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50年代,买办已成为中国社会上引人注目的一种职业。60年代后,随着外商洋行的急剧增加,买办队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到20世纪初,买办的总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10万人。据此推知A.传统义利观念被抛弃 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加剧C.新社会阶层得到发展 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冲击2.据外电报道:“波兰外交部大楼走廊挂满了自1918年独立后历任外交部长的头像,但1945年至1989年的44年则空缺。”最可能的理由是,该时期A.限于当时条件,外长未留下照片B.波兰已被美苏瓜分,其主权未复C.波兰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要外交活动D.波兰屈从于苏联控制,外交活动不能自主3.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交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0%不等)。国民党所做的仅仅是在1930年通过了一项将地租降低到主要作物的37.5%的决定,而即使是这一适度的措施也从未真正兑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国民政府迫于内忧外患无力解决农民利益问题B.华南地区农民的苦难已达到了极端危急的地步C.国民政府放弃了孙中山“耕者有其田”的思想D.国民政府统治层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4.“第十二条:本条约实施时,青岛海关应即完全为中国海关之一部分。第十三条:一千九百十五年八月六日中、日所订关于重开青岛中国海关之临时合同,于本约实施时应归无效。”材料所出的条约A.引发了近代中国五四运动 B.尊重了中国之主权与独立C.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D.成为中国的重大外交成果5.胡适评价近代一位历史人物时说:“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胡适所评价的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A.起义者洪秀全 B.改革者康有为 C.实业家张謇 D.文学家鲁迅6.“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1989年B.1991年C.1999年D.2001年7.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①自然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洋务经济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8.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A.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 B.制定指令性经济计划C.政府直接采购、投资 D.加大企业国有化比重9.中国以古老的农业文明而著称,一度遥遥领先于世界,从经济、政治、乃至于文化等多方面时世界各地区都有着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响。请回答下面小题1.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10.下列一组图片是以二战著名战役为题材的电影宣传海报。其中描写太平洋战争历史进程的是A. B. C. D.11.如图漫画发表于1908年广州《时事画报》第九期以上漫画反映了当时A.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B.民主思想深入人心C.改良运动遭到压制 D.专制统治濒于崩溃12.宋朝对官员的优待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除享有稳定的俸禄职田收入外,还可以封妻荫子,免夫役和二税。即使犯法,也可用“官当”代替刑罚。宋朝的优待A.激发了文人的创新精神 B.导致官员人数不断膨胀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必然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教民榜文》为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洪武三十年(1397年)颁行。其榜文共41条,对老人、里甲理断民讼和管理其他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如里老制度的组织设置、职责、人员选任和理讼的范围、原则、程序、刑罚及对违背榜文行为的惩处等,作了详尽的规定,堪称我国历史上极有特色的民间事务管理和民事诉讼法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熟悉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是朱元璋。他出身贫苦,经历坎坷,经验丰富。朱元璋执政后,精心设计了一套乡村治理制度,集中体现在《教民榜文》中。《教民榜文》要求里老对于本里、本乡出现的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及有善行可称之人,要报知官府,给予嘉奖。还规定乡里百姓中有贫不能婚嫁、死不能葬者,乡里之间要相互帮助。——摘编自杨一凡《明太祖与洪武法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教民榜文》颁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榜文》颁行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南方在公元前已经种植甘蔗和制造蔗糖浆。战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就有“有柘浆些”之句,柘浆即甘蔗汁。《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派专使到印度学习熬糖法。当时制糖规模有限,产量不高,尚属名贵产品,供少数官僚士大夫享用。宋时掌握了熬制成白色透明的白砂糖和冰糖,即所谓糖霜的技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分别叙述了甘蔗移裁技术,并画出了榨蔗汁和熬糖设备。清中期以后,糖品消费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中。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载,此时糖最白者“售于东西二洋,称为洋糖,次者售于天下。”——摘编自《清代制糖业的发展》等材料二大规模种植甘蔗,榨制蔗糖始于十七世纪上半期。1624年荷兰人占据后,在南部实行贷款、货种等手段推进蔗植业,成为荷属东印度公司产糖的重要基地之一。明末清初,天灾人祸使无数贫民流亡至台,多以从事农业为生,甘蔗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郑成功收复后,利用天时地利发展蔗植业。1683年康熙统一后,闽粤等省先进的制蔗糖技术工具很快传入。为追求经济利益,农民大面积种植甘蔗。甘蔗的广泛种植带动了制糖业的兴起。清代后期,台糖是外销的主要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摘编自《清代制糖业的发展》等材料三近代以来,欧洲甜菜糖业迅速崛起,在20世纪初已占据世界糖品生产总量的半壁江山。古巴、爪哇等地的甘蔗糖业也空前发展,直接左右着北美及东亚糖品市场的走势。受其影响,东亚传统甘蔗糖业大国——中国主导的前近代东亚糖业旧格局解体,传统的手工制糖技术也逐渐衰落。——摘编自《中国糖业史研究的新开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大陆地区制糖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地区制糖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制糖业衰落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买办既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和帮凶,又通过自己的方式在瓦解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买办人数的大量增加说明了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冲击,故D项正确;传统义利观念被抛弃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资本输出的加剧,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买办职业没有提及社会阶层,故C项错误。2、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至1989年,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其外交受制于苏联,难以实现外交自主,选项D正确;选项A、B不符合史实,排除;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外交活动,选项C排除。3、D【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没有为雇农生存条件的改善而采取有效措施,并不是无力解决,也不是放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而是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了国民党维护本阶级和本党的利益,故D选项正确,排除A、C选项;华南地区农民生存艰难,但是无法体现极端危机,故B选项错误。4、D【解析】

