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工程施工方案(模板)批准:审核:编制:×××××电力建设公司二○××年××月
目录TOC\o"1-3"\h\u第一部分编制依据 4第二部分工程概况 5第三部分施工组织措施 6一、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职责 6二、各相关单位联系人 7第四部分施工技术措施 8通用部分 8一、施工前期准备 8二、作业实施 8专用部分 10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 10一、杆塔基础 10二、接地装置 13三、电杆组立 14四、横担安装 17五、柱上开关 18六、柱上隔离开关 19七、跌落式熔断器 19八、避雷器 20九、拉线制作与安装 22十、导线架设 24电缆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 33一、电缆土建部分施工 33二、电缆敷设 38三、电缆试验 53配电台区类施工技术措施 54一、施工前应做的工作 54二、配电室 54三、变压器 57四、台区接地 62开关站、箱式开闭所类施工技术措施 65一、开关站基础部分 65二、进、出线电缆安装要求 67三、10KV开关柜、二次屏的安装 68四、设备二次部分安装 69五、传动、试验部分 70用电采集、智能表及表箱类施工技术措施 71一、表箱开箱验收 71二、表箱位置的选择和安装 71三、表箱进户线安装 72第五部分施工安全措施 74通用部分 74专用部分 88架空线路类施工安全措施 88电缆线路类施工安全措施 95配电台区类施工安全措施 100开关站、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箱式开闭所类施工安全措施 101用电采集、智能表及表箱类施工安全措施 103第六部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04第七部分应急救援处置预案 108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 109二、应急组织体系 109三、职责与分工 110四、应急准备 111五、应急响应 112附件: 114单体配网工程现场施工方案 114
第一部分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8号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3.《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06〕699号4.《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千伏架空线路分册》-2013年版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配电分册》-2013年版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质〔2014〕265号7.《配电网运行规程》-Q/GDW1519—20148.《国网运检部关于印发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通知》运检三〔2014〕9号9.《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Q/GDW742—201210.《配电网检修规范》-Q/GDW742—201211.《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Q/GDW1512—201412.《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Q/GDW11262-201413.工程施工图纸14.现场勘查记录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施工任务:主要说明本批次的工程规模、施工内容二、整体工作计划参照合同和里程碑计划,制定整体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说明各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第三部分施工组织措施为了保证安全高效优质完成施工任务,建立施工现场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现场各方面的管理措施。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职责1.总负责人组织本项工作的施工现场管理第一责任人,对现场工作组织调度实施全过程管理。负责现场工作总体协调和施工环境、通道协调,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进展情况。2.安全负责人协助现场总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现场安全监护、安全教育,检查工地上的不安全现象,制止违章作业,监督检查指导施工现场落实各项安全措施。3.技术负责人协助现场总负责人做好各项技术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设计文件等资料做到闭环管理,落实有关要求和技术指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当存在问题或隐患时,提出技术解决和防范措施。技术负责人兼任环境保护负责人。4.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工作实施;负责项目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负责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工作任务、安全措施交底和危险点告知;组织执行项目所需安全措施;监督工作班成员遵守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以及执行现场安全措施;关注工作班成员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出现异常迹象,人员变动是否合适。5.施工班组成员认真听取施工负责人和本班组工作负责人的技术和安全措施交底,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交待技术和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明确所在工作面的工作范围、作业安全、分工情况,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服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专责监护人的指挥,严格遵守本规程和劳动纪律,在指定的作业范围内工作,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二、各相关单位联系人1.建设单位项目管理部门姓名:联系方式:运维部门姓名:联系方式:2.设计单位姓名:联系方式:3.监理单位姓名:联系方式:4.施工单位联系人总负责人:×××联系方式:安全负责人:×××联系方式:技术负责人:×××联系方式:第四部分施工技术措施通用部分一、施工前期准备1.工作前,开展现场勘查,填写现场勘查单,了解施工现场环境,辨识安全风险点。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与实际是否相符,对设计错误或不符合规范之处,及时向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反映,需进行修改时,必须获得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的确认。2.向有关部门上报本次工作的材料计划,准备和领取材料。3.提交相关停电申请,制定标准化作业程序。4.准备好施工所需仪器仪表、工器具、相关材料、相关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5.检查工器具、材料、设备无误后运至现场。6.办理工作票,明确工作范围、安全措施和工作班成员及工作内容。7.准备安装记录表格。二、作业实施1.工作内容实施流程:施工准备->停电施工->验收及消缺->送电2.本次作业依据相关的规程、规范及安装使用说明书执行和实施。3.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认真按图施工,按照验收规范、标准及作业指导书验收,做到事前控制,事后把关。4.执行现场勘察制度。5.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终结制度。6.明确现场工作负责人为施工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第一责任人。7.现场设置安全围栏,隔离作业区和运行区域,在工作场所设警示牌,工作时有专人监护。8.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作业程序、认真履行相应职责。专用部分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一、杆塔基础1.混凝土杆基坑1.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1.2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按表所列数值:(m)杆长89101112131415埋深1.51.61.71.81.922.32.31.3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1.4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1.5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1.6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1.7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采取加固杆基措施(如加卡盘、人字拉线或浇筑混凝土基础等)。