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3C/wKhkGWWxSBGAPXs1AAIZjf6BCcY553.jpg)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3C/wKhkGWWxSBGAPXs1AAIZjf6BCcY5532.jpg)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3C/wKhkGWWxSBGAPXs1AAIZjf6BCcY5533.jpg)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3C/wKhkGWWxSBGAPXs1AAIZjf6BCcY5534.jpg)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3C/wKhkGWWxSBGAPXs1AAIZjf6BCcY5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近代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南京临时政府(1912.1-1912.3)北洋政府(1912.3-1927)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晚清政府(1840-1912)废旧立新新陈代谢崭新特色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废科举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考试选官考试、甄别公务员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破旧·立新借鉴·探索国情·特色目
录材料1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仕,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1864年)材料2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变将何先?曰:莫亟于废八股。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可谓处存亡危急之秋,务亟图自救之术,此意是也。固知处今而谈,不独破坏人才之八股宜除,与凡宋学汉学,词章小道,皆宜且束高阁也,然而西学格致,则其道与是适相反。
——严复《救亡决论》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科举之变因
原因:八股取士的弊端;西学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开展;
民族危机加深,科举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问题: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科举制发生变化的原因?1898190119041905材料3臣窃惟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废,则莫先于废八股矣。夫八股之无用,臣即业八股以窃科第者也,从其业之既久,知其害之尤深,面对未详,敢为我皇上先陈之……然后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问题:康有为奏请废八股的目的是什么?
康有为主张用什么方式培养人才?目的:培养人才,推进变法;方法:兴办学校,教授新学。维新变法清政府增加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确立1905年光绪帝下诏立停科举,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2.科举之变的过程
戊戌变法时期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89819011905山西大学北洋大学1907两江师范学堂手绘图19042.科举之变的过程
清末新政期间维新变法清政府增加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确立1905年光绪帝下诏立停科举,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898190119051904材料4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不久,清政府又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2.科举之变的过程
维新变法清政府增加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确立1905年光绪帝下诏立停科举,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清末新政期间问题:结合教材,清末学堂选官、留学
毕业生选官制度的特点及意义。特点:学堂、留学教育与考试相结合;
新旧交融。意义:培养了一批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
新式人才;客观上推动了西学的
进一步传播;推动教育、选官制
度的近代化。对点训练1906年,《考验游学毕业章程》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按照考试结果,分别赐予进士、举人、拔贡出身。这反映了A.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
B.改革科举成为共识C.近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艰难转型
D.新式教育开始起步C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89819011905问题:废除科举制度的理由是什么?19042.科举之变的过程
清末新政期间维新变法清政府增加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确立1905年光绪帝下诏立停科举,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材料5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理由:换取列强信任;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2.科举之变的影响
问题:概括中国近代选官制度的变革有何特点?材料6由于变法前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八股及科举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因而在维新变法期间,变科举、废八股,改变中国传统的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也幻想以改革教育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从而达到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道德支柱以及理论依据的四书五经的否定。规定把西学和中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实就是对传统“中学”占统治地位的否定和挑战。通过皇帝来提倡西学,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理所当然的合理性、合法性。从此,全面学习西学成为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教育的主流,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地被介绍到中国。在维新派的影响下,很多知识分子从八股之学转向西学,西学的队伍得到迅速扩大。
——摘编自韩小林《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教育》特点:为挽救民族危机;为政治革新服务;
受西学传播影响;近代化趋势明显。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1)依据: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2)内容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3)意义: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①在官员选拔方面: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考试制度为主二、民国时期的管理选拔制度2.北洋政府(1912-1928年)考试政事堂铨叙局(甄别评价: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考试和甄别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1913年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含义: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审查官员的资历,确定级别、职位)二、民国时期的管理选拔制度
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
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
事实上,凡是参加文官考试的人,都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很差的中下层知识分子。正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差,才想通过考试这个途径改变自身现状和自身地位,把文官考试作为工具。
然而参加文官考试被录取的知识分子得不到任用,而无须参加考试却有社会关系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同样可以入仕为宦,官运亨通。尤其是1915年以后推行甄别、甄用制度,更是为上层人士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摘编自尹全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述评》建立依据内容评价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①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①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②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公务员制度特点③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中西合璧,古今结合;考试选拔以立法形式确立确立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更开放、更平等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②1929年公布第一部《考试法》,确立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二、民国时期的管理选拔制度【探究思考】
民国中后期公务员制度施行艰难,流于形式的原因?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等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长期内外战争的干扰)焦裕禄︵1922-1964︶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结合教材,你如何理解“干部”一词?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建立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干部制度改革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开始推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明确了挑选和任免干部必须采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再交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办法。……领导干部终身制也逐步废除,由任期制和集体交班制取代。——易振龙《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研究》改革开放初期的干部制度改革具有哪些进步意义?①提升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②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③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④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2、公务员制度1993年开始推行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年份招录人数招聘岗位数参考人数报录比20141953811729152万78:120152224913475141万63:120162781715659140万50:120172706115583149万54:120182853316144129万45:1◎2014-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录比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修订)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2018年的修订中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在教材中找出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意义。2、公务员制度三、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人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这些做法A.表明新政以教育改革为主 B.彻底否定了吏部选官标准C.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颠覆了清政府的用人制度2.19世纪下半叶,在清政府的倡导、默许下,捐纳入仕成为一种常态。“内则京捐局,外则甘捐、皖捐、黔捐等,设局遍各行省”,捐纳人持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算测试题人教版
- 医院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范本
- 财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堂窗口员工培训及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代理合同书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集体鱼塘承包与渔业法律法规咨询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薪资及培训费用补充协议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听课评课记录1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加盟店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与业主之间安全隐患赔偿合同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