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礼记·曲礼》中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识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是以君子恭敬樽节退让以明礼。”这一记载表明儒学主张()A.儒家士人应投身于社会的基层教化 B.法律应以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原则C.通过礼可以很好的治理和教化社会 D.君主治国应以仁义之心去感化民众[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道德仁义,没有礼就难以成就;教训正俗,没有礼就难以完备。分争辨讼的案件,没有礼就不能解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没有礼的话,次序就不能安定。……君子待人恭敬并且克制自己,以谦让的态度来表明礼节。强调礼仪教化在国家治理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要儒家士人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以礼为量刑依据,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君主治理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2.《汉书·吴王刘濞传》中记载,吴王为吸引更多百姓来吴国,常替应服徭役人员出钱,以免除其徭役;或对其治下之民进行财物金钱的赏赐,改善百姓生活;甚至于盗贼流寇逃到吴国也能被吴王收容。据此可知,汉初()A.忽视户籍制度建设 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C.诸侯国君注重民生 D.百姓赋税负担沉重[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郡国并行制下,地方封国具有较大的权力,说明中央集权受到挑战,B项正确;材料与忽视户籍制度建设无关,排除A项;吴国一国并不能代表众多诸侯国,排除C项;汉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3.汉代乡官大部分由乡举里选产生,选举时特别注重乡里清誉。乡官主要管理赋税征收、乡里诉讼、社会治安、民众教化等,有较严密分工。这说明汉代()A.选官大权旁落地方 B.世家大族逐渐崛起C.察举制度重视品行 D.注重基层社会治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汉代乡官大部分由乡举里选产生,选举时特别注重乡里清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政府将基层社会的治理情况,纳入到考核官吏的标准中,说明汉代政府注重乡官对基层社会的治理,D项正确;汉代选官权一直在中央,不在地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家大族”崛起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察举制注重品行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4.元嘉七年,刘宋政府发行四铢钱后,流通领域仍在使用前代旧钱,货币流通呈现出“轻重杂行”的局面,至始泰二年宋明帝下令“断新钱,专用古钱”时,出现了“比岁被水潦(水灾)而籴不贵”的反常现象。这表明当时()A.民间控制铸币实权 B.货币短缺影响了经济民生C.北宋政府财政困难 D.币制混乱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轻重杂行”“断新钱,专用古钱”“比岁被水潦(水灾)而籴不贵”可得出当时货币不足,不得不使用古代的钱币,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导致物价上涨,影响民生,B项正确;钱币由政府控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北宋,而是南朝时期的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矛盾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5.唐代对“孝”特别重视,《唐律》中维护“孝”伦理的相关律文有数十条之多,如“骂父母者绞,殴父母者斩,殴父母至死者凌迟处死”,“守孝嫁娶者,徙三年”。这反映出唐代()A.法律以刑律为主,民法内容较少 B.严刑峻法,残酷无情C.重视家训,强化基层的伦理教化 D.孝道入法,礼法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骂父母者绞,殴父母者斩,殴父母至死者凌迟处死”“守孝嫁娶者,徙三年”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层面,即孝道入法,礼法结合,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刑法及民法的数量,排除A项;材料与严刑峻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训,排除C项。故选D项。6.东汉后期郡归并于州,扩大地方自主权以加强中央控制能力,结果却造就了地方实力派割据的制度基础;唐朝实施节度使制度,将数州之资源悉归于节度使调控以应对边疆安全问题,但始料未及的是外重内轻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东汉、唐朝地方制度的调整与改革表明()A.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 B.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C.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 D.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东汉后期郡归并于州,扩大地方自主权以加强中央控制能力,结果却造就了地方实力派割据的制度基础;唐朝实施节度使制度,将数州之资源悉归于节度使调控以应对边疆安全问题,但始料未及的是外重内轻的局面也由此形成。”可知,东汉和唐朝的调整,其目的是加强中央的控制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地方势力崛起,威胁中央,说明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A项正确;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在材料中没有描述国防安全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7.明代设六科给事中,官秩正七品,是直属于皇帝的独立监察机构。其通过封驳与注销,监督控制六部的全部工作,拥有弹劾百官的权力,必要时还可以充任使臣,参加重大刑狱案件的审理。六科给事中的设立()A.减少了内阁决策的失误 B.削弱了监察权的独立性C.有利于维护君权的统治 D.降低了行政司法的效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六科给事中职权范围广泛,权力大,直属于皇帝,有利于维护君权的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六科给事中减少了内阁决策的失误,排除A项;在我国封建社会,监察机构不具有纯粹的独立性,六科给事中与前代监察机构相比,独立性更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六科给事中降低了行政司法的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8.万历九年,张居正清查全国土地,全面推行一条鞭法。规定除苏、淞、杭、嘉、湖地区征米麦外,其余地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这一做法()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加剧了土地兼并C.废除了人头税的征收 D.加重了百姓负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条鞭法规定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A项正确;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材料中的做法不会加剧土地兼并,排除B项;清朝的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排除C项;一条鞭法的实行,老百姓在缴纳税收的要折为白银,因而百姓就需要将自己的谷物等与商人进行兑换,受到盘剥,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但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材料主要强调征收赋税内容的变化,主要征银,排除D项。故选A项。9.1867年,清政府在对入觐和遣使出洋时的礼制讨论时,有人建议“若中国使臣见外国君主,照行外国之礼,则外国使臣入觐我大皇帝,礼当照行中国礼”,更有人认为应该“礼从宜,使从俗”。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主张()A.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B.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C.废除传统外交体制 D.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若中国使臣见外国君主,照行外国之礼,则外国使臣入觐我大皇帝,礼当照行中国礼,更有人认为应该‘礼从宜,使从俗’。”可知,清政府对礼制的讨论认为,中国使臣见外国君主,照行外国之礼,而外国使臣入觐中国皇帝,则需要按照中国的礼制,说明在外交礼制上,当时中国人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废除传统外交体制的信息,排除C项;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与材料中“礼从宜,使从俗”的说法相悖,排除D项。故选B项。10.1913年5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以“出而组阁,抵制国民党”。