1.8采用扒杆立杆,电杆坑留有滑坡时,滑坡长度不应小于坑深,滑坡回填土时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台。1.9回填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沥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砖的路面不留防沉土台。1.10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2.钢杆基础2.1钢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2.2钢杆基础浇筑应采用现浇基础或灌注桩基础,在沿海滩涂和软土地区,可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液压管桩基础。2.3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线重合,深度及坑底宽度符合设计数值。2.4按规定取样做试块,基础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2.5基础浇注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当基础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才可立杆塔、架线。2.6现浇基础几何尺寸准确,棱角顺直,回填土分层夯实并留有防沉层。2.72.8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2.9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有添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2.10日平均温度低于5℃2.11混凝土不宜在严寒季节进行施工。若必须进行,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入早强剂、减小水灰比、加强振动捣固、妥善遮盖和各种保温养护等。3.拉线盘3.1埋设拉线盘的拉线坑应有滑坡(马道),回填土应有防沉土台。3.2拉线坑的深度可按受力大小及设计要求决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3用坠线的,不应小于拉线柱长的1/6。3.4采用无坠线的,应按其受力情况确定。3.5拉线盘放置时应注意正反方向。4.卡盘基础4.1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2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4.3与电杆连接部分应紧密。4.4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4.5当设计无要求时,其上平面距地表面不应小于600mm。二、接地装置1.设备接地安装1.1引上接地体与设备连接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1.2设备接地测量、预制应能使引上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1.3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格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1.4每个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引上线上串接几个电气设备。1.5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及技术原则要求。2.接地标识2.2明敷接地垂直段离地面1.8m范围内采用黄绿漆标识。三、电杆组立1.施工前现场检查1.1钢筋混凝土电杆表面应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偏筋、漏浆、掉块等现象。1.2钢筋混凝土电杆杆顶应封堵。1.3钢管杆及附件均应热镀锌,锌层均匀,无漏锌、锌渣、锌刺。1.4铁塔塔材尺寸、螺栓孔允许偏差合格,镀锌表面应连续、完整,不应有过酸洗、起皮、漏镀等使用上有害的缺陷。1.5混凝土电杆杆身应无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1mm,长度不允许超过1/3周长,且1m内横向裂纹不超过3处。1.6钢筋混凝土电杆杆身弯曲不超过杆长的1/1000。1.7钢管杆整根及各段的弯曲度不超过其长度的2/1000。2.人力叉杆立杆法2.1使用抬杠在电杆下部顶托,杆根应靠在坑壁的滑板上。2.2电杆梢部两侧应系牵引绳。2.3电杆逐步抬起,其支撑点应逐步前移。2.4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2.5叉杆宜用于竖立8m及以下的拔梢杆,人力叉杆立杆时,应尽量开长马道减少坡度。2.6用直径约25mm、长度超过杆长1.5倍的棕绳或具有足够强度的线绳作为拉绳,绑扎应采用活结。3.立杆机立杆法3.1杆坑应位于立杆机内重心适当位置,支点坚固、支腿平稳。3.2起吊绳应系在电杆重心偏上位置。3.3操作手摇卷扬机时应用力均匀。3.4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3.5立杆机法只能用于竖立12m及以下的拔梢杆。3.6直径约25mm、长度超过杆长1.5倍的棕绳或具有足够强度的线绳作为拉绳,绑扎应采用活结。4.汽车起重机立杆法4.1立杆时,汽车开到距基坑口适当位置;一般起吊时,吊臂和地面的垂线成30°夹角。4.2放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支撑腿时,应使汽车轮胎不受力;将吊点置于电杆的重心偏上处,进行吊立电杆。4.3当杆顶吊离地约0.8m时,应对电杆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对各受力点处做一次全面检查,确定无问题后再继续起立。杆塔起立70°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线;起立80°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4.4电杆起立后,应及时调整杆位,使其符合立杆质量的要求,然后进行回填土。4.5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4.6应在回填夯实并确保杆身稳固后松开起吊绳索。5.固定人字抱杆立杆法5.1两抱杆根位于坑口两侧,前后锚桩与人字抱杆顶点杆坑中心在同一垂直面上。打好前后临时拉线和绞磨的桩锚。5.2起立过程中电杆重心应在基坑中心。5.3电杆入坑后应校直电杆,并立即分层夯实回填土。5.4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5.5抱杆长度一般可取杆塔重心高度加1.5~2m,临时拉线桩到杆坑中心距离,可取杆塔高度1.2~1.5倍。抱杆的根开根据实际经验在2~3m范围内。5.6滑轮组应根据被吊电杆重量决定。5.7抱杆起立到70°左右应放慢动作,调节好前后横绳。起立80°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6.电杆组立质量检查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与相邻电杆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偏差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电杆回填、埋深符合要求。6.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6.2直线杆杆梢的位移不大于杆梢直径的1/2。6.3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6.4转角杆组立后,杆根向内角的偏移不大于50mm、不能向外角偏移。杆梢应向外角方向倾斜,但不得超过一个杆梢直径,不允许向内角方向倾斜。6.5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6.6回填土每升高500mm夯实一次,防沉土台高出地面300mm。四、横担安装1.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2.架空线路所采用的铁横担、铁附件均应热镀锌。检修时,若有严重锈蚀、变形应予更换。3.同杆架设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单位:mm)。架设方式直线杆分支或转角杆10kV与10kV800(500)450/600(500)10kV与0.4kV1200(1000)1000(1000)0.4kV与0.4kV600(300)300(300)备注:()内为同杆架设的绝缘线路适用数据。4.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大于20mm,左右扭斜不大于20mm;双杆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大于横担长度的1/100。5.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在拉线侧,转角杆应装在合力位置方向。五、柱上开关1.施工前现场检查1.1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1.2各项电气试验及防误装置检验合格。2.柱上开关安装2.1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2.2柱上开关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2.3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2.4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2.5SF6压力值或真空度应符合产品要求。2.6带保护开关应注意安装方向,TV应装在电源侧。