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针刺手法课件_第1页
常见病针刺手法课件_第2页
常见病针刺手法课件_第3页
常见病针刺手法课件_第4页
常见病针刺手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病针刺手法1

一、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2该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3现代医学将冠心病分为5种临床类型,即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和猝死型冠心病。

4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针刺治疗具有较好效果。5

1.辨证分型

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根据其兼症的不同,辨证可分为3种类型。6肾元亏损型:胸闷心痛,心悸气短,劳则加剧,休息后缓解,伴有腰膝酸痛,动则喘促,夜尿频数,甚则小便失禁,肢体浮肿,舌体淡胖,脉细弱,沉取无力,或潮热盗汗,颧赤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7脾胃虚弱型:胸闷心痛,心悸气短,饮食或活动后加重,伴有腹胀纳呆,少气懒言,肢体困重,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沉弱。

8肝郁气滞型:胸闷心痛,心悸气短,郁怒后加重,伴有胁肋胀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脉弦。9

2.治疗方法

治法:调心通脉。

处方:灵台、神道(或胸5、胸6夹脊)、内关。肾元亏损型加关元、太溪;脾胃虚弱型加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肝郁气滞型加期门、太冲、阳陵泉。10针刺操作:患者先取伏卧位,以1.5寸毫针直刺灵台、神道(或胸5、胸6夹脊),进针约0.8~1.2寸,得气后行较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酸麻胀感向前胸放散,持续小幅度快速均匀地捻针约1~2min后即可出针。11患者再取仰卧位,以1.5寸毫针直刺或向肘部斜刺双侧内关,进针约0.5~1.0寸,得气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尽量使针感向肘、肩和胸部传导,若能使气至病所,则疗效显著。12然后根据辨证分型选择针刺其它穴位,关元、中脘、足三里直刺1.0~1.5寸,太溪、三阴交直刺0.8~1.2寸,上述穴位均施补法,其中针刺三阴交时尽量使麻电感向足底放射;13期门沿肋间向外侧斜刺或平刺0.8~1.2寸,平补平泻法;太冲、阳陵泉直刺0.8~1.2寸,泻法。14以上诸穴可取单侧或双侧,也可两侧交替取用。仰卧位时留针15~20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153.按语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位在心,但该病与肾、脾和肝有密切关系。16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肾元亏损,则心失濡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郁气滞,则气滞血瘀。以上各种原因导致心脉不通,不通则痛。17针刺治疗应以调心通脉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不同兼症,辅以补肾培元、健脾和胃及疏肝理气等方法。18我们曾以针刺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满意效果,根据病情辨证论治,症状有效率为92.9%,心电图有效率为66.7%(《中国针灸》2003,5,P280)。19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本着保证疗效,提高效率的原则,我们对原有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某些穴位尤其是背部穴位将原来的留针改为快刺少留针或不留针。20因为有些患者难以坚持较长时间的伏卧位留针,特别是形体肥胖的高年患者。这种操作方法大大节省了治疗时间,但对针刺的手法要求更加提高,必须出现应有的满意的针感。通过大量的病例观察,该法是切实可行的。

21二、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因素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种综合症侯群。22多发于中、老年人,起病缓慢。临床以颈项、肩臂、上肢酸痛麻木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头晕、头痛、下肢无力、步态不稳,以及心悸、胸闷、血压或高或低,吞咽困难等症状,可因颈部活动,特别是后仰或转头动作而引起或加剧。23根据其发生的病理机制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及其它型。241.治疗方法

治法:以颈夹脊穴为主,根据症状配合循经远道取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25处方:病变颈椎夹脊穴2~3个。神经根型加曲池、外关、合谷、中渚;椎动脉型加百会、风池;脊髓型加肾俞、委中;交感型加内关、人迎。26针刺操作:取俯卧位或坐位,颈部夹脊穴直刺0.8~1.2寸。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中渚直刺0.3~0.5寸,诸穴尽量使针感向远心端传导。27百会向前或向后平刺0.5~1.0寸;风池向对侧眼球针刺0.8~1.2寸,力求针感向同侧头部及眼眶部放射。28肾俞直刺0.8~1.2寸,用提插或捻转补法;委中直刺1.0~1.5寸,使针感向足踝部放射。29内关直刺0.5~1.0寸;针刺人迎须避开颈总动脉,先以左手食指或拇指向外侧轻推颈总动脉,然后直刺0.5~1.0寸,以见针柄随动脉搏动为标志。30留针15~20min,每日治疗1次,10~15次为1疗程。31

2.按语

针刺治疗颈椎病有较好效果,尤其对缓解疼痛和眩晕等症状效果明显。避免颈部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2

三、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的疼痛。

33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自一侧腰或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活动时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跟腱反射减弱。34按受损部位分为干性和根性两类。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特点是沿坐骨神经通路上的放射痛和压痛明显,常因感受寒湿而诱发。

35根性坐骨神经痛在咳嗽、喷嚏和排便时疼痛加重,多有外伤史,腰椎旁有压痛,且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腰椎X线或CT检查一般可明确原因。

36

1.治疗方法

治法:取患侧足太阳、少阳经穴为主,用泻法。

37处方:环跳、阳陵泉、昆仑、太冲。根性坐骨神经痛加大肠俞、关元俞。

38针刺操作: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直刺2.0~4.0寸,大幅度提插捻转,使针感放射至小腿及足部。39阳陵泉直刺1.0~1.5寸,昆仑直刺0.5~1.0寸,太冲向涌泉方向透刺1.0~1.5寸,诸穴均力求针感向远心端放射。

40疼痛剧烈者可加刺患侧次髎、涌泉,次髎直刺1.0~1.5寸,涌泉直刺0.5~1.0寸。

41病程较久及体质虚弱者可加针关元、足三里,二穴均直刺1.0~1.5寸,用补法。

42留针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