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当选正式大总统,又收买近百名国会议员,成立公民党,为大选拉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初显 B.政党已沦为专制统治工具C.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加剧 D.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为了自身统治的合法性,试图利用政党政治扩大影响力,D项正确;材料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无关,排除A项;政党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 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选拔考试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意在加强文官对国民党政府的认同和支持,是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服务的,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D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不能实现对全国文官考试的统一领导,这与当时军阀割据的情况有关,“拉帮结派”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将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为国民党党员进入政府大开方便之门,限制了不同政见者进入政府,有违开放性、平等性原则,排除B项;根据材料“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得出国民政府未能实现对文官考试的统一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表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据此可知,各时期的政权建设()时间区域政权建设192—1937革命根据地成立各级苏维埃政府,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945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194—1949解放区建立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确立农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A.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B.削弱了国民政府统治的阶级基础C.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奠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前提[答案]C[解析]材料以列表形式展示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因此各时期的政权建设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项正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一直是人民革命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它们都没有削弱国民政府统治的阶级基础,排除B项;1927-1937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民主政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3.针对群众反映的“待遇规定较低”和“实施范围有限”等问题,1953年国务院对《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颁布)进行修订,并指出:福利问题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改进,目前“实施范围还不能扩大的过广”,“待遇标准也不能提得过高”。材料表明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主要依据是()A.国家财政经济的状况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C.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D.紧张和动荡的国际环境[答案]A[解析]根据“福利问题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改进”可得出当时福利之所以低,主要是因为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因此主要依据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14.1982年以前,我国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则调整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这一调整表明我国()A.切实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B.高度重视公民权利C.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 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修订的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这是民主法治进步的表现,这一变动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公民权利,B项正确;宪法结构顺序的变动不能体现“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方针”,排除A项;1954年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C项;材料信息表明我国注重保护人民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表是我国在不同时期对现代农业内涵与特征的界定。这体现了我国()时间内涵与特征20世纪50年代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20世纪80年代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20世纪90年代商品化、产业化、技术化、生态化A.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 B.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C.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D.农业科技领先于世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科技成分增多,可见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B项正确;材料与政府重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粮食安全,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农业科技在世界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6.《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自由民佃田以耕时,即使田不生谷、或农人未耕、或疏于耕耘、或劳动未曾获利,农人均需以谷物交付田主或按约支付违约金”。这一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法律体系非常健全 D.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据“如果自由民租田耕种但出不生谷,则以未尽力耕耘论处,除了照交田主谷物外,如田地荒芜,还必须将其所荒芜之田犁翻耙平,交还田主。”可知,材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土地私有制度,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维护土地私有制,而不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非常健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佃农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是否扩大,排除D项。故选A项。17.十六世纪,当天文学研究表明《圣经》中记载的月亮比土星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时候,加尔文对此解释到:“摩西是用一种通俗的笔调来写作《圣经》的,他所描述的是一切具有常识的普通老百姓所能理解的东西,而天文学家所探索的,只能为具有颖悟力的人类智者所理解,‘展示的是对上帝美妙智慧’认识的更进一步。”据此可知,加尔文()A.倡导继承古代先贤的哲学精神 B.强调《圣经》拥有绝对的权威C.巧妙地将理性与信仰统一起来 D.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他所描述的是一切具有常识的普通老百姓所能理解的东西,而天文学家所探索的,只能为具有颖悟力的人类智者所理解,‘展示的是对上帝美妙智慧’认识的更进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加尔文巧妙地将理性与信仰统一起来,信仰和理性并不冲突,这便于让普通百姓所接受,进而去传播其宗教主张,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加尔文倡导继承古代先贤的哲学精神,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加尔文强调《圣经》的绝对权威,排除B项;加尔文并未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8.