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政治-新课标-人教版_第1页
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政治-新课标-人教版_第2页
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政治-新课标-人教版_第3页
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政治-新课标-人教版_第4页
第16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政治-新课标-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编辑说明本课件是用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单元总结提升第十六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返回目录考纲概览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3年10考,4次主观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年3考,1次主观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年6考,2次主观题)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年0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年10考,3次主观题)

返回目录考纲概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物质性这一主线,重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题型以体现类、原因类、启示类为主,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主观题题型以体现类、原因类为主,往往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知识梳理】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________的反映。(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________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特别提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存在决定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________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________社会存在,有时又会______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________,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________。[特别提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自身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等方面。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存在落后于先于阻碍作用推动作用3.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_____的。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吃喝住穿等需要的________资料。(2)________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________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________的更替。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实践实践观点物质生活生产活动生产方式社会形态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________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________;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________。(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________一定要适合________状况的规律。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生产关系推动作用阻碍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力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________。(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①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________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②当上层建筑为________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________社会进步;当它为________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意识形态阻碍先进推动落后(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____________的规律。[特别提示]一般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的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7.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________。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经济基础状况前进的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__________、经济基础和________的矛盾运动中,在________________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________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方式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②________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________发展。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非对抗性阶级斗争改革高级[特别提示]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而是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的概念(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________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2)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推动作用劳动群众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特别提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构成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1)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________。(2)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________的决定力量。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________,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

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物质生产发展创造者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重要保证重要保证

(2)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____________,一切向人民群众________,虚心向人民群众________。(3)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________,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特别提示]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为人民服务负责学习依靠群众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核心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突破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4)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不矛盾的。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所以,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这是绝对的。但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就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这种先于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从根本上讲,仍来源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是对过去或未来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绝对的,它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矛盾,这是从不同角度思考的两个问题。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高考提能例1

[2013·北京卷]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示例:同学甲的发言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辱,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和奋斗目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人们前仆后继,赢得了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结合学习体会,也可以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联系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角度作答。)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同学的发言加以分析,就是任选一个同学的发言说明其体现的哲学道理。同学甲的发言强调了中国梦根植于社会现实,又成为奋斗的动力,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同学乙发言中的改革和人民生活富裕,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同学丙希望考上大学,为社会作贡献,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任选一个同学的发言,言之有理即可。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演练1】[2013·山东卷]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A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幸福”“活力”“生态”等宣传语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A项符合题意。B、D两项强调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作用,不符合题意。语言的变化属于意识的变化,意识的变化由物质的变化决定,C项说法错误。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核心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考点突破1.全面理解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解决方法(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这两对矛盾及其运动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3)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4)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误区警示]上层建筑的变革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高考提能例2

[2013·四川卷]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发展趋势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知识。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是本题的规定性要求,即答题范围。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把握关键信息,从中归纳T市是如何做的。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要求加快社会管理创新,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撤销市区街道办,充分发挥社区功能,这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社区管理依靠人民、社区各单位都全方位为民服务,这都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演练2】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哲学上看,发展农业生产力就必须(

)A.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把农业发展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C.对现有生产关系进行彻底变革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旧的观念和客观规律的束缚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解析]A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B表述错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改革其不适应的部分即可,C错误。解放思想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D说法错误。A项从哲学观点上正确阐述了如何发展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力,入选。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核心考点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点突破1.人民群众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它是一个政治范畴。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是这三个概念中外延最小的,是劳动群众的一部分。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认识社会历史的主体唯物主义历史观方法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坚持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误区警示]与人民群众相比,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但是,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赖于人民群众,才能有所作为。

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答题模板

三十一、如何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问题1.常见设问角度(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2)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3)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4)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的理论依据。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2.涉及知识要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3.必背答题术语(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4)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5)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高考提能例2

[2013·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个社情民意问题。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作用: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体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第一小问只需回答价值观对认识、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第二小问要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对人民负责,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演练2】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邓小平也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表明了(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解析]B材料主要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对群众的态度和创新的意义,①与题意无关,②③④正确,故选B。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易错一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演练1】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主张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B.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C诗中的“时”“事”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文章”“歌诗”则是社会意识,C符合题意。A、B观点正确,但在题中没有体现。D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易错二错误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演练2】2012年,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②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①错误。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②错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故选B。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易错三误认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演练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党员干部必须心系人民疾苦,坚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③认识来源于实践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解析]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的作用,故排除含②的选项。返回目录第40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返回目录考纲概览

人生价值(3年5考,2次主观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年6考,2次主观题)价值的创造与实现(3年8考,1次主观题)