2.7柱上开关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2.8引线连接紧密,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200mm。2.9同杆上装设两台及以上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时,每台应有各自标识。2.10操作机构应灵活,分合动作正确可靠,指示清晰。六、柱上隔离开关1.施工前现场检查1.1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1.2各项电气试验合格。2.柱上隔离开关安装2.1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2.2柱上隔离开关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2.3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2.4引线连接紧密,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200mm。2.5操作机构应灵活,分合动作正确可靠。2.6静触头安装在电源侧,动触头安装在负荷侧。七、跌落式熔断器1.施工前现场检查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的技术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2.跌落式熔断器安装2.1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2.2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2.3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2.4引线连接紧密,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200mm。2.5操作应灵活可靠,接触紧密,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2.6跌落式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应不小于5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5m。2.7熔丝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15°~30°。八、避雷器1.施工前现场检查1.1避雷器技术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1.2柱上开关设备的防雷装置应避采用雷器。1.3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电的各种柱上开关,应在两侧都装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线应与柱上断路器的金属外壳连接共同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1.4对10kV避雷器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MΩ,合格后方可安装。2.避雷器安装2.1避雷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螺栓应紧固。2.2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可靠。2.3避雷器安装应垂直,排列整齐,高低一致。2.4避雷器引下线应可靠接地。2.5接地线接触应良好。2.6避雷器的带电部分与相邻导线或金属架的距离不应小于350mm。2.7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2.8引线应短而直,连接应紧密,引线相间距离应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应不小于200mm,采用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以下规定:引上线:铜线不小于16mm2,铝线不小于25mm2;引下线:铜线不小于25mm2,铝线不小于35mm2。2.9避雷器的引线与导线连接要牢固,紧密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00mm。2.10避雷器必须垂直安装,倾斜角不应大于15°,倾斜度小于2%。2.11避雷器上、下引线不应过紧或过松,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2.12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需加垫层。2.13引下线接地要可靠,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3.户外交流高压可卸式避雷器3.1安装时,应使避雷器与铅垂线15°-30°夹角,对地距离不少于200mm,各相间距离不少于350mm。3.2跌落式机构上接线端接高压线,下接线端必须可靠接地,切勿接反。九、拉线制作与安装1.拉线制作当拉线连接金具采用楔形线夹、UT型线夹或钢卡时:1.1钢绞线的尾线应在线夹舌板的凸肚侧,尾线留取长度应为300~500mm。1.2钢绞线在舌板回转部分应留有缝隙,并不应有松股。1.3钢绞线的尾线在距线头50mm处绑扎,绑扎长度应为50~80mm。1.4钢绞线端头弯回后应用镀锌铁线绑扎紧。1.5严重腐蚀地区拉线棒应进行防腐处理。1.6拉线一般采用多股镀锌钢绞线,其规格为GJ-35~100。1.7拉线时应明确主、副线方向。1.9拉线上把和拉线抱箍连接处采用延长环连接。1.10防腐处理,防护部位:自地下500mm至地上200mm处;防护措施:涂沥青,缠麻袋片两层,再刷防腐油。2.拉线安装2.1拉线应采用专用的拉线抱箍。2.2拉线抱箍一般装设在相对应的横担下方,距横担中心线100mm处。2.3拉线的收紧应采用紧线器进行。2.4根据需要加装拉线绝缘子或绝缘钢绞线。2.5拉线底把应采用热镀锌拉线棒,安全系数不小于3,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2.6拉线应加装警示标识。2.7拉线地锚必须安装在地面或现浇混凝土构件上(梁、柱),安装在墙上的必须做防锈处理。2.8同一方向多层拉线的拉锚应不共点,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拉锚。2.9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有偏斜,地锚的拉线盘与拉线垂直。2.10楔形线夹的螺栓与延长环连接好后R型销针的开口在30~60°。2.11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2.12有坠线的拉线柱埋深为柱长1/6,坠线上端固定点距柱顶距离应为250mm。2.13安装后拉线绝缘子应与上把拉线抱箍保持3m距离。2.14UT型线夹螺栓需留不少于1/2螺杆丝扣长,作日后调整拉线用。调整后,UT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十、导线架设1.放线前检查1.1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1.2导线展放时,应清理线路走廊内的障碍物,满足架线施工要求。1.3跨越架与被跨越物、带电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规定。1.4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1.5导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1.6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1.7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1.8绝缘线的绝缘层应紧密挤包,目测同心度应无较大偏差,表面平整圆滑,色泽均匀,无尖角、颗粒,无烧焦痕迹。2.线盘布置2.1放线前应先制定放线计划,合理分配放线段。2.2根据地形,适当增加放线段内的放线长度。2.3根据放线计划,将导线线盘运到指定地点。2.4应设专人看守,并具备有效制动措施。2.5临近带电线路施工线盘应可靠接地。2.6导线布置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处。地形有高低时,应将线盘布置在地势较高处,减轻放线牵引力。2.7导线放线应考虑减少放线后的余线,尽量将长度接近的线轴集中放在各耐张杆处。2.8导线放线裕度在采用人力放线时,平地增加3%,丘陵增加5%,山区增加10%;在采用固定机械牵引放线时,平地增加1.5%,丘陵增加2%,山区增加3%。3.放线操作3.1放线准备3.1.1放线架应支架牢固,出线端应从线轴上方抽出,并应检查放出导线的质量。3.1.2在每基电杆上悬挂滑轮,把导线放在轮槽内。3.1.3线轴应转动灵活,轴杠应水平,线轴应有制动装置。3.1.4绝缘线应使用塑料滑轮或套有橡胶护套的铝滑轮;滑轮应具有防止线绳脱落的闭锁装置;滑轮直径不应小于绝缘线外径的12倍,槽深不小于绝缘线外径的1.25倍,槽底部半径不小于0.75倍绝缘线外径,轮槽槽倾角为15°。3.1.5绝缘线宜采用网套牵引。3.2人力放线3.2.1人力牵引导线放线时,拉线人员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3.2.2领线人员应对准前方,随时注意信号。3.2.3牵引过程中应保持牵引平稳。3.2.4导线不应拖地,各相导线之间不得交叉。3.2.5跨(穿)越障碍物时应采取相应措施。3.2.6牵引时应在首、末、中间派人观察,及时发现导线掉槽、滑轮卡滞等故障,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用对讲机联系。3.3机械牵引放线3.3.1将牵引绳分段运至施工段内各处,其依次通过放线滑车。3.3.2牵引绳之间用旋转连接器或抗弯连接器连接贯通。3.3.3用机械卷回牵引绳,拖动架空导线展放。3.3.4固定机械牵引所用牵引绳,应为无捻或少捻钢绳。3.3.5旋转连接器不能进牵引机械卷筒。