十七世纪后期东印度公司将中国茶装在银盒中作为礼物献给凯瑟琳王后。十八世纪末戴维斯在《英国农工状况考察》中提到:“在恶劣的天气与艰苦的条件下,唯有茶能让他们咽下干面包,茶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饮料。”这反映了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海外贸易有了巨大发展C.社会保障制度失效 D.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7-18世纪,东方出产的茶成为英国政府的对外馈赠礼物、英国人的日常饮品,茶在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与茶叶贸易的发展有关,B项正确;茶叶从贵族饮品变为大众饮料,主要与茶叶贸易的发展有关,并非由等级观念淡化导致,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不大,排除C项;英国人虽然热爱饮茶,但并未接受东方的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19.中古时期的欧洲战争大多是统治者的冒险掠夺行为。而路易十四(1638-1715年)时代的战争,固然有个人野心的成分,但也有鲜明的政治动机:为了合并说同一语言的某地居民,为了占领防御强大邻国所必须的要冲。路易十四时代战争的变化反映了()A.欧洲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B.国际法对掠夺性战争的制约C.欧洲国家间利益纷争加剧 D.强大王权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古时期的欧洲战争到路易十四时期的战争统治者从冒险行为到有个人野心和政治动机,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材料与国际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国家利益纷争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维护国家统一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0.18世纪初,英国禁止新成立的税务局官员参加议会活动,后来又规定凡是接受皇家俸禄或国王任命的官员,除各部大臣外,不得成为议会下院议员。这些规定()A.避免了营私舞弊现象出现 B.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原则C.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D.推动了两官分途制度确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世纪初,英国禁止新成立的税务局官员参加议会活动,后来又规定凡是接受皇家俸禄或国王任命的官员,除各部大臣外,不得成为议会下院议员。”可见对旧有的政治恩赐制度进行调整,限制国王将亲信安插进至议会,有利于保证议会的独立性,推动了两官分途制度确立,“两官”即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或称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在产生方式、任用条件、职责范围和管理办法等方面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互相之间不能交替任职,因之称为“两官分途”,D项正确;“避免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原则,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1.1764年,意大利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抨击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和有罪推定,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西方法律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变化()A.破坏了司法权独立 B.凸显了律师制度的重要性C.弱化了法官的地位 D.加强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出无罪推定原则,加强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D项正确;西方法律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变化并未破坏司法权独立,排除A项;西方法律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变化与律师制度的重要性无关,排除B项;这一变化并未弱化法官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22.个人所得税最早是1799年英国提出,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战争结束后,该税收便随之废除;1842年,英国通过议案,正式确定开征个人所得税,并规定税收的起征点高于绝大多数工人阶级的收入。据此可知,英国个人所得税正式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国家赋税的需要 B.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C.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 D.加速工业革命的完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等局面,英国通过议案,正式确定开征个人所得税,并规定税收的起征点高于绝大多数工人阶级的收入。由此可知,英国个人所得税正式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C项正确;英国当时正式实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目的是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以缓和阶级矛盾,不是满足国家赋税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向高于绝大多数工人阶级的人征税,与“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无关,排除B项;当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23.以近代启蒙思想理论为支撑,美国建国者从历代的相关制度中获得借鉴,并把它们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据此可知,美国政体的基本特征是()A.联邦制 B.分权制衡 C.总统制 D.政党政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确立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因此是“有限政府”,B项正确;联邦制、总统制及政党政治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4.从20世纪50年代末,美元海外持有者就已经开始抛售美元、购入黄金的行动;1965年,戴高乐迫使美国同意法国换回了15亿美元的黄金,在此影响下,西欧、日本等国纷纷跟进,两年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了3000吨。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的主要原因是()A.美元丧失国际主要货币的地位 B.美法之间矛盾的激化C.世界经济发展及其格局的变动 D.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美国霸权地位下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而且美元贬值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C项正确;美元依然是国际主要货币,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发展及其格局的变动,美法之间矛盾的激化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冷战对峙局面在二战后逐渐形成,它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方文献中,“封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材料二就“封建主义”的概念而言,中国从秦到清显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主义”社会。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未在中国出现,原因不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相比在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权利、契约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缺乏,而是此后遭到了“专制主义”的压制和破坏。“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夭折只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太短了或者说结束的太早了。