返回目录考纲概览

价值与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人生价值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内容与实现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以体现类、启示类为主,立足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人生价值;主观题以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为主,往往结合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考查考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知识梳理】一、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的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________,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________的积极功能和属性。2.人生价值(1)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____________,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2)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________。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积极意义主体需要责任和贡献享受者(3)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________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特别提示]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就是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个人在劳动中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得到了社会对自己的承认和认可,就是实现了自我价值。3.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________,这就是价值观。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发展根本观点(2)作用①价值观作为一种________,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________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________。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③价值观是________的重要向导。[特别提示]价值属于社会存在,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形成价值观。价值观受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意识人生导向导向作用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的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称为________。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作出的。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1)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________。(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________,遵循社会发展的________,走历史的必由之路。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社会实践客观规律坚持真理客观规律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1)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________的变化而不同。(2)意义: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________,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________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________。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条件价值观念社会地位阶级性5.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1)价值冲突的原因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②人们站在不同的________,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评价标准①最高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最高价值追求:牢固树立____________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立场上为人民服务[特别提示]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6.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1)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____________的因素,因此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____________的利益要求。(2)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________的立场上进行选择。(3)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__________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________。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具有决定性人民群众最大多数人不同角度正当选择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努力奉献、积极投身____________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________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________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________、________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人民服务客观条件社会集体个人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_,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________。(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________的指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主观能动性个人素质价值观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核心考点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考点突破1.正确理解价值观(1)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就客观事物对人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解。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社会、对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2)价值观有两个重要特征①每个价值观念的内容都是对某一类事物的价值理解。对事物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时,新的价值观念就应运而生了。②具有方向性。对任何主体而言,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自己认同、肯定、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要实现的愿望,因而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这种特性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们,其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程度、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等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因为所处的地位、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产生价值观的变化。2.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点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从领域来看,表现在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生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从性质来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比较比较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区别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涵盖范围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联系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高考提能例1

轻触开关,熄灭灯光,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对地球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89个城市在当地时间2013年3月23日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响应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象征着希望,也代表着行动,越来越多的民众意识到,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对最终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开展这一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B.价值观对人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C.价值观指导实践取得成功D.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B联系具有客观性,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A错误。价值观有正误之分,错误的价值观会把人引向歧途,C项错误。D项未在材料中体现。B科学阐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符合题意。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演练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哲学依据有(

)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积极的指导作用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④理想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B民族精神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弘扬民族精神主要是看到了正确意识和价值观的作用,看到了主观因素的重要性,①②④入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③。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核心考点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内涵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在阶级社会中,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差异性要求

①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我们的价值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高考提能例2[2013·江苏卷]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C本题以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为视角,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对于转基因食品,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主要是受到各自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②③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①不选。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④错误。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演练2】

目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选择(

)A.是在错误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B.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C.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D.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解析]A材料中某些城市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选择是在错误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A符合题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等问题,B错误。C、D不符合题意。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核心考点三人生价值的实现考点突破1.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1)内涵: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的价值还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1)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贡献是首要的、第一位的。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2)人的价值的另一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全面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4)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5)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误区警示]客观条件必须充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本保证,但客观条件不充分,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已有的客观条件,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答题模板

三十二、如何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问题1.常见设问角度(1)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2)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3)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2.涉及知识要点价值观、人生的真正价值、价值观的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必背答题术语(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3)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实现人生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高考提能例3

[2013·安徽卷]下面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3

[解析]D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人生价值等知识。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①错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②错误。漫画中的文字强调了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不能一味模仿和重复别人,要活出自己的精彩,③④正确。故选D。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演练1】

[2013·江苏卷]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B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说明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①③应选。题干没有涉及时机问题,②不选。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本身错误。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易错一不能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演练1】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一书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A.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B.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可贵D.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B从闻一多先生的诗句中“不息地流向人间”可知B与材料相符。A、C、D的说法均是错误的。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易错二认为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演练2】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这是因为()A.价值观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正确的方向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导个人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原因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故选B。A、C、D说法都错误。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易错三错误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演练3】目前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约占70%。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打工观念相比,“养家糊口”不再是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工作归工作,生活是生活”的认知,使得他们更注重节假日的休息。这说明()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标准D.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A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将“养家糊口”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他们在工作的同时,更注重节假日的休息,这一变化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C错误。B、D不符合题意。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易错四认为只有客观条件充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演练4】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运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说明()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奋力拼搏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C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故C符合题意。A说法绝对。B、D不符合题意。返回目录第41课实现人生的价值单元总结提升返回目录知识网络构建【主干解读】把握一个主体: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树立两种观念:树立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五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返回目录单元总结提升返回目录时政热点链接单元总结提升返回目录【信息解读】信息①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主要矛盾、矛盾的普遍性、意识的本质与作用;财政作用、宏观调控、收入分配;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地位、党的作用、党的执政方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信息③④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影响消费的因素、统筹城乡发展、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地位、党的作用、党的执政方式;文化的含义、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实质、文化的作用。返回目录单元总结提升【命题预测】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决定》关注内容的哲学依据。

返回目录单元总结提升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胎、高考、户籍等改革内容,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强改革,有利于调整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加强改革,关注民生,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返回目录单元总结提升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改革更多地关注民生的哲学依据。返回目录单元总结提升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央改革关注民生是由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现状和国家发展现状所决定的。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央改革关注民生,是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的体现。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中央改革关注民生,是由现有社会条件所决定的。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关注民生是党和政府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所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返回目录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信息解读】信息①②③: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文化的实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环境净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