3.3.6牵引钢绳与导线连接的接头通过滑车时,牵引速度每分钟不宜超过20m。3.3.6牵引时应在首、末、中间派人观察,及时发现导线掉槽、滑轮卡滞等故障,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用对讲机联系。4.紧线4.1紧线准备4.1.1紧线施工应在全紧线段内的杆塔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4.1.2紧线前应按要求装设临时拉线。4.1.3放线工作结束后,应尽快紧线,紧线应紧靠挂线点。4.4.4总牵引地锚与紧线操作杆塔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挂线点高度的两倍,且与被紧架空导线方向应一致。4.4.5紧线时,人员不准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导线上或导线的内角侧和展放的导线圈内以及架空线的垂直下方4.6.6跨越重要设施时应做好防导线跑线措施。4.2耐张杆塔补强4.2.1当以耐张杆塔作为操作或锚线杆塔紧线时,应设置临时拉线。4.2.2临时拉线装设在耐张杆塔导线的反向延长线上。4.2.3临时拉线对地夹角宜小于45°。4.2.4临时拉线一般使用钢丝绳或钢绞线。4.2.5临时拉线一般采用一锚一线。4.2.6临时拉线不得固定在可能移动的物体上。4.3紧线4.3.1绝缘子、拉紧线夹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确认符合要求。4.3.2紧线时,应随时查看地锚和拉线状况。4.3.3安装时应检查碗头、球头与弹簧销子之间的间隙;在安装好弹簧销子的情况下,球头不得自碗头中脱出。4.3.4紧线顺序:导线三角排列,宜先紧两边线,后紧中线;导线水平,宜先紧中导线,后紧两边导线;导线垂直排列时,宜先紧上导线,后紧中、下导线。4.3.5绝缘线展放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和出现扭、弯等现象,接头应符合相关规定,破口处应进行绝缘处理。4.3.6三相导线驰度误差不得超过-5%或+10%,一般档距内驰度相差不宜超过50mm。5.导线固定5.1导线固及附件装5.1.1导线的固定应牢固、可靠。绑线绑扎应符合“前三后四双十字”的工艺标准,绝缘子底部要加装弹簧垫。5.1.2紧线完成、弧垂值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附件安装。5.1.3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5.1.4绝缘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粘布带,缠绕长度应超过接触部分30mm,缠绕绑线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单股塑铜线,严禁使用裸导线绑扎绝缘导线。5.2导线连接5.2.1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在档距内承力连接一般采用钳压接续管或采用预绞式接续条。5.2.210kV绝缘线及低压绝缘线在档距内承力连接一般采用液压对接接续管。5.2.3对于绝缘导线,接头处应做好防水密封处理。5.2.4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跨径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当采用节能安普线夹、C型线夹、H型液压线夹或弹射楔形线夹时,可使用1个,并使用专用工具安装,楔型线夹应与导线截面匹配。5.2.5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5.2.6铜绞线与铝绞线的接头,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铜铝过渡线,或采用铜线搪锡插接。5.3净空距离要求5.3.11~10kV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与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应不小于300mm;1kV以下电力线路应不小于150mm。5.3.2架空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10kV时应不小于200mm;1kV以下时应不小于100mm。6.接地6.1各相验电接地挂环的安装点距离绝缘导线固定的距离3.5-500mm。接地挂环的颜色应与线路相色一致。6.2安装后接地挂环应垂直向下,接地挂环与导线连接点应装设绝缘防护罩。6.3设计线路图纸上应注明接地环的编号。6.4接地挂环的安装原则6.4.1主干线:变电站每条出线1#杆塔和终端杆应装设接地挂环,线路较长时5个档距可增设接地挂环,满足全线停电检修工作。6.4.2分支线、十字杆线路1#杆塔和终端杆装设验电接地挂环,满足支线停电检修工作。6.4.3线路T接点:在线路T接点端两端装设验电接地挂环,满足支线隔离刀闸检修工作。6.4.4主干线电缆线路:主干线电缆下地,应在电缆两端电杆上装设验电接地挂环,满足主干线停电电缆检修工作。6.4.5线路开关等设备:架空线路上柱上负荷开关、断路器、重合器的前、后一基杆塔应安装接地挂环。线路刀闸的前、后一基杆塔,用户进线刀闸的前、后一基杆塔应安装接地挂环。满足设备检修工作。双电源用户、双回线路、高低压同杆架设线路均按照以上方法安装接地挂环。6.4.6低压绝缘配电线路:低压配变出线1号杆和终端杆应安装接地挂环。对于用户电源复杂的(自备电源)应在分支断链处增设接地挂环。对于多台变压器供电用户,可能存在交叉送电的线路,应在主线路1号杆和末段杆安装接地挂环。6.5穿刺型验电接地环的安装,直线杆安装在距绝缘子500mm处,断链杆安装在绝缘耐张线夹350mm处,接地挂环安装后应平行一致、垂直向下。6.6非穿刺型验电接地环的安装,直线杆安装在距绝缘子500mm处,断链杆安装在绝缘耐张线夹350mm处,剥开导线绝缘层60mm左右(开口长度根据线夹型号确定),把接地线夹固定在导线上,然后安装好绝缘护罩,接地挂环安装后应平行一致、垂直向下。6.7非穿刺型验电接地环的接口处理,裸露处用汽油清洁氧化层,然后涂上电力复合脂,在安装接地线夹。6.8接地挂环安装后,外面加绝缘罩和包带封口,或者用电7.故障指示器7.1在10千伏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用户分界杆应装设故障指示器。7.2主干线路首段1#杆,长度超过2千米的中段耐张杆每处应装设故障指示器。7.3分支线路1#杆应装设故障指示器,线路较长时可在该支线的1/2距离处加装1组故障指示器。7.4线路断路器(刀闸)处均应装设短路故障指示器。7.5故障指示器的安装,直线杆安装在距绝缘子500mm处,断链杆安装在绝缘耐张线夹350mm处,指示器安装后应平行一致、垂直向下。
电缆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电缆土建部分施工(一)电缆沟、电缆检查井1.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电缆沟或电缆检查井内通道净宽。1.2开挖应严格按挖沟断面分级开挖,沟体开挖应连续开挖,开挖施工中不得超挖,如发生超挖,应用细砂或石粉回填夯实至设计深度。挖土完成后应对基层土进行平整夯实处理。电缆沟、井开挖时,密切注意地下管线、构筑物分布情况。1.3如出现沟底持力层达不到设计要求,采取换土处理。1.4土方回填时宜采用人工回填,采用石灰粉或粗砂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1.5电缆沟、井砌筑前应复测,确定方向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砌筑。1.6浇捣混凝土垫层时,首先绑扎钢筋,然后浇捣混凝土。1.7电缆沟应有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坡度,在最低处加装集水坑。1.8电缆支架规格、尺寸、跨距、各层间距离及距顶板、沟底最小净距应遵循设计及规范要求。1.9金属电缆支架须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应根据设计做特殊的防腐处理。1.10电缆支架安装前应进行放样定位。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电缆支架应牢固安装在电缆沟墙壁上。1.11金属电缆支架全长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焊接,应保证接地良好。所有支架焊接牢靠,焊接处防腐符合规范要求。(1)支架材料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边、毛刺。1.12焊口应饱满,无虚焊现象。支架同一档在同一水平面内,高低偏差不大于5mm。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电缆支架横梁末端50mm处应斜向上倾角10°。1.13抹灰前检查预埋件安装位置正确,与墙体连接牢固。抹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51.14拆模养护时,非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且构件不缺棱掉角,方可拆除模板。1.15混凝土外露表面不应脱水,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1.16压顶梁浇筑时,制安模板时应托架牢固、模板平直、支撑合理、稳固及拆卸方便。1.17铺设盖板时,应调整构件位置,使其缝宽均匀。1.18电缆检查井、工井口处宜采取防坠落保护措施。井盖应具有防盗、防滑、防位移、防坠落等功能。预制式电缆沟道2.1确保混凝土预制沟槽及盖板的强度和工艺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沟槽的施工范围、敷设深度及走向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沟槽下的混凝土垫层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满足养护期要求。2.2复核沟槽中心线走向、折向控制点位置及宽度控制线。2.3基坑底部施工面宽度,为在垫层断面设计宽度的基础上两边各加500mm,深度满足设计标高。