依据材料“第十二条:本条约实施时,青岛海关应……,于本约实施时应归无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将巴黎和会上被日本夺取的山东的权力交给中国,这是中国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D正确;材料所示内容是1922年华盛顿会议内容,时间不符,A错误;《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收回了山东,但日本仍保留了大量的特权,而且中国仍处于被列强侵占的局面,B错误;《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C错误。5、C【解析】

材料“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体现的是实体经济对中国的影响,选项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状元实业家张謇,C选项符合题意;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给当时中国带来巨大的破坏,A选项排除;康有为主张政治上变法图强,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文学家鲁迅批判的是封建礼教,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6、B【解析】题文的“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指的是苏联的解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苏联解体。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解析】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洋务运动刺激下开始产生,①②③④符合题意,B、C和D排除。故选A。8、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纷纷下滑,甚至呈现负增长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状态,此时西方国家纷纷放松了经济的干预,最终走出了“滞胀”的状态,A正确;BCD属于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表现之一,不符合当时新自由主义思想的特征,排除。故选A。9、1.B2.A【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故B正确;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达的对外贸易不是主要原因,故AD错误;中国古代农业不是现代农业,故C错误。2.公元751年是唐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造纸术,故A正确;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与火器的外传是12、13世纪,故BCD错误。10、B【解析】

A是《血战阿拉曼》电影海报,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中途岛海战》海报,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对日军作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符合题意,故选B;C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海报,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C;D是《伦敦上空的鹰》,反映的是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11、D【解析】

1908年《时事画报》上刊登的《革命奈何》一画,形象描绘出面对革命的火山,清政府已经回天乏力,反映了当时专制统治濒于崩溃,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农民运动日益高涨,A项错误;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是在辛亥革命以后,B项错误;改良运动遭到压制是在19世纪末,C项错误。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对官员的优待大大鼓励了士子从政为官,这在壮大了统治基础的同时,还导致了冗官,即官员人数不断膨胀,故B正确;这一措施对激发文人的创新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建立的标志,故C错误;宋朝对官员的优待和科举制度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明太祖自身经历的推动;加强乡村治理的需要;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2)影响:强化了明代乡村治理;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丰富了古代民事法规;推动了明初法制建设;为后世乡村治理提供了借鉴。【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他出身贫苦,经历坎坷,经验丰富”可知,明太祖自身经历的推动;根据材料“朱元璋执政后,精心设计了一套乡村治理制度,集中体现在《教民榜文》中”可知,加强乡村治理的需要;从《教民榜文》颁行的目的来看,其目的是巩固政治统治;根据材料“《教民榜文》要求里老对于本里、本乡出现的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及有善行可称之人,要报知官府,给予嘉奖”可知,儒家思想的影响。(2)影响:从《教民榜文》内容“对老人、里甲理断民讼和管理其他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如里老制度的组织设置、职责、人员选任和理讼的范围、原则、程序、刑罚及对违背榜文行为的惩处”来看,其强化了明代乡村治理,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根据材料“堪称我国历史上极有特色的民间事务管理和民事诉讼法规”可知,《教民榜文》丰富了古代民事法规,推动了明初法制建设;从制度借鉴角度看出,《教民榜文》为后世乡村治理提供了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