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单元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_第1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单元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_第2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单元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_第3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单元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_第4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单元测试卷 期末检测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检测卷(第6章~第9章)

IV时间:90分钟IV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S—32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I).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2.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辣条食品问题后,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

加工食品的做法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B.用纯碱制作花卷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D.用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酸:镒酸钾、碳酸B.营养物质:蛋白质、水

C.盐:氯化钾、氢氧化钠D.合成材料:塑料、蚕丝

A.过滤B.测定溶液pHC.稀释浓硫酸

D.蒸发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锦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燃烧:都可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6.新型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塑胶跑道工程,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富酸酯(其化

学式是GH.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苯烷二异富酸酯属于有机物

B.二甲苯烷二异富酸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二甲苯烷二异霞酸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

D.二甲苯烷二异富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g

7.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OHB.NH:、0H\Cl

C.K\S01-.N03D.Ca\K\COg

8.下图是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氧化物

/飞、

氮氧化钠溶液一<〉~►硫酸钠溶液

、②/

+化合物X

A.氧化物为S02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9.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农业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①波尔多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

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②镂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C.化学与生活1).化学与环境

①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①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②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②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除杂试剂

AFeCL溶液(CuCL)过量铁粉

BCO2(CO)适量氧气

C盐酸(硫酸)适量1泊(而电溶液

DNaCl(NaOII)适量稀硫酸

1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含有Cu(NO挑和AgNO,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s)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03)2和Cu(NO热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04和AgNOs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明和AgNO3

12.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uSO,FeSO.NaCl

/\/\,/\

CuO<-------------CuFe■Fe(OH)]NaOH<~—........Na2coi

①②③

A.①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

13.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

D.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14.下列实验能用右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溶液的质量/g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镒/­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加入固体的质出g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6分)

15.(7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某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鉴别硬水与软水,常用的方法降低水

的硬度。

⑵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填字母序号)。

A.汽油B.洗洁精C.氢氧化钠溶液

⑶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是因为碱在水中会解离出(填化学符号),请写出一个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⑷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填字母序号)。

A.C0(NH2)2B.NILC1C.KH2P0,D.NH,N03

16.(6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⑴太阳能和石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⑵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其是最简单的.(填“有机物”或

“无机物”),天然气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4)塑料矿泉水瓶用后应放入(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桶中。

17.(8分)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

题:

⑴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

质是O

⑵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

应是:CaSiO3+6HF------X+SiFH+3员0,贝ijX的化学式为。

⑶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碎化朗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

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能

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

材料氮化铝(A1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

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

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薄膜

硅片

太阳能

帆板

特种铝合金支架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

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氨-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O

18.(6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它

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

式:;

(2)若B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⑶在(1)、(2)中,D的物质类别是,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

是0

19.(9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填字母序号)。

A.纯碱B.烧碱D.小苏打

⑵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

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⑶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CaCL,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

加入过量的

“嬴|上㈣邈.加入过量的

1

----------'r—,Na;co,^^

""""L懈网加适」盐鼻NaCl溶液]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o

②写出加入Ba(OH卜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8分)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KN0,溶液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指出图中的错误:,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操作会导致最终配

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o

(3)量取水时,应选择(填“10mL”“50mL”或“100血”)的量筒,量取过程中,

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

⑷实验中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填序号)。

①将硝酸钾研碎②用热水溶解③加入更多的水④用玻璃棒搅拌

21.(7分)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她和稀硫酸实验二:MgO和稀硫酸

实验三:Ba(NO0,溶液和稀硫酸实验四:KOH溶液和稀硫酸

⑴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实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填

“能”或“不能”)验证KOH溶液和H2s发生了反应。

⑶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源液a分别取样

过量Ba(OH%溶液

(沉淀完全溶解)

白色沉淀A

①写出滤液a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②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用白色沉淀A一定能除去MgCL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用白色沉淀B能检验CaCL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用滤液b与适量的K60,溶液混合,过滤,制备KNO,溶液

D.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或过量的Na2c0,溶液都有明显的现象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2.(7分)为测定某CuSO,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CuSO,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样品

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空烧杯的

NaOH溶液

质量40g

沉淀

充分反应

a-过滤

一份样品

实验1实验2实验3

样品质量/g505050

NaOH溶液质量/g204060

®/g42.4544.944.9

(1)50gCuSO,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go

(2)CuS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D【解题思路】工业废水不达标就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造成空气

污染,且浪费资源;选用一次性筷子不符合“低碳”原则,大量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A、B、

C都不值得提倡。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值得提倡。

2.B【解题思路】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能致癌,蒸煮后也不能再食用,故A不合理;

甲醛溶液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不能用于浸泡海鲜产品,C不合理;亚硝酸钠有剧毒不

能用于腌制蔬菜,故D不合理。

3.B【解题思路】A中镉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镒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C中氢氧化钠是由钠

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D中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4.A【解题思路】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5.B【解题思路】

选正

分析

项误

AX高镒酸钾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其几乎不溶于汽油

CX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X聚氯乙烯燃烧有刺激性气味,而聚乙烯燃烧没有刺激性气味

6.A【解题思路】二甲苯烷二异富酸酯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正确;二甲苯烷二异富