2.4地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1:1放坡,若无法放坡时,需采用钢板桩支护。2.5沟槽之间空隙使用水泥砂浆填补。沟槽之间接口处高差不得超过10mm。沟槽之间接缝严密,直线段间隙不得超过20mm。2.6沟槽边沿1.5m范围内严禁堆土或堆放设备、材料等,1.5m以外的堆载高度不应大于1m。2.7垫层下的地基应保持稳定、平整、干燥,严禁浸水;2.8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平整。2.9沟槽吊装时,周围如有带电线路,设专人监护保持安全距离。电缆排管3.1按照设计图纸,提前做好勘测工作,查明地形、地貌、地面建筑对工程的不利条件,查清水域覆盖面积和深度,应查实有无影响检测的干扰源,并做好标记。施工前应提前与市政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确认开挖处有无其他管线。地下管线探测后,应通过地面标志物、检查井、闸门井、仪表井、人孔、手孔等进行复核。3.2土方开挖完成后按现场土质的坚实情况进行必要的沟底夯实处理及沟底整平。3.3浇筑的混凝土板基础应平直,浇灌过程中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如需分段浇捣,应采取预留接头钢筋、毛面、刷浆等措施。浇注完成后要做好养护。3.4在底层应先砌砖,根据设计要求用砖包底层电缆管,再砌第二层,如此类推,逐层施工。3.5管道敷设时应保证管道直顺,管道的接缝处应设管枕,接口无错位,在管接口处采用混凝土现浇,提升接口强度。管与管之间的管驳采用热熔或插接,导管器试通合格。3.6敷设后多余的电缆管应切除,并将切口打磨平滑。3.7管沟填碎石、石粉或粗砂垫层应控制好高度,并压实填平。3.8在浇捣排管外包混凝土之前,应将工井留孔的混凝土接触面凿毛(糙),并用水泥浆冲洗。在排管与工井接口处应设置变形缝。3.9管应保持平直,管与管之前应有20mm的间距,管孔数宜按发展预留适当备用,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3.10施工中应防止水泥、砂石进入管内,管应排列整齐,并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施工完毕应用管盖盖住两端。非开挖电缆管道4.1应选取正确合理的入钻头和出钻点。4.2入钻点宜设在行人车辆稀少且具有足够空间摆放设备处,出钻点则宜设置在能够摆放管材、方便拖管的另一端。4.3钻进和回拖只允许钻杆顺时针旋转,以免钻杆松脱;钻杆分离过程中钻杆必须逆时针旋转,以免损坏螺纹。4.4管材间的连接应采用热熔对接。热熔对接时,管材两端面刨平,用加热板加热,使塑管端面熔化,完成管道连接。4.5导向孔施工应按设计的钻孔轨迹进行导向施工,并做好导向孔施工的记录。导向孔轨迹的弯曲半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及施工机械的钻进条件。4.6铺设管线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地面建筑物时,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要求。4.7出入土角应根据设备机具的性能、出入土点与被穿越障碍的距离、管线埋设深度等选择,出入土角宜为8°~15°,并满足电缆进入工井时的弯曲半径。4.8回拖铺管结束后,必须在回扩孔内压密注浆,固化泥浆的配制及充填应满足有关工艺的要求。电缆敷设电缆的运输及存放1.1电力电缆一般是缠绕在电缆盘上进行运输、保管和敷设施放的。30米以下的短段电缆也可按不小于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卷成圈子,并至少在四处捆紧后搬运。1.2装电缆盘一般采用吊车,电缆盘在车上运输时,应将电缆盘放稳并牢靠地固定,电缆盘边应垫塞好,防止电缆盘晃动、互相碰撞或倾倒。1.3电缆运输前必须进行检查,电缆应完好,电缆封端应严密;电缆的内、外端头在盘上都要牢靠地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震而松动;电缆的外面要做好防护,以防外物伤害。1.4如果发现问题,应处理好后才能装车运输。1.5电缆盘不允许平卧装车。1.6卸车时如果没有起重设备,严禁将电缆盘从运输车上直接推下;较小型的电缆盘,可以用木板搭成斜坡,再用绞车或绳子拉住电缆盘沿斜坡慢慢滚下。1.7装卸电缆盘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1.8电缆盘在地面上滚动时必须控制在小距离范围内。滚动的方向必须按照电缆盘侧面上所示方向(顺着电缆的缠紧方向)。如果反向滚动会使电缆退绕而松散、脱落。1.9按照施工设计和订货清单,清查电缆的规格、型号和数量是否相符。检查电缆及其附件的产品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安装图纸资料是否齐全。1.10电缆附件应齐全、完好,其规格尺寸应符合制造厂图纸的要求。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及密封应良好。1.11电缆盘的周围应有通道,便于检查,地基应坚实,电缆盘应稳固,存放处不得有积水。1.12电缆盘不得平卧放置,并有防止遭受机械损伤和附件丢失的措施。1.13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的附件应当分类存放。为了防止绝缘附件和材料(如绝缘带材和绝缘剂)受潮、变质,必须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有防火措施的室内。1.14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严格按照制造厂提供的产品技术性能对其包装、温度、时间等的保管要求,进行保管存放,以免材料失效、报废。施工前现场检查2.1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选择电缆路径,沿路径勘查,查明电缆线路路径上临近地下管线,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2.2施工前对各盘电缆进行验收,检查电缆有无机械损伤,封端是否良好。当对电缆的外观和密封状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2.3电缆敷设前,对电缆井使用抽风机进行充分排气,排气后对气体进行检测并清理杂物,检查疏通电缆管道,检查电缆管内无积水,无杂物堵塞,检查管孔入口处是否平滑,井内转角等是否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规范要求等并做好记录。2.4施工前应进行绝缘预校验,护层绝缘试验。2.5电缆敷设前应测量现场温度,应确保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小于0℃;当温度低于02.6在室外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70%及以下,当湿度大时,可提高环境温度或加热电缆。制作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2.7电力电缆不能与自来水管、燃气管、热力管等线路混沟敷设。2.8确定电缆盘,电缆盖板,敷设机具,挖掘机械等主要材料的摆放位置,设置临时施工围栏,并做好各方面安全措施。2.9检查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材料验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收集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检查施工工具是否齐备,检验、核对接头材料以及配件是否齐全和完整。2.10夜间施工应在缆沟两侧装红色警示灯,破路施工应在被挖掘的道路口设警示灯(安全措施)。2.11对电缆槽盒、电缆沟盖板等预构件必须仔细检查,对有露筋、蜂窝、麻面、裂缝、破损等现象的预构件一律清除,严禁使用。2.12对已完成的电缆槽盒或电缆沟的长度进行核实,对电缆沟清理杂物,检查转角等是否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规范要求及2.13对电缆沟内成品支架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损坏支架、防止铁件支架伤人、伤电缆或卡阻电缆的牵引。电缆敷设3.110千伏电缆敷设机械牵引时,牵引端应采用专用的拉线网套或牵引头,牵引强度不得大于规范要求,应在牵引端设置防捻器,中间应使用电缆放线滑车。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最小弯曲半径均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电缆敷设后,电缆头应悬空放置,将端头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并应及时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同时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施工完后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道处出入口应保证封闭,管口进行密封并做防水处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敷设时应满足最小弯曲半径,无铠装的单芯为直径的20倍,三芯为直径的15倍;有铠装的单芯为直径的15倍,三芯为直径的12倍。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裕度。机械敷设时应满足电缆允许牵引强度,铜芯电缆允许牵引强度牵引头部时为70N/mm2,铝芯电缆为40N/mm2;钢丝网套牵引铅护套电缆时为10N/mm2,铝护套电缆为40N/mm2,塑料护套为7N/mm2。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进入电缆管路前,可在其表面涂上与其护层不起化学作用的润滑物,减小牵引时的磨擦阻力。电缆盘就位后,安装放线架需稳固,确保钢轴平衡,电缆盘距地高度在50-100mm为宜,并有可靠的制动措施。