba2+、OH-、Cl-、、种离子,每厂废水里都含有四种不同的离子。向甲厂废水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厂废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A.H+、K+、OH-、B.Ag+、K+、Ba2+、C.K+、Cl-、OH-、D.Ag+、Ba2+、、Cl-【答案】B【解析】【详解】甲、乙两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共含有H+、Ag+、K+、Ba2+、OH-、Cl-、NO3-、CO32-8种离子,两种废水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工厂废水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碱性离子,故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则钡离子和银离子以及氢离子存在与乙工厂,含有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则乙工厂废水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H+、Ag+、Ba2+、NO3-,甲工厂废水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K+、Cl-、OH-、。故选:B。18.分离和除杂是获取纯净物的重要手段。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干燥,再加稀硫酸、干燥B分离N2和O2通过灼热的铜网C除去Fe中的Fe2O3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过滤、洗涤D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得到精盐水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干燥,得到CO。再加入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干燥,得到CO2,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只剩下氮气,该方案只能除去氧气,不能将两种气体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Fe和Fe2O3都能与稀硫酸反应,将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过滤、洗涤,在除去Fe2O3同时也除去Fe,该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19.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描述错误的组是A.点燃,观察灰烟并闻气味,鉴别:棉纤维、涤纶、羊毛线B.不加任何试剂能鉴别:Na2CO3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BaC12溶液C.不加任何试剂能鉴别:MgC1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D.取等量的样品,滴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鉴别:软水和硬水【答案】B【解析】【分析】纤维的种类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制品棉线羊毛线涤纶燃烧现象燃烧时有烧纸的味道,燃烧灰烬为灰黑色,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羊毛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烧毛发的焦糊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燃烧比较缓慢,有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详解】A.由分析可知:点燃,观察灰烟并闻气味,鉴别:棉纤维、涤纶、羊毛线,描述正确;B.不加任何试剂鉴别:根据两两混合后现象,Na2CO3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BaC12溶液(↓--),不能鉴别Ca(OH)2溶液与BaC12溶液,描述错误;C.不加任何试剂鉴别:CuSO4溶液为蓝色,第1个鉴别出来;然后把CuSO4溶液加入剩余三种溶液中,MgC12溶液(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H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第2个鉴别出NaOH溶液;然后把NaOH溶液加入剩余另种溶液中,MgC12溶液(↓)、H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为MgC12溶液,无明显现象为H2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能鉴别,描述正确;D.取等量的样品,滴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鉴别: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硬水泡沫少,浮渣多,描述正确。故选B。20.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A.表示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表示的反应为:CaCO3CaO+CO2C.向一定质量的Na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C12溶液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随着过氧化氢的分解生成的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多,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100g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的氧化钙是56g、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不相符合;C.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不能氢氧化镁、氢氧化钠反应,向一定质量的Na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沉淀,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不相符合;D.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C12溶液,随呈碱性的碳酸钠溶液消耗,溶液的pH逐渐减小,由于氯化钠、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完全反应后,氯化钙过量时溶液呈中性,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不相符合。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21.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氮原子_________;②水银_________;③3个铝离子_________。(2)写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5”表示_________;②“2”表示_________。【答案】(1)①.N②.Hg③.3Al3+(2)①.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价②.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解析】【小问1详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原子。氮原子表示为:N;②水银中汞的俗称。汞是一种金属,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水银表示为:Hg;③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3个铝离子表示为:Al3+;【小问2详解】①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该化合物里该元素或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价;②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2”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22.“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1)①“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使用的记忆合金、铝基碳化硅(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组合)、芳纶纤维等新型材料。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记忆合金B.铝基碳化硅C.芳纶纤维D.棉花②硬度非常大的SiC,其结构类似金刚石,则构成SiC的基本粒子为_________(填序号)。A.分子B.原子C.离子(2)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朋肉萎缩、骨钙丢失。通过航天食品摄取优质蛋白质、补充钙元素有利于维持航天员身体健康。①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脱水米饭B.鱼香肉丝C.冻干水果②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___(填序号)来补钙。A.C12H22O14CaB.FeC6H6O7C.KIO3(3)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使用液氢、煤油推动火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过程。【答案】(1)①.C②.B(2)①.B②.A(3)热##内【解析】【小问1详解】①A.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铝基碳化硅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C.芳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②硬度非常大的SiC,其结构类似金刚石,则构成SiC的基本粒子为原子。故选B;【小问2详解】①A.脱水米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B.鱼香肉丝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冻干水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②A.C12H22O14Ca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于补钙,符合题意;B.FeC6H6O7中不含有钙元素,不可用于补钙,不符合题意;C.KIO3中不含有钙元素,不可用于补钙,不符合题意。故选A;【小问3详解】液氢、煤油在燃烧放出热量。使用液氢、煤油推动火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内)能的过程。23.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1)水的电解①宏观现象:按图1所示装置,通电大段时间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写物质名称)。②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水的性质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酚酞除外)是_________。(3)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反应的作用是_________。②图2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C.c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答案】(1)①.氧气②.(2)氢氧化钾##KOH(3)①.加快反应速率②.AB##BA【解析】【小问1详解】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按图1所示装置,通电大段时间后,试管B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碱性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钾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和氢气,则该反应还生成了氢氧化钾;【小问3详解】①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②A.