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1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2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3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4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相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向,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张籍的《秋思》师:请用宏亮、整齐的声音朗读这两首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情是那一轮遥寄相思的皎皎明月;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情是那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情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板书并齐读课题。解题、质疑、介绍词人、介绍词解题、质疑(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2)“长相思”是什么样的思念?(长长的,绵绵不绝的,能读得再慢一点吗?)(3)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所写的。2.介绍词人师:《长相思》的作者纳兰性德,不知道同学们对他有哪些了解?师:看来大家对他知之甚少,没关系,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儿子,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他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曾两次随康熙皇帝远行。)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长相思》正是纳兰性德在随康熙皇帝远行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词。3.介绍词师:你发现这首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长相思”是词牌名。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歌曲《长相思》师:词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称上下片。朗读时要注意上阕和下阙之间要停顿。谁能读一下这首词的上阕?下阙谁来读?初读师:现在,孩子们一定对这首词充满了期待,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自读提示(出示课件),谁来读自读提示一?读准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2、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师:请结合自读提示,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自由读《长相思》自由读,仔仔细细读两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更geng聒guo结合诵读穿插讨论:1)——“更”为什么要读平声?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2)——理解“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风,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互文见义:在有意思相对或者文句相关的词句里面,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可以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同样的修辞手法,在词的上阙中还有没有?(山一程,水一程)3、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后学生评价。师: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节奏才能把词读得有板有眼。(听录音)4.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出示词,划出节奏)齐读,注意上下阕的停顿。师:词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什么?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师:好,你感到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谁有别的印象和感觉?学生继续回答。师:孩子们,离家乡很遥远,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自己试着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长相思》)读懂《长相思》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看看书中的插画,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思考:作者的“身”“心”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上阕师:谁能说说上阙的意思?(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朝着山海关那个方向走。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火。)师:谁说一说,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指名多位同学回答)师:这里站着好多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这些站着的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师:想象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生:“山一程,水一程”知道路途遥远。师:北京到山海关直线距离就有三百多公里,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行军更是苦不堪言,漫漫征途何处是尽头啊。山一程,水一程,一程又一程,反复强调路途遥远,山高路远,山水迢迢,旅程漫长,离家遥远。(我们分组再来读)(板书:跋山涉水图)生:“风一更,雪一更”知道天气恶劣。(课件)师:李白在《北风行》中这样描写北方的风雪:“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就是北方风雪的真实写照。将士们从北京出发时正是初春,关外苦寒。北风怒号,雪花如席,风雪肆虐,寒冷刺骨。(板书:风雪肆虐图)师:同学们,将士们在行军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已经非常疲倦了,为什么晚上还不睡觉呢?为什么还是“夜深千帐灯”呢?(想家,思念亲人)师:想一想,夜深难以入眠的将士们会在干什么呢?(学生交流)是呀,将士们或在写家书,或在回忆往事,或在因为不能回故乡而叹息。千帐灯下是万颗不眠的乡心啊!(板书:夜深千灯图)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幅幅图画,没有一个“情”字,却景景生情啊!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整个上阕部分?体会画面中饱含的丰富情感。(两个学生读)过渡衔接: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看,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来到了帐篷外,他不禁吟诵起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下阙:结合“碎”字,感悟乡愁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阙的意思?师:纳兰性德的心(稍作停顿)心在哪儿?生:他的心在故乡(教师连着问了第一排的学生,回答都是故乡)师:用这首词当中的一个词语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生齐答:故园。(板书:心系故园)师:从哪一句看出作者心系故园?生:我从“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来,作者的心在故园。师:故园无此声,故园里没有什么声音?师:故园里没有风声,没有雪声,没有军营里嘈杂的声音,“嘈杂”就是这首词中的哪个字?(聒)师:词人感慨,故园没有风雪声,想一想,在纳兰性德的故园,在京城,在皇城根下,会有哪些声音呢?如果此时此刻作者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天,那还可能是——此时作者远离故园,那风声、雪声就格外激起了绵绵的思乡情。师:故园是那么的温馨、快乐和美好,哪怕在梦中回一次故园也好啊。可是“梦不成”。(板书:梦不成)从“梦不成”这三个字中你又读懂了什么?生:我能读懂作者非常思念家乡,连觉都睡不好了。生:我能读懂周围的声音很嘈杂,让纳兰性德睡不着觉,做不成梦了。师:是啊,回故园一次的那个梦都被打破了,纳兰性德思念家乡的那颗心都——碎了。(板书:碎)师:带着你的感受自己来试着读一读整个下阙。师:谁愿意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整个下阙?(两个学生读)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在这两句上画一个圆圈)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形容。(痛苦,心碎,伤感,无奈)师:是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朗读《长相思》。(配乐读《长相思》)4.互文印证,读透词心师: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师:好!同学们,你们道出了纳兰性德的心声。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试问我为何轻易的离别,一年和家人能团圆相聚多久?)师:在故园,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词人?师: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古道边,芳草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白发苍苍、老泪纵横的老父亲,用颤抖的声音问他——他的稚子依依不舍地问他——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齐读此句)重任在肩,责任如山,所以纳兰性德不得不离开年迈的老父,离开温柔的妻子,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园哪!这就是纳兰性德为什么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板书:心系祖国)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就这样化作了千古传唱的《长相思》。师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读:长相思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读:长相思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生读:长相思师: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风雪聒耳,吹不断我的思乡情。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长相思》。写法探讨,升华主题深厚的学养,丰富的阅历,成就了纳兰性德的词作,后人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他的词作景真情真,时人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著名学者王国维给予极高评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词中写了哪些景,表达了什么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同学们以后再读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藏在景物后面深厚的情感。让我们带着对纳兰性德的敬仰,一起读一读王国维的评价。意思是:纳兰容若用自然天真的眼来观察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