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0,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D错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X10):(16X2)=5:16,C错误。故选A。

7.C【解题思路】A项中Cu?和0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NH:和0H结合生成氨

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Ca'和Cof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8.C【解题思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根据题图,产物为硫酸钠,因此

氧化物为三氧化硫,A说法错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X可以是

硫酸铜,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说法错误。

9.A【解题思路】B中草木灰呈碱性,锈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C

中发现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电器开、关的瞬间会产生电火花,也会引起爆炸,

不能立即打开抽油烟机;D中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10.A【解题思路】铁粉能与Cu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A正确;除去

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氧气,少量的一氧化碳不易被点燃,B错误;硫酸和硝酸钢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硝酸,C错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硫酸钠,D错误。

11.C【解题思路】根据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

亚铁和银,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根据“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可知滤渣中一定不含铁粉。进一步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

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硝酸银。

12.A【解题思路】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

液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①能实现;氢氧化铁无法一步转化成单质铁,②不能实现;氯化钠无

法一步转化成碳酸钠,③不能实现;碳酸钙高温燃烧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aO与水反应生成

Ca(OHh,Ca(OH卜溶液与C0:反应生成CaCO%④能实现。综上所述,①④能实现。故选A。

13.C【解题思路】没有指明温度时,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A叙述错误;a、b的溶解度

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当a

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B叙述错误;1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此

时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配成饱和溶液,a需要水的质量较多,C叙述正确;t℃时a、b的溶解度

相等,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时2、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溶液变为不

饱和溶液,但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叙述错误。

14.D【解题思路】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溶液质量应逐渐减小,A错误;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镒,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

溶液质量逐渐减小,B错误;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溶剂质

量减小,且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导致部分溶质析出,溶液质

量减小,且加入的氧化钙越多,析出的固体质量越大,溶液质量应逐渐减小,C错误;向不饱和的硝酸

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饱和后,硝酸钾固体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再

变化,D正确。

15.【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肥皂水煮沸(2)B

(3)011NaOH+HCl-NaCI+HQ(合理即可,2分)

⑷C

16.【参考答案】(每空1分)(1)太阳能

⑵CH,有机物热

(3)氨气(或H2)

(4)可回收

17.【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⑴糖类(2)CaF2

⑶热(4)A12O3+N2+3C-2A1N+3c0(2分)

(5)①聚酰亚胺聚合材料(或聚酰亚胺,或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薄膜)②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合理

即可)③G))

占燃

18.【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⑴3Fe+20,—FeQ(2分)

(2)Ca(0H)2+Na£0?—CaCO:.I+2NaOH[或Ba(OH)2+Na2CO:,==BaCO,I+2NaOH,2分]

⑶酸分解反应

19.【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⑴D

(2)①硫酸②NazSO、H2S0,

⑶①漏斗

@MgS0,+Ba(0H)2—BaSO,I+Mg(0H)2I(2分)

③含有\a2co,和NaOH„

取少量的溶液X,滴加足量的CaCL(或BaCh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或过滤),向上层清液

(或滤液)中滴加酚酥试液,溶液变红。(2分)

【解题思路】(2)①由pH图像很容易看出该实验是向碱中加酸,②当滴入硫酸的体积为%mL

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说明加入的硫酸已经过量,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NafO,和过

量的H2S0,O

⑶③加入Ba(OI-溶液是为了除去杂质MgSO“加入NaCO,溶液是为了除去杂质CaCL•和过量的

Ba(OH)2,此时发生的反应有:Na£0:,+CaCL-CaC03I+2NaCl;Na2C03+Ba(01I)2—BaC03I+2NaOH,因

此溶液X中含有NaCl以及过量的Na£0,和生成的NaOIU溶液中同时含有Na2c0s和NaOI1时,需要

注意Na。):,溶液也显碱性,会对NaOIl的检验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先检验并除去NaEO%再检验

NaOIU除去Na£O,时不能加酸,因为酸会把NaOH也反应掉;不能加Ca(OH卜或Ba(OH卜等碱,否则会

引入0H,对NaOIl的检验造成干扰,因此只能加CaCk或BaCL等盐溶液,而且要注意加入的CaCL

或BaCL溶液是过量的,确保把Na。),除尽,过量的CaCL或BaCL溶液呈中性,不会对NaOIl的检验

造成干扰。

20.【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⑴②①⑤③④(2分)

⑵称量操作中磋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偏小(2分)

(3)50mL胶头滴管

⑷①②④

【解题思路】(1)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因此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2)该同学将药品与磋码的位置放反了,应该是“左物右码”;由于称量错误造成硝酸钾质量偏小,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3)实验需要水的质量=50g-50gX15%=42.5g,即42.5mL,应选50矶的量筒,量取过程中,还需

要使用胶头滴管。

⑷为了使结块的硝酸钾较快地溶解,可将硝酸钾研碎、用热水溶解或用玻璃棒搅拌。

21.【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⑴Ba(N03Wb$0i—BaSO,I+2HN03⑵能(1分)

(3)①心&、Mg(N03)2,KN03,Mg(NO3)2,HNO3②BD

【解题思路】(2)加入铁丝后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已经没有H60,,所以可证明H2sol与KOH溶

液发生了反应。(3)①实验一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