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放出了大量热,烧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中气压的变化,烧瓶中的水作反应物,A不全面;B.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水的作用是能提供热量和将水中白磷隔绝空气,B不全面;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作用是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全面;故选AB。24.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①从上图信息中发现,人类在公元前4500年就能冶炼_________。②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性。③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工业上将铝片加入氢氧化钟溶液中制取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分析,发现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的原因_________。(3)将一定量的锌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标号)。A.金属活动性Zn>RB.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Zn和RC.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无色【答案】(1)①.铜、金(或Cu、Au)②.延展性③.H2O(2)地球周围存在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铁、铝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3)BC【解析】【小问1详解】①从上图的信息中发现,人类在公元前4500年就能冶炼铜、金(或Cu、Au);②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性。③根据化学方程式:2Al+2NaOH+2X=2NaAlO2+3H2↑可知,反应前后铝原子都是2个,钠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的氧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氢原子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小问2详解】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分析,发现月球上存在天然的铁、铝等金属颗粒,而地球上没有的原因:地球周围存在空气,空气中含有氧气,铁、铝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小问3详解】A.将一定量的锌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根据化学反应质量关系,65份质量锌生成铜64份质量,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由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首先发生的反应,溶液质量是增加的,然后发生反应溶液质量是减小的,说明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然后是R与氯化铜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R,则A正确;B.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中应该是一定含有铜,一定没有锌,可能含有R,因为锌完全反应后,R才与氯化铜反应,故B错误;C.反应结束后过滤,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不一定无色是错误的,例如加入R是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C错误。故选BC;25.奕晴同学根据物质的性质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图案。图中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A.B.C.D.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G属于同一种物质类别,C溶液显蓝色,常与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D属于题中所述物质类别中的_________。(3)写出G的一种用途_________。(4)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答案】(1)CuSO4(2)酸(3)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4)【解析】【分析】A.B.C.D.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溶液显蓝色,常与E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C为硫酸铜,E为氢氧化钙,B能转化为C(硫酸铜),铜属于单质,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A可能是铜,B可能是氧化铜,D是一种酸,可能是盐酸或硫酸等,E能转化为F,F与G能相互转化,C.G属于同一种物质类别,G属于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F是氢氧化钠,G为碳酸钠。代入框图,推理成立。【小问1详解】C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小问2详解】D属于题中所述物质类别中的酸【小问3详解】G是碳酸钠,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小问4详解】E→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26.建立“宏观一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如图二,NA.Mg、A1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周期。对于NA.Mg、A1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则NA.Mg、Al三种金属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3)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三所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答案】(1)非金属(2)①.三##3②.Al、Mg、Na(3)①.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②.【解析】【小问1详解】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填:非金属;【小问2详解】由图二可知:NA.Mg、A1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根据电子层数=周期数,可知三者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由题意可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金属失去电子能力越弱,所以NA.Mg、Al三种金属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l(13)、Mg(12)、Na(11),故填:三(或3);Al、Mg、Na;【小问3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过程中有2个氢分子不参与反应,则反应过程为每2个二氧化碳分子与6个氢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生成1个乙烯分子和4个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碳酸氢铵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工业生产碳酸氢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资料:“合成”步骤中发生的反应为N2+3H22NH3,氮气极易溶于水,易挥发。高温高压(1)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2)“造气”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写一条即可)。(3)“碳酸化”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步骤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4)“循环”的目的是_________。【答案】(1);(2)将煤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3)①.NH3+CO2+H2O=NH4HCO3②.防止碳酸氢铵分解,减少氨水的挥发(4)提高氮气、氢气的利用率,节约资源【解析】【小问1详解】在NH3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NH3中氮元素显-3价,表示为:;【小问2详解】将煤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小问3详解】“碳酸化”过程中,反应物是氨气、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氢铵,所以方程式是:NH3+CO2+H2O=NH4HCO3;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防止碳酸氢铵分解,减少氨水的挥发;【小问4详解】“循环”的目的是提高氮气、氢气的利用率,节约资源。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28.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_。(2)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性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将烧杯换成水槽②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③将水换成冰水④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编号)。(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能选择B或C装置,是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5)若要收集到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气体,经过下图装置中_________(按顺序填端口字母),再到D。【答案】(1)集气瓶(2)①③##③①(3)①.②.E(4)(5)efab【解析】【小问1详解】甲仪器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小问2详解】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性原因①将烧杯换成水槽,不影响气泡逸出,无关;②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压强过大,气体无法逸出,有关;③将水换成冰水,不影响气泡逸出,无关;④先用手捂住试管壁,气体逸出,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可能无气体逸出,有关。故填:①③(或③①)【小问3详解】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无棉花),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丝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加水,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所以可以用排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