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成长历程模块二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三十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02第2关对接高考03第3关精练高考栏目导航01第1关梳理考点一、“自由放任”的美国1.经济大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____________,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③具体原因:_______________、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因素共同导致。01第1关梳理考点基本矛盾生产与销售自由放任政策[易错提醒]正确理解经济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力发展、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这一矛盾是由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2)概况①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崩溃。②扩展:引起连锁反应,形成___________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③表现:银行倒闭,农民破产,失业人数剧增等。(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4)影响①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②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__________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世界性法西斯[轻巧识记]
1923~1933年经济大危机2.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杯水车薪①内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②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危机,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2)病入膏肓的经济①金融业: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大批银行破产。②工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境地,失业工人大量增加,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激化。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932年,胡佛下台,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2.阶段(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2)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政策。3.内容(1)整顿________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紧急银行法》。(2)恢复工农业生产,实施《农业调整法》和《__________________》。(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4)保护____________,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银行全国工业复兴法劳工权利[轻巧识记]罗斯福新政“一个特点”:国家干预经济。“两个阶段”:调整与复兴经济;改革。“三大背景”: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民众要求改革;罗斯福当选。“四项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施救济与举办公共工程。4.特点:通过______________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5.影响(1)使美国渡过了难关,缓解了经济危机。(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国家干预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一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是其措施基本上以立法形式出现。3.罗斯福新政中既能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4.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体制改革,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发展形势和缓和矛盾。5.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危机。[答题术语]
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02第2关对接高考考向预测: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D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60%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解析:材料数据显示德国相对其他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不是最大的,由此不能说明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仅呈现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不能由此说明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1933年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D项正确。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它深刻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重大的历史作用,此部分内容,近5年高考命题考查不多,但我们必须注意命题专家运用图文材料,考查经济大危机的特征、影响等。1.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其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性。经济大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及教训2.教训(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史料一主题:罗斯福新政史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史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1)史料一中A、C两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提示:①A段趋势是下降,因为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经济繁荣,所以劳动人口的失业率一直降低。②C段趋势下降,因为实施了新政,有效缓解了危机,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所以劳动人口的失业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2)根据史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提示:①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②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3)根据史料三,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提示:①理解:国家干预(或直接调控)。②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1)史料一中图片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失业率就低,经济衰退,失业率就居高不下。(2)史料二信息“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史料三表明了罗斯福新政期间部分人对其实质的误解。表面上看,罗斯福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但实质上还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1.对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的认识(1)新的理论:由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2)新的特点: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虽大规模干预经济,但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并采取部分有利于工人、小生产者的措施,缓和社会矛盾。(3)新的政策: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初步实施。(4)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积极作用(1)实质: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积极作用:①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015·全国卷Ⅰ·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03第3关精练高考B解析: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项错误;1935年《社会保险法》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2.(2013·全国卷Ⅰ·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D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结合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选择D项。1.(2015·海南卷·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2.(2015·江苏卷·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D解析: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故A项错误;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而“1930~193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故B项错误;1935年预算比重低于1934年,没有“接连增加”,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车商融资租赁协议及管理咨询协议
- 科技人员绩效考核及奖励制度
- 防疫物资出货管理制度
- 酒店常用安全管理制度
- 车间机床安全管理制度
- 供销社会议管理制度
- 食品烹饪安全管理制度
- 酒店安全管理制度名称
- 驾校管理制度学习笔记
- 部门广告合同管理制度
- 《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电子物证专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课件】第7课 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 课件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全)
- 外科学教学课件:骨盆及髋臼骨折
- 关键过程(工序)和特殊过程(工序)管理办法
- 庆阳市北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