在转角或受力的地方应增加滑轮组(“L”状的转弯滑轮),设置间距要小,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电缆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需要时可以适当增加输送机。电缆敷设时,转角处需安排专人观察,负荷适当,统一信号、统一指挥。在电缆盘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拉引电缆的速度要均匀,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接头、拐弯处、工井内电缆进出管口处应挂标志牌。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首端、末端、分支处应挂标志牌,电缆沟敷设应沿线每距离20m挂标志牌。电缆标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止位置等信息。10)标牌规格和内容应统一,且能防腐。3.2低压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符合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的要求,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裕度。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户外电缆就位时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值时,不应大于相关规程及标准中所要求的数值。电缆敷设后应进行绝缘摇测。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并列明敷的电缆,其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在室内埋地敷设时应穿管,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电缆水平悬挂在钢索上时,电力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超过0.75m;控制电缆固定点间的间距不超过0.6m。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但在线槽内敷设时除外。1kV以下电力及控制电缆与1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一般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电缆沟内适当位置放置直线滑轮,在转角或受力的地方应塔支架增加滑轮组,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并有专人监视,电缆不得有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需要时可以适当增加输送机。电缆敷设完后,在电缆沟支条排列时按设计要求排列,金属支架应加塑料衬垫。如设计没有要求时应遵循电缆从下向上,从内到外的顺序排列原则。电缆直埋敷设回填土前,应清理积水,进行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分层夯实。电缆回填土后,作好电缆记录,并应在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处明显位置,按要求设置电缆标志牌或标志桩。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在施工完的隧道、电缆沟、竖井、管口进行密封。电缆中间头制作4.110千伏电缆中间头制作剥除外护套,应分两次进行,以避免电缆铠装层铠装松散。先将电缆末端外护套保留100mm,然后按规定尺寸剥除外护套。外护套断口以下100mm部分用砂纸打毛并清洗干净,在电缆线芯分叉处将线芯校直、定位。根据制作说明书尺寸,剥除铜屏蔽层和外半导电层。外半导电层剥除后,绝缘表面必须用细砂纸打磨,去除嵌入在绝缘表面的半导电颗粒。热缩应力控制管应以微弱火焰均匀环绕加热,使其收缩。压接连接管,压接磨具应与连接管外径尺寸一致,压接后去除连接管表面棱角和毛刺,清洁绝缘与连接管。在连接管上绕包半导电带,两端与内半导电屏蔽层应紧密搭接。冷缩中间接头安装区域涂抹一层薄硅脂,将中间接头管移至中心部位,其一端应与记号平,抽出撑条时应沿逆时针方向进行,速度缓慢均匀。固定铜屏蔽网应与电缆铜屏蔽层可靠搭接。冷缩中间接头的绕包防水带,应覆盖接头两端的电缆内护套,搭接电缆外护套不少于150mm。热缩中间接头待电缆冷却后方可移动电缆,冷缩中间接头放置30min后方可进行电缆接头搬移工作。热缩时禁止使用吹风机替代喷灯。剥除内护套时,在剥除内护套处用刀子横向切一环形痕,深度不超过内护套厚度的一半。根据说明书依次套入管材,顺序不得颠倒,所有管材端口应用塑料薄膜封口。冷缩和预制中间接头,剥切外半导电层时,不得伤及主绝缘。外半导电层端口切削成约4mm的小斜坡并打磨光洁,与绝缘圆滑过渡。热缩中间接头,剥切外半导电层时,将应力疏散胶拉薄拉窄,缠绕在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交接处,把斜坡填平,后再压半导电层和绝缘层各5-l0mm。清洁绝缘时,应由线芯绝缘端部向半导电应力控制管方向进行。加热管材时应从中间向两端均匀、缓慢环绕进行,把管内气体全部排除。行加热。内绝缘管及屏蔽管两端绕包密封防水胶带,应拉伸200%,绕包应圆整紧密,两边搭接外半导电层和内外绝缘管及屏蔽管不得少于30mm。铜屏蔽网焊接每处不少于两个焊点,焊点面积不少于10mm2。冷缩中间接头绕包防水胶带前,应先将两侧搭接的内护套进行拉毛,之后将绕包防水胶带拉伸至原来宽度3/4,半重叠绕包,与内护套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完成后,双手用力挤压所包胶带使其紧密贴附。在旧电缆中间接头解体或电缆开断前,应与电缆走向图纸核对相符,并使用专用仪器(如感应法)确认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钉钉入电缆芯后方可工作。电缆中间头制作完毕应对该回电缆进行相序确认和交流耐压试验。4.2低压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严格按照电缆附件的制作要求制作电缆中间接头。剥除外护套时,应分两次进行,以避免电缆铠装松散。先将电缆末端外护套保留100mm,然后按规定尺寸剥除外护套。外护套断口以下100mm部分用砂纸打毛并清洗干净,以保证分支手套定位后,密封性能可靠。剥除铠装时,按规定尺寸在铠装上绑扎铜线,绑线的缠绕方向应与铠装的缠绕方向一致,使铠装越绑越紧不致松散。绑线用Ф2.0mm的铜线,每道3~4匝。压接后,连接管表面的棱角和毛刺必须用锉刀和砂纸打磨光洁,并将金属粉末清洗干净。连接两端铠装时,编织带应焊在两层铠装上,焊接时,铠装焊区应用锉刀和砂纸砂光打毛,并先镀上一层锡,将铜编织带两端分别接在铠装镀锡层上,同时用铜绑线扎紧并焊牢。热缩外护套时,接头部位及两端电缆必须调整平直。外护套管定位前,必须将接头两端电缆外护套清洁干净并绕包一层密封胶。热缩时,由两端向中间均匀、缓慢、环绕加热,使其收缩到位。热缩中间接头明火作业时,工作现场应配备灭火器,并及时清理杂物。使用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用刀或其它切割工具时,正确控制切割方向。施工时,电缆沟边上方禁止堆放工具及杂物,以免掉落伤人。电缆的固定5.110千伏电缆的固定固定点应设在应力锥下和三芯电缆的电缆终端下部等部位。电缆终端搭接和固定必要时加装过渡排,搭接面应符合规范要求。各相终端固定处应加装符合规范要求的衬垫。电缆固定后应悬挂电缆标识牌,标识牌尺寸规格统一。固定在电缆隧道、电缆沟的转弯处,电缆桥架的两端和采用挠性固定方式时,应选用移动式电缆夹具。所有夹具松紧程度应基本一致,两边螺丝应交替紧固,不能过紧或过松。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终端头搭接后不得使搭接处设备端子和电缆受力。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电缆终端、电缆中间接头处应挂标识牌。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首端、末端、分支处应挂标识牌。单芯电缆或多芯电缆分相后的各相电缆的刚性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桥架上每隔2米处应加以固定。5.2低压电缆固定各相终端固定处应加装符合规范要求的衬垫。户外引入设备接线箱的电缆应有保护和固定措施,采用与电缆相同规格的固定夹具,并绑捆好牵引绳。电缆固定后应悬挂电缆标识牌,标识牌尺寸规格统一。电缆固定可采用经防腐处理的扁钢制夹具、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钢带;铝合金桥架在钢制吊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金属夹具与电缆之间宜加垫保护层。搭接后不得使搭接处设备端子和电缆受力。铠装层应采取两端接地的方式。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电缆终端、电缆中间接头处应挂标识牌。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首端、末端、分支处应挂标识牌。分相后的分相铅套电缆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电缆的防火防火墙及隔板对于阻燃电缆在电缆沟每隔80~100m设置一个隔断,对于非阻燃电缆,宜每隔60m设置一个隔断,一般设置在临近电缆沟交叉处。防火墙内的电缆周围应采用不得小于20mm的有机堵料进行包裹。防火墙两侧的电缆周围利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的分隔包裹,其两侧厚度大于防火墙表层20mm。防火墙上部的电缆盖上应涂刷明显标记。电缆竖井处的防火封堵应采用角钢或槽钢托架进行加固,再用防火隔板托底封堵。托架和防火隔板的选用和托架的密度应确保整体有足够的强度,能作为人行通道。防火隔板上应浇铸无机堵料,无机堵料浇筑后在其顶部应使用有机堵料将每根电缆分隔包裹。防火包带或涂料底面的孔隙口及电缆周围应采用有机堵料进行密实封堵,电缆周围的有机堵料厚度不小于20mm。有机堵料封堵应严密牢固,无漏光、漏风裂缝和脱漏现象,表面光洁平整。无机堵料封堵表面光洁、无粉化、硬化、开裂等缺陷。施工前应清除电缆表面灰尘、油污,注意不能损伤电缆护套。用于耐火防护的材料产品,应按等效工程使用条件的燃烧试验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要求,且耐火温度不宜低于1000℃防火包带采取半搭盖方式绕包,包带要求紧密地覆盖在电缆上。工井的防水排管在工井处的管口应封堵,防止雨水(或其他水源)经电缆进出线孔洞或缝隙灌入工井。采用三层防水封堵措施进行封堵,即:采用刚性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封堵第一层;注入柔性专用防水膨胀胶封堵第二层,随即,使用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封堵;使用防水胶做弹性密封,涂刷保护层;封堵厚度至少保证300mm。管孔300~500mm深处施工辅助材料做填充物。对于孔洞中的电缆移动要轻抬放,电缆底部应垫放木块等垫衬物品,将电缆摆放于孔洞中间位置,再实施封堵施工。电缆试验参照最新颁布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等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