以西方的英国为例,自诺曼征服(1066)全面建立封建制后,王室、教会、贵族乃至自治城市间的冲突不断,《大宪章》、“玫瑰战争”(贵族内战)《至尊法案》均是其具体体现,直到1534年英国君主专制才得以确立,英国早期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即便如此,在这个长达500年的“封建社会”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中英国的地方自治、自治城市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权的重商主义理念也未曾中断,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兴起成长起来。——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共同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中国“专制主义”社会相比,英国“封建社会”的环境为什么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长。[答案](1)共同特征:贵族之间通过契约建立封君封臣关系(契约关系)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治权独立)政权逐级承包,形成贵族等级制(等级制度)。(2)原因:市场经济、法治和契约意识充分发展;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的发展;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内市场的统一;王权受到限制,君主专制形成较晚;长期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促进。[解析][小问1详析]共同特征:根据材料一“……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可得出,贵族之间通过契约建立封君封臣关系(契约关系);根据材料一“……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可得出,政权逐级承包,形成贵族等级制(等级制度);根据材料一“……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可得出,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治权独立)。[小问2详析]原因:根据材料二“……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未在中国出现,原因不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相比在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权利、契约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缺乏,而是此后遭到了‘专制主义’的压制和破坏……”,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市场经济、法治和契约意识充分发展;根据材料二“……以西方的英国为例,自诺曼征服(1066)全面建立封建制后,王室、教会、贵族乃至自治城市间的冲突不断,《大宪章》、‘玫瑰战争’(贵族内战)《至尊法案》均是其具体体现,直到1534年英国君主专制才得以确立,英国早期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的发展;早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内市场的统一;王权受到限制,君主专制形成较晚;根据材料二“……王权的重商主义理念也未曾中断,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兴起成长起来。”,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长期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封建社会”的环境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长的因素还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促进。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重要的国际法文件时间国际文件基本内容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二条……联盟会员国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在仲裁或司法裁决或行政院报告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第十六条(一)会员国不顾本盟约……而从事战争者,即视为对所有联盟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及其人民将与之断绝商业上或财政上或个人之往来。……1928年《非战公约》第一条缔约国各方……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二条……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主要的国际法实践活动及其理念。主要活动中国的条约实践从1949年至1978年的除旧纳新到1979年至1990年的积极参与再到1991年至今的深度融入。新中国建立至今,对外签订了27000多项双边条约,500多项多边条约,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国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多年来,五项原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追求独立、自主、自强、发展的普遍诉求,也促进了拥有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五项原则有着深刻的国际法内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方面保证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另一方面更保证了港澳特区的繁荣稳定。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更是对当代国际法的践行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8年3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新时代的一个重要外交理念被写入中国《宪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的国际法内涵,包括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五个方面。——摘自外交部贾桂德司长的演讲《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20世纪前半期人类为避免战争所做的努力,并对这些努力进行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的国际法实践活动及其理念所体现的鲜明特色,分析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答案](1)努力:1919年《国际联盟条约》明确限制了成员国的战争权;1928年《非战公约》斥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1945年《联合国宪章》进一步明确了禁止使用武力的概念,赋予安理会以明确的维和权力。评价:上述国际法的确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大国出于私利践踏国际法以及国际法自身的局限,国际社会仍然难以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重演。(若对上述内容分别进行具体的评价,同样赋分)(2)特色: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坚持各国主权平等;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捍卫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背景: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已经形成;世界和平与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国家间的竞争和较量突出,地区热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此起彼伏,气候变化、难民等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中国和世界发展需要。(言之成理即可赋分)[解析][小问1详析]努力:根据材料“《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可知,1919年《国际联盟条约》明确限制了成员国的战争权;根据材料“《非战公约》”的内容可知,1928年《非战公约》斥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根据材料“《联合国宪章》”的内容可知,1945年《联合国宪章》进一步明确了禁止使用武力的概念,赋予安理会以明确的维和权力。评价: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上述国际法的确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大国出于私利践踏国际法以及国际法自身的局限,国际社会仍然难以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重演。[小问2详析]特色:根据材料“60多年来,五项原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追求独立、自主、自强、发展的普遍诉求,也促进了拥有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和所学知识可知,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坚持各国主权平等;根据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