配电台区类施工技术措施总述:台区类包括配电室、箱式变、柱上变、接地、综合配电箱等,立杆、架线、熔断器、隔离刀闸等单元请参考架空线部分技术措施。一、施工前应做的工作1.1变压器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1.2本体及附件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好。1.3油箱封闭良好,无漏油、渗油现象,油标处油面正常。1.4箱式变的土建标高、尺寸、结构及预埋件焊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二、配电室2.110kV配电室按无人值守设计,接近负荷中心,应满足低压供电半径要求。变压器应选用高效节能型油浸式变压器或干式变压器。设备布置一般为独立地面户内布置方式。地下配电室还应特殊考虑设备选择、防洪防潮、通风排水等方面。地下配电室如采用SF6充气绝缘,应设置浓度报警仪,底部应加装强制排风装置,并抽排至室外地面。确保工作人员及周边人员的安全,留有备用电源接入的装置。10kV地下配电室的净高度一般不小于3.6m;若有管道通风设备、电缆桥架或电缆沟,还需增加通风管道或电缆沟的高度。10kV地下及半地下配电室没有无线信号覆盖时,应考虑有线通信方式。2.210kV母线可分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和两个独立的单母线;0.4kV母线单母线分段。2.3中压侧选用环网柜。2.4根据绝缘介质,负荷开关柜可选用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气体绝缘负荷开关柜。进线、环出线选用负荷开关柜;馈线选用负荷开关柜(负荷开关柜加熔断器组合柜)。2.5低压侧可选用固定式、固定分隔式或抽屉式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的进线和联络开关应选用框架断路器,宜选用瞬时脱扣、短延时脱扣、长延时脱扣三段保护,宜采用分励脱扣器,一般不设置失压脱扣。出线开关选用框架断路器或塑壳断路器。低压配电进线总柜(箱)应配置T1级电涌保护器,宜配置RS485通信接口。2.6有配电自动化需求的配电室(如非终端型),应配置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TU装置)或预留其安装位置,统一布置于配电室内。2.8排水、消防、通风、环境保护及其它:宜采用自流式有组织排水,设置集水井汇集雨水。采用化学灭火方式。配电室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应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宜采用自然通风,应设事故排风装置,土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潮措施。装有SF6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应装设强力通风装置,风口设置在室内底部。地下配电室必须设置排气通风装置,并可由运行人员自主控制;并应充分考虑防潮、防洪、排水等措施。配电室电气主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10kV进线柜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面2210kV馈线柜空气绝缘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柜面23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630kVA,Dyn11,Uk%=4.5台240.4kV进线柜固定式开关柜面250.4kV馈线柜固定式开关柜面460.4kV电容补偿柜100kVar面270.4kV分段柜固定式开关柜面18密集型母线1600A跨29配电箱PZ-30只110应急荧光灯YG带应急电池只611轴流风机台212单叉白兰壁灯JB67-11*60W只513热镀角钢∠50mm*5mmL=2500mm根6接地极14热镀扁钢-50mm*5mmm100接地引上线15临时接地副4临时接地三、变压器3.1变压器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声)产品,柱上变压器台根据最新标准物料,常规型变压器取消S11型号,调容变压器、硅钢高过载配变保留S11型号。变压器额定变比采用10(10.5)kV±5(2×2.5)%/0.4kV,接线组别宜采用Dyn11。3.2独立户内配电室可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大楼建筑物非独立式或地下配电室应采用干式变压器。3.3单台油浸式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630kVA,单台干式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1250kVA。箱式变电站1.10kV箱式变电站指由10kV开关设备、电力变压器、低压开关设备、电能计量设备、无功补偿设备、辅助设备和联结件等元件组成的成套配电设备,这些元件在工厂内被预先组装在一个或几个箱壳内,用来从10kV系统向0.4kV系统输送电能。一般按设备型式划分为美式和欧式。2.美式箱变为线变组接线方式,采用全绝缘、全屏蔽、可插拔式电缆头,额定电流在630A及以下,满足热稳定要求,设置10kV1~2回进线,设备短路电流水平为20kA。4.欧式箱变为单母线接线方式,根据负荷开关的类型选择电缆附件,额定电流在630A及以下,满足热稳定要求,设置10kV1~2回进线1回馈线,设备短路电流水平为30kA及以上。5.0.4箱式变电站低压出线统一配置标准变压器容量低压出线开关配置200kVA2×250A+2×100A400kVA2×400A+2×250A500/630kVA2×630A+4×400A6.无功补偿容量按照主变容量的10%~30%进行配置。7.箱式变防雷:周围有较高的建筑物时,可不单独考虑防雷设施。若设置在较为空旷的区域,则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增加防雷设施。当进出线电缆为从电线杆上进线或出线时,为防止线路侵入的雷电波过电压,需在10kV进、出线侧和0.4kV母线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宜装设在进出线线路电杆上。当进出线为全电缆时避雷器宜安装在上级出线柜内。8.箱式变接地:10kV箱式变电站接地网以水平敷设的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极为辅,联合构成复合式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网建成后需实测总接地电阻值,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否则应采用措施,使之达到规程要求。箱中所有电气设备外壳、电缆支架、预埋件均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凡焊接处均应作防腐处理。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材料。9.箱式变电站10kV进出线应加装接地及短路故障指示器,有条件时还可实现远传。箱式变电站的设备应采用全绝缘、全封闭、防内部故障电弧外泄、防凝露)等技术,外壳具有耐候、防腐蚀等性能,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10.箱式变电站不考虑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11.箱式变电站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均应装门,门上应有把手、锁、暗闩,门的开启角不得小于90°。高压侧应满足防止误合(分)断路器,防止带电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有接地线送电,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五防”要求。在无电压讯号指示时,方能对带电部分进行检修。高低压侧门打开后,宜设照明装置,确保操作检修的安全。柱上变压器柱上变压器按照侧面安装、12m或15m非预应力双杆等高、远抄方式进行设计,施工为从高压引下线接头至低压出线这段范围的柱上变压器及相关的电气设备。(河南省电力公司2015年10月19日通知,在河南区域柱上三相变采用国网典设ZA-1-CX子方案)台架安装紧固检查后,才能吊装变压器且就位固定。起吊时应保证起吊钢丝绳之间夹角不大于60°。吊起的变压器不得在空中长期停留。10kV侧采用架空绝缘线侧面引下,低压综合配电箱采用悬挂式安装,进线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相应载流量的单芯电缆,出线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或电缆引出。高、低压引线相序正确,连接紧密。一、二次引线应排列整齐、绑扎牢固,不应使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3.柱上变压器台电气主接线根据变压器供电负荷、供电性质、设备特点等条件确定,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操作检修方便、节省投资、便于过渡和扩建等要求。采用单母线接线,出线1~3回。10kV选用跌落式熔断器或封闭型熔断器,低压侧进线选用熔断式隔离开关,出线采用断路器。4.柱上三相变压器接线组别Dyn11,容量不超过400kVA。柱上单相变压器容量为10~100kVA。5.避雷与接地:配电变压器均装设避雷器,并尽量靠近变压器,其接地引下线与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及变压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接。在多雷区宜在变压器二次侧装设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连接引线尽可能短而直。每相导线的过引线、引下线对邻近导线过引线的净空距离不小于0.3米。导线紧好后,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绝缘线零线,应在电源点接地,TN-C系统在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处,应将零线重复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三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新装的变压器底部离地面的距离不小于3.5M,水平倾斜不应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在台架两侧电杆上安装“禁止攀登,高压危险”警示牌(尺寸为300×240,长方形,衬底色为白色,带斜杠的圆边框为红色,标志符号为黑色,辅助标志为红底白字、黑体字);在台架正面变压器托担中央变压器命名牌(命名牌不带框,尺寸为300×240,白底红色黑体字,字号根据标志牌尺寸、字数调整);安装上沿与变压器托担上沿对齐,并用钢带固定在托担上。变压器桩头应采用绝缘护套。柱上变压器主要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油浸式配变400kVA及以下;Dyn11;Uk%=4台12混凝土杆φ190×12m(非预应力)、φ190×15m(非预应力),部分农村、山区可选φ190×10m(非预应力)根2双杆等高3跌落式熔断器100A(按配变容量配置)只34避雷器17/50kV只35低压综合配电箱1350mm×700mm×1200mm(10m等高杆型选用800mm×650mm×1200mm)台16高压电缆YJV-8.7/15-3×35mm米87高压户外终端头10-3×35mm套28高压架空绝缘线JKLYJ-10-1×50mm米259高压架空绝缘线JKTRYJ-10-1×35mm米1510综合箱进线400kVA:JKTRYJ-1-1×300mm或ZC-YJV-0.6/1kV-1×300mm200kVA:JKTRYJ-1-1×150mm或ZC-YJV-0.6/1kV-1×150mm米20(三)变压器随机技术文件1.变压器外形图;2.变压器铭牌或铭牌标志图,铭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参考标准、生产厂家、出厂时间、额定电压、额定最大容量、变压器额定容量、质量和尺寸。3.若为箱式变,应有本体运输尺寸图;土建尺寸图。4.产品合格证书,包括变压器合格证书、主要组部件合格证书(如套管、散热器等)。5.产品试验报告,主要组部件试验报告。6.若为箱式变,应有变压器一次接线图、二次原理图、二次接线图。安装使用说明书、主要部件安装使用说明书。7.备品备件(如果有)清单。四、台区接地4.1引上接地体与设备连接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4.2设备接地测量、预制应能使引上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4.3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格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4.4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及技术原则要求。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采用大电流接地系统时,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需分开设置,若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共用接地系统时,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校验。4.5明敷接地垂直段离地面1.5m范围内采用黄绿漆标识。五、综合配电箱(JP柜)5.1低压综合配电箱外形尺寸选用1350mm×700mm×1200mm,空间满足400kVA及以下容量配变的1回进线、3回馈线、计量、无功补偿、配电智能终端等功能模块安装要求。箱体外壳优先选用不锈钢材料,也可选用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脂树脂材料(SMC)。部分用电负荷和变压器容量需求小且增长速度较慢的农村、山区可选用10m等高杆,低压综合配电箱尺寸选用800mm×650mm×1200mm,空间满足200kVA及以下容量配变的1回进线、2回馈线、计量、无功补偿、配电智能终端等功能模块安装要求。5.2低压综合配电箱采用适度以大代小原则配置,按变压器容量分2档:200kVA以下变压器按200kVA容量配置,200kVA~400kVA变压器按400kVA容量配置低压综合配电箱。5.3综合配电箱下沿距离地面不低于2.0m,有防汛需求可适当加高。在农村、农牧区等D、E类供电区域,低压综合配电箱下沿离地高度可降低至1.8m,变压器支架、避雷器、熔断器等安装高度应作同步调整,并宜在变压器台周围装设安全围栏。5.4无功补偿不配置或按120kVar配置,配置方式为共补3x10+3x20kVar,分补10+20kVar;200kVA以下变压器按200kVA容量配置,无功补偿不配置或按60kVar配置,配置方式为共补5+2x10+20kVar,分补5+10kVar。实现无功需量自动投切,按需配置配电智能终端。5.5低压综合配电箱防雷采用T1级浪涌保护器,壳体、浪涌保护器及避雷器应接地,接地引线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开关站、箱式开闭所类施工技术措施一、开关站基础部分1.1定位放线,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地基在主要受力层的承载力及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1.2设备基础及电缆沟采用C20砼浇捣、预埋件采用Q235钢,钢筋采用HPB235级,焊条采用E4303.1.3电缆沟用角钢镶边,遇丁字交叉处不切断直通过去,做过梁使用。1.4基础槽钢两端高出最终地面48MM.接地扁铁采用50*5MM冷镀锌。1.5电缆沟沟壁施工方法(1)根据平面布置施工图的位置,由测量人员测出电缆沟的轴线和边线(沟壁双线),按边线位置拉线后撒上灰线,再按灰线开挖电缆沟沟槽。(2)沟槽开挖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槽,合格后再浇上沟底砼(注意由测量放水准点控制排水坡度),沟底砼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3)根据电缆沟轴线和沟宽(注意预留抹灰厚度)在沟底弹好墨线确定砌砖位置,砌砖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埋预埋件,预埋件拉通长直线校正,上下预埋件要垂直,保证预埋件横平竖直,防止批灰后凹凸不平。(4)上排预埋件为通长扁钢时,扁钢的拉结筋焊接位置要与下排预埋件对齐,以保证电缆支架牢固。抹灰前在顶部拉通线,立好靠尺,确保抹灰表面平直,操作过程要经常检查垂直度。1.6电缆沟盖板的制作(1)选用6MM厚钢板制作,下部分选用40*4角钢做定位,制作完成后,盖板应有足够的强度。(2)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制作的电缆沟盖板做除锈防腐处理。1.7土建完工后应满足开关站防水的需求。1.810kV高压开关柜的基础槽钢应符合:基础槽钢的不直度应不大于1mm/m,全长不大于5mm;基础槽钢的水平度应不大于1mm/m,全长不大于5mm;基础槽钢的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应不大于5mm。每段基础槽钢的两端必须有明显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1.9确认型钢已经调直、除锈,刷防锈底漆,并已干燥。在现场进行组装时,首先应该将型钢点焊在基础预埋铁上,用水准仪找平、校正。焊点处需用垫片的地方,垫片最多不超过3片。正式施焊时,应从中间开始,向两侧对角展开。在施焊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发现误差及时纠正。焊后清理、打磨、补刷防锈漆。1.10基础型钢与接地母线连接,将接地扁钢引入并与基础型钢两端焊牢。焊缝长度为接地扁钢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基础型钢应高出地面不小于10mm。1.11设备运输由供货方采用汽运方式运至施工现场,现场主要卸车工具为租赁的吊车和叉车,并准备好转运小车和钢管撬杠,用于设备卸车后转运至安装平台。电气设备应按照图纸上要求,分先后顺序吊运,吊装运输时为防止设备外壳、漆层损坏,摩擦处加保护垫,不要损伤外壳。1.12在吊装电气设备时,使用吊车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并在厂家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图纸说明书进行安装,防止安装有误。1.13接地系统制作与施工(1)按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